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九(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九(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373d9bcd126fff6050bb2.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习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1.买一件上衣238元,妈妈买了两件上衣用了多少钱?2.欢欢看一本共272页的课外书,每天看50页,她5天能看完吗?3.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4组同学跳绳,每组12人,还有24人踢毽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4.一头牛重490千克,一头大象的质量是这头牛的9倍,用载质量5000千克的汽车可以运走这头大象吗?5.李华家离学校有608米,他每天往返学校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6.有160块巧克力,一盒装22块。
8个盒子能装得下吗?7.某林场今年种杨树109棵,种的松树是杨树的2倍,种的柳树是松树的3倍。
种了多少棵柳树?8.小明步行去上学,他每分钟走75米,8分钟就可以走到学校。
他每天上、下学往返两次要走多少米?9.三(3)班同学参加合唱比赛,每行12人,可以站4行,如果每行8人,可以站几行?10.“嫦娥一号”的升空速度是每分钟480千米,照这个速度,它3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11.412个同学分4辆车去公园参观,前3辆车各坐112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12.一篇稿件有890个字,小玲打了6分钟,每分钟打108个字,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字再打3分钟,能打完吗?13.一列火车9时从甲地开出,下午4时到达乙地,火车每小时行10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4.(1)照这样计算,19只大熊猫每天共吃竹子多少千克?(2)现有54千克竹子,能供多少只大熊猫吃1天?15.每个书架上都放了204本书。
16.星期六,爸爸开车带壮壮去相距360千米的外婆家。
(1)壮壮家离这个加油站有多远?(2)请你在下图中用表示出加油站的大致位置。
(3)剩下的路程,爸爸打算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2小时能到外婆家吗?17.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共分成了12组,每组有6个人。
为了增加趣味性,他们计划重新分成8组来玩,平均每组有多少人?18.明明每天要上7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一个星期(按5天算)一共要上多少分钟?19.小猴在花果山摘了386千克黄桃,摘得的水蜜桃的质量是黄桃的2倍.黄桃和水蜜桃一共摘了多少千克?20.一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105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共有900千米,火车已经行驶了7小时,还有多少千米没有行驶?再行驶2小时,火车能到乙地吗?21.买15盒冰激凌要多少元?买27块蛋糕要多少元?买32筒薯片要多少元?22.某高速列车平均每小时可行驶364千米,如果这列高速列车早上7:30从起点开出,上午11:30到达终点,那么它共行驶了多少千米?23.水果店里3箱水果重27千克,照这样计算,5箱同样的水果共多少千克?72千克水果可以装几箱?24.水果店运进3筐苹果,4筐桃和5筐梨.苹果每筐重42千克,桃每筐重46千克,梨每筐重38千克.①运进的桃比苹果重多少千克?②运进的梨和桃一共重多少千克?25.学校组织三年级365名同学去参观峰城万亩石榴园,每辆大客车可乘坐48人,学校准备租7辆大客车,够吗?26.小强的体重是28千克,爸爸的体重比他的3 倍少2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7.看图回答小老虎的体重是24千克,大老虎的体重正好是小老虎体重的4倍,大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8.一个豆浆机,用6千克黄豆可以榨出48千克豆浆。
202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 集合》同步练习(及解析)
![202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 集合》同步练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80324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d.png)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全班有〔〕人。
2、三年级有56名同学参加了语文或数学竞赛,其中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5人,那么同时参加了这两种竞赛的同学有〔〕人。
3、一次数学测验,全班36人中,每人至少做对一题,两道“智慧题〞都做对的有〔〕人。
4、他俩一共有〔〕种玩具。
5、三〔1〕班同学都订了杂志。
订?少年儿童?的有32人,订?少年时代?的有30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10人。
这个班共有〔〕人。
6、喜欢跳绳的有〔〕人,喜欢踢毽子的有〔〕人,两种都喜欢的有〔〕人。
【答案】8;8;4【解析】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喜欢跳绳的有8人,喜欢踢毽子的有8人,其中王丽、赵月、杨双、张一4位同学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
7、32人参加短跑和长跑比赛,参加长跑比赛的有24人,参加短跑比赛的有16人,只参加长跑比赛的有〔〕,只参加短跑比赛的有〔〕人。
8、爸爸和妈妈一共买了〔〕种水果。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列队伍中,西西所在的位置从前面是是第8位。
从后面数是第6位,这列队伍共有〔〕名同学。
2、三〔1〕班有24人参加书法小组,16人参加美术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6人,参加活动的小组一共有〔〕人。
3、两根15厘米的木棍放在一起,共长25厘米,重叠的长度是〔〕。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4、三〔2〕班有36人,其中19人参加数学竞赛,14人参加英语竞赛,5人两项都参加,有〔〕人两项都没参加。
三、解答题。
1、一次歌唱比赛中,要对莹莹和丁丁两名选手投票,投票结果如下,请问一共有多少人参与投票呢?2、〔1〕两家都养的动物有几种?〔2〕王大伯家和李大伯家一共养了几种不同的动物?3、学校艺术团会弹琴的有:梁曼玉、陈琦、王吉、秦宇、徐林、杨木、王歌、周慧、张洋;会歌舞的有:魏欣、赵高、梁曼玉、徐霞、王吉、周美心、徐林、姜涛、李敏、周慧。
会弹琴的会歌舞的〔1〕既会弹琴又会歌舞的有〔〕人。
〔2〕会弹琴和会歌舞的一共有多少人?〔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在图中填上适宜的数。
【分层作业】9.1 数学广角——集合(同步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人教版,含答案)
![【分层作业】9.1 数学广角——集合(同步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6fc0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3.png)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9.1 数学广角——集合【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李老师对一些同学进行才艺小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会吹竖笛的有22人,会拉小提琴的有8人,其中既会吹竖笛又会拉小提琴的有4人。
被调查的同学至少会其中一种乐器,李老师调查了()名同学。
A.26 B.37 C.422.对三(1)学生参与家务劳动项目进行了调查,全班共54人,每人至少选一项,调查结果如下:只拖地的同学有()人。
A.10人B.24人C.30人3.三(3)班参加跑步的同学有丁红、张丽、李甜、王军、刘小强;参加跳远的同学有张鹏、王军、李芳、陶伟、丁红、陈晓玲。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人。
A.10 B.9 C.114.三年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20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1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人。
A.18 B.28 C.38 D.485.李明买了直尺、圆规、自动笔和文具盒,王浩买了三角尺、圆规、文具盒、彩笔和自动笔,他们买的文具共有()种。
A.6 B.7 C.8二、填空题6.六(1)班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得优,有30人数学得优。
其中语文、数学都得优的有10人,另外还有4人语文、数学都没得优,这个班有________人。
7.看图,参与捐口罩的一共有( )人。
8.下图是三(1)班同学参加学校体育周运动员情况。
(1)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 )人。
(2)参加两项比赛的共有( )人。
9.三二班54人到动物园游玩,参观大象馆的有32人,参观孔雀馆的有37人,两个馆都参加的有( )人。
10.看图回答问题。
(1)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羽毛球的有( )人,喜欢足球的有( )人。
【能力提升】三、解答题11.电视台调查前一天收看河南2频道和8频道的情况(每人至少收看一个频道),有82人看过2频道,74人看过8频道,56人两个频道都看过。
这次共有多少人接受调查?12.三年级(1)班有45名学生参加团体比赛,其中参加接力赛的有25人,参加拔河赛的有35人,既参加接力赛又参加拔河赛的有多少人?【拓展实践】13.下图是三(1)班参加学校歌舞小组的情况,请你根据图意解决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8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a28a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8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8篇)小学数学是一个打基础的时候,也是一个树立正确的数学概念的时期,那么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篇1)(一)基础题1、填空。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7分米=()厘米=()毫米800毫米=()厘米=()分米7千米=()米20厘米=()毫米20厘米=()毫米20米=()分米50分米=()米=()厘米2、在()里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桌面的宽是35()一根黄瓜长约15()小红身高约124()小桥宽约3()课桌高约7()书的厚度约4()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2400()火车每小时行驶70().3、计算。
(1)46毫米+34毫米=()毫米=()厘米。
(2)4米-12分米=()分米=()厘米。
(二)变式题1、用线连起来。
一根拔河绳长30千米小冬肩宽12米一本数学书厚40厘米高山—福清之间相距8毫米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三)综合题1、小青身高86厘米,她再长几厘米正好是身高1米?2、用长20毫米的大头针去测量数学课本的长,量了10次,还剩8毫米。
数学课本长约()毫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篇2)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高8()重50()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千克60毫米=()厘米400厘米=()米4000米=()千米5000千克=()吨7分米=()厘米3、在○填上“>”、“<”或“=”。
5厘米2千克50毫米8厘米980克700毫米1分米15千米7米4吨1500米400千克4、一袋大米重10千克。
()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二、判定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练习九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练习九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c721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f.png)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练习九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10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你们会计算了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10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示例:计算123 456和789-321。
3. 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和退位。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九的第1-10题。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注意事项: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和退位。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九的第11-20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小结,使学生掌握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与教学反思一、课堂练习的详细补充和说明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提升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内容,确保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7课时练习九的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由浅入深:练习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练习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练习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0aea2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d.png)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107“练习二十三”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3.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识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知道了什么是集合,以及怎么解决集合的问题。
谁来说说我们都有哪些方法?学生自主发言,复习维恩图相关要素以及利用维恩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在后面的练习中着重讲解,帮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集合的相关知识。
二、拓展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三”第1题。
(1)师:第(1)题你打算怎么解决?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预设】5+7-4=8(种)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表达算式的含义。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但是要求学生说明算式的含义。
(2)师: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指名学生提问,然后直接请学生口答。
【预设】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题目所给的图不好观察,可适时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把图转化成维恩图的形式。
2.完成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三”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维恩图的填写,集体展示,交流经验。
师:如何把两项都会的人很清楚地表示出来?(连线)两项都会的人名要填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出维恩图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然后再填空。
(2)学生口头提问,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题。
3.完成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师:两个圈里都有的是哪些数?【预设】61、62、63、64、65、66、67、68、69。
师:你能把这两个圈合并用一幅图表示出来吗?学生自主尝试,并说一说两个圈里都有的9个数应该写在哪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详细答案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详细答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8fb0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9.png)
2024/10/19
8. 先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980 - 76 = 904
7 10
980 - 76
9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6 + 475 = 731
256 +4 7 5
11
731
2024/10/19
806 - 327 = 279
9 7
10 16
806 -327
479
538 + 94 = 632
538 + 94
11
632
2024/10/19
9. 找朋友。
= 439
= 177
2024/10/19
= 79 = 217
10. 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674
245 和919 差429
755
155 和910 差600
205
89 和294 差116
340
153 和493 差187
503
108 和611 差395
500 - 437 = 63
9 4
10 10
500 -437
63
验
437
算:
+
1
6
1
3
500
2024/10/19
602 - 375 = 227
9 5
10 12
602 -375
227
验
375
算:
+
2
1
2
1
7
602
1000 - 599 = 401
99 0
10 10 10
1000 - 599
401
验
599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7257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8.png)
4--1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
(每空3分,共30分)1. 三(1)班喜欢吃苹果和香蕉的人数情况如下。
喜欢吃苹果 喜欢吃香蕉既喜欢吃苹果也喜欢吃香蕉 三(1)班喜欢吃苹果和香蕉的一共有( )人。
2. 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张丽爱吃的水果有:桃、梨、枣、草莓、石榴。
王刚和张丽都爱吃的水果有( )种,他们一共喜欢( )种水果。
3. 三(2)班有40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人35人,订《红树林》的有27人。
两种刊物都订的有( )人。
4. 张老师给三(1)班同学出了两道题。
全班每人至少做对一题,第1题做对的有32人,第2题做对的有21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1人。
三(1)班一共有( )人。
5. 喜欢篮球 喜欢足球(1)喜欢篮球有( )人,喜欢足球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 )人。
(2)喜欢篮球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 )人。
15人 12人 7人 18人 8人 15人4--26. 把两张18厘米长的纸条按照下图的方法粘合在一起(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重叠的部分长( )厘米。
?厘米30厘米二、分一分。
(每题8分,共16分)1. 三(1)班参加书法社团的学生有(学号):2,4,5,6,9,10,18,25,26,参加合唱社团的学生有(学号):3,5,6,8,10,12,13,19,25。
把学号填在合适的圈里。
书法社团 合唱社团表示()2. 下面是聪聪和明明爱吃的水果情况。
(1)把他们爱吃的水果填在合适的圈里。
聪聪爱吃的水果 明明爱吃的水果他们都爱吃的水果(2)聪聪和明明一共喜欢吃( )种水果。
聪聪爱吃的水果 苹果 梨 枣 香蕉 明明爱吃的水果 桃 苹果 草莓 梨三、解决问题(共54分)1. 学校运动会,三(2)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12人,参加接力比赛的有8人,这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有4人。
参加这两项活动的共有多少人?(7分)2.同学们去参观动物园,参观熊猫馆的有27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1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6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减法练习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减法练习九](https://img.taocdn.com/s3/m/ecf7b7f03968011ca200918c.png)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 减法 练习九
一 复习回顾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 减,不要漏减退位的1。
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法要 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如 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再 在十位上加十,退1给个位上减。
6.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第6题)
500−437= 63
500
− 437
63
602−375= 227
验算:
63 + 1 4137
500
602
− 375
227
验算:
227 + 1 3175
602
1000−599= 401
1000
− 559
401
508−229= 279
508 − 229
89
116
340
340+153= 493 + 153
340
493
−+ 153
340
340−153= 187 − 153
187
503
503+108= 611
+
108 1
503
611
−+ 108
503
503−108= 395 − 108
395
1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教科书第45页练习九第11题)
被减数−( 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被减数=( 减数)+( 差)
4. 连一连。(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第4题)
594−129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09ca2ea1c7aa00b42acb5d.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教材第4页“做一做”118010教材第5页“做一做”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1.少于1分钟多于1分钟2.时秒分4.>>><>=5.2秒2分5分8.11:4020分12:004:1545分5:0025分5:259.9时15分+25分=9时40分11.(1)9时-8时20分=40分(2)做眼保健操(3)7时30分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4)10:55—11:35教材第10页“做一做”(1)33+36=69(张)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88328394549练习二1.47545940667278782.82997787908958513.834.616.471952107.15248.884教材第14页“做一做”660490710600120920190650练习三1.77050036080600810190602.850-780=70(千克)3.8506909705204.1505.(1)(2)7.218接近220700-220=480(元)8.245看作240187看作180240+180=420(元)420>400不够9.6402209905305005010.32011.90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528看作530184看作180530-180=350(瓶)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219看作220392看作390390-220=170(根)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1.8752805692444450 2.990850640820280210290360 3.441看作440632看作630630-440=190(个)练习四2.<<><><3.(1)405看作400600-400=200(米)(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468看作470600-470=130(米)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131225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练习五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7.毫米分米18.><=><<9.2米=20分米20÷4=5(分米)10.4÷2÷2=1(分米)思考题:5×4=20(毫米)=2(厘米)4×3-2=10(厘米)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1000230003练习六1.千米毫米米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4.80001620005.厘米分米8.400+400+400+400+400=2000(米)2000米=2千米9.(1)√(2)×(3)×(4)×11.3400035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15.12时-8时=4时80+80+80+80=320(千米)320>308能到达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2.2200204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65000教材第33页“做一做”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练习七2.克吨千米3.7000196006.×√×7.(1)有三种方案①7条小船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教材第37页“做一做”9995978955991190971345158教材第38页“做一做”2438031014162练习八1.408795975909 2.96580413805953291079 4.73193260193961911008.(1)85+148=233(元)(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148+39=187(元)(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85+39=124(元)10.888+88+8+8+8=1000教材第41页“做一做”82323020330428839559149教材第42页“做一做”232364109480练习九1.182********2.892-265+403=1030(位)892+265+403=1560(位) 5.39166138159105 6.632274012797.10531017958.904731479732 10.919910294493611429600 11618739511.(答案不唯一)8 9 4- 4 2 34 7 1 4 6 9+ 3 3 48 0 38 4 5+ 5 59 0 012.194+248+165=607(米)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计算专项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计算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1cc8ce102de2bd96058849.png)
740 - 270 =
620 - 210 =
640 - 330 =
760 - 180 =
520 - 180 =
660 - 130 =
720 - 720 =
770 - 300 =
890 - 500 =
990 - 730 =
790 - 720 =
800 - 720 =
750 - 500 =
140 - 110 =
560 + 780 =
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项练习(三)
班级: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89 - 14 = 82 - 55 = 姓名:
52 + 13 =
53 + 82 =
27 + 68 =
79 + 61 =
92 - 44 =
28 - 11 =
93 - 17 =
27 + 35 =
73 - 33 =
674 - 461 =
688 - 351 =
966 - 331 =
538 - 103 =
877 - 145 =
799 - 619 =
778 - 113 =
443 - 33 =
998 - 225 =
798 - 327 =
892 - 721 =
794 - 311 =
949 - 143 =
744 - 212 =78Fra bibliotek - 241 =
239 - 216 =
643 - 310 =
678 - 560 =
614 - 310 =
995 - 764 =
930 - 310 =
926 - 823 =
1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综合练习(单位换算、竖式、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计算综合练习(单位换算、竖式、列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5db380a27d3240c8547ef1b.png)
1米- 3分米=()分米 5千米=()米 400分米=()米1米=()分米=()厘米 600厘米=()分米 13分米=()毫米1吨-400千克=()千克 3米=()厘米 6米=()毫米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995-775= 985-807=136+471= 345+427=622+190= 437+270=二、脱式计算(234-155)×6 268×6-98 236-100×2 (52+56)×6 4×156+891 8×(365-246) 781-81×5 152×4-35115分米=()毫米 7厘米=()毫米 1300米+700米=()千米2米=()厘米 8吨=()千克 1米-9分米=()分米1吨=()千克 6000千克=()吨 1千米-300米=()米一、列竖式计算。
146×7= 245×4= 158×5= 113×2= 123×5=2181×3=326×7= 214×2=二、列式计算。
(1)130加上9与5的积,和是多少?(2)7除63的商减去5,差是多少?(3)100减去24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4)8与5的积加上70得多少?(5)51减去6个7得多少?1米+9分米=()分米 10分米=()米 8000米=()千米1米-2分米=()分米 4千克=()克 2000克=()千克2厘米+8毫米=()毫米 10千克=( )克 15分米=( )毫米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25-412= 683+181=736-675= 461+433=833-732= 961-600=二、脱式计算56×0+256 78×(4+4) 265-(156+52) (63-63)×6 81÷9+752 561-45+452 156+56÷8 72÷8×914厘米+26厘米=( )厘米=( )分米 6吨=( )千克 4000千克=( )吨1厘米+2毫米=()毫米 3千克=( )克 5000克=( ) 千克8厘米+12厘米=( )厘米=( )分米 6千克=( )克 2000千克=( )吨一、列竖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