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课件

合集下载

吸入麻醉药的诱导策略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的诱导策略ppt课件
(3) 随后降低七氟醚浓度至3.5%-4.5%,辅助呼吸, 在使用阿片类药和肌松药后可行气管插管术。
(4) 肺活量法诱导速度最快,也很平稳。缺点是需要 患者的合作,不适合效能强精的品课吸件 入麻醉药(如氟烷)。
二、吸入麻醉的诱导策略
4、小儿吸入诱导方法 (1) 小儿诱导期间较成人更容易缺氧,也常出现躁
不变。则
患 MV=6 L/min 者
1 L/min 机 VD8% 器

RF=5 L/min

FA=0%
1L/min
精品课件
三、吸入麻醉浓度的调控
例1-3:同一病人
假如一开始就将新鲜气流量调为6L/min或 更大,挥发罐开启至F8i=%?,其他参数不变。则
患 MV=6 L/min 者 端
6 L/min 机
例1-1:男,50Kg
Vt=0.5L,RR=12bpm,MV=6L 开始吸入七氟烷,FFi=G?F=1L/min,VD=1.2%
患 MV=6 L/min 者 端
1 L/min 机 VD1.2% 器
RF=5 L/min

FA=0%
1L/min
精品课件
三、吸入麻醉浓度的调控
例1-2:同一病人
假如一开始就将挥F发i=罐? 开至8%,其他参数
精品课件
二、吸入麻醉的诱导策略
(二)诱导方法(以七氟醚为
例) 1、浓度递增诱导法
(1) 麻醉机为手动模式,置APL 阀于开放位,调节吸入氧浓度,新鲜 气流量6-8L/min,选择合适的面罩给
精品课件
二、吸入麻醉的诱导策略
(3) 吸入诱导期间可以 联合使用镇静药、静脉麻醉药、 阿片类药或肌松药(需注意这 些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的药效协 同作用,尤其是接受丙泊酚和

《左云霞主任晨课小儿吸入麻醉诱导》课件模板

《左云霞主任晨课小儿吸入麻醉诱导》课件模板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临床操作规范
• 诱导前准备 • 诱导实施 • 诱导注意事项
诱导注意事项
• 诱导期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鼓励孩 子吹皮球等
• 诱导期间如果呼吸囊不够充盈,可增加新 鲜气流量或者关闭逸气开关,不要开快充 氧开关
• 操作者持面罩和托下颌动作轻柔,用力托 下颌会增加患儿躁动
• 诱导期间辅以50%-70%氧化亚氮N2O,可以 加速麻醉诱导
• 开启七氟烷蒸发器,起始刻度为0.5%,患者每呼吸3 次后增加吸入浓度0.5%,直至达到6%
• 如果在递增法诱导期间,患儿躁动明显,可立即将 吸入浓度提高到6%-8%
• 患儿意识消失后,立即将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3%4%,新鲜气流调整至2-3L/min。维持自主呼吸,必 要时辅助呼吸
• 建立静脉通路,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 弛药物完成喉罩安放或气管插管
脉 • 吸入麻醉诱导药物,准备与选择
麻醉前用药推荐:
• 麻醉诱导前10-20分钟口服含咪达唑仑0.250.5mg/kg的糖浆,不合作的大龄儿童可加入 3mg/kg 氯胺酮
• 或者右美托咪定1-2ug/kg 滴鼻 • 抗胆碱能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
吸入麻醉诱导药物的选择:
• 一般采用麻醉效能强、血气分配系数低、 无刺激性气味的七氟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
小婴儿保温床准备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临床操作规范
• 诱导前准备 • 诱导实施 • 诱导注意事项
诱导实施
诱导准备 诱导方法 • 呼吸回路预充方法 • 潮气量法诱导 • 肺活量法诱导 • 浓度递增法诱导
诱导准备
• 麻醉前用药推荐 • 诱导地点:专门的麻醉诱导室或手术室 • 诱导时患儿的体位:平卧、坐位或由家长怀抱 • 建立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心率、SpO2和血压 • 准备静脉输液系统和穿刺针:诱导后开放外周静

吸入麻醉的护理ppt

吸入麻醉的护理ppt

•吸入麻醉的简介•吸入麻醉的护理流程•吸入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吸入麻醉的注意事项•吸入麻醉的未来发展010102催眠和肌肉松弛等作用。

02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

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过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监测生命体征在麻醉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梗阻和窒息。

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的反应,调整麻醉深度,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调整麻醉深度术中管理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观察病情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包括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术后护理03低血压抗胆碱能药物或起搏器。

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术后疼痛04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吸入麻醉。

评估患者情况禁食禁饮备好麻醉设备确保患者在麻醉前禁食、禁饮足够的时间,以减少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的风险。

确保麻醉机、氧气、呼吸回路等设备准备齐全,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030201麻醉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应等,并及时处理。

观察患者反应的麻醉深度。

调整麻醉深度麻醉中监测麻醉后恢复观察患者苏醒情况维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05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开发更为适宜的吸入麻醉药物。

探索吸入麻醉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吸入麻醉药物,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

新药研发研发更高效、更稳定的吸入麻醉设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吸入麻醉后会导致的各种症状PPT课件

吸入麻醉后会导致的各种症状PPT课件
小儿一次深呼吸七氟烷诱导
4~15岁118例儿童,术前教会一次性最大肺活量吸气。用循环紧闭式麻醉机,预充100%氧和7%七氟烷。一次吸气成功率:4~5岁10%;6~11岁75%;11岁以上95%。结论:此法在9岁以上小儿效果较好。 Fernandez M, Lejus C, Rivault O Paediatr Anaesth. 2005 Apr;15(4):307-13
七氟醚(烷)理化性质
Sevoflurane , sevorane,Ultane分子式:C4H3F7O化学名: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分子量:200.06 F3C H HC - O - C-F F3C H
氙是很有希望的吸入麻药
氙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Xe,它的原子序数是54,是一种无色的惰性气体 ,
氙气麻醉
发现氙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已有50多年;氙是单电子结构,和氦、氩、氪、氡同为惰性气体 ;在空气中的浓度仅为0.0000087% ;1950年,Cullen和Gross首次将氙气麻醉用于人类的外科手术 ;氙诱导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λ为0.14 、MAC为0.71、无污染。
吸入全麻和静脉诱导的衔接
1,近年来静脉诱导倾向较浅,结果,插管时交感反应较重;或静脉诱导量大或注射过快循环抑制较重。2,吸入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后常出现循环抑制现象,加之有些诱导药如硫喷妥钠, 丙泊酚也可使血压下降,表现更明显。3,吸入诱导衔接好,循环动力学稳定。
近代吸入麻醉的操作规程
平稳苏醒和快速恢复
吸入麻药从体内排出
通气量愈大, 清除愈快血中溶解度越大,清除越慢常用吸入麻药清除速度顺序为: 地氟醚(=0.42)>氧化亚氮(=0.46)> 七氟醚(=0.63)>异氟醚(=1.46)> 安氟醚(=1.91)> 氟烷(=2.51)

麻醉药物PPT课件

麻醉药物PPT课件

R2 H2N
R1 COOCH2CH2N( C 2H5) 2
R1 R2 R3 Cl H H 氯 普 鲁 卡 因 Chloroprocaine OH H H 羟 普 鲁 卡 因 Hydroxyprocaine
氯(羟)普鲁卡因,空间阻碍阻止水解,作用时间延长。
H2N
COO CH2CH2 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OCH2CH2N( C 2H5) 2 HCl
化学名称: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 4-aminobenzonic acid-2-(diethylamino) 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Novocaine).
合成和性质:(课本P94)注意: ①酯化中有少量没反应对氨基苯甲酸---药典分
CH3
H2N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 S CH2CH2N(C2H5)2 硫卡因 Thiocaine
H2N
CO NH CH2CH2N(C2H5)2
普 鲁 卡 因 胺 Procainamide 麻醉作用弱,治疗心律不齐。
•代表药物:普鲁卡因procaine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CH3 NHCOCH2N(C2H5)2 HCl
CH3 利 多 卡 因 Etidocaine
CH3 NH
R ON C#
CH3
R CH3 C3H7
C4H9
甲 哌 卡 因 Mepivcaine 罗 哌 卡 因 Ropivcaine 布 比 卡 因 Bupivcaine
3、其他类
H2N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转运










×



影响吸入浓度的因素
MV=6L/min Fi=1%
病人
吸气枝
供应:挥发器浓度×新鲜气流量
+呼出气浓度 稀释:环路内容积
运离:吸呼浓度差×通气量
漏气和泄气×呼出气浓度
呼气枝
RF=5L/min FA=0%
吸入气麻醉药浓度(FINS)在上升过程中接近吸入 浓度(FINF)的速度取决于气体流量和环路容积
2.54
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诱导期FA/FI
体内摄取
FA/FI曲线本身代表的只是在某 一吸入浓度时相对的肺胞浓度, 而不是代表体内摄取的过程。真 正代表体内摄取过程的是FA/FI 曲线上面的部份而不是FA/FI本 身,这因为吸入与呼出之差才是 真正的体内摄取,因此用1 – FA/FI才真正代表体内的摄取。 不管用那一种吸入性麻醉药,一 开始FA/FI曲线上升的很快,但 这FA/FI曲线的上升并不代表吸 入性麻醉药体内摄取的增加。当 吸入的麻醉药经过气管进入肺内 时,在肺胞膜之前存在着一个大 空间,也就是功能性肺残气量空 间,开始时为了填充这空间, FA/FI曲线上升得很快。而填充 这一大空间时,吸入浓度被原来 存在于这空间内的气体稀释,也 就没有太多的体内摄取,因而呼 出浓度上升得很快。
例3-2:同一病人 若在关闭挥发罐的同时还将新鲜气流量 加至6L或更大,则:异氟烷Fi = (6 x 0 + 0 x 2 ) / 6 = 0%,此时麻醉的减浅才 达最快速度。为减浅麻醉关闭吸入麻醉 药挥发罐时,还需要检查新鲜气流量。 也就是要问您自己:您的麻醉药真的停 了吗?!

吸入性麻醉药2_课件

吸入性麻醉药2_课件
二期(兴奋期)从意识和感觉消失到外科 麻醉期开始。一、二期合称诱导期。
三期(外科麻醉期)病人由兴奋转为安静 如熟睡状。由浅至深可分为四级。
I. 呼吸由不规则转变为规则。 II. 眼球固定为本级开始的标志。 III.腹式呼吸明显。 IV. 腹式呼吸明显减弱。 V. 四期(麻醉中毒期)呼吸停止,最后能导
吸入性麻醉药
麻醉科 黄丽萍
概念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能可逆性地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 药物。
吸入性麻醉药(inhalation anaesthetics )是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类药物,前者 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后者 如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分期
一期(镇痛期)从麻醉开始到意识完全消 失的一段时间。
体内过程
吸入性麻醉药都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脂 溶性高,容易通过生物膜,经肺泡进入血 液,然后分布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
麻醉药分布在血液中的量主要受其在血液 中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用血/气分布系数 表示。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会导致麻 醉诱导时间长。反之,麻醉诱导时间短。
吸入性麻醉药的吸收及其作用的深浅快慢, 决定于它们在肺泡气体中的浓度。在一个大 气压力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 体中麻醉药的浓度称为最小肺泡浓度( minimal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 MAC数值越低,反映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异氟醚(Isoflurane)
优点 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诱导期短,停药后苏醒较快 抑制神经肌肉接头,肌松良好 对呼吸道粘膜几乎无刺激性
异氟醚(Isoflurane)
缺点 有腐蚀性 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 对胃肠道蠕动和张力有抑制作用 镇痛作用较差。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3)

医学课件吸入麻醉 (3)

甲氧氟烷
13
825
61
0.16
1.可控性 ● 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 2. 麻醉强度 ● 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 3. 对心血管的影响

心肌抑制
●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氟烷

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是麻醉药分压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的 麻醉药浓度比。血/气、脑/血、肌肉/血和油/血 分配系数是其在体内不同组织的溶解度,是决
气道干燥,污染空气 ●呼呼吸不易管理:舌后坠、呼吸道梗阻, 通气困难 ●麻醉深度不易掌握
㈡ 半开放式:
特点:
呼出气部分被重复吸入,无CO2吸收装置 及 无重复吸入活瓣,重复吸收CO2<1%

缺点:
吸入气流量大(分钟通气量的2-3倍) ●吸入气流量小时→CO2蓄积

临床常用“T”管装置: ●优点:呼吸阻力及无效腔小 ●适用于20Kg以下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 ●可保留自主呼吸,亦可辅助或控制呼吸
附、MAC

最小肺泡气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在一个大气压下有 50%病人在切皮刺激时无体动,此时肺 泡内麻醉药物的浓度即为1个MAC。 评价吸入麻醉药的效能,类似于药理药 中反映量-效曲线的ED50

吸入麻醉药效能



MAC awake50:50%病人对简单的指令能睁眼 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 MAC awake95:指95%病人对简单的指令能睁 眼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可视为病人苏醒时 脑内麻醉药分压。 MACawake =0.4 MAC,不同麻醉药的 MACawake 与MAC的比值均为0.4 ED95: 95%病人对手术刺激无反应时的MAC, 约1.3 MAC,与ED95相当 0.65MAC:是较常用的亚麻醉浓度,与氧化亚 氮或静吸复合麻醉时常用浓度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的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禁忌症
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严重心肺功 能不全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等应禁用吸入麻醉。
慎用情况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 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吸入麻醉时应谨慎 评估风险和利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吸入麻醉的安全与注意 事项
吸入麻醉的风险
呼吸抑制
吸入麻醉可以引起呼吸 抑制,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
循环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血管 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 致血压下降和心率失常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麻醉药 物产生过敏反应,出现 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术后恢复延迟
吸入麻醉可能导致术后 恢复延迟,增加术后并
发症的风险。
吸入麻醉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和过
敏史。
监测
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
、血压等。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 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麻醉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 定和安全可靠。
麻醉剂
麻醉剂是吸入麻醉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它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意识和 疼痛感觉。
常用的麻醉剂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地氟醚 等,这些麻醉剂具有不同的药理特性和作用 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选 择合适的麻醉剂。
麻醉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 导和药物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以确 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七氟醚吸入麻醉临课件

七氟醚吸入麻醉临课件
手术后,七氟醚可用于患者的疼痛治疗,缓解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急慢性疼痛
对于急慢性疼痛的患者,如癌症疼痛、神经性疼痛等, 七氟醚可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镇痛效果。
04
七氟醚的安全性
七氟醚能导致肝、肾 等器官的毒性作用,但研究显示 在正常临床用量下,七氟醚的长
期毒性是可逆的。
遗传毒性
有研究表明,七氟醚可能对DNA 造成损伤,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其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
生殖毒性
动物实验显示,七氟醚可能对雄 性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但对其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尚
不明确。
七氟醚的副作用
呼吸抑制
吸入七氟醚可能导致呼吸 频率和潮气量降低,需密 切监测并调整吸入浓度。
七氟醚的应用领域
手术麻醉
七氟醚常用于各类手术麻 醉,尤其适用于短小手术 和门诊手术。
重症监护
在重症监护病房,七氟醚 可用于控制性降压和呼吸 机脱机前的过渡。
镇静镇痛
在非手术情况下,七氟醚 也可用于镇静镇痛,如无 痛胃肠镜检查等。
02
七氟醚的麻醉机制
七氟醚的麻醉过程
01
02
03
诱导期
患者吸入七氟醚后,药物 通过肺-血屏障进入血液循 环,迅速达到麻醉状态。
七氟醚吸入麻醉临床 课件
目录
• 七氟醚简介 • 七氟醚的麻醉机制 • 七氟醚的临床应用 • 七氟醚的安全性 • 七氟醚的未来发展
01
七氟醚简介
七氟醚的特性
01 化学性质
七氟醚是一种具有低刺激性的透明无色液体,具 有芳香气味,对呼吸道无刺激。
02 麻醉性能
七氟醚具有快速诱导和恢复的特点,对循环系统 的影响较小,麻醉深度易于调节。

全身麻醉PPT课件PPT41页

全身麻醉PPT课件PPT41页
第23页,共41页。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吸入全身麻醉药ppt课件

吸入全身麻醉药ppt课件

(3) 血/气分配系数小者,如难溶分中性压的麻)N醉与2O药,麻的醉
PA
Pa
Pbr 上升快深,度有则关麻。
醉诱导期短,苏醒快。
精选PPT课件
13
5. 临床意义:
(1) 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小,肺泡麻 药浓度增加可以更快,麻醉的诱导和苏醒 都快!
(2) 反之,则相反;
(3) 常用吸入麻药的血/气分配系数,按其相对溶解 度从小到大排列:
2. 脑组织类脂质含量丰富,全麻药容易 进入脑内。
精选PPT课件
15
3.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药物的MAC(最小肺泡浓度)由小 大,则药物的麻醉强度由强 弱;
全麻药的麻醉强度与脂溶性成正比;
现有的全麻药多有较高的脂溶性, 且脂溶性越高,麻醉作用越强。
1.概念: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 温条件下,吸入全麻药在血和气两 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
即:麻药的溶解度,是吸入麻药 在血内的溶解度,是指在单位容量 内,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使血 内麻药浓度达到饱和状态的量,可 用血/气分配系数来表示。
精选PPT课件
10
2. 例如:
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溶解 度)=1.48
精选PPT课件
16
附图- 麻醉强度与脂溶性的关系
在370C下橄榄油:气体的分配系数, (即药物的脂溶性);由高 低
精选PPT课件
17
(二) 吸入麻药的摄取: 吸入麻药的浓度愈高,则肺泡内
麻药浓度就有明显提升,且上升的速 度亦快!
增加吸入气内的麻药浓度,必加快 肺泡气内麻药浓度的上升。 不管麻药在血内的溶解度如何,都 符合这一规律。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ppt课件
吸入麻醉药以扩散方式跨过各种生物膜,使脑内 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的药物浓度。
麻醉药向肺泡内以及向组织的输送靠血流的传递
PA(肺泡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 Pa(动脉血吸入麻醉药分压) Pbr(脑内吸入麻醉药分压)
最新版整理ppt
7
PA的意义: ①其值大小直接影响Pbr,故可作为麻醉深度 及终止麻醉后清醒的指标。 ②可用于测定挥发性麻醉药的等效量。(MAC)
最新版整理ppt
18
对于非难溶性吸入麻醉药,我们往往给病人吸入 的药物浓度比期望达到的肺泡浓度要高,以补偿 药物被血液摄取。
例如应用氟烷诱导麻醉,期望肺泡的浓度为1%, 我们可让病人吸入3%-4%的氟烷。
最新版整理ppt
19
2 心排血量
在通气量不变的条件下, 心排血量↑→肺循环血流量↑ →血液摄取药物↑
同时,浓度效应还可以增加吸气量。当吸入麻醉药浓度增大时,
血液摄取增多,使肺泡产生负压,引起被动性吸气量增加,以 补充被摄取的容积,从而加快了麻醉药向肺内的输送,因此PA 也上升越快。
最新版整理ppt
11
吸入麻醉药浓度的提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和麻醉加深
故为缩短麻醉诱导期,在麻醉开始时应吸 入较高的浓度。
最新版整理ppt
12
2 第二气体效应(Second gas effect)
指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 度气体的肺泡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 使用相等的低浓度气体时快。
原因是:浓缩效应和增量效应
高浓度气体被大量摄取后,肺泡体积缩小,第二气体的 浓度升高;再次吸入混合气体以补充被摄取的体积时,第二 气体的浓度升高。
★易溶性(血/气分配系数大):乙醚、甲氧氟烷
★中等溶解度: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体温 麻醉性镇痛药 复合吸入麻醉药 脑内儿茶酚胺 代谢间 昼夜变化 甲状腺功能减低 高血压
肺泡气最低苏醒浓度( MAC awake)
是指吸入麻醉药停药后病人最早睁眼时的肺 MAC气浓度
其数值为0.38MAC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乙醚 1540年合成,1846年首次用于临床 无色,带刺激臭味,易燃易爆 麻醉性能很强,MAC1.92 副作用较大,已被弃用
安氟醚 商品名为易使宁 1963年合成,1970年用于临床 无色,芳香气味,不燃、不爆 用专用的蒸发器
中枢神经抑制与吸入浓度相关
爆发性抑制:
脑电图出现癫痫样棘波-安氟醚深麻醉特征 可伴面颈部、四肢肌强直性阵挛性抽搐 PCO2过低可诱发 颅内压升高
异氟醚 1965年合成,1970年应用于临床
毒性 代谢产生
与二氧化碳作用产生 器官保护
心、脑、肝、肾
吸入麻醉的诱导
浓度递增诱导法 潮气量法 高浓度给药法
理化性能稳定,有轻度刺激性臭味
机体内代谢率仅为0.2%适用于肝肾功能 不良及长时间手术的麻醉
七氟醚
1968年合成,90年代用于临床
无刺激性气味,诱导迅速、平稳
化学性质不稳定,与钠石灰作用后产生少量有 毒的分解产物
扩张冠状动脉,保持心内膜于心外膜血流比正常 可使颅内高压的患者颅内压升高,但对正常颅内压患
氙气
惰性气体 溶解度小 不诱发恶性高热 对环境无污染 对心血管影响很小
氙气
价格昂贵 麻醉效能弱(MAC=70) 没有可购买的麻醉装置
麻醉药稳定性比较: 氙气〉地氟醚>异氟醚>氟烷>七氟醚
吸入麻醉药加强维库溴胺作用比较: 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氟烷
吸入麻醉药的毒性及器官保护
者不引起升压 具有良好的肌松,可无肌松插管 可抑制乙酰胆碱、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可
用于喘息病人的麻醉
地氟醚
化学稳定性好,在体内几乎无代谢产物 对气道有刺激性,诱导吸入应<6% 血气分配系数为所有吸入麻醉药中最小 麻醉效能较弱,需用特殊蒸发器 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氧化亚氮
麻醉作用极弱,镇痛效能强 对循环无直接抑制作用 不引起呼吸抑制 有骨髓抑制作用(吸入50%小于48h) 体内气体容积增大作用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
1974年,Eger首先提出
用来比较各种吸入麻醉药的强度
指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的病人或动物对疼 痛刺激不再产生运动性反应时的肺泡气浓度
相当于药理学中的半有效剂量(ED50)、及半 麻醉剂量(AD50)
各种麻醉药MAC与油/气分配系数的乘积近似
影响MAC的因素
吸入麻醉药临床评价
麻醉可控性 麻醉强度 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 对呼吸的影响 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颅内压和脑电图的改变 体内代谢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药理 常用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的毒性及脏器保护
输送、摄取、分布和清除 输 送
浓度效应 通气量效应 第二气体效应
摄取、分布和清除
肺循环的摄取
血中溶解度 肺泡血流(心排量) 肺泡-静脉血麻醉药分压差
组织的摄取
影响摄取的因素同上
清除
大部分原形呼出 小部分体内生物转化 极少量经创面、皮肤、尿排出 清除速度排行榜
地、笑、七、异、恩、氟、甲氧、乙
三个重要概念
血/气分配系数:决定麻醉药诱导和苏醒快慢 油/气分配系数:与麻醉药的强度成正比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
吸入麻醉药与吸入麻醉
浙江医院麻醉科
莫顿(1819-1868)
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酷刑。因为有 他,手术的疼痛才得以预防和消除。从 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1844年开始应用氧化亚氮 1846年开始应用乙醚麻醉 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新合成卤醚类(恩氟醚 异氟醚)
吸入麻醉药综合评价
理化性质稳定 无臭,对气道无刺激 可控性强 麻醉作用强 诱导和苏醒迅速、平稳、舒适 良好的镇痛、肌松、和遗忘 抑制机体异常应激反应 代谢产物无明显药理作用和毒性 安全范围大,毒性低不良反应少 所需设备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