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沧浪之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沧浪之水》
从王跃文的《国画》出版将“官场小说”作为一个名称正式提出来,到驻京办主任到尚未完结的二号首长,官场小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销售量,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我就曾一整天一动不动端坐桌前,被二号首长1、2部的跌宕情节吸引得手不释卷,而掩卷后却再无其他,此类小说于我只是快餐文化,这种消费型文学,只是我疲惫时放松的备选项而已,直到阎真的《沧浪之水》触动我心的那一刻。
这是一本对人性的刻画,对现实的分析非常透彻的一本书。
在书中,阎真挖掘的是人心深处的那点信念。
故事本身仅仅是个道具,而书中寓意所在的现实则要呈发散状从故事中渗透出来,吞并了故事,吞并了读者。
读这本书是在2005年,缘于一位学长的推荐,至今我依然记得这本书的封面。
上面是白、下面是黑,中间是灰色。
黑的部分是水。
一块石头,在白处、在水上棱角分明、尖锐锋利,在黑处、在水中虽然圆滑柔缓、却破裂其中。
这寓意很简单,很容易读懂。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慨这封面的寓意是如此紧扣命题、且细致到位——这也许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成功的封面。
而且,在合上书的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封面的寓意,也仅仅是一个引子而已。
那枚石头,不是主人公池大为,因为池大为是虚构的。
那枚石头,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池大为,一位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走上了一条为官的道路。
他安贫乐道、他踌躇满志,在他心中燃烧起一把炽热的火焰,他誓要
融化世间一切的不公,要用手中的剪刀剪破社会的黑暗。
他拥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良知、人文精神。
他对追求名利、权势的人感到不屑。
他称这些人为“猪人”。
“我仍崇拜那些圣人们,但我再也不能跟他们走下去。
对世界我无能为力,我有权利放弃,我只能如此。
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这是我的理由,也是我的解脱,我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
那些猪人,那些狗人,其实是最聪明,幸福的人啊。
”在与社会不公现象的抗争中,池大为感受到深切地孤独。
看到厅里领导乱用公款、滥用公车时,大为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指出。
而他的正直换来了别人的嘲笑,报复。
他被调到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本来与世无争的他对这一切也无所谓,觉得自己乐得清闲。
但是,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他横下心来要剪断对世界的任何念想,舍弃道义人格和良知,顺从可亲可近可悲可鄙的现世主义。
在那些无权无名的日子里,池大为感受到人微言轻的无奈。
三代挤在逼仄的房子里,却申请不到一间房子;妻子在遥远的一个区上班,却调不到市里;儿子被开水烫了,跪在地上哭天抢地,别人却视而不见;儿子要就近入学,而好的幼儿园早已是权势之人的囊中之物……这一切不公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池大为是一位无权无势的人。
这些事情像重锤一般,一锤一锤地敲击着大为的心灵,每一锤下去都是彻骨入髓地痛。
经历过人生的春华秋实后,池大为终于卸下道德责任、人文精神
的包袱。
他放下了尊严、自我,戴上了一张又一张的面具。
他学会了奴颜婢膝,察言观色,明哲保身,他开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他渐渐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快感——房子问题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妻子调动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官职的升迁,都迎刃而解了。
权力就有这样的威力,所以世间上许多人耗尽一切力量,都要爬上那金字塔的顶峰。
“做个好人真的合算,最合算的。
”这句话是池大为父亲池永昶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验证这句话的是一副棺材,是池永昶离世那天,村民送的。
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做个好人,是多么有诱惑力的想法啊?试问人生在世,谁不想做个好人?“好人”两个字被道德标准评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圣贤,至今依然是多数人活着的精神底限。
但是,好人的真正指标又是什么?做成这个好人又有多难?
在学校里,池大为因为坚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受人摆布而放弃了唯我独尊的许小曼——他想个有尊严的好人。
在厅里,他不愿与丁小槐那种阿谀谄媚的小人并驾齐驱而受到了排挤——他想做个高尚的好人。
在厅长面前,他又因为说了实话被中止了事业的前进,他依然只是想做个好人——他想做个有良心的好人。
他想做个好人,可是他连给儿子看病的钱都没有。
他想坚持自己的信念,却发现代价很可能是生存的溃败。
在反复、激烈并且痛苦的
思想斗争中,无法抗拒的生存法则,让他不得不放弃坚守已久的信仰与情操,毕竟他的妻子要住房、他的儿子要吃饭、上学。
他自己可以无欲无求,但是他的家庭不允许他一无所有。
曾经是那么正直、善良、帅气、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池大为,在步入社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自己与自己斗争了近8年之后,最后还是没坚守住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被可怕的时代洪流吞噬,作出了他原先自己不愿看、更不屑做的行径。
池大为的改变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当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他想做回原来的池大为已经不可能了。
面对潮流,他只能顺势而去。
在不同的位置上,他成为了不同的角色,那些角色他曾经都接触过,那个时候他还不理解,可当他是贾处长、是马厅长时,他才明白什么叫角色——角色是用来演,但绝不是自己。
他觉得当年马厅长不该让他去中医学会,可是如今的池厅长却不得不让另一个池大为——小龚去中医学会。
这就是角色。
角色不允许你有太多私心杂念,角色只需要你来演,能演就演,不能演就下去——这就是游戏规则。
记得有人说过,多数成功的人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
当人们被逼迫到绝境时,求生的本能激发出了人的潜能,就像爆发了小宇宙一样,然而经历了思想上的蜕变之后,人的心就会变,心尚且能变,世界观又有什么不能变的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来就没有人给过标准答案。
也许像池大为一样,掌握了权力之后再多为老百姓做些事,能使心底的善良和信仰得到慰藉,但是掌握权力的过程又是如
何艰辛和危险。
最重要的是,谋求权力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每一个有点文化的人,所谓的知识分子,可能曾经都会有过千秋家国的理想,有过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当这些思考和现实冲突时,我们会一点一点地被现实屈服,最后不得不臣服于现实。
当所有一切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基准,以市场为风向标,我们不敢再谈理想,谈生命的意义。
我想用文中的一段话和封面的一段话作为今天发言的结尾。
——几千年过去了,无限的时间在今天像几页教科书一样被一只苍白的手轻轻翻过。
我们只有在先贤的生命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受到些许的沉重,感受到历史的雪山融化之时那些许的簌簌之声。
不朽的灵魂在虚无之中盈盈飞动,留下一道道有没飘逸的弧线。
他们是为了纯粹的心灵的理由而坚守的人,在空旷寂寞苍凉广阔的历史瞬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这样想着,我又平静下来了,有一种双脚踏在结结实实的地面上的沉稳感。
——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现实的利益。
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
我心中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无法与别人交流的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