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中药的应用研究摘要: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强有力手段。

本文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中药材指纹图谱及在复方中成药分析的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关键字:HPLC-MS 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指纹图谱中成药分析HPLC是目前分离复杂体系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由于其仪器自动化、普及化程度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药分析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但目前中药分析中运用的HPLC仪器绝大多数与UV或DAD检测器相联接,对于单个色谱峰仅能提供保留时间及紫外图谱等信号,而对未知成分所能提供的结构信息相当有限,对中药等复杂体系的定性结果可能给出错误的结论[1]。

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且不同化合物的特征性强,可用于部分解析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中草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体系,其中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复杂,性质相似,有的化合物还不稳定。

HPLC-MS将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强大结构测定功能组合起来,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技术。

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它的深入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以往中药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从复杂体系中分离提取单一化学物质,再通过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进行鉴定。

而且对环境极不友好。

HPLC-MS在使化学成分达到有效分离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中某些常见的化学成分已经有对照品,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和质谱特征进行对照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刘瑞等[2]采用HPLC-MS2鉴定大青叶水提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色谱增益、紫外光谱图和特征离子碎片进行比较,鉴定出大青叶水提液图谱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胞苷、尿苷、鸟苷、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药学专业中的药物分析技术与仪器应用

药学专业中的药物分析技术与仪器应用

药学专业中的药物分析技术与仪器应用引言:药物分析技术与仪器应用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为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药物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以及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一、药物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药物分析技术是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获得药物的成分、含量、纯度等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1.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样品中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分离和检测来确定药物成分。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

2.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分析药物的成分和结构。

常见的光谱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等。

3.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来测定药物样品中的电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导率等。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包括电位滴定、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等。

二、常用的药物分析仪器药物分析仪器是药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提供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结果,为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GC-MS是一种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相结合的分析仪器。

它可以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单一化合物,并通过质谱的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药物分析中,GC-MS常用于药物成分的鉴定和纯度的检测。

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HPLC是一种常用的液相色谱仪器,它能够对药物样品进行高效、高分辨率的分离和检测。

HPLC在药物分析中广泛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杂质分析和药物代谢研究等方面。

3.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UV-Vis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光谱仪器,它通过测量样品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浓度。

UV-Vis在药物分析中常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纯度检验和稳定性研究等。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刘占京李学林2 马静2(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利用进程中几回出现不良反映事件,探讨开展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方式: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血清药物化学用于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研究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研究手腕,应该纳入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体系,以弥补中药注射剂基础研究的不足,为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和冲破口,故对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注射剂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血清药物化学Application of Serum Chemistry in Research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jectionLiu LI Xue-lin2MA Jing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College of TCM, Henan Zhengzhou,450000;College ofTCM,Henan Zhengzhou,450008)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erum chemistryAbstract: objective:To aim directly at adverse ev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题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编号:86056);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编号:2009ZX09502—030);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编号:)通讯作者:李学林(1960—),男,河南省郑州市,主任药师,硕士,从事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和中药的应用形式的研究。

Tel(2)。

(TCM) injection frequently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t of carrying out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Methods: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ing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with serum 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Serum chemistry as a new and modern research metho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CM injection re-evaluation system, to make up basic research shortage and open up new areas and farmers for researching on TCM injection, so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chemistry in studying on TCM injection.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腕和方式为基础,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分析鉴定中药进入机体后血清中移行成份,研究其药效相关性,肯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进程的科学[1]。

药学常用仪器分析报告

药学常用仪器分析报告

药学常用仪器分析报告药学常用仪器分析报告一、仪器概述药学常用仪器有很多种类,包括色谱仪、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

这些仪器主要用于药物质量控制、成分分析、纯度检测等方面。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其中一种常用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二、仪器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一种基于分离、定量和分析化学原理的仪器。

其原理是将样品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样品中的成分在色谱柱中根据其吸附性质在流动相中产生差异分离,然后使用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相对浓度,最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柱子、流动相等试剂。

2. 试剂溶液的制备:根据样品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和试剂,制备溶液。

3. 设置色谱仪条件:根据样品性质和需要,设置合适的流速、柱温和检测波长等参数。

4. 样品的准备:将待测样品按照要求进行提取、纯化等处理。

5. 样品的注射: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射到色谱柱中。

6. 数据处理:使用色谱仪软件对样品的色谱图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相应的峰面积和峰高等数据。

7. 结果记录: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应用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天然药物分析、病毒检测等领域。

在药物质量控制方面,高效液相色谱仪可用于对药品的成分和纯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可用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研究等;在天然药物分析方面,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在病毒检测方面,可用于检测病毒中的DNA、RNA等。

五、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药学分析仪器。

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我们对高效液相色谱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在药学研究中更好地应用这一仪器打下了基础。

建议今后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时,应根据样品性质和需求,合理设置色谱仪条件,并注意样品的准备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采用梯度洗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技术的迅脱系统紫外检测ms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速发展各种技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灵敏度迅速图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提高使现代仪器分析在中药各领域的应用范围更的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为丹参药材加广泛这将对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权等 用 D A测序基因中的线粒体基 因组 C t N y— b
现代仪器 ( www. d r isr .r .n mo enn t o gc ) s
基因片断序列鉴别乌梢蛇及其} 淆品。 昆 王健 云等 ¨
从 鹿鞭 中提 取 微量 D NA并进 行 测序鉴 定 。 17 核磁 共振 光谱 法 (MR . N ) NMR技术 在 药学 领域 的应用 主 要在 于 新 药开 发 ,如对 新合 成 药物 及 新 分 离 的天 然 活 性 药 物 进
谱 法 、 色谱 法 、免疫 法、微 生 物 法 以及 联 用技 术 等现 代仪 器 分析方 法在 中药方 面的应 用 ,
并 对其作 一 简要 评 述 。 关键 词 现 代仪 器分析技 术 中药 鉴 定 质 量控 制 中药生 产工 艺 近 几年 发 展起 来 的方 法 ,它具 有高 效 、快 速 、分辨 力强 、 现性 好等特点 。胡平 、 重 张朝 晖及邢 旺兴等 … 采 用 该 法 对 中 药菟 丝 子 的 1 品种 、l 海 马 、 3个 2种 海 龙类 药材 以及 红 曲基 原真 菌进行 鉴 别 。
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正 品天麻样 品均出现天麻苷的
特 征 共振 峰 ,而伪 品无 此信 号 。近 年来 ,新报道 的 中药鉴 定 多采 用紫 外 吸收光 谱法 ,如黄柏 与水黄 柏 的鉴 别 J 种 金钱 草 的鉴 另 ,酸 枣 仁及 其混 伪 ,各

波谱及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波谱及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波谱及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为从中药的鉴定分析方法中挖掘、筛选、评价和研发更加有效的鉴定方法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方法对近年来关于波谱及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结果随着现代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利用波谱及色谱技术进行鉴定研究,使中药的分析鉴定更加准确、有效。

结论利用现代分析技术鉴别分析中药的真伪,已成为保证中药安全、有效、可控关键及重点。

【关键词】鉴定波谱法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099-011 波谱法根据中药成分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特征吸收峰进行中药鉴别。

波谱法以其快速简便、准确、样品用量少、重现性好、提供信息多等长处,补充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已成为中药鉴定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质谱、核磁共振、X线分析法等。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原理是根据不同药材的紫外吸收光谱互异这一特征性进行鉴别,一般用于总提取物或部分提取物中某类成分的含量分析,也可通过导数光谱法进行混合物中单一组分的测定,或通过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

白前为常用中药,在中药材市场常出现误用、混用现象。

柳叶白前、白薇、老瓜头、竹灵消、徐长卿为同科属植物来源药材,龙须菜为白前常见的伪品。

它们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非常相近,不易区别,在中药材市场较为混乱。

刘兰生[1]采用紫外导数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显示其吸收峰谷位置、个数均有明显差异,并且方法简便,用样量小,是鉴别上述药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崔红彬等[2]分析了花椒与吴茱萸、苦杏仁与桃仁、菟丝子与大菟丝子几组易混药材的紫外吸收光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紫外峰光光度法用于中药的鉴别是一种较好的参考方法。

1.2 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是根据不同药材的红外吸收光谱不同,对中药进行鉴别。

中药药物解析实验报告(3篇)

中药药物解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药药物解析实验是中药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本实验以某中药方剂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成分进行解析。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药物解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

3. 了解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实验材料1. 药材:某中药方剂药材。

2. 试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正己烷等。

3. 仪器: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药材处理:将药材粉碎,过筛,得到药材粉末。

2. 有效成分提取:(1)甲醇提取法:将药材粉末加入甲醇,超声提取,过滤,浓缩得到甲醇提取物。

(2)乙醇提取法:将药材粉末加入乙醇,超声提取,过滤,浓缩得到乙醇提取物。

(3)乙酸乙酯提取法:将药材粉末加入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滤,浓缩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

(4)氯仿提取法:将药材粉末加入氯仿,超声提取,过滤,浓缩得到氯仿提取物。

3. 有效成分分离:(1)硅胶柱层析:将甲醇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洗脱组分。

(2)薄层色谱(TLC):将各洗脱组分进行TLC分析,以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展开,观察斑点。

4. 有效成分鉴定:(1)紫外光谱:对主要斑点进行紫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

(2)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主要斑点进行HPLC分析,确定其含量。

五、实验结果1. 药材处理:药材粉末过筛后,得到粉末粒径约为80-100目。

2. 有效成分提取:(1)甲醇提取物:颜色较深,有较强的气味。

(2)乙醇提取物:颜色较浅,气味较淡。

(3)乙酸乙酯提取物:颜色较浅,气味较淡。

(4)氯仿提取物:颜色较深,气味较浓。

3. 有效成分分离:(1)硅胶柱层析:分离出多个组分,其中部分组分在TLC分析中呈现明显的斑点。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二○○八年 ? 第六期综述与专论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张丽娟贾俊王海范国强(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79)摘? 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中药鉴定、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现代化方面, 推动中药药学的发展。

本文简述目前光谱法、色谱法、免疫法、微生物法以及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作一简要评述。

关键词?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中药鉴定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方法,它具有高效、快速、分辨引? 言[11~13]力强、重现性好等特点。

胡平、张朝晖及邢旺兴等WHO 从 1976 年开始重视中药的开发、研究采用该法对中药菟丝子的 13 个品种、12 种海马、和应用,并作为“2000 年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海龙类药材以及红曲基原真菌进行鉴别。

一个手段,世界各国掀起的“返归自然”、“绿色波” 1.3? X 射线衍射法XRD[14]也说明对中药开发、研究和应用的重视。

近年来随张汉明等采用该法对 4 种易混淆中药粉末[15~17]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白矾、石膏、滑石粉与信石进行鉴别。

吕扬等新方法被应用到中药鉴定、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开展中药材的 X 衍射傅立叶谱分析计算研究,获艺现代化方面,推动中药药学的发展。

本文对光谱得可用于标识目标中药材的衍射图形几何拓扑规律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法、微生物法以与其图谱特征标记峰。

及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1.4? 差热分析法 DTA 作一综述。

差热分析是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18]物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王忠壮等1? 中药鉴定利用差热分析特征可将鳖甲、龟甲与其伪品准确区1.1? 色谱、光谱法分开。

各种龟、鳖甲的 DTA 数据比较接近,但利色谱法和光谱法在中药鉴定上应用广泛。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是研究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和代谢过程的重要分支领域。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和临床需求的增加,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在体内的药效和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因此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难度很大。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结合分析技术,来探究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和代谢过程。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效动力学等方面。

其中,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药效学研究中药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则探究中药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等。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中药在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过程。

研究人员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结合质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等分析工具,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和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以揭示中药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结构特征。

展望未来,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将继续发展,且趋势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索中药在体内的药效和代谢过程,以更好地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开发。

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将被引入到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的研
究中,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中药分析方法将被逐渐发展和应用。

化学仪器分析技术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仪器分析技术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仪器分析技术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更新。

新的仪器和计算机技术为药物分析和测试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药物分析对药物的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对研制成功的药品进行有效的检验、试验和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对药品制剂的研制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药品成本控制、药品治疗效果、患者用药后的康复情况。

基于此,探索和分析药物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化学工具;分析技术;药物检测;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药品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相关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高效、准确、自动化的药物检测技术方法,对提高药物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光谱传感技术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光谱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已经相当成熟。

在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选择相应的药物,根据药物分子吸收波长的能力来评估吸光度,这种方法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确定最大的柏诚吸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将该技术应用于日常物质的检测,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分析化合物的分析骨架,了解物质的种类。

有些化合物吸收紫外光的能力比较差,但紫外光谱比较单一,与紫外光有一定区别。

因此,对于紫外光谱无法完全鉴定的物质,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其他方法,不断提高物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随着技术人员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检测发酵大豆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1.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光谱检测技术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药物成分的分析上。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选择采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

直接法可用于检测金属原子等一些简单物质,间接法可用于检测具有复杂药物分子和遗传特性的药物。

通过应用总结分析,发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可行、操作过程简单等特点。

虽然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显示出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缺点,例如不能同时分析多种不同元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高效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药物分析综述题目: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组员姓名:黄志华、窦文渊、彭啟柏所在学院:药科学院专业班级:药学05(5)班学号: 0503501564、0503501565、0503501535日期:2008-6-2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摘要:HPLC一NMR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获得混合物中未知化合物结构信息的术,近年来,它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介绍了HPLC一NMR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中分离、结构鉴定、构型分析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应用。

关键词:液相—核磁共振联用技术(LC-NMR) 中药分析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中药对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仿制为主的西药研制将遇到严重挑战,中药己成为我国最有优势的研究与开发领域。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按照国际认可的医药标准规范,研究开发能够正式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产品,推动中药的现代化,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这其中,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与突破口,它关系到药材、饮片,中药制剂和中成药产品等的质量控制等。

中药的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是临床应用、成药制备、中药科研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我国药材品种繁多,存在南北差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情况,混淆品极多,疗效也各不相同。

而且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环境、产地、采收季节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加之近年来,假冒伪劣中药充斥市场,为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需要对中药进行严格鉴定。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从最原始的眼观、鼻闻、口尝、手摸到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再到光谱、色谱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越来越多元化。

但每一种分析技术均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将单一的分析技术联合起来,不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可能产生单一分析技术所无法得到的新的信息。

因此,联用技术已成为中药鉴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作用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作用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具有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物质的高效率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在中药鉴定中,HPLC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广泛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活性成分的分析和中药的成分变化研究等方面。

首先,HPLC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次间和批内一致性评价:通过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的中药样品进行比较,评价其批间和批内的一致性,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指标成分定量分析:HPLC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对中药中的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国家药典中的规定,确保中药的质量符合标准。

3.有害物质的检测:HPLC法可以检测中药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其次,HPLC方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活性成分的快速检测:HPLC法具有高分离度和灵敏度,可以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定量分析其含量,研究中药的药效成分。

2.活性成分的变化研究:HPLC法可以监测中药在不同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变化,分析比较原料药材和煎煮后中草药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为中药炮制和制剂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HPLC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中药中多成分和多组分的分析鉴定:1.多成分分析:许多中药具有复杂的成分组成,HPLC法可以同时分离和检测中药中的多个成分,建立同时测定多成分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2.多组分指纹图谱建立:通过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中药中的多个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中药的全面评估和研究。

总而言之,HPLC法在中药鉴定中的研究作用主要体现在质量控制、活性成分分析和多成分多组分的分析鉴定上。

它不仅可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效成分和药物活性,为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实验动物的选择 依据所研究中药所含的 成分,从动物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角度去考 虑,选择与人体代谢行为相同或相似的动物, 真正模拟药物的体内过程。
2021/2/4
1
7
• 给药方案的确定 两种给药方案相结合来 进行研究,即传统方式,给药剂量、次数、途 径均按照原方药的规定进行折算;现代方式, 提高给药剂量连续多次,或以主要成分的 “稳态浓度”为指导,确定给药时限。
2021/2/4
1
11
• 复方配伍机理的阐明 中药复方的配伍从传统中医 理论方面解释为君、臣、佐、使。然而就一个确 立的复方而言各家说法不尽一致,君药如何确立 及各药的配伍意义等都存在各舒己见的现状,缺 乏客观的现代研究基础资料进行印证,给新药 (中药)研究带来了许多困扰。而中药血清药物 化学的成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可在某种程度上解 决此问题。即应以血中主要移行成分的来源生药 确定为君药,其它药物根据血中移行量和活性来 确定。
• 血清样品的分析 综合运用气相色谱法、气质联 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毛细管电 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等现代分析方法,认定血中移行成分。
2021/2/4 综合运用现代色谱 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富集并纯化血中移行 成分,为下一步药效学实验提供原料。
• 血中移行成分与中药传统疗效相关性研究 选择所研究方药的适应症动物模型、细胞 模型,以及基因组或蛋白组,进行药效相关性 研究,确定药效物质基础。
2021/2/4
1
10
四、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
• 质量标准化研究 通过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 究确立被国际认可的有效成分,以此为指 标通过 HPLC,GC 等手段,建立国际标准 化的定性定量方法,从而使中药及复方质 量标准化。

浅谈仪器分析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仪器分析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仪器分析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分析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选择
性等优点,在制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主要方法、重点应用和展望未来三个
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要方法
1. 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红外、拉曼、荧光等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
样品分子分子结构、振动、转动、吸收、发射等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在药物质量
控制、成分鉴定、药效学研究、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

2. 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通过
分离、净化样品中化学成分,然后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在药物质量控制、制
剂检查、药品检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二、重点应用
1. 药物材料检验:在药品原料进场前,通过仪器分析技术对药品原料的外观、含量、形状、微生物质等进行鉴定,以便于药品分离、纯化以及后续的药品生产。

2. 药物制剂检查:对药品制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含量、外观、物理性质、性能指
标等方面。

如在针剂中进行微生物质接触和滤除的检测,以确保针剂中无细菌污染。

3. 药物分析研究:利用仪器分析技术研究药物分子的吸收、代谢、排泄、转化,提
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展望未来
在制药工程中,越来越多的旧的分析方法正在被仪器分析技术所取代,随着分析仪器
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其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同时,随着仪器分
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同时还将更加自动化、便携化和无损
伤性,能够更好地支持生产和研究的需要。

中药现代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中药现代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荧光分析法
分子荧光分析法 有些物质的分子,在用
紫外-可见光激发时,亦能发 射荧光,由此建立的方法
荧光分析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温度 溶剂 pH值的影响 荧光熄灭剂 散射光的影响
珍珠杆
接骨木
桂枝 钩藤
蒙药珍珠杆及其伪品甲醇提取物的荧光谱鉴别
红外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 是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而建 立的一种分析方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 谱相同,红外光谱也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严重的谱峰重叠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不同于 常规分析的一个难点
解决方法:采用现代化学计量学的算法和 计算机技术,利用分析物近红外光谱信息 量较大的谱区,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九万荣
麦克
山西晋新双鹤
宜昌
山西晋 新
长海医院制 剂室
不同厂家板蓝根剂的近红外指纹图谱
六、红外光谱法实验技术
1.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1)仪器维护 红外光谱仪中动镜因与其
红外波段的划分
名称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波长 (μm) 0.75~2.5
2.5~25
25~500
波数 (cm-1) 13300~4000
能级跃迁类型
O-H、N-H、CH键的倍频
4000~400 分子中原子的振 动及分子的转动
400~20
分子的转动、晶 格振动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产生吸收的条件
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样品充分研磨 红外光谱分析中制 备固体样品时,应注意充分研磨,保样品 粒度小于50μm,否则由于散射而引起的 光强损失较大。研磨时,应防止样品因粒 度过小吸收空气中的水而造成压片失败。

现代仪器分析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摘要: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仅单方制剂亦为一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因此要求更严格和更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和应用,并经过药学工作者的努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大量应用,为推动中药各方面的研究发挥了作用,其中波谱技术便是中药研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

本文简要阐述几种常用波谱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面的应用。

关键字:现代仪器分析;中药;药代动力学;指纹图谱正文:1 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体液药物浓度检测方面,使中药药动学有很大的发展。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此方法灵敏度低、专一性差,但由于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仍有一定应用。

如张普庆[1]等用丹皮酚花生油溶液对健康家兔肌肉注射给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后一定时间内血浆丹皮酚的浓度,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给药30min后,丹皮酚吸收人血,2.5h达吸收峰,8h 后血浆丹皮酚基本消失。

1.2 荧光分光光度法以荧光检测器代替紫外/可见检测,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使分光光度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赵维中[2]等对芸香甙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问的血药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符合三室模型。

胶囊荧光法利用胶囊溶液对荧光物质溶、增敏作用,而成为测定微量、痕量荧光物质的一种廉价快速分析方法。

汪宝琪[3]等利用胶囊荧光法,在适当条件下对血浆中秦皮甲素、乙素进行定时监测。

又使用ß-CD单分子胶囊荧光技术,对甘肃道地药材秦艽中龙胆苦甙在免血中吸收代谢进行24h监测,绘制药时血线,效果良好[4]。

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此法主要用于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因此可用于研究药物中金属元素的代谢过程。

张欣怡[5]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血锌测定方法,研究了甘草锌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介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光谱法、色谱法、X射线衍射法、质谱、色谱-光谱及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总结。

结论: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有广泛的应用,发挥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中药诊断;应用引言在我国,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地分布范围广泛,品种众多、药效各异的特点,因此何如有效的测定一种药材的有效成分是中药面对的一个难题。

同时,同一种药材会因为生产环境、产地特点、采收季节等因素不同,其有效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实际的应用,因此何如快速的测定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中药面对的另一个难题。

加之近年来,中药造假的事件屡有发生,中药鉴定显得越发重要。

我国传统的中药鉴定主要是经验性的性状鉴别,如眼观、鼻闻、口尝、手摸、水火试等,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其在中药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现综述如下:1光谱技术光谱检测是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发射或散射辐射等电磁辐射的强度随波长变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包括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远红外光谱法等。

在实际的中药鉴定应用中,巫军等人[1]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白雁等[2]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及醇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量,为中药的快速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战皓等人[3]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材真伪、掺伪、产地、同属中药品种及中成药的鉴别方面和含量测定方面的研究进展;杨莉等人[4]利用三维荧光技术测定了中药鬼臼和人体体液中鬼臼毒素含量。

2 色谱技术色谱分离是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作为分离依据的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

浅谈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应用

浅谈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应用

浅谈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7T16:10:20.2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陈少伶[导读] 随着现代科研工作发展和生产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仪器分析工具成为现代科技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试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好,灵敏性高,选择强、专业性等一系列优势。

陈少伶(海南碧凯医药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216)摘要:随着现代科研工作发展和生产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仪器分析工具成为现代科技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试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好,灵敏性高,选择强、专业性等一系列优势。

因此,仪器分析在药学领域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药学专业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在药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从仪器分析技术这一现代的分析试验手段入手,对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未来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发展态势,推动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仪器分析;药学;实际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仪器分析是进行专业研究及分析测试的重要手段,在各方各面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医药学领域中更具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推动医药学发展进步的强大助力。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今,药品作为关系到人类生命的特殊商品,人类对其的需求早已不仅限于量,而质才是重中之重,对药品质量控制以根绝假药、劣质药流入市场愈发地重视。

因此,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测试重要手段的仪器分析则成为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研究及药物治疗监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在药学专业中广泛应用的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法和色谱法等。

1.仪器分析在药学中的具体应用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现代生活中,药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运用仪器分析的方法来控制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研究和评估药品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关键。

例如仪器分析在药学领域中最广泛、有效、常见的分析方法其中的色谱法主要就有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分析、质谱法等。

应用血清药物化学控制中药质量的研究进展

应用血清药物化学控制中药质量的研究进展

应用血清药物化学控制中药质量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6-05-10T13:30:03.8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作者:李骏飞李清林[导读]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 310022) “血清药物化学”是现阶段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李骏飞李清林(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 310022)【摘要】 “血清药物化学”是现阶段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药效物质基础是准确评价中药质量的首要依据,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当前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建立更准确合理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15-02Advances of serum medicinal chemistry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alitycontrol Li Junfei, Li Qinglin.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2, China【Abstract】"Serum Medicinal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to research thepotential basisof TCM in thisstages.Material basis of pharmacodynamic is the primary basis for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CM quality,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using the way of serum Medicinal Chemistry to control the TCM quality,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quality control of TCM models and approaches.【Key words】Serum Medicinal Chemistry; Quality control; Research progress中医疗效稳定由中药质量决定,而中药质量的基础是药效物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 A b s t r a c t ]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n s u l t i n g a l a r g e n u mb e r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s , t h e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 a n a l y z e s a n d s u m ma r i z e s he t a p p l i —
s t i t u e n t s i n s e u m r a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s e l q l m p h a r ma c o e h e mi s t r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n e e d s t h e
c a t i o n o f mo d e m i n s t r u me n t a n ly a t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e u m r p h a r ma c o c h e mi s t r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a n d i f n d s o u t mo r e e f f e c t i v e i n s t u me r n t a n a l y t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a p p r o a c h e s .L i q u i d /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a n d l i q u i d / g a s c h r o ・ ma t o g r a p h y - m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a r e u s e d i n s e u m r p h a r ma e o c h e mi s t r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wi d e l y ,a n d s o me c o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冯倩晴等[3]采用此法,发现黄柏入血成分中有巴马丁和小檗碱及其他14个不明成分;巴寅颖等[4]发现开心散含药血清中有3,6'-二芥子酰基蔗糖、西伯利亚远志糖A5和A6及β-细辛醚及其他19个成分,这些...1 中药血清药化学的应用现状1.1 在单味及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冯倩晴等[3]采用此法,发现黄柏入血成分中有巴马丁和小檗碱及其他14个不明成分;巴寅颖等[4]发现开心散含药血清中有3,6'-二芥子酰基蔗糖、西伯利亚远志糖A5和A6及β-细辛醚及其他19个成分,这些已知的及未知的入血成分很可能是直接起药效作用的物质。

1.2 在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白术主要含有苍术内酯Ⅰ、Ⅱ,苍术酮和多聚炔类化合物如(4E,6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ene-1,3-dioldiaetate(TEDYA)等成分。

中药血清药化学研究发现,该药口服后,只有TEDYA被水解成TEDY而被吸收入血。

因此白术的质量标准应以TEDYA 为指标,而不是苍术内酯和苍术酮[5]。

1.3 在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王喜军等[6]研究发现,茵陈蒿汤给药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有21个,其中8个均有较强保肝利胆活性的成分只有在全方配伍时才能被机体吸收,且不同配伍的样品,血中移行成分曝露情况不同,这充分说明方剂不是单味药的简单加和,只有科学配伍才能使机体需要的有用成分优化吸收。

1.4 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巴寅颖等[7]采用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远志咄酮Ⅲ的浓度来考察远志和开心散中远志咄酮Ⅲ在记忆障碍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发现复方配伍可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加速吸收等,调节其药动学特性能使药效更好地发挥。

1.5 中药血清药化学联合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主要用于从体外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现已广泛应用于生殖系统[8]、心血管系统[9]、神经系统[10]、呼吸系统[11]等研究中。

王喜军等[12-13]首先采用中药血清药化学方法从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中分离鉴定出8个移行成分,然后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发现其中莫诺苷、獐牙菜苷和马钱子苷混合物的含药血清对氢化可的松致大鼠肾虚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最明显,是补肾的核心药效物质基础,而且三者混合物的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也很明显,初步确认其为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14]。

2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的应用中药成分复杂多样,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不明确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与中药血清药化学联合应用,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促进了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

2.1 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LC是以液体为流动相,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流动相和固定相亲和力的差别将其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医药[15]、食品[16]、环境[17]等领域。

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HPLC是以经典液相色谱为基础,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验方法,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采用高效固定相及在线检测手段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近年来,对体液中原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分析无论在灵敏度、专属性及快速性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点,堪称为一种高效微量的分离分析方法。

谢长等[18]对菝葜的抗炎活性部位进行了血清药化学研究,通过比较空白、含药血清及菝葜提取物的HPLC图谱,发现含药血清中有45种移行成分,其中原型成分25种,包括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等;另外20种可能为代谢物。

李志平[19]研究了复方血塞通滴丸及葛根在大鼠血清中的移行成分,发现滴丸体内成分有3个为葛根的贡献,其中包括葛根素及另外2个未知成分。

此外,还有学者采用该法对大青叶[20]、白芷[21]、黄芩[22]等进行了研究,为阐明中药的药效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2.1.2 高效液相血清指纹图谱法高效液相血清指纹图谱是指含药血清经适当处理后,采用HPLC技术将其化学信息以图形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能反映出含药血清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雷志丹等[23]建立川芎提取液及其灌胃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鉴定出血中移行成分7个,其中包含川芎嗪和阿魏酸在内共3个原型成分;另外4个为代谢产物。

吴建明等[24]建立舒肝解郁胶囊及其含药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对比分析发现15个入血成分,其中包含绿原酸、芦丁、异嗪皮啶在内共有6个为原型成分;其他9个为新成分。

此外,还有学者采用该方法对栀子[25]、藏药波棱瓜子[26]、三黄方[27]等进行了研究,筛选确定药物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来探讨药效物质基础。

2.2 液/气质联用技术(liquid/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GC-MS)液/气质联用技术是将液/气相高效的在线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相结合,来得到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分子量及特征结构碎片等丰富的信息,是组分复杂及微量样品分离分析最有力的研究手段,现广泛用于生化分析[28]、天然产物分析[29]和药物分析[30]等领域。

2.2.1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mass spectrometry,HPLC-DAD-MS)HPLC-DAD-MS是HPLC配以DAD检测器,结合MS进行分离鉴定的一种技术,适用于大多数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林晓等[31]借鉴血清药化学的方法,通过分析HPLC指纹图谱来比较空白与含药血浆,空白与含药脑脊液的成分异同。

应用HPLC-DAD-MS技术发现血浆中较明显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有2个,分别为天麻素和巴利森苷类成分;而脑脊液中未明显检测到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

李文博等[32]采用血清药化学的方法医教论文,用液质联用仪对养血清脑颗粒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发现制剂和药材的色谱峰有良好的相关性。

此外,还有学者采用该方法对逍遥散[33]、葛根芩连汤[34]进行了研究,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2.2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HPLC-ESI-MS是HPLC结合ESI离子源质谱的一种分离检测技术,可分离检测非挥发性的、极性的、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牟玲丽等[35]给衰老大鼠灌服银杏叶提取物,制备含药血清,采用HPLC-UV建立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HPLC-ESI-MS法建立内酯类成分指纹图谱,分析入血成分,发现黄酮类有10个入血成分,大多为代谢成分;内酯类有9个入血成分,其中7个为原型成分。

2.2.3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UPLC是比HPLC分离效率及检测灵敏度更高,分析速度更快的一种技术。

UPLC-QTOF/MS是以UPLC分离技术结合四级杆和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质谱的一种分离鉴定技术,主要用于对微量物质的分离鉴别。

魏元锋等[36]采用此法,以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川芎效应组分、天麻效应组分、天麻素、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作为对照,综合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质量色谱图及质谱图等信息,通过对比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质谱图特征,发现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灌胃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后,共出现10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4个为天麻素等天麻效应组分中的原型成分,6个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等川芎效应组分中的原型成分。

2.2.4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UV-MS)UPLC-UV-MS是UPLC配以UV检测器,联合MS进行分离鉴定的一种技术。

王喜军等[6]对比研究茵陈蒿汤的体内外及空白血清样品的UPLC-UV-MS色谱图,分析各色谱峰的UV、MS、MS/MS数据,找到并鉴定了茵陈蒿汤大鼠血中移行成分21个,其中19个为茵陈蒿汤体外原型成分(含6,7-dimethylescul-etin),另外2个为代谢产物。

2.2.5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两个或更多的质谱连接在一起,称为串联质谱。

UPLC-MS/MS适用于复杂组分体系且干扰严重的样品中低含量组分的分离测定。

丁安伟等[37]对复方五仁醇胶囊进行血清药化学研究,采用此法进行成分鉴定。

通过对供试品色谱图、质谱图的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检测鉴定出含药血清中8个原型成分中的7个,均为木脂素类成分,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

2.2.6 超高液相-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DMS)HDMS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准确的分子量,m/z值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分辨率能达10 000以上。

吴芳芳等[38]通过对比分析空白、生脉散水煎液及其给药血清样品的UPLC-MS色谱图,结合文献报道,鉴定出含药血清中18个移行成分。

其中正离子模式下有9个原型成分,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巴豆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还有5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负离子模式下有4个成分,分别为20(S)-人参皂苷Rh1、20(R)-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k3及Rh4。

2.2.7 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GC-MS用于复杂有机化合物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多用于挥发油类、甾体激素类、农残等的检测。

翁文等[39]采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去痴灵化学成分入血及入脑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入血的脂溶性成分为11个,分别为β-细辛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酯丙、δ-杜松烯、δ-杜松醇、菖蒲二醇;入脑的脂溶性成分为6个,分别是β-细辛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菖蒲二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