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框架受力特点
浅析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浅析框架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摘要:现如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采用较多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部分组成。
与框架结构相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本文作者对两种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前言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主要是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的结构体系均有其相应的适用范围和最大适用高度。
纵观各种建筑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柱网布置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由于其侧向刚度较小,水平侧移大,用于较高的建筑时,需要截面较大的梁、柱构件才能满足规范变形限值的要求,而大截面的构件减小了有效使用空间,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大,水平侧移小,但由于剪力墙的间距小,平面布置不灵活,建筑空间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自重大,刚度大,使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周期短,地震惯性力较大,因此高度很大的剪力墙结构并不经济;而框剪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两者的优点,使其既能灵活布置大空间与小空间房屋,又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且经合理设计的框剪结构经济性好,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通常作为首选。
对于抗震设防的建筑来说,框剪结构具有两道抗震防线,比单一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
一、从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比较1.1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框架结构是由柱子和梁通过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柱子和梁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移由柱和梁的弯曲变形产生。
柱和梁都有反弯点,形成侧向变形。
框架下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也大,愈到上部层间变形愈小。
第二部分侧移由柱的轴向变形产生。
在水平力作用下,柱的拉伸和压缩使结构出现侧移。
这种侧移在上部各层较大,愈到底部层间变形愈小。
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概念、结构布置要点及受力变形特点
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概念、结构布置要点及受
力变形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采用框架和剪力墙相结合的抗震结构体系,通过均匀分布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刚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承担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
结构布置要点:
1. 剪力墙布置应尽量均匀;
2. 框架和剪力墙的刚度应逐级递减;
3. 剪力墙布置应依据建筑平面和高度确定。
受力变形特点: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刚度大,有利于控制结构变形;
2. 剪力墙能够吸收许多地震荷载,减小了框架的水平变形;
3. 剪力墙的刚度较大,易于造成剪力墙与框架的局部刚度不匹配,从而产生集中应力和损伤。
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受力和变形特点、使用层数和应用范围
高层建筑结构(P45页)2.2试述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受力和变形特点、使用层数和应用范围。
答:1.框架结构:优点:较空旷且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做成具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办公室和实验室等,同事便于门窗的灵活设置,里面也可以处理得富于变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的需求。
缺点:由于其结构的受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限制,使得它的使用高度受到限制。
受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力来自于梁、柱通过节点玉树的框架作用。
单层框架柱底完全固结,单层梁的刚度也大到可以完全限制柱顶的转动,此时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柱的饭晚点在柱的中间,其承受的弯矩为全部外弯矩的一半,另一半由柱子的轴力形成的力偶来抵抗。
这种情况下的梁、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为框架作用的理想状态——完全框架作用。
一般来说,当梁的线刚度为柱的线刚度的5倍以上时,可以近似地认为梁能完全限制柱的转动,此时就比较接近完全框架作用。
实际的框架作用往往介于完全框架作用与悬臂梁排架柱之间,梁、柱等线性构件受建筑功能的限制,截面不能太大,其线刚度比较小,故而抗侧刚度比较小。
变形特点: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
其中:一部分是框架结构产生的整体弯曲变形,即柱子的轴向拉伸和压缩所引起的侧移,在完全框架做哟更情况下,拉压力偶抵抗一般的外力矩,此时的整体弯曲还是比较明显的。
另一部分是剪切变形,即框架的整体受剪,层间梁、柱杆件发生弯曲而引起水平位移。
在完全框架作用情况下,柱子的弯曲尚需来说是比较难抵抗的。
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能承受较大的变形。
使用层数和应用:建筑高度10层以下或70m以下。
2.剪力墙结构:优点: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房间内没有梁柱棱角,比较美观且便于室内布置和使用。
缺点:剪力墙是比较宽大的平面构件,使建筑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和使用要求等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剪力墙的间距受到楼板构件跨度的限制,不容易形成大空间,受力、变形特点:构建的抗弯刚度与截面告诉的3次方成正比。
高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设计
梁端弯矩调幅
竖向荷载下框架梁端弯矩的调幅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 分布,减小梁端负弯矩,相应增大梁跨中弯矩。
调幅后的支座弯矩为:
M' =βM 式中 M'—— 梁支座截面调幅后的弯矩;
1 2
iik iik
(i)
…3-9
基本步骤: 将框架分层 将除底层柱之外的所有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 分层后的简单框架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用不来将,
每一节点经过二次分配就足够了;
采用弯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中,柱传递系数取1/3, 但对底层仍取1/2;
梁的弯矩为最后弯矩,柱的弯矩为上下层取代数和; 若节点处不平衡弯矩较大,在分配一次。
梁的纵向钢筋要求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 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 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 的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 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 截面弦长的1/20。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3.5的规定;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 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 应大于100mm;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 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ftbh0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 符合下式要求:
控制截面 框架梁柱最不利内力组合 梁端弯矩调幅
(完整版)框架受力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
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
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
最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
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直接相关。
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
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混凝土框架结构(Concrete frame structure)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它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荷载和环境条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和应用。
一、强度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载荷承受构件是混凝土柱和梁。
混凝土是一种强度高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弯强度。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二、刚度大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度主要由构件自身的刚度和连接件的刚度决定。
合理的构造形式和选用适当的连接方式,能够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耐久性好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各种环境条件的侵蚀和损害。
混凝土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风化和抗酸碱性能,能够保护金属筋材不受腐蚀。
此外,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水、防潮和防腐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久性。
四、适应性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荷载和环境条件。
通过灵活的构造形式和材料选用,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求。
此外,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与其他结构形式相结合,形成复合结构,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
五、施工方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操作也较为方便。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在现场进行组装、浇筑和养护,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此外,混凝土材料易于获得,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更加普遍。
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其上述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广泛采用,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此外,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可以用于大跨度建筑、地下结构、桥梁等工程中,其优良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结起来,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久性好、适应性强和施工方便的特点。
框架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框架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框架结构是一种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它由多个构件和节点组成,通过连接构件和节点来支撑和传递负荷。
本文将对框架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其设计与性能。
一、框架结构的定义和组成框架结构由构件和节点组成。
构件一般是直线段,可以是钢材、木材或混凝土等材料制成。
节点是连接构件的关键部分,它可以使构件得到牢固的连接。
框架结构的定义为:由多个构件和节点相互连接组成,并且能够承受负荷和变形的结构。
二、框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框架结构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受力分析是研究框架结构内部各构件和节点的受力状态,以确定各构件和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变形分析是研究框架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程度。
1.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框架结构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框架结构应力、应变、位移等力学量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状态。
在受力分析中,常采用静力学和弹性恢复力法进行计算,以确定结构的内力大小、分布和方向等参数。
2. 变形分析变形分析是评估框架结构稳定性和变形程度的重要手段。
变形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框架结构在负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量、应变分布等参数。
通过变形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刚度、变形限值、振动特性等性能。
三、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在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原则:1. 强度原则框架结构的构件和节点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负荷。
构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受力分析结果确定,以保证结构的强度满足要求。
2. 稳定性原则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荷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和塌陷。
稳定性分析是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荷载特性进行评估。
3. 刚度原则框架结构的刚度主要影响结构的变形和挠度。
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使用要求和变形分析结果确定结构的刚度,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
四、框架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框架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适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交通工程等领域。
实体、框架、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范本模板】
实体、框架、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如实体结构抗压不能抗拉,框架结构同时抗压抗拉,壳体结构受力均匀分散在表面等,并归纳出三种结构的受力特点:
实体结构: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即利用自身来承受负载,主要承受压力;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条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负载,既可以承受压力又能够承受拉力;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负载,特别是当壳形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外力均匀扩散。
壳体受力的特殊性,可以解释壳体结构其受力特点在技术上的应用。
因为受力的特殊性,故可以利用头盔来减少车祸时对头部造成的瞬间冲击力;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鸡蛋为什么能承受住一个人的重量;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用手抓握鸡蛋用很大的力也难以做到;另外,车身为什么要做成金属壳状。
简述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简述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框架结构是指由构件(如梁、柱、板等)组成的一个整体,用于承受和传递荷载(如重力、风荷载等)。
在受力情况下,框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受力平衡:框架结构中的构件在受力时会相互支撑和平衡,使得整个结构能够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框架结构的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在一起,节点处的力在构件之间相互传递,达到平衡。
构件之间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解力平衡方程来求解。
2. 受力传递:框架结构中的力在构件之间相互传递,从而使整个结构能够承受和传递荷载。
构件之间的力的传递路径可以通过力传递图来表示。
在框架结构中,荷载作用于某个构件上会引起该构件所连接的其他构件受力,进而使得整个结构承受荷载。
3. 受力集中:框架结构中的力在节点处集中,而在构件上则分散。
这是因为框架结构的构件在节点处连接在一起,使得力在节点处集中。
节点处的受力集中会导致节点处的构件受力较大,需要设计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来保证节点的强度。
4. 受力路径多样:框架结构中的力的传递路径有多种可能。
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节点的布置等因素影响下,力的传递路径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力传递路径会导致构件受力情况的差异,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框架结构的连接方式和节点布置,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受力集中于支座:框架结构受力时,支座处会集中受到荷载的作用力。
支座是框架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连接点,承受着整个结构的重力和荷载。
支座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决定了它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框架结构可以用于建筑、桥梁、塔楼等多种工程领域,能够承受复杂的荷载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框架结构时,需要考虑荷载类型、荷载大小、构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以确保框架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反弯点法和D值法精品文档
a
A B 则 D jk V 1 h ji2 c2 2 K K ,
K,K ib 2 K 2 ic
B
b l
a
b
D jk
12 ic hj2
l
框架梁的线刚度无穷大时
,
1,
D
12ic hj 2
同理可推导底层柱 D 值
0.5K,Kib
2K
ic
任务二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 近似计算方法:
一、反弯点法 二、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1
一、反弯点法
(一)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框架所承受 的水平荷载主要 是风荷载和水平 地震作用,它们 都可以转化成作 用在框架节点上 的集中力。
2
一、反弯点法
(一)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1.各杆件的弯矩图 均为直线,一般情 况下每根杆件都有 一个弯矩为零的点, 称为反弯点; 2.所有杆件的最 大弯矩均在杆件两 端。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 3
如果在反弯点处将柱 子切开,切断点处的内力 将只有剪力和轴力。
如果知道反弯点的位置 和柱子的抗侧移刚度,即 可求得各柱的剪力,从而 求得框架各杆件的内力, 反弯点法即由此而来。
i1 i2
ic
Ki1i2 i3 i4 2ic
K
2K
i3 i4
i1 i2
梁柱刚度比
ic
K i1 i2 ic
0.5 K
2K
41
(二)柱的抗侧刚度D值
特殊情况: 1.当同一楼层中有个别柱与一般柱的高度不相等时,这
些个别柱的抗推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钢结构之钢框架受力分析
钢结构之钢框架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①多层框架结构中,影响结构内力的主要是竖向荷载,而结构变形则主要考虑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一般不考虑结构侧移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随着房屋高度增大,增加最快的是结构位移,弯短次之。
故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其结构的侧向位移。
②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侧移由柱和梁的弯曲变形产生。
柱和梁都有反弯点,形成侧向变形。
框架下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也大,愈到上部层间变形愈小。
另一部分侧移由柱的轴向变形产生。
在水平力作用下,柱的拉伸和压缩使结构出现侧移。
这种侧移在上部各层较大,愈到底部层间变形愈小。
在两部分侧移中第一部分侧移是主要的,随着建筑高度加大,第二部分变形所占比例逐渐加大。
③一般将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视为刚性节点,柱固结于基础顶面,所以框架结构为高次超静定结构。
2)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框架结构在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图12所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已经成为目前高层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之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运用了混凝土的优点与钢筋的优势,在建筑受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构造模式,本文旨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定义和特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RC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模式。
该结构由水平的梁、垂直的柱和地基组成,梁和柱均由混凝土与钢筋组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较高,适应不同强度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具有刚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等需求高承重性结构建筑,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非常广泛。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是由荷载引起的,荷载使结构体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结构体就会发生破坏。
因此,如何正确的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对了解和掌握结构的性能与力学性能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纵向受力的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承受纵向荷载,其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承受压力和钢筋的拉应力共同决定。
由于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强度受其受力方向的影响,故柱受压承载力大于受拉承载力。
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将柱都设计成受压构件是比较合理的。
(2)横向受力的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承受横向荷载,其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的剪切强度和钢筋的张力共同决定。
当荷载作用于梁时,梁会发生弯曲变形,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因此,在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设置钢筋布置与箍筋的选用以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3)建筑物整体受力分析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每个单元(包括柱、梁)都需要承受纵向和横向荷载,并在承受荷载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当荷载作用于整个建筑物时,其承受力主要由基础和整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同决定。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结构特点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物最经常使⽤的结构形式之⼀,该结构以其传⼒明确⽽简捷的特点,被结构⼯程师所青睐。
框架结构的构件受⼒形式以受弯为主,杆件可以采⽤各种延性材料,形成钢框架、钢筋混凝⼟框架、劲性混凝⼟框架、⽊框架等多种框架形式。
不论哪⼀种,其宏观受⼒状况是相同的。
在这⾥,以钢筋混凝⼟框架为例,阐述框架结构的各种特点。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框架结构的组成包括梁、板、柱、以及基础。
梁与柱的节点为刚节点,个别情况下做成半铰节点。
柱的基础多为刚性节点基础,有时做成铰节点。
框架结构属于超静定结构,在⼒学计算中,通常称之为刚架。
柱柱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抗侧向⼒构件,是框架的关键构件。
框架结构的柱多为矩形,从室内看,⼀般突出于墙⾯。
近⼏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也随着⼊们对于室内空间要求的提⾼,异型柱逐渐流⾏,“L”、“T”、“⼗”形状的柱也有使⽤。
在⼀些⼤型建筑中,圆形柱也有采⽤。
梁梁在框架中起着双重作⽤,⼀⽅⾯梁承接着板的荷载,并将其传递⾄柱上,并进⽽通过柱传递⾄基础;另⼀⽅⾯,梁也在协调着柱的内⼒,与柱共同承担竖向与⽔平荷载,这在框架各种荷载作⽤下的弯矩与剪⼒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框架与框架之间的梁称为联系梁,理论上联系梁不承担荷载,仅仅连接框架。
实际上,联系梁也要调整框架不均匀的受⼒作⽤,促使框架受⼒更加均衡。
同时部分联系梁也承担着板所传来的荷载。
板板是不仅直接承担垂直荷载的构件,⽽且对于⽔平荷载,板所起到的作⽤也是⼗分重要的。
板是重要的保证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构件——板的平⾯内刚度极⼤,甚⾄可以被认为是⽆穷⼤,因此可以起到对于各个柱所承担的侧向受⼒进⾏整体协调的作⽤,还可以有效平衡各个框架之间的受⼒不均匀。
在楼梯间处,由于没有连续的楼板,空间刚度⼤⼤折减,要靠四⾓的柱来稳固这⼀不利空间,因此很多⼯程师将楼梯间四⾓的柱设计成相对较⼤的尺度。
梁与板⼀般采⽤钢筋混凝⼟整体浇筑,才能保证这种空间刚度,装配式楼板不能满⾜要求,因此对于抗震地区,现浇楼板是必须的。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及工程实例
? 外筒尺寸较内筒更大,增加其刚度更有 效
? 外周框架柱数量增加,形成筒体,剪切 变形减小,外筒抗侧刚度增加
? 外筒存在剪力滞后 ? 内筒以弯曲变形为主
剪力滞后
设计要点
? 应保证密柱深梁,否则会存在较大的剪 力滞后
? 增加外筒的角柱,提高抗侧效率 ? 加强内外筒之间的联系,可减小剪力滞
? 可用于长宽比较大的平面 ? 可减小剪力滞后的影响 ? 强轴放在框架平面内 ? 可结合外伸臂桁架及周边桁架,受
力更佳。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
? 根据结构的相似原理,可按照建筑的平面 尺寸,布置由巨型框架柱(由多柱通过水 平杆及斜撑形成的筒体)及巨型框架梁 (大多为水平桁架)形成巨型结构体系,
? 该体系受力明确,使用功能灵活且强度及 刚度均较大,
? 能很好地解决竖向构件的差异变形,
NEC 大 厦 平 面
髙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 主要抗侧力体系周边化 ? 抗侧力结构支撑化 ? 构件立体化,体系巨型化 ? 体型锥体化 ? 结构轻量化 ? 抗震(振)减震(振)方式多样化
台北101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体系 受力特点及工程实例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建龙
高层建筑常用结构体系
? 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 框筒-核心筒结构体系 ? 支撑框筒-核心筒结构体系 ? 框筒束结构体系 ? 巨型结构体系
框架-支撑结构 受力特点
? 杆件的抗压或抗拉的轴向刚度比杆件的 抗弯刚度要大
后的影响(伸臂桁架及周边桁架)
工程实例
支撑框筒-核心筒结构体系
? 轴向受力杆件刚度较弯曲杆件为大,外 支撑筒体刚度更大
? 无剪力滞后效应 ? 外筒承担的侧向力更大,对内筒要求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
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
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
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一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
最终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
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入直接相关。
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
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
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
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
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
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
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1],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
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
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框架结构其实是梁柱受力体系,墙不参与受力,所以所有框架结构的墙都是填充隔墙,不受力,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比如说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些填充隔墙的容重很小;如果是剪力墙结构的话,剪力墙是主要受力构件,厚度或许都比填充墙厚。
就性能来说,各有各的用途。
框架-剪力墙结构,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
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
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2。
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
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
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
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3。
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
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
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样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分别是什么?( 1 )砖混结构:是由砖或承重砌块砌筑的承重墙来承受楼层荷载。
多用来建造低层或多层居住建筑。
(2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的主体骨架承重结构,受力通过楼板——梁——柱传至地基。
多用来建造中高层和高层建筑。
(3 )剪力墙结构:是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力的结构,也叫抗震墙结构。
多用来建造中高层和高层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及使用范围(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及适用范围1.框架剪力墙(或称框剪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和公共建筑,也大量应用于高层旅馆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构成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有足够的剪力墙,具有相当大的刚度,从而使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避免填充墙在地震时严重破坏和倒塌。
所以在有抗震设计要求时,宜优先采用框剪结构代替框架结构。
2 .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1)水平力通过楼板传递分配到剪力墙及框架。
(2)水平力产生的剪力在底部主要由剪力墙承担,因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时,底部变形小。
但到顶部时,剪力主要由框架承担。
即框架在顶部时变形较小(图10-24)。
(二)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1.剪力墙的多少直接影响抗震能力,震害调查发现墙数量增加震害减少,日本福井和十胜冲地震中,钢筋混凝土墙每平方米楼面平均剪力墙长度少于50mn S寸,震害严重,每平方米楼面平均剪力墙长度多于150mm寸,破坏轻微,甚至无害。
但是剪力墙过多,也会造成不经济,因剪力墙增多,结构的刚度增大,周期缩短,地震作用加大,内力增大材料用量增加,基础造价也相应提高。
2.合理的数量(1)按许可位移值决定按《高层规程》许可位移的限值来核算结构必要刚度。
一般装修标准的框剪结构顶点位移与全高之比;卩/ H不宜大于1/700;较高装修时,口/ H不宜超过1/850,或由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max/ H的限制值来控制。
(2) 用结构自震周期和地震作用来校核一般较合理的基本自震周期为:n为结构层数3 .剪力墙的布置(1)剪力墙应沿各主要轴线方向布置,矩形, L 形和槽形平面中,沿两个正交轴方向布置。
(2) 应纵横方向同时布置,并使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比较接近。
(3)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4) 宜布置在:竖向荷载较大处、平面形状变化处、楼电梯间(5) 不宜在伸缩缝和防震缝两侧同时布置,纵向剪力墙不宜布置在端部,宜布置在中部。
(6) 剪力墙的长度不宜太长,总高度与长度之比宜大于2。
单肢墙长度不宜大于8m以免剪切破坏。
(7) 剪力墙的最大间距(见表10-15)。
注:B――建筑物的宽度。
剪力墙之间的楼面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还应小一些。
实际工程中,剪力墙的间距一般在2. 5B及30m以内。
这样的尺寸一般也已可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了。
(8) 框剪结构体系中,在设剪力墙后,框架柱应保留,柱作为剪力墙的端部翼缘,可加强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且剪力墙的端部配筋可配置在柱截面内,使剪力墙可一直坚持工作到最后。
对比试验表明,取消框架柱后的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将下降30%。
(9) 位于楼层上的框架梁也应保留,虽然在内力分析时不考虑剪力墙上的框架梁的受力,但梁作为剪力墙的横向加劲肋,也可提高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
对比试验,无梁的剪力墙极限承载力要降低10%。
当实在无法加梁时,也应设置暗梁,暗梁的高度与明梁相同,纵筋与箍筋均与明梁相同。
(10) 剪力墙宜设在框架柱的轴线内,保持对中,,不宜设在柱边。
五、简体结构当高层建筑结构层数多,高度大时,由平面抗侧力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剪力墙和框剪结构已不能满足建筑和结构的要求,而开始采用具有空间受力性能的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水平力主要是由一个或多个空间受力的竖向筒体承受。
简体可以由剪力墙组成,也可以由密柱框筒构成。
( 一) 简体结构的类型有1.筒中筒结构——由中央剪力墙内筒和周边外框筒组成;框筒由密柱(柱距3m)、高梁组成[图10-26(a)];2.简体—框架结构[ 图10-26] ,亦称框架—核心筒结构,由中央剪力墙核心筒和周边外框架组成;3 .框筒结构[图10-26(c)] ;4.多重筒结构[ 图10-26(d)] ;5 .成束筒结构[图10-26(e)];6 .多筒体结构[图10-26⑴]。
(二)筒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特点1 .简体是空间整截面工作的,如同一竖在地面上的悬臂箱形梁。
框筒在水平力作用下不仅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上的框架( 称为腹板框架)起作用,而且垂直于水平方向上的框架(称为翼缘框架)也共同受力。
薄壁筒在水平力作用下更接近于薄壁杆件,产生整体弯曲和扭转。
2.框筒虽然整体受力,却与理想筒体的受力有明显的差别。
理想简体在水平力作用下,截面保持平面,腹板应力直线分布,翼缘应力相等,而框筒则不保持平截面变形,腹框架柱的轴力是曲线分布的,翼缘框架柱的轴力也是而均匀分布;靠近角柱的柱子轴力大,远离角柱的柱子的轴力小。
这种应力分布不再保持直线规律的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由于存在这种剪力滞后现象,所以简体结构不能简单按平面假定进行内力计算。
3 .在简体结构中,剪力墙筒的截面面积较大,它承受大部分水平剪力,所以柱子承受的剪力很小;而由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则绝大部分由框筒柱的轴向力所形成的总体弯矩来平衡,剪力墙和柱承受的局部弯矩很小。
由于这种整体受力的特点,使框筒和薄壁筒有较高的承载力和侧向刚度,而且比较经济。
4 .当外围柱子间距较大时,则外围柱子形不成框筒,中央剪力墙内筒往往将承受大部分外力产生的剪力和弯矩,外柱只能作为等效框架,共同承受水平力的作用,水平力在内筒与外柱之间的分配,类似框剪结构。
5 .成束筒由若干个筒体并联在一起,共同承受水平力,也可以看成是框筒中间加了一框架隔板。
其截面应力分布大体上与整截面简体相似,但出现多波形的剪力滞后现象,这样,它比同样平面的单个框筒受力要均匀一些。
(三)筒体结构布置 1 .以方形圆形平面为好。
2 .可用对称形的三角形或人字形。
3.外框筒柱的柱距以不大于3. Om为好。
4,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1.5。
5 .四角的柱子宜适当加大,一般截面加大2-3 倍。
可做成L形,八字形。
6,筒体结构只有在细高的情况下才能近似于竖向悬臂箱形断面梁,发挥其空间整体作用,一般情况下H/B 宜大于4。
7 .由于框筒是空间整体受力,主要内力沿框架平面内分布,所以,框筒宜采用扁宽矩形柱,柱的边长位于框架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