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珠宝设计师Shirley Zhang(张雪莉)访谈录:工艺和设计的完美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珠宝设计师Shirley Zhang(张雪莉)访谈录:工艺
和设计的完美结合
Shirley Zhang(张雪莉)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珠宝公司的会计人员,那时,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珠宝设计师。
由于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她很快便
成为公司管理层一员。
雪莉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业务,在这
种耳濡目染之下,她深深爱上了色彩斑斓的宝石和珠宝世界。
在90 年代初获得FGA 宝石学学位之后,雪莉正式步入珠宝行业。
并逐渐稳步地向着珠宝设计师的方向发展。
时至今日,她已成为中国最顶级的珠宝设计师之一,也得到了西方国家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可。
雪莉成功推出了独具一格的“Z”式珠宝概念,强调将西方工艺与东方审美标准完美融合,同时还包括使用多种材料与高级订制服务。
这个概念让Shirley(雪梨)在设计行业备受好评,被誉为中国现代高雅珠宝设计师的代表。
从零售商到设计师1978 年至1990 年间,中国珠宝行业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中重生,开始缓慢发展。
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珠宝行业全面复苏。
当时,市场上的大多数珠宝均为纯金产品,包括一些
使用非常简单的工艺制造的珠宝款式。
消费者的选择非常
有限,并且普遍缺乏宝石或珠宝知识。
接下来的五年(约1989 年至1995 年),这个行业实现了快速扩张。
当地珠
宝商斥巨资成立了大量珠宝企业。
很多香港和台湾珠宝公
司也嗅到了中国大陆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并开始付诸行动。
消费者开始重视珠宝款式和流行趋势,但他们的品味通常受到De Beers(戴比尔斯)和其他公司推出的大型促销活动的影响。
当时,很少有中国企业认识到品牌在商品推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994 年,Shirley (雪莉)开设了一家零售珠宝连锁店。
1996 年,她亲手写下自己的英文名字“Shirley”(雪莉),并用它作为自己的品牌。
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就在中国大陆14 个不同城市开设品牌零售店。
这些连锁店
的成功给她带来了更多机会,并让她开始接触西方国家。
1995 年之后,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消费者更加成熟。
Shirley (雪莉)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设立零售店铺。
虽然生意还
不错,利润也有保证,但她感觉自己的商品“一无所有”:没
有自己的品牌故事,难以在众多品牌中间脱颖而出。
1999 年左右,Shirley(雪莉)第一次认识到西方国家与新开发中的中国市场珠宝设计的巨大差距,并为此感到非常震惊。
第
一次到意大利之后,她走访了大量珠宝店,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中国品牌还缺少某样东西。
她没有继续经营店铺,相反,她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关闭店铺。
她成为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全职采购员。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聪明的
决定,这也成为她事业的转折点。
作为采购员,她有机会
周游世界,并与经验丰富的珠宝专业人士交流。
她最重要
的目标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知识,并使用这些知识发展自己的事业。
一些欧洲的客户认为她的珠宝品味非常独特。
她
不同于其他中国同行,因为她倾向于购买品质优良且引领时尚潮流的产品。
这给她的客户留下了非常积极和愉快的印象。
除了品味独特以外,Shirley(雪莉)的学习能力也非
常强,她很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向他人学习的机会。
Shirley(雪莉)的设计生涯真正开始于接受工艺教育。
在
欧洲,她购买了很多风格高雅或工艺精湛的珠宝作品。
但
是她并没有佩戴,而是反复拆开并重新组合,分析其中使用的制作方法。
她还参加了各种研讨会,向技艺高超的金匠
讨教。
对年轻设计师的忠告与期望在正式采访之前,Shirley(雪莉)谈到,她曾经担任年轻珠宝设计师和珠宝设计专业学生的导师和顾问。
作为NGTC 专业老师,她经常前往不同城市,提供有关珠宝设计和制造的讲座。
她也经常收到大学首饰
设计专业的邀请,去给学生讲解加工和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一些问题。
当学生给她看他们设计的作品时,她发现很多是很难在技术上实现的。
学生善于提出天马行空的创意,但其实都对珠宝的加工工艺了解甚少。
很多设计专业只教学生如何设计而不教他们如何制作首饰。
就Shirley(雪莉)个人的经验而言,她认为在学设计之前最好先学习加工工艺。
在这个信息时代,年轻人每天都可以轻易接触到的各种各样信息,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他们有时甚至不堪重负。
Shirley(雪莉)希望学生能“脚踏实地”。
她说,如果不能做到工艺和设计理念两者兼备,那将很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