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复习教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纲要求】
1.索伦改革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俄国农奴制改革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日本明治维新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中国戊戌变法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复习重点】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内容、作用、特点是复习的重点
【教法指引】
1.熟知本专题考纲,指导复习的思路。
2.围绕考纲,整合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有何异同?
(2)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各是如何进行移风易俗的?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3)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土地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各自产生的历史作用
(4)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
(5)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用史实分析埃及阿里改革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的相同点。这两次改革的实质各是什么?
3.注意热点问题
(1)雅典直接民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和中国人民民主之间的比较。
(2)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盛,统一全国
【知识网络】
【专题要点】
一、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二、孝文帝改革与王安石变法
三、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五、戊戌变法
1.背景(1)必要性: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2)可能性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③思想来源:早期改良思潮和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2.目的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3.内容(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2)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预算决算;举办邮政。(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4)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
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取消新政,变法失败
5.意义:(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6.特点:(1)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2)力量弱小的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3)光绪皇帝的变法带有宫廷政变争夺的色彩。(4)内容全面,但未涉及“行宪法,开国会”等主张
7.性质:使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典例精析】
1.(09海南历史)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吏调太繁,迁徙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考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材料二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提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以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瞽(按:过错)掩其大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
【答案】
(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
(2)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解析:回答第(1)问抓住关键词“用人必考其终”“吏部严考课”“慎选良吏”“严限追赃”,然后概括。回答第(2)问时把第(1)问内容与张居正改革联系
2.(09广东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答案】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