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南京林业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有效防风距离:在林带防风距离内,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的距离即为有效防护距离。它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有效
防护距离。
2.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
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定高产,保障交通、水利、水保工程安全的一种防护林。
3.林带结构:指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亦即林带侧面透光孔隙的多少及分布状况。
4.坡式梯田: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开沟筑埂,将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用来截短坡长拦蓄部
分径流,减轻土壤侵蚀。除开沟筑埂部位改变了小地形,其余坡面仍保持原状,故称坡式梯田。
5.林带胁地:在林带使附近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这种现象即为林带胁地。产生胁地的主要原因有:①林
带树木根系向农田延伸,夺走了一部分水分和养分;②林带树冠遮荫,影响了林带附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6.自然侵蚀: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
加速侵蚀: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使侵蚀作用大于土壤形成的速度,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7.层状侵蚀:又称“片状侵蚀”,当降水在坡面上发生溅蚀,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速率时,地面形成泥沙浑浊的薄层水
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均匀减薄。
细沟状侵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小股径流冲刷,形成许多细密的小沟,这些细沟基本上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
8.重力侵蚀: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重力侵蚀的发生,是在其它外营力特别是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以
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引起的地表物质移动形式。以重力为主要动力的侵蚀形态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9.土壤侵蚀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10.年土壤侵蚀模数:指年土壤侵蚀总量与总土地面积之比,
(其中年土壤侵蚀总量=年冲刷深度*土壤侵蚀面积*土壤天然容重)
11.河道生态修复:是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特
征在充分的认识基础上,采用符合这些规律的措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与未被人类干扰破坏前的近似状态, 并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均衡的一种复杂过程。
12.径流系数:指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
13.透风系数:又称透风度、通风系数等,是当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被风林缘在林带高度以下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区
相同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它不仅是衡量林带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也是确定林带结构的依据之一。
14.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母质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
搬运和沉积的现象。其本质是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土地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15.侵蚀基准点:侵蚀沟下切的最低水平面或点,此时不能再下切了。
侵蚀基准面:穿过侵蚀基准点的水平面。
16.溯源侵蚀:侵蚀沟形成以后,其进一步发展将以向长发展为主,以其与汇流方向相反,称之为溯源侵蚀作用。
二、简答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
⑴可蚀性土壤为剧烈侵蚀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土壤质地匀细,组织疏松,柱状节理发育,具有大空隙构造,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有机质含量低,具有迅速分解悬浮的能力,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能力极弱;
⑵集中降雨为土壤剧烈侵蚀提供了营力;
⑶植被的破坏使土壤失去了缓冲降水的屏障:黄土高原也曾分布着茂密的植被,由于历史上乱砍滥伐,现除极少部分山地森林外,其余均变为农耕地。有些地方虽没全部耕种,但有轮荒旧习,天然植被被撩荒地所代替,是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的主要源地;
⑷起伏的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
⑸高输移比和高含沙水流增加了黄河的输沙压力:由于土壤质地均匀、细致,在水中易分散,表现出极大的输移比:输移比=河流输沙量/侵蚀产沙总量。黄河中游土壤的输移比接近于1,基本上所有的侵蚀泥沙会被水流冲走。
经验与措施:1以梯田、坝地和水地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2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区别
对待。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和要求,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保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措施:1水平梯田建设:能使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冲刷量减少,作物产量提高,是丘陵区保持水土改造低产田地主
要措施2小型拦蓄工程:在不同类型地区,修建水窖、涝池、谷坊、淤地坝和沟头防护工程等措施,以拦蓄地表径流,解决人畜饮水,防止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
●造林种草:既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同时又是解决饲料不足,促进林、牧、副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耕作措施:采取沟垅种植、抗旱丰产沟等改变微地形措施,以及间作、套种、草田轮作等增加地面覆盖措施,能减轻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量。
2.简述人类导致的土壤侵蚀的活动有哪些?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②森林经营技术不合理③过度放牧和铲草皮④修
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开办矿山等影响⑤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3.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植被不仅限制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作用,而且能降低径流和风
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是自然因素中对防止水土流失起积极作用的因素。1.植被可拦截降水,降低雨滴能量;2.地表枯落物可以吸收、阻拦和过滤地表径流;3.死亡根系和枯落物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孔隙率,增强土壤渗透降水功能;4.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土壤湿度,增强土壤的贮存降水能力;5.植物根系对土体有良好的穿插、网络和固持作用。
4.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和配置原则有哪些?写出长江中下游农田防护林区15种以上主要造林树种。
①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应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针对一定的立地条件以及当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和次要目的综合考虑,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地适树,营造农田防护林所选的树种,其生态学特性应与当地的立地条件一致,并尽可能选用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经过引种试验证明适宜的树种。2.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繁叶茂,在短期内可以发挥较好的防护作用,在以冬季起防护作用为主的林带应配以常绿树种。3.抗风性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抗病虫害、耐旱、耐寒且寿命长。4.树冠以窄冠形为好,如水杉、池杉等。5.防止选用传播虫害的中间寄主的树种。6.树木本身的经济价值高,如乔木树种有核桃、银杏、板栗等,灌木树种有紫穗槐、杞柳等。
7.在灌区可考虑选择蒸腾量大的树种,以利于降低地下水位。
②农田防护林带的配置原则:
配置类型:1乔木混交:可促进林带生长,提高防护效果,延长防护时间,同时可充分利用地力获得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采用这种类型应选较好的立地条件2主要树种与辅佐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结构的林带,防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树种搭配也必须得当3乔木树种与灌木混交:能形成疏密适中的结构,抗灾力强,稳定性良好,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4综合混交:可对阻沙固沙起到良好作用,树种不能过多,需搭配得当,减少行数,加大株行距,防止过密。
配置方式:1株间混交:即行内隔株种两个以上的树种,不同树种的种植点较近,种间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较早2行间混交:林带中一行树种与另一行其他树种依次配置,种间发生作用和影响较迟,种间矛盾易调节,施工较简便3带状混交:林带中一个树种连续种植三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树种构成的带一次配置,适用于矛盾较大和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林带主要树种混交,还可行带混交,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削弱辅佐树种过强的竞争力。
③长江中下游农田防护林区造林树种:乔木树种:加杨、薄壳山核桃、枫杨、白榆、乌桕、黄连木、栾树、杉木、水杉、池杉、喜树、香椿、柿树、垂柳、旱柳、毛竹、银杏、杜仲、楸树灌木树种:杞柳、紫穗槐
5.水土保持林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提供林副产品,发展农村经济。
6.表示土壤侵蚀程度的概念有哪些?分别给予解释。
①水土流失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即:水土流失广度(%)= 水土流失面积/总土地面积*100%
②年土壤侵蚀模数:指年土壤侵蚀总量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即
年土壤侵蚀模数(t/km2)= 年土壤侵蚀总量/总土地面积
年土壤侵蚀总量(t)= 年冲刷深度(m)*土壤侵蚀面积(m2)*土壤天然容重(t/m3)
③土壤侵蚀强度:指单位水土流失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即:土壤侵蚀强度(t/km2)= 年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面积
④径流系数:指年平均径流深(mm)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即:径流系数(%)= 年平均径流深/年平均降水量*100%
⑤沟壑密度:指沟壑总长度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即:沟壑密度(km/km2)= 沟壑总长度/总土地面积
⑥输移比:指流域输沙量与流域内侵蚀量之比,即:指流域输沙量与流域内侵蚀量之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