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之间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9-09-05T17:36:14.0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王海涛[导读] 脑梗死再发相对具有较复杂的原因,但其病理机制是脑动脉硬化性狭窄。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100)
摘要:目的:针对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患有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存在血管狭窄分为两组,甲组为同时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36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乙组不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24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间隔半年对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核磁共振复查,对增加的脑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对供血区是否存在新发梗死进行观察,进而对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结果:甲组患者半年、一年及一年半后再发率分别为66.7%、63.9%、61.1%,乙组患者半年、一年及一年半后复发率分别为41.7%、37.5%、25.9%,甲组患者比乙组患者高的比较明显,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再发相对具有较复杂的原因,但其病理机制是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情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对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进行评估,应客观评估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内科
1. 前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中主要是因狭窄或闭塞的脑供血动脉而引发,导致患者脑组织发生缺血或坏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具有较严重的危害。在脑血管病中动脉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病因,并随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在临床中脑动脉硬化狭窄是一个研究重点,早期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内外动脉硬化分布容易受到遗传因素及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紧密,对疾病的产生及病情发展都具有影响作用。本研究针对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总结。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6年8月—207年8月期间患有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60例新发脑梗患者有关资料,患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相符。经治疗后,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缺损神经功能等方面的评分表明临床痊愈,存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医学影像结果表明存在多发梗死病灶和动脉狭窄,将同时存在全身感染、脑栓塞、意识障碍、严重心肝肾、颅内感染、精神病、已溶栓治疗及脑血管先天性畸形患者予以排除,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存在血管狭窄分为两组,甲组为同时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36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乙组不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24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甲组有23例男性,1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87岁之间,平均年龄(72.5±2.3)岁。乙组有16例男性,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2—85岁之间,平均年龄(73.4±2.1)岁。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2.2 方法
对患者脑血管病变采取脑血管磁共振成像及核磁共振影像扫描方法进行筛查,患者间隔半年再进行一次复查,对血管狭窄程度产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供血区域是否存在新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对损害脑神经功能症状进行观察,进而对脑动脉硬化性狭窄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3 脑血管狭窄的分级
没有同时存在血管狭窄的患者为正常,脑血管狭窄不足50%的患者为轻度,脑血管狭窄在50—69%之间的患者为中度,脑血管狭窄超过70%的患者为重度,狭窄血管为Ⅰ型与Ⅲ型的LMA分型患者为闭塞。
2.4 统计处理
应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SPSS 21.0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取百分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患者数据采用X2检验方法进行比较,P<0.05表明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甲组患者半年、一年及一年半后再发率分别为66.7%、63.9%、61.1%,乙组患者半年、一年及一年半后复发率分别为41.7%、37.5%、25.9%,甲组患者比乙组患者高的比较明显,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4. 讨论
脑动脉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全身大中动脉内膜发生退行性、慢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具有较多的高危因素。发病初期大部分患者具有损坏内皮功能的症状,主要表现是中膜增加厚度,粗糙的内膜。根据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可知,损伤血管管道功能,导致充足血流不能向组织及器官正常运输,表现出局灶性粥样化斑块等都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表现。随着产生的动脉硬化斑块,人体血管内膜严重损伤,沉积脂质,增多了泡沫细胞数量,导致堵塞管腔而产生狭窄,使局部不能充足供血,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5. 结语
总之,脑梗死再发相对具有较复杂的原因,与很多因素作用具有一定关系,但其病理机制是脑动脉硬化性狭窄。血管狭窄造成患者长期处于慢性低灌注状态的局部供血区域,使神经细胞表现出慢性损害,并引发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所以,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情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对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进行评估,应客观评估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余传庆,张梅,朱蕾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7.11
[2] 宋晓微,薛素芳,李潇颖等.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及病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5
[3] 李瑶宣,李吕力,黄慧雯等.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肾动脉狭窄关系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19
[4] 殷志锋,翟宝进,焦德让等.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