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知识教程
管理学基础知识
管理学知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含义(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
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
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教案(新教材)
13
二、管理者角色
(二)信息传递角色
1、信息监听者角色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发言人角色
监听来自于外部和下属的五大类信息: 监听来自于外部和下属的五大类信息: 内部业务信息;外部事件信息; 内部业务信息;外部事件信息;分析报 各种意见和倾向、压力。 告;各种意见和倾向、压力。 将以上收集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内成员, 将以上收集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内成员, 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管理者必须将一些信息传递给单位或组 织以外的人。 织以外的人。 如向董事会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 和战略方向;向消费者保证履行社会责任。 和战略方向;向消费者保证履行社会责任。
12
二、管理者角色
(一)人际关系角色
1、精神领导角色 2、领导者角色 3、组织联络者角色
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 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宴请重要 客户等等。 客户等等。 招聘、培训、激励员工。 招聘、培训、激励员工。 联系内部个人或部门关系;联络外部 联系内部个人或部门关系; 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要对重要的组织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 要对重要的组织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 才能建立对外良好的关系和网络。 才能建立对外良好的关系和网络。
11
二、管理者角色
(一)人际关系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 (二)信息传递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三)决策制定角色。 决策制定角色。 管理者角色与管理职能并不矛盾,有些角色划分是与管 管理者角色与管理职能并不矛盾, 理职能相吻合的,如人际关系角色属于领导职能等,但 理职能相吻合的,如人际关系角色属于领导职能等, 并非所有角色都分别属于某一管理职能,如发言人角色、 并非所有角色都分别属于某一管理职能,如发言人角色、 干扰应对者角色。这些差别可以用明茨伯格的综合管理 干扰应对者角色。这些差别可以用明茨伯格的综合管理 活动和纯粹管理活动的观点来解释。 活动和纯粹管理活动的观点来解释。 的观点来解释
101《管理学基础》教案
10-1《管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与功能2. 管理学的目标与原则3.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4. 管理学的分支与学科体系5. 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管理学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和管理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管理学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经典和管理案例4. 投影仪或白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目标和原则,阐述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和管理案例,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管理学的分支和学科体系,探讨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管理学的实际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能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4.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涵盖管理学的所有关键概念和原理,以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管理学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管理学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如《大空头》、《华尔街之狼》等,以提供真实世界的管理案例。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详细描述
2. 目的性:组织有其明确的目标和使命,管理应围绕 实现这些目标来进行。
4. 动态性: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应适应外部环境 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权变原理
总结词:权变原理强调在管理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
详细描述
1. 适应环境: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 化,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4. 激励与开发:通过激励和培训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系统原理
总结词:系统原理强调在管理中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 并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管理。
1. 整体性:组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门和员工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3. 层次性: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员工有不 同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01
管理学的起源
02
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学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 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有效管理对企业 成功的重要性。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 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人 物是泰勒。
行为科学理论关注的是人的行为和动 机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研 究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 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领导职能
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 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职能涉及到对员工的激励、协调和 沟通。
组织职能
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和有效利用。组织职能还包括对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 和激励等工作。
控制职能
对组织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得以实现。控制职能包括对绩效的评估、反馈和纠正偏差 。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程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程要说到“全面质量管理”,首先得告诉你,它不是一本看得头昏脑胀的教材,不是那种让你一看就想打瞌睡的理论。
反倒它就是一件大衣,盖住了从生产线到管理桌前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你喝的咖啡,穿的衣服,都有可能被这股“质量管理”的风吹得微微一动。
所以说,质量管理其实就像是人生中的隐形导师,悄悄地,帮你把问题一一解决,帮你把事情做到最好。
你可以把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想成是一个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甚至每个顾客,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
TQM不光是老板的事,什么高层管理者,最牛的那些人,大家都要参与。
你一个小小的员工,也许你的一个小小举动,也能影响整个企业的未来。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惊人?其实这就是“全面”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我就想起我自己刚开始接触质量管理的时候,真是有点儿懵。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全是专业术语、分析数据,搞得你头晕眼花,心里还想着:我是不是得回家把所有的专业书看一遍?不过,放心,TQM其实不需要你学会一大堆“高深”的术语,反倒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事儿,就能让你明白它的精髓。
比如,质量管理就是让所有环节都做到最好,不止是生产的产品,还包括你每天与同事沟通、甚至是客户的反馈。
说白了,就是从源头开始,把一切都做好。
你知道什么是TQM的核心吗?就是“持续改进”。
有的人会觉得,企业做得不错了,为什么还要改进?哎,老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做得再好,也总会有改进的空间。
你试想一下,咱们吃个大餐,菜做得再好,喝的再美,最后上桌的时候,你突然发现,盘子脏了,味道虽然不错,可一看那碗,心里就不爽。
你能忍吗?不行的,对吧?那就是TQM里讲的“零缺陷”追求,不容忍任何可以改进的地方。
TQM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非常注重“顾客”的声音。
顾客就是上帝,这话大家耳熟能详吧?其实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的事,任何部门都要把顾客放在心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你是餐厅服务员,顾客一进门,你笑脸相迎、态度亲切,这不光是礼貌,更是一种对“质量”的坚持。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第1章
管理学-知识点-第一章Part1–管理与管理者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活动和过程●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所用资源的多少,意味着“正确地做事”。
效果:决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层次: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具体内容):管理角色是指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事件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
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需要做出决策或选择。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既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在复杂环境中寻找与把握方向并形成工作思路的能力。
Part2–管理的演进1、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原则: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完整版(2024)
。
指令式领导风格
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决策力,对员 工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监督,适用于
紧急或危机情况。
2024/1/28
亲和式领导风格
关注员工情感和需求,建立和谐的 工作氛围,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 度。
愿景式领导风格
通过塑造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激发 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奉献精神,推动 组织变革和发展。
保持冷静和理性,控制情绪的 表达和影响,避免情绪化的决
策和行为。
2024/1/28
33
提高领导力途径探讨
01
02
03
04
学习与自我提升
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 高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为领
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经验积累
通过参与项目、承担职责等方 式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寻求反馈与支持
27
决策方法比较和选择依据
2024/1/28
• 直觉决策法:依赖经验和直觉进行快速决策。适 用于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的决 策。
28
决策方法比较和选择依据
2024/1/28
问题性质
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紧急性和重要 性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
信息充分性
评估可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选择能 够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的决策方法。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完整 版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管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组织文化与行为 • 计划与决策方法论述 • 领导艺术与沟通技巧 • 控制过程及绩效评价方法
2
目录
• 创新管理与变革应对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泰勒)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系统论学者)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周三多)二、管理的定义: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行为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任何领域的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即追求最佳效率和效果,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的.三、管理职能职能是指“活动”、“行为”,也就是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最早是法国的亨利· 法约尔提出的“五职能”说,后有“三功能派”、“四功能派”、“七功能派”等。
总的来看,关于管理职能划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调集资源、沟通、决策、创新。
我国从宏观上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
(一)计划职能指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在工作实施之前,预先拟定出具体内容和步骤,它包括预测(分析环境)、决策(制定决策)和制定计划(编制行动方案)(二)组织职能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l 是指为达到组织目标,对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授予各类业务主管人员必要职权,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l 包括设置必要的机构,确定各种职能机构的职责范围,合理地选择和配备人员,规定各级领导的权力和责任,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等l 要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直接管辖下属的人数)的关系。
还应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对于后者应“避免对立,加以利用”(三)领导职能领导职能主要指在组织目标、结构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者如何引导组织成员去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最全完整版课件
• 管理者的技能
2024/1/1
•案例:高祖刘邦高兴时常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 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 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 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 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 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 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汉书》)
2024/1/1
•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 谁是管理者
2024/1/1
2024/1/1
2024/1/1
• 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茨伯格(Henty Mintzberg)对5 位总经理的工作进行了一项仔细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管理 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管理者扮演着 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
2024/1/1
2024/1/1
2024/1/1
2024/1/1
•案例:北京某公司章总,工龄有三十多年,在行业内也算是前辈,工作 态度非常严谨仔细。对公司组织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从培训课程内容 设置、培训讲师选聘、培训酒店场地签订到培训证书印制、培训现场条 幅悬挂、培训期间餐饮定单等等,事无巨细,从头抓到尾,尽管有专门 的培训部。并且经常亲自蹲点于培训教室现场,中间还不时打断讲师指 正讲授内容;由于公司人员排队签字,不时召唤秘书奔走往返来培训现 场办理公文处理文件。 •一次,章总突然指示培训部下周举办经销商销售顾问培训班和市场经理 培训班,完全脱离培训工作实施规划。培训部不得不马上开始确定培训 讲师、拟制培训日程表、商谈培训教室、拟订培训通知等等事项。
管理学基础教程 第7章 命令与执行
巴纳德关于命令与权威的论述
命令被执行的前提: 执行者能够而且的确理解了命令; 执行者认为命令同组织目的是没有矛盾的; 执行者认为命令整个来讲同他的个人利益
是一致的;
执行者在精神和肉体上能够执行这个命令。
-----参阅第7章阅读材料
保证命令执行的措施
明确分工 适当参与 组织文化建设 建立反馈与控制机制
命令的有效性
命令的内容
命令内容的详细程度对执行者的决
策执产行生者重的要的知制识约、作信用息,、管价理者值应
执行者的特点 组织文化
该观根等据决实定际情着况执,行适者当在安接排收命令到的 内内的执执12命 制、、容容选行行命命令 约。详择者者令令后 着细范对决传执所 命的围命策递行命,令时能 令过情令命的所做 的程况:令理依的有中的较 的 解 据决效的 监多 执 ; 的障 督策性限 行 价碍,制 程 值因执 度 前行 高 提而者 ;
管理学基础教程
第 7 章 命令与执行
命令的概念
名词: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下 级发布的工作指令 动词:发布工作指令的行为
命令的本质
命令的本质是命令发布者所选择 的决策方案:在组织中常常出现决策者与执
行者分离的情况,即一个人所做的决策需要其他人 来执行,此时,就需要用命令的方式将决策方案传 递给执行者。
命令的层级 成的3用、本发的各大挥发层,,挥次不对管利环理于境人执变员行 化的者 反主主 应观观 迟能能 钝动动 。作性
内容粗略的命令:容易失控,某些
情况下,执行者会不知所措。
法约尔的“ 管理十四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报酬
集中 等级制度 秩序 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
《管理学基础教案》课件
《管理学基础教案》PPT课件一、引言1. 课程目标: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在组织和企业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课程结构:本课程共十个章节,涵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二、第一章:管理概述1. 内容简介:介绍管理的定义、目的、功能和环境,解释管理的角色和职责。
2.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和特性,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3. 教学难点: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管理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三、第二章:管理计划1. 内容简介:介绍管理计划的过程、方法和工具,解释战略规划和运营计划的作用。
2. 教学重点:计划的意义和目的,计划的类型和过程,计划的工具和方法。
3. 教学难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方法。
四、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1. 内容简介:介绍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则,解释组织变革和管理层次。
2.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3. 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策略和实施,组织设计的新趋势和挑战。
五、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1. 内容简介: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政策和实践,解释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价的方法。
2.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员工招聘和培训的策略和方法。
3. 教学难点:员工评价和激励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趋势。
六、第五章:管理决策1. 内容简介:介绍决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则,解释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决策的原则和过程,决策模型和工具,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教学难点:决策的逻辑和心理因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处理,决策的评估和反馈。
七、第六章:领导与影响力1. 内容简介:介绍领导的基本概念、理论和风格,解释领导与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领导的特质和风格,领导理论的发展,领导与员工激励的策略。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方面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生产力 方面
主要研究生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等各要素,
产力三者要素 使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
之间的关系即 目标、社会的需要,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经
合理组织生产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 理解和掌握管理的概念及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 • 了解组织的资源,树立珍惜资源及合理使用各
种资源的观念
• 理解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 掌握管理的职能的含义及各职能之间的关系 • 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及艺术性 • 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特点 • 熟悉管理基本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 深刻理解“热炉法则”、“不值得定律”的基
读故事悟管理1_3:扭转乾坤的一支粉笔
公元一九一二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以一百万 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该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全美 企业界为之议论纷纷。
因为在当时,百万年薪已是全美国最高,斯瓦伯对钢铁并 不十分内行,卡耐基为何要付那么高的薪水呢?原来卡 耐基看上他激励部属的特殊才干。
斯瓦伯上任不久,他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产量落后,他问 该厂厂长:“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你们的产量老是 落后呢?”
3 无效果 有效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是指有效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 导,要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与原理,只有按照管 理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客观规律办事,管理的目标 才能实现。
2、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一门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 、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有它内在 规律可循。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义
管理学基础知识教材目录课题一管理学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作用三、管理的特征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一、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分类与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二、对管理者的要求三、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二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产业革命前管理思想的萌芽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一、泰勒的科学管理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近代管理思想一、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思想一、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三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按时间跨度分类二、按计划的层次分类第三节制定计划的步骤一、环境分析二、确定目标三、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四、对各种可行必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最优计划方案六、拟定政策七、制定引申计划第四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二、目标管理的性质三、目标设立的原则四、目标管理的程序五、目标管理的分析第五节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二、盈亏平衡分析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四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组织工作二、组织工作的原理三、组织工作的理论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二、部门的划分三、组织结构的类型第三节组织关系一、授权二、职权三、集权与分权第四节组织协调与变革一、组织协调二、组织变革第五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类型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五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特点三、控制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1 管理的概念与特性1.2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3 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2. 第二章:管理理论2.1 古典管理理论2.2 行为科学理论2.3 现代管理理论3. 第三章:管理职能3.1 计划职能3.2 组织职能3.3 领导职能3.4 控制职能4. 第四章:管理者4.1 管理者的地位与作用4.2 管理者的技能与素质4.3 管理者的工作类型与方法5.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 管理道德与企业伦理5.2 社会责任与管理可持续发展5.3 企业文化建设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管理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协作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六、第六章:决策理论与方法6.1 决策概述6.2 决策过程6.3 决策理论6.4 决策方法七、第七章:战略管理7.1 战略概述7.2 战略制定7.3 战略实施7.4 战略评价与控制八、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8.2 员工招聘与配置8.3 员工培训与发展8.4 绩效管理8.5 薪酬管理九、第九章:企业运营管理9.1 运营管理概述9.2 生产过程组织9.3 质量管理9.4 供应链管理十、第十章:市场营销管理10.1 市场营销概述10.2 市场调查与分析10.3 营销策略10.4 营销渠道与物流10.5 营销策划与执行十一、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管理学教材。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关注组织中人员、资金、设备和信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中层管理者负责实施和协调各项工作,一线管理者负责具体的操作和监督。
3.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是由不同的人员、职位和部门组成,它们通过各种关系和流程相互连接和协调,共同追求组织的目标。
4.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它可以分为功能型结构、分工结构、事业部门结构、矩阵结构等不同的类型。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组织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5.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
规划是制定组织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组织是建立组织结构和分配资源,领导是激发员工参与和发挥潜力,控制是检查和评估组织实施计划的进展和结果。
6.决策与问题解决:决策是管理者将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和选择汇集起来,做出决策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目标,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并对组织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8.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对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等进行调整和改变。
组织变革需要管理者合理制定变革策略,并有效地推动变革的实施。
9.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有效地进行团队建设和激励,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团队绩效和创新能力。
10.领导与领导力:领导是指影响他人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
领导力是具备激励、指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有效的领导力可以带领团队获取成果,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管理学概论
第一节 管理
1.1 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1.1.1 管理的概念
1.1 领导的含义和作用 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作为人类社会 1.1.1 领导的含义 生活中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手段,在各个领域里进行应用,而且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 各个单元、层次和方面,大到国家、跨国企业,小到地方、班组、商店,无一不需要进行有效 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 的管理。然而对于什么是管理,迄今为止,还未得到明确的公认和统一,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 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 究角度,对管理的内涵作出了不同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①泰罗从工作任务的角度认为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②法约尔强调管理的过程 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和职能,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③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他把决策制 ---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 定过程分成四个阶段。④韦伯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⑤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 (2)领导就是对人们施加影响并把他们的努力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过程。 基础的专业技能,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 ---R.M.霍德盖茨等著:《工作中现代人际关系 学》 (3)领导是影响一个集体走向目标的能力。 ---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 小资料: 企业的成败在于科学的管理,在于正确的战略。 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 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致于可能相互 抵触。 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整体的目标。 资料来源:/bg/default.as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教程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大至国家、军队,小至企业、医院、学校等等,凡是一个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活动目的的集体就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二)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在组织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然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组织还包括九个外部因素:(1)行业,包括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和相关行业的状况;(2)原材料供应基地;(3)人力资源;(4)资金资源;(5)市场;(6)技术;(7)政治经济形势;(8)政府;(9)社会文化。
(三)管理的任务、职能、层次。
管理作为一项工作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
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
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即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
但由于主管人员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在执行这些职能时也就各有侧重。
组织中的主管人员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层主管(top manager)、中层主管(middle manager)、和基层主管(first line manager或supervisor),根据所处的不同层次,他们将各有侧重地执行其职能。
(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不是个人的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组织中实施的。
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因此说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五)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分三类:1.管理一个组织(managing a business),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必须:(1)确定该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有什么目标,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目标;(2)求得组织的最大效益;(3)“为社会服务”和“创造顾客”。
2.管理管理者(managing manager).组织的上、中、下三个层次中,人人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因此必须:(1)确保下级的设想、意愿、努力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2)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3)培训下级;(4)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3.管理工人和工作(managing workers&work)。
因此要认识到两个假设前提:(1)关于工作,其性质是不断急剧变动的,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后者的比例会越来越大;(2)关于人,要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完整的人、行为有因、人的尊严”对于处理各级各类人员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管理,从它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组织劳动;二是指挥、监督劳动,即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生产想联系的自然属性和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的二重性。
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这就是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是不分国界的。
(三)由于管理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体现着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四)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也就是说,它是同生产力水平及其他一切情况相适应的。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主管人员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这一点,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第三节管理学的特点和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一、管理学的特点(一)一般性。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它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
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
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二)多科性,或综合性。
①在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②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三)历史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实践和历史的产物,管理学尤其如是。
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思想、理论总结、扬弃和发展。
(四)实用性,或实践性。
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的有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
管理的实践性表现为它具有可行性,而它的可行性标准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加以衡量的。
因此,管理学又是一门实用学科,只有把管理理论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
二、管理学的研究容和围研究容大体上有这样三个侧重点:(一)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生产力方面。
管理学主要研究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问题。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生产关系方面。
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上层建筑方面。
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组织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二)着重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程,主要有:1、管理活动中有哪些职能;2、执行这些职能涉及组织中的哪些要素;3、在执行各项职能中应遵循哪些原理,采用哪些方法、程序、技术;4、执行职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阻力;5、如何克服这些障碍、阻力。
三、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一)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学技术进步决定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是,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没有相应的管理科学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得到推广和有效运用的。
它的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在当代,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
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学习管理学是提高各级主管人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管理。
管理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随着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京戏,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就更加重要了,在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这样两个文明浪潮以后,以全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不久就会冲击到我们的身边,可以预测,全新的技术,高速度的发展必将需要一套更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新的技术、新的能源、新的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比起过去和现在,未来的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四节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管理学产生于管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
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必须坚持实事的态度,深入管理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使管理实践上升为理论。
在学习和研究中还要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切事物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还必须运用全面的历史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重视管理学的历史,考察它的过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不能固定不变地看待组织及组织的管理活动。
二、系统方法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必须对影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的、系统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管理的可行的基本理论和合理的决策活动。
总体的、系统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和学习管理的原理和管理活动。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根据这个定义,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也是一个系统。
这样,从管理的角度看,系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系统是一种实体;二是指系统是一种方法或手段。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在分析和研究管理过程这个系统时,要把握其作为一种实体所具有的如下特征:(一)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