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产生于公元9世纪,9世纪末一篇佚名的论著《音乐手册》
对这种复调形式有过描述。
2.常规弥撒:弥撒的一种形式,歌词一般不发生变化。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
经、羔羊经。
3.专用弥撒(proper)是仪式中可变的部分。其具体歌词内容可发生变化,根据一年中教
会的节期或纪年日而有所变化,如短祷文、使徒信书、福音书等。
4.波埃修斯:中世纪最具权威的音乐理论家,著有《音乐的体制》。强调音乐道德影响的
教育作用。将音乐分成三类:宇宙音乐,“天乐”体现宇宙最高和谐;人的音乐,产生人的灵魂深处,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唱歌的和谐;处于最低等级的乐器的音乐。
认为最好的音乐为宇宙的音乐。
5.莱奥南Leonin:圣母院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作曲家。作有《奥尔加农大全》是中
世纪最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之一。擅长写华丽奥尔加农,这种复调体裁在他手里被发展到顶峰。
6.佩罗坦Perotin:圣母院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写作第斯康特,在发展有节奏的音对音
作曲技术方面具有贡献。创造了一批三至四个声部的复调音乐。
7.新艺术:指14世纪法国上半叶的音乐。此概念来自法国音乐家诗人维特里的一篇论文
题目。“新艺术”之新是相对于“旧”的“古艺术”的13世纪音乐,这一新旧对立是变革与守旧,维新与维护传统之间的冲突。法国新艺术代表作曲家,马肖。
8.勃艮第乐派:又称“勃艮第作曲家”,指音乐史上文艺复兴早期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
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或勃艮第乐派。他们活动集中于勃艮第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和法国中部的一些地区。主要创作集中在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音乐的主调因素加强多为大调性,三拍子。确立了弥撒曲五声部乐章结构,代表人物,迪费。
9.法—佛兰德作曲家:15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从1450~1600年延续了数
代,由于他们分散分布,延续时间跨度大,前后音乐风格变化大,所以他们并非是一个乐派,是一个时期的作曲家统称。他们突出表现为精湛复调创作技法。主要代表人物分三代,各时期重要代表作曲家有:一代的奥克冈;二代的若斯坎、奥布雷赫特;三代的拉絮斯。
10.威尼斯乐派:16世纪,在威尼斯出现了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和叔侄加布里埃利为首的
威尼斯乐派。维拉尔特为威尼斯乐派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在两位叔侄A·加布里埃
利G·加布里埃利的创作中达到顶峰。威尼斯乐派代表特色为首创“双重合唱”形式(复合唱风格),即两组合唱队分立教堂两侧,时而交替或相和演唱,8到12个声部,配以两架管风琴,音响宏大。G·加布里埃利《神圣交响曲》
11.游吟诗人:中世纪方言歌曲的重要成就体现于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游吟诗人于11世纪
末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13世纪,游吟诗人中心转向北方。法国南部的游吟诗人称为“特罗巴多”,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称“特罗维尔”。游吟诗人有来自宫廷贵族和骑士阶层和国王,自作词作曲自己演唱。
12.通奏低音: 也叫数字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
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强调两端声部,高声部华丽富于装饰,低声部是一个持续于整个作品的独立声部,因此叫做通奏低音。创作时中间声部不写出,而是在低音上、下方或旁边标上阿拉伯数字来对需要演奏的和弦加以指示,所以也叫“数字低音”。通奏低音的实现至少需要两种乐器:演奏和弦的羽管键琴或大管等低音乐器。
13.两种常规:指两种作曲的风格。这一思想最早由蒙特威尔第在他的1605年的第五卷《牧
歌集》中提出。第一常规指文艺复兴时期以帕勒斯特里那等人的音乐风格为代表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作曲者主要关注对位写作的优美。“和声(指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第二常规指蒙特威尔第等人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法,强调“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
14.众赞歌(新教圣咏)chorale:16世纪德国路德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即“会
众的赞美诗”
15.教堂奏鸣曲:教堂演奏的,常在弥撒仪式的各段间穿插演奏。四个乐章,速度按“慢-
快-慢-快”的顺序排列。前面的慢乐章常有即兴演奏的性质,随快板乐章常运用赋格的模仿手法。室内奏鸣曲:在宫廷娱乐的场合或私人的音乐会上演演奏的,包括一组风格化的舞曲,如:阿拉曼德、库朗特等。
16.清唱剧:巴洛克时期的一种重要声乐体裁,诞生于意大利。清唱剧一词源于教堂的祈祷
室。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题材取自宗教或诗史,用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演唱;
它一般没有服装、布景和舞台表演;演唱方式有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等,由乐队伴奏。
突出合唱作用,合唱在清唱剧中既可用于叙述故事也可用来总结或评论情节。代表人:亨德尔《弥赛亚》
17.大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的一种最早的形式。其中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较大的乐队
之间相互抗衡。独奏组常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组成,称为“小合奏组”或“主奏部”。
乐队常是一个弦乐队加通奏低音,被称为“大合奏组”或“合奏部”,有时也叫“全奏”
或“协奏部”。代表作曲家科雷利,巴赫。
18.海顿的音乐创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奥地利作曲家,被世人称作“交响曲之父”。
交响曲创作:早期还未摆脱巴洛克、古典早期的器乐传统和宫廷浮华风格。70年代作品表现出狂飙精神。80年代受莫扎特音乐抒情性影响,作品更加轻松流畅。90年代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艺术的顶风。其他代表作:第94“惊愕”,第100“军队”等交响曲。晚期:创作标志了古典交响曲形式的成熟。
最重要的贡献,108首交响曲和68首四重奏。完全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和四重奏的典型范式。12首“伦敦”交响曲将交响套曲定型为四乐章结构,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确定下来;四重奏交响曲相辅相成发展。确定为四个乐章,各声部更为匀称协调;宗教作品: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音乐特点:音乐明快、轻松、幽默。和声织体清晰,结构匀称,力度对比出人意料,保持与民间音乐的联系。
19.莫扎特: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体裁。
作品:意大利正歌剧《克里特王伊多美纽》;擅长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这三部歌剧脚本都出自达·蓬特;以德奥歌唱剧为主融合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魔笛》(最后一部歌剧)。
歌剧特点:强调诗词要顺从于歌唱,音乐占支配地位,用音乐来实现角色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情感的表述;音乐的旋律结构与戏剧情节动作完美的连接。歌剧的重要的人物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咏叹调或独立唱段;重唱占重要地位。
20.舒伯特
艺术歌曲(Art Song)——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
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歌词选自歌德、席勒、海涅、莎士比亚等著名诗人的诗歌。歌曲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最常采用变化的分节歌形式。分节歌代表作是《野玫瑰》;变化分节歌代表作是《鳟鱼》、《小夜曲》、《圣母颂》;通谱体代表作是《魔王》。
风格特点:舒伯特用最小巧的歌曲形式抒发出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体验,特别是他根据诗歌的形式、内涵来创作。
21.门德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