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9a43e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1.png)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活动过程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2、按节奏吟诵《清明》(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e145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4.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德育》教材第四单元“传统文化我传承”,具体章节为第12课“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前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清明节的起源、意义、习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如何在清明节期间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传承革命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在清明节期间缅怀先烈,感恩前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清明节的起源、意义、习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民间故事,引发学生对清明节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清明文化。
(2)播放革命先烈事迹视频,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制作清明节主题手抄报,展示清明文化及英雄事迹。
(2)开展“缅怀先烈,感恩前行”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先烈故事。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清明节的历史知识题目,指导学生正确答题。
5. 随堂练习:发放清明节知识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前行一、清明节的起源、意义、习俗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三、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
(2)介绍一位你了解的革命先烈,并谈谈他的英雄事迹对你的影响。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清明节期间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2. 答案:(1)略。
(2)示例:刘胡兰,她勇敢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8c5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c.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缅怀先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1. 清明的起源:介绍清明节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的历史背景。
2. 清明的习俗: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让学生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3. 清明的意义:讲解清明节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4. 缅怀先烈:讲述先烈们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先烈们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敬仰先烈的情感。
5. 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先烈事迹,感受先烈的伟大贡献。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对于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态度。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先烈事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3. 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态度,以及对生活价值观的认知。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清明节的习俗图片、先烈事迹图片等。
2. 视频素材:关于清明的纪录片、先烈事迹的视频等。
3. 文献资料:关于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的文献资料。
4. 清明节相关的诗词:如杜甫的《清明》、杜牧的《清明》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清明的习俗和意义。
2. 讲解:结合文献资料,详细讲解清明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8c53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4.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
这次为您整理了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清明节主题班会篇一活动名称:传统节日—清明节活动前言: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活动目标: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
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清明节,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
(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7fac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2.png)
一、教案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怀。
3.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1. 清明的起源和习俗。
2. 如何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文明祭祀。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尊重生命。
2. 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纸、彩笔、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清明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清明的意义。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尊重生命。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清明节相关的工艺品,如纸花、风筝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正确祭祀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清明的起源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清明的意义。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包括创意、制作技巧、团队协作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次班会的评价和意见。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开展清明节文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清明节的了解。
3. 引导学生参加清明节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社区服务等。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763c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7.png)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精选3篇)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提升学生对清明的认识,并能够在生活中逐步践行经典,做一个有根基的中国人。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5e0a2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0.png)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2、清明节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二、介绍清明节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
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2、幼儿讲述3、教师小结四、清明节的习俗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
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录像、图片、纸花、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a57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3.png)
一、教案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活动。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历史起源和习俗。
2. 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四、教学难点:1.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清明节的文化传统。
五、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清明节的历史资料、图片等。
2. 准备相关视频、音频材料。
3. 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清明节。
2. 清明节的历史起源和习俗:2.1 教师详细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历史发展及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家过清明节的习俗和趣事。
3. 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3.1 教师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3.2 学生讨论如何向革命先烈学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4.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1 教师深入讲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忠诚、孝道、友情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5. 如何传承清明节的文化传统:5.1 教师提出传承清明节文化传统的方法和建议。
5.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清明节的文化传统。
6. 总结:6.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传承。
6.2 学生表示要积极传承清明节的文化传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六、教学活动:6.1 清明节知识问答:教师提出与清明节相关的问题,学生抢答,答对者奖励。
6.2 清明节手抄报比赛:学生分组制作清明节手抄报,展示并进行评选。
七、课堂实践:7.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如模拟扫墓、踏青等。
7.2 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八、课后作业:8.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和传承情况。
九、教学评价:9.1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表现。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dfd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篇一: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同学们,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杜牧的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3、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洒下一壶热酒,聊表思念之情,也会在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感激之情。
4、我国为清明节特别设定了假期,表示对节日的重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周我们将迎来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它,争取在节日里过的更有意义。
二、清明节知识咱们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员呢,他们搜集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1、清明节要荡秋千。
2、清明要踢蹴鞠。
3、清明一定要去踏青。
4清明也要放风筝哦。
篇二: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主题:清明节祭祀,交通、消防、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自身安全防范。
目的: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内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根据规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回校上课。
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们特别提出几下几点要求,请学生共同遵守。
一、防火安全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做好防火措施。
要劝说家长进行文明拜祭,用鲜花、水果等环保的方式拜祭先人,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文明祭拜。
【班会教案】《我们的节日·清明——明追终慎远之理》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教案】《我们的节日·清明——明追终慎远之理》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192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班会教案】《我们的节日·清明——明追终慎远之理》2. 年级/学科:五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 课时:1课时(40分钟)4. 地点:教室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和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缅怀先烈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当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和民族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清明节故事或经历。
2. 主体环节(15分钟)(1) 观看清明节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清明节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于清明节的建议和想法。
3. 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清明节活动方案,如:清明祭扫、踏青、制作清明美食等。
(2) 每组派代表分享活动方案,其他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环节(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尊重历史、缅怀先烈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参与一次清明节活动,如:祭扫烈士墓、踏青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设计清明节活动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感悟深度。
四、教学资源1. 清明节相关视频资料。
2. 清明节活动方案设计模板。
3. 课后作业评价标准。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特色的活动方案。
3.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参与清明节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续)5. 拓展环节(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对于个人成长和家族传承的意义。
2024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
![2024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a53252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6.png)
2024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主题班会:2024年清明节的传统与变革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这次主题班会,是为了探讨2024年清明节的传统与变革。
清明节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对逝去亲人的纪念日,同时也是寄托哀思、缅怀先贤的日子。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么,2024年的清明节又将如何被我们纪念和庆祝呢?请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共同探讨!同学A: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对于我来说,它意味着去祭拜先人和扫墓。
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我都会陪父母去坟头扫墓,献上我们的祭品,同时也整理墓地,给先人一个安详的环境。
我觉得这种传统的扫墓仪式应该继续保留下来,对于我们传承家族的文化和尊重祖先都很重要。
同学B:我觉得除了扫墓,清明节还可以有其他的仪式活动。
比如举办祭祀祖先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增加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可以举办一些民俗活动,比如放风筝、踏青、插柳等,使清明节更加有活力、有趣。
同学C:我想说的是,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和纪念逝去的亲人,还可以是一个关注生态环境的节日。
我们可以利用清明节的时机,组织大家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比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这样既能纪念祖先,也能传递绿色环保的理念。
同学D:对于我来说,清明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正是借助这个时机,我们可以回忆起逝去的亲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可以组织一场主题班会,邀请学校心理老师来分享有关生死与生命意义的话题,让我们在纪念逝去的亲人的同时,也更好地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生活。
老师A:同学们的意见都非常好,清明节确实可以有各种形式的纪念方式。
我还想补充一点,可以鼓励同学们在清明节期间,写一封信给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种方式既能释放自己的情感,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告慰。
老师B:除了在学校内部组织活动,我们还可以联合其他学校或社区组织一些清明节的公益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走访孤寡老人、慰问福利院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ca8c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f.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传统文化与生活》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部分,详细内容为第一小节“清明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以及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清明节的起源、时间、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体会古人对先烈的敬仰之情。
重点:掌握清明节的基本知识,如起源、时间、习俗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读物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清明节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清明节的起源、时间、习俗、文化内涵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清明节习俗,增强课堂互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或短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清明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
2. 作业题目: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答案要求:至少搜集3首诗词,进行详细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6c90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c.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
清明节主题班会
![清明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fb8e92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0.png)
清明节主题班会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好的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1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日子,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学校决定举行“缅怀先辈,学会感恩”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通过祭扫“烈士墓”,抓住契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的意义。
一、活动地点:xx烈士陵园二、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三、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准备:花圈、校旗、团旗、队旗、话筒、相机、敬献花圈四名学生五、活动程序:主持人(政教处韩主任)宣布: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第二项:全体肃立,向先烈默哀(放国际歌)第三项:少先队员代表献词第四项:团委书记献词第五项:校领导讲话第六项:全体队员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第七项:活动结束,集合队伍返校六、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4月2日早九点在学校篮球场集合,进行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安全教育,集体步行至烈士墓前。
2、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
班主任、级部主任及带队教师要跟好队伍,保证学生安全。
3、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
4、扫墓期间,全体师生要保持纪律性和严肃性,不窃窃私语,不高声喧哗,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5、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6、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将感想形成文字,择优登载于校刊。
关于清明节主题班会2本次班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做到居危思安、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清明节,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模板三篇)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0189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2.png)
2024年清明节主题班会(模板三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进步我们的语言组织才能。
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吧。
清明节主题班会篇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我们纪念已故亲人的节日。
清明节最早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节日中的活动也流传至今——扫墓、郊游踏青......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传承中,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已不再只限于思念已故的人。
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每年这时,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一块儿去扫墓等等。
我的老家在平潮,每年这是姥姥都会通知我们回去.太太已经去世2年了,每次去上坟,姥姥都会在太太墓前说些话,多烧些纸钱给她。
上坟时都很拥挤,每家人都是7.8个一起去的。
上完坟后,我们一家人就会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清明节不仅是纪念已故亲人伤心的节日,它也是家人团聚充满爱幸福快乐的节日。
如今,清明节也是我们抒发对英雄烈士爱戴、钦佩、思念之前的节日。
他是我们对生命解读的节日。
英雄烈士们牺牲自己保卫祖国,救别人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我们应先学会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
上坟时我看着一个挨着一个的坟墓,其中有的甚至还是小孩子,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就这样长眠于地下了......地面上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再也看不到了;声音悦耳的世界,他们也再也听不到了;充满爱的世界,他们再也感觉不到了......清明节是个能教育人的节日,会让我们觉察生命的可贵但又容易失去,让我们懂得该珍爱生命!清明节还是个放松人心,让我们更好的接触大自然的节日。
清明节是在春天,所以是郊游的好时间。
到处是鸟语花销,绿意盎然,充满活力,让人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
走出家门,呼吸新颖的空气,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该是件多么享受的事。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2476ce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8.png)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们学校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以清明节为主题,通过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纪念先烈的意义等内容,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一、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1.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由来: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后来与寒食节合并为现在的清明节,寓意着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也是向先人们表示慰问和敬意的日子。
2.解读清明节的意义:清明节不仅仅是传承祭祖文化的节日,更是重要的环境保护节日。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正是春耕春种的季节。
我们要倡导绿色清明,提倡文明祭祀,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祖先和后代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
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1.讲解清明节的农事习俗:清明时节,正是春耕备耘的时候,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展示农耕文化的魅力。
2.介绍清明节的祭祀仪式:清明时节,人们会到坟地去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丰功伟绩。
强调尊敬祖先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明白自己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祖先所创造的优秀文化。
三、倡导文明祭祀和绿色清明1.讲解文明祭祀的重要性:文明祭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倡导大家以文明的态度去祭祀祖先,让祭祀活动更加庄重、富有仪式感。
2.强调绿色清明的重要性:绿色清明是指在祭祀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浪费资源。
我们可以倡导大家用鲜花或其他环保材料代替烧纸钱,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等,让我们共同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四、以史为鉴,缅怀先烈1.讲述清明节与纪念先烈的联系:清明节是纪念先烈的重要时刻,要通过纪念先烈来激发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展示英烈事迹: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同学们了解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引导他们学习英雄的精神,争做新时代的英雄。
五、清明节小游戏为了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清明节的了解,我们还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如诗词接龙、传统文化问答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假期主题班会记录(2篇)
![清明节假期主题班会记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2e1ad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f.png)
第1篇一、班会主题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清明节主题班会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4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介绍清明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 播放革命先烈事迹短片4. 学生代表发言5. 教师发言6. 互动环节:清明节诗词朗诵7. 班主任总结8. 班会结束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精神,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下面,我宣布清明节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 介绍清明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更是缅怀先烈、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3. 播放革命先烈事迹短片教师: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我们现在播放一段革命先烈事迹短片。
(播放短片)4.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1: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革命先烈的故事——董存瑞。
他在解放战争中,为了炸毁敌人的碉堡,毅然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
董存瑞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代表2: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
清明节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5. 教师发言教师:同学们,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敬意和怀念的节日。
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 互动环节:清明节诗词朗诵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互动环节,请同学们朗诵一首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
(同学们纷纷上台朗诵)7.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清明节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希望大家能够铭记先烈,传承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2024年走进清明感受传统清明节主题班会
![2024年走进清明感受传统清明节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c7083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4.png)
2024年走进清明感受传统清明节主题班会一、班会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们特别策划了这场“走进清明,感受传统”的主题班会。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并在实践中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二、班会目的传承文化: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增进了解:通过主题演讲和互动环节,加深同学们对清明节习俗的了解和认识。
凝聚班级: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打造和谐班级氛围。
培养兴趣: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亲手制作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编写与清明节相关的小故事等,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三、活动策划1. 清明节知识竞赛我们将组织一场清明节知识竞赛,题目涵盖清明节的由来、习俗、诗词等方面。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同学们对清明节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
2. 传统食品制作我们将邀请擅长烹饪的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制作清明节的传统食品,如青团、清明粿等。
这不仅能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氛围,还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清明节主题演讲我们将邀请语文老师或历史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清明节的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将围绕清明节的起源、历史演变、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4. 诗词朗诵与创作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并在班会上进行朗诵。
这不仅能让同学们在诗词创作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提高大家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5. 清明节习俗体验我们将设置一些与清明节相关的习俗体验环节,如折纸鹤、放风筝等。
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
![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e4a3aa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6.png)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一、策划背景清明节是传统的中国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我们策划了一场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清明节的风俗和意义。
二、策划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同学们的文化自信;3. 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弘扬家国情怀;4. 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修养。
三、策划内容1. 主题演讲: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15分钟)由一名同学进行展开,讲解清明节的历史背景、起源和重要意义,并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等。
通过讲解,引导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深刻内涵和民俗文化。
2. 学习传统礼仪:祭拜祖先(20分钟)选择几位同学作为代表,配备一些冥币和食品,教导同学如何祭拜祖先。
通过现场示范,让同学们了解祭拜的仪式和重要性,培养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 清明文化讲座:《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和艺术欣赏(20分钟)这是一场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讲座,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世界文化艺术宝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通过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增强文化自信。
4. 清明诗歌朗诵和小品表演(30分钟)挑选一些有关清明节的经典诗歌,由同学们进行朗诵。
此外,也可以组织几个同学表演小品,以幽默活泼的方式诠释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5. 清明节习俗展示和体验(30分钟)在户外校园选取一个合适的场地,设置清明节习俗展示点。
包括踏青、放风筝、插柳条、吃青团等活动。
同学们可自愿参与,感受传统习俗的乐趣。
6. 清明节的趣味竞赛和奖品颁发(20分钟)设计一些与清明节相关的趣味竞赛,如填词、问答等,增加整个班会的互动氛围,并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7. 班会总结和心得交流:清明节的意义与思考(15分钟)由几位同学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各自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2024年小学“我们的节日清明”班会课设计
![2024年小学“我们的节日清明”班会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1c00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6.png)
2024年小学“我们的节日·清明”班会课设计主题:传承清明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对象: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40分钟)活动时间:2024年4月2日(清明节前)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认识清明节的重要历史意义。
2.情感目标:通过缅怀先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尊敬先贤、珍惜生活的情感。
3.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参加相关纪念活动,树立责任感,珍惜和平生活。
二、教学重点-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革命先烈的事迹和他们为国家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传统习俗,理解清明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介绍、烈士纪念日活动视频等。
2.教具:革命烈士的图片和事迹卡片、清明节文化书籍。
3.板书设计:主题、清明节习俗、革命先烈事迹。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清明节快到了,你们知道清明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包括扫墓、踏青等习俗。
-教师总结:“清明节不仅是缅怀祖先和先烈的日子,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革命先烈。
”2.新授环节(15分钟)-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7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传统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植树、放风筝等。
结合图片介绍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文化含义,例如扫墓是为了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敬意,而踏青则象征着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讲解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及其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转变。
-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8分钟)教师播放革命烈士纪念日活动的视频,展示烈士陵园、纪念碑和人们献花缅怀先烈的场景。
简单讲解几位著名革命烈士的事迹,如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重点介绍他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郎苗族乡中心学校二年级(2)班“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班会时间:2012年3月30日下午第二节课地点:二年级(2)教室主持人:徐英参加人:本班全体学生内容:一、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关于寒食节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节日习俗:1、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
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
《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
《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
宋代有“打球乐”舞队。
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
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
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
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
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
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
”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
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3、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7、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8、蚕花会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
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三、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四、向学生介绍部分英烈的事迹:五、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过好每一天,让每一天都变的充实,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