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农业政策除具有政策的一般特点外,从其本身性质出发,还具有如下特点:()。
A内容上的纲领性B工作范围的广泛性C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D政策效力的有限性E应用的广泛性2、《农业法》第2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农业,是指()。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E副业3、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发包方的权利主要有()。
A对发包方的生产资料和其它财产依法拥有所有权B对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活动有指导和监督权C按农业承包合同规定向承包方收取承包金或产品、统筹款D按规定数量安排、调用承包方应投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合理的费用负担E根据乡(镇)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和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决议,调整承包土地或其它生产资料4、国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扶持措施,主要体现在()。
A资金扶持B农业生产资料扶持C技术扶持D市场信息扶持E教育扶持5、种子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A依法保护种质资源B建立健全品种审定制度C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D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力度E建立种子储备制度6、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措施()。
A进出口许可证制度B关税保护制度C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D外汇管理制度E出口补贴制度7、农业投入与其他经济投入行为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A农业投入效益的社会公共性B农业投资的高风险性C农业投资在经济上的低效性及其回收的滞后性D农业投资的区域性E农业投资具有适时性和不可替代性8、农业政策的目标一般有:()。
A发展农业生产力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C确保农产品安全供应D稳定农产品价格E提高农民收入与增进农村社会福利9、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承包方的权利主要有()。
A对承包的土地或其它生产资料享有使用权和转让权B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C有权享受国家、集体提供的生产经营服务和公共福利D对完成上交任务后的产品有支配权E土地等生产资料终止承包时,有权获取相应的追加投入补偿费10、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农民享有的参与决策和管理权主要体现在()。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什么()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农业政策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政策效益B.政策效率C.政策运行费用D.农业生产力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岀路在于什么()A.机械化B.水利化C.科技、教冇D.政策、投入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谁的论断()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5.在第一轮农村集体上地承包到期之际,中央规左:在原泄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多少年不变()6.我国农村最主要、最基本的发包方是谁()A.国有农业企业B.国家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D.村和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7.《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自何日起施行()年7月8日年12月1日年1月1日年1月2日&转基因植物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实行哪级审立制度()A.国家B.省级C.国家和省级D.国家或省级9.对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苴实质是什么()A.规范生产者的经营行为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权益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D.维护冇种者的权益20.哪些机关有权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A.国务院B.省政府C.工商管理部门D.县级以上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国家逐步地建立以什么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购销市场体系()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C.农贸市场D.农村市场22.我国农业信贷投资主要由什么银行负责()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工商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农业银行13.《乡镇企业法》规左:乡镇企业依法实行什么()A.独立核算B.自主经营C.自负盈亏D.以上三种对于向乡镇企业非法收费、摊派、罚款的,企业有权向什么单位控告、检举()A.监察、纪委B.审计、纪委C.纪委D.监察、审计、财政、物价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哪年通过并公开施行()16.下列不属于耕地范围的是哪种()A.水田B.果园C.旱地D.水浇地17.我国的植树肖是何月何日()月12日月20日月10日月4日18.征用基本农田必须经何级政府批准()A.国务院B.省级政府C.地方各级政府D.国务院或省级政府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泄的基本农田应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比例是多少()%以上%以上%以上%以上20.下而关于国有上地使用权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可买卖B.可占有C.可转让D.可未开发而转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精排版】农业政策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精排版】农业政策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失灵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2.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
市场失灵原因:①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必要性: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2政府干预的基本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
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不了解实际情况或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
3.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
(补充:经济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括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自然力和外界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是最古老最基础的部门。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 农业政策2. 市场失灵答案:1. 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2.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 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答案:1.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 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 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1. 政策目标2. 政策手段3. 政策对象答案:1.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农业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什么()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农业政策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政策效益B.政策效率C.政策运行费用D.农业生产力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什么()A.机械化B.水利化C.科技、教育D.政策、投入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谁的论断()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5.在第一轮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期之际,中央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多少年不变()6.我国农村最主要、最基本的发包方是谁()A.国有农业企业B.国家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D.村和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7.《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自何日起施行()年7月8日年12月1日年1月1日年1月1日8.转基因植物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实行哪级审定制度()A.国家B.省级C.国家和省级D.国家或省级9.对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实质是什么()A.规范生产者的经营行为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权益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D.维护育种者的权益10.哪些机关有权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A.国务院B.省政府C.工商管理部门D.县级以上农、林行政主管部门11.国家逐步地建立以什么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购销市场体系()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C.农贸市场D.农村市场12.我国农业信贷投资主要由什么银行负责()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工商银行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农业银行13.《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依法实行什么()A.独立核算B.自主经营C.自负盈亏D.以上三种14.对于向乡镇企业非法收费、摊派、罚款的,企业有权向什么单位控告、检举()A.监察、纪委B.审计、纪委C.纪委D.监察、审计、财政、物价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哪年通过并公开施行()16.下列不属于耕地范围的是哪种()A.水田B.果园C.旱地D.水浇地17.我国的植树节是何月何日()月12日月20日月10日月4日18.征用基本农田必须经何级政府批准()A.国务院B.省级政府C.地方各级政府D.国务院或省级政府1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比例是多少()%以上%以上%以上%以上20.下面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可买卖B.可占有C.可转让D.可未开发而转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农业政策学试题标准答案
农业政策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农业政策问题所谓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3.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4.支持价格政策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保证价格政策,其政策原理是:政府对实行这种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政策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政策价格,则政府对市场活动不进行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则政府就出面以最终消费者的身份按保证价格实行敞开收购,从而使得市场价格不会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
这个价格就称为保证价格或支持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后边的括号内) 1(政策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C)A政策理论、政策科学、政策分析B政策目标、政策科学、政策手段C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2(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过程中提出的“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是在确定了总目标的情况下,走小步,不停步,注意探索,稳步前进,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不断修改与补充。
这种政策可以用哪个模型解释,(B) A理性决策模型B渐进决策模型C过程模型3(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A)A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执行评估、农业政策效果评估B农业政策科学性评估、农业政策客观性评估、农业政策准确性评估C农业政策影响评估、农业政策成本评估、农业政策效率评估4(农业政策调整,是指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的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作某些必要的(B)的动态过程。
A补充、修正B补充、修正或终止C终止5(我国目前农业地流转专指农户承包地(B)流转。
A所有权B使用权C产权6.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是(C)。
农业政策学
重点: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第三、四、五章)粮食安全问题(补充)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第八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第十三章)浴盆模型和史密斯模型任选其一;粮食问题考简答或案例;综合这几章的内容考论述题;题型:单选10*2=20分:简答8*5=40分;论述1*20=20分;案例1*20=20分时间:100分钟自己总结的重点: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思想粮食补贴政策:1.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
2.农资综合补贴:指在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
3.良种补贴:指对一地区优势区域内种植主要优质粮食作物的农户,根据品种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
4.农机具补贴: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的部分补贴。
5.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及其特征?内涵:农业政策问题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概括来讲,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有:a.农业政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b.农业政策问题能够被多数人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
c.农业政策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加以解决。
特点:a.相互依赖性——许多相关的农业政策问题构成了一个体系,不同领域、层次的农业政策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b.客观性——是农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客观存在c.人为性——农业政策问题的存在源于人们改造社会行为状态的需要d.动态性——任何农业政策问题,及涉及环境因素,又与前提条件、相关人群密切联系e.历史性——农业政策问题不是突发产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例,农民负担6.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课件上没列出这道题)a.边界分析法——划定研究对象的边界,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农业政策学钟甫宁第二版课后答案
农业政策学钟甫宁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导论1.政策的含义是什么?政策是如何产生的?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为了实现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政府可以凭借其权力,通过政策来规范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的行为,包括政府部门的行为。
它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两次世界大战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以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什么是农业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体部分从属于一般经济政策,属于部门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部门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
保证农民的人均收入不至于过度相对下降,保证农村社区的社会发展速度与城镇保持一定的平衡。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农业政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怎样影响农业政策的?农业是农业政策作用的对象;农业生产自身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农业政策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农业政策正确与否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进行的是动植物生产,受自然影响大且生产规模小,很难与其他部门进行市场竞争。
而农产品又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品,其功给数量和价格不能有较大波动,否则就会转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于农业政策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
《农业政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政策目标: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手段: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策对象: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
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性;超前性;时效性;广泛性;主观性;鲜明的政治性;有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变通性;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正效应与负效应的统一。
农业政策学试题标准答案
农业政策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2.农业政策问题所谓农业政策问题是指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3.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4.支持价格政策支持价格政策又称为保证价格政策,其政策原理是:政府对实行这种措施的农产品规定一个政策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政策价格,则政府对市场活动不进行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则政府就出面以最终消费者的身份按保证价格实行敞开收购,从而使得市场价格不会降低到这个价格水平之下。
这个价格就称为保证价格或支持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后边的括号内) 1(政策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 C )A政策理论、政策科学、政策分析B政策目标、政策科学、政策手段C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2(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过程中提出的“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是在确定了总目标的情况下,走小步,不停步,注意探索,稳步前进,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不断修改与补充。
这种政策可以用哪个模型解释,( B ) A理性决策模型B渐进决策模型C过程模型3(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 A )A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执行评估、农业政策效果评估B农业政策科学性评估、农业政策客观性评估、农业政策准确性评估C农业政策影响评估、农业政策成本评估、农业政策效率评估4(农业政策调整,是指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的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作某些必要的( B )的动态过程。
A补充、修正B补充、修正或终止C终止5(我国目前农业地流转专指农户承包地( B )流转。
川农《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复习题(课程代码312025)1、政策具有鲜明的()A、纲领性 B 、灵活性 C、阶级性 D、广泛性答案: C2、对农村政策具体应用上的灵活性,表述正确的是()A、政策的本质是由政策的原则所决定的B、上有政策,下有对策C、灵活性是原则性的前提D、不违背原则性的前提下,才能执行政策的灵活性答案: D3、关于农村政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B、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C、以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为内容的环境目标,成为农村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D、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最终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根本目标答案: C4、以下有关法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法是统治阶级的权利B、法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是国家强制力来保护实施的答案: A5、关于法律法规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B、行政法规的名称有三种,即条例、规定和办法C、行政法规的名称虽然不同,但规定的范围有可能相同D、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法的具体形式之一答案:C6、关于农村法规说法有误的是()A、农村法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机关制定和颁布的B、农村法规适用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C、农村法规调整的对象是特定的农村经济关系,是农村经济领域的各种经济活动D、法规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具有稳定性答案: D7、关于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联系,说法有误的是()A、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在本质上是相区别的B、农村政策是制定农村法规的依据C、农村法规是党的农村政策的体现和法律保障D、农村法规是实现党的农村政策的重要形式,又对党的农村政策有制约作用答案: A8、关于农村政策与农村法规的主要区别,有误的是()A、制定机关不同B、本质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 、调整范围不同答案: B9、影响农村政策实施的最重要因A 、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B 、政策实施所必须的条件C 、与农民的利益关系D 、政策实施者的水平答案: A10、以下不是农村政策实施的方法(或手段)()A、行政命令B、经济杠杆C、非法手段D、思想教育11、以下不属于农村法规的表现形式的是()A、地方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答案: A12、在农业行政执法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是()A、行政检查B、行政许可C、行政确认D、行政强制措施答案: B13、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的申请,经审查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行为的权利和资格的行为。
农业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政策学一、名词解释1. 政策2. 农业3. 农业政策4. 委托代理理论5. 农业政策目标6. 固定目标法。
7. 农业政策执行8. 农业政策对象9. 农业政策执行评估10. 农业政策调整,11. 农业区域结构12. 农业经营的规模13. 土地所有权14. 土地转包权,15. 人力资源16. 人力资源政策17. 农业科学技术政策18. 价格政策19. 农业生物资源,20. 农村人口政策21. 社会保障二、简答题1. 我国学者给政策科学所下的定义2. 简述农业的作用3. 简述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4. 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5. 简述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6. 简述政府发现农业政策问题的途径7. 简述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8. 简述如何理解农业政策执行的灵活性9. 简述农业政策评估标准的内容10. 简述运用农业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时应剔除的农业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11. 简述比较优势理论12. 简述农业结构调整应当突出四个重点:13. 简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14. 简述各国对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管理手段15. 简述扩大农村就业的政策及措施16. 简述人力资源流动的"推--拉"理论17. 简述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18. 简述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
19. 简述支持价格政策的原理20. 简述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21. 简述防治水土流失22.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定目标23. 简述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24. 简述我国农村教育政策措施三、论述题1. 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2. 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精英模型的认识和理解3. 论述浴盆模型及对我们政策执行的启示4. 论述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5. 论述中国农业土地流转政策6. 绘图说明限制价格政策对国内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7. 论述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8. 论述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业政策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是指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2. 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的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
农业政策学复习题政策 即政府(主体)管理公共事务(目的)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策略(行为)。
政策是一定阶级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采取的重大措施。
农业政策 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政策实施的一般规律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 政策的制定(农业政策问题的性质,农业政策目标的正确、明确与具体性,农业政策理论依据的科学性,农业政策方案规划的科学性)• 政策的资源(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经费、物力、信息、权威等等。
)• 执行机构与人员(国家行政机关是政策执行机关。
政策执行机关,是由执行人员组成。
执行人员素质如何,对政策实施关系极大。
)• 执行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 农业政策对象(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农业政策对象的数量)结合本章的知识谈谈你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理解。
(表现、原因、对策即解决办法)定量评估的计算(无量纲化,正向指标取大值作分母,逆向指标取小值作分子) Pij=Xij/si 或Pij=si/Xij农业科学技术 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农业科技进步 在农业发展中,不断地用效率更高的先进科技替代效率较低的落后技术的时间失效率早期失效 偶然失效 耗损失效图1 浴盆模型图过程。
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包括硬的科技进步和软的科技进步。
狭义的农业科技进步:硬的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广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既包含了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又包含了政策、管理水平等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1、生产、市场的需求-------外在拉力⏹2、科技发展水平——基础⏹3、农业技术的内部协调⏹4、物质投入⏹5、农业科技人员及生产者素质⏹6、农业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支持价格政策作用原理、政策效应及适用条件?基本原理:当市场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时,政府以支持收购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时,对市场活动不加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政策目标: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手段: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政策对象: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
二、简答题:1、简述政策的基本特征。
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性;超前性;时效性;广泛性;主观性;鲜明的政治性;有坚定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变通性;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正效应与负效应的统一。
2、简述政策的基本要素。
政策的结构性要素包括:政策对象,政策目标以及目标实现手段三方面。
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目标: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状态或理想结果。
农业政策手段: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常用的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有:价格和收入政策手段、农业发展或结构政策手段等。
二、简答题:1、什么是农业政策问题?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制定农业政策就是发现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但只有那些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的重大问题和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成农业政策问题。
它有以下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2、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边界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第四章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一、名词解释: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宣传、解释、实施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简答题:1、简述浴盆模型及其启示。
该模型分三个阶段描述了政策执行的失效模式:首先,执行初期遭遇传统抵制而造成的“早期失效”;其次,执行中期一切进入正规时不常出现的“偶然失效”;最后,执行末期由原有客观条件变化导致的“耗损失效”。
浴盆模型提醒人们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注重于失效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改变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
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踪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正方案,尽可能延长这一时期。
在耗损失效阶段,要抓紧做好政策创新,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代原来以及失效的政策。
2、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
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中心、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其次,制定执行计划,留有余地,制定短、中、长三种计划。
然后,进行政策试验,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
最后,通过专门机构、上下级间、同级间、群众监督、社会舆论来加强执行督察。
第五章政策的实施、评估与控制一、名词解释:农村政策评估:根据某些工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和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的程度如何。
二、简答题:1、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有:①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包括考察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
②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包括实施过程行为评估、政策运行的信息收集及处理,政策实施前景的预测。
③农业政策结果评估,包括农业政策效果评估和农业政策效率评估两方面。
2、简述政策控制的基本原则。
主要概括为:反馈原则,封闭原则,能级原则。
三、思考题:1.何谓政策多变?政策“多变”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什么?所谓政策多变,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不能针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政策,政策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和过渡,因此,造成政策的一种频繁变动,或剧烈变动的现象。
造成这种政策多变的原因主要有基本路线和指导思想不稳定以及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环节存在问题:制定和执行时忽视具体政策与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的联系;权力过分集中的政策决策机制;政策规划时缺乏对政策负作用的预先估计和相应的对策;政策制定违背了“补偿原则”;政策规划与政策执行中的缺陷;政策宣传多变的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应当加强政策目标的稳定性,有必要对有些政策采取加强稳定性的专门的具体措施,要处理好政策的灵活性与政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农业结构政策一、名词解释:农业结构:指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比例。
狭义指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其所占比例,种养业中各种产品的构成及比例以及每一个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广义指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中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农业结构政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用以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内部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构成及其比例的手段及措施。
二、简答题:1、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目标是什么?①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发展、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产量更高、品种更优、效益更好;使农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自我发展能力。
②实现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农产品质量、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性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农产品加工程度);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加工转化水平。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的领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怎样判断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是否满足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发挥当地优势,协调发展;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促进农业生态平衡良性发展。
三、思考题:1、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经营规模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环境下,为了获得最佳的产出规模,尽可能投入适量的生产要素并使诸要素间保持协调。
为了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和鼓励农业科技的教育、科研与推广;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在资金上给农业以扶持;加快和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七章农业土地政策一、名词解释: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的不得占有的土地。
农业土地:即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土地产权:一组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权利组成的权利束,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
承包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将承包地转让他人耕种。
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
①第一次是解放初期,把延续几个世纪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即土地改革。
②第二是过早过急地把土地的农民私有制改革为人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第三次是不切实际地把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又改革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④第四次是把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改革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2、《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作了那些具体规定?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作了具体的规定。
(1)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2)耕地的承包期限和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
进行土地承包时,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为了稳定农户对土地的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法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5)其他方式的承包。
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
(6)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思考题:1、试述中央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
这是因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既坚持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与劳动者紧密结合;既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
这种经营体制把农民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紧密挂起钩来,利益关系直接,方法简单明了,深受亿万农民群众的欢迎。
第一,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农村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我国农业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只有靠调节生产关系,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能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家庭这一经营实体中的成员,生产与消费合一,经营与家计合一,成本耗费与生活消费合一,大家齐心协力不需监督和计量,为了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充分施展每一个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