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与政府行政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在食品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提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建议。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国家标准并监督实施。制定兽药质量、兽药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并按规定发布。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国内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监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源头上,水土大气污染、农药兽药大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添加剂和制假售假等。市场多主体竞争加剧,一些企业诚信严重缺失,一些不法商人冒天下之大不韪。食品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尚有差距监管能力尚难适应需要,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良好健康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建设滞后,缺乏前瞻性对策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食以安为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卫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监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 我国食品安全形式发展回顾-食品安全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重大问题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代,出现的食品质量、食品中毒事件,主要是因为食品生产加工受到当时生产技术、经营条 件等客观环境的限制,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对饮食卫生、食品安全知识的匮乏所导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逐步深刻转型,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民 群众的瞩目,同时也成为一个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2004年,卫生部通报的381起重大制品中毒事件中,因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140起,占37%。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是我国食品安全历史上影响极大的事件,极大提升了国人对食品安 全问题的关注度。2011年,“3.15”晚会曝光的双汇瘦肉精;台湾白酒塑化剂、上海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等事件相继 爆发,网络舆论热度再度攀升。2014年,上海福喜事件(回收食品/超保质期)、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等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从我国食品安全看政府监管职能

从我国食品安全看政府监管职能2016-05-16 09:43:29 作者:7天论文网【大中小】浏览:10次评论:0条食品安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食品安全法》已实施,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虽然基本成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三个部分逐一具体分析。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对于食品安全的定义标准并不相同。
国外对其定义是食品在描述的作用范围内对人体没有坏处。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是: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食品安全法》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
其对一系列法律规章相冲突的地方进行了完善,对监管主体的协调也做出了改善,与之前相比,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 一) 《食品安全法》颁布前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监管中存在界定模糊的问题首先,在食品的监管中角色定位并不明确。
职能部门既制定法律法规,又负责执行,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难免会滋生腐败; 其次,各部门主要职责界限不清。
农业部门、质监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表面看是各负其责,但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纠纷,消费者不能找到明确的投诉部门。
2.具体监管中的缺位现象目前,我国对于食品的监督流于形式。
很多商家在检查之前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提前做好了准备。
再者就是往往偏向一线城市的抽查,对于三线及其农村力度不大。
( 二) 《食品安全法》颁布后政府监管的具体变化1.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进行调整《食品安全法》对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的生产,工商部门对食品流通负责,卫生部门是综合部门,负责协调。
2.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制度以前我们并没有食品的风险预测意识。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消费者往往措手不及,政府部门也没有出面做出合理的解释,对消费者的损害很大。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一、监管体制概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我国为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建立的行政管理体系。
本体制以风险预防、全程控制、社会共治为原则,形成国家、地方、企业三级联动的监管格局。
二、国家层面监管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规,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
2. 国家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指导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营养与健康科普等工作。
3. 国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监管。
三、地方层面监管1.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地方性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规。
2.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监督农业生产环节。
3.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监管。
4. 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企业层面监管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日常管理。
2.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主动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3. 食品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行业食品安全水平。
五、社会共治1. 鼓励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曝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 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对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3.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4.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和公示。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1.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食品安全组织的合作。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分析

节 。 如 何 在 将 来 的 改 革 中涵 盖 这 些 缺 失 环 节 ,无疑 是进 一 步 完善 食 品 安 全 监 管 体 制 的 重要 任 务
『 键 词 1食 品 安 全 监 管 关 体 制 改 革 大部 制 整 体 政 府
[ 中图分 类号] D 3 [ 0 5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 3 6 (0 0 5 04 — 0 0 0 7 2 2 1 )0 — 0 3 1
保 守党 过 去那 种 全 面 的 、严厉 的 、无 磋 商 的强 制 变 革造 成 执行 失 败 等后 果 的一 种 教训 吸取 ,也 是 对英
国当 时 部 门 主义 极 端 扩 张 ,导 致 在 处 理社 会 排 斥 、
j
图 1 整 体 政 府 的 分析 框 架
犯 罪 、环 境保 护 、家庭 和 竞争 等跨 部 门问题 中过 于
制 改革 的理 论框架 ,并 用这 一理论框 架 ,系统 审视 了 “ 大部 制 ”背景 下 的监管 体制 改革 .分 析 了以 “ 大
部制 ”改革 为契机 的食 品安 全监管体 制改 革取得 的成 就 ,阐述 了今 后改革 需要 继续予 以关 注 的问题 。
一
、
基 于 整 体 政 府 理 论 的 分 析 框 架
式 颁布 的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食品安 全法 》 ( 简称 《 品安全 法 》 下 食 )中 ,也对 既有 的食 品安 全监 管体 制进
行 了 相 应 的 调 整 。 可 见 , 以 “ 部 制 ” 改 革 为 契 机 ,针 对 目前 我 国 食 品 安 全 监 管 体 制 的 “ 片 化 ” 现 大 碎
迟钝 的一种反 映 ,是作为部 门主义 、各 自为政 和视野狭 隘等相反 的措施提 出的一种政府改革理论 。1M 9 [P4 / -) ( 加拿 大政府 则在 技术 创新领 域 、反贫 困领域 和气候 变化 领域 进行 了横 向管 理 的革新 。澳 大利 亚 于 2 0 02 年在 国家安全 、反 恐怖主义 、统计 、科学 、教育 、环境可持续 发展 、能源 、农村 与 区域发 展 、运输 、就
我国食品安全实行的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实行的监管体制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个分段监管的模式,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立是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确保公众健康。
这一体制要求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协调一致,并且能够高效运转。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对农业、质检、卫生、工商、食品药品、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并强调了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责任。
这种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旨在形成一个无缝的监管体系,但由于职责交叉和部门利益等问题,这一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改善食品安全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涉及到部门利益和大部制改革,监管体制并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
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和行政权分配不合理导致了监管效率低下和监管盲区的出现。
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暴露了监管体制的弊端,奶源收购站不属于任何部门的监管范围,而消费者投诉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互通或相互推诿。
总的来说,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协调合作,提高监管效率,减少监管盲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谈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职能

浅谈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职能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与生命。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且危害程度非常严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信心,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因此,政府履行保障食品安全职能,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以及推进政府的有效运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原有各部门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形成的,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分段式监管体制。
因此,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检查现象大量存在。
由于缺乏协调机构,多部门组织开展食品监督检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好处的各相关部门争相邀功发证,出了事又都说与自己无关,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公共资源,无端增加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很多不满。
归纳起来,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有:1.多头共管导致监管缺失政府监管组织的多头与空白,导致监管的内耗严重。
我国在食品监管部门权力分配上不科学,组织结构上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部门间的职责权限不清;二是机构改革后的组织体系仍不能适应执法的需要,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各管理机构的职责交叉,权力界定不清,各部门的食品监管力量并没有全面沟通和协调,总体上出现了卫生监督执法资源的重置和浪费。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部门众多,但却是齐抓不管,食品安全各行政部门的职能边界不够清晰,职能分散和重叠交叉并存。
这既是对行政资源的浪费,也是各部门间互相推诿的直接原因。
其结果是各管理机构行使权力必然以利益为中心,担负责任的机构相互推诱以致监管组织的空白,获利事情的监管则是多头。
可以说,这种体制性的弊端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难以根治。
2.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存在交叉、重叠、矛盾、空白,对同一食品违法行为,法律又有不同的规定,有些规定甚至是矛盾的,但对有些违法行为,却出现法律的空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导致执法上的混乱,从而引发了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对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机制的思考

收稿 日期 :08—0 —2 2o 8 0 作者简介 : 李乾孙 (9 2 , , 1 8 一)男 浙江丽水人 ,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硕士生 , 研究方 向为商业银行 。
西安财经学 院学报
办法》 进 口 《 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等行政法规为 配套 , 各省及地方政府关于食 品安全 的规章为补充 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公共管理者约束主体设置不 合理, 这是我 国食 品安全信用缺失一个重要原 因。 其主要表现为 : 各部门职责不明确 , 缺少核心的监管 主体 ; 多部门监管, 监管成本过高 , 效率低下 ; 分段监 管, 降低了监管的效率。 因为监管体制设置不合理 , 以在监管方面出 所 现了模糊或者真空地带 , 这样使得食品安全监管的 整体质量下降。如果有一个环节监管不力, 整个链
对我 国食 品安全政府监管机制 的思考
李 乾 孙
( 浙江财经大学 金 融学 院,浙江 丽水 摘 301) 10 8
要: 目前在我 国食 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机制 中, 管机构的设置 不合理 , 监 相关立法不健全 , 也没有建立起相
应的监管机制 。近年来 , 我国食品不 安全 的问题屡次发生。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 维护消费者 的利益 , 政府必须 设立相应的监 管机构 , 完善食品安全立法 , 并建立有效的监 管机制 。 关键词 : 食品安全 ; 政府监管
日 实施新的 G 7 1 — 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代替 B78 9{ ,
了 G 7 1 —8 准 。 B 7 8 7标 () 品质量认证 体 系 2食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质量 认证 体系 , 还需 要进一 步的完善 。 目前 , 国广 泛 但 我
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政策解读

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政策解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一下我国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政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制定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日益丰富,食品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食品生产技术和销售模式也不断涌现。
然而,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假冒伪劣食品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政策。
在监管体制方面,我国建立了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管体系。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餐饮等环节的监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等工作。
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监管合力,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
我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指标、营养成分等方面,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同时,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食品安全风险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政策要求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食品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所销售的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餐饮服务企业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制度创新

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制度创新摘要: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说明我国已有的食品安全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危机,为此学者们展开了不同理论的思考,每种分析路径都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推进和实践作用。
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入手,对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创新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国内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社会规制等)及影响,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调查显示,97.4%的人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而政府问责机制等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全面扼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严重局面,就要从制度创新入手。
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目前,政府监管的失职与缺位构成我国食品安全威胁,也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
具体分析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我们会发现,体制性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首先,人治监管模式导致监管缺位、监管失误和权力腐败。
人治监管模式的特征主要有:监管机构乃至监管人员往往无视规章制度,无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肆无忌惮的取悦上级领导;制度缺位问题严重,不仅造成所有的制度总是有利于监管者,而且使得制度的内容不完整,造成监管者为自己行为的便利可以随意解释;制度成为摆设,领导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制度,不管制度是如何规定的,都随着领导的意志而转移,需要时就拿来,不需要时就束之高阁;官商勾结、合谋现象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乏力,人治监管模式下突出了监管者个人的权力至上和无约束性,一些食品经营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高价收买执法权力,食品商和监管者组成利益联盟,共同谋取非法利益。
传统的“人治”型权力监管模式一定要摒弃。
其次,食品安全多头管理体制责任不清,不利于加强监管,会形成相互间权力重叠,相互制约与推诿事件发生。
中国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督

其次 ,食品安全 的监 督协调部门和相对应上级 主管部门 要加强对政 策执行过程 的控制 。在 食品安全 的政 策和法律执 行实施过程 中 , 难免会遇 到一些 意外情 况 ,从而使得 执行的
3 从相 对分 散的 监管 到各部 门协调 转变 从总 体 上讲 ,我 国整个 的食 品安 全监 管体 系还 相对 分 散 ,部 门问的协调配 合存在漏 洞 ,尤其在涉及一些具体监管 对象 时 ,各个 部门 由于政策执行上界限 的相对模糊 ,容易产
223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制定落后于监管实践 .. 进行食 品安全 的监督管理 ,食品的检测是其 中重要 的一 环 ,食 品检 测的标准和结果关 系到整个监管的效果 。如果检 测标准 清晰到位 ,可 以及 时查 处违法违规产品 ,及早预 防食
21 法律依托 .. 2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食 品安全法 》的实施 ,可以说是 我国
农业 、 检 、工商 以及食 品药品监管局各 自负 责食品 、农产 质
品 的 一 系 列环 节 的管 理 。
管理 的难度 。同时 ,食品安全监管的任何一个环节 出了问题 都会影 响整个食 品安全监 管体 系 ,造成监管流程 的漏洞 , 这 样较为脆弱 的链条管理更为整个监管机制提 出了挑战 。
3 进 一步 强化食 品安全监管机制 中政府责任的办法
[ 稿 日期 】2 1— 5 1 收 02 0— 0
3 从被动 监管 到主动监管——政府监管 思维和监管能力的 . 1
【 作者简介】刘 晶 ( 9 9 1 8 ~),女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 转变 政 府部 门在食 品安全 监管 中要很好地承担并履行 自己的 行政 管理 专业学生。
的转变
实现 我们的 目 。因此 ,我们应该看到 ,政府部 门在食 品安 标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文/胡颖廉编者按: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经历了多次变迁。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食品安全工作经历了混合过渡阶段(1979-1993年)、全面外部监督阶段(1994-2002年)、科学监管阶段(2003-2011年)、治理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
研究发现,食品产业基础和消费者饮食需求是影响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因素,市场失序和突发公共事件是导致食品安全政策议程变化的重要契机,法律法规、监管体制、政策工具随政策目标变化。
2012年以后,中国进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时期,食品安全被赋予公共安全新定位和国家战略新高度。
从温饱到放心再到质量,不仅反映食品安全工作范式转变,更折射监管型国家的中国路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机构改革引言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
食品安全一头关乎产业,一头牵着民心,拥有最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1]。
食品安全已成为重大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政治问题 [2]。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障食品安全仍面临艰巨任务。
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食品安全体制和机构变迁,是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有助于探索大国食品安全治理之道。
食品的属性包括数量、种类、质量、营养、口味等要素。
相应地,食品安全综合概念体系包括粮食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物营养安全三个层次 [3]。
三类安全彼此关联且相互影响,分别扮演基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食品的属性包括数量、种类、质量、营养、口味等要素。
相应地,食品安全综合概念体系包括粮食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物营养安全三个层次。
三类安全彼此关联且相互影响,分别扮演基础、枢纽和目标的角色,人们通常所说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质量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和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第三时期: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
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消了轻工部,食品企业在体制 上正式与轻工业主管部门分离,食品生产经营方式发生 了较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与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与思考一、前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食品安全法》的学习与思考,深入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2.1 食品安全基本要求《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明确了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进行监测;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2.4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条件,不得制定低于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
2.5 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出厂检验制度、食品销售记录制度等。
2.6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事故发生时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7 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法》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1. 简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机制和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 主要法律法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监管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机构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监管职责和行政处罚等,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3. 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主要由以下机构承担:3.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承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制订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政策,监督和管理食品安全工作。
3.2. 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地方政府部门,负责监督并管理本地区的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3.3. 食品监测机构食品监测机构负责食品的质量检验与监测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安全,防止不合格食品上市和流通。
3.4. 食品监督抽检机构食品监督抽检机构负责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将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4. 监管措施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4.1.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制度我国实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制度,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才能生产和销售食品。
这样可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和食品质量的安全。
4.2. 食品监督检查食品监督检查是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检,确保食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_兼评我国_食品安全法_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兼评我国《食品安全法》肖艳辉刘亮【摘要】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行政监管组织法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过多、行政监管权分配不合理以及对监管主体缺乏有力的责任约束机制。
2009年2月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并没有改变分段监管的模式,食品安全委员会权限设置不明确,影响监管力度。
结合我国国情,要完善安全监管行政组织法体系、推行渐进式统一模式,将各个环节的监管职权逐步整合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大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权,增强其协调权威性,并不断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责任,建立权责一致的行政和司法责任追究制度。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责任一、前言2009年6月1日,我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规定,包括整合食品标准、废除免检制度、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等等,这对改善食品安全现状有着积极意义。
但遗憾的是,由于涉及到部门利益和大部制改革,《食品安全法》并没有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中心环节———安全监管体制做出突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组织法体系仍然不健全,监管部门的责任设置也不完备,食品安全监管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学界意见纷呈。
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即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段监督管理模式。
持“集中管理模式”的观点认为,由一个部门来负责全程的监管,可《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1期以避免多头监管造成的监管不力[1]。
持"继续沿用分段管理模式"的观点认为,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和权威的协调机制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彻底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软弱的局面[2]。
还有学者从监管体制的完善必须考虑体制现状及社会承受力着手,认为应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着眼,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职权配置,形成统分结合基础上的相对统一,以分为主基础上的适度协调,以统为主基础上的力量集中模式[3]。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综述

食 品 消费是 人 民生 活 的基本 组 成 部分 , 保 障食
品安全 是 我 国政 府履 行监 管 职 责 , 维 护 广 大人 民利
府 监 管体 系 发 生 了较 大 的 变 化 。We i s s 指 出, 政 府 可 以通过采 取 监 管 措 施 解 决 食 品安 全 市 场 失 灵 问 题, 尽 管 消费者 无法 确信 政府 的监 管是 否适 当和 有
Ab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t y e a r s,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g o v e r n me n t r e g ul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t h e f o o d s a f e t y i n Ch i n a h a s ma d e g r e a t a c h i e v e me n t s .Ma n y s c ho l a r s h a v e c o nd u c t e d i n—d e p t h r e s e a r c h e s o f t h e s t a t us a nd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s y s t e m ,a n d p r o p o s e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Bu t t h e e x i s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e s a l s o h a v e ma n y de ic f i e n — c i e s i n r e s e a r c h pe r s pe c t i v e a n d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 ,wh i c h n e e d t o b e i mp r o v e d. Ke y wo r d s:f o o d s a f e t y;g o v e r nme nt r e g u l a t i o n;f o o d s fe a t y l a w
论我国政府对食品市场的监管——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需要大刀阔斧 的改革, 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承担 改革风 险。
定行业规 则 , 使加入 协会 的企 业享有特 殊权利 , 于违 规和违 对
2 .政府部 门职 能不清 , 管政 策不完善 。() 监 1 政府监管 部 法企业予 以开除, 起到监督与仲裁的作用 。 在监管过程 中, 规范 门职 能不清 , 机构重叠 , 无法 形成合力 。 政府对食 品市场 的监管 的制定应 由对行业 技术及 市场状况 都非 常熟悉的食 品行业协 是一个涉及 面广 , 错综 复杂 的过程 , 需要政府食 品监 管的各部 会承担 ,事后 的查处应 由政府相 关部 门的执法机关进行 落实 , 门高度协调 , 些部 门的职权划 分和 部门观点的 一致 性 , 这 直接 而事中的监管则 由政府 的对 口管理单位和行业协会联手进 行 , 影 响政府 对食品市场监 管 的有 效性 , 然而在对食 品安全 问题 的 这样既保证 了监管 的权威性又减 轻了政府的监管压力 , 既能使 管控和处理 上 , 各部 门相 互推诿 责任 的现 象屡见不 鲜 , 原因就 工作的开展真实反映企业 的实 际情况 , 又有利 于食 品行业健康 在于政府 在设置监管部 门时, 未能 明确划分各部 门的权力和职 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 食品行业协会的市场监管权力来源于
【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 ; 食品市场监 管
一
、
我 国食品市场监 管体制存在的 问题
注“ 进入 ” 而对怎样生产 , , 合格 与否 , 是否损 害公众利益缺少必
1 .市场监 管模式扰乱政府 与市场双重监 管的平衡 。我 国 要关注 , 即重审批 、 轻管理 。另外, 在监管过程 中, 监管者往往很
责 ,大家都在 管 , “ 谁也管 不好 ” 的结果 必然导致 食品监 管上 出 政府 的授 权和委托 ,政府和行业协会 形成 委托——代理关系 , 现“ 空’ 真 ’ , 形成监 管合力 。() 品市场监管政策不完 双 方是受行政委托合 同约束 的平等合 同主 体, 地带 无法 2食 政府通过 行政合 善, 方法落后 , 导致政府监管力度软化。 国食品市场的监管手 同对协会 监管市场的有关状况进行监 督, 品行业协会 则负责 我 食 段、 方法 、 观念 等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的要求 , 在市场监管 的三 监 管整个食 品市场 , 因而在监 管 中, 既有政府对行 业协会 自上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衔接研究

2013年第3期(总第102期)黑龙江省政法管理-T"{113,at,院学报Jour nal of H e i l ongj i ang A dm i ni st r at i ve C adr e C ol l ege of Pol i t i cs A nd L awN o.32013(Sum N o.102)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衔接研究张静露(安徽大学,合肥230601)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诸多弊端,其中政府监管制度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
纵览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根据行政法基本原则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内部制度衔接、其他主体衔接提出具体的对策。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合理衔接对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衔接中图分类号:D F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66(2013)03—0028—0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毒血旺”到“三聚氰胺奶粉”,从“瘦肉精”到“皮革奶”,充分暴露了食品安全“运动式”的监管方式的弊端。
如何整合现有的立法资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衔接涉及多个层面、多方主体,实现多层次、多主体的制度衔接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现状(一)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立法层面的现状根据我国《立法法》第2条规定,我国立法体系包括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由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数目庞大、内容繁杂,所以在此不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表一主要针对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进行列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与政府行政监管体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为了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危害了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妨碍了食品工业的正常发展;扰乱了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而且对政府行政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何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行政监管、提高政府行政监管的效率,已然成为了现今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行政监管体制
一、我国现今食品安全问题及政府行政监管体制现状
三聚氰胺、瘦肉精、毒豆芽,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故,像一双双粗重的大手,一次次地触碰着公众敏感的、脆弱的神经。
纵观历次食品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问题食品的涉及面已从过去的粮、油、肉、菜等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奶制品等食品;问题食品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
问题食品生产过程中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已经到了“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的地步。
在历次食品安全事故中,政府部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事件向良性方向发展,但却未能得到舆论认可。
公众听到了道歉,但没看到更多人受到严惩;听到了表态,但没看到具体的解决措施;感受到了沉痛和反思,但没看到更强大的改革推动力。
沈阳“毒豆
芽”事件,为了给被查获的40万吨“毒豆芽”找到一个监管方,沈阳市打假办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开了次“研讨会”。
会上,各部门纷纷针对“不归我管”阐述了理由。
明明是谁都可以管、谁都应该管,结果却是谁都不去管、谁都不愿管。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我国对食品安全的规制是由原卫生部负责的,2003年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负责一部分,同时履行监管职能的还有农业部、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中心等。
《食品安全法》中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均有详细的规定。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职责的不清晰划分直接导致了监管疏漏和重复监管的现实问题。
由于相关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多个监管部门往往需要政府协调才能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行政监管成本,而且降低了行政监管效率。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需要运用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政策工具,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的,我国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多达60余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规章条例多达150多个。
此外,还有2400多个食品标准(不包括食用农产品标准)。
然而,我国目前的政策法规缺乏长效机制,面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是采取“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二、如何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行政监管
食品市场的自身特点注定其本身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行政监管市场是必然的途径。
保障公民的食品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健全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系,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行政监管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政府监管思维和监管能力要从被动监管转变到主动监管。
加大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引进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制度。
健全组织机构,避免使用不称职的监管人员。
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职责和沟通。
将对品种的管理和“划段”管理结合起来,对于需要“划段”的管理,要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尽可能避免职能上的交叉。
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逐步建立各级监管网络,初步构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封锁线”。
在食品安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相关的主管和协调部门要时时了解执行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可能会出现的偏离预期方向的执行行为,对执行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通过相应的调控,协助执行者顺利度过困境。
其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品链各环节的法律体系。
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对食品安全违法者的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在基层政府,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定期巡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强制检验制度和食品生产企
业不合格整改工作程序等工作制度,保证相关立法和制度的有效实施。
最后,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做到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设备、证照情况、产品流向“六清楚”,对假冒伪劣食品生产者和违规监督者给予强有力的的惩罚,对由于食品质量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经营者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使企业自觉按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加工。
加强宣传,建立社会监管体系,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应该有政府、媒体、行业协会、消费者和社会大众共同构成。
开展食品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向公众定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教育公众掌握食品质量识别方法;扶持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类节目和专栏,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把食品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生的教育课时,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政府提供平台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把食品企业对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意识。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三、总结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关系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食品安全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也是息息相关的,政府对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制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也应该要明白,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制中起到更加
有效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相信,只要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行政监管,实现行政监管理念、行政监管模式以及行政监管手段的有效转变,食品安全问题终会得以解决。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 刘录民.董银果.王荔萍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09.1.
[2] 刘玲.提高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5.
[3] 刘晶.中国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督[j].管理科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