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答案解析------弯曲内力答案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弯曲变形

250
−qx l⎞ ⎛ 9l 3 − 24lx 2 + 16 x 3 ) ⎜ 0 ≤ x ≤ ⎟ ( 384 EJ 2⎠ ⎝ − ql ⎛l ⎞ y2 = −l 3 + 17l 2 x − 24lx 2 + 8 x 3 ) ⎜ ≤ x ≤ l ⎟ ( 384 EJ ⎝2 ⎠
y1 =
41ql 4 ( x = 0.25l ) 1536 EJ 5ql 4 ⎛l⎞ y⎜ ⎟ = − 768EJ ⎝2⎠
习 题 7-1 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和转角,梁的抗弯刚度EI为常量。
7-1 (a) M( x) = M 0
∴ EJy '' = M 0 1 EJy ' = M 0 x + C EJy = M 0 x 2 + Cx + D 2 边界条件: x = 0 时 y = 0 ; y' = 0
代入上面方程可求得:C=D=0
(c)
l−x q0 l q0 1 3 ⎛l−x⎞ M ( x) = − q( x) ( l − x ) ⎜ ⎟ = − ( l − x) 2 6l ⎝ 8 ⎠ q 3 ∴ EJy '' = 0 ( l − x ) 6l q 4 EJy ' = − 0 ( l − x ) + C 24l q 5 EJy = 0 ( l − x ) + Cx + D 120l y = 0 ; y' = 0 边界条件: x = 0 时 q( x) =
)
(c)解:
q0 x l q x2 EJy ''' = 0 + C 2l q0 x3 '' EJy = + Cx + D 6l q x 4 Cx 2 EJy ' = 0 + + Dx + A 24l 2 q0 x5 Cx 3 Dx 2 ' EJy = + + + Ax + B 120l 6 2 ⎧y=0 ⎧y=0 边界条件: x = 0 ⎨ '' x = l ⎨ '' ⎩y = 0 ⎩y = 0 ql D=0 ∴C = − 0 6 7q l 3 A= 0 B=0 360 EJy '''' =
材料力学典型例题及解析 4.弯曲内力典型习题解析

弯曲内力典型习题解析1 作图示简支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maxSF 和maxM。
解题分析:作剪力、弯矩图的基本方法是写出每一段梁上的剪力、弯矩方程,根据方程描点作图。
在能熟练地作剪力、弯矩图后,可采用如下简便作图法:在表中列出特殊截面(如有位移约束的截面、集中力作用截面等的剪力、弯矩值,再根据载荷集度与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判断各区段的内力图形状,连线相邻特殊截面对应的点。
下面按两种方法分别作图。
解I :1、求支反力qa F Ay =,qa F Cy 2=2、将梁分成AB 、BC 和CD 三个区段 以A 为原点,向右取x 坐标。
AB 段,如图d :qa F F Ay ==S ,()a x <<02qa(c)(b)(a)M(d)(e)MSSSM(f)题1图qax x F M Ay ==,()a x ≤≤0BC 段,如图e:)2()(S x a q a x q F F Ay −=−×−=,(a x a 2<<))/2()/2)((22a x q a x a x q x F M Ay +=−−+=,(a x a 2≤≤)CD 段,如图f:)()(S x a q F a x q F F Ay −=−−×−=,(a x a 32<<))/2()/2)((22a x q a x a x q x F M Ay +=−−+=,(a x a 32≤≤)3、按照步骤2所得各段梁的剪力、弯矩方程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b 和图c。
4、计算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值qa F 2maxS=, 2max23qa M=解II :1、计算支反力qa F Ay =,qa F Cy2=2、将梁分为AB 、BC 、CD 三个区段,计算每个区段起点和终点的力值。
3、根据载荷情况及微分关系,判断各力区的内力图形状,并以相应的图线连接起来,得到剪力图和弯矩图。
力区 A 截面 AB B 截面 BC C 截面 CD D 截面 载荷 F Ay 向上 q =0无集中力q =负常数 F 向下 q =负常数 F Dy 向上F S突跳F Ay水平(+)连续 下斜线(+) 突减F 下斜线(-) 突跳F DyM 0 上斜线 相切上凸抛物线转折上凸抛物线4、计算剪力弯矩最大值qa F 2maxS=, 2max23qa M=讨论:利用剪力弯矩方程作图时,注意坐标轴x 的正向一般由左至右。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由平衡方程,解得:
FBy 5KN; M B 13KN m
微分法画弯矩图
( M B 13KN m; M C M C 3KN m; M D 0)
2.根据强度要求确定 b
max WZ 2 bh 2 3 WZ b 6 3 M
弯矩图
M
(+)
x
3.绘制挠曲轴略图并计算wmax, A , B 令 dw 0 得 x l (0 x l ) 2 dx 所以 wmax w x l
2
挠曲轴略图
w
5ql 4 384 EI
x0
(-)
B
ql 3 24 EI
x
由式(3)知 A
max
M max ymax 176MPa IZ
max
M WZ
K
M max yK 132MPa IZ
3
5-5.图示简支梁,由 NO18 工字钢制成,在集度为q的均匀载荷作用下测得横截 4 面C底边的纵向正应变 =3.0 10 ,试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已知刚的弹 FAy FBy 性模量E=200GPa,a=1m。
M yA Wy 6 M yA M zA 6M zA Wz 2b b 2 b (2b) 2
由 max 解得 b 35.6mm 故
h 2b 71.2mm
14
2.截面为圆形,确定d 由分析图及叠加原理可知: 在1,3区边缘某点分别有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 其值均为:
I Z I Z 1 2 I Z 2 1.02 104 m4
2.画弯矩图 由平衡方程得 微分法画弯矩图
FCy 10KN; M C 10KN m
05第五章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内力)

a
a
(i)
解:(a) (1) 求约束反力
qa
2qa qa
C
A
B
q
a
a
a
a
(j)
MA
A x
2P
C
M0=Pa
B
RA
∑Y = 0 RA − 2P = 0
RA = 2P
∑ M A = 0 M A − 2Pa + M0 = 0
(2)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M A = Pa
Q(x)
⎧= ⎨⎩=
RA RA
= −
2P 2P
q
M2
C
a
求内力
P=qa
B
Q2 = P + qa = 2qa
M2
=
−P
×
a
−
qa
×
a 2
+
M
=
−
1 2
qa 2
(b) (1)求约束反力
P=200N
1
23
A
1C
DB
RA 200
23
200 200
RD
∑ MD = 0 RA × 400 − P × 200 = 0
RA = 100N
(2) 截开 1-1 截面,取左段,加内力
=
x 0
∈ (0,a) x ∈(a,
2a]
上海理工大学 力学教研室
3
M
(x)
⎧= ⎨⎩ =
RA RA
× ×
x x
+ +
MA MA
= −
2Px − Pa 2P × (x − a)
=
Pa
(3) 画 Q 图和 M 图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变形)

Pl 2
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是
D1 = 0
D2
=
−
1 24
Pl 3
⎧⎪⎪⎨⎪⎪⎩ 2EEIvI2'v1'==P2P2xx2212−−PPlxlx2 1+
3 16
Pl
2
⎧⎪⎪⎨⎪⎪⎩ 2EEIvI2v1==P6P6xx2313−−P2Pl2lxx2212+
3 16
Pl 2 x2
−
1 24
Pl 3
(6) 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发生在自由端 令x2=l:
⋅a
=
−
qa4 3EI
上海理工大学 力学教研室
7
θB
= θ B(1)
+ θB(2)
+ θ B(3)
=
−
qa3 4EI
fB
=
f B (1)
+
fB(2)
+
f B ( 3)
= − 5qa4 24EI
7.10. 桥式起重机的最大载荷为 P=20 kN。起重机大梁为 32a 工字钢,E=210 GPa,l=8.7 m。 规定[f]=l/500,试校核大梁刚度。
⎪ ⎪⎩
M
2
(
x2
)
=
−
q
(l
− x2 2
∈
[
l 2
,
l
]
(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 ⎪⎪
EIv1"
=
M1( x1)
=
− 3ql 2 8
+
ql 2
x1
⎨
⎪ ⎪⎩
EIv2"
=
M2(x2 )
材料力学习题册参考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册参考答案材料力学习题册参考答案(无计算题)第1章:轴向拉伸与压缩一:1(ABE )2(ABD )3(DE )4(AEB )5(C )6(CE)7(ABD )8(C )9(BD )10(ADE )11(ACE )12(D )13(CE )14(D )15(AB)16(BE )17(D )二:1对2错3错4错5对6对7错8错9错10错11错12错13对14错15错三:1:钢铸铁 2:比例极限p σ 弹性极限e σ 屈服极限s σ 强度极限b σ3.横截面 45度斜截面4. εσE =, EAFl l =5.强度,刚度,稳定性;6.轴向拉伸(或压缩);7. llb b ?μ?=8. 1MPa=106 N/m 2 =1012 N/mm 2 9. 抵抗伸缩弹性变形,加载方式 10. 正正、剪 11.极限应力 12. >5% <5% 13. 破坏s σ b σ 14.强度校核截面设计荷载设计15. 线弹性变形弹性变形 16.拉应力 45度 17.无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力学性能参考答案:1. A 2. C 3. C 4. C 5. C 6. 5d ; 10d 7. 弹塑8. s2s 9. 0.1 10. 压缩11. b 0.4σ 12. <;< 剪切挤压答案:一:1.(C ),2.(B ),3.(A ),二:1. 2bh db 2. b(d+a) bc 3. 4a δ a 2 4. F第2章:扭转一:1.(B ) 2.(C D ) 3.(C D ) 4. (C ) 5. (A E ) 6. (A )7. (D )8. (B D ) 9.(C ) 10. (B ) 11.(D ) 12.(C )13.(B )14.(A ) 15.(A E )二: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 对三:1. 垂直 2. 扭矩剪应力 3.最外缘为零4. p ττ< 抗扭刚度材料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5. 不变不变增大一倍6. 1.5879τ7.实心空心圆8. 3241)(α- 9. m ax m in αττ= 10. 长边的中点中心角点 11.形成回路(剪力流)第3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一:1.(C ),2.(A ),3.(C ),4.(C ),5.(A ),6.(C ),7.(C ),8.(A ),9.(D )二:1). 1;无穷多;2)4)4/5(a ; 3),84p R I π=p 4z y I 16R I I ===π4)12/312bh I I z z ==;5))/(/H 6bh 6BH W 32z -= 6)12/)(2211h b bh I I I I z y z y +=+=+;7)各分部图形对同一轴静矩8)两轴交点的极惯性矩;9)距形心最近的;10)惯性主轴;11)图形对其惯性积为零三:1:64/πd 114; 2.(0 , 14.09cm )(a 22,a 62)3: 4447.9cm 4, 4:0.00686d 4 ,5: 77500 mm 4 ;6: 64640039.110 23.410C C C C y y z z I I mm I I mm ==?==?第4章:弯曲内力一:1.(A B )2.(D )3.(B )4.(A B E )5.(A B D )6.(ACE ) 7.(ABDE ) 8.(ABE )9. (D ) 10. (D ) 11.(ACBE ) 12.(D ) 13.(ABCDE )二: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三:1. 以弯曲变形 2.集中力 3. KNm 2512M .max =4. m KN 2q = 向下 KN 9P = 向上5.中性轴6.荷载支撑力7. 小8. 悬臂简支外伸9. 零第5章:弯曲应力一:1(ABD)2.(C )3.(BE )4.(A )5.(C )6.(C )7.(B )8.(C )9.(BC )二:1对 2错 3错 4 对 5 错 6错 7 对三:1.满足强度要求更经济、更省料2. 变成曲面,既不伸长也不缩短3.中性轴4.形心主轴5.最大正应力6.剪力方向7.相等8.平面弯曲发生在最大弯矩处9.平面弯曲第6章:弯曲变形一:1(B ),2(B ),3(A ),4(D ),5(C ),6(A ),7(C ),8(B ),9(A )10(B ),11(A )二:1对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错10对11错12对三:1.(转角小量:θθtan ≈)(未考虑高阶小量对曲率的影响)2. 挠曲线采用近似微分方程导致的。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ζ与切应力η必相互垂直。
( ) 1.8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ζ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1.9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η必相互平行。
( ) 1.10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1.11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1.12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1.13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1.14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1.15 题1.15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1.16 题1.16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二、填空题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 。
1.2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3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4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B题1.15图题1.16图1.5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6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
1.7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1.8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所谓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1.9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 。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5章

保留有限量,略去一阶和二阶微量后,得
足标 C 系指梁微段右端面的形心,对题图(b)亦同。 根据题图 b,由
∑F
略去微量 qdx 后,得
y
=0 ,FS左 + qdx − FS右 = 0
FS右 = FS左
仍据题图 b,由
(c)
∑M
C
=0 ,M 右 − M e − qdx(
dx ) − FS左 dx − M 左 = 0 2
11l 处有 FS2 = 0 , M 2 有极大值,其值为 24 121 2 M 2 max = M max = ql 1152
(d)解:1.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8
图 5-9d 坐标如图 5-9d(1)所示,由截面法易得剪力、弯矩方程分别为
q( x1 ) ⋅ x1 qx 2 =− 1 2 l ql FS2 = − + qx2 4 qx 3 M1 = − 1 3l q 2 ql l M 2 = x2 − ⋅ ( + x2 ) 2 4 6 FS1 = −
2 q0l q 0 x2 FS = − + 4 l q x3 ql M = 0 x2 − 0 2 4 3l
l (0 ≤ x2 ≤ ) 2 l (0 ≤ x2 ≤ ) 2
(e) (f)
3.画剪力、弯矩图 依据式(c)和(e)可绘剪力图,如图 5-9b(2)所示;依据式(d)和(f)可绘弯矩图,如图 5-9b(3) 所示。 (c)解:1.求支反力
=0 ,FS左 + F + qdx − FS右 = 0
保留有限量,略去微量 qdx 后,得
FS右 − FS左 = F
为了更一般地反映 F 作用处剪力的突变情况(把向下的 F 也包括在内) ,可将上式改写为
材料力学答案4弯曲内力

A
C
B 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x1
x2
解:1.确定约束力
FAy
l
FBy
M /l
M A=0, MB=0
Fs:
Ma / l
M:
FAy=M / l FBy= -M / l
2.写出剪力和弯矩方程
AC FS x1=M / l 0 x1 a
M x1=Mx1 / l 0 x1 a
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1
1kN.m
A
C D B 解法2:1.确定约束力
FAY
Fs( kN) 0.89
1.5m
1.5m
2kN
1.5m
FBY
1.11
(+)
FAy=0.89 kN FFy=1.11 kN
(-)
2.确定控制面为A、C 、D、B两侧截面。
3.从A截面左侧开始画
剪力图。
19
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1
x 5.确定控制面上的 弯矩值,并将其标在
M-x中。
22
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2
q
D 解法2:1.确定约束力
A
B
FAy
9qa/4
4a
a qa FBy
FAy=
9 4
qa
,
FBy=
3 4
qa
Fs (+)
(-) qa
7qa/4
2.确定控制面,即A 、B、D两侧截面。
3.从A截面左测开始画
剪力图。
23
剪力图和弯矩图
Mb / l
CB FS x2 =M / l 0 x2 b
M x2 = Mx2 / l 0 x2 b
工程力学弯曲内力课后答案

工程力学弯曲内力课后答案【篇一:工程力学的习题详细解答第08(1)章】ass=txt>1-1、2-2截面无限接近于载荷作用解:(a) 以整个梁为研究对象,求得支反力: ra?rb?p2由截面法,分别以1-1截面左半部分、2-2截面右半部分为研究对象,求得:qppl1?2, m1?4q??ppl22, m2?4可见,集中力作用处,剪力有突变,突变值为p,弯矩不变。
(b) 以整个梁为研究对象,求得支反力: rmma??l,rb?l由截面法,分别以1-1截面左半部分、2-2截面右半部分为研究对象,求得: qmm1??l,m1??2qmm2??l,m2?2可见,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为m,剪力不变。
6-1(a)(a1)(a2)(a3)解:1.求支反力,图(a),?mc?0: ra?6?12?10?3?0,ra?7kn?y?0: ra?rb?10?0,rb?3kn2.列内力方程,图(a)和(a1),q(x)???7kn 0?x?3??3kn 3?x?6m(x)???7x?12 kn?m0? x ?3?3(6?x) kn?m3? x ?63.作内力图,图(a2),(a)。
(b)(b1)(b2)q(b3)m解:1.求支反力,图(b),?m0: r1lb?a?l?2ql2?ql?2?0,ra?0?y?0: ra?rb?q?l?ql?0, rb?2ql 2.列内力方程,图(b)和(b1), q(x)????qx 0?x?l?ql l?x?3l2m(x)????qx20?x?l??ql(3l2?x) l ?x?3l23.作内力图,图(b2),(b3)。
6-2qm(b)6-3q (kn/m)为的等截面钢筋混矩的绝对值相等,应将起吊点a、b放在何处(即a??)?解:作梁的计算简图及其m图。
由m?max?m?max,即ql?l?q?l2qa22??2?a???2???2???2即a2?la?l24?0求得 a?2?12l?0.20l7。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弯曲内力(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4-3
2.载荷的简化 (1)集中载荷:载荷的作用范围远小于杆件轴向尺寸。 (2)分布载荷:沿轴向连续分布在杆件上的载荷,常用 q 表示单位长度上的载荷,称 为载荷集度,如风力、水力、重力。常用的有均布载荷,线性分布载荷。 (3)集中力偶
3.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为方便梁的求解,通常将梁简化,以便得到计算简图。当梁上支反力数目与静力平衡方 程式的数目相同时,即支反力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即可完全确定时,称之为静定梁,以下三种 形式的梁均为静定梁。 (1)简支梁:一端为固定铰支座,一端为可动铰支座,如图 4-4 所示。
图 4-4 (2)外伸梁:一端或两端向外伸出的简支梁,如图 4-5 所示。
4.2 课后习题详解
5 / 4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1 试求图 4-8 所示各梁中截面 1-1,2-2,3-3 上的剪力和弯矩,这些截面无限接近 于截面 C 或截面 D。设 F,q,a 均为已知。
图 4-8 解:(a)①1-1 截面:沿该截面断开,对右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
④若
FS
(x)
=
0 ,则
dM (x) dx
=
FS
(x)
=
0
。此时该截面上弯矩有极值(极大值或极小
值)。此外,弯矩的极值还可能出现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处截面。
3.外力与内力图的内在联系
(1)斜率规律
剪力图在任一截面处的斜率值等于该截面外力分布载荷的集度值,同理弯矩图图在任一
截面处的斜率值等于该截面剪力值: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6章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6章弯曲变形(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弯曲变形一、是非判断题1.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EIy’’=M(x)。
(√)2.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为零。
(×)3.两根几何尺寸、支撑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载荷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4.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5.若梁上中间铰链处无集中力偶作用,则中间铰链左右两侧截面的挠度相等,转角不等。
(√)6.简支梁的抗弯刚度EI相同,在梁中间受载荷F相同,当梁的跨度增大一倍后,其最大挠度增加四倍。
(×)7.当一个梁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时,某截面的挠度和转角就等于每一个单独作用下该截面的挠度和转角的代数和。
(√)8.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
(×)二、选择题1. 梁的挠度是(D)A 横截面上任一点沿梁轴线方向的位移B 横截面形心沿梁轴方向的位移C横截面形心沿梁轴方向的线位移D 横截面形心的位移2. 在下列关于挠度、转角正负号的概念中,(B)是正确的。
A 转角的正负号与坐标系有关,挠度的正负号与坐标系无关B 转角的正负号与坐标系无关,挠度的正负号与坐标系有关C 转角和挠度的正负号均与坐标系有关D 转角和挠度的正负号均与坐标系无关3.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在(D)条件下成立。
A 梁的变形属于小变形B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C 挠曲线在xoy平面内D 同时满足A、B、C4.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最大曲率发生在(D)处。
A 挠度最大B 转角最大C 剪力最大D 弯矩最大5. 两简支梁,一根为刚,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
跨中作用有相同的力F,二者的(B)不同。
A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最大转角6. 某悬臂梁其刚度为EI,跨度为l,自由端作用有力F。
材料力学 课后题答案 弯曲变形

第七章 弯曲变形7-2 图示外伸梁AC ,承受均布载荷q 作用。
已知弯曲刚度EI 为常数,试计算横截面C 的挠度与转角,。
题7-2图 解:1. 建立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支座A 与B 的支反力分别为23 ,2qaF qa F By Ay ==AB 段(0≤x 1≤a ):121122d d x EI qa x w -=121114d d C x EIqa x w +-= (a)11131112D x C x EIqa w ++-= (b)BC 段(0≤x 2≤a ):2222222d d x EI q x w -=232226d d C x EIq x w +-= (c)22242224D x C x EIq w ++-= (d)2. 确定积分常数梁的位移边界条件为 0 0 11==w x 处,在 (1)0 11==w a x 处,在(2)连续条件为2121 w w a x x ===处,在(3)221121d d d d x wx w a x x -===处,在(4)由式(b )、条件(1)与(2),得01=D , EIqa C 1231=由条件(4)、式(a )与(c ),得EI qa C 332=由条件(3)、式(b )与(d ),得EIqa D 24742-=3. 计算截面C 的挠度与转角将所得积分常数值代入式(c )与(d ),得CB 段的转角与挠度方程分别为EI qa x EI q 36332+-=2θEIqa x EI qa x EI q w 247324423422-+-=将x 2=0代入上述二式,即得截面C 的转角与挠度分别为() 33EI qa C =θ()↓-= 2474EIqa w C7-3 图示各梁,弯曲刚度EI 均为常数。
试根据梁的弯矩图与约束条件画出挠曲轴的大致形状。
题7-3图解:各梁的弯矩图及挠曲轴的大致形状示如图7-3。
图7-37-6 图示简支梁,左、右端各作用一个力偶矩分别为M 1与M 2的力偶。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4-6

第四章弯曲应力判断图弯矩的值等于梁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负弯矩说明该截面弯矩值很小,在设计时可以忽略不计。
()简支梁上向下的集中力对任意横截面均产生负弯矩。
()横截面两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就是该截面的弯矩值。
()梁的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的力矩代数和。
()在计算指定截面的剪力时,左段梁向下的荷载产生负剪力。
()在计算指定截面的剪力时,右段梁向下的荷载产生正剪力。
()梁纯弯曲时中性轴一定通过截面的形心。
()简支梁上受一集中力偶作用,当集中力偶在不改变转向的条件下,在梁上任意移动时,弯矩图发生变化,剪力图不发生变化。
()图示梁弯矩图的B点是二次抛物线的顶点。
()图示梁段上集中力偶作用点两侧的弯矩直线一定平行。
()(M图)下列三种斜梁A截面的剪力均相同。
()l/2l/2l/2l/2l/2l/2下列三种斜梁B截面的剪力均相同。
()l/2l/2l/2l/2l/2l/2下列三种斜梁C截面的弯矩均相同。
()l/2l/2l/2l/2l/2l/2梁弯曲时的内力有剪力和弯矩,剪力的方向总是和横截面相切,而弯矩的作用面总是垂直于横截面。
()一端(或两端)向支座外伸出的简支梁叫做外伸梁。
()##√悬臂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弯矩的作用面与梁的横截面垂直,它们的大小及正负由截面一侧的外力确定。
()##√弯曲时剪力对细长梁的强度影响很小,所以在一般工程计算中可忽略。
()##√图示,外伸梁BC段受力F作用而发生弯曲变形,AB段无外力而不产生弯曲变形()##×由于弯矩是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的合力偶矩,所以弯矩必然在横截面上形成正应力。
()##√抗弯截面系数是反映梁横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一个几何量,它的大小与梁的材料有关。
()##×无论梁的截面形状如何,只要截面面积相等,则抗弯截面系数就相等。
()##×梁弯曲变形时,弯矩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1-1: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内力解:(a):N1=0,N2=N3=P(b):N1=N2=2kN(c):N1=P,N2=2P,N3= -P(d):N1=-2P,N2=P(e):N1= -50N,N2= -90N(f):N1=0.896P,N2=-0.732P注(轴向拉伸为正,压缩为负)1-2:高炉装料器中的大钟拉杆如图a所示,拉杆下端以连接楔与大钟连接,连接处拉杆的横截面如图b所示;拉杆上端螺纹的内径d=175mm。
以知作用于拉杆上的静拉力P=850kN,试计算大钟拉杆的最大静应力。
解:σ1=2118504P kNS dπ==35.3Mpaσ2=2228504P kNS dπ==30.4MPa∴σmax=35.3Mpa1-3:试计算图a所示钢水包吊杆的最大应力。
以知钢水包及其所盛钢水共重90kN,吊杆的尺寸如图b所示。
解:下端螺孔截面:σ1=19020.065*0.045P S=15.4Mpa上端单螺孔截面:σ2=2P S =8.72MPa 上端双螺孔截面:σ3= 3P S =9.15Mpa∴σmax =15.4Mpa1-4:一桅杆起重机如图所示,起重杆AB为一钢管,其外径D=20mm,内径d=18mm;钢绳CB 的横截面面积为0.1cm2。
已知起重量P=2000N,试计算起重机杆和钢丝绳的应力。
解:受力分析得:F1*sin15=F2*sin45F1*cos15=P+F2*sin45∴σAB=11FS=-47.7MPaσBC=22FS=103.5 MPa1-5:图a所示为一斗式提升机.斗与斗之间用链条连接,链条的计算简图如图b 所示,每个料斗连同物料的总重量P=2000N.钢链又两层钢板构成,如c所示.每个链板厚t=4.5mm,宽h=40mm,H=65mm,钉孔直径d=30mm.试求链板的最大应力.解:F=6PS 1=h*t=40*4.5=180mm 2S2=(H-d)*t=(65-30)*4.5=157.5mm 2∴σmax=2F S =38.1MPa1-6:一长为30cm 的钢杆,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杆截面面积A=10cm2,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试求;(1) AC. CD DB 各段的应力和变形.(2) AB 杆的总变形.解: (1)σAC =-20MPa,σCD =0,σDB =-20MPa;△ l AC =NL EA =AC LEA σ=-0.01mm△l CD =CD LEA σ=0△L DB =DB LEA σ=-0.01mm(2) ∴ABl∆=-0.02mm1-7:一圆截面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试求各段的应力和应变.解:31.8127ACACCBCBPMPaSPMPaSσσ====ACACACLNLEA EAσε===1.59*104,CBCBCBLNLEA EAσε===6.36*1041-8:为测定轧钢机的轧制力,在压下螺旋与上轧辊轴承之间装置一测压用的压头.压头是一个钢制的圆筒,其外径D=50mm,内径d=40mm,在压头的外表面上沿纵向贴有测变形的电阻丝片.若测得轧辊两端两个压头的纵向应变均为ε=0.9*10-2,试求轧机的总轧制压力.压头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解:QNllEAllε∆=∆=∴NEAε=62.54*10N EA Nε∴==1-9:用一板状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在试样表面贴上纵向和横向的电阻丝来测定试样的改变。
(完整版)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

练习1 绪论及基本概念1-1 是非题(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 是 )(2)可变形固体的变形必须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即变形后的固体既不可以引起“空隙”,也不产生“挤入”现象。
(是 )(3)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构件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 是 ) (4)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
(是 )(5)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
(是 ) (6)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非 ) (7)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变形。
(F )(8)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是)(9)根据连续性假设,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必定是一个力。
(非) (10)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
(非 )1-2 填空题(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质对材料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 各向同性假设 。
(2)工程中的 强度 ,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3)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强度 , 刚度 ,和 稳定性 三个方面。
(4)图示构件中,杆1发生 拉伸 变形,杆2发生 压缩 变形, 杆3发生 弯曲 变形。
(5)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连续性假设 。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就可以用坐标的 连续 函数来表示。
(6)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弯曲 变形,构件2发生 剪切 变形,杆件3发生 弯曲与轴向压缩组合。
变形。
(7)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 弹性变形 ,不能消失而残余的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塑性变形 。
(8)根据 小变形 条件,可以认为构件的变形远 小于 其原始尺寸。
1-3 选择题(1)材料力学中对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等问题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通过试件所测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构件内部的任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