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在戏剧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氏孤儿》中的解构主义
最近的年度电影大片中,第一个引起话题的就是陈凯歌的《赵氏孤儿》。这个源自《春秋左传》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创作者付于不同的意义。
从最开始因为女人的水性杨花而引来的赵氏满门抄斩到后来的忠奸之间的斗争,这个悲剧在每一代都成为了经典。
而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总体来说,并没有太多新颖的地方,比起田沁鑫的话剧版本少了很多创作的部分。这些创作,则被称为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
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
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根据这些哲学方面的理论,回过头来看看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他将原著中女人祸水这个概念去掉了,也淡化了忠奸之间的矛盾,只是将屠岸贾的野心作为了整个事件的重点。在电影中,复仇成为一个最大的点,相对于原著中的不同,陈凯歌将孤儿复仇的动力转化为对程婴的一种爱,这样的一种转化,可以算是对原著的解构。
原著中,孤儿18岁后,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决心报仇,并且在新的英明的君王的帮助下,惩治了屠岸贾,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复仇的精神,也是符合西方古典美学的精神的。在古希腊时代,作为儿子,天生就有着为父报仇的义务,这种复仇的故事和复仇带来的悲剧精神充斥着很多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陈凯歌将这些古典的复仇的美学都去掉了,加入了更加人性的东西。突出了屠岸贾对孤儿的父爱,突出了孤儿对屠岸贾的亲情,并将
这种亲情设计成为阻碍复仇的最重要的部分。这样的设计对于现代的社会和现代人来说是一个更容易接受的人性化的选择。这样的解构打破了原有的美学精神,赋予了人物更人性化的东西。
不过,相比之下,在解构方面做得更好的田沁鑫版本的话剧《赵氏孤儿》。她将故事的重点做在了孤儿这个词上。程婴和屠岸贾都是孤儿的养父,一个教他成为仁慈正直的人,一个教他成为有野心,有手段的人。孤儿视两人同等重要,反而那个因为女人的水性杨花而死去的亲生父亲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因此,故事并不注重所谓复仇的部分,只是在讲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戏的最后,两位父亲都死了,孤儿站起来说:从今天起,我是一个孤儿。
解构这个概念在影视戏剧作品中出现得很多,尤其是到了最近,很多导演都喜欢改编经典故事,但是都赋予这些故事新的主题,带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