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决策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首先对将要抽出的球的颜色进行预测。当所抽出 球的颜色与猜测的颜色相同时 , 被试获得现金奖 励 , 否则没有奖励。按照期望理论和主观期望理 论 , A、 B 两个罐子的主观价值 相同, 所以 被试选 择两个罐子的比例也应基本一致 , 但实际上大部 分被试选择了从 A 罐中抽取。而 三色问题 !则 是从 两色问题 !改进而来。该实验中 , 决策者面 对的不再是模糊不清的风险问题 , 而是不涉及损 失收益的纯粹的模糊决策问题。 (二 )经典模糊决策研究范式的演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 许多学者正对这种经典范 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并且不断地从单一的 研究模糊规避现象扩展到全面的模糊决策问题的 研究。这些改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对概率表征的细化。 在对模糊的表征上, 双色问题 !采用间接的 二阶概率来表征模糊情景, 而学者们则从多方面 对这种设计进行了改进。首先, 实验多运用数字 表征 的 方 法, 例 如 Knight 、 E llsberg 及 Tver sky
[ 8]
尽管很多模糊决策理论都采用了二阶概率的 观点, 但该观点同样存在缺陷。首先 , 模糊不能完 全由二阶概率所替代。实验表明 , 当明确的二阶 概率与不做数字表征的模糊情景同时呈现时, 被 试更愿意选择已知的二阶概率。 W eber 也指出: 假如混 合下注 的赌博 转化为 等价的 一阶 段赌 博 , 那么二阶概率和确定概率只能导致相同的决 策。 !此外 , 当根据 Savage 公理进行数理 逻辑推 导时, 二阶概率同样不能验证违反主观期望理论 的现象 , 这 与 实际 情况 相悖。 Yates 和 Zukow s k i 的研究详细讨论了决策者感知到的模糊以及 决策情境中的模糊能否与主观二阶概率之间的关 系 , 但是现实中二者是不能等价的。 (三 )信息缺失 该观点认为信息缺失 ( m issing in form ation) 是 造成模糊的本质原因。持该观点的学者并不限制 模糊的表征形式 , 而是试图描述模糊产生的过程, 形成能反映模糊本质的操作定义。 E llsberg 认为 双色问题 !中 B 罐中球的构成比例就是一种缺 失信息 , 可以通过被了解而消除 , 他还提出了一种 操作定义, 即认为 (模糊 ) 是影响到个体对选项 相对可能性评价的自信程度的事物属性, 其程度 依赖于信息的数量、 类型、 可靠性以及 ∀群体一致 性 # !。除此之外 , E inhorn 和 H ogarth 的定义将焦 点集中在可获得信息的数量上 , 他们认为 : 风险是 了解全部信息, 但结果是用一个精确概率值来表 示的状态, 而模糊则是处于风险和对相关信息完 全不 了 解 之 间 的 状 态。
[ 2]

于无视模 糊 ( am b igu ity ig norance) 这种观点 本身 在理论假设和解释力上的缺陷, 所以已极少为学 者引用。 ( 二 )二阶概率 首先, 这里的二阶概率 ( second- order proba
), 女 , 山东沂南人 , 山东 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主要从事应 用心
识可归纳为无视模糊、 二阶概率表征、 信息缺失和信息来源四 种类别。针 对经典 范式的不 足 , 现有研究 主要从 对表征模糊的概率形式进 行扩展、 模糊的语言表征和概率 表征、 增加对被 试间设 计、 考 察模糊 决策中的 个体差 异以及增加损失 收益背景等几 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同时 , 除介绍五种传统的模糊决策观 点外 , 文章还介绍 了以 T versky 的 相对无知 !理 论为代表的新理论。文章最后 , 结合现有模糊决策 的现状 , 提出了未 来研究应指 向注重个体差异、 研究手段多样化。 [ 关键词 ] 模糊 ; 决策 ; 模糊规避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2 0040( 2010) 05 0102 06 [ 中图分类号 ] B842 5
[ 16]
为代表的多数学者 采用数字值 来表
[ 5 ] [ 6] [ 5]
这两种维度上存在多种不同的状态 , 从而导致在 对模糊进行评估时增加情景的模糊程度。
[ 8] [ 9] [ 10]
同时, 决策者对信息来源可靠性的评估也会影响 对模糊程度的评价。最后, 多种信息之间的不一 致性会大大提高模糊 性。 Ross 利用不同 专家之 间的差异观点模拟了意见不一所造成的模糊, 并 进一步证明这种模糊会延长决策层的决策时间, 同时使决策者更加关注不同意见中的消极信息或 [ 11] 与自身偏好相反的信息。 上述观点中 , 前两种观点是试图利用数值分 布来表示模糊, 而后两种则主要是对模糊的本质 进行阐述。在实际研究中, 为了能够更好进行实 验控制 , 大部分学者还是利用概率分布作为模糊 的表征或引发模糊感的工具。
[ 4]
为后 来的研 究者所 采
另 外 ,Hale Waihona Puke BaiduB leaney 和
用。 双色问题 !实验假设有 A、 B 两个罐子, 各装 有 100枚台球的, 其中 A 罐中有红球和黑球各 50 枚 , 而 B 罐中两种颜色球的比例未知。实验要求 被试从其中一个罐子中取一枚球, 但在抽取前 , 要 103
H um phrey 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 通 常模糊是相关信息没能被 认识或理解的 一种状 态。 !
人们在现实中面临的决策问题大多属于不确 定决策问题。 1921 年 , Kn ig ht将不确定决策 ( un certa in ty decisio n)分为两类: 决策者能够对所面对 的不确定性作出精确估计的称为风 险决策 ( risk decision), 而不能作出精确估计的称为模糊决 策( a m b ig uity dec is ion) 。而学者将模糊决策作为 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则从对模糊规避的研究 开始, E llsberg 则第一个对模糊规避展开了研究, 提出了经典的 双色问题 !。在 双色问题 !实验 中 , 有 A、 B 两种罐子, 而从 A 罐抽中一种颜色的 球的概率是 50% , 而 B 罐中抽中特定颜色的比例 却是不确定的 即存在模糊。当奖励相同时,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被试对 两种选项没有 明显偏 好 , 但实际上大多数被试选择了 A 罐子。这种同 时面对明确概率和模糊概率时 , 被试选择前者的 现象, E llsberg 将之称为 模糊规避 ! ( a m b ig uity a version) , 也称 E llsberg 悖论。该实验正式将模糊 作为一种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假如实验研究过程 中 , 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模糊决策研究。近几十 年来, 国外学者对模糊决策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 但我国学者却对该领域甚少涉足。因此 , 本文正 是试图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总结 , 为国内模糊 决策研究提供方便。
102
b ility) 是指利用一组概率区间表征模糊程度的方 法。例如, Becker 和 Brow nson 用概率的间隔定义 模糊规避的强度 , 例如 , 缸子里有 10 枚彩球, 红球 和黑球的比例未知 , 那么抽到红球和黑球的概率 在 0 到 1 之间, 而不是单一的概率点 0 5 。 他们 认为概率间隔越大, 模糊规避的强度越高。二阶 概率是传统模糊决策研究中的较为主流的观点,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人们是根据对某个事件发生 的信念进行决策 , 不同模糊情景之间存在不同程 度的模糊, 并且模糊的程度可以用二阶概率进行 表征。 E llsberg 是持有二阶概率观的学者之一 , 他 在二阶概率观点的基础上, 设计出上文提到过的 经典的 双色问题 !及 三色问题 !实验。
[ 11] [ 12] [ 13] [ 1] [ 3]
语言表征形式外 , 也有学者利用情景重现的办法 取代直接呈现数字。例如,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 B leaney 和 H um phrey 将被试 分为 控制组 和实 验组。实验中, 主试只向控制组呈现数字形式的 模糊表征, 而实验组除数字形式表征以外还能对 赌博事件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实验结果表 明 , 实际的情景呈现比数字呈现似乎有更多的信 息 , 从 而降低了模糊, 减少了模 糊规避现象的出 现。 3 考察比较情景。 在原有的 双色 问题 !实验 范式中时间是将 模糊项和精确项同时呈献给被试 , 并要求被试在 二者之 间进行 选择。但是 Tversky
[ 收稿日期 ] 2010 06 13 [ 第一作者简介 ] 杜秀芳 ( 1969 理学研究。
[ 1]
一、 模糊的界定
虽然模糊决策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 但国 外 学 者对 到 底什 么是 模 糊仍 未 达成 一 致的 看 法。
[ 2] [ 3]
目前对模糊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种
观点。 ( 一 )无视模糊 这种观点是根据是否存在模糊, 把决策情景 分为存在和不存在模糊两种。其中最激进的是彻 底的主观期望理论支持者,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认 为期望效用值等于选项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与效 用值的乘积 , 而在实际评估过程中, 由于所有事物 发生的可能性只是一种主观评价 , 事件的效用值 ( value) 本身也只是一种主观评价 , 因此不存在概 率不确定的 模糊 !事件。对于这种观点, W eber 指出: 这或许是一个合理的描述性的观点, 但对 于解释模糊规避的现象并没有 什么帮助。 !
第 26 卷第 5 期 2010 年 9 月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 f Shandong Un iv ersity of T echno lo gy( Social Sc iences)
V o l 26, N o 5 Sep 2010
模糊决策研究进展综述
杜秀芳, 张 科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模糊决策是决策学研究中一个极具特色 的领域。对于 模糊的定义 , 国外 学者对模 糊本质的认
[ 3] [ 4]
( 四 )信息来源 信息的不同来源作为构成模糊的原因之一, 信息来源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 其主要包 括信息来源的数量、 权重、 可靠性, 以及不同来源 信息的一致性。本质上来说, 这种对信息来源的 考虑并不是希望直接获得操作定义 , 或形成一种 表征模糊的方式 , 而是通过分析模糊的来源进而 说明模糊的本质。 首先, 信息来源数量的增加与模糊之间有密 切的联系。传统观点认为信息来源的增加有助于 信息交流从而消除模糊。但也有研究表明可获得 信 息 来源 的 增多 并不 能 消除 决 策情 景 的模 糊 性。 其次, 早期研究发现信息具有 含义 !和 权 重 /数 量 !两种纬度, 多种不同信息有可能同时在
[ 11] [ 12] [ 13] [ 7]
对实
验的这一特征提出了质疑。他认为 , 正是这种比 较条件的存在才产生了模糊规避现象 , 假如两种 条件分开呈现则模糊规避将不再存在。为证明自 己的观点, 他在实验中将被试随机分为 A、 B、 C三 个组, 其中向 A 组被试在具有精确概率的事件以 及具有模糊概率的事件两个选项分别进行估价, 而对被试组 B 只呈现精确选项, 而被试组 C 只呈 现模糊选项 , 并分别进行估价。最终试验结果发 现 , 在同时呈现两种选项时 , 模糊规避现象显著; 在对两种选项分别进行呈现时, 模糊规避现象却 消失了。根据该实验的结果, T versky 提出了全新 的模糊决策理论 设 !。
二、 模糊决策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演变
长期以来, 大多数模糊决策研究采用了 E lls berg 的 双色问题 !或 三色问题 !的经典实验范 式 , 但随着模糊决策理论的不断发展 , 许多学者也 在很多方面对经典范式进行了细化和改进。 ( 一 )模糊决策研究的经典范式 自 Kn ig ht 对模糊和风险进行区分之后 , 很多 学者都试图在实验中将二者分开 , 在排除风险的 条件下对模糊决策进行研究。但是只有 E llsberg 于 1961 年提出的 双色问题 !以及 三色问题 !成 为了 其中的 经典 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