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服饰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与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与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适中,与谐的“情理美”与追求意境的“含蓄美”。服饰文化把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其中。服饰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的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求,方便生活日用,以便身体活动,美化自身体态以娱乐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地位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就是人类生活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追求时尚、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就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就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与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与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与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与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与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与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与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就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就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追求艺术的表现与优雅的外观,就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她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她方面的心理需要与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与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
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就是女性的个性与心理状态。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与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与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与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就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与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就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就是讲究随意、闲适、与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与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与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与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就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与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就是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就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拘束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与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就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与谐,就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就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与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与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与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