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详细分析,探讨了目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中国电影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衍生品开发和推广等多个环节。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3%。

截至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600亿元人民币。

二、现状分析1. 电影市场规模: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然而,与美国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许多国际制片商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2. 院线发展:近年来,中国影院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然而,中国影院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设备更新和影院管理方面。

3. 电影制作:中国电影制作的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4. 市场调控:中国政府对电影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国电影的引进数量、鼓励本土电影制作和放映、扶持优秀电影人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缺乏优质作品:尽管中国电影制作数量庞大,但优质作品仍然相对不足。

这主要是由于创意不足、审查制度和商业利益的压力等原因。

2. 电影市场的多样性不足:中国电影市场主要由大片和商业影片主导,缺乏多样性和独立性。

这使得艺术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3. 模式创新与技术革新:中国电影产业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还相对滞后。

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发展趋势1. 市场国际化:中国电影市场将继续向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制片商和发行商进入中国市场。

2024年院线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院线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院线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院线市场指的是电影院作为电影的展示和放映场所,是电影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院线市场在我国的文化娱乐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院线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前景展望。

院线市场的现状分析当前,院线市场在我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院线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院线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

2. 备受年轻人青睐院线市场主要吸引年轻人观影,尤其是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群体。

这些人群对电影的需求量大,也愿意为观影体验和电影内容多样性付费。

年轻人作为消费主力军,对院线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3. 多元化观影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影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观众对于电影的主题、类型和风格有不同的偏好。

院线市场通过提供多样的电影类型和内容,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4. 院线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的兴起对院线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院线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影片信息、在线售票等方式,提高了市场的覆盖率和便捷性。

此外,一些互联网公司也进入了院线市场,通过线上票务和会员制度等创新方式吸引观众。

院线市场的前景展望基于以上对院线市场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未来院线市场的前景展望:1. 院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的院线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观众消费能力提高,未来这些地区的院线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

2.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院线市场将进一步融合互联网和先进的影音技术。

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等将会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同时,院线市场还有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影片推荐和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与转型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与转型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与转型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国电影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中,电影产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转型,以适应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与转型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方向和关键成功因素。

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产业链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

首先,技术创新是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技术不断提高,电影后期制作效果更加真实逼真,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同时,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如3D技术、VR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升电影质量,也能够拓宽电影产业的发展领域。

其次,内容创新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影产业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有价值、有内涵、有创新的电影作品。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如《战狼2》、《流浪地球》等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也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实现内容创新,电影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原创剧本的开发,培养更多的创作人才,以及积极引进优质的国际电影作品。

产业链创新也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数字化时代,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不再局限于电影制作和发行,还包括场馆经营、影院设备、电影衍生品等各个环节。

电影制作公司、分销公司、电影院线以及在线视频平台等应当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创新和整合。

同时,要加强电影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为电影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后,市场创新是电影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

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巨大,但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实现市场创新,需要拓宽渠道,扩大观众群体,提高观影品质。

物理票务和在线购票平台的发展让观众购票更加方便,观影体验更加舒适。

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研究报告

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研究报告

一、市场概况2024年,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电影院线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根据中国电影产业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为549.7亿元,比上年增长约4.5%。

其中,电影院线票房占比持续增长,观影人次达到15.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约4%。

电影院线行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主要增长点之一,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市场趋势1.院线规模化发展:随着观众对电影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影院线开始向规模化发展,建设与管理更加专业化的电影院线。

一线城市的电影院线规模化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二三线城市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多元化服务模式: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电影院线不仅仅提供电影放映服务,还推出了更多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如VIP厅、4D影院、巨幕厅等,以及与各种品牌合作推出的联名活动等。

这种多元化服务模式已经成为电影院线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3.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电影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电影院线也开始向互联网融合发展。

通过线上预售、会员制度、移动支付等方式,提升观影体验和服务质量,加强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合作,实现全产业链的优化协同发展。

三、市场挑战1.合作与竞争: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影院线面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

优质影片的短缺导致院线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同时,线上视频平台的发展也给传统院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影片质量与数量:电影市场既需要优质的影片来吸引观众,又需要足够的影片数量来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

此外,影片的质量与票房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平衡。

3.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监管的加强将对电影院线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应对政策风险和监管挑战,是电影院线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四、发展建议1.加强院线建设:电影院线应加强规模化建设,提升观影环境和服务水平,以提升观众体验和忠诚度。

2.多元化服务模式:电影院线应推出更多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观众不同需求,提升经营收入和竞争力。

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202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一年,总票房达到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

电影院线作为电影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一年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等进行深度分析。

二、市场规模2024年,国内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达到278.65亿元,较上年增长6.2%。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电影行业逐渐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日益增长的大众观影需求。

同时,国内院线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观影人次总计1.42亿人次,同比增长5.9%。

因此,可以预见,电影院线行业在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产业链分析电影院线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环节。

电影制片环节是电影产业链的初始环节,占据整个产值的较大比例。

发行环节主要负责将电影投放到各个院线进行放映,并为电影制片方提供宣传、推广等服务。

放映环节则是最终将电影呈现给观众的环节,也是电影院线行业的核心环节。

四、竞争格局2024年,电影院线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以猫眼、美团为代表的在线票务平台逐渐崛起,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票务购买服务。

这给传统的实体影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国内影院市场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大型影院集团开始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自身规模。

五、问题与挑战尽管电影院线行业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观众的观影需求也开始逐渐饱和。

其次,与在线票务平台的竞争使得传统实体影院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冲击,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此外,电影院线行业还面临着盗版、假票等安全问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六、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增加,电影院线行业将开始出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

在线票务平台和智能影院的兴起将推动行业的变革和创新。

与此同时,电影院线行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以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024年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需求的增加,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院线作为电影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中国院线行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规模三、政策支持202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减免电影票务税、扩大外资影院的比例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院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

四、国内电影市场分析1.强势的国产影片: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排片率中,国产影片的比例一直位居前列。

其中,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国产影片占据了票房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崛起的实力。

2.电影类型多样化:在2024年,除了大片的全年观影期外,其他类型的电影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例如,科幻、动作、喜剧、爱情等各类类型的电影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五、院线行业现状2.城市扩张和新开放影院:随着消费升级和人口流动,中国不少城市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在2024年,许多院线公司选择扩张市场,新增开放影院,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3.电影放映技术的提升:近年来,院线行业对放映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3D、IMAX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影放映效果大为增强。

这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影体验。

六、面临的挑战1.内容创新不足:虽然国产影片取得了较大的票房成绩,但是在电影内容创新上还存在欠缺。

中国电影产业仍面临着好莱坞大片的竞争。

如何在内容上不断创新,满足观众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买量、补贴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院线公司通过买量和补贴的方式来吸引观众。

这种行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票房,但也存在增加成本和破坏市场秩序的风险。

3.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随着网络影视的兴起和在线观影渠道的普及化,电影院线面临着新兴娱乐方式的竞争。

如何与新兴娱乐方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也是院线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七、未来发展方向1.强化内容创新力:通过提升电影的创作质量和观影体验,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是未来院线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趋势

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趋势

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未来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影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在未来,电影产业将面临三个重要挑战:数字化、内容创新和互联共享。

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电影产业的状况,探讨其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数字化转型是电影产业的重要趋势。

数字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电影制作、发行和观影的方式。

数字技术使得电影变得更加轻便、智能、互动和个性化,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字技术可以让电影更加深入人心,让观众更好地参与进来。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进入电影场景,而3D技术可以让观众更加立体地感受电影。

在制作上,数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电影品质。

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电影票房进行统计,为电影制片人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二,内容创新是电影产业的关键。

内容创新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主要表现为剧本、人物刻画、特殊技术等方面,这些方面对电影引导观众情感,创造文化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

电影制作需要从创意萌芽到策划制作,再到发行宣传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几乎是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的。

新兴的科技手段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支持。

例如,AI可以帮助电影团队分析潜在受众,把握受众喜好,并进行定向营销。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电影制片人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趋势,进而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为电影行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第三,互联共享是电影产业的大趋势。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电影行业也不例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影行业的共享经济主要是指影片资源共享和制作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制作周期。

同时,共享经济还可以提高电影制片人的收益。

一些影视公司已经可以通过新闻稿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广泛推广,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关注。

这些技术的共享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为电影制片人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商业空间。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一、总体发展情况2024年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为600亿元,同比增长10%。

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二、国内电影市场的特点1.线上购票成为主流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倾向于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电影票购买。

线上购票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电影票房中,线上购票占比已超过80%。

2.外国电影的竞争加剧虽然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迅猛,但外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强。

特别是好莱坞大片的引入,对国内电影产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提升国内电影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三、电影类型的发展趋势1.院线电影持续增长院线电影在2024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院线电影的票房收入占到了总票房的70%以上。

这一数据表明,院线电影依然是中国电影市场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2.动画电影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动画电影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例如,《大护法》等影片都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赞誉和认可。

未来,动画电影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

四、电影产业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电影产业的政策,例如对电影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于电影制作和发行的补贴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1.引导电影市场向多元发展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仍然以院线电影为主导,而非院线电影的发展相对滞后。

未来,应该加强非院线电影市场的培育,推动电影产业向多元发展,以满足观众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电影选择。

2.加大投资研发力度在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和内容创新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因此,中国电影产业应该加大对技术和内容研发的投入,提高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质量。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电影院线市场是指电影院线在特定地区或国家营运的市场。

随着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影院线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影院线市场包括电影放映、票房销售、影院设施等多个方面。

2. 主要参与方在电影院线市场中,存在着多个主要参与方:2.1. 影院线公司影院线公司是指拥有电影院线的企业,他们负责影院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影院线公司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影院数量、影院品质、影院位置等方面。

著名的影院线公司包括万达影院、卢米埃尔影院等。

2.2. 电影制作公司电影制作公司负责电影的制作和发行。

他们与影院线公司合作,将电影投放到电影院线市场。

电影制作公司的竞争集中在电影质量、明星阵容、市场推广等方面。

2.3. 政府监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影院线市场进行监管,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电影院线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3. 市场竞争模式电影院线市场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竞争模式:3.1.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指不同影院线公司之间通过降低电影票价格来争夺观众。

这种竞争模式主要针对价格敏感的观众。

影院线公司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票价优惠来吸引观众。

3.2. 服务和内容竞争服务和内容竞争是指影院线公司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丰富的电影内容来吸引观众。

这种竞争模式主要关注品质和体验,包括影院设施的舒适度、音响效果、放映技术等。

4. 市场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院线市场正面临一些新的趋势:4.1. 在线影院的崛起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影院平台观看电影。

这种趋势对传统影院线市场构成了一定的冲击,需要传统影院线公司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4.2. 大片热映的增加大片的热映增加了对电影院线市场的需求。

观众趋势于走进影院观看国内外热门电影。

这对电影制作公司和影院线公司都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4.3. 影院创新为了应对电影院线市场的竞争,一些影院线公司开始进行创新,通过引入3D、IMAX等技术来提升观影体验,同时还增加了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设施。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影院线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电影院线是指电影放映、票务销售和电影院发展运营的一整套体系。

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影院线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电影院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电影市场的规模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电影院线市场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年收入已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庞大的市场为电影院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3. 市场竞争随着电影院线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电影院线市场上,大型院线和小型院线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大型院线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而小型院线则通过灵活的策略和本地化服务来吸引更多观众。

此外,互联网公司也开始进军电影院线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4. 观众需求观众需求是电影院线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院线观影体验外,观众对于高品质的影音设备、舒适的座椅、多样化的影片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影院线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观影体验,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5. 问题与挑战虽然电影院线市场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小型院线生存困难。

其次,盗版问题仍然存在,严重损害了影片的利益。

此外,电影院线的发展也面临着高成本的挑战,包括房租、影片采购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压力。

6. 发展趋势未来,电影院线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观众对于观影体验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因此,引入更先进的影音设备和技术将成为电影院线发展的一大趋势。

同时,电影院线也将加强与影片制作方和发行方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

7. 结论电影院线市场作为电影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电影产业市场变化分析

电影产业市场变化分析

电影产业市场变化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产业市场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电影产业市场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市场容量的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观影人数呈上升趋势。

电影院的数量和座位数也随之增加,为更多的电影观众提供了便利。

此外,拓展线上观影渠道,如互联网电影平台和移动端应用,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电影类型的变化随着观众需求的多样化,电影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爱情片、动作片和喜剧片,科幻片、动画片、纪录片等新兴电影类型也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不同类型的电影有不同的受众群体,这也促使电影市场保持了多元发展。

三、电影制作成本的提高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影制作成本也不断上升。

电影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投入,特效、场景搭建等高成本环节更是挑战了电影制作的可持续发展。

高制作成本的电影需要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才能回本,因此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四、院线与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传统的电影院线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电影平台的竞争。

互联网平台具有观众更广泛、播放方式更灵活的特点,吸引了一部分观众转向线上观影。

为了与互联网平台争夺观众资源,传统院线也开始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并加大票价优惠和观影体验提升方面的努力。

五、电影行业与广告的结合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影行业开始与广告行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广告的投放为电影带来更多曝光度和收益。

电影中的植入广告、赞助商和电影推广活动成为了常见现象。

同时,一些电影也采取了电影明星的代言或合作推广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国产电影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国产电影在市场份额和票房收入方面逐渐超越了进口影片。

这与中国电影创作者对于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投资的不断增加密不可分。

同时,国产电影改善了剧本、电影质量、拍摄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和期待。

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分析

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分析
关 键词 : 院线产 业 ; 结构 ; 为 ; 效 行 绩
中 图分 类 号 :1 29 f 6 . D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 12 0 ) 3— 0 1 0 17 ~90 (0 8 0 04 — 9
狭 义 的 电影 产业 包括 三个 环 节 : 制作 、 发行 、 映 。其 中发 行 是 电影产 业 中 放 联 系厂商 ( 片机 构 ) 制 和观 众 ( 终 消费群 体 ) 最 的重 要 中间市 场环 节 , 电影 院通 是
部 分之 一 。2 0 0 2年 以来 , 家对 电影 院的 院线化 改 革使 得 原本 处 于半计 划 经 济 国
体制 下 的影 院迅 速 市 场 化 。本 文 利 用全 国 电影 院线 转 型 时期 ( 0 4年 7月 至 20
20 0 6年 4月) 据 分析 了中 国电影 院线 的市场 结构 , 合 具体 案例 , 讨 了院 线 数 结 探
收 稿 日期 i0 8~ 3—2 20 0 6
作者简介 : 周末( 94 18一
)男 , , 江苏盐城人 , 中国人民大学商 学院贸易经济 系硕士研究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 —
维普资讯


转 型 时期 中 国 电影 院线 产 业 分 析
电影 发行放 映机 制 的实施 细则 》 20 ,0 2年 1 2月 , 为推 进 电影 产 业 化 改革 , 国务 院颁 布 了《 电影 管 理条 例》 。全 国的地 方 电影公 司逐 步转 变为 院线 实体 , 当地 影 院签 订 协议 , 式 开始 了院线 制 改革 。特 与 正
过采 购获 得 电影拷 贝 和放 映权 的过程 。
20 0 2年 以前 的 中 国 电影 发 行 和 放 映 采 用 计 划 经 济模 式 , 照行 政 区 域 供 按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发展步伐加速,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本文将从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着手,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细致的分析。

历史回顾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电影还是进口商品,只有外国电影在中国的大城市才得以上映。

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共内战的加剧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电影也成为了传媒宣传战的重要手段。

此时的中国电影以宣传已成为主流。

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国电影凭借《渔光曲》、《马路天使》、《子夜》等影片首次获得了国际影坛的关注。

解放以后,中国电影工作者又以《李自成》、《白毛女》、《小兵张嘎》等具有极强政治意义的影片,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观众的热烈反响。

近年来,中国电影不再满足于传达政治理念,而是更加注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平衡。

中国电影产业逐渐成长为一种融合艺术与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大众文化产业。

现状分析1.电影市场规模迅猛扩张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扩张,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9年中国票房总收入高达642亿人民币(约合91亿美元),相比于2010年的207亿元增长了近两倍。

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更多的投资者涌入电影产业领域。

这样的变化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更高的品质、内容和故事的需求。

2.内容生产和市场投资分化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导致电影内容生产和市场投资分化。

虽然国内电影总量在逐年增长,但大部分电影票房收入都被少数的电影所集中。

例如,2019年中国华语电影票房收入的前十名占到了该年票房总收入的76%。

同时,与此相同的是,超过60%的电影收益和80%的原创电影都来自国内电影公司等其他平台。

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制片厂商在生产和投资方面比大型院线和金融资本等投资方具有更强的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一、前言中国电影产业自20世纪初起步至今已有百年,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呈现出多个阶段性特征,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巨大产业。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在逐步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重要产业。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简史1.前段发展时期(1896-1949)中国电影产业起源于1896年,清朝末年,伴随着早期电影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引起短暂的追捧,后随着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电影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才经历了多次探索,逐步形成多种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言情片等,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

2.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政治和文化的稳定,电影的生产和发行也享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电影制作公司和院线不断发展。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限制,电影风格上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以宣传和教育为主,呈现一种较为单一、受限的电影话语形式。

3.改革开放以后(1978-200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进口电影的逐步增加,中国电影逐步接受到来自世界电影的挑战,影片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

19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运作开始起步。

电影公司也开始逐发长成为一种具备相对独立制片、发行和推广能力的市场实体。

4.新世纪以后(2000年至今)从199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电影产业逐步由国家统一主管转为市场自主配给,电影院数目与分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电影技术的革新,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中国电影市场解放以来,年均票房收入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仅次于印度电影市场,市值逐年递增。

2.内容形式多元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类型已经的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科技不断演进,除了商业大片外,喜剧片、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网络电影等类型影片也在不断涌现。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变革中国电影市场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电影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增加,中国电影市场自2000年以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快速的增长。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历程,分析其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北美市场。

这一快速增长的原因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

这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时间和经济条件去观看电影。

2. 家庭消费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娱乐消费上,电影成为了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3. 放宽进口限制:中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外电影的进口限制,给予更多的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机会。

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不仅丰富了观众的选择,也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变革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除了快速增长外,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变革:1. 内容创作:传统上,中国电影以宣传为主,内容较为单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电影开始注重原创内容,涉及更广泛的题材和风格,提高了观众的选择和品质。

2. 多元化发展:电影市场的增长也催生了多元化的发展。

电影产业不仅包括院线电影,还涉及网络大电影、网络剧等新媒体形式。

这些新形式的出现为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技术进步与3D电影的兴起: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好的制作质量,尤其是3D技术的兴起。

大量的3D电影作品引发观众的热情,也提升了电影市场的票房。

三、中国电影市场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机遇:1. 品质与数量的平衡: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虽然迅速增长,但问题不容忽视。

一些商业化电影数量猛增,品质参差不齐。

在未来,如何保持电影的品质与数量的平衡,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2. 文化输出与思想传播:随着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如何更好地输出中国文化,传递正面的价值观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中 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

中 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全球电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现代化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分析1、票房增长与市场规模扩大中国电影票房逐年攀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2、影片类型多样化从喜剧、动作到科幻、文艺等,各类影片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3、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特效技术、3D 技术等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但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1、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影片为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质量,导致观众口碑不佳。

2、创新能力不足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跟风模仿现象较为严重。

3、产业链不完善在电影的衍生品开发、版权交易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1、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随着观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电影的品质和创新性有了更高的期待。

2、应对国际竞争在全球电影市场中,与好莱坞等成熟电影产业相比,中国电影需要通过现代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3、适应新的传播渠道和技术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电影的传播和消费方式,要求电影产业做出相应调整。

三、现代化转型策略1、提升内容创作质量(1)培养优秀的编剧人才,鼓励原创,深入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2)加强对剧本的打磨和审核,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2、加强创新能力(1)在题材选择上勇于突破,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

(2)鼓励导演和演员的创新实践,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作自由。

3、完善产业链(1)加大对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力度,提高电影产业的附加值。

(2)规范版权交易市场,保障电影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4、技术创新与应用(1)加大对电影制作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特效水平和画面质量。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策略研究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电影产业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

在“文化自信”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电影近年来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现代化转型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链、技术、市场和品牌四个方面探讨中国电影现代化转型的策略。

一、产业链产业链的完善是电影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在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要提高片源策略,推动原创力量,增加高质量内容的生产。

同时,注重电影分销,建立健全的电影发行市场,帮助更多的电影入市,提高国产电影的占有率。

此外,在产业链的终端,建立丰富多样的服务形态,提供高质量的电影后期制作、放映等服务,打造一条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二、技术技术的发展是电影现代化转型的支撑。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制作技术的创新和前沿应用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新需求。

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开拓电影的多维度应用,不断探索新的制作方式和用户体验,推动电影技术的升级和品质的提高。

三、市场市场的需求是电影现代化转型的导向。

在市场方面,需要加强对消费群体的了解,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通过对观众的行为和偏好的了解,加强电影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电影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在国际市场方面,积极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打造中国电影的品牌形象。

四、品牌品牌的打造是电影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中国电影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加强推广和宣传,并在电影制作、导演、演员等方面打造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形象,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电影现代化转型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推进技术创新,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加强品牌建设,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2023年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模板

2023年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模板
2.新技术推动电影行业创新升级
通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行业的创新升级得到了有效的推动。无论是从观众体验的角度,还是从制 作流程的角度,新技术都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动能。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电影行业在传统产 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持续迈进,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作品。
观众口味日渐多样
3. 版权保护和盗版问题:在线观影行为的普及也给电影行 业带来了版权保护和盗版问题。一些未经授权的在线平台 可能存在侵权行为,造成电影制片方的利益损失。因此,
新技术促进创新升级
1.电影行业中的新技术:VR与AI的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在电影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虚拟现实(VR)技术逐渐成为电影行业的新 宠,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通过配备VR设备,观众可以融入电影情节中,感受到更真 实的视听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观影的吸引力和独特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影制作和后 期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AI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和精度,减少 人力投入和成本,同时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可能性。
线上消费有所增长
1. 视频流媒体平台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用户 观影习惯的改变,视频流媒体平台成为了电影观影的主要 渠道之一。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平台观看各类影片,提供了 更加便捷的观影体验。这一趋势促使传统影院不断创新, 提升观影体验以吸引观众,推动电影行业从线下向线上转 型。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 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观众可 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在线观影,使得电影消费变得更 加灵活和便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 的商机,在与传统影院并存的同时,推动了电影行业向数 字化的转型。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中国电影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和增长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电影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了6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与特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除了规模扩大之外,还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首先,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主要以院线模式为主。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多家区域性的影院连锁店经营,这些影院连锁店利用其地域性优势,为观众提供了贴近家庭和常规生活的观影场所。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对于票房的依赖度很高,影厅数量一旦增大,就很可能使得票房收入倍增。

同时,电影院线也成为了影片制作方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再次,与国际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者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因此,对于价格敏感型的产品,市场份额将会更大。

这一点在国内的消费市场中表现非常明显,比如消费品市场、文创市场等等。

三、中国电影品牌化和内容制作的变革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除了上述规模和市场结构之外,还涉及到品牌化和内容制作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首先,中国电影海外品牌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是由于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票房逐年攀升,还因为中国的电影创作人才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其次,中国电影的内容制作正在发生着变化。

在过去,中国电影市场的衍生品都是由电影本身的故事背景或角色展开。

但现在,中国电影的内容已经逐渐多元化,包括商业大片、文艺小清新等不同类型的电影。

四、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前景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将在多个方面的发展变革上持续努力。

首先,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扩大之前,中国电影消费者对于电影的选购原则往往是得到足够的欣赏体验,工艺制作水平、剧情构建、演员表演、电影配乐等等均是他们所关注且能够提升观影满意度的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末
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分析
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 》, 2002年 12月 ,为推进电影产业化改革 ,国务院颁布了《电影管理条 例 》。全国的地方电影公司逐步转变为院线实体 ,与当地影院签订协议 ,正式开始了院线制改革 。特 别是 2004年 1月 8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① ,着重 提出了要“引进竞争开放市场 ”、“深化院线制改革 ”。随后 ,中国电影院线开始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 变 。两年中 ,原有的市场结构不断被打破 ,全国院线加快整合 、扩大规模 。截至 2005年 3月 ,全国 39 家院线控制的影院票房收入已占全国总票房收入的 95. 93% ② ,院线化改革基本完成 。
注 :由《中国电影市场 》2004年至 2006年市场传真栏目相关数据汇总计算得出 。其中均值和标准差为 2004年 7
月至 2006年 4月共 22个月统计结果 。
同时 ,由于电影发行市场的逐步放开 ,在原有院线不断整合的基础上 , 2004 ~2006 年上半年 ,有 若干家新院线进入市场 。特别是中影南方和北京万达在成立之后 ,以很短的时间成为了国内票房排 名前十的重要院线 ,对市场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分散了排名前三院线的市场份额 。
lines, 1992) ⑤中规定 ,如果兼并后行业内的 HH I指数低于 1000,说明该产业属于低集中度类型 ,兼并
不会对竞争程度产生太大影响 ;如果兼并以后 HH I指数在 1000 ~1800之间 ,说明是适度集中产业 。
如果兼并后该行业的 HH I指数超过 1800,这场兼并就会降低市场竞争程度 ,属于高度集中产业 [5 ] 。
一 、我国电影院线的市场结构分析
自哈佛学派开创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 SCP)范式以来 ,市场结构问题成为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方法 ,而产业集中度是用来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成为了市场结构定位 和产业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 。
常用的市场结构的计量指标有勒纳指数 (Lerner index) 、绝对集中度指标 ( CRn ) 、基尼系数 ( Gini coefficient)和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等 。本文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 ( CRn )和赫芬达尔指数 指标 (HH I)来进行分析 。
电影院线是对电影发行渠道的控制 ,其本质是影院的一种辛迪加组织形式 ③。一个典型的院线 至少应该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是至少具有国内电影发行资质的发行主体 ,其二是众多签约影院 。院线 内的签约影院通过发行机构获得影片放映权 ,并根据院线协议统一排片 、统一经营管理 。
院线制包括三种形式 :一种是产权型 ,院线作为一个实体 ,拥有旗下所有影院产权 ;其二是单纯契 约型 ,院线本身只是发行方及各影院间的契约联盟 ;第三种是混合型 ,院线作为实体只掌握部分旗下 影院产权 ,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独立签约影院加入院线 ,这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院线表现较为突出 。 与传统电影发行的科层机构不同 ,院线不受地域限制 ,可以是跨地区的不同发行机构与影院的联合 。
前三位优势院线的集中度上升 。
3. 院线区域分析 巴里 ·利特曼 [6 ]认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院线提供产品的特殊性 ,使其无法改变产品销售的 地点和区域 。因此 ,对于院线 ,只看国内集中度是错误的 ,因为剧院是地域性的零售渠道 。在地方市 场 ,所有权集中趋势表现为 ,作为最高的全国性院线的领头羊和较小的地区性院线领头羊 。因此 ,在 大多数地方 ,消费者面临的是少量的寡头垄断者 。 实际上 ,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院线 ,覆盖范围最广的中影星美院线截至 2006年 初仅覆盖了全国 19个省市 。长期雄踞票房第一的上海联合院线主要分布在江 、浙 、沪地区 。排名第 三的北京新影联主要在北京 、山西 、山东 。此外 ,全国目前还有 10条跨省院线 ,其主要业务也都在本 省内 。更多的是省内院线 ,共有 21家 。 在相当多拥有多条院线的省市 ,院线市场的划分也是以市为单位进行的 ,每个院线间实际的市场 竞争较少 ,在区域范围内市场呈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 。全国电影院线竞争较激烈的地区主要为北 京 、上海 、广东 、江苏 、四川等地 。在这些地区 ,同一座城市的各个影院往往加入不同院线 ,从而实现了 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 。进入 2005年 ,影院的替代效应已经显现 ,重庆解放电影院曾经是重庆市场 的票房巨头 ,随着一系列新型影院的建成而票房直落 [7 ] ,同时 ,由于在这些地区影院加入院线的随意 性 (指没有政策干扰 ) ,影院在选择院线时也有更大的主动权 ,而不是被迫选择本地电影公司发展而 来的电影院线 。因此 ,在转型过程中 ,规模小 、以传统影院为主的省内院线将面临更大困难 。 (二 ) 院线市场所有进入者聚类分析
场 ,大企业的市场力量越大 ,垄断程度越高 。
从 2004年下半年到 2006年上半年我国电影院线市场集中度 ( CR4、CR8 )变化中可以看出 (见表 1) ,院线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 ,但是正在呈上升态势 , CR4 值由 2004年 7月的 42. 99%上 升到 2006年 3月的 48. 11% , CR8 值从 2004年 7月的 59. 73%上升到 72. 12%。尽管 CR4 值在 2005 年上半年出现波动 ,但是整体仍呈上升态势 。按照贝恩 [4 ]的分类理论 ④ ,目前中国的电影院线产业处
(双月刊 )
2008年第 3期 (总第 34期 )
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 分析
□周 末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 北京 100872)
摘要 :电影院线是电影发行和放映的最主要渠道 ,也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 部分之一 。2002年以来 ,国家对电影院的院线化改革使得原本处于半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影院迅速市场化 。本文利用全国电影院线转型时期 ( 2004 年 7 月至 2006年 4月 )数据分析了中国电影院线的市场结构 ,结合具体案例 ,探讨了院线 市场行为 ,并验证了院线市场的绩效 。研究表明 ,我国电影院线市场总体依然处 于较低集中度的状态 。地域保护 、进入退出机制缺乏等因素限制了院线的资源 整合过程 。但是经过 2004年开始的两年的转型期 ,市场集中度已经有所提高 。 通过有效竞争 ,整个产业已经处于调整升级的过程中 。
国内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对电影院线改革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 ,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 : 秦喜 杰 [1 ]利用绝对集中度指数对 2005年全年的票房数据进行分析 ,并通过经验指标认为 ,中国电影院线 市场结构是高度集中的 。又由于国内院线在排片时间和上映影片种类上的一致性 ,他认为中国院线 产品具有高度一致性 ,因此国内院线需要通过并购 、规模和广告形成市场势力 。周勤 [2 ]等认为 ,电影 院线制改革是原有独立的发行机构和放映机构纵向一体化的过程 ,认为这是各个市场主体激励相容 的结果 。通过票价的降低和规模效应分析证明院线制改善了社会福利 。高钺 [3 ]认为 ,电影发行行业 具有高寡占市场的结构特征 。由于院线改革没有打破区域分割 ,所以中国电影发行业表现出地区集 中度过高 ,但是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院线的特点 。
除此以外 ,一些跨省区域性院线如四川太平洋 、珠江院线等市场分额也逐步上升 ,形成了稳定在 三大院线之后的第二梯队 。这种上升一部分来自省内院线市场份额的减少 ,另一部分来自于这些院 线大力投资兴建的多银幕影院 。这种现象导致市场集中度的上升 。
以上两个因素的交替更迭 ,导致 2004年以来市场集中度上下波动的情况 (见图 1) 。 综合绝对集中度和 HH I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 ,绝对集中指数关注前四位院线的 CR4 指标仅上升 6个百分点 ,增长 11. 9% ,而相应的 CR8 上升近 14个百分点 ,增长 20. 7%。而关注全部电影院线的 HH I指数上升 26. 52%。可见市场集中度的上升主要是缘于第二梯队院线市场份额的增长 ,而不是
— 43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周 末
转型时期中国电影院线产业分析
图 1 票房收入 HH I 注 :由《中国电影市场 》2004年至 2006年市场传真栏目相关数据汇总计算得出 。
2. 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2herschman Index即 HH I)的测定
CR4 指标未能说明全部市场的产业集中度信息 ,以及整个市场的规模分布状况 ,而赫芬达尔指数 不受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影响 ,也不会出现 CRn 取值的主观性 ,其计算公式为 :
∑ ∑ n
HH I =
Xi 2
=
n
表 1 2004年 7月至 2006年 3月院线票房收入集中度 2004年 7月 2004年 10月 2005年 1月 2005年 4月 2005年 7月 2005年 10月 2006年 1月 2006年 3月
CR4 42. 99% CR8 59. 73%
45. 43% 65. 58%
46. 24% 66. 85%
2004年 7月 2004年 10月 2005年 1月 2005年 4月 2005年 7月 2005年 10月 2006年 1月 2006年 3月 均值 标准差
HH I指数 638. 4
730. 27
750. 54 712. 49 781. 13
72744. 19 45. 78
44. 06% 65. 68%
47. 34% 66. 74%
45. 26% 68. 13%
48. 68% 71. 82%
48. 11% 72. 12%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电影市场 》2004年第 9~12期 , 2005年第 1~12期 , 2006年 1~4期 ,市场传真栏目《全国电
影院线月排行榜 》全国影院计算机实收数据整理计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