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现象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

中国古代声学的产生是与乐器的制造密切相关的。石制的磬、陶制的钟、芦管编排的苇龠、土制的埙等等,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夏商时期,已有了铜制的铃、钟、编钟、皮制的鼓。在乐律方面,半音是在商代产生的,七律音阶是在周初出现的。所以,后来由传教士把中国人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介绍到欧洲时,欧洲人音乐家、小提琴家、声学家都惊动一时,他们简直把朱载堉当做“神”来看待。比利时皇家乐器博物馆馆长,声学家马隆(M.V.Mahillon)在1890年郑重地说:“在乐律方面中国比我们更为进步”。

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教师在讲授本章时,要运用这些历史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宣扬创新精神。

【指点迷津】

本章知识的重要是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做真空铃的实验。本章知识的难点有二:一是音调与音响的区别;二是如何确定噪声。

一些学生往往认为音调高是响度大,音调低就是响度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这个人高声喊叫,这里的“高”声是指声音大、响亮。而在说这个演员唱的是花腔女高音,这里的“高”音指的音调高。

在物理学里对噪音的定义是: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噪声具有相对性并非绝对。这是从物理和环保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噪音。一般来说:凡是不愿听的声音都是噪音。办喜事放爆竹有人喜欢,有人听了心烦,半夜里有人在唱歌放音乐,如果影响了人们休息,对这些人来说也是噪音。

二、学海导航

【思维基础】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_________。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_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_________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_________,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音调跟________有关,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⒈振动,介质。

⒉得快,不能。

⒊晚0.1秒,不到0.1秒。

⒋音调、响度、音色、发声体的频率,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

⒌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学法指要】

学习本章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要知道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做媒介传播出去,这些做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要知道声音在空气中15℃时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还要知道回声现象。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对于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也要有所了解。

例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________中不能传声。

分析: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怎么能传到人耳呢?这是因为声源和人耳之间存在着传播振动的介质──空气。声源的振动,使周围空气产生类似于水面波的声波。声源振动的能量通过声波传入人耳,使耳膜发生振动,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不仅空气能传播声波、别种气体、固体和液体也能传播声波。如果发声体的周围没有传声介质,人们就不会听到声音,所以说真空不能传声。

答:此题应填真空。

例题2: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比在钢铁中传播得快

(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小。

分析:因为一切天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选项(A)的内容是正确的。依照声音靠物质传播的道理,可知选项(B)是错误的,又因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空气里的四倍半,而在金属里会传播得更快,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达20000次,而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约是从85次到1100次,选项(D)同是不正确的。

答:此题应选(A)。

例题3:声音是由发声的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要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要听到回声,障碍物距发声体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____。

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要靠介质来传播,真空是不能传声的。15℃时声速是340米/秒。声音在0.1秒内秒内传播的距离由匀速直线运动

的路程公式可知:

S=Vt

=340米/秒×0.1秒

=34米

回声是发出的声音遇到高大障碍物又返回后听到的声音,所以障碍物距发声体最近的距离为17米。 答:此题应填振动,介质,真空,340米/秒,17。

例题4:对离你10米远的高墙减话,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到达你耳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米,此时你________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因而回声和原声___________。

分析:人与高墙相距10米,喊话声音来回传播的路程应是20米,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米米059.0/34020===

V S t 因为这时间t 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答:此题应填0.059,不能,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例题5: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米,从子弹开枪口经过1.5秒,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时势速度是( )

(A)340米/秒

(B)680米/秒

(C)227米/秒

(D)无法确定

分析:子弹击中靶子的声音传到打靶人耳中所需时间:

米米1/34034022===

V S t 上式中S 为靶与人的距离,V 2为声音的传播速度。由题音可和子弹离开枪口

到击中靶所经过的时间t 1应为1.5秒-1秒=0.5秒。因此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

米秒米

/6805.034011===

t S V

答:此题应选(B)。

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

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