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四军资料
高一(13)班沈屹、任奇凡整理
1、简介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

新四军是正面战场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相对于八路军要好些,军装为德式军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徽,新四军军官服饰与其他国民革命军服饰基本相同,部分军服由国民军提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共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

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2、发展
成立: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军队的一部分成功逃脱,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指挥官顾祝同),并规定在苏北、皖南地区担任游击。

随后,经国民政府与中共中央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

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
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

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

全军共约1.03万人。

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江南抗日前线。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蒋中正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

1941年1月4日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江苏南部向长江以北转移。

5日,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顾祝同以新四军“违抗中央移防命令,偷袭围攻国军第40师”为理由,将新四军军队包围和袭击。

周恩来在13日向国民党提出抗议。

两党交涉期间,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了七天七夜,新四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

为保全部队,致书上官云相,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

14日叶挺一到上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于突围时阵亡。

同日,新四军茂林阵地完全被占领。

全军约9000人,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皖南事变后: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中正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 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在华中活动。

新四军总结皖南事变的教训,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加强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并根据斗争需要,实行主力地方化,先后成立苏中、淮南、苏北、淮北、皖江等军区以及许多军分区,发展了地方武装和民兵。

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

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

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

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最终整编:
1946年6月,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破裂,国共内战重新爆发。

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共产党指挥的军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3、主要战役
1940年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4月23日-5月3日,南繁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支队在安徽省南陵、繁昌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战役。

1940年9.5——9.17日,皖东秋反围攻:日军10,17师团,大举围攻新四军皖东根据地。

皖东军区新四军迎战。

日军战败,撤出皖东根据地。

1941年
1941年(民国三十年)7月20日至8月,苏北苏中1941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第1师在江苏省阜宁、盐城和东台、兴化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7月至1942年10月,苏南反清乡作战:中国新四军第6师一部在江苏省苏州、常州、太仓、江阴、无锡、虞山地区粉碎日伪军清乡的作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底至1942年初,侏儒山战役:中国新四军第5师在湖北省汉阳西南侏儒山地区对日伪军连续发动进攻的作战。

1943年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2月17日至4月10日,苏北1943年反扫荡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反击日伪军扫荡和清剿的战役。

1944年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3月,车桥战役:中国新四军一部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的车桥镇与日伪军进行的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4月至5月,高沟杨口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师一部在江苏省涟水县西北部高沟、杨口地区进攻伪军的战斗。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陈家港战斗:中国新四军第3师部队在江苏省响水县东北部进攻伪军的战斗。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2月,苏北区1944年反扫荡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作战。

1945年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阜宁战役:中国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在江苏省阜宁县城及其周围地区向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5月至7月,宿南战役:中国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部队在安徽省宿县以南地区打击伪军的作战。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6月至7月,睢宁战役:中国新四军第4师及淮北军区部队在江苏省睢宁县对伪军发动的进攻战斗。

4、主要将领
1938年
军长叶挺,副军长兼政委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罗炳辉(后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政治主任钟期光
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钟国楚
第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生
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
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后徐海东),政委戴季英,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萧望东第七团:团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
第八团:团长周骏鸣
第九团:团长顾士多(1915―1940)
手枪团:团长詹化雨(1911—1984)
情报部处长:封裔应
教导队:教育长冯达飞
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副司令员周骏鸣,政治部主任张劲夫
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
皖南事变后
1941年2月,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后政委饶漱石),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统一整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9万人。

辖:
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
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呜、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

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彭雄(后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

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

第九旅: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

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后吴芝圃)。

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后文建武),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后任副政委、代政委)。

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

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未到职),副师长傅秋涛,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

辖:
第19旅:旅长孙仲德,政委曾希圣(兼)。

挺进团:团长林维先,政治委员彭胜标。

第20旅(1945年建制)
第21旅(1945年建制)
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

叶挺(曾任新四军军长)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
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

他虽未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虽与政委项英多次发生矛盾导致其出走数次,但在抗日大局以及周恩来的劝导下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入狱五年。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婉拒了好友陈诚劝其前往缅甸御敌的请求,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

他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抗战胜利后,他被获救出狱后重新成为中共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陈毅(曾任新四军代理军长)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
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副军长、新4军第1
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1938年被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

1940年11月4日由于在黄桥战役中表现优异,成功分化、瓦解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赢得毛泽东的赞赏。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

1972年去世。

项英(曾任新四军政委、副军长)
项英(1898—194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

项英原名德隆。

化名江俊、江钧。

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6-1930年期间,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

1931年后,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

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和陈毅一起,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精神,先后在赣州、南昌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停止冲突、合作抗日的谈判。

同年12月起,任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

依据中共中央指示,代表中国共产党到武汉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就新四军的具体编组达成协议。

1938年春,向各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用很短时间将分散在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编组为新四军。

接着,派出先遣队赴敌后作战略侦察,陆续组织部队向苏南、皖南、皖中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

抓紧东南各省中共地方组织的恢复、建立和发展,在长江南北地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

重视部队建设,强调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干部,努力提高军政素质。

1940年4月,在皖南指挥春季反“扫荡”,10月参与指挥秋季反“扫荡”,共歼日伪军3000余人。

但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识不足,对向敌后发展的措施不力,对付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准备不充分,对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转移未能抓住有利时机,在1941年1月转移途中犹豫动摇,处置失当,对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遭受严重损失负有一定的责任。

皖南事变后,项英、周子昆等率军部10余人隐蔽于附近山区;1941年3月14日,在安徽泾县蜜蜂洞被叛徒刘厚总杀害。

袁国平(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1906一1941),湖南省邵东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

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

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干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袁国平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

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多人在奉命北移时遭到中国国民党军队包围。

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在万分危急之际,袁国平挺身而出,指挥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队继续突围北撤。

激战中,袁国平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部队突围,举枪自尽,实现了“如果有一百发子弹,要用九十九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刘少奇(曾任新四军政治委员)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陈毅等同志一起,重建新四军军部,为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军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机构,调整策略方针和各方面政策,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