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中写的是张继夜泊枫桥的情景。
枫桥即今江苏省常熟市枫桥。
唐代的枫桥,因其美丽的风光而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
文章描绘了夜晚枫桥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位于哪个地方?2. 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意境?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 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 枫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2.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寂静的夜晚中,诗人通过钟声传递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表达了要想有清澈的水,必须有源头不断地涌出活水的意思。
4. 诗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钱成为空虚的象征。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上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
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
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
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斋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往往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
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高一语文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恍若隔世(huǎng)B. 琳琅满目(láng)惊心动魄(pò)C. 鸿鹄之志(hú)欣欣向荣(xīn)D. 轰轰烈烈(lèi)震耳欲聋(zh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得益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时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B. 她写的字既工整又美观,让人赏心悦目。
C. 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一一克服了。
D. 他跑得快,跳得高,是我们班的体育健将。
4.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欢乐欣喜B. 灵活灵敏C. 欣慰欣喜D. 欣慰欣慰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静静地屹立在远方。
B. 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
C. 雨后的彩虹就像一座美丽的桥,横跨在天空中。
D.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6. 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施复恩。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原名吴应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原名罗贯。
8.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 脑(nǎo)脑(náo)B. 拐(guǎi)拐(guài)C. 塞(sài)塞(sè)D. 着(zhe)着(zháo)9. 下列句子中,比喻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高一期末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残酷(cán kù)娇嫩(jiāo nèn)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B. 剔剔透透(tī tī tòu tòu)精益求精(jīng yì qíng jīng)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C. 静谧(jìng mì)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D.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喜爱。
B. 我对他的看法已经改变,由原来的喜欢变成了现在的讨厌。
C. 由于天气的原因,今天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好评。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荒唐”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狂妄B. 愚昧C. 荒谬D. 懒惰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那里。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个小大人。
D. 他的声音洪亮,像打雷一样。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C.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D. 那条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下一句是______。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基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蓊蓊郁郁(wěng wěng)含情脉脉(mòmò)残羹冷炙(zhì)B。
冠冕堂皇(guān)繁芜丛杂(wú)拖沓(tà)C。
端倪(ní)黯然(àn)桀骜(ào)D。
约车百乘(chéng)贾人(jiǎ)沟壑(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耽误字斟句酌梦寐以求浅尝辄止B。
噩耗百折不饶民不聊生永保生机C。
耸峙安然无恙穷形尽像毛骨耸然D。
连绵礼上往来言简意赅焦燥不安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年人风华正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着巨大的创造活力。
B。
以往在气功界,人们把气功说得很神秘,其实是故弄玄虚罢了。
C。
奶奶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饱满,坐在椅子上夸夸其谈。
D。
他的文章单纯地就事写事,就景物写景物,人物显得无血无肉,读来索然寡味。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____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②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____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③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___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____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
所以只有只要就B。
所以只是只有才C。
然而只有只要就D。
然而只是只有才5.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
那绿茸茸的草坂,仿佛是一支悠扬的乐曲。
C。
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___上奏着的名曲。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高一上期末语文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wǎng)悠然自得(yóu)B. 息息相关(xī)融会贯通(rónɡ)C. 纸短情长(zhǐ)恰如其分(qià)D. 轻歌曼舞(màn)胸有成竹(z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演讲比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和热情。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C. 我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震惊,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
D. 他为了完成作业,废寝忘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B. 那片树林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像一座山一样沉稳。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的一项是: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D. 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这棵树长得枝繁叶茂。
改句:这棵树枝繁叶茂。
B. 原句:他的歌声悦耳动听。
改句:他的歌声悦耳。
C. 原句: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改句:这本书我很喜欢。
D. 原句:他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考上大学。
改句:他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考上大学。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三国演义》。
B. “你为什么迟到了?”老师问道。
C. 我很喜欢吃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
D. 小明考试成绩很好,他的父母非常高兴。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B.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C. 恰如其分:十分恰当,不多也不少。
D. 废寝忘食:形容非常专心致志,不顾一切。
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妩媚妩媚妩媚B. 沉默沉默沉默C. 潇洒潇洒潇洒D. 美妙美妙美妙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C. 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热心帮助他人。
D.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 她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在夜空中飘荡。
C.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D. 他的脸色铁青,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思变。
”B. 他经常对同学们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C. 他在课堂上讲:“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如:张衡、祖冲之等。
”D. 这本书是他最近读的,内容非常精彩。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工作非常努力。
变换后:他非常努力地工作。
B. 原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变换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C. 原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变换后: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D. 原句: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变换后:这个问题太复杂,需要我们好好研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兰亭集序》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
”7. 《离骚》中,屈原对楚怀王的劝谏是“______,______。
”8. 《赤壁赋》中,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是“______,______。
”9. 《滕王阁序》中,王勃对人生哲理的阐述是“______,______。
”10.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是“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练习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至3题(15分)。
坐对一山青(有删改)朱星鹤我的窗是一幅画,窗外的绿树青峦,白云蓝天,便是画中的风景,掀开窗帘,就像是撕开蒙着画布的纸,窗外的美景一跃入眼,也把愉悦注满一心。
当初决心搬来这里住,就因为看中了窗外那一带青山,山不高,却起伏绵亘,把绿意铺陈一地。
一住一千多个日子,朝夕相对。
虽说岁月嬗变,斗换星移,多少快乐忧愁,俱已消逝,只留下回忆和惆怅,但青山依旧在,而且生意盎然。
在时间的长流里,春会老,花会残,只有山以不变之姿,恒久地就坐在那里,以哲人的慧眼,看尽人世沧桑。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接踵而至,当我心绪不宁时,窗外青山便是我最好的安慰,举目遥望,无言相对,万般愁绪立刻化为一股轻尘,飘散在窗外阳光下。
于是,心境恢复了澄明,我仍拥有一片宁静平和。
山中的雨,像个啜泣的少妇,嘤嘤诉说着她的孤独和委屈,把那份凄楚挂满一山千树。
我喜欢看雨中的山,看它的静默,看它的隐忍,看烟笼雨罩中那蒙蒙的姿态,有时密密的雨如丝如缕把山岭裹进一片灰暗中,任你搜集寻觅,也只能望见若隐若现、若远若近的山影,的确是“山在虚无缥缈间”。
晴天是另一种神貌,尤其是雨后青山,晶莹翠绿,冰清玉洁。
白云自天外飞来,绕着群山飞舞,而山,依然以无言的晴朗,把笑脸迎向坐在窗前的我。
一抬头,我便窥见云的飘逸和洒脱,承接山的明朗与沉静。
于是,我也忍不住把笑脸迎向它们,迎向大自然的和煦温馨。
千百年来,山便以哲人之姿静静地踞坐在那里,看尽人世的变幻。
老这样坐着看山,对山的认识毕竟有限,于是,我有去访一访山的欲望了。
选一个没有人的时刻,我浴一肩斜阳叩响山的小径,森林摇动手臂迎接我,款款的枝丫摇曳出一山风情,阵阵野香自四面八方沁来,浸得我通体舒畅,鸟声、虫声、蛙声……和着山风奏起一曲交响乐,那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迎宾曲,最美的音乐。
我走遍山前山后,看尽山腹山背,我忽然领悟:山之所以沉默,正由于它的深广。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要为语文期末考试做好复习准备。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弄( lng)堂箕(j)踞衣钵(bǒ) 不容置喙(hu)B.粳(jīng)米修葺(q) 泥淖(no) 蓊(wēng)蓊郁郁C.渐(jiān)染韶(sho)光轻佻(tio) 涸(h)辙之鲋D.遗(wi)施鞭笞(chī) 濯(zhu)足夙(s)兴夜寐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A.辩护编纂再接再历陨身不恤B.斑驳笔杆前仆后继一枕黄粱C.授权幅射首曲一指稗官野史D.妇孺演绎义愤填赝焕然冰释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妖童媛女 (美好的) 匪我愆期 (拖延)以我贿迁 (财物) 靡室劳矣 (无、没有)B.敛裾 (衣襟) 忍尤而攘诟 (责骂)对酒当歌 (对着)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皇上)C.少假借之 (宽容、原谅) 之沛公军 (到)失其所与 (给)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看见)D.彳亍 (走走停停的样子)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见)女也不爽 (爽快) 长太息以掩涕兮 (眼泪)4、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是我们的________。
②爷爷经常想起他那一段忘不了的______往事。
③他没有___上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_______这次又犯下了类似的错误。
A.权利心酸在/以至B.权力辛酸从/以致C.权利辛酸从/以致D.权力心酸在/以至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
B.狄更斯出身寒微,幼时家贫。
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
C.正是这一误会,使作者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读者读到这里难道不是不比没有误会更受感动吗?D.胡适写自己的母亲是"慈母兼严父",写出了母亲独特的品质,不仅懂得如何教孩子做人,而且懂得如何爱孩子。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样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样题(含答案)一、阅读理解(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问题回答。
(1)短文:在一个小村庄的暮色中,一位老者孤独地坐在自家的门口。
他是这个村庄中最年长的人,也是唯一的一位留守者。
老者眺望着远方,沉思着自己曾经的往事。
几十年前,他曾是这个村庄中最富有的人,也是最受人尊敬的长者。
他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大片肥沃的田地,还有许多忠实的朋友。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失去了一切。
他的房子被烧毁了,田地也变得荒芜。
朋友们也渐渐地疏远了他。
他不得不离开这个村庄,孤独地生活在山野之间。
老者并没有因为失去而变得消极和绝望,相反,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的心态。
他相信人生总会有起伏,也相信坎坷的路上总会有收获。
他的乐观和善良感染了周围的人,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和他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这天,一位年轻人经过这个村庄,听说了老者的故事,便决定去找他聊聊。
年轻人问老者:“为什么你可以保持乐观和善良呢?你的经历应该让你变得消极和绝望才对。
”老者微笑着说:“人生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有时候我们会失去,但也会重新找到。
保持乐观和善良,让我们的内心永远充满阳光。
”(2)问题:1. 老者曾经是村庄中的什么人?2. 老者失去了什么?3. 老者离开村庄后,是怎样生活的?4. 老者是如何保持乐观和善良的心态的?5. 年轻人为什么要找老者聊聊?6. 老者对年轻人说了什么?(3)答案:1. 老者曾经是村庄中最富有的人,也是最受人尊敬的长者。
2. 老者失去了房子、田地和朋友。
3. 老者离开村庄后,孤独地生活在山野之间。
4. 老者相信人生总会有起伏,也相信坎坷的路上总会有收获,所以保持乐观和善良的心态。
5. 年轻人听说了老者的故事,想去找他聊聊。
6. 老者对年轻人说:“人生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有时候我们会失去,但也会重新找到。
保持乐观和善良,让我们的内心永远充满阳光。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即将到来,要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
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
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
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
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
“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 ,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
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
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原文】《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奇书”。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群人物的命运。
本文将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人物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个性鲜明。
作者通过丰富的生活细节和个性化的对话,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生性纯真,热爱自然,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
他身上有着许多矛盾的性格特点,既同情弱者,又反对封建统治。
作者通过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宝玉的性格魅力。
2.林黛玉: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才情出众,性格敏感多疑。
她与宝玉的爱情充满了悲剧色彩,体现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惨。
3.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另一位表妹,她贤良淑德,端庄大方。
她与宝玉的婚姻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体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二、情节安排《红楼梦》的情节安排错综复杂,跌宕起伏。
作者巧妙地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与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1.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宝玉与黛玉的相识、相知、相爱,充满了浪漫色彩。
然而,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得他们的爱情无法走到一起,最终以悲剧告终。
2.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宝玉被迫与宝钗成婚,这场婚姻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也是宝玉对封建统治的反抗。
3.四大家族的兴衰:小说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三、主题思想《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爱情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2.对爱情的赞美:宝玉与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惨,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爱的赞美。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
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
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诗?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
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
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
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
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
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
智性也很重要。
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
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
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
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
什么是神性?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
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 rè)窥视(kuī shì)奔腾(bēn téng)B. 沉默(chén mò)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ó zhuǎn)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C. 摧毁(cuī huǐ)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dì)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这次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反复检查了实验器材,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项。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体育方面也表现出色。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一直犹豫不决。
(介词,对于)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动词,爱惜)C. 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
(代词,这)D. 他勇敢地站出来,为同学们维护了正义。
(副词,勇敢地)答案:C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他们决定明天去爬山。
(动词,决定)B. 她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
(动词,回荡)C.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动词,争取)D. 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
(动词,拿出)答案:D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动词,发扬)B. 他的笑容里洋溢着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12-12【关键字】作文、语文、情况、道路、方法、会议、行动、地方、认识、问题、要点、自觉、深入、整体、现代、加大、发展、发现、研究、内涵、思想、力量、根本、精神、基础、需要、政策、能力、方式、作用、结构、关系、宽容、分析、主张、整治、帮助、教育、多方面、内心说明:1、本卷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2、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倩(qiàn)影摩(mó)登嫉(jí)恨不期(jī)而遇B、羞涩(sè)冠冕(miǎn)堂皇噩(è)耗俨(yǎn)然C、冤(yuān)魂妄加揣(chuāi)测屠戮(lù)凝(níng)炼D、伎(jì)俩桀骜(ào)锋利犀(xí)利塞(sài)外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化为乌有眷恋震摄忧心冲冲B、长吁短叹璀璨娇情光阴荏苒C、杞人忧天饿殍深隧兼融并包D、金科玉律菲簿内灸笑容可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难以回敬。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而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4、下列句中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 、这一带,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B、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理埋没。
C、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D、“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6、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
找出简介中可删去的两个。
()(2分)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B、②③C、③⑥D、④⑤7、下边括号中是对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反问,夸张)B、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比喻、拟人)C、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比喻,反问)D、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反问,对比)8、下列对课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拿来主义》一文开头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谈起,是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B、《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五次提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体现鲁迅不赞成“徒手”的请愿,刘和珍的“微笑”更说明对反动派不能“温和”。
C、《简笔与繁笔》中“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这句话辨证地分析了作品写得过长的原因,要点清楚、明确、全面。
D、《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的作用是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范围极为高远。
9、下边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分)A、《内蒙访古》肯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功绩,根本目的是为了赞扬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
B、《琐忆》一文中鲁迅用狮子和猪羊作比喻的用意是指当时中国不是狮子,而是任人宰割的猪羊,夸耀地大物博是不适宜的。
C、《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同托尔斯泰墓进行比较,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D、《冬天之美》文中作者通过对冬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冬天的赞美、热爱之情。
10、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
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代司马迁所著,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
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的历史著作,记录的是西汉的历史。
东汉班固撰。
书中有不少人物传记写得很成功,从而成为人物传记的范例。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20分)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无乃尔是过与(责备)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现)③非我也,兵也(兵器)B、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依靠,凭借)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③平心而度这,吾果无一失乎(揣度)C、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死亡)②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谋)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诃(锋利)D、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②杀人如不能举(举例)③乃令张良留谢。
(告辞)1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A、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D、距关,毋内诸侯。
13、选出与“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D、序八州而朝同列。
14、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5、下面有一句子的句式与另外三句不同,请选出来()(2分)A、沛公安在?B、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C、大王来何操?D、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6、下列句子的译文,不符合原句意思的一项是()(2分)A、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译文:勾践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患病那就必定有人想要编个谎言来搪塞他。
C、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译文:虽然年龄小,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D、审容膝之易安。
译文: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这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孙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固:牢固B、修守战之具修:治办、整治C、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作揖行礼D、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18、下面句中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百守藩篱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19、战国“四公子”指哪四个人,请分别写出。
(2分)战国四公子指:。
20、翻译下列语句:(2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翻译:三、简答题(6分)21、默写: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2分)22、《鸿门宴》一文刘邦见项羽时说的那段话中,说双方关系的是“”;表示不居功的是“”;掩饰自己政治意图的是“”。
刘邦这样说的目的是。
(2分)23、《胡同文化》一文后“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棗这是比喻句吗?请作简明分析。
(2分)四、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琐忆》选段,回答24-26题。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
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
这一点终归是好的。
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
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24、“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0字)(2分)25、参照鲁迅思想发展历程,结合本段文字,概括出鲁迅进化论思想的要点。
(不超过30字)(2分)26、文中三次提到“猴子”和“虫豸”,其中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三次含义都相同,都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B、第一、三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C、第一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D、三次都指反动的青年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3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