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高考考点聚焦: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张元忭,号阳 和,谥文恭; 张汝霖的父亲, 张岱的曾祖父。
耕耘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 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 “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②尚不敢 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 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 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 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1 解读高考 2 技法攻略 3 真题演练
CONTENTS
目
录
高考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之一——省略句 由于古今语言习惯不同,古代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而这些句式也恰恰是阅读、理 解古代文言文的关键。对于这些句式,需要着重掌握的 考点解读 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古今汉语在表 达过程中都有成分省略的现象,但在古代汉语中,省略 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一些不能省 略的成分在古代汉语中也都省略了。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之——省略句
省略句
《屈原列传》出现了很多省略句,如“遂绝齐”“绝”后省略了介词 “于”;“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复”前省略了主语“怀王”。
省略句一般指文言文中省略了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的句子, 其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包括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但省略形式有多种,如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 略介词等。省略句给我们理解文言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 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需要对它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准确 填补省略的成分。
参考译文
我的祖父名为张汝霖,号雨若。他幼年 爱好古学,博览群书。年轻时不肯苦练书法, 字丑陋拙劣,参加科举考试,总是考不中。 于是向官府捐纳财货入太学读书,艰难窘迫 坎坷不顺长达二十年。曾祖父张文恭去世后, 家中灾难渐渐袭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抽 走梯子,让人用轴轳传送食物,不下楼的时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以下四种: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一:判断句(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文判断形式。
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悉”、“皆”、“为”、“本”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5)环滁皆.山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臣本.布衣【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作为判断句的主语。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避险苦其心志。
3.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二:倒装句四种类型:(1)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1)宾语前置A:(疑问代词+宾语+动词),疑问代词有“何、谁、胡、恶、安、奚”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宋何罪之有何以战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如:忌不.自信C: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心词+数量词)如:为人五..……为手卷、为念珠各一......,窗八尝遗余核舟一...(中心词+定语+者)如: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吴儿善泅者.数百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状语后置(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和状语,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如:(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徐喷以.烟(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5)屠惧,投以.骨。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前言
省略句的困惑 古人为什么那么懒总写省略句?古人能省略我们为什么不能? 我怎么才能知道这句话省略什么?什么样的省略句需要我们 补充?古人都省略哪些成分?
本课目标 本课将从省略句的原因入手,讲解都有哪些常见省略句,通 过总结让同学用最简单的办法认出省略句,补出省略句。
考点解读
竹简、汗青、韦编三绝、刀笔吏、不刊之论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翻译:廉颇做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尽死。
翻译: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它)黑色的身子 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
②例: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翻译:这是尽了自己职分的一类事情啊,可以凭借这个条件 打一仗。
宾语省略小结
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介词后必须有宾语
省略介词
(1)省略介词“于”,
①例: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②例: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
高考真题检测
2015课标1卷 《宋史•孙傅传》 (1)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翻译: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 姓,我将为此而死。
2015(新课标卷II) 《明史•韩文传》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翻译: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 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省略宾语
2、文言文中“使、命、令” 后多省代词“之”。 ①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 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翻译: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 使命。
最新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
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
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
如:(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
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
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
(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2、蒙后省。
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
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
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
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
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谓语的省略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
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讲解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乃信所以去也。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
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
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
如:(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
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
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
(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2、蒙后省。
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
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
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
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
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谓语的省略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
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别申明:因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则>》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两则>》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应为“(夸父)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4.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和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应为“(夸父)北饮(于)大泽”。
《夸父逐日》5.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6.“顾野有麦场”。
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狼》7.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应为“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8.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佛印《核舟记》9.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10.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应为“(浙江之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12.斗折蛇行。
应为“(溪水)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3.属予作文以记之。
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4.局促一室之内。
应为“(余)局促一室之内”。
《满井游记》1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句主语均为“臣”)《出师表》16.乃入见。
应为“(曹刿)乃入见”。
(省略主语“曹刿”)《曹刿论战》17.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
应为“(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二)省略介词1.“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应为“肃遂拜(于)蒙母”。
2020年高考文言省略句式归纳(刘)
头脑,依据常理,准确作出判断,不能因贪 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屠牛吐辞婚
齐王厚送女①,欲妻屠牛吐②,屠牛吐辞以疾③。其 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④?何谓辞之?”吐应之 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 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 量而去苦少耳⑤。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 ⑦。今厚送子,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
《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崤之战》
3、对话省:
①(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
( 孔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
急。”——《鸿门宴》
③( 王 )曰:“不若与人(乐乐)。”《庄暴见孟子》
2、省略介词宾语:
①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 之)较。
《促织》
②竖子不足与(之 )谋。《鸿门宴》 ③权起更衣,肃追(之 )于宇下。
四、省略介词:(于、以) 例: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②又试之(以)鸡。 ③取之 ( 以) 百金:《荆轲刺秦王》
④将军战(于)河北,臣战( 于)河南。 ⑤(伍子胥)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 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于)吴东 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文言特殊句式专项训练
——省略句式归纳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 liuhongxia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7)、以动词“为”代 “是”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采用否定副词“非” 表否定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也……”
(《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人非生而知之。
求(可使报秦者)人
求 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村中 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 (好事者) 少年
(3)数量词作定语,常把定语置于中心语后面
我持 白璧(一双),玉斗(一对)。 《鸿门宴》
(一双)白璧 , (一对) 玉斗
练习:A、马之(千里者。) B、荆州之民(附操者。)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铸以为金人( 十二)。
译: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 但实际上是汉朝的反贼.
(3)、 “......者,......。”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粟者,民之所种。”
(4)、 “......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译:樊哙是刘邦的护卫。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汇总讲析
保定职教中心财经部:铁建英 2020年3月26日
文言文四种 特殊句式
目录
1 省略句 宾语 2 判断句 前置
定语
3 被动句 后置 4 倒装句 状语
后置
1 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 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 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 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3、陈述句中宾语前置,一般要借助“之” “是”“之为”等字作为提前标志。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文言文省略句
文言文省略句的五种形式在文言文学习中,文言句式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在中高考中,文言文句式是必考项,尽管讲解的无数遍,但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会出现各种错误。
文言文句式,也叫特殊句式,在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主要分: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前三种句式相对简单,后一种倒装句比较难。
今天我们先来讲解一下文言文省略句的五种形式。
一、主语省略主语即动作发起者,在文言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较常见,主要包括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省略和对话省略。
1.承前省略一是动作主体前后一致,前面的一个主语可以涵盖后面的主语,所以后面的省略;二是后句主语已在前句最后出现,为了承接顺畅,后面的主语省略。
原句: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加上省略的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为赵国将军,(廉颇/他)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
原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加上省略的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翻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蛇/它)有着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就会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人们)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
2.蒙后省略原先应该有两个主语,后面一个主语出现了,那么前面一个主语就省略了。
原句: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加上省略的主语: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翻译: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你)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了,你再进去。
”3.自述省略一般出现在第一人称文章中。
原句: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柳宗元《愚溪诗自序》)加上省略的主语:(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文言文专题:特殊句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者”“者也”句 “也”字句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无标志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 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
3.判断标志 看 有 无 外 在 语 言 标 志 。 判 断 句 的 主 要 标 志 有 “…… 者 …… 也
”“……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 皆、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 步判断即可。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 种方法进行判断。
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针对练2.指出画线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嵇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好学能属文。家
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举秀才,除郎 中。范阳王虓xiāo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 襄城太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 通敏,好荐达才贤。属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 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荆 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mài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 十四。怀帝即位,谥曰宪。
二、 被动句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
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特殊句式的全部
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全部————————————————————————————————作者:————————————————————————————————日期: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九年级下册《公输》一.倒装句1.起于鲁2.宋何罪之有?3.吾既已言之王矣4.胡不见我于王?二.省略句1. 知而不争2. 然胡不已乎?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4.必为有窃疾矣5.于是见公输盘6.虽杀臣,不能绝也。
7.将以攻宋三.判断句1.此为何若人?2.必为有窃疾矣3.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4.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省略句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省略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被动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鱼我所欲也》一. .省略句1.乡为身死而不受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二.倒装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三.判断句1.鱼,我所欲也。
2.熊掌,亦我所欲也。
3.生,亦我所欲也。
4.义,亦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一.省略句1.对曰:“小惠……”2.问:“何以战”3.必以分人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请见6.又何间焉?7.乃入见8.小惠未徧9.可以一战二.倒装句1.何以战2.战于长勺三.判断句1.夫战,勇气也。
2.忠之属也3.夫大国,难测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倒装句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君美甚3.吾孰与徐公美?4.问之客曰5.又弗如远甚。
6.欲有求于我也7.忌不自信。
8.臣之客欲有求于臣9.皆以美于徐公10.能谤讥于市朝11.皆朝于齐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省略句1.与坐谈,2.孰视之3.暮寝而思之4.于是入朝见威王5.皆以美于徐公6.问之客曰7.能谤讥于市朝三.判断句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特殊句式之省略句一、基本概念。
省略句就是指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
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存在这种语法现象。
不过文言文讲究语言精练,省略句更多一些。
而近些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要求,即“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在被考查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这几种特殊句式中,相比较而言,省略句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因为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特别多,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不能明确省略的成分,在理解时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应该准确补出,否则,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人物影响得分。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省略句,切不可等闲视之。
二、抓住特点,识别类型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兼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量词的省略等。
下面结合每一类型的特点具体来谈。
(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省略可以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承前省。
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行文的罗嗦,可将后一个主语省略,翻译时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只要根据前一个主语即可推测出来。
如: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明年”后省略主语“秦”,可根据前面一句“秦伐赵,拔石城”推测出来。
2.蒙后省。
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啰唆,可将前一个主语省略,翻译时前一个句子的主语只要根据后一个主语就可推测出来。
如: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度”前省略主语“公”可根据后一句“公乃入”推测出来。
3.对话省。
在人物对话的语境里,当交代清楚对话双方之后或对话者人名已在前文出现过,为了行文简洁,可以将作主语的对话双方省略,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
”(《鸿门宴》)“甚急”前省略主语“今日之事”,可以根据上文“今日之事如何”推测出来。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八年级语文一、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2)为乡里所患《周处》(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文言文-特殊句式
2.省略谓语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 《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 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 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 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
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C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定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 项( )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 D) 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不信自 未有之 不欺余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省略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省略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补充】1、主语的省略例如:(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省修饰语]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中心词的省略]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如:(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
(《狼》)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
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
(《邹忌讽齐王讷谏》)6、分句的省略。
如: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高中语文 高三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高考考点】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是高考语文试题特殊句式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主要涉及文言字词理解及句式翻译。
省略句的应用,形式多样,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省略句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困难和翻译错误。
省略句这一大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
考试频率为必考。
【知识建构】【问题解决】问题一:什么是省略句?请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省略句: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
问题二:省略句的句式特点(补充完整句子并总结特征)第一组:(苏子)举酒属客。
(《赤壁赋》) 译:苏轼举起酒杯劝人喝酒。
于是(苏子)饮酒乐甚。
(《赤壁赋》) 译:这时候苏轼喝着酒,快乐极了。
(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坐须臾。
(《鸿门宴》) 译:沛公坐了一会儿。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译:刘邦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 (《鸿门宴》)译: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情)很危急!”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问:“(您)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作战”,鲁庄公回答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省略句形式它们的特征是:省略主语。
第二组: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译: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很旺盛,再次击鼓士气渐渐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
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
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
如:
(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
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
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
(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2、蒙后省。
如: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
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
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
(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
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
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
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
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
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如:(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鸿门宴》译: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来舞剑(作为娱乐)吧。
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
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
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1、动词宾语的省略
(1)、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鸿门宴》译: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将要攻打刘邦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2)、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译: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中途停止,然而力量不够的人,也不能到达。
(3)、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所以升(他)做上卿。
2介词宾语的省略
(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译;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之)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用桑树种满它,五十岁的人可以凭(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鸡、狗、猪的畜养,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可以凭(它)吃上肉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错过农耕的时机,几口人的家庭可以凭(它)不挨饥受饿了。
介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介词,特别是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时大多省略介词。
这种介宾短语译成现代汉语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介宾短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翻译后仍是“补语”,有的介宾短语是发挥状语的语法功能,属于“状语后置”,翻译后必须将其还原到状语的位置。
(1)、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译: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2)、僮仆欢迎,稚子候(于)门。
《归去来兮辞》译:仆人们欢欢喜喜出来迎接,小儿早就等候(在)屋门口
(3)、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译: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在)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练习:(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许之。
《烛之武退秦师》
(2)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其可怪也欤!《师说》(5)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