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____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___答案资料

浙江农林大学____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___答案资料

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B 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试验因素: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

因素水平: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

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

随机误差:由多种偶然的、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总体: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二、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田间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典型抽样、顺序抽样、随机抽样和成片抽样等。

典型抽样:有目的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灵活机动、收效较快;但完全依赖调查者的知识和经验,结果不稳定,且不符合随机原则,无法估计抽样误差。

顺序抽样:按照某一既定的顺序抽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方法简便、易操作,能使抽样单位在试验小区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样本代表性好,一般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小。

但若存在趋势变异,可能出现偏性,而且难以无偏估计抽样误差。

随机抽样:样本的代表性强,能无偏估计抽样误差;但比较麻烦。

成片抽样:破坏面积最小;但易因基础材料的不同而造成很大的抽样误差。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拟对3个水稻品种、2种密度进行两因素试验,试验重复2次,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因素,品种为副区因素,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

对该试验进行设计,作出田间排列图。

答:(1)对主区因素密度产生随机数字如2、1,并在图上排列。

(2)将2个主区因素分成三个小区,分别产生随机数字,如密度2主区产生随机数字1、3、2,密度1主区产生随机数字3、1、2,并在图上排列。

区组I:同法得到区组II:区组II:三、计算题(共80分)1.共测定了4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分别为(单位:kg/亩):1.3,1.4,1.5,1.2,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2《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一、单选题1. 没有采用随机原则的试验设计是()。

• A. 拉丁方设计• B. 裂区设计• C. 完全随机设计• D. 对比设计点击隐藏正确答案2. 玉米产量资料是()。

•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质量性状资料• D. 半定量资料点击隐藏正确答案3.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不显著”意味着()。

• A. 两个样本平均数相差很小• B. 接受备择假设• C. 没有足够的把握否定无效假设• D. 否定无效假设点击隐藏正确答案4. ()称为Ⅱ型错误。

• A. 接受了错误的无效假设所犯的错误• B. 田间试验的记载错误• C. 否定了正确的无效假设所犯的错误• D. 田间试验的设计错误点击隐藏正确答案5. 已知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70%,现每穴播6粒种子,已知每穴种子发芽数为0的概率为0.000729,则每穴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的概率为()。

• A. 0.00073• B. 0.99927• C. 1• D. 0点击隐藏正确答案6. 测得某小麦品种的主穗长(cm)和穗下节长(cm),共得20组数据,计算得两性状的相关系数r=0.9047(注意:r0.05(18)=0.444,r0.01(18)=0.561),表明小麦的主穗长和穗下节长间()。

• A. 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B. 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C. 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D. 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点击隐藏正确答案7. 有一大麦杂交组合,在F2代芒性状有钩芒、长芒、短芒三种表现,实际观测株数依次为348、115、157。

用卡方检验该观测结果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例,则自由度df=()。

• A. 3• B. 2• C. 1• D. 619点击隐藏正确答案8. 标准正态分布是()• A.• B.• C.• D.点击隐藏正确答案9. 观测()所得到的资料不是数量性状资料。

• A. 水稻的分蘖数• B. 水稻的每穗粒数• C. 玉米的果穗长度• D. 玉米花药的颜色点击隐藏正确答案10. 水稻分蘖数资料是()。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C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C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090122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代码2677 试题C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 因素的水平是指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因素量的级别和质的不同状态2. 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3.如果田间试验无法在一天内完成,以下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同一小区必须在一天完成 B.几个区组可以同时操作C.同一区组必须在一天完成 D.灵活安排4.局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误差 B.无偏估计误差 C.控制误差 D.分析误差5.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布置时可采用以下策略A.同一区组内小区可以拆开B.不同区组可以放在不同田块C.所有区组必须放在同一田块D.区组内的小区可以顺序排列6.随机区组设计A.只能用于单因素试验B.既能用于单因素又可用于多因素试验C.只能用于多因素试验D.只能用于田间试验7.进行叶面施肥的试验中,对照小区应设置为A.喷等量清水B.不喷C.减量喷D.以上均不正确8.标准差的数值越大,则表明一组数据的分布()。

A.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9.在使用变异系数表示样本变异程度时,宜同时列出()。

A.方差、全距 B.平均数、方差C.平均数、标准差 D. 平均数、标准误10.二项概率的正态近似应用连续性矫正时,其正态标准离差的表达中,错误的是A、c ||0.5 Yuμσ--=B、c0.5Yuμσ-=±C、()0.5cYuμσ-=D、cu=11.盒中有24个球,从中随机抽取3个球,其中有1个球是红球,则可以判断该盒中的红球数为()。

A.肯定是8个 B.8个以上 C.8个以下 D.8个上下12.与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成反比的是A.样本容量 B.样本容量的平方 C.样本容量的平方根 D.样本容量的二分之一13.正态曲线的理论取值范围是A.6个标准差 B.± 3 C.±∞ D.没有限制14.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A .最小B .等于零C .最大D .接近零 15. 当假设测验的显著性水平为时,被拒绝,则当显著性水平改为时,A .一定会被拒绝B .一定不会被拒绝C .可能被拒绝,也可能不被拒绝D .无法判断16.∑x 2表示的是A .观察值 B. 观察值平方和 C. 平均数 D. 观察值的和 17.独立性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次数资料的A .相关性B .独立性C .同质性D .随机性18.设有k 组数据,每组皆有n 个观察值,该资料共有nk 个观察值,其总平方和可分解为A .组内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B .组间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C .组间平方和与处理平方和D .误差平方和 19.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A .可以进行误差分析B .可以得到无偏误差估计C .无法计算误差方差D .无法得到无偏误差估计 20.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 .圆的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B .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C .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减小D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量越多销售额也越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99级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期末试卷A (3)

99级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期末试卷A (3)

99级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期末试卷A一. 是非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χ2应用于独立性测验,当观察的χ2<χ2α,ν时,即认为两个变数独立;当观察的χ2≥χ2α,ν时,即认为两个变数相关。

()2.如果无效假设H 0正确,通过测验却被否定,是α错误;若假设H 0错误,测验后却被接受,是β错误() 3.统计假设测验H 0:μ≥μ0,H A :μ<μ0时,否定区域在右尾。

()4.成对数据资料的比较假设测验,是假设每个样本中的各观察值来源于同一总体。

()5.凡是经过方差分析F 测验,处理效应差异显著的资料,必须进一步作多重比较,判断各个处理均数彼此间的差异显著性。

()6.对于一双变数资料(x,y ),若决定系数r 2=0.8371,则表示了在y 总变异的平方和由x 不同而引起变异平方占83.71%;或在x 总变异的平方和由x 不同而引起变异平方占83.71%。

()7.研究作物产量(y )与施肥(x )的关系得线性回归方程ŷ=58.375+1.1515x(r=0.2731**),在一定的区间(x 观察值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8.综合性试验中各因素的各水平不构成平衡处理组合,而是将若干因素某些水平结合在一起形成少数几个处理组合。

()9.误差的同质性假定,是指假定各个处理的εij 都具有N (0,σ2)的。

() 10.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其概率P(0≤u ≤1)=0.6827。

()二. 选择题:(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若变数x 与y 回归系数估计值为b ,则c 1x 与c 2y 的回归系数估计值为A. bB. c 1c 2bC.b cc 1D.b c c 122.某地小叶杨观赏林100个林带的土壤中发生螨虫危害,在100个林带中以不复置(不放回)随机抽测10个林带,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该抽样的误差平方和=129.96,则该抽样误差值是 A. 1.14 B. 1.20 C. 3.80 D. 0.423.已知Ÿ服从于N (10,31),以样本容量n 1=4随机抽得样本,得Ÿ1,再以样本容量n 2=2随机抽得样本,得Ÿ2,则所有(Ÿ1-Ÿ2)服从A. N (10,493) B. N (0,1) C. N (0,493) D. N (10,31)4.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是A.试验效应B.主效C.简单效应D.因素内不同水平间的互作5.分子均方ν1=1,分母均方ν2=11时,F 0.05=4.84,根据F 分布统计值与t 分布统计值间的关系,可推算出ν=11时t 0.05=A. 4.84B. 9.68C. 2.20D. 23.436.统计假设测验是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原理A.接受无效假设的过程B. 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C. 接受或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D. 接受和否定备择假设的过程7.成对数据按成组数据的方法比较,容易使统计推断发生A. 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D. 第一类错误或第二类错误8.测验H 0:σ2=С,对H A :σ2≠С,则实得χ2下列那一种情况下否定H 0A. χ2<χ2α,ν或χ2>χ21-α,νB. χ2>χ2α,ν或χ2<χ21-α,νC. χ2<χ2α/2,ν和χ2>χ2(1-α/2),νD. χ2>χ2α/2,ν和χ2<χ2(1-α/2),ν9. 如果两个直线回归样本均来自同一正态总体N (α+βX ,σ2),离回归方差分别为S 2y1/x1,S 2y2/x2,则两个样本合并离回归方差为A.)(212/2/2211x y x y S S +B.)1()1(2121-+-+n n Q QC.42121-++n n Q QD.)2()2(2121-+-+n n U U10. 由N (300,502)总体中随机抽取两个独立样本,S 12=49.52,S 22=53.42,F 值为A. 0.9270B. 0.8593C. 1.0788D. 1.1638三. 填空题:(本大题分5小题,1、2、3、4、5小题各4分,6小题10分,共30分)1.有一样本资料,其样本容量n=30、平均数y =10,平均数标准误S Ÿ=1,则其总体平均数μ的99%置信限为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

农学类专业090122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A.选题、试验、写论文 B.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结论 D.抽样调查、实验验证、形成结论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A.选题、试验、写论文B.实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选题、查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D.抽样调查、试验验证、形成结论3.田间试验有以下特点A.B+D B.研究的对象和材料是生物体自身C.试验误差大D.在开放的自然环境中进行4.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是A.试验目的明确、试验结果可靠B.试验目的明确、试验条件有代表性C.试验结果可靠、结果可以重演D.B+C5.如果田间试验无法在一天内完成,以下那种做法是正确的。

A.同一小区必须在一天完成B.几个区组可以同时操作C.同一区组必须在一天完成D.灵活安排6.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A.统计数B.参数C.变数D.变异数7.下面的变数为间断性变数的是A.株高B.每穗粒数C.果穗重量D.穗长8.10. 变异系数可记作A. B.s C.MS D.CV9.掷一颗骰子,出现的点数为“1点”的概率为六分之一。

若将一颗骰子掷6次,则出现“1点”的次数将是A.1次B.大于1次C.小于1次D.上述结果均有可能10.盒中有24个球,从中随机抽取1球是红球的概率是三分之一,则可以判断该盒中的红球数为A.8个B.8个以上C.8个以下D.8个上下11.二项成数分布的含义是A.抽样总和数的分布B.抽样平均数的分布C.抽样百分率的分布D.抽样倒数的分布12.利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的条件是A.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B.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未知C.总体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但要求是大样本D.总体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但要求方差已知13.在置信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样本容量,则A.可使置信区间变窄B.可使置信区间变宽C.不改变置信区间的宽窄D.无法判断14.卡平方分布是A.对称分布 B.一条曲线 C.一组曲线 D.对称曲线15.多重比较是指A.多个方差之间互相比较 B.多个平均数之间互相比较C.多个处理之间互相比较 D.多个F值之间互相比较16.测验若干个处理平均数与某一对照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的多重比较一般用A、q测验法B、SSR测验法C、PLSD测验法D、DLSD测验法17.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分解平方和 B.进行多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 C.分解自由度 D.进行F测验18.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A.可以进行误差分析 B.可以得到无偏误差估计C.无法计算误差方差 D.无法得到无偏误差估计19.随机区组试验缺了一个小区,进行方差分析时A.误差项自由度减1 B.总变异自由度减1C.误差和总变异自由度均要减1 D.处理项自由度减120.在回归分析中,F测验主要是用来检验A.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B.回归关系的显著性C.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D.估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

课程名称: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 考试时间: 2007 年 12 月 3 日学生所在学院:园艺学院 专业: 教师所在学院:农学 教师姓名: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试卷(A )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20分)1、研究某一品种小麦株高,因为该品种小麦是个极大的群体,其数量甚至是个天文数字,该总体属于 4 。

(1)有限总体 (2)大总体(3)小总体 (4)无限总体2、以下的4组数据中,第 3 组是最整齐的。

(1)320±5 (2)186±5(3)720±5 (4)28±53、样本标准差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 1 。

(1)S (2)µ(3)σ (4)-y4、以下4个分布中的第 1 个为标准正态分布。

(1)N(0,1) (2)N(µ, σ2)(3)N(1,0) (4)N(µ,,1)5、2χ分布是用来描述 2 分布的。

(1)样本平均数 (2)样本方差(3)样本标准差 (4)两个样本标准差之比6、已知308=-y ,s=9.62, n=9, H 0: µ=300,由以上数据算出的t 值等于 3 。

(1)0.83 (2)1.07(3)2.49 (4)0.757、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检验处理效应的方法是 3 。

(1)ss A 除以ss e (2) ss e 除以ss A(3)MS A 除以MS e (4) MS e 除以MS A8、提出备择假设的依据是 3 。

(1)抽出样本的那个总体平均数等于假设平均数(2)抽出样本的那个总体平均数与假设的平均数之差等于0(3)在拒绝无效假设之后可供接受的假设(4)抽出样本的那个总体平均数不可能出现的值9、判断以下第 4 种安排属于配对设计(1)两个学校学号相同的两名学生 (2)一对夫妻(3)体重相同的两只动物 (4)同一株树上的两个枝条10、以下第 4 分布是与自由度无关的。

(1)2χ分布 (2)t 分布(3)F 分布 (4)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10分)1、变异系数:样本的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之比。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 2. 3.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 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 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 对数转换。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 (角度转换)。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 法。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 = (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 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4.5. 6. 7. 8. 9. 10.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12. 13. 14. 15. 16. 17.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 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 测验。

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试题(卷)E

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试题(卷)E

农学类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试题E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在根外喷施磷肥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对照应该是A .不施用磷肥B .不施用清水C .什么都不施用D .喷施等量清水2.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 .系统误差D .偶然误差3.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布置时可采用以下策略A .同一区组内小区可以拆开B .不同区组可以放在不同田块C .所有区组必须放在同一田块D .区组内的小区可以顺序排列4.与随机区组相比,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优势是A .精确度更高B .安排试验更灵活C .区组可以分折D .可以安排更多处理5.在两因素试验中,如果要求一个因素的结果比另一因素的精度高,宜采用A .随机区组设计B .拉丁方设计C .条区设计D .裂区设计6.∑〔y x -=0, 则A .y =xB .y =0C .y 为正数D .y 为任意数7.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小,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8.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的总和A .最小B .最大C .等于零D .接近零9.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P =0.70,每穴播5粒,出苗数为4时的概率A .0.3955B .0.0146C .0.1681D .0.360110.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关系是A .μμ=xB .x μ>μC .x μ<μD .x μ≠μ11.当样本容量增加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趋于A .u 分布B .正态分布C .t 分布D .χ2分布12.符合配对设计的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用配对t 检验与成组t 检验相比,一般为A .配对t 检验的效率高些B .成组t 检验的效率高些C .两者效率相等D .两者效率差别很大13.与两尾测验相比,一尾测验A .犯β错误概率增大B .犯α错误概率增大C .α、β错误均增大D .α、β错误不变14.以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二代检测 480 粒,数据如下表1,问子二代分离是否符合 9 : 3 : 3 : 1 的规律?表1 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F 2表型观察结果表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总数 粒数 276 87 87 30 480A .符合B .不符合C .无法判断D .以上全不对15.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效应是固定的,土壤差异是随机的,其资料属于A .固定模型B .混合模型C .随机模型D .数学模型16.用标记字母法来表示多重比较的结果,大写字母通常代表A .5%的显著水平B .1%的显著水平C .10%的显著水平D .0.1%的显著水平17.在两因素实验中,要能够分解出互作项,处理必须A .设置多个B .含有互作C .不设重复D .设置重复18.一组相同试验方案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的先决条件是A .必须在同一地点进行试验B .进行卡平方测验C .处理数必须相等D .试验误差必须同质19.正交试验是一种A .不完全试验方法B .完全试验方法C .确定性试验方法D .混杂的试验方法20.在回归方程bx a y += 中,若b<0,则x 和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 .0<r<1B .-1<r<1C .-1<r<0D .r=0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浙江农林大学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 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称为试验指标。

试验处理: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

试验小区: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试验误差:观测值与处理真值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试验误差,简称误差。

即受非试验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与试验处理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1.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答:田间试验设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重复的作用:(1) 估计试验误差。

(2) 降低试验误差。

随机排列的作用:试验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区组)中的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

随机排列和重复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

局部控制的作用:可解决土壤差异较大的问题,能较好地降低试验误差。

2.在一块存在双向肥力差异的试验地进行4个玉米品种(编号分别为1,2,3,4)的比较试验,应采用哪种试验设计方法?为什么?写出设计过程并作出田间排列图。

答:应采用拉丁方设计,因为每一横行和每一直列都形成一个区组,具有双向局部控制功能,从两个方向消除试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第一步:选择4*4标准拉丁方。

列。

2对已经直列随机的标准拉丁方的横行进行排列。

对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A=2,B=1,C=4,D=3排列图:三、计算题(共78分)1.共测定了4株杨树幼苗的株高,测定值分别为(单位:m):1.3,1.4,1.5,1.2,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答案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答案【篇一: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作业题参考答案】=txt>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0分)1 边际效应2 唯一差异性原则3 小概率实际不可能性原理4 统计假设 5 连续性矫正1 边际效应:指种植在小区或试验地边上的植株因其光照、通风和根系吸收范围等生长条件与中间的植株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 唯一差异性原则:指在试验中进行比较的各个处理,其间的差别仅在于不同的试验因素或不同的水平,其余所有的条件都应完全一致。

3 小概率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或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4 统计假设:就是试验工作者提出有关某一总体参数的假设。

5 连续性矫正:连续性矫正:?2分布是连续性变数的分布,而次数资料属间断性变数资料。

研究表明,当测验资料的自由度等于1时,算得的?2值将有所偏大,因此应予以矫正,统计上称为连续性矫正。

二、填空(22分)1、试验观察值与理论真值的接近程度称为(准确度)。

5、用一定的概率保证来给出总体参数所在区间的分析方法称为(区间估计),保证概率称为(置信度)。

6、试验设计中遵循(重复)和(随机排列)原则可以无偏地估计试验误差。

7、样本标准差s s=(?(x?)n?12),样本均数标准差sx=x2s1.72440.5453。

n1012(?e?)iikk(o?e)222228、次数资料的?测验中,??=(),当自由度为(1),?c= ?)。

(?ci?11eei9、在a、b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结果分析中已知总自由度为26,区组自由度为2,处理自由度为8,a因素自由度为2,则b因素的自由度为(2),a、b二因素互作的自由度为(4),误差的自由度为(16)。

10、统计假设测验中直接测验的是(无效)假设,它于与(备择)假设成对立关系。

211、相关系数的平方称为(决定系数),它反映了(由x不同而引起的y的平方和u??(?y?)占y总平方和ssy??(y??y))的比例。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是一个处理。

A. 水平组合B. 水平C. 处理D. 组合2. 对金鱼草花色进行遗传研究,以红花亲本和白花亲本杂交,F1为粉红色,F2群体有3种表现型:红花196株,粉红花419株,白花218株。

检验F2分离比例是否符合1:2:1的理论比例的分析方法是()。

A. 方差的同质性检验B. F检验C. 独立性检验D. 适合性检验3. 是( )。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决定系数D.回归平方和4.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

A. [ 0,1 ]B.( 0,1 )C. [ -1,1 ]D. ( -15. 有一两因素试验,其中A有3个水平,B有5个水平,则该试验的处理数为()。

A. 125 B. 243 C. 15 D. 306. 关于试验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验误差客观存在的 B.试验误差方差是可以估计的C.试验误差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来降低的 D.试验误差是人为可以克服的。

7. 若一资料相关系数r=0.9,则说明( )。

A.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90%B.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81%C.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0%D.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9%8. 描述一个小麦品种穗长的分布特征时,适宜采用的统计图为()。

A.方柱形图 B.多边形图 C.条形图 D.饼图9. 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A.8 B.9 C.10 D.1110. 下列不能反映资料变异程度的统计数是()。

A.平均数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11.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可加性、正态性外,还有()假定。

A.无偏性 B.代表性 C.同质性 D.重演性12. 资料中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的差数称为()。

A.标准差 B.极差 C.方差 D.相差13. 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B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农学类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D2. B3.C4.D5.B6.D7.A8.B9.C10.D11.D12.A13.B14.A15.A16.B17.C18.D19.C2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21. ABE22.BCE23. BCE24. ABC25. AB26.ABD27. BCDE28. ABD29. ABE30. ABCE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31.唯一差异原则32.空白试验33.大样本和小样本34.置信区间35.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6. 连续性矫正37.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F 测验、多重比较 38. F 测验保护下的最小显著差数法 39.ijj i ij y εβτμ+++=40.回归系数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答:(1)试验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2分) (2)系统误差使数据偏离了其理论真值,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1分) (3)偶然误差使数据相互分散,影响了数据的精确性。

………………………(2分) 42.答:试验误差:因非处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2分) 原因:1)试验材料的差异 ……………………(1分)2)试验操作管理措施的差异 …………(1分)3)外界环境条件的差异 ………………(1分)43.答(1)表题……………………………………………(2分) (2)表头……………………………………………(1分) (3)表身……………………………………………(1分) (4)注………………………………………………(1分) 44.答:(1)由于加强了试验控制,成对观察值的可比性提高,因而随机误差将减少,可以发现较小的真实差异。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田间试验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是()。

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因子设计D. 拉丁方设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A. 土壤肥力不均B. 种子质量差异C. 施肥量不均D. 试验设计答案:D3. 田间试验中,如果处理效应显著,但误差较小,说明()。

A. 试验设计不合理B. 试验结果可靠C. 试验结果不可靠D. 试验误差过大答案:B二、填空题1. 田间试验中,____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重复性2. 田间试验的统计分析中,____是用来衡量试验误差大小的指标。

答案:方差3. 田间试验中,____是指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通过显著性检验来确定。

答案:有效性三、简答题1. 简述田间试验设计中的随机化原则及其重要性。

答案:随机化原则是指在田间试验设计中,将处理随机分配给试验单元,以减少试验误差和偏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差异带来的影响。

2. 描述田间试验中重复试验的作用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答案:重复试验是指在田间试验中对同一处理进行多次试验,其作用是减少随机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重复试验可以增加样本量,从而减少试验误差,使得试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田间试验有4个处理,每个处理有5个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总产量为2000公斤,平均产量为200公斤,标准差为10公斤。

请计算试验的变异系数。

答案:变异系数 = 标准差 / 平均值 = 10 / 200 = 0.05 或 5%五、论述题1. 论述田间试验中控制误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答案:控制误差在田间试验中至关重要,因为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误差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如随机区组设计或拉丁方设计,以减少系统误差;确保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如土壤肥力、水分供应等;进行重复试验以减少随机误差;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方差分析等。

农学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题库及答案

农学专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题题库及答案

≠β农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题库1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84.321,05.0=χ)。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处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12ναχχ-<或2,22ναχχ>;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12ναχχ-<;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ναχχ>.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0。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 2. 3.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 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 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 对数转换。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 (角度转换)。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 法。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 = (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 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4.5. 6. 7. 8. 9. 10.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12. 13. 14. 15. 16. 17.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 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 测验。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三版)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三版)答案

第四章1、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步骤是什么?假设检验有什么注意事项?答: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的统计数对样本所属的总体参数提出的假设是否被否定所进行的检验。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1、提出假设;2、计算概率;3、统计推断;4、得出结论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有:注意两类错误:(1)要有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准确的实验操作,避免系统误差,降低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要符合其应用条件。

(3)选用合理的统计假设。

(4)正确理解假设检验结论的统计意义。

(5)统计分析结论的而应用,还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2、什么是一尾检验和两尾检验?各自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他们的无效假设与备选假设是怎样确定的?答:一尾假设:利用一尾概率进行假设检验称为一尾检验两尾检验:利用一尾概率进行假设检验称为一尾检验一般在不能通过已知条件或专业知识排除一种情况的话,是要做双尾检验的;但如果可以排除一种情况(例如已知统计量不会偏大),则可以做上单尾或下单尾检验,这样做可以提高检验的精度,因为知道了更多的信息。

值得提一句,方差分析都是做上单尾检验.3、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与假设检验结果有什么关系?怎样选择显著性水平?答:显著水平用来推断无效假设否定与否的概率标准称为显著水平。

是指当原假设为正确时人们却把它拒绝了的概率或风险。

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通常取α=0.05或α=0.01。

这表明,当作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可能性(概率)为95%或99%。

选你用哪种显著水平,应根据实验要求或者实验结论的重要性而定。

如果实验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因素较多,实验误差较大,则显著水平可选取低一点,反之则选择高一点。

4、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如何降低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答:Ⅰ型错误(α错误)--把非真实差异当做真实差异;Ⅱ型错误(β错误)--把真实差异当做非真实差异;为了降低反两类错误的概率,一般选取适当的显著水平和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5、什么是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答:点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未知参数在置信度下的最可能的存在区间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区间6、已知普通的水稻单株产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单株产量μ0=250gg ,标准差σ0=2.78gg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 2. 3.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 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 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 对数转换。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 (角度转换)。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 法。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 = (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 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4.5. 6. 7. 8. 9. 10.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12. 13. 14. 15. 16. 17.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 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 测验。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B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B

农学类专业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 1.因素的水平是指A .因素量的级别B .因素质的不同状态C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D .A +B 2.农业试验中十分重视试验结果的A .代表性B .代表性与重演性C .正确性D .重演性3.确定土壤差异最好的方法是A .进行目测B .增施有机肥C .进行空白试验D .化验土壤 4.田间试验设计狭义的理解主要指A .设置重复B .随机排列C .局部控制D .小区技术 5.田间试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重复、随机、均衡B .重复、随机、局部控制C .随机、唯一差异D ..均衡、局部控制6.在使用变异系数表示样本变异程度时,宜同时列出A .方差、极差B .平均数、方差C .平均数、标准误 D. 平均数、标准差 7.平均数反映了总体A .分布的集中趋势B .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布的变动趋势D .分布的可比程度 8.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A .分布的集中趋势B .分布的离中趋势C .分布的变动趋势D .分布的一般趋势 9.假设A 和B 是任意两个事件,则)(B A P -= A .)()(B P A P - B .)()()(AB P B P A P +- C .)()(AB P A P - D .)()()(B A P B P A P -+10.盒中有24个球,从中随机抽取4个球,其中有1个球是红球,则可以判断该盒中的红球数为A .肯定是6个B .6个以上C .68个以下D .6个上下 11.正态概率密度函数的值表示的是某一变量出现的A .概率B .次数C .概率函数D .概率密度 12.当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1.0=α时,0H 被拒绝,则当显著性水平改为05.0=α时,A .一定会被拒绝B .一定不会被拒绝C .可能被拒绝,也可能不被拒绝D .无法判断 13.在假设检验中,0H 表示待检验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 卷)
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称为试验指标。

试验处理: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

试验小区: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试验误差:观测值与处理真值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试验误差,简称误差。

即受非试验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与试验处理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田间试验设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重复的作用:(1) 估计试验误差。

(2) 降低试验误差。

随机排列的作用:试验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区组)中的任何
一个试验小区上。

随机排列和重复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

局部控制的作用:可解决土壤差异较大的问题,能较好地降低试验误差。

2.在一块存在双向肥力差异的试验地进行4个玉米品种(编号分别为1,2,3,4)的比较试验,应采用哪种试验设计方法?为什么?写出设计过程并作出田间排列图。

答:应采用拉丁方设计,因为每一横行和每一直列都形成一个区组,具有双向局部控制功能,从两个方向消除试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第一步:选择4*4标准拉丁方。

列。

2对已经直列随机的标准拉丁方
的横行进行排列。

对处理进行随机排列。

A=2,B=1,C=4,D=3
排列图:
三、计算题(共78分)
1.共测定了4株杨树幼苗的株高,测定值分别为(单位:m):1.3,1.4,1.5,1.2,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8分)
答:算术平均值x=(1.3+1.4+1.5+1.2)/4=1.350
几何平均值=(1.3*1.4*1.5*1.2)1/4=1.345
调和平均值=n/(1/1.3+1/1.4+1/1.5+1/1.2)=1.341
中位数=(1.3+1.4)/2=1.35
众数:无
极差=1.5-1.2=0.3
方差=[(1.3-1.35)2+(1.4-1.35)2+(1.5-1.35)2+(1.2-1.35)2]/(4-1)=0.016667
标准差={[(1.3-1.35)2+(1.4-1.35)2+(1.5-1.35)2+(1.2-1.35)2]/(4-1)}1/2 =0.129
变异系数=0.129/1.350*100%=9.56%
2.在玉米抽穗期测定喷矮壮素小区4株、对照区玉米5株的株高(单位:cm),试分析喷施矮壮素是否能显著使玉米矮化。

(15分)
y1(喷施矮壮素) 160 160 200 160
y2(对照) 170 270 180 250 270
注:t0.05(9)=2.262, t0.05(8)=2.306, t0.05(7)=2.365, t0.01(9)=1.833, t0.01(8)=1.860, t0.10(7)=1.895
答:H0:喷施矮壮素不能显著使玉米矮化;H A:喷施矮壮素能显著使玉米矮化。

y1:平均数=(160+160+200+160)/4=170
SS1=1200
MS1=400
y2:平均数=(170+270+180+250+270)/5=228
SS2=9680
MS2=2420
F=MS2/MS1=2420/400=6.05<F0.05(4,3)=9.12
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S2
1y
y =[(SS1+SS2)/(4+5-2)*(1/4+1/5)]1/2=26.44671
t=(170-228)/26.44671=-2.19
|t|>t0.10(7)=1.895
结论:否定H0,接受H A,即喷施矮壮素能显著使玉米矮化。

3.以A、B、C、D 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每处理各得4个苗高观察值(cm),试分析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5分)
药剂苗高观察值
A 18 21 20 13
B 20 24 26 22
C 10 15 17 14
D 28 27 29 32
注:F0.05(3,3)=9.28 F0.05(3,12)=3.49 F0.05(3,15)=3.29
答:
药剂苗高观察值yi 总和Ti 平均数
A 18 21 20 13 72 18
B 20 24 26 22 92 23
C 10 15 17 14 56 14
D 28 27 29 32 116 29
T=336 y=21
C=T2/nk=3362/(4*4)=7056
SS T=∑y2-C=182+212+202+132+202+242+262+222+102+152+172+142+282+272+292+322 -7056=602
SS t=∑Ti2/n-C=(722+922+562+1162)/4-602=504
SSe=602-504=98
水稻药剂处理苗高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DF SS MS F 显著F值处理间 3 504 168 20.56* F0.05(3,12)=3.49 处理内12 98 8.17
总变异15 602
结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即:药剂处理对水稻生产有显著影响。

4.在玉米杂交试验中,用种子紫色甜质与种子白色粉质进行杂交,在F2得4种表现型;紫色粉质921粒,紫色甜质312粒,白质粉质279粒,白色甜质104粒。

检验其分离比例是否符合9:3:3:1的理论比例(即这两对性状是否独立遗传的)。

(15分)
注:x20.05(3)=7.81 x20.05(4)=9.49
答:
H0:分离比例符合9:3:3:1;H A:分离比例不符合9:3:3:1。

F2代表现型观察次数(O) 理论次数(E) O-E (O-E)2/E
紫色粉质921 909 12 0.1584
紫色甜质312 303 9 0.2673
白质粉质279 303 -24 1.9010
白质甜质104 101 3 0.0891
总数1616 1616 0 2.4158
X2=2.4158< x20.05(3)=7.81
结论:接受H0,即分离比例符合9:3:3:1的理论比例,这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

5.用乙醇水溶液分离某种废弃农作物中的木质素,考察了三个因素(溶剂浓度、
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因素水平如下表所示。

将因素A、B、C依次安排在正交表L9(34)的1、2、3列,不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9个试验结果y (得率/%)依次为:5.3, 5.0, 4.9, 5.4, 6.4, 3.7, 3.9, 3.3, 2.4。

试用直观分析法确定因素主次和优方案。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