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色素对PLA_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染色的初步研究_金彬炜

合集下载

竹纤维织物活性染料中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竹纤维织物活性染料中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21 0 0年第 2期
山 东 纺 织 科 技
・2 S・
竹 纤维织物 活性染料 中 深色 染 色 工 艺 研 究
闫 红 清
( 岛大 学 , 青 山东 青 岛 2 6 7 ) 6 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 文章介 绍 竹纤 维织物 中深 色产 品采 用 高性 能 活性 染料 染 色的 工 艺 实验 , 过 系列 实验 , 通 比
本文 根据 竹纤 维 织 物 的染 色 性 能 特 点 , 对 针
中深 色产 品染 色 时 存 在 的 固 色率 和匀 染 性 问题 , 探讨 了相 关工 艺参 数对 染 色质量 的影响 。经 反复 工艺 实 验 , 现 了操 作 简 便 , 高质 量 , 实 提 优化 工 艺
的 目的 。
碱剂 、 电介 质 、 色浴 比等 因素 对竹 纤维 染色性 能 染
的影 响进行 实 验 。 3 4 1 碱 剂类 型对 固色 率 的影响 ..
试 验 方 法 : 定 其 它 染 色 条 件 , 变 碱 剂 类 固 改
型 , 行 固色率 测试 , 进 处方 见表 1 。
0 l 0 2 0 3 0 40 5 0 6 0
性 能稳 定 , 适用 于浸 染 、 染 等染 色工 艺 , 人 体 轧 对
和 环境 友好 , 符合 欧 盟关 于纺 织 品执行 的 0e o k— Te l 0生态标 准 , 国 内有较 大 的应用 市场 。 x0 在
3 2 染 色 方 法 确 定 .
的手 感 及悬垂 性 、 吸湿性 、 良的着色 性 等 。 目 高 优
常 温染 色小 样机 、 电炉 、 光光 度计 、 分 电熨斗 。
收 稿 日期 : 0 00 ~ 1 2 1 -2 2

染色性能研究:竹炭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染色性能研究:竹炭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45min。影响竹炭纤维针织物K/S值的因素按极差由大到 排列为:染色时间(C)、漂白温度(A)、pH值(B)。组成的优 化工为:A2B2C2即pH值5.5,染色温度120
℃,染色时间45min。得出闰土分散蓝56上染竹炭纤维针 织物的最优工艺为:pH值5.5,染色温度l20℃,染色时间 45min。2.3染色品染色牢度分析经最佳工艺染色后的
未染色的试样相比,仅有少许下降,说明染色对竹炭纤 维针织物的负离子释放性能影响不大,从而进一步说明 了染色工艺的合理性。3结语3.1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 实验方法分析,得到竹
炭针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所用的染料为闰土分散蓝 56,染色pH值5.5,染色温度120℃,染色时间45min,浴 比为1:20。3.2通过测试,经最佳工艺染色后的竹炭针 织
各染色工艺因素对竹炭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2.1.1染 色时间染料2%(0.W.f),pH值为5,浴比为l:20,温度 为l30℃,时间为15~90min。其染色时间对上染
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染色时间的增加,织物的上染 率增加,效果明显,这是因为染料除了扩散到纤维内部 以外,还可以利用停留时间内的移染性能,消除吸附过 程中发生的不 匀,从而
大大提高透染和匀染效果;但时间过长,匀染程度不会 进一步提高,反而会因染料水解或还原,降低上染率, 甚至变色,故选保温染色45min左右。2.1.2染色pH值对染 色pH值进
行单因素分析,2%的染料2%(o.w.f),氯化钠为30g/L, pH值为3.5—6.0。浴比为1:20,温度为130℃,时间为 45min。其pH值对上染率的影响如图3所
增加,这是因为移染性是竹炭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 时获得匀染的一个基本因素,而染料移染主要发生在高 温区。竹炭涤纶纤维 染色,采用低温型的分散染料染色 时,120℃能达到较高

竹纤维的理化性能及染色研究

竹纤维的理化性能及染色研究

1 实 验
11 材 料 、试 剂 和仪 器 .
材料:竹纤维、粘胶纤维 。 试剂:苯 、无汞 乙酸、N C 、N zO 、N zi 3 3O 分析纯 ) a I a 3 a O 、H P 4( C S ,草酸铵 、N O a H、 H S 4 B C2Na i 9 N 3O ( 2O 、 a I 、 2 O 、 a 4 化学纯 ) 活性染料蓝 K G , S P , . R 活性嫩黄 , 活性大红 K -G。 E3
研 究。采用化学 系统 分析法 、平均法得到竹纤维化学 成分 的质量分数 。在化学性能 方面主要测定其酸 、碱溶失率 。并从上染速率曲线、染色牢度 这两方 面对活性染料
竹纤维 染色作了初步研究 ,结果说 明其与染料分子的亲和性好 ,有 优 良的可染性和 色牢度 。 关键词:竹纤维 ;物理性 能;化学组成 :染色性能 中图分类号:0 3 .1 6 61 文献标识码 :A

试样处理前绝对干重,w 试样处理后绝对干重 。
1 . 染 色性 能p .4 2
活性染料染竹纤维、粘胶纤维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 处方 :活性染料 2 ( % 对织物重 ) ,硫酸钠 3 /,碳酸钾 15gL 0g L 2 /,浴 比 5 1 0: ,温度
8 ±2 。 O ℃
维普资讯
第 l 卷第 1 5 期
20 0 7年 3月
纤 维 素 科 学 与 技 术
J r lo Uuo eSce c n Te h l g ouna fCe ls in ea d c no o y
、o . 5 NO 1 r1 1 .
收稿 日期:2 0 —23 0 51 .0
作者简介 : 李梦杰 (90 )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染整专业研究生 。 18 一 ,女

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另外,聚乳酸纤维还兼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 特点,如吸湿排汗均匀、快干、阻燃性低、烟尘小、热散 发小、无毒性、熔点低、回弹性好、折射指数低、色彩鲜 艳、不滋长细菌和气味保留指数低等。由聚乳酸纤维 制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和手感,制成的成衣穿
着舒适,并具有耐穿、抗皱、抗紫外线、导湿和释放人 体气味等特性,是极佳的高级休闲服饰和优质舒适运 动服的面料[5-7]。
材 料 :聚 乳 酸 纤 维(上 海 同 杰 生 物 材 料 有 限 公 司),分散黄 E-RGFL、分散黄 SE-2GL、汽巴绥脱黄 EL-F2G,C.I.红 60、C.I.54、C.I.79,醋酸、醋酸钠、保险 粉、纯碱。
设 备 :Ti- Color Ⅱ 型 红 外 染 色 小 样 机(意 大 利 ORINTEX 染色技术有限公司),CM-3600D 型电脑 测色配色系统(意大利 ORINTEX 染色技术有限公 司),M228 型耐皂洗牢度试验机(锡莱-亚太拉斯有限 公司)。 2.2 染色工艺
的影响。实验表明:聚乳酸纤维高温高压染色的最佳染色温度为 110 ℃,染色 pH=4~5,染色时间为 30 min。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玉米纤维;PLA;染色
中图分类号:TS193.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9)03-0020-04
Study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PLA fiber
第 41 卷 第 3 期 2019 年 3 月
染整技术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Vol. 41 No. 3 Mar. 2019
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张巍峰
(纺织企业技术进步咨询服务中心,北京 100020)

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研究进展-论文课案

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研究进展-论文课案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0 引言 (3)1 竹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5)2 竹纤维的染色 (7)3 竹纤维的后整理 (9)4 竹纤维染整加工的发展方向 (11)5 参考文献 (13)摘要竹纤维是一种新兴的天然、绿色、环保纤维,该纤维白度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强力好,韧性和耐磨性较高,可纺性优良,制成的织物吸湿性和透气性能优良,具有滑爽、丝绒、抗菌防臭等特殊功能。

鉴于竹纤维的这些特性,可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

:竹纤维是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和抗菌等性能。

根据竹纤维湿强力差,结晶区紧密等特点,在大量的生产试验基础上,确定了竹纤维针织面料的前处理、染色及后整理工艺,以确保其产品保持竹纤维的天然特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竹纤维的分类及性能特点,分析了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流程, 系统介绍了竹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染色机理及其后整理工艺, 并指出了今后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竹纤维,针织物,染整,研究方向,染整工艺Dyeing and finishing of bamboo fiber fabric ProgressABSTRACTBamboo fiber is a new natural, green, green fiber, the fiber and viscose fiber whiteness close, good strength, toughness and high wear resistance, excellent spinnability, made of fabric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meability excellent, with a smooth, velvet, anti-bacterial deodorant and other special features. Given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fiber, can develop high added value products.: Bamboo fiber is a new type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with excellent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e wet strength of bamboo fiber is poor,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losely crystalline region, in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ion on a pilot basis, to determine the bamboo fiber knitted fabric pretreatment,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ir products maintain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fiber, improve product the grade and added valu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mboo fiber an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mboo fiber fabric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es, systems introduced bamboo fiber fabric pre-treatment,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mechanism, and that the future of bamboofabric dye Finishing development.Key words:Bamboo fiber, knitted fabric, finishing, research direction, the dyeing process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研究进展0 引言我国竹子产量世界排名第一,约占世界总资源的三分之一.竹纤维是利用我国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精制而成的。

白竹炭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_下_

白竹炭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_下_

18摘要:针对吉藁生产的粘胶基白竹炭纤维进行了染色方面的逐步探讨,对粘胶纤维、白竹炭纤维及竹炭/棉混纺纱线(70/30)用B型活性染料染色,比较了白竹炭纤维与粘胶纤维染色性能的差异,并找出竹炭/棉混纺纱线(70/30)用B型活性染料三原色的最佳染色工艺。

关键词:竹炭纤维;白竹炭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图分类号:TS 1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0)05-0018-02张琳琳 崔艳芳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 050018)白竹炭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下)3.2 各因素对竹炭/棉纱线上染百分率的影响3.2.1温度的影响图32 温度对活性嫩黄B-6GLN TM染料染竹炭/棉纱线的上染百分率曲线由图30~图32可知,活性红B-2BF TM 染料和活性翠蓝B-BXF TM 染料在温度70℃时上染率最高,活性嫩黄B-6GLN TM 染料在温度80℃时上染百分率最高。

温度较高或较低温度时,纱线的上染百分率较低。

温度较低时,纱线的纵向溶胀度较低,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内部,上染率较低;温度较高时,染料的水解速率高于固色速率,也会使上染率较低。

3.2.2碱剂用量的影响图34 碱剂用量对活性翠蓝B-BXF TM 染料染竹炭/棉纱线的上染百分率曲线上染百分率/%时间/min上染百分率/%上染百分率/%时间/min时间/min19图35 碱剂用量对活性嫩黄B-6GLN TM染料染竹炭/棉纱线的上染百分率曲线碱剂的加入对于提高染料的上染率越多越好。

从图33~图35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活性红B-2BF TM染料和活性嫩黄B-6GLN TM染料在碱剂浓度为20g/L时,上染率的提高最大,说明它们对该浓度的碱剂敏感。

活性翠蓝B-BXF TM染料是在碱剂浓度为10g/L时上染百分率提高的多。

3.2.3元明粉用量的影响图38 元明粉用量对活性嫩黄B-6GLN TM 染料染竹炭/棉纱线的上染百分率曲线元明粉的促染作用是从染色开始就体现出来的,所以应该看曲线的开始部分。

竹炭涤纶纤维的染色技术研究

竹炭涤纶纤维的染色技术研究
法 处理 制 得 的 亚 纳 米级 的竹 炭 颗 粒 加 入 到涤 纶 纺 丝 液 中 、并通 过 纺 丝加 工 而成 的一种 新 型 功 能性 纤 维 .
本 文 以竹 炭涤 纶纤 维束 为 研究 对象 , 采用 低 温 型分 并
散 染料 对 其进 行染 色 ,通 过单 因素 分 析和 正交 实验 ,
提供 .
及 负离 子保 健功 能 将 竹 炭纤 维用 于植 绒 产 品 中 , 必 能 最大 程度 地发 挥 出竹 炭 的保健 和功能 性 . 目前 国 内 在 竹炭 涤纶 纤维 的性 能 及应 用方 面 已有 研究 , 但是 其
9 5℃ 、 色 时 间 5 n、 比 1:1 0、 H 值 4. 果 表 明 : 用 该 最 佳 工 艺 染 色后 的 竹炭 涤 纶 纤 维 色泽 鲜 染 0mi 浴 0 p 结 采
艳 , 谱 齐全 . 牢度 及 负 离子释 放 性 能 良好. 色 色
关 键 词 : 炭 涤 纶 纤 维 ;染 色;色牢度 ;负 离子 竹
T e iest, n z o 1 01, ia e hUnv ri Ha gh u3 0 8 Chn ) y
Absr c t a t:Th d e n r c s o a b o c a c a le t rfbe s su e b t a tr a a y i a d t e o t g n l e y i g p o e s f b m o h r o lpoy se i r i t did y he f co n l ss n h rho o a
确定 了竹 炭涤 纶纤维 的最 佳染 色 丁艺 .
1 实 验部 分
1 . 实 验 材 料 、 品 和 仪 器 1 药
竹 炭纤 维织 物 , 留了竹 炭纤 维 所具 有 的 吸附 、 保 除臭 、

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徐银莉;李政;王志芳;巩继贤;张健飞【摘要】Microbial pigment is a kind of natural pigment synthesized by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fungi, algae,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which has various colours, unique biological activities, excellentbio?degrad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some microbial pigments could dye natural and synthetic fiber and could be used in textile dyeing. The recent progress of microbial pigments in textile was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微生物色素是通过真菌、藻类、细菌等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一类天然色素,具备丰富的色彩种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对环境友好性.研究发现,部分微生物色素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着色性,可用于纺织染色.针对已发现的纺织用微生物色素进行了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印染助剂》【年(卷),期】2017(034)010【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微生物色素;发酵;生物活性;纺织品【作者】徐银莉;李政;王志芳;巩继贤;张健飞【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0.6;TS190.6自19世纪以来,合成染料日益发展,纺织印染行业大量使用合成染料和染色前体,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染色废液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等问题[1],而且部分合成染料有一定的致癌性和致敏性[2]。

纺织品中新型生物基染料的开发与应用

纺织品中新型生物基染料的开发与应用

纺织品中新型生物基染料的开发与应用摘要:传统化学染料在纺织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迫使人们寻求更环保的替代方案。

新型生物基染料因其天然、可再生、生物降解等特性备受关注。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基染料的来源、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

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生物基原料的开发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基染料在纺织品中的着色效果、染色工艺和环境影响。

同时,本文评估了生物基染料的可持续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这些研究成果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物基染料*纺织品染色*环境可持续性引言在全球范围内,纺织工业由于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而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化学染料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还会产生有害的化学废物,严重污染环境。

鉴于此,开发新型生物基染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生物基染料利用天然来源的色素,如植物、微生物或动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生物基染料的不同来源,以及其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环境效益和商业潜力。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旨在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可持续的染料选择,从而推动行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型。

生物基染料的概念与分类生物基染料的定义生物基染料指的是来源于生物资源的染料,这些染料可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合成。

与传统的合成染料相比,生物基染料具有可再生、生物可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这类染料在应用过程中,其生产和处理过程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纺织生产模式。

生物基染料不仅满足纺织品的美观需求,同时也响应了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生产的呼声。

生物基染料的来源分类生物基染料可以按其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和微生物来源三大类:植物来源:许多植物含有天然色素,如靛蓝、红木和藏红花等。

这些色素可以直接用于染色或经过简单处理改善其染色性能。

植物染料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3
0.40
0.43
· 4·
嘉兴学院学报
第 27 卷 第 6 期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具有60.3 %的上染率,染色后无纺布皂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均为4~5,光照色
牢度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本研究表明,天然染料微生物灵菌红素具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天 然 色 素 ; 微 生 物 ; 无 纺 布 染 色 ; 聚 乳 酸 纤 维 ; 竹 炭 纤 维
本研究探讨的灵菌红素是由一些放线菌、沙雷氏菌及其他细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
收 稿 日 期 :2015-10-10 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2014R417009);嘉兴市科技项目 (2014AY11018,2014BY15001); 浙 江 省 纱 线 材 料 成 型 与 复 合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MTC2014-007);浙江省公益基金 (2014C31046) 作者简介:金彬炜 (1992- ),女,浙江温州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化纺系生物 N11班学生.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3-09 11:07:18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33.1273.Z.20160309.1107.008.html
上染率 = (1 -E1/E0)×100 % 式中 E1是染液残液吸光度;E0是原染液吸光度. 1.5.2 色牢度测定 耐洗牢度测定 以 GB/T3921-2008 为 标 准; 耐 摩 擦 牢 度 测 定 按 GB/T3920-2008 为 标 准, 评 级 按 GB/T6151-1997评定;光照色牢度测试以 GB/T8427-2008为标准;评级按 GB/T250-2008评定. 1.6 抑菌性能评定 抗菌性能评价按 GB/T20944.1-2007和 GB/T20944.2-2007测试和评定.
准确称取灵菌红素0.4g,用100 mL 的乙醇溶解,定容至200 mL,再稀释3倍得到染液.设置 染色时浴比为1∶30,待染色温度上升到105 ℃时保持25 min. 1.5 染色性能评定 1.5.1 上染率测定
用紫外可见分 光 光 度 计 测 灵 菌 红 素 的 最 大 吸 收 波 段 535nm 处 的 吸 光 度 来 计 算 上 染 率, 其 公 式为:
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色素,具 有无毒、无害、环保等优点.开发天然色 素 作 为 天 然 染 料 在 纺 织 工 业 上 具 有 良 好 的 应 用 前 景.[1-3]研 究表明,很多微生物都可以产生色素,[4-6]相较于其他来源的天然色素,微生物 天 然 色 素 生 产 周 期 短、 对环境友好、成本低,[7]可真正做到 “绿色” 生产.将 其 推 广 应 用, 必 将 推 动 传 统 染 料 工 业 乃 至 纺 织 工业的技术变革.
0.2
35.05
84.89
41.21
43.07
2.2 灵菌红素对水刺无纺布的上染率测定 按照1.4的染色工艺和1.5.1的上染率测定方法,考 察 灵 菌 红 素 对 上 述 水 刺 无 纺 布 的 上 染 效 果,
结 果 见 表 2.
表2 灵菌红素对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的上染率比较
布样
E0(稀释10倍) E1(稀释10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079(2016)06-0000-04
AStudyonDyeingPLA/BambooCharcoalFibersnon-wovenfabricwithNaturePigmentfrom Microbe JinBinwei,LinChengpeng,WangYiquan,LiuXiaoxia,WangYujie
(CollegeofBiological,ChemicalSciencesandEngineering,Jiaxing University,Zhejiang,314001) Abstract:Anaturepigmentfrom microbewasresearchedonPLA/BambooCharcoalFibersnon-woven fabricasnaturedye.It'sdyeingproperties,colourfastnessandantibacterialactivitywereassessedtodiscussthe prospectofthispigment.Theresultshowedthatthedye-uptakerateofthepigmentwas60.3% .Thecolor fastnessto soaping and rubbing ofdyedfabric was4-5levelanditexpressed poorlightfastness.In antibacterialexperiment,dyedfabric withthispigmentshowedgoodantibacterialpropertytoStaphylococcus aureusand Escherichiacoli.Theprodigiosin pigmentfrom microorganism hasa good prospectas natural dyestuffintextileindustry.Keywords:Naturepigment;Microbe;Non- wovenfabric;PLAfiber;Bamboo CharcoalFiber
· 2·
嘉兴学院学报
第 27 卷 第 6 期
瘤、免疫抑制、抗菌性、抗疟疾性等多种生物学活 性.[8]它 作 为 一 种 天 然 色 素, 又 具 有 良 好 的 抑 菌 性 能,在具有抗菌能力的天然功能染料开发方面有特别意义.本文研究了灵菌红素在 PLA/竹炭纤维水 刺无纺布染色上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接种粘质沙雷氏菌至液体培养基中, 于 28 ℃、200r/min 条 件 下 摇 瓶 培 养 48h,8000r/min 离 心10 min,收集菌体重悬于 pH 为3的丙酮 中,8000r/min 离 心 10 min, 收 集 上 清 于 旋 转 蒸 发 仪 中 浓缩,浓缩液置于40 ℃烘箱内进行干燥,得到灵菌红素粗品. 1.4 染色工艺
按 照 1.6 方 法 检 测 灵 菌 红 素 染 色 后 织 物 的 抗 菌 性 , 结 果 如 表 4 和 图 1 所 示 . 由 表 4 可 知 , 与 未 染 色的相比,染色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抑菌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抑菌效果更佳,说明灵菌红素经染整工艺处理后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能.但是,从图1中发现抑菌 圈边缘不是很规则,可能与上染时染料分布不均以及涂板时菌液不均匀有关.此外,布样的正面和反 面抑菌性能有差异,这可能与上染率有关.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聚乳酸 (PLA)/竹炭纤维混纺无纺布的性能 对制备得到的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试样进行部分性能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PLA/竹炭
纤维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目前无纺布制造工业中最常用的纤维是聚丙烯纤维 (PP),虽然该 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耐磨、低成本等优良性 能,[9]但 是 因 其 耐 热 性 差、 难 染 色、 手 感 硬 等 缺 点 对 其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限制.而 PLA 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染色性能、生物安全性和降解性以及手感, 再 辅 佐 以 竹 炭 纤 维 良 好 的 吸 湿 性 、 抗 菌 性 、 抗 紫 外 特 性 , 将 在 无 纺 布 制 造 应 用 方 面 有 广 阔 前 景 .[10-12]
金彬炜,林成鹏,王亦权,等:微生物色素对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染色的初步研究
·3·
试样 PLA/竹 炭 纤 维 无 纺 布
表1 PLA/竹炭纤维无纺布性能
试样克重 试样厚度 /g·m-2 /mm
强力测试
平 均 断 裂 强 力 (N/5cm)
平 均 断 裂 伸 长 率/%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80.1
按 照 1.5.2 的 测 试 方 法 检 测 灵 菌 红 素 染 色 后 织 物 的 色 牢 度 , 结 果 如 表 3 所 示 .
表3 灵菌红素对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染色后色牢度测试
布样
皂洗牢度 干摩擦牢度 湿摩擦牢度 光照色牢度
PLA/竹 炭 纤 维 无 纺 布
4~5
4~5
4~
1
由 表 3 可 知 ,PLA/竹 炭 纤 维 水 刺 无 纺 布 经 灵 菌 红 素 染 色 后 , 耐 皂 洗 色 牢 度 、 耐 摩 擦 色 牢 度 较 好 , 均达到国标要求,耐光照色牢度则较差.灵菌红素相对于其他的染料,分子量更小,更容易进入纤维 内部,结合会更加牢固,再加上该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基本不溶于水,所以,表现出良好的皂洗牢 度和耐摩擦牢度.但灵菌红素是三吡咯环结构,[8]含 有 较 多 双 键, 在 光 照 条 件 下, 双 键 易 被 氧 化, 结 构发生变化,表现出对光的不稳定性,因此光照色牢度较差.这对灵菌红素的应用造成一定局限性, 通过各种改性工艺有可能改善其光照色牢度,但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2.4 灵菌红素染色后布样抗菌性能研究
第 28 卷 第 6 期 2016 年 11 月 Vol.28No.6 2016.11
嘉兴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xingUniversity
10.3969/i.issn.1671-3079.2016.06.000
·1·
微生物色素对 PLA/竹炭纤维水刺 无纺布染色的初步研究
金彬炜,林成鹏,王亦权,刘晓侠,王玉洁
表4 灵菌红素染色后 PLA/竹炭纤维水刺无纺布抗菌性能比较 cm
项目
对 照 布 样 正 面 (Z) 染 色 布 样 正 面 (Z) 对 照 布 样 反 面 (F) 染 色 布 样 反 面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