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16教学课件ppt

民族团结16教学课件ppt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合同为一家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 与祖国统一
第1课 民族团结
1、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 爱国主义 思想情感. 反映了 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兴盛 的思想主题。
2、你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吗?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
4、民族关系: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2
5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1947年5月1日
1
4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3
广西民族共同繁荣
1、繁荣的原因 (1)党和政府政策得力 (2)党和政府采取各种形式支援少数民族建设
干部、技术人员支援——孔繁森
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2024)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2024)

19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01
02
03
04
语言多样性
中国拥有众多民族语言,各民 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
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服饰多样性
各民族传统服饰丰富多彩,反 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
审美观念。
饮食多样性
各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形 成了多样化的饮食习俗和美食

艺术多样性
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美 术等艺术形式各异,展现了多
03
多元文化政策与民族尊重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
民族团结。
25
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
基层治理与民族参与
加强基层治理,推动各民族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民族自治能力和水 平。
社会组织与民族协作
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各民族协作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民族团结 进步。
公共安全与民族稳定
当代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当代中国的文化整合与民族团结
中华文化认同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 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2024/1/28
多元一体格局
推动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 性。
文化交流与互鉴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 互鉴,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民族团结概述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 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 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共13张PPT)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共13张PPT)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专题复习: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涉及教材内容:九年级上册第七课 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
• 1、知识网络
①民族关系: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 ③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常与“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和“民族常识” 结合考查
少数民族舞蹈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十二 木卡姆);朝鲜族舞蹈(长鼓舞、扇子 舞);蒙古族舞蹈(筷子舞、顶碗舞、 安代舞);藏族舞蹈(弦子舞、踢踏舞)
(4)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服饰特点: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 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 (要求同学们上网查看)
饮食特点:维吾尔族饮食(肉串、手抓 饭、烤馕);回族饮食(油炸馓子、油 香);蒙古族饮食(手扒肉,奶茶); 藏族饮食(酥油茶、青稞酒、奶制品、 牛羊肉)
少数民族文字使用情况:22个少数民族有本民族文 字 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从网上查看一下: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的文 字形态
(3)各民族文学艺术:
少数民族歌曲,如:蒙古族歌曲《吉祥 三宝》;维吾尔族歌曲《阿拉木罕》; 傣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土家族 歌曲《龙船调》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 请你留下来》等
⑤青少年 履行维护 民族团结 的义务:
增强意识;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 文字、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 关心帮助少数民族 同学;等等
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反对 分裂
维护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 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
• 2、核心观点(要求:彩笔描出,加强记忆)
• ①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型民族关系91。

专题复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公开课)ppt课件

专题复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公开课)ppt课件

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⑷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15
②统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等等。
24. 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⑵“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⑶陈水扁,李登辉 ⑷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国论”; b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d加强两岸交流,加强对话和沟通……
材料二: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胡锦涛会见台湾
台湾旅客乘坐深航
台湾歌手范晓萱
国民党主席连战
班机开心回家
成都演唱会
材料三: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
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⑴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世界近代史上,美国为维护国家
(3)两岸同根同源,海峡两岸本一家;
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
(4)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 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 岸的经济差距;实现三通;加强两岸人员往 来。
(5)必然趋势: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台 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为早日完 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实现祖国统一 ,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 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任何阻碍、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为,必将 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和海 外华人华侨的坚决反对。
一枪
C
一炮不花一分钱的超级战略。”这一“超级战略”

提出者是

)2.“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

第六课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PPT

第六课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PPT

三、实行“一国两制”的重大意 义
(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2)有利于推动大陆对外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 定、繁荣和发展 (4)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1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 摇。 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 弃。 三、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 针绝不改变。 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 妥协。
第六课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知识整理
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6.1维护我国的国家统一 6.11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 6.12贯彻执行“一国两制”的方针 6.1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6.2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6.2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6.2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4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6.11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
一、国家主权的内涵 二、国家主权的特征 三、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及其关 系 四、主权原则 五、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 六、要有整体的国家安全观
一、国家主权的内涵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中央政 权机关这一特殊的社会政治组 织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 务的最高权力。国家凭借这种 最高权力,行使国家的对内对 外职能。
四、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作为对内最高、对外独 立的权力,是以国家为范围的。 国家主权是不能分割的。一个国 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地 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 家主权的实体。
五、维护国家的主权的重要性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 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 等交往的前提条件。维护国家的 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必须坚持的 基本原则。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意义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和 合作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保障,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 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
人际关系。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 国统一PPT课件
目录
• 民族团结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祖国统一历史进程与现状 • 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举措 • 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展示及政策支持 •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 面临挑战及未来展望
01 民族团结基本概 念与重要性
民族团结定义及内涵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 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 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பைடு நூலகம்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 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 结。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 、共生互补的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指各民族在 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中华 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共同性, 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01
02
03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分裂危机加剧。
抗日战争时期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 和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 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 国。
当代两岸关系发展及挑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进共赢,将为 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 动国际社会朝着和平、发展、合作的 方向前进。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将更加 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共 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一起。
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家统一可以提升各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各民族更加热爱自 己的祖国。
04
维护民族团结与促进祖国统一
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和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古代统一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统一时期,如秦朝、汉朝、唐朝等,这些统一时期促进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分裂与割据
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出现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如三国时 期、南北朝时期等,这些时期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当前统一的形势与挑战
一国两制
国际反华势力
当前,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即 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让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资源共享
国家资源应由各民族共享,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 共服务。
社会和谐与稳定
和谐氛围
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消除民族隔阂与矛盾,增 强民族团结意识。
稳定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的行为。
03
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社会参与与民间交流
社会参与
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民族大团结ppt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民族大团结ppt

03
祖国统一大业的背景与意义
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统一思想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如儒家、法家等学 派的统一思想,以及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统一王朝的建立。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觉醒
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民族觉醒和民族意识的逐渐增强,各民族纷纷提出统 一国家的诉求。
加强法治建设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执法力度 ,打击各种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行 为。
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与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
优化政策措施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 法律法规,提高各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各地区、各 民族的均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交流合作
强化组织保障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 民族大团结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意义 •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 • 祖国统一大业的背景与意义 • 当代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 • 历史民族团结的实例分析 • 加强民族团结的途径与方法
01
民族团结的内涵与意义
民族团结的定义与内涵
民族团结定义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各民 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04
当代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

当代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
民主化思潮的冲击
各种民主化思潮和极端思想的传播,对各 民族之间的团结产生了负面影响。
民族文化冲突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维护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能够减少民族矛盾和 冲突,促进社会和谐,为国家 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增强国家凝聚力
民族团结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民 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各民族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保障国家安全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整 体实力和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 ,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推动
促进经济发展
02
中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中国的民族构成
56个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 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识别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以确定 各民族的族称、族源和族属,为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奠定基础 。
中国的民族分布
中国的民族语言文字
多种语言文字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 的语言文字。其中,汉语是使用人数 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语言,其他少数 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是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共同语言文 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旨在促进各民 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03
民族团结政策与实践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 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离的部分。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提升国际影响力

【可编辑全文】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ppt课件

【可编辑全文】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ppt课件

4.如何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表现)
各民族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具 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 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
(2)民族团结
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知道哪些这样 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内容反映了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
BBZY
3.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制度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 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 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 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 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宪法第四条内容反映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对少数 民族实行什么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BBZY
要点提示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课堂练习
5. 某中学学生准备一期墙报,主题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下列
资料不符合主题的是( C )
A.制定和实施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17张PPT)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17张PPT)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内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
文成公主入藏
成吉思汗
张骞通西域
努尔哈赤
元朝宣政院 清朝驻藏大臣
①历史特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
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明。
各民族在共御外 敌中建立了休戚与 共的亲密关系,在 根本利益上完全一 致。
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B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文化方面)
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王传》
二、共同繁荣发展--措施(政策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
巩固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 地区发展,为实现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 基础
③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 保障各少数民族自治
二、共同繁荣发展--原因
饱受农奴制压迫的藏族人民 1949年的北京街景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 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 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 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 水平十分落后。
1979年,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 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 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

《民族团结》PPT课件

《民族团结》PPT课件

经济的发展
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实现共 同繁荣。
文化的传承
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 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 样性。
民族团结的历史渊源
01
古代民族融合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共同斗争和共
同发展中逐渐融合。
02
近现代民族觉醒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各民族逐渐觉醒,共同为中华
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03
当代民族团结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制定和实施了一
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措施,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团
结联合的政策等。
0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部落,经过长期的交流、 融合,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共同体。
深入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 力。
普及民族知识
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场所,开展民 族知识普及教育,让各族群众了解不 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增 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创建活动,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 性和多样性,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 特色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中华文化。
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民族的地位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 ,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民族团结PPT课件16 中图版

民族团结PPT课件16 中图版

西藏大学
各民族共同发展……
升华民族感情
•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平等、团结、互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财力、物力的支援
孔繁森在阿里日土县过巴乡为益西卓玛老人治病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繁荣的表现
(1)一些大型项目的建立 (2)民族教育体系的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共谋民族发展
话说民国时期……
发展不平衡
饱受饥寒的藏族孩子
上海滩热闹的舞会
后来……
悲惨的日子 过去了
西藏农奴欢庆解放
西藏人民欢庆解放 解放前西藏百姓的生活
• 20世纪50年代,国家就在内蒙古包头建设钢铁基地,在宁 夏建设青铜峡水电站。 • 为解决西藏、新疆等地的交通运输困难,相继兴建了川藏、 青藏、新藏等公路,包兰、兰新等铁路。 • 有力的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区域的基本建设工程
• 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 有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 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 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 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2024年民族团结ppt课件

2024年民族团结ppt课件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 步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 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 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的 破坏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01
民族团结将更加牢固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深入,民族团结将更加牢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民族团结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推动各民 族共同走向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 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 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
06
民族团结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主要挑战及问题分析
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民族差异
01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差异
,导致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
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02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
频繁,可能引发文化认同上的冲突和分歧。
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新闻媒体宣传引导
新闻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通过报道民族团结进步 典型事迹和开展相关主题宣传,营 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公民个人自觉维护
每个公民都应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 仰,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 济。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精品ppt课件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精品ppt课件

练兵营
5.不属于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关于台湾
问题重要讲话内容的是
( D)
A.呼吁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B.两岸要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C.全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
D.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的构想
练兵营
6.以下关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的史实, 叙述不恰当的密切的前提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 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 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次。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的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 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 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 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 进事迹的描述,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 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 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联系材料二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 么变化。谈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由两岸的隔绝状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
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 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
促进全 国统一, 社会进 步
练兵营
1.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 重要因素是( B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全 国统一, 社会进 步
练兵营
1.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 重要因素是( B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
练兵营
2.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 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 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 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 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 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 民 族 团 结 各民族共同发展
A.“一国两制” B.以武力解决 C.求同存异 D.搁置争议
练兵营
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 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占据澳门已 有( C) A.150多年 B.近400年 C.400多年 D.500多年
练兵营
4.“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 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受害”,这 是哪位领导人企盼祖国统一的心声 (A)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 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 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 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 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 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 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3、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奥普拉

1、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2、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演出的 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
56个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满族、侗族、瑶族、 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 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 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 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 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 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 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 族、珞巴族、基诺族。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 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 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次。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的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 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 基本内容。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各民族共同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 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 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 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 目的学习,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分析问题的 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 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 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 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 进事迹的描述,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 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 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联系材料二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 么变化。谈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由两岸的隔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
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 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
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 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 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 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 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 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 素的统一。
练兵营
5.不属于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关于台湾
问题重要讲话内容的是
( D)
A.呼吁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B.两岸要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C.全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
D.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的构想
练兵营
6.以下关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的史实, 叙述不恰当的是(C)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海峡两岸经济 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前提
B.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源于两岸同胞 的共同努力
C.目前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已经 形成
D.两岸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