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对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同学、作者、编者和文本的“六方对话”过程。

一、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就是读者“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借助文本开展的心智活动。表面上看,阅读教学只是师生将语言符号(文字、标点等)“意化”(解读语义)和“物化”(转化实义),也就是将文本的符号语言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的过程,似乎只是一种单向单程的信息“解码”过程。但从深层次看,读者在感知、理解、想象、评赏的进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常常会得到文本的解答,所获得的感受时常会得到文本的强化,这就构成了双向多程的对话过程。

让师生与文本对话,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在读中文本向读者发问、讲述、解答;在读中我们读者向文本质疑叩问、充实延伸、表达见解、感悟内涵。设问是对话,前后照应也是对话;点明题旨的结尾是对话,含蓄深刻的结尾也是对话。

注重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不仅停留在用“口”阅读的层面上,还要用“心”去阅读,把自己沉入到文本构建的意境中去。留意文本的伏笔照应、篇末点题、留下思考等,也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时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评点批注、阐释补述。

基于对话的阅读教学,就要成为引领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在咀嚼语言、品味语言中感悟文本、感悟生命。

二、师生与作者的对话

表面上看,作者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已经物化为语言符号组成的文本了,读者在阅读时面对的是文本而不是作者,但从实质上讲,作者借助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情动而辞发”;读者借助文本重构自己的思想情感,是“披文以入情”。作者之“情”与读者之“情”借助文本而发生碰撞。与我们对话的对方(作者)虽然不是“现场主体”,但他仍然通过文本的“魔力”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的实质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每一次阅读的前后,读者的认知结构就会有所变化,这是作者主观认知施加影响的结果。所以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基于对话的阅读教学,师生与作者对话有时是“所见略同”,有时也会有许多出入,这就是我们读者重新建构与作者认知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同解”:也就是重合性建构,就是读者准确把握作者的心灵轨迹,完全领会作者的表达原意。如《敬畏自然》《给予是快乐的》《不懂就要问》等课文的教学都应如此——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作者的认识上。

“异解”:也就是差别性建构,是读者与作者在对话中产生并不相同的见解。这是我们指导学生“活读”课文追求的效果。如在《放弃射门》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福勒的做法想法持不同看法是有意义的,对《船长》一文中船长最后选择以身殉职不以为然也是好事。基于对话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就必须有不同的声音。

“增解”:也就是补充性建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把阅读作为对原作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读出新意,为原作增色。

“批解”:也就是匡正性建构。有思想的读者就应该不迷信作者,哪怕是权威,也要有“不做书奴”的自主意识。许地山在《落花生》中赞赏落花生埋果于土的谦虚,批评苹果桃子悬果于枝头炫耀自己,学生在“切己体察”的阅读中发觉这一观念不对是值得称道的。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和学生同属于文本的读者,即使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着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但是,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又有着比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与人生阅历,理应对

文本有更为准确、更为深刻的把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对话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必须充当平等对话的“首席”。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并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问答式对话,就对话表现形式而言,应该有“显性对话”和“隐性对话”两种。

所谓“显性对话”,就是师生间的话语相对。如提问与回答,讨论与争辩,提示与顿悟,表扬与质疑等。扩展开去,教师的纵情评说是对话,学生的插话抢话也是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言语垄断,打破师生间羞于坦言的隔阂,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对话氛围。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本的“确切”内涵是什么,不能用自己的阅读理解替代学生本人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与教师争辩探讨,可以与教师的观点针锋相对。我们老师要善于运用“延迟评判”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在《跳水》的教学中,老师一般会按教参建议将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归结为“赞赏船长的果断机智”。但学生的阅读收获可能远不止此。因为托尔斯泰没有告诉谁他真正的本意是什么,所以师生对话中的观点都值得尊重。

所谓“隐性对话”,就是无声的或间接的对话,如眼神的暗示,会意的点头,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辅助表达,动情的范读拨动学生的心弦等。

基于师生对话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在轻松和谐氛围中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活动;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倾诉、互相勉励,共同享受阅读、触摸心灵、品味生命、感悟人生。

四、师生与编者的对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阅读都是在“读编者”,学生读者尤其如此。我们能读到什么作品,读到作品的什么面目,基本上都取决于编者的意志。

与编者的对话既可以是间接的,如通过讨论、写笔记评点、写读后感等。也可以是直接的,如与编者以书信、电话、网络途径交流。教材建设需要编者的努力,也需要教师的帮助,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和支持。

1.与编者对话,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领会文章“存在于课本的理由”,琢磨编者在编选文章时的想法就是与编者的对话。

2.通过“导读提示”与编者对话

读课文之前的“导读提示”其实就是与编者的对话:编者想让我们按照怎样的思路去读,编者对文章的理解把握,编者认为有必要补充了解的相关资料等等,都通过“导读提示”告诉了我们。在阅读课文之后,对照“导读提示”思考讨论,则主要是“听”读者的回答。这种对话并不见编者在“现场”,但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3.通过文后“思考与练习”与编者对话

编者希望我们阅读后有哪些收获,还希望我们朝什么方向拓展思维,要求我们读后把握些什么东西等,都是通过文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告诉我们的。我们在完成这些“思考与练习”的时候,可以遵照编者的思路去梳理阅读收获,也可以反问编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问题或练习。

4.与编者对话,寻找编者改动理由

对比阅读改动前后的内容,体会改动的理由,品味改动的妙处,有利于对语言理解的把握。

基于对话的阅读教学,就要让读者与编者进行对话交流,在“读懂文本”“读懂作者”的同时,也要“读懂编者”。必要时要把阅读中的疑义和建议告诉给编者。

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