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四大古桥与三大文化名楼

十字桥 位于山西太原 市晋祠内。桥梁为十 字形。全桥由34根铁 青八角石支撑,柱顶 有柏木斗拱与纵、横 梁连接,上铺十字桥 面。
安平桥 位于福建晋江 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 石板铺成,桥头有六 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 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 式石桥,
桂林玻璃桥
• 玻璃桥:长仅22.4米,宽仅 2.64米,是我国第一座采用 特别水晶玻璃构架的实用性 桥梁。无论是外部立面,鱼 廊屋顶,还是桥面承重部分, 均采用工艺精致、造型考究 的水晶玻璃制品为构件,甚 至连柱头、栏杆和饰件也都 是用水晶玻璃专门熔铸的。 桥拱为五跨贴水型拱桥,只 供观赏,不可通船,以保安 全。该桥不论远望还是近观, 都是晶莹剔透,异常迷人。 入夜之时,在梦幻般的灯光 烘托下,让游客产生漫游仙 境的感受。
• 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 双向六车道。解放桥两端设有大型亲水平台,行车道以花 带相隔,东岸新辟沿江步行街,西岸与繁华的商业街相连, 成为桂林市的又一标志性精品。整座桥简洁通透,拱中套 拱,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有机地融入桂林周 围的山水景观中,成为又一旅游景点
为了保护赵州桥, 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 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3.安澜桥
飞跨成都著名都江堰上的安澜桥是中国和世界上现存最长 的古代索桥,全长320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 修建的材料有关。清嘉庆八年 (1803),何先德夫妇倡议修 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 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 妻桥"。它是勾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桥的原址本 来在鱼嘴处,1974年因兴建外江水闸,经国务院批准,将 索桥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钢索建造。索桥是我国古代人 民为征服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利用本地竹木资源创建的 悬空过渡桥梁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
古代著名桥梁历史

古代著名桥梁历史一、赤水古桥赤水古桥位于中国四川省阆中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该桥修建于明代,全长约120米,由24个石拱构成。
赤水古桥的石拱造型独特,结构稳固,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这座古桥见证了阆中古城的兴衰,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
二、卢沟桥卢沟桥位于中国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卢沟桥最早修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形成了现存的规模宏大的桥梁。
卢沟桥是一座石拱桥,全长约266米,宽约7米,由11个石拱组成。
这座桥梁曾经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三、赵州桥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赵州桥修建于隋朝,全长约50米,由11个石拱构成。
这座古桥的石拱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历经千年仍然保存完好。
赵州桥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被誉为“桥中之王”,享有盛名。
四、洛阳桥洛阳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洛阳桥最早修建于东汉时期,后经多次重修,形成了现存的规模宏大的桥梁。
洛阳桥是一座石拱桥,全长约377米,宽约6.3米,由37个石拱组成。
这座桥梁曾经是洛阳古城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五、赛乌苏木桥赛乌苏木桥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中国著名的蒙古族桥梁之一。
赛乌苏木桥修建于清代,全长约266米,由9个石拱构成。
这座桥梁是蒙古族民居建筑与汉族桥梁建筑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六、陆家嘴大桥陆家嘴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是中国现代城市桥梁的代表之一。
陆家嘴大桥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全长约1.2公里,由5个斜拉桥构成。
这座桥梁是上海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七、乌鲁木齐大桥乌鲁木齐大桥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境内,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座重要桥梁。
乌鲁木齐大桥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长约1.5公里,由9个石拱桥构成。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分别是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名桥:1、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
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2、洛阳桥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
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
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3、广济桥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4、卢沟桥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1、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2、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中国十大著名古桥

中国十大著名古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卢沟桥(北京)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年9),明正统九年(144年4)重修。
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年8)重建。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一块,为“燕京八景”之一。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是根据永定河水流的特点设计的。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全长212米.,2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米.。
5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拱,面宽7.米5,最宽处可达9.米3,有栏板27块9,左侧石栏雕柱14根0,右侧石栏雕柱14根1,柱高1.米4,柱头均雕蹲伏的石狮。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
桥的两侧有28根1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
望柱中间嵌有27块9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
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
这些石狮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是卢沟桥石刻艺术的精品。
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
196年1,文物工作者采用编号的办法,共清点出石狮48头5。
198年4,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头9。
193年7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史料陈列馆于198年17月7日在桥头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十大名桥」历史悠久可称古桥级别

中国「十大名桥」历史悠久可称古桥级别1.<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2.<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
广济桥也与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福建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3.<五亭桥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国家5A级景区--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内,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
"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
"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
4.<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
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5.<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
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中国最美的十座古桥

中国最美的十座古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众多古老而美丽的建筑。
其中,古桥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最美的十座古桥。
第一座古桥是位于北京市的卧佛寺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100米,由26个石拱组成。
整座桥以石料为主,结构稳固,形式独特,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第二座古桥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300米,横跨在瘦西湖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形式简洁大方,与湖水、园林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第三座古桥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人民公园古桥。
这座桥建于清代,全长约200米,横跨在浣花溪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拱洞形态各异,雕刻精美,是成都市的一大景点。
第四座古桥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断桥。
这座桥建于宋代,全长约25米,横跨在西湖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曾多次被毁,如今只剩桥墩和桥头堡,但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
第五座古桥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涌泉桥。
这座桥建于唐代,全长约20米,横跨在涌泉河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桥洞上还有精美的雕刻,是福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第六座古桥是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君山岛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50米,横跨在洞庭湖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形式独特,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七座古桥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50米,横跨在庐山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桥洞上有精美的雕刻,与庐山的山水相映成趣。
第八座古桥是位于山西省平遥县的古城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100米,横跨在平遥古城的护城河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拱洞形态各异,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第九座古桥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沙面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50米,横跨在珠江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形式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建筑和水景相得益彰。
第十座古桥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古琴台古桥。
这座桥建于明代,全长约30米,横跨在长江上。
桥身以青石砌成,桥洞上有精美的雕刻,是武汉市的一大景点。
中国四大古桥—河北赵州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地的桥、编织成四通⼋达的交通络,连接着祖国的四⾯⼋⽅。
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的创举,充分显⽰了我国古代劳动⼈民的⾮凡智慧。
赵州桥⼜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的洨河上。
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朝⽯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最雄伟的⽯拱桥。
赵州桥只⽤单孔⽯拱跨越洨河,⽯拱的跨度为37.7⽶,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超绝伦的是,在⼤⽯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拱,从⽽改变了过去⼤拱圈上⽤沙⽯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象赵州桥这样古⽼的⼤型敞肩⽯拱桥。
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是独⼀⽆⼆的。
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赵州桥晚了700多年,⽽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隋代⽯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永放光辉。
中国四大古桥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 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 缮8次。在主拱券的 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 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泄流量。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 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 • 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 建在自然砂石上。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 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 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 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 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 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 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 位置。”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 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为增加 泄洪能力,李春还独具匠心,在大拱两肩上各设两个小拱。
广济桥的传说 潮州广济桥的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 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 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 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 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 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 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 来。
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

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让人惊叹的名建筑。
今天观景就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
一、中国四大名桥①、赵州桥《朝野佥载》“赵州石桥甚工,磨砻密致如削焉。
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整个主体桥长64.4米,它建于公元595年——605年。
赵州桥可以称是桥梁的“活化石”,它是世界上时间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采用的是单孔长跨的方式,跨径长达37米之多,创下了我国最早跨径最大的桥梁历史记录。
赵州桥因为设计合理,雄伟壮观,且比欧洲的同类拱桥要早一千二百多年,因此被人誉为“天下第一桥”。
②、洛阳桥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它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上,因此而得名洛阳桥,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式大石桥,在世界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世界桥梁筏式基础的开山鼻祖。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时期历时7年之久(1053年——1059年)。
洛阳桥现长度为731.29米、宽4.5米、高7.3米。
洛阳桥最特别的是“种蛎固基法”,开创了世界桥梁史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上的成功案例。
③、广济桥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坐落在广东省潮州市,始建于1171年。
最先广济桥是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在一起而成。
后来浮桥被洪水冲垮,广济桥开始先是在西岸修建桥墩,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岸也开始修建桥墩。
东西两岸的桥墩修好后,中间段仍然用大船连接起来。
1958年中段的浮桥全部改为钢梁桥。
广济桥是我国桥梁史上最特殊的一座桥梁,它集梁桥、拱桥、浮桥为一体。
因在广济桥上有二十四对亭台楼阁,楼阁里是各种各样的商铺,故广济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
④、卢沟桥《马可·波罗行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因横跨永定河(原名卢沟河)而得名卢沟桥。
请从建造材料、结构体系选型和国内外影响等方面简述赵州桥的特点,并结合行业发展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以下是从建造材料、结构体系选型和国内外影响等方面对赵州桥的特点进行的总结:
1. 建造材料:赵州桥的主要建造材料为石材,采用青石和石灰石等优质石材,确保了桥体的坚固和耐久性。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天然石材建造如此大型的石拱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石匠的高超技艺。
2. 结构体系选型:赵州桥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敞肩拱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敞肩拱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且还减少了桥体对墩台的推力,这对于降低桥墩的负荷、提高安全性起到了很大作用。
此外,赵州桥的拱形曲线优雅,富有动感,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点。
3. 国内外影响: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对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理念被广泛应用,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在国外,赵州桥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东亚地区的桥梁设计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造材料、结构体系选型和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先进水平,为世界桥梁建筑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四大古桥是指哪四个

四大古桥是指哪四个
中国的四大古桥分别是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潮州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赵州桥,赵州桥亦名赵州大石桥、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横跨河北赵县城南2.5公里的洨河之上,长64.4米,宽9米,跨径37.02米,由随匠李春建于公元594-606年间。
洛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北位视游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
广济桥,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横跨韩江。
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于桥畔的传说,又名湘子桥。
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金章宗开始修建芦沟桥,三年后建成。
初名“广利桥”。
后由于桥身跨越芦沟,人们都称它芦沟桥。
中国的四大古桥走完了作文

中国的四大古桥走完了作文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古桥吗?那可都是充满故事和韵味的老家伙呢。
我呀,最近就把这四大古桥都走了个遍,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古代的能工巧匠来了一场奇妙的对话。
我先踏上的是潮州的广济桥。
刚到那儿,就被它独特的风格给震撼到了。
这座桥啊,中间居然是用船连接起来的,就像一串漂浮在江面上的大珠子。
白天的时候,它静静地横卧在韩江上,像是一位沉稳的老者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我走在桥上,脚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的,那都是岁月的痕迹啊。
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商人们挑着担子,小心翼翼地走过,还有那些文人墨客,站在桥上对着江水吟诗作画。
这桥可不仅仅是个交通要道,简直就是个大舞台,上演了无数的人间百态。
接着我就奔着河北的赵州桥去了。
大名鼎鼎的赵州桥啊,我小时候就在课本里读到过它,现在终于能亲眼见一见了。
它就像一道弯弯的彩虹横跨在洨河上,那弧度真是优美极了。
赵州桥的石头都好大一块,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凉飕飕的,感觉就像摸到了历史的肌肤。
这座桥可结实了,历经了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洪水地震都没把它怎么样。
我在桥上走来走去,心里不停地感叹古人的智慧,没有现代的机械,他们是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块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还能让这桥屹立千年不倒呢?然后我就到了福建的洛阳桥。
洛阳桥的周围景色那叫一个美啊,海水在桥下缓缓流淌,海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丝的咸味。
这座桥的建造可不容易,听说当时为了造桥,想了好多办法呢。
那些牡蛎被巧妙地利用起来加固桥墩,这可真是个奇思妙想。
我走在洛阳桥上,看着桥两边的石栏杆,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虽然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了,但还是能想象出当年的精致。
这桥就像是一座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神奇纽带,把人们的生活和海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我来到了北京的卢沟桥。
卢沟桥给我的感觉就比较庄严肃穆了,毕竟它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沧桑。
桥上的狮子那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大的小的,形态各异。
我在桥上慢慢地走着,一边数着狮子,一边想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七七事变。
中国古桥四大名桥介绍

中国古桥四大名桥介绍说起咱们中国的古桥,那简直是历史长河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每一座都藏着故事,踏着岁月悠悠而来。
今儿咱们就聊聊那四大名桥,它们啊,就像四位老朋友,各自有着不凡的本事和迷人的风采。
首先聊聊赵州桥,这位老兄可是个老资格了,隋朝时候就站在了洨河上,一晃就是一千多年。
你瞅瞅那设计,真是绝了!不用一颗钉子,全靠石头自个儿榫卯咬合,结实得跟啥似的。
走上去,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仿佛能听到石头在低语,讲述着千年的风雨沧桑。
赵州桥啊,就像是位慈祥的老爷爷,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土地,让过往的行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稳与厚重。
再来说说卢沟桥,这桥可不一般,它不仅是座桥,还是历史的见证者。
特别是那桥上的狮子,哎呀,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严庄重,简直就像是个小型的狮子王国。
老话说得好,“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
走在卢沟桥上,你不仅会被这些狮子吸引,更会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骄傲。
接着咱们聊聊广济桥,这可是个会“分身术”的桥。
白天是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到了晚上,嘿,它就变成了浮桥,小船一摆,水面就多了条路。
这种设计,既方便了百姓通行,又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广济桥啊,就像是位会变魔术的叔叔,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惊喜。
走在这样的桥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这桥,真是神了!”最后,咱们得说说洛阳桥了。
这座桥啊,建在海面上,那可是真本事。
想当年,为了建这座桥,人们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他们用石头砌成桥墩,还在上面种上牡蛎,让牡蛎的壳儿和石头长在一起,这样桥就更牢固了。
洛阳桥啊,就像是位勇敢的海上勇士,守护着两岸的安宁与繁荣。
站在桥上,望着海天一色,你会感受到那份壮阔与豪迈。
这四座桥啊,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风采。
它们不仅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每当我们走过这些桥时,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闪耀。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

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史中国桥梁建设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桥梁以木质结构为主,主要是梁桥和浮桥。
秦汉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和券石技术的产生,我国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回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有不少属于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潮州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的建设典范。
河北赵州桥单孔石拱跨度超37米,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设计师李春在原先叠梁拱的架构基础上,两侧添加小拱,创造出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种设计,不仅节约石料,减轻桥的自重,还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我国桥梁自主发展近乎停滞。
直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这是一座公铁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
当时,国内外都有人断言,钱塘江江底流沙层厚,建桥不可能成功。
但茅以升利用“气压沉箱法”克服了这一困难,只以两年多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就建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自行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公铁两用大桥,结束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桥梁建设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国内资源、技术和工业化水平,造桥基本靠手工作业。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仍快速增长,规模由1957年的3.68万座增长到1978年的12.82万座。
其中,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特大桥,打破了外国专家做出的“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均提升至全新水平,是中国桥梁建设历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桥梁建设,修建了主跨超600米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主跨888米的悬索桥广东虎门大桥、主跨420米的拱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现重庆万州长江大桥)。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桥,精美绝伦,处处彰显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桥,精美绝伦,处处彰显古人智慧!北京卢沟桥,位于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故得名。
此桥之名无需赘言,乃中华奋起抗战的前锋阵地,中国军队在此打响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堪称中华近现代史上第一名桥。
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横跨洨河。
因赵县古称赵州,故名。
又称安济桥,又因大桥用石头砌造而成,又称大石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始建于隋文帝,隋炀帝初年完工。
泉州洛阳桥,中国四大名桥之一,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
1053年,由北宋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1059年建成。
因建桥难度极大且造桥方法别具一格,建成后一时轰动泉州。
后人观摩之后,对此桥评价极高,将其与赵州桥并称,曰“南洛阳,北赵州”。
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始建于南宋,解放前夕已破败不堪,1958年重修。
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位于昆明湖长堤上,乾隆年间兴建,光绪时失修。
据传,乾隆每次游园必从玉带桥下穿过,不仅因交通方便,还因此桥造型优美。
浙江杭州西冷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又名西林桥。
明代陈贽有诗赞曰,“东风客每携壶过,落日人还唤渡无?最有春来狂可玩,桃花千树柳千株。
”浙江宁波惠明桥,浙东最早古桥,位于鄞州区洞桥镇洞桥村,是此区为数不多保持完好的古桥之一,始建于唐朝。
浙江宁波老洞桥,鄞州区洞桥镇洞桥村,始建于北宋960年。
桥上建屋九间,屋顶呈卷棚式,属于典型的浙东小型桥梁。
浙江宁波季卫桥,位于余姚市,始建年代不可考。
明代倭乱,此桥被倭寇焚毁。
1835年,该县叶季卫出资重建,后人遂以其名冠之。
中国桥梁之最

思考:
观察钢索桥的结构, 它有什么显著特点?
答:钢索桥从结构上 看是吊桥,即桥面被 钢缆吊起来。其显著 特点是跨度很大。
体验活动:
让我们模拟建造一座“钢 索桥”,体验一下“钢缆”的拉
力。
绳子垂下些
F F
绳子拉直些
想一想:
桥塔为什么要修那么高?
答:桥塔修那么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为1280米)
西藏拉萨铁路大桥
想一想: 观察比较这 扬州瘦西湖里的“二十四桥”
些桥,它们有什Βιβλιοθήκη 么相同和不同, 各有什么优点?法国古代的加尔德石拱桥
长江三峡中的钢筋水泥拱桥
相同点 不同点
优点
都有桥 拱、桥 面和桥 墩。
桥面在拱的 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
上方
行。
桥面在拱的 下方
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 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拱 的外推力。
观察这座钢索桥, 它使用了哪几种 结构?这样做有 什么好处?
答:这座钢索桥使用了框架、拱形和钢索这三种结构。 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材少,桥的抗弯曲能力更强,更加 坚固,跨度更大。
欣赏:
很多现代大桥不是一种单纯的结构,而是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请同学们感受和欣赏现代各式各样的桥形状和结构之美。
涪江大桥
在很早以前人们从缠绕在大树间的藤蔓得到启示,用藤蔓做 成了吊桥.后来用铁链代替藤蔓建造出了铁索桥,后得益于科技的 发展,用钢丝编成的缆绳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钢索桥.
吊桥
钢索桥
斜拉式的钢索桥
悬索式的江阴大桥
钢索桥:由钢缆,桥塔,桥面构成。 钢 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桥 塔:是支撑钢缆的主要构件。
渠江二桥
中国的四大古桥走完了作文

中国的四大古桥走完了作文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古桥不?那可都是响当当的老家伙,充满了故事和韵味呢。
这不,我呀,就把这四大古桥都走了个遍,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古人来了一场超酷的对话。
我先到的是潮州的广济桥。
刚到那儿,我就被它的奇特模样给惊到了。
这桥啊,中间那一段竟然是用船连接起来的,就像一条巨龙中间断开了,然后用好多小“鳞片”(船)给补上。
白天的时候,那些船就静静地待在那儿,让人们从上面走过。
我走在桥上,心里想着,以前的人可真聪明啊,想出这么个奇妙的点子。
而且这桥两边的亭子古色古香的,我站在亭子里,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商人挑着担子,在桥上匆匆走过,去对面的集市做买卖呢。
接着,我就奔向了河北的赵州桥。
这赵州桥可是名声在外啊,都说它是“天下第一桥”。
当我真的站在它面前的时候,那种震撼感是没法形容的。
这桥就那么稳稳地横跨在河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还这么坚固。
我走在赵州桥上,就像踩在一个老祖宗的肩膀上。
我仔细看那桥身的石块,每一块都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听说当年李春建造这桥的时候,肯定是费了不少心思。
我在桥上走了几个来回,想象着千年前,马车在桥上辘辘驶过,桥下的河水欢快流淌的画面。
然后呢,我就来到了福建的洛阳桥。
这洛阳桥啊,和大海有点关系呢。
走在洛阳桥上,海风呼呼地吹着,那叫一个凉快。
这桥可不容易建啊,要在海里打桩子,古代的工匠们得多厉害才能做到啊。
我看着桥底下那些牡蛎附着在桥墩上,突然觉得很神奇,这牡蛎就像是大自然给洛阳桥的保护神一样。
沿着洛阳桥走的时候,我还看到了不少渔民在附近捕鱼,感觉这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呢。
我到了北京的卢沟桥。
卢沟桥的狮子那可是出了名的多。
我一边走,一边数着狮子,可是数着数着就乱了,那些狮子啊,形态各异,有的在嬉戏,有的在威严地蹲着,就像一个活灵活现的狮子王国。
站在卢沟桥上,我就想起了那段沉重的历史,七七事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我抚摸着桥栏,心里既感慨这桥的美丽,又为那段历史感到痛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名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潮州广济桥(湘子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
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
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
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
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
赵州桥历史
赵州桥距今13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
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
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
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
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
总的来说赵州桥的特点可总结为:历史悠久、结构坚固、造型优美。
洛阳桥简介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
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历史
洛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
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
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
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
郡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元1426年-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
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僧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王之琦修复;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蔡延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
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
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屡被摧毁。
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
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涵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
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广济桥
广济桥简介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
俗称湘子桥。
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历史
广济桥,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
淳熙元年〔1174),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纬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筑建,至绍定元年(1228)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
其中又以淳朝+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建设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亨”,并称东桥为“济川桥”,至开禧二年(1206),建成桥墩十三座。
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激十二桐,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
六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知府谭伦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廿四圳”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
道光二十二的年(1842)洪水,东墩鉎牛坠人江中。
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该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
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1958年改中段浮桥为钢梁桥,全面加固维修。
1989年下游一公里处新建了韩江大桥,为保护修复这一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提供了重要前提。
卢沟桥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
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