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的测定
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doc8)(1)
![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doc8)(1)](https://img.taocdn.com/s3/m/0eb97fbc9e31433238689316.png)
卫生部关于印发《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6〕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规范血铅临床检验技术,为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部组织制定了《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
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六年一月九日附件: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为了指导、规范临床实验室准确、科学测定血液中铅浓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基本条件(一)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培训能够熟练掌握血铅分析技术,通过盲样考核,严格遵守质量保证规程。
(二)实验室干净、整洁,无铅污染源。
(三)具备净化实验室条件或配备超净柜(台),或者具有已采取其他局部防尘措施的实验台。
(四)检测所用仪器、耗材、试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有措施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基本检测方法(一)降低分析空白的控制措施血铅测定属微量或痕量分析,必须尽可能避免各个环节的铅污染,所有进样前的操作必须在符合基本条件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必须把分析空白降至方法的检测限以下。
为了降低空白值,必须做到:1、使用的所有试剂均应采用最高的纯度级别,并对其进行空白检验,包括抗凝剂、清洁和消毒采血部位的药剂等。
2、所有器皿、用品(注射器、真空采血管或聚乙烯管、消毒棉签等)必须是一次性使用,并需抽样进行空白检验,每个批号抽样量不得小于10支。
必要时对所有器皿、用品应先行无铅化处理。
3、分析者必须避免自身因素(化妆品、外敷药物、乳胶手套等)对样品的污染。
(二)基本检测方法目前的基本检测方法包括以下3种:WS/T 20—1996 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21—1996 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WS/T 174—1999 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确定后,应当对其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检测限进行验证,并制定本实验室具体操作规程。
(三)准确度表达测定基体和浓度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标准物质(如GBW09131~09133,GBW09139~09140等),测定结果应落入给定的标准值±不确定度的范围内。
血铅测定
![血铅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badacf75fbfc77da269b171.png)
血铅测定一、测定方法:微分电位溶出法二、测定原理:酸性介质中,在选定的电位上,将Hg2+、Pb2+电沉积在预镀汞膜原玻碳电极上,断开恒电位电路,利用溶液中溶解氧使沉积在汞齐中的铅氧化溶出,并记录溶出曲线,以溶出峰高进行定量测定三、标本种类、采集与处理:取20ul血加入1ml铅铜试剂中放置20分钟以上测量.采集前注意采血部位的去污保洁措施,严格避免外界干扰物质污染。
四、所用仪器:微量元素分析仪五、所用试剂:镀汞液、铅铜试剂,内控物六、校正品来源:(同上)七、质控品水平与频率:每天仪器校正时测试一次八、操作步骤①电极镀汞:先用50%无水乙醇擦拭玻炭电极底部,再把盛1.0ml镀汞液的圆底离心管套紧在玻炭电极下端,鼠标点击选择电极镀汞标签,最后按空格键,仪器自动镀汞,待完成;②激活电极:鼠标点击选择铅铜测量标签,取一支旧的PbCu测量液套紧在玻炭电极下端,按压空格键启动仪器,程序执行完成后,重复启动测量程序共完成3次;③空白测量:用清洗液清洗玻炭电极,再把盛1.0ml铅铜试剂的圆底离心管套紧在玻炭电极下端,用鼠标选择“空白”后,用空格键启动仪器程序,待完成。
④仪器校正:把校正测量液置玻炭电极下,用鼠标选择“校正”后,用空格键启动仪器程序,待完成观察仪器所选定的峰位置,调至合适后点击“确定”按钮。
⑤样品测量:把PbCu样品测量液置玻炭电极下,鼠标选择“校正”,用空格键启动仪器程序,待完成观察仪器所选定的峰位置,调至合适后点击“保存”按钮。
⑥结束测量:全部测量完成后,用清洗液清洗电极,再换新清洗液及时浸泡电极,不得让电极暴露于空气中过久造成电极系统受损。
九、参考值范围:血铅:﹤100ug/L;十、临床意义:铅是对人体有毒性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人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铅可以铅烟、铅尘和各种氧化物形式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入人体,引起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铅进入人体后,以各种络合物形式经血液输送至各组织,主要储存于软件包组织和骨骼中。
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法简要指南,第二版说明书
![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法简要指南,第二版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56af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1.png)
用于测定血铅水平的分析方法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法简要指南,第二版ii用于测定血铅水平的分析方法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法简要指南第二版世界卫生组织i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法简要指南,第二版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 法简要指南,第二版[Brief guide to analytic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lead in blood, second edition]ISBN 978-92-4-001678-1(网络版)ISBN 978-92-4-001679-8(印刷版)© 世界卫生组织 2020年保留部分版权。
本作品可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政府间组织 (CC BY-NC-SA 3.0 IGO; https:///licenses/by-nc-sa/3.0/igo/deed.zh) 许可协议下使用。
根据该许可协议条款,可为非商业目的复制、重新分发和改写本作品,但须按以下说明妥善引用。
在对本作品进行任何使用时,均不得暗示世卫组织认可任何特定组织、产品或服务。
不允许使用世卫组织的标识。
如果改写本作品,则必须根据相同或同等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对改写后的作品发放许可。
如果对本作品进行翻译,则应与建议的引用格式一道添加下述免责声明:“本译文不由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翻译,世卫组织不对此译文的内容或准确性负责。
原始英文版本为应遵守的正本。
”与许可协议下出现的争端有关的任何调解应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解规则进行 (http://www.wipo.int/amc/en/mediation/rules)。
建议的引用格式。
血铅水平测定分析方 法简要指南,第二版 [Brief guide to analyticalmethods for measuring lead in blood, second edition]。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
许可协议:CC BY-NC-SA 3.0 IGO。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清铅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清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0832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0.png)
选择适当的基质改进剂,用于提高血清样品在石墨炉中的 原子化效率和分析灵敏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用硝酸 镁、磷酸二氢铵等常用基质改进剂。
稀释液和洗涤液
用于稀释血清样品和清洗实验器具。确保稀释液和洗涤液 的纯净度和适宜的浓度。
样品准备
血清样品收集
按照医学伦理和实验要求,从合适来源获取人血清样品。注意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要 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以避免铅污染和外源铅的引入。
校准。
石墨管
选择适用于血清铅分析的石墨 管,确保石墨管干净、无损伤 。
微量注射器
用于准确取样和加样。确保注 射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样品处理设备
如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等,用 于血清样品的处理和制备。
试剂准备
铅标准溶液
准确称量适量铅标准品,用适当溶剂配制成浓度梯度的铅 标准溶液。确保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选择铅元素的特征光谱线作为 分析线,常用的为283.3nm
波长。
光源
采用高性能空心阴极灯作为光 源,确保光源稳定性和光强度
。
原子化器
选择石墨炉作为原子化器,设 定适当的原子化温度和升温程
序。
检测器
采用高灵敏度的光电倍增管作 为检测器,以捕捉铅原子吸收
信号。
样品测定
标准曲线制备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铅标准 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显著性检验
应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或 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条 件下的血清铅含量差异,判断其是 否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相关性分析
探讨血清铅含量与其他可能影响因 素(如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 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解释结果提 供依据。
实验报告编写
简要概述
血铅检测分析操作规程
![血铅检测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bccf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1.png)
血铅检测分析操作规程一、引言血铅浓度是反映人体中铅积累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保护公众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血铅检测分析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样品采集1. 采样人员必须未接触过铅污染源,并戴着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防护衣物。
2. 采样前须充分洗手,并用无菌手纸完全擦干,避免外界铅的污染。
3. 采样时,应使用专用采样工具,避免与外界容器、仪器等接触。
4. 接触涉铅物质后,采样人员应立即更换手套,并用清洁无菌棉纱蘸去皮肤或衣物上的铅污染。
5. 采样时,应选择静脉全血为样本,并避免气泡形成。
三、样品处理1. 采样完成后,将采集的血样置于离心管中,标明样品编号、采样人员和采样时间。
2. 样品必须在采集后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样品失效。
3. 实验室在收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如无法立即处理,可将采样管放入2-8摄氏度的冰箱保存。
4. 实验室人员在处理样品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人员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一次性手套、戴口罩等。
5. 实验室内的操作台面和设备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样品分析1. 样品处理前,需进行样品的混匀,避免沉淀物的聚集。
2. 样品经过混匀后,取适量的血样,加入预先准备好的试剂,进行预处理。
3. 预处理后,将样品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在1500rpm的条件下离心10分钟,以除去残留的沉淀。
4. 离心完成后,将上清液转移至分析仪器,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
5. 分析仪器必须经过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数据记录和分析1. 检测结果应准确记录,包括样品编号、分析日期、检测方法、分析仪器型号、操作人员等相关信息。
2. 检测结果必须进行有效的质控,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 对于超过安全标准的样品,应及时通知采样人员,并进行重复检测确认。
4. 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f0df14679563c1ec4da7107.png)
目录一、简介二、适用范围三、测铅的临床意义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六、血铅分析方法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4.红细胞原卟啉法(EP)七、采血程序1.指血采血步骤2.静脉血采血步骤八、GFAAS法操作1.仪器要求2.石墨炉工作参数3.其他材料4.试剂5.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6.石墨炉操作和维护九、ASV法操作1.仪器要求2.样品准备3.仪器校准4.仪器操作和维护5.线性范围十、血铅标准品和质控1.标准品2.质控一、简介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
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μ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μ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
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中的铅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血中的铅](https://img.taocdn.com/s3/m/3f33a7e3aeaad1f346933feb.png)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年10月第26卷第5期用该方法测定两份冻干牛血铅、镉标准物质中的铅含量,两份标准物质中铅的检测结果均在真值范围内。
结果见表3。
3讨论血铅作为近期铅接触的一个敏感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样品号均值(μg/L)RSD(%)加标20μg/L加标50μg/L均值(μg/L)回收率(%)均值(μg/L)回收率(%)12330.856.073.89.38.16.950.175.694.596.598.1103.682.1107.8126.3102.6103.6105.0表2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n=6)·经验交流·铅以无机物或粉尘形式吸入人体或通过水、食品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后,积蓄于骨骼、肝、肾和大脑等处,以后慢慢放出,进入血液,引起急慢性中毒。
铅对全身都有毒性作用,但以神经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为甚。
血铅是反映近期铅接触水平的敏感指标,血铅与空气中的铅浓度密切相关,与其它指标相关性较好。
血铅较稳定,不易污染,有较大的临床意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中WS/T21-1996血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2],该法在实验运用中,由于血样本底干扰大,血铅的最低检出量较高,不能满足低含量的检测要求。
为此,我们对血样进行消化处理,本底干扰大大降低,通过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以及对两份冻干牛血中铅的检测,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山东电讯七厂MP-2溶出分析仪。
1.2试剂铅标准储备液:1000μg/ml (国家标准物研究中心);铅标准使用液:20μg/ml ;优级纯硝酸;优级纯高氯酸;去离子水;冻干牛血铅、镉(MC 国家标准物质)。
1.3仪器工作条件玻碳电极用1+1乙醇抛光,去离子水冲洗后,镀汞液40mg/LHg 2+-0.25mol/LKNO 3镀四次。
工作条件见表1。
1.4分析步骤1.4.1样品采集采集静脉血约3ml 于肝素钠抗凝管内。
1.4.2样品处理吸取2.00ml 血样加浓硝酸、高氯酸,加热消化至近干,冷却加水至20ml 。
国家血铅的标准
![国家血铅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3cd7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c.png)
国家血铅标准一、血铅检测方法血铅检测是指对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评估个体铅中毒的风险。
常见的血铅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利用原子能谱的特性,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吸光度来确定铅的含量。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2.原子荧光法:该方法利用原子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跃迁,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推算铅的含量。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的优点。
3.电化学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推算铅的含量。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二、血铅正常值范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25μg/dL。
然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血铅正常值范围也有所不同。
例如,儿童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10μg/dL,孕妇血铅正常值范围为0-50μg/dL。
三、血铅超标的症状血铅超标可能导致以下症状:1.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2.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
3.血液系统症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4.生长发育障碍:长期血铅超标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5.泌尿系统症状:包括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四、血铅中毒的治疗血铅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除体内过多的铅元素:可以使用排铅药物如二巯丙磺酸钠等,促进铅元素的排出。
同时,通过补充营养素如钙、铁、锌等,减少对铅元素的吸收。
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例如,头痛、头晕等症状可给予镇痛药;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止吐药;贫血等症状可给予输血或补充营养素等。
3.特殊治疗:对于严重的血铅中毒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螯合剂、抗氧化剂等,促进铅元素的排出和代谢。
五、血铅的预防措施预防血铅超标的关键是减少接触铅的机会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改善环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大气和水体中的铅污染。
国家血铅的标准
![国家血铅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5069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9.png)
国家血铅的标准血铅水平是评估人体铅暴露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着不可逆转的损害作用。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血铅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家血铅的标准,并分析其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美国的血铅标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是负责制定和执行美国环境和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机构之一。
根据EPA的规定,儿童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5微克/分升被认为是铅中毒的阈值。
这一标准在1991年被制定,被广泛用于衡量和评估铅暴露的程度。
另外,EPA还规定了室内和室外空气中铅的浓度限值,以减少铅暴露的风险。
二、欧盟的血铅标准欧洲委员会制定了适用于欧盟成员国的血铅标准。
根据欧盟标准,儿童血铅水平应低于100微克/升,而成人血铅水平应低于500微克/升。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公众健康。
三、中国的血铅标准中国卫生部制定了适用于中国的血铅标准。
根据中国标准,儿童血铅水平应低于100微克/升,成人血铅水平应低于200微克/升。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铅的排放标准,以控制铅污染源的排放,降低公众的铅暴露风险。
四、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血铅标准除了美国、欧盟和中国之外,其他国家也制定了各自的血铅标准。
例如,加拿大的血铅标准为儿童低于100微克/升,成人低于100微克/升;澳大利亚的血铅标准为儿童低于100微克/升,成人低于100微克/升;日本的血铅标准为儿童低于100微克/升,成人低于250微克/升。
尽管各国的具体标准有所不同,但都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减少铅暴露的风险。
总结:不同国家在血铅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受到环境、卫生和法律等方面的影响。
然而,这些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公众健康保护的原则,并对铅污染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监测手段的发展,血铅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血铅测定实验报告
![血铅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9c13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1.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铅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铅是一种重金属,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血铅水平是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
该法基于铅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特定能量的光子,产生特征光谱,通过测量吸光度,计算出血铅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血清样品:10份,已知血铅含量。
2. 标准铅溶液:1000μg/L。
3. 稀释液:0.1%硝酸。
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5. 移液器、试管、容量瓶、滴定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血清样品加入试管中,用移液器加入0.1%硝酸,振荡混匀,制成待测样品。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标准铅溶液0.1、0.2、0.4、0.6、0.8、1.0mL于容量瓶中,用0.1%硝酸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20、40、60、80、100μg/L 的标准系列。
3. 吸收光谱测定:将标准系列和待测样品依次放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数据处理: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血铅含量。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0μg/L。
2. 血铅含量测定: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血铅含量。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血铅水平与铅暴露程度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可作为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依据。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样品处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环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血清样品中的血铅含量。
2. 血铅水平与铅暴露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铅暴露程度的重要指标。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血铅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血样尿样铅测定
![血样尿样铅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4ec37ecc5da50e2534d7fa9.png)
说明
❖ 8.4共存物的干扰及去除,血中三倍于正常值的NaCl、K+、 Ca2+、Mg2+和三倍治疗量的EDTA对测定无影响。用标准加 入法分析可以消除基体的干扰。 8.5 如血样含铅量超出测定范围,可增加稀释倍数。 8.6 质控样用标准血样时可考察准确度和精密度,用接触者 血或正常人血时可考察精密度。
采样、运输和保存
❖
可选用下述两种方式: 5.1 常规采集耳垂或手指血(严格控制污染和组织液稀释,去 掉第一滴): 用微量取液器(3.7)抽取血样40μL,置于盛有0.32mL Triton X-100溶液(4.7)的带盖离充分振摇,然后加入 40μL硝酸溶液(4.4),混匀。冰瓶运输,4℃下至少可保存 5d。
40μmol/L (<50ug/dl)
3 在测定过程中,干燥、灰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很重要,要防止样品的飞溅。
5)逐级稀释成1mL=0.
正常值: 4 在测定前后及每测10个样品后测定一次质控样。
9 氰化钾溶液,100g/L。
1条稀释后,进样10μL,按6.
原子化(Atomize)
《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计算
❖
按下式计算血铅浓度。 X=10c 式中:X——血中铅的浓度,μg/L; ❖ c——由标准曲线查得的铅浓度μg/L; 10——稀释倍数。
说明
❖ 8.1 本法的最低检测浓度3μg/L; ❖ 精密度CV=3.7%~5.0%(血铅浓度109~
800μg/L,n=6); ❖ 血样加标回收率95.1%~103.2%(加标浓度
灰化(Ash) 干燥(Dry)
冷却 温度 Cool Down
时间
溶剂
小液滴t
低于溶剂沸点干燥 (80-200 oC)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人血中铅的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人血中铅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533e67ff647d27284a73518f.png)
实验试剂的配制
基体改进剂
血铅标准品配制
基体改进剂1
Pb标准溶液 0 10 20 40 80
100 ml溶液含0.1% Triton X-100 (WS/T 20-1996),0.1% 硝酸
浓度 (μg/L)
当生活或生产环境不变,铅暴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 血铅不仅反映了近期的铅接触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作 为内暴露水平反映体内的铅负荷
采样方便、不易污染、灵敏度高,血铅常被用于反映 铅对人体危害的指标
实验器材与试剂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石墨炉原子化 器和背景校正装置); 铅空心阴极灯;
器材:15ml、1.5 ml 离心管;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 烧杯、100ml容量瓶、移液管、胶头滴管、移 液枪(1ml及200ul)及枪头
2600
持续时间 (s) 1.0 40 10 0.2 10 5.0
0.9
3.0 0.3 5.0
气体流量 (L/min)
0.3 0.3 0.3 0.3 0.3 0.0
0.0
0.0 0.3 0.3
样品检测
注意: 样品检测前,清洗清洁池及进样管;
进样程序开始前,先对石墨管进行空烧,排除 上次检测的余样,减少干扰;
试剂:血样;铅标准储备液(1.00 mg/ml), 硝酸(G.R);Triton X-100(G.R); 磷酸二氢铵溶液(A.R);高纯水。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溶液配制
铅标准应用液、基体改进剂、血铅标准液
实验方法与步骤
铅标准应用液配制(已配好)
1.00 mg/ml的铅标准储备液用1%的硝酸稀释为: 1 mg/L Pb标准应用液I, 0.1 mg/L的Pb标准应用液II。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f0df14679563c1ec4da7107.png)
目录一、简介二、适用范围三、测铅的临床意义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六、血铅分析方法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4.红细胞原卟啉法(EP)七、采血程序1.指血采血步骤2.静脉血采血步骤八、GFAAS法操作1.仪器要求2.石墨炉工作参数3.其他材料4.试剂5.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6.石墨炉操作和维护九、ASV法操作1.仪器要求2.样品准备3.仪器校准4.仪器操作和维护5.线性范围十、血铅标准品和质控1.标准品2.质控一、简介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
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μ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μ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
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
![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7b6018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c.png)
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职业健康体检是保证员工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血铅检测是常规项目之一。
血铅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超过参考范围的铅会导致中毒,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以下是关于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的参考范围的详细介绍。
一、血铅的来源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人体可以通过吸入、吞食以及皮肤直接接触等途径吸收铅。
而职业中常见的铅暴露包括但不限于铅冶炼、电子厂、油漆厂等职业领域,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这些环境中的铅可能会导致铅中毒。
二、血铅的参考范围在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医生会对血铅进行检测,以判断工作人员是否存在铅中毒的风险。
在中国,成年人的血铅参考范围一般为0-100微克/升。
超过这个范围的人群可能存在铅中毒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
三、铅中毒的危害铅中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铅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铅中毒还会导致肾脏损伤,出现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长期接触高浓度铅还可能引起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后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四、预防和治疗铅中毒预防铅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和工作环境监测。
雇主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防范铅中毒的风险。
工作地点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减少铅的暴露量。
对于已经出现铅中毒的患者,医生一般会采取去除体内铅的特殊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螯合疗法等。
职业健康体检中血铅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能够帮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从事容易暴露于铅的行业时,工作人员需要格外关注铅中毒的风险。
雇主和员工应当共同努力,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并定期检测血铅指标,预防铅中毒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
【字数1738】第二篇示例:职业健康体检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血铅检测作为其中的一项指标,在某些特定职业群体中尤为重要。
血铅是一个常见的有毒金属元素,过量的血铅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等方面的损害。
血中铅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血中铅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e89954192e45361166f543.png)
血中铅的测定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1 范围GBZ/T 316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本部分适用于职业接触人员血中铅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95 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3 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3.1 原理血液样品(以下称血样)用硝酸溶液进行脱蛋白,在283.3nm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
3.2 仪器3.2.1 容量瓶,10mL。
3.2.2 具塞聚乙烯离心管,1.5mL。
3.2.3 旋涡混合器。
3.2.4 离心机,转速大于10000r/min。
3.2.5 微量移液器,量程分别为20µL~200µL、100µL~1000µL。
3.2.6 原子吸收光谱仪,具石墨炉、塞曼或氘灯背景校正装置和铅空心阴极灯。
3.3 试剂3.3.1 去离子水。
3.3.2 硝酸:ρ20=1.42g/mL,优级纯。
3.3.3 硝酸溶液:1%(体积分数)。
3.3.4 硝酸溶液:5%(体积分数)。
3.3.5 牛血:肝素抗凝,-20℃保存,用时放至室温摇匀。
也可采用低本底人血、羊血等。
本底铅含量应低于50µg/L。
3.3.6 标准溶液,采用铅单元素有证标准物质。
3.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依据GBZ/T 295进行。
采集后的样品和样品空白置于清洁容器中冷藏运输。
样品在-20℃下可保存半年。
3.5 分析步骤3.5.1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干燥80℃~150℃55s灰化300℃~350℃20s原子化1600℃5s 停气清除2400℃3s3.5.2 血铅标准工作曲线系列的配制将铅单元素标准溶液用1%硝酸溶液稀释成50.0µg/mL铅标准应用液,再用1%硝酸溶液配成浓度为0µg/mL、1.25µg/mL、2.50µg/mL、5.00µg/mL、10.00µg/mL、12.50µg/mL铅标准溶液系列。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新](https://img.taocdn.com/s3/m/e62e9879a5e9856a56126075.png)
几种全血铅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 娄淑艳1,罗晓芳1,李玉山2,吉桂叶2,催明煊1,杨士杰3 [摘要] 目的:比较血中铅标准测定方法的各项指标,以便选择应用。
方法:首先比较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微分电位溶出仪实测结果计算出方法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最后比较各种方法的成本。
结果:几种标准方法均可满足检测血铅的要求。
结论: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较高,但价格昂贵。
综合考虑,微分电位溶出法不失为血铅检测的好方法。
[关键词] 全血:铅: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
全血铅是诊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诊断儿童铅中毒的指标。
多年来职业病防治机构已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检测全血铅,并将其报批为国家标准方法。
近年来鉴于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乃至中医院也相继开展了全血铅的检测,目前已相当普及,不仅省、市的上述医疗机构,甚至县级医疗机构和一些个体诊所也开展了此项目。
开展全血铅的检测,就必须先选定方法、添置设备,为了帮助欲开展此项目的单位选好方法。
本文试图对几种全血铅测定标准方法的采样、样品处理、方法的线性、误差大小、灵敏度高低以及检出限和成本进行比较,以供应用选择。
目前检测全血铅的方法仍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
其名称和标准编号如下[1]: 1、血中铅的Thiton-X100稀释—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20-1996(以下简称为AAS-20-1996)。
2、血中铅的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标准编号为WS/T174-1999(以下简称AAS-174-1999)。
3、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标准编号为WS/T21-1996(以下简称为DPSA-21-1996)。
在上述标准中对方法的原理,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分析步骤,各项指标均有详细说明,我们对上述各项,以及我们的实际应用情况,一并加以比较,以便选取方便、准确、误差小和成本低的分析方法。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f810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e.png)
几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血铅测量是评价人体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铅中毒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现代常用的一种痕量元素测定方法,对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优势。
该方法首先通过样品预处理将血液中的铅离子化,然后将离子化的铅通过高速气体动力进入等离子体,再通过检测系统测定离子化铅的质荷比及其相对浓度,从而得出痕量铅的含量。
2.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传统而常用的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在血液中测量痕量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方法通过血液样品的预处理,将铅转化为气态或液态的原子态,并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对样品中的原子吸收光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痕量铅的含量信息。
3.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是一种基于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原子荧光信号进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荧光染料或还原剂与铅络合,形成稳定的发光物质。
通过激光或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样品,使其发生荧光,再通过分光仪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得到样品中的痕量铅含量。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测量不同的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含量。
该方法将样品在X射线激发下产生荧光,通过分析样品中荧光的能量和强度,可以获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信息。
对于血液样品中的痕量铅测量,该方法可以通过将血液样品固化或冻结,并通过X 射线照射产生荧光信号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常用的痕量铅测量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血液中痕量铅的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铅的测定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血铅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以及相关的血铅测定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和分析化学的相关研究提出自己关于血铅测定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血铅测定荧光分析石墨烯
引言
随着污染的日益加深,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人体内的铅到达一定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年将儿童血铅浓度最高接受限度设为10μ
g/d L[1])时就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铅主要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使人产生贫血、铅绞痛等症状[2]。
人体铅的含量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指标是血铅含量[3],目前测定血铅的方法有许多,比如示波极谱测定法[4],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SPME\GC)[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GFAAS)(最低检测浓度为3μg/d L)[6],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9μg/d L)[7]等,但这些方法的最低测定浓度,成本,设备的复杂性等方面未能尽如人意[1],因此,快速、准确、方便、低成本地测定血铅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血铅测定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是先配出铅标准溶液,测定其原子吸收光谱,绘出吸光度值与铅浓度的标准曲线,再将血样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其原子吸收光谱,根据其吸光度值并结合标准曲线测定血铅的含量[6]。
1996年,Eugene等人用电热原子激光激发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最低检测浓度可达10 fg/mL,其原理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类似[8]。
而荧光分析技术在痕量离子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Nishikawa 在2010年设计了一个铜离子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分析技术用于测定细胞内铜离子浓度[9]。
2006年,袁冬梅等人利用四氯合铅(II)离子在480 nm 处发蓝色荧光而体系中其他物质不发荧光的特点,建立了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铅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
基于以上叙述,本人构想可以设计一种对铅离子有高度选择性的荧光探针,这种探针与铅离子的结合性随PH或温度等条件改变会产生很大变化,即某一条件下与铅离子稳定结合,另一条件下不与铅离子结合,与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情况类似。
再将探针固定,就可能制成一种铅离子荧光传感器用于血铅的测定。
铅离子与探针结合后利用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出血样中的铅离子浓度,改变条件使铅离子与探针分离,除去血样,清洗传感器后就可以检测另一份血样。
如果该探针对铅离子的敏感度非常高,对铅离子的选择性非常好,利用荧光分析技术就可能使得铅离子的检测下限降低,检测准确度也可能有所提高。
更大的优势是可以重复使用,不必每次检测都要用新的试剂,节约药品和时间,从而可能使血铅检测的成本大大降低。
血铅测定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是通过往盐酸和氯化高汞溶液中分次加入等量铅标准溶液,并分别用微分电位溶出仪测出相应溶出峰,再作出峰高和加入铅量的标准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出血样的溶出峰,就可以得到血铅浓度[7]。
2011年, Salmanipour 等人用5-Br-PADAP修饰的碳纳米管制成的电极代替预镀汞膜玻碳电极用电位溶出法测铅离子浓度,测量范围为0.9-114.6μg/d L,测量限度和相对误差为01μg/d L和1.6%。
使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的测量精度有所提高,而且减少了有毒的汞的使用[11]。
与碳纳米管相比, 石墨烯的主要性能均与之相当,甚至更好[12]。
因此,本人设想用石墨烯修饰物制造电位溶出测定法的电极,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原方法汞污染的缺点,而且可能得到比用碳纳米管更好的优势。
比如石墨烯的高电子迁移率(室温下电子迁移率可达2×105cm2/(V·s))和高比表面积(2630 m2/g)[12]都可能使溶出峰对铅离子浓度的敏感程度增大,从而
可能使该法的最低检测浓度达到一个很低的值,使测量的浓度范围扩大。
而且制备石墨烯的原料价格便宜,有利于血铅测定成本的降低。
另外,本人认为人体对血液中的铅离子应该有所反应,即可能产生某些物质,其浓度与铅离子浓度相关,就好像人体中有抗原入侵时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一样,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种物质且其浓度易于测定的话,就可以通过测定这种物质的量来测定血铅浓度。
总结
血铅的测定是一项有重要现实意义而又充满挑战性的研究,尽管目前的血铅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但离我们的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本人根据血铅测定的一些方法提出了自己对血铅测定的一些想法,为血铅测定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血铅测定的研究仍在不断推进,血铅测定的准确性,测定范围,测定下限,测定成本,方便程度等方面都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Deborah Noble. Anal. Chem.,1993 , 65 (5), 265A–267A
[2]李慧,卢培培. 健康必读[J].1672—3783(2011)09-0245-O
[3]R.A.Goyer, Amer.J.Pathol. 64,167 (19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108-1999
[5]Xiaomei Yu, Haodan Yuan, Tadeusz Go´ recki, and Janusz Pawliszyn. Anal. Chem. 1999, 71, 2998-3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20-199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21-1996
[8]Eugene P. Wagner, II, B. W. Smith, and J. D. Winefordner Anal. Chem., 1996 , 68 (18), pp 3199–3203
[9]Michihiro Nishikawa, Kuniharu Nomoto, Shoko Kume, Keiichi Inoue, Makoto Sakai,Masaaki Fujii, and Hiroshi Nishiharal. J. Am. Chem. Soc. 2010, 132, 9579–9581
[10]袁冬梅,杨玲娟,李一婧.Liaoning ChemicalIndustry 35.2.(2006)
[11]Ashraf Salmanipour & Mohammad Ali Taher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2011) 15:2695–2702
[12]YuanXiaoya.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6.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