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宋官瓷(B)综述
宋代五大名窑简介
● 出戟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 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 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定窑
● 简介 ●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
阳。 ● 艺术特征 ●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
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 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 白”。 ● 传世代表作 ● 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定窑白釉刻花渣斗、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等 [1]。 ● 文化历史
●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官窑
● 简介
●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 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 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 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 艺术特征
●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 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 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 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北宋官窑研究现状的省思_谢明良
北宋官窑研究现状的省思
谢明良
内容提要 本文从研究史的角度回顾了历来北宋官窑的研究情况。 指出有关北宋 官窑建置的宋代文献只有两笔,而宋元时期的汝窑记事亦仅十余则。其次,与北 宋官窑相关的瓷窑考古, 则包括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和汝州市张公巷窑。在这样窘 困的条件之下,当今学界有关北宋官窑的种种推论和比附,其实无一说可予证实 或证伪。宋元时期文献所见汝窑是否即今日所俗称的汝窑?已难实证。将传世的 一群优质青瓷命定为汝窑, 且留下图像可供检验的最早案例是十八世纪的乾隆皇 帝,问题是,影响及今日的乾隆皇帝之判定是否正确无误?同样无从证明。 关键词 北宋官窑 汝窑 宝丰清凉寺窑 张公巷窑
‹1›
。另外,宋人李焘著 续资治通鉴长篇 卷九十 载真宗时遣内侍与河南府“别造衣冠明器”,是官方亦
制作可能包括陶瓷在内的入圹鬼器;从 大唐六典 载甄官署职司时称“凡丧葬则供其明器之属”,而其质材 皆“以瓦木为之”,可知唐代的明器陶俑有的即出自将作监下甄官署所制作;秦始皇陵出土的陶兵马俑亦为
‹1›
谢小成: “宣州官窑”探微 , 文物研究 第10期,页35-49,1995年;刘毅: “宣州官窑”及相关问题研究 , 考古 1999年第
232-236。 出川哲朗: 官窑 钧窑磁器 製作年代 ,收入 鹿岛美术研究 年报第21号别册,页253-261,2004年,后又中译题名
关于官窑类钧瓷的制作年代 ,收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2005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页86-91,大象出版社,2007年。 秦大树: 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年第5期,页80-92。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 “官钧” 瓷器研究 页 14 - 31,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2006 年。 不过, 河南省考古所相关
魂兮归来(1)
魂兮归来“鬼之为言归也。
”———①晚明文人冯梦龙(1574—1646)的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里,有一则《杨思温燕山逢故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北宋亡于金人后的第三年(1129)。
那年的元宵灯节的晚上,落籍于燕山(即北京)的杨思温偶遇一似曾相识的女子。
就像许多宋亡后未能即时南渡的北人一样,杨思温臣服异族统治,苟且偷生。
杨在灯会上所遇的女子竟是他结拜兄弟韩思寿的妻子郑意娘。
从意娘处杨得知她和她的丈夫在东京(汴梁)失陷时被乱军驱散,而她如今独在燕京韩国夫人府室中权充女婢。
恰当其时,已经南迁的韩思寿随南方朝廷的议和者重回故土。
杨思温向兄弟韩思寿提及与意娘相遇,才大吃一惊地发现,意娘其实早已死了。
故事自此急转直下。
原来意娘落入金人之手后即自杀以明志,然而她却不能忘却人世情缘。
意娘与夫韩思寿重逢一景,成为小说的高潮。
即使化为冤鬼,意娘也要还魂与夫一诉前缘。
杨思温问起与意娘一起出没的其他丽人,究竟是人是鬼,意娘叹道:太平之世,人鬼相分;今日之世,人鬼相杂。
郑意娘的故事可视为中国古典鬼魅传奇中的重要母题:生当乱世,社会及天地的秩序荡然无存,种种逾越情理的力量四下蔓延。
死生交错,人鬼同途。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源出于宋代话本《灰骨匣》,而《灰骨匣》又承自洪迈《夷坚志》的记载③。
学者已经指出,这个故事对北宋覆亡后的民间实况,有相当生动的记录④。
而通过对当年东京人情景物的追述,小说弥漫着故国不堪回首的悼亡伤逝情怀⑤。
引人深思的是,小说之所以显得如此真实动人,竟是有赖于对鬼魅异端的渲染。
所谓真实与幻魅的区分,因此变得问题重重。
意娘的鬼魂回到阳世,反而使仍健在的杨思温与韩思寿猛然惊觉,逝者已矣,生命的缺憾再难弥补。
国破家亡,他们的处境可谓虽生犹死,有如彷徨鬼魅。
而他们的追逝悼亡之举无异是魍魉问影、虚空的虚空。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的“故”人因此不妨有一新解:故人一方面意味故旧,一方面也指的是逝者。
有鉴于意娘对乱世中“人鬼相杂”的说法,我们发现古典中国叙事史中一个相当反讽的现象。
关于宋瓷的书 -回复
关于宋瓷的书-回复
以下是一些关于宋瓷的书籍推荐:
1.《中国陶瓷史》:该书是中国陶瓷研究的经典之作,其中对宋代瓷器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宋瓷鉴赏》:该书由著名瓷器鉴定家王季迁编写,详细介绍了宋瓷的特点、制作工艺和鉴定方法。
3.《宋代五大名窑》:该书专门介绍了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4.《宋瓷艺术》:该书从艺术角度出发,对宋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宋瓷的设计理念、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等方面。
5.《宋代瓷器研究》:该书是由多位专家共同编写的学术著作,涵盖了宋代瓷器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背景、生产技术、艺术风格和社会影响等。
皇家御窑——南宋官窑
宋 代前 后 仃 往有 汴 京 ( 今 河 南开 封 )的 “ 北 宋官 窑 ”和 临 安 ( 令 浙汀
杭州 )的 “ 南宋 内窑 ” 。而 “ 南 宋内 窑” 前后 又有 “ 郊 坛下 窑 ”和 “ 修 『 ^ J 司窑” 之分 。这 就是 学 术 上较 为 流行 的 “ 宋代 官窑 三分 法” 。 由于 “ 北 术 官窑 ”迄 今未 在开 封找 到窑 址 ,日 . 不见 传世之 标准 器 ,
各地 传世 的宋瓷官窑
1 9 8 8年 , 台北 故 宫博 物 院 将 收 存的 宋 瓷 器 1 4 3件 向公 众 展 出, 首次 正 式 以 “ 宋 代官 窑 ” ( 北 宋 官 窑 、 南宋 修 内 司 窑 和南
宋 郊坛 下窑 )之 名 向世人 展 示 ,并 出版 了 宋官 窑特 展》 图集 。
收藏 鉴 赏 / A P P R E C I A T I O N
R OY A L K l L N O F F I C l A L K I L N S 0 F 一 ~ 一 TH E S 0UTH E RN S ONG DYNAS T Y
南宋 官窑
T h e s o — c a l l e d“ Of f i c i a l K i l n s o f t h e S o u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 , j u s t a s
陶冶新平肇汉唐 宋明瓷夺宝珠光——宋哥窑、钧窑瓷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宋哥窑、钧窑瓷
张宇
【期刊名称】《神州》
【年(卷),期】2011(0)A9
【摘要】继汝窑、官窑之后,哥窑与钧窑在宋瓷器史上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乾隆帝尤喜宋代哥窑,曾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宋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有100余件。
【总页数】5页(P70-74)
【关键词】哥窑;铁足;龙泉;宋代五大名窑;蚯蚓走泥纹;中国陶瓷史;国之瑰宝;章生一;金丝铁线;钧州
【作者】张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略论安徽望江宋墓出土青白瓷的属性--兼论景德镇与繁昌窑青白瓷的异同 [J], 宋康年
2.“官钧”名窑名瓷的复兴与光大参加“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的启示 [J], 禚振西;
3.宝丰县宋宫汝瓷--穿越大宋复兴汝瓷国艺 [J], 刘迎旭;李红汛
4.京城惊现“国宝”古瓷——宋哥窑贯耳瓶目击记 [J], 宽和
5.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台窑钧官瓷的EDXRF分析 [J], 温昶;赵会仙;李融武;李国霞;郭培育;高正耀;赵维娟;孙洪巍;郭敏;谢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宋官窑艺术遗产的传承与设计再造研究
南宋官窑艺术遗产的传承与设计再造研究作者:钟艺金楠来源:《美与时代·上》2022年第07期摘要:南宋官窑是中国宋代“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一,其烧制工艺和文化艺术美学,在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构成趋势下,在跨区域、跨文化、跨学科的艺术探索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艺术创作者的重要灵感来源。
南宋官窑艺术遗产的传承与设计再造研究以南宋官窑为着力点,从发展历程、工艺特质、现代创新设计案例三方面,探索南宋官窑的传承和现代应用的策略,从而提升“江南艺术遗产与再造”的影响力和可行性。
关键词:江南艺术遗产;南宋官窑;创新设计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阶段,是古代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陶瓷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艺术价值。
中国五大名窑是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闻名于世界。
南宋宋高宗时期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一些窑口即为“官窑”。
窑址有南北之分,器皿多沿袭北宋风格,瓷器装饰特色鲜明,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大多形体硕大造型端庄古朴。
本文以宋代官窑为分析对象,从发展历程、工艺特质、现代创新设计案例三方面进行剖析,追溯其蕴含的文化思想,提炼其江南造物的美学特点,探索南宋官窑艺术遗产现代应用的策略,为江南艺术传承与设计再造提供新的思路。
一、南宋官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漫长,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制最原始的陶罐到现代陶艺的普遍应用,其技术和艺术在适应人们生存需要和生活方式过程中不断进步完善,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陶瓷工艺技法和现代陶艺制作。
在中国发展历史长河中,宋朝经济外贸高度发达,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手工生产达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峰。
因此两宋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黄金时代,该时期制瓷技艺极其精湛,瓷器产量和瓷窑规模较大,其中盏托样式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
这说明南宋后期瓷窑内部已经有一定的分工,烧制瓷器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工序和工种[1]。
戏曲文学性:魂兮归来
戏曲文学性:魂兮归来
王露霞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近些年来,所有戏曲从业者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来挽救戏曲在当代的衰落。
前些年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活动开展得异常热闹,随后,戏曲界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归传统”的浪潮。
更有聪明的编创者,怀着满腔热忱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巨大改革中,弘扬主旋律,颂扬先进人物,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但回顾这些努力的成效,
【总页数】3页(P4-6)
【作者】王露霞
【作者单位】河北省艺术研究所,0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3
【相关文献】
1.当代戏曲文学的"文学性"的回归——以莫言《锦衣》为例 [J], 赵璐
2.当代戏曲:呼唤文学性的回归 [J], 王露霞
3.当代戏曲文学的“文学性”的回归——以莫言《锦衣》为例 [J], 赵璐;
4.戏曲“文学性”的寻求——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创作文学轨迹的嬗变 [J], 方李珍
5.论现代戏曲文学性独立价值的确立及与舞台表演性的制衡 [J], 吕灵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代丧葬文化下青釉魂瓶研究
宋代丧葬文化下青釉魂瓶研究摘要:本文以宋代丧葬文化背景之下的青釉魂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宋代丧葬文化中陪葬器物种类特点,着重分析了青釉魂瓶产生的背景、艺术造型及青釉色装饰的文化属性和审美特征。
目的是强调青釉的色彩在农耕文化中独特的意义以及中国“天人合一”的人生观,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青釉魂瓶;宋代丧葬文化;青釉意涵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12—030—(03)Study on the Soul Vase with Green Glaze under the Funeral Cultureof the Song Dynasty0前言艺术的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近些年,人们对于陶瓷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陶瓷在传承过程当中通过独特的成型方式,结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了独特的造型及艺术形式,而在这背后则是悠久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
陶器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发展历史。
在文人笔下,陶瓷被描写成很多精美绝伦的诗句,例如“薄如蝉翼,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陶瓷的薄、白、明、透亦被描写为滋润、透影、薄轻等词汇。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传统陶瓷生产的基础之上,积极进行现代陶瓷的制作和发展,从而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轻、白、薄、透等不同特点的陶瓷作品,被奉为“天上才有的臻品”。
为此,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丧葬习俗,以宋代为时间点,深入挖掘陪葬器物之中青釉魂瓶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目的是为现代陶艺创作者提供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
1 青釉魂瓶产生的背景死亡一直被视作人生的一件大事,不同历史环境下对待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会衍生出不同类型的丧葬礼仪,这种丧葬礼仪伴随着宗教、习俗、信仰,形成了天葬、水葬、火葬、土葬等多种丧葬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丧葬形式就是土葬。
前世宫廷官窑器 今生璀璨国礼瓷
92钧行天下·国礼篇本刊特约记者 王亚珂前世宫廷官窑器 今生璀璨国礼瓷大宋官窑,宋代官窑的传承者,传承了宋代官窑的制瓷工艺和精髓。
大宋官窑致力于钧瓷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大宋官窑在苗峰伟的带领下,通过深度挖掘钧瓷文化历史,确定并建立了传统官窑标准制瓷体系,树立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创作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苗峰伟带领大宋官窑专家组一方面潜心研究制瓷工艺,一方面寻访国学大师学习传统文化,曾先后得季羡林、饶宗颐等多位国学大师指导创作。
2003年,由季羡林先生提出理念设计的钧瓷《祥瑞瓶》作为Miao Fengwei 苗峰伟大宋官窑创始人钧行天下·国礼篇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
据统计,大宋官窑试烧时段共烧制《祥瑞瓶》33560件,历时200多天,圆满完成了大宋官窑的第一件国礼作品。
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对大宋官窑也备加赞赏,曾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大宋官窑的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领导人,不仅因为它是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名瓷,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瑰丽丰富的窑变神韵,从某种意义上传达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多极化国际环境中,古老的中国所坚持的那种厚重质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宋官窑坚守着千年来的官窑品质。
传统官窑制瓷讲究精工细料。
宋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大宋官窑完好地传承了宋代官窑的制瓷工艺。
从采料、粉碎、制泥开始,有着严格的比例配置以及对泥料软硬风化程度的要求,再到拉坯、注浆、修刻、旋坯、对接、定型、上釉、煅烧等多达72道工序,都有精密严谨的操作规范。
官窑的品质,加之文化的创新融入,大宋官窑在苗峰伟的带领下,所创制的作品一次又一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各国政要,为我国的国际对外交流提供了很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礼品,外交部也多次向大宋官窑致信表示感谢。
同时,以钧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不断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中国收藏最系统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宋代瓷器赏析
中国收藏最系统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宋代瓷器赏析
收藏报
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以系统化和代表性为特点。
因为国博有向全国各地博物馆征集藏品的便利,所以可以选取各朝各代的标准品从而非常系统的展示每一个品类。
国博的瓷器收藏符合上述特点,相信看完这个你能对中国宋代瓷器灿烂的瓷器史有个纲领性的认识。
宋代哥窑葵口盘
宋代哥窑葵口盘(侧面)
宋代哥窑五方倭角洗
宋代哥窑五方倭角洗(侧面)
宋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北宋钧窑天蓝釉六方型盆
北宋钧窑天蓝釉六方型盆(侧面)
北宋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北宋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侧面)
北宋钧窑天青釉托盏
北宋钧窑天青釉托盏(侧面)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双鱼纹盘
北宋汝窑青釉洗
宋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南宋官窑粉青釉胆式瓶
南宋官窑粉青釉葵口洗
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盖罐
宋耀州窑青釉刻莲瓣卷草纹双耳三足炉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莲花纹盒。
宋代陶瓷魂瓶的文化体征和美学内涵
025宋代陶瓷魂瓶的文化体征和美学内涵摘要:死后去往何处,是一个长期而又混沌的概念,它成为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终极关怀问题。
“魂瓶”在历史的不断追问和想象中产生并逐渐生长壮大。
宋瓷是一座历史高峰,宋代陶瓷魂瓶的大量出土可以证实其不仅仅在数量上达到历史的高峰,在艺术文化价值上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制高点。
而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这座高峰?宋代陶瓷魂瓶具体体现了什么样的美学内涵?另外,魂瓶单单是为死者下葬之用吗?本文基于宋代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宋魂瓶的文化体征和美学内涵加以探讨,以期学术界批评。
关键词:宋代;陶瓷魂瓶;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 06—025—(03)Cultural Signs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Soul Bottle of the Ceramics in the Song Dynasty1魂瓶功用的再探究 东晋郭璞所著《葬书》乘“生气”论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浅深得乘,风水自成……栗芽于室,改天命,夺神功 ”。
《葬书》乃中国“风水术”之鼻祖,书中指出:入土为安的逝人因遗骨掩埋于土地,故能吸收山川河流之自然灵气,后人也会因此得到先人的福泽与庇护。
后世此学说不断生长蔓延,据记载:唐代姚崇自筑寿坟藏于万安山,预做寿终之墓坟。
洛阳万安山是继邝山之后又一处重要的丧葬之地,向为唐宋士人所钟情,唐代姚崇家族墓地便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知,早在唐代民众生前在灵山吉地建寿基(生基墓)就已经出现。
这种人未逝世而事先给自己“下葬”的做法后来经过“道派”的传承而得名为“葬生基” 。
“葬生基”源于古俗,在古蔺民间亦有此说法,且明代古蔺“生基墓”在考古界的发掘进一步证实了生基墓的存在,在发掘的古蔺生基墓中不见棺木和尸骨,墓中却存在藏有五谷和生人的指甲等物品的谷仓。
根据历时的梳理,以及学术界关于魂瓶的研究,此谷仓便可直接理解为“魂瓶”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作者:韩帅言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9期“我希望读过很多书,走很远的路。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育英中学的韩帅言。
静可执笔浸墨香,动可飞扬驰赛场,这便是我的性格。
爱李清照“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的才情,同时也敬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针砭时弊。
痴迷于悬疑推理,却也热衷于诗词歌赋。
利用琐碎时间进行微小说创作,也可谓是高三生活中一剂让我乐此不疲的良方。
“我要独立坚强温暖明亮”,愿用自己最深情的笔触,书写关于文学炽热的梦。
中国人自古认定,“魂”是生而为人之本,“失了魂”、“魂飞魄散”等词语都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我们说,万物都有自己的魂,它是无形氤氲的,是万物凝聚而为形的必要因素。
其实,诗歌也有魂,这魂是一口气,不停地碰撞着,生生不息。
那么,诗歌的魂究竟是什么?从古到今众说纷纭,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认为,通过激情与柔情兼备的文字,表达出俄罗斯那片深沉大地上蕴藏着的无限力量,这便是他眼中的诗之魂。
诗歌之魂,也是民族之魂。
诗歌在近几年活起来了,诗歌之魂,重新回来了吗?诗歌的创作在精不在多,向大众普及不能仅停留于数量上的满足,诗歌要的,是人们真正把自己的魂魄托付于它,恣意狂傲地挥洒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有些诗,冗长无魂,看起来惶惶如丧家之犬;有些诗,凝练有魂,听起来句句掷地有声。
失了魂的诗歌,就会只停留在浅层肌体,诗歌节的形成,便是皮里无魂的代表。
村里镇里争先庆祝,熙攘着过着诗歌节,却让诗歌在属于它的节日里“有名无分”,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
由此不难发现,虽然诗歌的普及已经传到了四海八荒,可是诗歌之魂却被落于千里之外,孑然一身,无人问津。
无魂之诗,我们的文化里不需要这些浑沙浊泥。
庆幸的是,我们仍有人记得何谓诗歌之魂,并写出有魂之诗。
余光中老先生虽已过世,但他一生的乡愁融入了小小的邮票,他用泪和神抒发了愁绪,魂随诗移。
他走进李白的一生,把自己当作桀骜却又如孤松独立于世的李白,剑露白光,口吐绣气,用自己的才华撑起半个盛唐。
樊楼官瓷简介
樊楼官瓷
官瓷是北宋末年宫廷官窑烧制的御用瓷器,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历来专供皇家享用。
官瓷因制作技艺高,成品率极低,加之其制作工艺曾失传,故传世作品甚少,倍显珍贵。
“北宋官窑”作为宫廷华贵陈设艺术品,其可贵之处在于它既无雕饰,又无艳彩,唯以造型之典雅、气质之高贵、釉色之古朴、纹片之奇丽,使古今中外无数名人雅士为之倾倒。
官窑历时短暂,技术高难,存世寡鲜,一器难得;目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几件传世珍品,笔洗、花瓶、笔筒和尊等均已成国宝。
樊楼官瓷是樊楼品牌以北宋官窑为创作范本,在复古与创新间张弛有度、创意自如,融入现代风尚,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工艺完美结合。
樊楼官瓷以传统北宋官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专业的制造技术,突破工艺难关,将樊楼官瓷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完美统一,从而呈现出现代官瓷独具创新的极致品位。
《神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神垕①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
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
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
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
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
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
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
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⑥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
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
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⑦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
烟雾缭绕,旗幡飘摇。
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
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
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
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
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江西御瓷归来介绍英语作文
江西御瓷归来介绍英语作文The Return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For centuries, the delicate beauty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has captivated collectors and connoisseurs worldwide. Its elegant forms, vibrant glazes, and intricate designs stand as testaments tothe artistic ingenuity and technical mastery of Chinese artisans. While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undeniable,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is not merely a relic of the past. Today, it experiences a renaissance, a "return" fueled by a renewed appreciation for its cultural value and the dedication of individuals striving to revive its legacy. The story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the rich history of Jingdezhen, a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often dubbed the "Porcelain Capital" of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ingdezhen served as the primary production center for imperial porcelain,catering to the refined tastes of the emperors and their courts. The finest clay, sourced from the surrounding hills, was meticulously shaped and fired in specialized kilns, each piece undergoing rigorous quality checks to ensure its flawlessness. Master artisans, employing both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techniques, adorned these porcelain vessels with intricate designs, often incorporating auspicious motifs like dragons, phoenixes, and floral patterns, imbued with symbolic meaning. The imperial patronage bestowed upon Jingdezhen's porcelain elevated it beyond mere utilitarian objects. These exquisite pieces became coveted symbols of power, wealth, and sophistication. Embassies from across the globe carried Jiangxi porcelain as diplomatic gifts, spreading its renown far beyond China's borders. The intricate blue-and-white porcelain, a hallmark of the Ming dynasty, became especially prized in Europe, influencing artistic styles and shaping perceptions of the Orient. However, the tumultuous events of the 20th century dealt a heavy blow to Jingdezhen's porcelain industry. Political upheaval, economic decline, and social change disrupte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leaving the once thriving kilns idle. Many skilled artisans dispersed, their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threatened with obscurit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situation, suppressing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prioritizing mass production over artistic refinement.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once a symbol of China's artistic prowess, seemed destined to fade into a mere historical footnote.Yet, the embers of this ancient craft were never fully extinguished. In recent decade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has sparked a resurgence of interest. Dedicated individuals, fueled by a passion for their heritage, have embarked on a mission to revive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d revive the glory of Jingdezhen. Master artisans, many descended from generations of porcelain makers, are painstakingly piecing together fragmented knowledge, rediscovering lost techniques, and passing on their expertise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pprentices. This revival extends beyond mere imitation of the past. Contemporary artists, inspired by the legacy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are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this ancient craft, incorporating modern aesthetics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while staying true toits core principles. They experiment with new forms, glazes, and decorative styles, creating pieces that reflect the evolving artistic landscape while honoring the rich heritage of their craft. This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breathes new life into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ensuring its relevance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return" of Jiangxi imperial porcelain signifies more than just the revival of a craft. It embodies the enduring spirit of Chinese artistry,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power of cultural heritage. It serves as a bridge connecting past and present, reminding us of the profound beauty that can emerge from the confluence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s Jingdezhen's kilns roar back to life, the delicate dance of fire and clay continues, perpetuating a legacy that has captivated the world for centuries and promises to enchant generations to come.。
十大传世宋钧鉴赏
十大传世宋钧鉴赏
钧瓷起源于唐代,在北宋达到了烧制的顶峰。
北宋宫廷在禹州设立官窑,专门烧制宫廷用瓷。
合格者入宮,落选者砸碎深埋,不许流入民间,宋官窑钧瓷精品一直秘藏在宫中,时代辗转相传,所以民间又有“传世宋钧”之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传世的十大宋代钧瓷。
1、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入选邮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月白釉出戟尊
2、北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现场上海博物馆
月白釉出戟尊
3、北宋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入选邮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
4、北宋钧窑: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
5、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6、宋钧窑:玫瑰紫釉莲花式花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玫瑰紫釉莲花式花盆
7、北宋钧窑:玫瑰红釉鼓钉洗,现藏上海博物馆
玫瑰红釉鼓钉洗
8、北宋钧窑:葡萄紫釉鼓钉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葡萄紫釉鼓钉洗
9、北宋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天蓝釉三足炉
10、北宋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现藏上海博物馆。
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宋代是钧瓷发展的高峰期,由于属于宫廷御用品,所以流传下来的钧瓷都是珍宝级别的。
《瓷魂》梗概作文500字以上
《瓷魂》梗概作文500字以上英文回答:"The Porcelain Soul" is a captivating novel that explores the intricacie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rough the lens of an extraordinary porcelain vase. Spanning centuries and continents, the story follows the vase's journey from its creation in the fabled kilns of ancient China to its eventual discovery in a modern-day antique shop.At the heart of the novel lies an enduring mystery: the identity of the vase's creator, Master Zhang. As historian Lin Su investigates the vase's origins, she uncovers a tale of love, loss, and artistic brilliance. Through dreamlike sequences and historical accounts, Lin unravels the hidden story of Zhang's life and the secrets embedded within the delicate porcelain.The novel interweaves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fering arich tapestry of voices. Lin's scholarly research provides a meticulous account of the vase'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hile Zhang's recollections offer an intimate glimpse into the artist's mind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 inclusion of Zhang's poetic writings adds a lyrical dimension to the narrative, evoking the beauty and fragility of the porcelain itself.As the story progresses, the vase becomes a symbol of both cultural heritage and personal connection. Its journey transcends time and borders, leaving an indelible mark on the lives of those who encounter it. The novel explores themes of identity, legacy, and the enduring power of art to transcend time and space."The Porcelain Soul" i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fascination with Chinese porcelain and its ability to captivate both schola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rough its rich storytelling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the novel offers a compelling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Chinese history, art, and culture.中文回答:《瓷魂》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它通过一件非凡的瓷瓶,探索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错综复杂。
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赏析
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赏析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瓷器诞生于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一般称其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唐邢窑白釉罐河北博物院藏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至隋唐臻于成熟,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烧成温度达到1200℃,白度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邢窑白釉注子河北博物院藏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著称于世,并驾齐驱,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
宋耀州窑印缠枝莲纹碗河北博物院藏宋钧窑天蓝釉唇口盘河北博物院藏钧窑瓷器是宋元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瓷器产品,其特点是胎体厚重,施釉较厚,多为不透明的乳浊釉。
钧瓷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也有单一的月白、天蓝的器物,天蓝加紫红色的釉面更加珍贵。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瓷业开始走向繁荣。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宋代瓷器以各种单色彩釉见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
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
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盘河北博物院藏宋耀州窑刻花卉纹盘河北博物院藏耀州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时属耀州,故名。
耀州窑自唐代开始烧造白釉、黑釉瓷器,北宋开始烧造青瓷,北宋末为其兴盛时期,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停烧于明正德、嘉靖年间。
耀州窑以烧青瓷为主,产品以盘、碗最多。
装饰纹样采用刻、印、划、模印等多种手法,主要装饰技法有刻花和印花两种,图案自然流畅,刻花刀锋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印花纹饰丰富。
安徽安庆出土的几件宋代官窑应为真正的北宋官窑
安徽安庆出土的几件宋代官窑应为真正的北宋官窑
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的几件宋代官窑被全部认定为南宋官窑,笔者认为这种认定是错误的。
其中有几件应该是真正的北宋官窑,原因是它们与南宋官窑有明显的不同。
主要不同点有:1. 釉色不同,南官釉色多为天青,粉青,很接近汝窑或龙泉窑的釉色,而北官釉色多呈月白,淡黄,淡青之色且釉色多变,与汝窑或龙泉窑釉色相差较大;
2. 北官比南官的釉面更加乳浊化,没南官釉面那么清晰;
3. 北官的“紫口铁足”比南官明显,并且很自然,而南官的“紫口”常不明显,有的“铁足”不典型,甚至有人为涂色;
4.北官多开大片且随意自然,而南官开片有大有小,有的甚至不开片或仅有一两条大的开片线纹。
总之,虽然北官的窑址尚未发现,也没有北官标准器,但以杭州出土的南官为标准,将传世或出土的其它宋官窑与之相比,还是能够判断出北官的特征。
附:1977年安徽省安庆市出土的几件宋代官窑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魂兮归来宋官瓷本报记者李红军进入2003年,禹州人信心十足,要做活做足钧瓷文章,把钧瓷打造成禹州的名片,河南的名片,甚至中国的名片。
委实,走在禹州街头,你能感受到那浓浓的钧瓷气息,街头,店里,不经意间,你就会触摸到生机盎然的钧瓷,你也会感受到禹州人对钧瓷的挚爱和追求。
汝州人和宝丰人也不甘示弱,雄心勃勃要以汝瓷开发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那么,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官瓷现状如何?“很多研究官瓷的陶瓷专家,都没有看过官瓷啥模样!”2月26日下午2时许,我来到位于开封双龙巷的中国北宋官瓷研究所,见到曾经亲眼看到过北宋官瓷、并经过几年时间试制出仿宋官瓷的王振宇先生时,他说。
王先生见过,但那也是生平唯一的一次,是经共和国副总理特批的一次。
虽然已过去20年,谈到那次“相见”,王先生脸上还是流露出了欣慰、幸福、骄傲的神情,甚至颇有点儿“牛”的神情。
那是1983年的夏天。
此前的1981年,接受了国家恢复官瓷研究项目的开封官瓷研究所(最初为开封市工艺美术试验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数据(当时提供数据资料的其实就是李鸿章的孙子李家治),成立了由王振宇、高菊德、何浩庄三人组成的研制小组,经过两年数百次试制,烧出了他们自认为比较理想的仿宋官瓷。
但流传下来的宋官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不仅他们不知道,很多研究陶瓷的专家也没有亲自看过。
官瓷要进行鉴定,他们必须得看看宋官瓷,看看他们仿制的与之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但官瓷是国宝,一般人根本不允许看。
最后,成立了由王振宇、王清林、刘海诗及原美术公司宋书记等四人组成的赴京看官瓷小组,“托关系”、“走后门”,将他们要见官瓷的愿望和原委,传到了共和国高层,北京六月酷热里四个河南人的诚心感动了高层。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余秋里批示,由国务院办公厅致函,特准他们四个到故宫博物院观看传世宋官瓷。
听到这个消息后,四个人几乎一宿没睡。
王先生说,那感觉比第一次相亲都兴奋。
当时,研究了多年陶瓷的故宫博物院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听说这件事后,也极力要求他们让出一个名额给自己,想去看看官瓷到底啥样?但因为那天上午有一个日本团来访,必须他接待,只得失之交臂,并成为终身憾事。
那天上午9时整,王振宇先生等一行四人来到故宫,出示了有副总理批示的“国办”函,从故宫后门、由院长亲自领着,走进故宫。
经过一关关签字,再由一道道手的传递,最后,国宝呈现在四人面前,那是被一层层毯子包裹着的宝物,王先生还清楚地记得最外面一层是蓝色绒布,刚开始,他们四人面面相觑,不敢轻易下手去揭,时间一分分过去,平静平静狂跳的心,王振宇们四围站着,护卫着宝物,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掀开了第一层。
整整翻开四层。
盛装官瓷的锦盒才展现在他们面前。
一行字,像一道闪电,晃得他们的眼睛眨了几眨,横在他们面前的是“国家一级文物甲”。
这行字下面,就是故宫存放的宋官瓷,总共四件,笔洗、花瓶、笔筒和尊。
虽已事过20年,王先生说,提到这件往事,他仿佛还能听到自己心的狂跳声。
很静,人都好像不呼吸了。
世界仿佛也停止呼吸了。
“这是国家一级文物甲,如果碎了!谁打碎的,不用审了,就是极刑!”院长的声音很轻,可是像炸雷,把每个在场人的心,狠狠“震”了一下。
“那一刻想哭,想痛痛快快哭一场!”王先生说。
“开片”很大,透着一股皇家的“霸道”和无他。
口部有细微的紫色,底部没有上釉的地方也随意着黑色,“紫口铁足”,王先生那一刻想起书中人们对官瓷的形容。
入定了,走进官瓷深处,便有一种境界顿生,感觉,恍如一池皱皱的春水,荡漾开来,水波粼粼、涟漪道道;走开了,又被罩在古色古香里,品味着古朴宏伟,高穆浑雅。
心仿佛一下子变得很大很开阔,一刻儿涌动着古韵幽香,一忽儿又俏润出沉静素雅;一刹那升腾着“王者”大气,转瞬间又归于简简单单。
这就是官瓷。
再次回到北京炎热的街头,王振宇等四人有了一个共同的感觉:这辈子值了。
从故宫博物院回来后,王振宇等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但也增强了信心,他们发誓,一定要研制出宋官瓷。
经过数百个配方试验,100多窑烧制,到1984年,他们携带自己的作品,赶往北京再次请教专家,并得到专家认可。
1984年6月,著名陶瓷专家傅振伦、邓白、李国桢。
叶喆民、汪庆正、宋伯胤等来到开封,对王振宇等试制的官瓷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仿制品釉色如玉,风格逼真,可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宋官瓷传世品媲美。
”1984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等全国媒体大都报道了此事。
遗憾的是,虽然仿宋官瓷已经研制成功,但它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由于缺乏资金,加上经营不善,现在,王振宇先生基本闲着,而研究的成果也闲着。
在官瓷研究所窑炉和制胚车间,记者看到,没有进行生产,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与钧瓷生产的兴旺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一位研究所人员介绍,因为冬天天冷不易干燥才停止了生产,而另一位研究所负责人员则坦言了目前存在的尴尬:销路不好,官窑基本处于停产状况,研究所现在不是独立的机构,好几年前,由于经营不善,研究所被开封市第一印刷厂兼并,现在印刷厂效益不好,准备把研究所所在的楼出售给别的单位。
实际上,困境不只是官瓷研究所一家,开封生产官瓷的总共三家,除官瓷研究所外,还有当时参与研制官瓷的高菊德先生和何浩庄先生,他们的窑场目前也都处于停产状态。
高菊德先生说,家里积存了几千件,只有等卖一部分再生产。
坐在实际上已不是官瓷研究所地盘的楼上,王先生脸上带着与他50多岁年龄不太相符的沧桑,他说,难道这是宿命,官瓷注定“生产寿命”不长?北宋官瓷生产的时间很短,从公元1107年(也有说1111年)宋徽宗自己建窑烧制,到1127年靖康之变,总共不到20年,后来,金人南侵,北宋官窑便湮没于历史尘埃中。
官瓷遗址在哪里?800年,往前看,是一个遥远而漫长的历程;当成为过去的时候,只是弹指一挥间。
如果说时间是流动的历史,那么空间就是凝固的历史,物化的历史。
流动的历史意味着过去,是记忆,而固态化的历史往往就是现在,是佐证,过去与现在的融会形成公正客观没有争议的历史。
当我们走到官瓷这段历史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一种无奈和尴尬,因为它是历史,却没有留下自己的足迹。
宋代五大名瓷中的钧窑、汝窑、哥窑、定窑,分别找到了当初生产的窑址或窑群,还出土了大量瓷片,而独独北宋官瓷,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生产它的窑址,甚至碎片也没有找到。
但所有关于官瓷的记载,却在证明着它的存在。
南宋顾文《负暄杂录》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叶寘在《坦斋笔衡》中也说:大观间,汴京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宣政即宣和、政和年间——宋徽宗年间的称号。
官瓷历史的民间“记载”,则是一个“家有万贯,不如有官瓷一片”的故事,说的是北宋徽宗年间,有个地方小官王成,父辈留给他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镶在檀木盆内,珍藏在内室。
据说,这块石头到快下雨时,能生云起雾,乡邻有人弹琴奏乐,它能随时发出同样的回声。
后来被蔡京知道后,强行让他进献到皇宫。
在蔡京家,王成看到官瓷瓶后,为图报复就偷了官瓷瓶,结果被皇帝召见时不小心摔在地上,只落得几个瓷片回家。
几家富商听说王成从皇宫带了几片官瓷,都愿以万贯相购,哪怕得一片也行。
王成见这些人都很有身份,只好卖了三片,剩下一片死活不卖。
他对客人说:“我以祖传家宝换得几片官瓷,差点丢了性命,已愧对先人啦。
”从此就留了“家有万贯,不如有官瓷一片”的说法。
这种附会的故事当然经不起推敲,但从一个侧面,同样说明了官瓷曾经存在。
站在北宋官瓷研究所楼窗前,王振宇先生指着大片大片低矮的贫民窟一样的房子说,官瓷遗址肯定有,也许就在这一带房屋下;曾经有人说,开封县陈留镇可能是生产官瓷的地方,王先生多次到那里考察,但最后排除了陈留官瓷窑址的说法,想想,官瓷的大部分造型都是宋徽宗设计的,窑离皇城一远,那岂不是很不方便?高菊德先生说,官窑不但有,而且就在开封,他赞成已故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的观点。
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哥窑”问题质疑》中,冯先铭先生说:“‘官窑’的地址不易找到。
它的烧造规模小,延续的时间也短,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官窑’生产对民间是绝对保密的,因而在它弃窑时,一般也要按照宫廷的旨意,彻底毁掉,不留痕迹。
这就是考古调查至今未发现官窑地址的根本原因。
传世‘哥窑’的窑址未被发现也不能不与此有关。
”冯先铭先生过世后,他的学生李辉炳提出了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压根儿就没有北宋官窑,支撑他的理由有三点,一是在开封没有发现窑址,二是没有燃料基地,三是没有原料……李辉炳先生的观点显然是一家之言,记者翻看《辞源》,找到了一条这样的注释: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北宋大观间京师置窑造瓷。
胎骨有白、灰、红之分。
其土取自汴东阳翟,陶炼极精。
釉色有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
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纹片细如蟹爪,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
传世有盆、尊、壶、炉、花浇人面杯、水注、笔筒、臂搁、瓷印、印泥盒等物品。
南渡后有邵成章提举修内司造瓷器,称内窑,又号邵局,通称南宋官窑。
窑址在杭州凤凰山下。
皆袭汴京遗制。
釉色微带粉红,浓淡不一。
其后又在郊坛下立新窑,窑址在杭州乌龟山西麓,质量不如旧窑精好。
走出官瓷研究所的时候,天色已晚,华灯初上,黄晕的灯光将开封衬得更加神秘。
看着巍峨的古城墙和古意盎然的仿宋建筑,仿佛来到了繁华盛世的宋代。
我来到鼓楼广场,坐在一个小摊位前。
摆在面前的是个粗瓷碗,碗里盛的是馄饨,据说宋代就有这样的馄饨。
800年,历史有风云变幻,有沧桑更迭。
皇家御用成了古董,百姓用的,可还是这样充满活力。
眼前恍惚闪出一个场景,宋代的皇室们原本用的是定州瓷,有一天,宋徽宗在用羹时,突然发觉碗边上有些粗糙,有点儿硌嘴,就不再用定州瓷,转而用支钉烧制边缘光滑细腻的汝州瓷。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追求精美雅致艳丽,崇尚古色古香。
他的书画艺术更是一绝,被世人称之为“瘦金体”,他不满足于别人的烧制,干脆把官瓷匠人招到汴梁,亲自设计出了一个个式样让他们烧制。
宋徽宗喜欢艺术,所以连吃也要讲艺术。
因为是官家独有,专供御用,绝不进行市场交易,所有制品禁锢宫中,高墙耸立,宫门森严,就连文武重臣也只有偶尔看看的份儿。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陌生也就合情合理。
所以关于官瓷的民间传说,几乎很难找到。
相信宋时的百姓,跟现在的百姓差不多,谈起官瓷像是谈另一个世界的事儿,宋徽宗烧制瓷器的窑炉,肯定不会像禹州或汝州那样,炉火熊熊,绵延数里,它也许只是一个窑,也许只是几个,这窑也绝对不可能让普通百姓看到。
所以,金兵打到开封之前,外人(指皇室以外的人)根本无缘见到官瓷,金兵到来,所有宫中所藏的奇珍异宝被尽数掳去,这样后世才有官瓷流传到民间。
800年,年代太久远,当我们再次凝视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已无法准确描绘当时的真实。
历史不能用想象补充,在对待历史的时候,我们所能采取的唯一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严谨,就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