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范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
第一章绪论(4课时)
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探讨西方史学史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西方史学史发展的阶段,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
2课时)
1
)是研究西方史学发展规律和
2、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各国的史学,包括历史学家的历史活动;指导历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活动的史学思想;以及作为研究成果的历史著作。
(重点是史学思想)
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1、历史
2、史学
3、史学史(Historiography)
4、史学思想
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社会和历史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由粗糙逐步(及于)精致,由局部逐步及于全面,由比较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乃至到一定阶段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流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史学思想,往往构成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
5、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史学理论是史学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更系统、更科学的史学思想。
与史学思想一致,史学理论大致也可以分为研究理解历史的理论和研究理解历史学的理论。
前者称历史理论,后者称史学理论。
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又把两者合称为“史学理论”(广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的史学理论。
6、史学观念
主要指历史学家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基本看法,如:对现实与过去的关系的认识,对史学研究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的看法等。
也可视为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的另一种表述。
7、史学流派
某种特定历史学家群体,该群体中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并以某种共同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研究。
如:兰克学派、边疆学派、年鉴学派等。
三、学习西方史学史的价值和意义
1、西方史学是打开西方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2、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认识意义重大。
3、从学科的意义上讲,西方的史学遗产也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
四、学习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重研究历代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
2.应研究西方历史学家所处的时代与历史环境
3.应研究西方史学流派
4.应在西方史学的流变中做出动态的考察
5.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第二节史学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1/2课时)
一、西方史学发展的脉络源远流长的西方史学史,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古典史学,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
从神话和史诗的史学萌发时代开始,至公元5世纪古典文化的终结,西方古典诗学经历了1000多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许多优良传统。
2、中世史学。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又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间古典诗学的传统中断了。
脱胎于犹太失学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和束缚着欧洲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
3、近代史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史学史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发展进程,它伴随着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实证主义史学等行程,至19世纪中后期,已经日趋成熟,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
4、现代史学。
大体上,它就相当于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不断成长壮大,它日益冲击着传统史学,并最终居于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
二、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
显现为五次大的转折: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
这次转变是从神人合一转为以神为本,人本主义史学诞生。
第二次,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
这次转折从“以人为本”转向“以神为本”,史学为神学服务,沦为神学的附庸。
第三次,始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开始。
转折“以神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回归人本主义。
第四次,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次转折是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变。
第五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主要是新史学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是转向后现代史学,还是新史学的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三节西方史学史研究(1/2课时)
一、西方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1、零碎地、偶然的、不自觉地反思(古希腊、罗马时期)
最早对历史学自身反思的不自觉的,从荷马、赫希俄法到波里比阿、尹奇。
2、文艺复兴时期,有了自觉地对历史学自身的反思,但作为仅为历史学家的传记汇编。
鲍杜安(Francoois Buudouin,1520—1573)让·丹波(Jean Bodin,1530—1573)勒尹阿(Louis Le Roy,1510—1573)波普利尼埃学(V oisin de La)
3、18世纪后期哥丁根学派对史学史探讨的推进主张将对历史学的探究与通史的探究结合起来。
4、19世纪由兰克开启了史学批判的时代,经实证主义等进一步发展
5、20世纪出现了对历史学法斯的系统研究古奇、克罗奇、李特尔等
二、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张广智有较为全面地总结1[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取得不少成果,不容忽视。
)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的草创时期。
其间,梁启超的《新史学》起了启蒙、开启的作用;李大钊、胡适等学者起了引进、宣传的作用。
这一阶段西方史学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兰克学派。
付斯年有“中国的兰克”之称。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曲折发展与遭遇坎坷的时期。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逐步繁荣与转型时期。
课外作业选题
1、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你是如何理解史学史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的?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史学及史学思想(古典史学ⅠⅡ)
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古典史学的概貌,掌握古典时期重要史家的史学著作和史学思想、思想方法和影响,探讨古典史学的特点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
传统。
重点: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波里比阿等主要史家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
难点:古典史学的特点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传统。
一、简况
西方古典史学,创立于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到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从内容上看,包含古希腊古罗马史学,其中古希腊史学既是西方史学的源头,也是古典史学的核心。
二、主要史家和史著有: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内容宏富,广采博收,“社会文化史之父”,“史学之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萨战争史》,专注于军政大事,艺文之事只字不提,“政治史之父”;色诺芬:《长征记》、《经济论》(《家政论》)
古罗马:李维、塔西陀、波里比阿、恺撒等
第一节西方史学的诞生(2课时)
一、西方史学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经济背景:城邦社会与城邦文明
(二)文化背景:
内部:古希腊文化思想的繁荣。
既包括古希腊哲学对宇宙组成的各种思想。
还包括各种新的社会思想与旧传统思想的激烈抗衡;
外部:东方文化和东方史学的影响。
二、西方史学的起源
1、神话和史诗:
希腊神话,由代代相传,经过几百年的积累,最后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从零星的神话传说形成了一整套井然有序的故事系列。
从中可以窥见上古时代希腊人处于朦胧中的历史意识。
克丽奥女神
古希腊的历史观念,一般说来起源于《荷马史诗》和波俄提西亚诗人赫西俄德的诗作《工作时日》和《神谱》。
2、西方史学的故乡——爱奥尼亚
在西方,更接近于史学的是公元前6世纪前后爱奥尼亚诸城邦中出现的散文纪事的作品。
米利都人赫克特阿斯《大地环游记》和《普系志》等。
第二节希罗多德的《历史》及其史学思想(4课时)
一、希罗多德的生平
二、《历史》及其价值
1、《历史》
2、主要价值
(1)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2)创立了历史叙述体;(3)求真精神的初步体现;(4)创立“鉴诫史学”的原则(5)文笔华美,描写生动;
3、局限与不足
三、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
1、人本思想;
2、“神嫉观”和“幸福观”。
(二)希罗多德的史学观及其贡献
1、对历史学性质的看法和对写史目的的思考;
2、宽广的治史视野和治史观念。
第三节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及其史学思想(4课时)
一、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修昔底德生平
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结构和内容(见教材P25)
二、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
(一)史学思想
1、进一步发展了人本主义思想;
2、首次尝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认识的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试图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历史发展的成因;
4、歌颂民主制度和法制精神;
5、对历史事件有一种哲学的理解;
6、有历史进步论思想的萌芽;
(二)史学方法
1、严谨的治史态度;
2、明确的治史目的,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3、奠定政治叙事史和政治军事史的传统;
4、文字表达具有较高的水平,叙述客观冷静,生动而真实;
5、开历史心理学先河。
第四节希腊化时期的专业史家及史学(1/2课时)
一、色诺芬及其《长征记》和《经济论》
1、色诺芬生平
2、色诺芬的著述
色诺芬是个多产作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以下几种:
《希腊史》(Hellenica)、《远征记》(Anabasis)、《经济论》(Oeconomicus or Economics,亦译《家政论》)和《论税收》等。
3、对色诺芬及其著述的评价①扩充了历史著作的记述范围。
②草创了以人叙史的新体裁。
③重视经济生活。
二、修辞学派与其他史家
第五节古罗马史学(3课时)
一、古罗马史学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景
二、古罗马史学的起源
1、广采博收,为我所用对伊达拉里亚文化和对希腊文化的吸收
2、罗马史学的滥觞
三、古罗马史学
(一)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史学
主要史家:匹克托Fabius Pictor、老伽图、撒路斯提乌斯、恺撒
(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史学1、李维及其《建城以来史》;2、塔西陀的史学思想
四、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一)希腊化时代通常指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开始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
所谓希腊化,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广阔的空间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文化交流过程。
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国家有托勒密、塞硫西、马其顿、希腊和柏加马等。
(看图)(二)波里比阿
1、生平与著述
2、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及其史学思想历史观
政体循环论与天命观2[①]、历史视野开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史学观、探讨史学的任务、价值和进行历史研究应具备的主要素质、重视史学研究中的真实,探究获得真实的方法
3、局限和影响
局限:文章平铺直叙读起来不能引人入胜,故流传不广。
在求真求实的彻底性方面却不及修昔底德。
是典型的英雄主义史观的代表
影响
(三)史家群体
★老普林尼及其《自然史》
★史家群体:
普鲁塔克( Plutarch,46-120)《希腊罗马名人传》
阿里安(Arian,96-175)《亚历山大远征记》
阿庇安(Appian95-165)《罗马史》
卢其安(Lucianns 125-192)《论撰史》
第六节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和史学观念(2课时)
一、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一)求真探索精神(二)人文主义观念(三)宽宏的历史眼光(四)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五)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二、古典史学中史学观念的特点
(一)古希腊的史学观念
1流行历史循环观2、人本主义的历史观3求真写实4以战争史、当代
史作为历史撰写的主题5缺乏时间观念
(二)古罗马的史学观念
1、历史的实用性2通古今之变3罗马人的罗马观4“人化”的历史—
—传记体
课堂讨论选题
1、古罗马史学的特点。
2、试析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课外作业选题
1、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史学传统中哪些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2、为何称修昔底德为“科学和批判历史的奠基人”?
第三章中世纪的史学及史学思想(4课时)
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西方史学在5世纪-14世纪的情况。
了解基督教史学是如何取代古典史学的。
分析介绍这一世纪西方史学的主要特点。
讨论这一时期史学呈现的落后与蕴涵的进步。
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拜占廷的史学。
重点: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难点:基督教史学中的“进步”与“发展”观念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1课时)
第一节黑暗时代?(1/2课时)
一、“中世纪”与“黑暗时代”二、对黑暗时代的剖析
第二节早期基督教会史学的兴起(1课时)
一、早期基督教史学的产生
二、早期基督教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攸西比乌斯《编年史》、《教会史》、《君士坦丁传》
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罗西厄斯《反世俗的历史》
三、奥古斯丁的神史学观念
第三节欧洲各国史学(1/2课时)
一、法国史学
格里戈里《法兰克人史》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
二、英国史学
比德《英吉利教会史》
三、德国史学意大利史学
鄂图《编年史》(《双城史》)
马克•波罗《马可·波罗游记》(《东方见闻录》)
第四节拜占庭史学(1/2课时)
一、主要史家
二、拜占庭史学的主要特征
显示出比西欧史学更多的世俗性
表现:史家身份多为俗人,作品中关注现世生活中的人,把修昔底德、
波里比阿、李维和塔西陀等为祖师
第五节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1/2)
一、中世纪史学的特点:
二、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课堂讨论选题
1、中世纪黑暗吗?为什么?
2、中世纪史学中的哪些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创造性?
课外作业选题
1、中世纪西方史学及其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近代西方的史学及史学思想(26课时)
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14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叶,5、6个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情况和西方各国史学的具体情况。
重点把握人文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批判史学)、实证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等史学流派的史学成就和史学思想。
重点、难点:各主要史学流派的主要理论和史学思想
主要教学方法:
重点精讲1-5节,略讲6-9节;在授课中的相应部分就“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如何评价兰克和兰克的史学思想?”、“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等问题进行讨论
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1课时)
1、简况:
2、近代史学的分期:
(1)发轫阶段(14-17世纪)
(2)长足发展阶段(18世纪前后)
(3)全盛阶段(19世纪-20世纪初)
第一节人文主义史学(4课时)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史学
1、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的具体内容(自学):
文学: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
艺术:乔托—欧洲绘画之父、达•芬奇—《蒙娜丽沙》、米开朗基诺—大卫、掷铁饼者、拉斐尔—画圣
4,人文主义史学的兴起
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史学
(一)马基雅维里及其史学思想(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年)
1.生平和著述
《君主论》(1513年第一部著作)、《论李维的罗马史前十卷》、《佛罗伦萨史》、《战争术》又译名(《用兵之道》、《霸术》和《战争艺术》)等
2、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
第一、以为政治统治服务为目的,以人性恶论为理论基础第二、人文主义的世俗观第三、其他方面
(二)奎齐亚迪尼(Francesoco Guicciardini 1483-1540)
1.生平及主要箸述
《佛罗佛萨史》和《意大利史》。
2、奎齐亚迪尼的史学思想
第一、注重史实,第二、具有全局观念,第三,以史论政,极为关注政治,着重检视当时的人物和政策。
(三)新史料批判方式的出现
1、比昂多与考古学
2、瓦拉与文献校勘学
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文主义史学
(一)欧洲其他国家人文主义史学的特点
其一,在恪守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的原则和精神的同时,各具各自的特色;
第二,比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史学家更为关心宗教和神学的争端;
第三,欧洲的人文主义史学家对古典文化的爱好发生了变化;
第四,后期的人文主义史学带上了浓厚的民族主义的色彩。
(二)各国史学
1、法国博丹(Jean Boti 1530-1596)《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
2、德意志
3、英国
4、尼德兰等国
四、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
人文主义时期史学最基本的特征:
(1)同中世纪前期的宗教世界观决裂,摈弃神定论的观点;
(2)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用“人”和“人事”的观点来考察和叙述历史;
(3)试图用社会现象和因果关系的联系解释过去。
第二节宗教改革史学和博学史学(3课时)
一、宗教改革与教会史学
二、德意志的教会史学
(一)主要新教史家
1、美兰克敦及其《世界编年史》
2、弗兰克及其《编年史》
(二)信仰冲突与历史论战
三、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史学
1、意大利
2、英国
3、法国
四、博学史学
(二)博学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玻兰达斯派的丕皮布洛克
2、圣摩尔派的马比昂和蒙福孔
第三节理性主义史学(4课时)
一、理性与理性主义
1、理性:
2、理性主义(rationalism)
二、理性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和局限性
(一)理性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史学领域的扩大,文化史的滥觞;第二,真正意义的世界史的出现;第三,历史哲学的兴起,一大批历史哲学家的涌现;第四,历史发展进步观点的流行;第五,历史批判方法的深化;第六,史学工作者职业化、平民化的趋势继续加强
(二)理性主义史学的局限性
首先,过分夸大思想意识力量的作用;其次,18世纪的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和共性,轻视偶然性和个性;第三,理性主义者缺乏历史连续性的观念,对中世纪和宗教缺乏科学分析的态度。
三、近代历史哲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历史哲学
(二)维柯(Giambattista Vico 1688-1744)
1、维科及其《新科学》
2、维科的主要史学思想
第一,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理论:
首先,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次,规律是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趋势;其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第二,他较早地提出了集体心理说的文化思想;
第三,认为历史和自然科学不同
(三)孔多塞、康德和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1、孔多塞(Marguis de Condorcet,1743-1794)
2、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3、赫尔德(Tohann Gottfried Herde ,1744-1803)
四、法国的理性主义史学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18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中心也在法国。
18世纪,法国史学与这一时期其他欧洲国家史学相比,具有更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色彩。
(一)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guien,1689-1755)孟德斯鸠的史学思想
第一、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思想;第二、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第三、提出了比较和历史发展多样性的观念。
(二)伏尔泰(Francois Marie Arouet Votraire1694---1778年)
伏尔泰史学思想中的核心是其理性史观和文化史观,他的史学思想在西方史学的发展中主要贡献是:第一、扩大史学范围;第二,最早把文化史引入历史
学领域;第三、开创了新的世界史体系,开了比较史学的先河;第四、比较彻底地解除了中世纪的宗教史观和历史解释。
(三)狄德罗与“百科全书派”
五、英国的理性主义史学
1、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罗伯逊(威廉•罗伯逊William
Roberson 1721—1793)吉本(Edward Gbbon ,1737—1794)
六、德意志理性主义时期的史学
哥丁根学派等
第四节浪漫主义史学
一、浪漫主义史学的涌现及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史学产生于18世纪末,风行于19世纪上半期。
它的涌现与同一时期在欧洲大陆上风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关系密切。
(一)浪漫主义思潮(二)浪漫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二、浪漫主义史学的思想内涵及其体现
(一)赫尔德对历史哲学的发展
(二)浪漫主义史学在德国、英国、法国
1、德国:缪勒、普鲁士学派等
3、法国:夏多布里昂、梯叶里米什莱等
3、英国:埃德蒙·柏克、麦考莱、卡莱尔等
三、浪漫主义史学的影响
第五节客观主义史学
一、客观主义史学的涵义
客观主义史学是19世纪中期由德国史学家兰克倡导的一种史学模式和流派。
二、客观主义史学产生的背景条件
1、19世纪德国人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史学的繁荣密不可分;
2、哥丁根学派的培养模式及哥丁根学派的活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浪漫主义史学的推动;
4、尼布尔一整套科学的历史批判方法与原则的提出。
三、兰克史学与兰克学派
(一)兰克生平
(二)兰克史学的特点
①.不作价值判断;②.严格考证史料;③.恪守政治史传统。
(三)兰克学派
(四)客观主义史学的得失
①.将历史学等同于史料学;
②.历史研究必然要受材料限制;
③.忽略了历史研究的主体及其意识。
四、客观主义史学的其它主要代表人物
(一)德国
1、魏兹
2、吉泽布雷希特
3、蒙森
(二)兰克学派及其对各国史学的影响
1、英国:阿克顿和剑桥学派
2、法国:摩诺
3、美国:乔治·班克劳夫特和赫伯特·亚当斯
第六节实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是同浪漫主义史学一道在19世纪初对理性主义史学进行重新思考后形成的一股史学思潮。
如果说浪漫主义史学是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在史学中的应用的产物的话,那么,实证主义史学便是实证主义的哲学理论在史学史中应用的结果。
它曾在19世纪下半叶迅速占领了历史学的主要阵地。
一、实证主义及其思想起源
二、实证主义史学及其史学思想
(一)实证主义史学
(二)主要实证主义史家及其思想
1.巴克尔
2.泰纳
3.古朗治
4.布克哈特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影响和困境
(一)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
1、运用心理分析方法
2、关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3、将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4、试图揭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
(二)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
1、实证主义对事实的重视,促使历史学家提倡对史料的批判和审查,促使历史研究变得更为严谨。
2、实证主义在历史中寻找科学的规律,促使历史学向自然科学并拢,形成日后历史学家向自然科学学习成为一种此起彼伏的潮流,不断更新着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困境
实证主义史家们只是简单地把已经确立了独立学科性质的自然科学来同历史类比,进而忽略了历史学的独特性,而难以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七节历史主义史学
一、历史主义与历史主义史学
(一)历史主义及其起源
历史主义首先是由浪漫主义者提出来的,在浪漫主义那里“历史主义”有“自然主义”相对,用来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表示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却没有创造自然界,以后“历史主义”逐渐包含了更多的意思。
它可以是一种世界观,又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二)历史主义史学及其的特征
①.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一个自然变化和有机发展的过程;
②.否定理性主义史学关于一切民族、时代和文化的理性的统一性和永恒性的观点;
③.强调直觉和沟通,要求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第八节 西方学者对古代东方文明的研究
一、埃及学与亚述学
埃及学、亚述学
二、宗教与宗教学
三、汉学
第九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形成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是19世纪历史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这一历史理论到20世纪并没有被哪一种理论覆盖,并且在新的发展中获得了更为强大的生命: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活动和历史实践
主要体现在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回答了许多具体历史问题,涉及到的主
要历史著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