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中的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案例·《校园生活中的垃圾》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活动和经验,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往往以主题的形式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劳动实践、服务、技术实践等,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门发展性课程,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其基本价值追求。
2、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资料有了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并且对各种现象充满关注,能大胆的探索,大胆的想象,敢于实践。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识社会和回报社会。但是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引导与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契机。
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仅有200余名学生,周边环境条件差。每到春秋刮风季节废纸、垃圾袋、玉米的叶子、树枝、树叶……满校园“飘舞”,做卫生成了孩子们心头的病垢,孩子们累,老师也是头痛。目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其中垃圾的危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关注身边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所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确立了,就是“校园生活中的垃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共同的研究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了解并支持垃圾的合理分类、处理和回收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数量统计的基本方法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经历调查、回收、清理校园垃圾的过程中,唤起师生对这个部的共同重视,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别人,号召更多人关心垃圾问题,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素养。
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阶段
1、确定主题
春天到了,春风送暖,但是校园中“肆意飞舞”的垃圾袋,地上“奔跑”的废纸,墙角“聚会”的柴火叶子……它们也悄悄的侵袭着我们原本美丽的校园。于是,校园中就出现了,早晨到校做卫生,中午到校做卫生,每节下课做卫生……这种“如火如荼”的做卫生场景。这时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累”!
于是我就校园中的垃圾问题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交流:
我们要从根源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们可以尝试把垃圾分分类。
现在校园中的垃圾对我们的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彻底治理。
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校园环境的宣传活动。
……
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为改善校园环境出分力。
于是我们共同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校园生活中的垃圾》。
根据孩子们的意见总结出了:“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危害”、“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处理”四个孩子们最想研究的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我也总是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活动主题?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在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或主题的时候需要考虑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主题是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如果是老师提供的活动主题,或者是通过师生讨论协商后制定的活动主题,有些就不一定符合学生兴趣。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慎重考虑。当然,兴趣毕竟只是一种热情,变化快,不太稳定,因此不能作为确定主题时的唯一依据。同时,要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选择的活动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习是一个不断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的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想学科课程那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但综合实践仍以必要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因此选择主题时,也要尽可能的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主题。第三,整体切口要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选题时应选择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注重科学研究的方法的掌握,切记贪大求全。这次活动课我运用了校园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现象,开展活动,把主题着眼在
“校园”生活中的垃圾,缩小了孩子们活动的范围,这样的活动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当,同时又能解决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兴趣。
2、指导分组
以孩子们所感兴趣的类型为出发点,采用了自由结组的分组方式,让学生自愿结组,并民主推选有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为组长。
此时,就出现了三个孩子没有小组的情况,这三个孩子有两个是学困生——吴征和孙凤超,一个是学校班里出名的纪律差的孩子田磊,这三个孩子被分离了。
我和田磊说:“你想参加这次的活动吗?”“我特别想参加,他们都不要我。”孩子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你想过他们为什么不要你吗?”“嘻嘻!”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他们怕我捣乱。”“你是不是特别想参加?”我又问。“老师,我向你保证这次活动我肯定不捣乱!”“这次我相信你!但是你怎么能让同学们也相信你呢?”这时吴博双一路小跑上了讲台,大声地说:“我特别想参加这次的活动,我保证不再捣乱,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顺势鼓励的说:“吴博双字写得很漂亮,这是他的优点呀,可以在小组心做记录的工作,哪个小组愿意田磊和你们共同进步!”各小组的孩子们立刻讨论了一下,孙月明的小组第一个站起来说:“我们小组可以要你,希望你能遵守你的承诺!”
就剩吴征和孙凤超了,我鼓励孩子们说一说、找一找,他们两个的有点,结果孩子们发现他们两个的优点还是不少的,是可以做合作伙伴的,有两个人数较少的小组主动表示愿意和他们一组。
分组的问题解决了,我发现这次分组最有收获的就是这三个被分离的孩子,他们通过这个机会又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去了。
在分组的时候,孩子们虽然是以兴趣为标准,但是他们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一杆秤:和那些同学合作能更出色的完成活动,那些同学也许会成为小组的拖累。但是在相对于平时比较优秀的同学他们所采用的评价标准是:他(她)哪些方面优秀;而对于平时表现差的同学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则是:他(她)哪里不好。这显然就是一个不公平的评选标准,这是就需要我们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更多的去发现每一位同学的优点,不论优点多与少,引导孩子学会以优点作为评选的标准。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阶段
各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已经确定下来了,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我依旧提示孩子们注意活动内容要写清楚详实,分工要安排细致具体,目标要明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