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期末计算题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 = tR×F0 F0为柱出口处的载气流量(mL/min)
死体积(VM): VM = tM ×F0
调整保留体积(VR'): VR' = VR -VM 3.相对保留值γ21(选择性系数α )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 关,与其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柱径、 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等),它 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性, 是较理想的色谱定性指标。
wk.baidu.com
4. 10 分 (3644) 在一色谱柱上分离A和B,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4.6 min和14.8min, 该柱柱效对A、B来说都视作4100块理论塔板,问在此柱上A、B的分 离度为多少?假定二者的保留时间仍保持不变,而分离度要求达到 1.0(按峰的基线宽度计算)则需要多少理论塔板数? 5. 10 分 (3645) 在一色谱柱上,A、B两组分的比保留体积分别为14.2 mL/g和 12.9mL/g,且能达到基线分离。柱温为100℃,柱死体积为9.80mL, 固定液重1.40g,求柱的理论塔板数。并指明此塔板数对谁而言。 6. 5 分 (3646) 在某一实验条件下,测得组分A的保留时间为1min20s,并量得该 色谱峰的标准偏差为2.0s。已知柱长为1m。求该柱的理论塔板高度 为多少?
t (2) VR(2) R 2, 1 t VR(1) R(1)
3.色谱峰的区域宽度(色谱柱效参数)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数 有三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 距离的一半,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 一半。 (2)半峰宽(Y1/2):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3)峰底宽(Y):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切 线与基线相交的截距
Y=4
5.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保留时间包含死时间,在死时间内不参与分配, 即:组分在tM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需引入有效塔 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tR 2 tR 2 n 理 5.54( ) 16( ) Y1/ 2 Y n 有效 t 2 t 2 R 5.54( ) 16( R ) Y1/ 2 Y L n 有效
( t ( 2 ) t (1) 1) t (1) R R R Y2
计算?
( 21 1) t ( 2 ) ( 21 1) n有效 R t ( 2 ) t (1) Y2 21 16 R R n有效 k n 1 k
1、色谱流出曲线与术语(重点)
色谱流出曲线:检测器输出的电讯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得的曲线。它反映 组分及其流出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正常情况: 高斯正态分布
2.保留值(色谱定性参数)
(1)用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 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R-tM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柱后被测组分出 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通过的载气体积。
2
r21
1 1 k R n 1 k 4
色谱分离 基本方程式
习题:
1. 10 分 (3641) 戊烷的保留时间为4.5min,空气峰保留时间为30s,用皂膜流量计测得柱 后流量为58.5mL/min,柱温为100℃,室温为23℃。柱前压力表显示压力 为0.101MPa,大气压为1.01×105Pa。柱内固定液重4.2g,其密度(100℃) 为0.95g/mL。 23℃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为 2808.8Pa。求戊烷的分配系数及 比保留体积。 2. 5 分 (3642) 当柱长增加一倍,色谱峰的方差增加几倍?(设除柱长外,其他条件不 变) 3. 10 分 (3643) 已知组分A和B的分配系数之比为0.909 ,若使两者达到基线分离,柱长应 为多少?设有效塔板高度为0.8mm。
R≥1.5 作为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R把分离程度定量 化了,故可作柱总 分离效能指标。
令Y2=Y1(相邻两峰的峰底宽近似相等),且假设相邻两组分的n一致(n有效 (1)=n有效(2)),则可导出下式:
R
2( t R (2) t R (1) ) Y2 Y1
t ( 2 ) t (1) R R Y2
H 有效
2. 分离度及影响因素 分离度: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峰峰底宽度平均值之比。(衡
量色谱分离的好坏程度) 反映了热力学因素(选择性) 反映了动力学因素(柱效能)
保留值之差 t R 2 t R1 R 峰宽和之半 Y1 Y2 2
2(t R 2 t R1 ) 1.177(t R 2 t R1 ) R Y1 Y2 Y1 2(1) Y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