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比例尺等高线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地图(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地图(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
坡度陡峻。 500-1000M为低山;1000-2000M为中山; 2000以上为高山。
⑤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15
二、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我国海拔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青岛零点) 2.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尺越小。
1
> 200
1 1000
下列甲、乙两幅比例迟较大的是( 甲 )
4
1.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 小 ,内容越 详细 。 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__大__。
大比例尺: 大于1/200 000 中比例尺: 1/200 000-1/1000 000 小比例尺: 小于 1/1000 000
1.图中M地位于N地的( A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①、②、③三幅图的比例尺大小关系,排序正确
的是( D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6
1、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1:1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5 000 ,比例尺变大。
2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比例尺的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①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示实地距离100米.
② 数字式 ;例如:1/1000; 1/10000. ③ 直线式 : 100 0 100 200 300千米
3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G。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
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
面的框内。
3. 经 该 公 路 从 山 区 外 运 的 物 产
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
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
选项前D.吉
【 B】
等于小的。同理,若题中所指为等温线或等压线,都可应用上述
规律进行判断。
第22页/共35页
难点突破 陡崖判读
2000年广东高考题
陡崖高度:至少:250-10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减1乘 等高距(d)——(n-1)×d
不超过:300-5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加1乘 等高距(d)——(n+1)×d
(3)若A、D量得图距为2cm,则 AD的实地距离为 4 km 。
(4)B、D两地的温差有 3 ℃ 。
(5)若B、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 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 乘电缆车从D顶到B顶需 30.1分钟。
解析:(1)水库的集水区域应为水库周围地区所有山脊线围起 来的区域,这一区域应为最大的集水区域。(2)缆车走的是两 地直线距离:垂直距离500m和水平距离3×2=6km构成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6020m。计算可得第239页0./1共分35页钟。
C1333m—1667m D1667m—2000m 3.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 2ºC B 4ºC C <2 ºC D <0ºC
2ºC
甲 4ºC 2ºC
乙 -2ºC
0ºC 丙
第25页/共35页
下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1:50000
1:10000
1:200000
1:60000

等高线与比例尺

等高线与比例尺
1:1万5m平地:20
(10)m
1:10万xx地:20m
山地:40m
高山地:40m
平地:50m
1:25万xx地:50m
山地:100m
高山地:100mm
平地:100m
1:50万xx地:100m
山地:200m
高山地:200m
高程≤2000m,200m
高程>2000m,250m100m50m小比例尺
1:100万
常见比比例尺、等高距和DEM分辨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等高距
平地:1.0(0.5)m
xx地:1.0m
山地:1.0m
高山地:1.0m
平地:1.0m
1:1000
大比例尺
1:2000xx地:1.0m
山地:1.0m
高山地:2.0m
平地:1.0m
xx地:1.0m
山地:2.0(2.5)m
高山地:2.0(2.5)m
式中: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S—等高线间的最小间距;
α—地面坡度。
等高距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两种因素:
图面清晰度和地貌表示的详细度。对选择等高距来说,图面清晰度指地图上等高线最小间距对图面载负的影响程度。地貌表示详细度指单位高差内等高线所通过的数量对地貌表示的影响程度。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所以选择分区适宜的等高距的实质是选择详细度和图面清晰度的最佳结和。
平地:1.0m
xx地:2.5m
山地:5.0m
高山地:2.5m
山地:5.0m
高山地:10.0m
平地:5(2.5)m
中比例尺1:2.5万xx地:5m
山地:10m
高山地:10m
平地:10
(5)m

等高线

等高线

西北 中国南极长城站在南极中山站的———方向。
2、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同一等 高线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 3、等高线一般不 相交 、不 重叠 ;但在 陡崖处会 重合 。 4、等高线疏密反映 坡度陡缓 :等高线 愈 密 ,则坡度愈 大 ;等高线愈 稀 ,则 坡度愈 小 。
(5)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无 论怎样迂回曲折,一定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 一定能显示其全部闭合状态。 (6)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 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 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 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7)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 “( );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 ( ),”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 (8)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 丘,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
3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 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 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 线)。 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 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高原
等高线 特征 高度
山地
丘陵
平原
中间疏 四周密 较 高
密 集
比例尺的缩放 (1)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N倍,所得到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N倍 (2)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N倍,所得到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 (N+1) 倍 1 1 (3) 将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所得到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 N N 1 1 (4) 将比例尺缩小原来的——,所得到的比例尺是原比例尺的(1— ——) N N (5)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到(或缩小到)的倍数,是 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地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形工具。

它为我们提供了获取地理信息、导航和了解地球不同地区的方法。

在阅读和使用地图时,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比例尺、经纬网和等高线。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介绍它们在地图阅读中的应用。

一、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用来表示真实距离与地图上距离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它通常以分数、比例或者直线段的方式表示。

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并估算实际距离,因此在地图阅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一个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时,意味着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中的100000厘米,或者1000米。

因此,如果我们测量两个地点在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是5000米。

比例尺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图上的物体或地区的相对大小。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在地图上的绘制比另一个城市大,那么在实际中这个城市可能也确实更大。

二、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基准系,它由经线和纬线组成。

经线是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度线。

而纬线则是连接地球东西两极的线,也被称为纬度线。

经纬网的交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坐标点。

经纬网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表面上精确定位和测量距离。

经度和纬度的度量方式以角度为单位,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的度量范围为0°到180°,以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的经线)为基准,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纬度的度量范围为0°到90°,以赤道为0°,向南为负,向北为正。

经纬网的表示方式通常以度(°)、分(′)、秒(″)或以小数形式呈现。

例如,一个地点的经度为120°30′,纬度为30°15′,这样就可以唯一确定该地点的位置。

三、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形高度变化的曲线线条。

等高线连接了相同高度的点,同时呈现了山脉、山谷、河流等地形特征。

通过读取等高线的形状、间距和标签,我们可以推测出地势的起伏情况和地形的特征。

等高线

等高线

我国常用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规定: 比例尺为1:2.5万,等高距为5米;比例尺为1:5万,等高距为10米;比例尺为1:10万,等高距为20米;比例尺为1:20万,等高距为40米。

中国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的大陆性强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全年高温,雨季集中在夏季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分布: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分布;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分布:西北地区高原(高山)气候成因:地势高,地形起伏大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分布:青藏高原地区我国的气候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平原,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大部)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新疆)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等:我国气候区划(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在自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的东部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安徽与江苏南部、广东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等等),而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南为界的东部地区(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山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区则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南岭以南,如海南、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北为界的西北地区(内蒙古和新疆)。

此外,由于地势高峻、地形多样,青藏高原地区(西藏和青海)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有四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四是雨热同期。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优越性:1、中国的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展示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和有效利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图比例尺、经纬网和等高线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形式。

它告诉我们地图上的一个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的多少距离。

地图比例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分数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1. 分数比例尺分数比例尺是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1:5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相当于实际地面上的50000单位长度。

分数比例尺常用于小比例尺地图,如区域地图或世界地图。

2. 图形比例尺图形比例尺是通过将地图上的一段长度与实际地面上的相应长度绘制成直线段的形式来表示比例尺。

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图形比例尺上的长度来估算地图上的距离。

图形比例尺常用于大比例尺地图,如城市地图或旅游地图。

二、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叉构成的网格状结构,在地图上用来定位和测量地理位置。

经线是指从地球南北极到南北极穿过的无数个纵向线条,也称为经度。

纬线是指在地球上绕着赤道平行的线条,也称为纬度。

经纬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和坐标:通过经纬网的交叉点,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坐标。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2. 导航和航海:经纬网提供了导航和航海所需的基础信息。

借助经纬网,人们可以确定船舶或飞机在地球表面上的具体位置和航线,以确保航行安全。

3. 地图绘制和测量:经纬网作为地图上的基准线,为地图绘制提供了准确的参照。

同时,利用经纬网的交点可以进行测量,帮助我们计算地表上的距离、面积等。

三、等高线等高线是指连接地图上等高点的线条,用来表示地形高度的分布和变化。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等高点:等高线上的每个点的高程值都相等,表示这些点的地势高度相同。

等高线和比例尺

等高线和比例尺

118.5°E
一、基础知识
3、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属 于哪种类型?请再用另外的两 种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37.5°N
0 15km
线段式 数字式:1:1 500 000 文字式:图上1cm距离代表实际距 离15km。
等高线和比例尺
4、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值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图幅(大小)
范围(大小)
等高线和比例尺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结论
比例尺、图幅面积 、表示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面积相等 比例尺相等 表示范围不变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图幅面积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就越大, 内容就越详细
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D.两图所示地区范围相同
一般说来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示的范围越大,比
例尺越 小。
等高线和比例尺
练习: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该题 中各线段相等,谁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谁的比例尺就大。
等高线和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等高线和比例尺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哪幅图的比例尺大?哪幅图表示的范围大?哪幅图的内容更详细? (2).由此你认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有何关系? ①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等高线和比例尺
地图知识
等高线和比例尺
地图

地理比例尺判读技巧

地理比例尺判读技巧

地理比例尺判读技巧
1、比例尺大小的判读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
(1)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2)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3)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
(1)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2)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3)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
(1)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
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2)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
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地图三要素及等高线地形图_课件

地图三要素及等高线地形图_课件

练习4、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9° 42°30′ 10° 132°133° 134° 135° 34° 33°
A
41°30′
方法:取 1 厘米 线段,测量四幅
A
80° 10° 8° 6° 20° 82° 24°
B
72° 68°
图,在 1 厘米线段 内跨纬度少者为 大比例尺。
16°
C
D
(2)小地形类型
山顶
陡崖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顶
洼地
山顶
盆地(洼地)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山地
盆地
山 脊
山 谷


山脊
山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难点一
向高度小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高于两侧点;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 C )
3° 4° 15° 5° 10°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26°
方法:
A
25° 10°
B
经纬度间隔相同
的网格,间隔所跨
经纬度越多,表示 的范围越大,比例 尺越小。
25°29′ 25°30′ 11°26′
20° 25° 5°
C
11°25′
D

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地图
第二讲 地 图
比例尺
一、地图三要素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地 图
二、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2011年龙岩一模)读图,回答问题:
1100<b<1300
a=1500
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 200 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等高线图中各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基本概念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图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叫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等深线: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③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⑤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 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⑥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
相交。在不用数字标出等高线标高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加一条 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表示出坡度降低的方向, 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示坡线。
【例】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二)方向
①一般情况(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
R
500m<N<600m 400m<P<500m 200m<Q<300m M的高度有两种可能 300m<M<400m 500m<M<600m

地图、等高线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地图、等高线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运河
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性质、 属性或数据等的文字或数字。
(二)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B A
200米

海拔: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 1.等高线:
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地面起伏和区域地貌的特征。
1.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规律: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2.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军事图、旅游图等。
(6)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1/10000的 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来自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估计高度
A、估计海拔高度 例:如图等高距为100M,求B点的海拔高度。 400—500米
.B .A
海洋
B、估计相对高度 例: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 49<H<50 C、59<H<60 D、 60<H<61
垂 直 相 交 或
等 高 线 与
500 400
B 500 A 400 C
山谷
500
等值线共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等值线共性:等值线越密集 ,则反映单位距离内的数值 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一)地图
1.定义: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概括地 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和 地理事物缩小并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一、比例尺:

地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相邻等高线只可能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B、计算相对高度: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
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
200m<H1<300m
400 300 200 100
299m<h<300m
I
H
城镇
陡崖相对高度: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0≤H <400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 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3)CD、EF两处中表示山谷的是______ EF 。 (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170米 ;乙山位 西南 方。 于甲山的____
(1)龙岭与云岭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5厘米,两岭 之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 35千米 。 (2)图中a、b、c、d是山脊还是山谷?a_______ 山脊 ; b_______ 山谷 ;c_________ 山谷 ;d________ 山谷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0
5千米
【例1】若A、B两点的图上距离2.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70 180 170
______。
1:50000000
50
A
B
60
【例2】下图为四个假想岛屿的概况图,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B
3.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的解题技巧

地图比例尺的解题技巧

地图比例尺的解题技巧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作为地图的一个组成部分——比例尺则是地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对地图比例尺的熟练把握,有助于领会地图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提高读图的水平。

认识地图比例尺。

比例尺是图上某一线段的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也有人把比例尺称为缩尺。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地图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直线式:在地图上画一线段,并注明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2)文字式:在地图上直接用文字说明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3)数字式:用分数式或比例式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文字式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的比例尺,其直线式比例尺为:。

,数字比例尺为1:1000000。

正确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分子通常是1,一般来说,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或者说,比例尺的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比例尺的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如1:200000、1:30000与1:13000000三个比例尺比较,比例尺最大的应该是1:30000,因为其分母最小,或者说比值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大;1:13000000的比例尺最小,因为其分母最大,比值最小,所以比例尺最小。

有的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并不十分直观,这时我们就要注意进行转化,然后进行比较。

例如:下列四幅图,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哪一幅?以上四幅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比较其比例尺的大小,我们可以从比例尺的概念入手,分别求出每一幅地图比例尺的表达式,然后比较四个表达式比值的大小,进而求出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线上1°纬度其实地距离为111.1千米,赤道上1°经度其实地距离为111.1千米。

据此,结合四幅图,我们可以在图中找出位置适中的某一经线,量出某两根纬线间的图上距离,然后利用地图比例尺的概念求出各幅地图比例尺的表达式,最后比较表达式的比值,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A图可在9°经线上量出42°30′—41°30′纬线间的图上距离(假设为a),得出A图比例尺的表达式为:a厘米/1×111.1千米(单位可暂时不化);B图可在133°经线(或132°、134°、135°经线)上量出34°—33°纬线间的图上距离(假设为b),得出B图比例尺的表达式为:b厘米/1×111.1千米;C图可在72°经线上量出20°—16°纬线间的图上距离(假设为c),得出C图比例尺的表达式为:c厘米/4×111.1千米;D图可在80°经线上量出10°—8°纬线间的图上距离(假设为d),得出D图比例尺的表达式为:d厘米/2×111.1千米。

第三章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原卷版+解析)

第三章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专题讲练——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目录 (1) (3) (4)一、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大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交通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乘以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比例尺1/10000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乘以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比例尺1/50000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x(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①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指示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

(5)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的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1.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

等高线使用说明1

等高线使用说明1

1、需要的东西软件:Global mapper 14,启动Global mapper 14 中文版(安装目录下的chs或则chinese)2、步骤首先,我们导入下载的数据,我以***.tiff为例,下载下来的直接拖入global mapper软件,如下:从上往下,等高距可以任意设置,不过如果小于20的话,下面的数据是电脑算出来的,好像是插值法插的,那就没意义了,一般100或50,想精确就20。

其他的可以不用管。

点确定后,要等一会,电脑越差的时间越长。

完了后你看到的是一团颜色,把他放大。

这是生成的结果,他默认的是这样的,下面地图是3d的,看着有点晕。

还是设置-海拔选项把晕眩取消,这样就好看多了,地图眩晕那个自己试一下。

在工具—控制中心,那个是控制图层的,我们可以把地图底图给去了。

这样子的地形图,我们会看晕,不知道这是哪里。

那么,就会用到上面的矢量数据了,文件—打开数据文件他自己会覆盖上去的。

这样,就大致知道我现在看的是哪个地方了。

然后,如果要看坐标的话,还是配置—一般设置选择“目前投影网格”,并在“网格间距”中选择“定制”“1000”的地面单位。

这代表图上一方格长宽皆是1000米(由于地球的不规则形状,UTM方格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正方形,只是近似正方形,但不影响使用,它的优点是非常方便估算两点间的距离和定位,不需要借助比例尺进行计算),你也可以选择用坐标网格,那么他标的就是坐标了。

这样,也可以很快地知道现在看的是哪里。

基本的操作就这样。

这个高程数据,他海与陆分得不太清。

设置任意比例尺:打开Global mapper左上角选择视图 按比例缩放输入10000 (表示比例尺是1:10000)点击“确定”右下角显示表示1:10000的比例尺等高线。

可以任意比例尺。

导出CAD格式矢量等高线DWG格式:左上角选择:文件→输出→输出矢量格式选择DWG 或者DXF格式点确定。

编辑等高线:选择左上角在选择你要编辑的等高线“双击”,出现下图:确定,可以看到等高线覆盖的范围,也可以编辑等高线。

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

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

等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高线地图的使用以及方向方位的辨别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

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一、等高线的种类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

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

04公分,地图的等高线之间隔实际距离单位等高线实际距离比例尺计曲线首曲线1:50,000100公尺20公尺1:25,00050公尺10公尺1:10,00025公尺5公尺二、等高线的盲点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

等高线与比例尺

等高线与比例尺

(一)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地貌的形态在地图上主要是用等高线显示的,其原理是:把一个山地模型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切开,在山的表面便出现一条条大小不等的截口线,然后把些线垂直投影到平面图纸上,便出现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

由于同一条曲线上的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以把它叫做等高线。

(二)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等高线显示地貌有很多的特点:同一条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并各自闭合;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等高线稀,坡度就缓,等高线密,坡度就陡;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开头与相应的现地地貌开头相似。

(三)等高距相领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

同一地形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地貌显示就越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地貌显示就越详细。

通常,大比例尺地图表示地貌相对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地貌相对简略。

我国常用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规定: 比例尺为1:2.5万,等高距为5米;比例尺为1:5万,等高距为10米;比例尺为1:10万,等高距为20米;比例尺为1:20万,等高距为40米。

(四)等高线的种类等高线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首曲线,用细实线表示,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计曲线,用加粗实线表示,从高程起算面起,每隔4条首曲线绘粗实线;间曲线,按等高距的1/2绘制的长虚线,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助曲线,按等高距的1/4绘制的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还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

(五)高程注记高程注记在地图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高程点的注记,用黑色,字头朝向地图的北方(上方);一种是等高线注记,用棕色,字头朝向上坡方向。

四、地图方位与磁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地图南北廊上的磁南、磁北(即P、P’)两点间的连线,为该图的磁子午线,即地面上任一点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线。

从某点的磁子午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该点到某一目标的延长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该点的磁方位角。

在航空、航海、炮兵射击、军队行进等军事活动中,磁方位角有着广泛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为:1:__:原__2比_6_例_6_尺_6_6×__.(__1_﹣_.1/n)
• 3.比例尺放大和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 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 到倍数的平方。
练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④大范围地图选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 小范围地图选用大比例尺(中国地图)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2.比例尺的缩放 用比例式表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4倍,放

大后的比例尺为:
__1__:__5__0_0_0___;
②原比例尺放大4倍,则放
大后的比例尺
为:1__:__4__0_0_0______;
1100
1300 1500
A 700
B
900
山脊
山谷
400 300
C200
盆地
1800 1700 1800
D1700
1700
1800
鞍部
1800
图中明显有几个山顶、山谷、山脊? ①②③④分别是什么地形部位
等高线地图的特征小结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 2、同图同距:相邻等高线间高度差为等高距,
说说等高线地 形图是如何绘 制出来的?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同图同距:相邻等高线间高度差为等高距,全图相同
切口
300
200
等高距
100
100米
0
300 200
100
0
等高线(米)
坡陡的 地方
等高线原理
山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
坡度陡缓的判读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图例和注记:指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个点连接起来, 表示湖泊或海洋的深度变化.
1、海拔和相对高度
高程的判读
当另一地点在海平面以下时, 两点的相对高度大于某点的 海拔高度。
全图相同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不闭合是受图幅影响) 4、等高线不能相交,若相交重叠则为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稀缓密陡) 6、示坡线指示降坡方向,与等高线垂直相
交。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A_
200米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重难点突破
(二)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问题
①(1图).幅哪面幅积图越的大图,幅比面例积尺大越?哪大幅,图反的映比的例地尺理大事?物哪越幅详图细的内容更详细? ②(2图).幅由面此积你越认小为,图比幅例面尺积越大小,与反比映例的尺地大理小事和物内越容简详略有何关系?
1.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 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 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 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 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 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难点突破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1、切线法 2、口诀法
400
400
500 500
山脊
400
500 400
山谷 500
400
凸低为高 凸高为低
500
等陡高线 密坡集
E陡崖
A
山顶
等高距:50米
低山
F 谷 山脊 C 低
鞍G部 高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断
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00

C、0 50 千米
1:5000000
A的比例尺最大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比例尺=
2.2 111X10X100000
1、一般指向法
二、方向 2、经纬网指向法
3、指向标指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三要素 三要素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
文字式:一千万分之一 数字式:1:10000000(100千米=10000000厘米) 线段式:
100 0 100 200 300千米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大范围地图选用小比例尺(世界地图) 小范围地图选用大比例尺(中国地图)
③原比例尺缩小到1/4,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则:缩_小原__后比__的例__比尺__例×__尺n___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为::1____:原____比8__0__例__0__尺_0___×0____(_;_1_﹢_;n)
0③原200比m例南 尺缩小一 到1/n,路则缩小后的比例尺④缩为原小:后比__原的例__比比尺__例例缩__尺尺小__×1_/_14_/n_,;则
((①②12))比比..哪 由例例幅此尺尺图你越越的 认小大比为,,例比反反尺例映映大尺的的大?实实哪小地地幅与范范图表围围表示越越示范大小的围,,范和反反围内映映大容的的?详哪地 地略幅理理有图事事何的物物关内越越系容简详?更略细详细?
重难点突破
(一)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 图例。
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以及 山高、水深等数字,就叫做注记。
知识要点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
表示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要 方 向 指向标地图: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缓坡:等左高图线中稀心疏为;山顶陡,坡:右等图高为线盆密地集。
示坡线:表示坡向(下坡)的短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鞍部
山顶











重难点突破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弯 等高线弯
数值中心高,曲向低处 曲向高处
四周低
凸出
凸出
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是集水区
由相对的一组 山脊和一组山 谷所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