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输液微粒(InfusionParticles)因其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够沿着血液管路渗入细胞内抒发其药效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给药,以及基因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
它们可能来源于植物,动物或革兰氏阳性菌,也可以是全人工合成的。
输液微粒可以分为三大类:酯型输液微粒,非酯型输液微粒和混合型输液微粒。
酯型输液微粒通常由优质脂质和脂肪体制备而成,这类输液微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将药物加入其中,能够有效抑制药物的氧化反应,有较高的药效持续时间,可控释药物,从而增加药浓度的持续时间,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类输液微粒主要用于对炎症、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等进行治疗,还可以用于预防、诊断、缓解疼痛等。
非酯型输液微粒主要由有机溶剂、碳酸钙、多糖链等成分制备而成,可以将药物牢固地封装在微粒表面,能够抗氧化、防止药物分解,具有低分子量、低毒性、低浓度、快速溶解以及良好的药效持续时间等优点,主要用于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抗肿瘤治疗等。
混合型输液微粒是酯型输液微粒和非酯型输液微粒的混合,具有多部分构成,其中可以同时加入不同种类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控制药物的投放和释放,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释放速度来调整药物的投放和释放,主要用于抗炎、抗肿瘤、抗感染以及缓解疼痛等治疗。
输液微粒的制备可以分为冷冻干燥法、超声振荡法、卤化法和蒸发法等几种技术,它们均可制备出纳米尺度、多孔性和高沉积效率的输液微粒,对药物输液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纳米尺度的输液微粒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到药物,从而提高药效,并且还能够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在药物输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领域,输液微粒的应用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在药物给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用于基因疗法、疫苗制剂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健康。
不管是在传统的药物给药方法中还是在基因治疗领域,输液微粒都是不可替代的,它能够有效地将各种活性成分封装并输送到相应的组织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传统的抽药方式,将安瓿倒置,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造成污染。
(3)药物配伍因素 6、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用,因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微生 临床护理人员在配制输液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 物、尘埃及操作人员带入的微粒污染 3、合理选择溶媒及用量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1、药物因素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可达50—300um。
(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伍药液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药物配伍不当造成微粒倍增,因此,临 床上因联合用药就可能出现微粒的累加及倍增,使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出现热源反应。
(1) 药物生产工艺 穿刺操作时污染的针头也可将微粒带入人体血液。
使用过程中因碰撞或保存不当,使用前不行严格检查也会造成微粒的污染。 规范护理操作,杜绝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及其它危害。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药物生产制作工艺不完善,水、空气、原料的污 a、药液与容器的接触、撞击、化学反应等可脱落大量的微粒
(1)直接阻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缺血,甚至坏死。
(2)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 塞和静脉炎
(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 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第二节 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护理学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护理学
嘿,咱说说输液微粒是啥。
有一回我感冒了去医院输液,看着那一滴一滴的药水往下流,我就好奇这输液里面有没有啥别的东西呢。
这就说到输液微粒了。
输液微粒呢,就是在输液的液体里面那些小小的颗粒。
这些小颗粒可能是灰尘啊、橡胶屑啊啥的。
比如说,输液的瓶子或者管子如果不干净,就可能会有输液微粒混进去。
我记得有一次听护士说,要是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多了可不好,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呢。
就像一些小沙子跑进了身体里,肯定不舒服呀。
所以啊,输液的时候得注意尽量减少输液微粒。
医院也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输液的安全。
下次你输液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这个输液微粒哦。
输液微粒
• 研究证实:配药时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 针头的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与液体污染的程度 有关。针头插入瓶塞的次数越多,产生的胶体微 粒就越多;针头越大,配药时液体中产生胶屑就 越大;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流经针头后液体 所含微粒的数量也越多;注射器使用时间越长, 污染率就越高。(有人对橡胶塞穿刺三次后与穿 刺前比较,发现药液中仅5-10微米的微粒就增加 近27倍)
武威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 陈燕 2012.9
输液微粒引起的污染病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 内源性污染:在输液产品的制造、储运过程中混 入溶液的,这类污染在很多时候护理人员是无法 通过三查七对来避免的,因此说有输液就存在风 险。预防措施:避免盲目输液。 • 外源性污染: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入溶液的,是 临床护理工作预防输液污染的重点。 • 导致外源性污染的环节主要是配药与输液过程, 预防的措施也是主要是针对这两个环节的。
武威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 陈燕 2012.9
微粒的种类
武威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 陈燕 2012.9
静脉输液微粒种类与来源
微粒名称 来源
橡胶微粒
塑料微粒 玻璃微粒 结晶体微粒 纤维素微粒 毛絮、尘埃微粒 碳黑微粒
穿刺胶塞
药物包装 安瓿开启 药物臵放和配伍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药物的生产过程
输液微粒污染及预防
概念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 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只有1~15μm ,少量可达 50~300μm 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 看见50μm以上的微粒
武威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 陈燕 2012.9
概念
输液微粒污染病:它是由于输注药液中有了 超标准数量的微粒所致输液反应。
现行微粒国家标准, 100ml或100ml以上静脉 滴注用注射液中, 每1ml中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
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输液对人体的危害可不小。
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
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
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了血管。
在一次检测中,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
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
而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输液的风险引发输液反应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都是常见的输液反应。
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增加循环负担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
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
输液微粒
四、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净化空气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 2、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 3、尽量减少陪、探人员
严格控制加药种类
四、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配伍禁忌:
净化空气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配伍不当会导致药物产生结晶或PH值的改变,形成
3.输液中加入药物或配伍不当: (1)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输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有的10um大小以上的微粒数不超过
25粒,(含2有)的多2种5um药大物小配以伍上后的微微粒粒数数不量超会过大3幅粒。增加。 (3)中药制剂配伍后会发生氧化、聚合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不溶性微粒。 (4)粉剂药物溶解不充分也可形成不溶性微粒。
净化空气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 2、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 3、尽量减少陪、探人员
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 针头的选择9—12号为宜
避免反复穿刺瓶塞
正确穿刺瓶塞
四、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净化空气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 2、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 3、尽量减少陪、探人员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无菌操作
净化空气
正确切割安瓿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
23、、严尽格量控减制少非陪工、作探人人正员员进确入穿治刺疗室瓶塞
正确抽吸药液
严格控制加药种类 注意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四、输液微粒污染的预防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净化空气 1、加强病室及治疗室的环境管理 2、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 3、尽量减少陪、探人员
输液微粒的危害
输液微粒的危害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
那么,下面是店铺给你介绍的输液微粒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输液微粒的危害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停留在肺里,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氧的供应。
输液时会开放静脉,大量微粒会随着输入液体一同进入人体,增加宝宝免疫力负担。
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
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
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
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不当的输液的对策1、去正规的医院或诊所看正规的医生,根据病情用药而不是为了其它去输液!2、医护人员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减少微粒的产生,同时使用合乎要求的液体、输液器、注射器,尽可能过滤掉微粒。
宝宝过度输液的危害1、降低宝宝抵抗力。
长时间的输液,宝宝身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以至于再发生感冒发烧时,宝宝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会慢慢出现发烧病症,主要就是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
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 临床配药时,少数护士对不易溶解的粉针剂, 采用敲击配制,更易造成玻璃碎屑增加。
医学课件
52
药液的正确抽吸方法
❖ 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注射器, 即“一把抓” ❖ 抽药的空针也不能反复多次使 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污染 的数量越多 ❖ 抽吸时安瓿不应倒置,针头置 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 底部抽吸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 底部易引起钝针,所以,主张针 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吸药液
医学课件
3
❖ 微粒的种类 1. 粘土微粒:吸附能力强,可吸附重金属,
并能运载及释放有害物质。 2. 尘埃微粒:烟尘、粉尘等; 3. 有机微粒:病毒、细菌、真菌孢子、碎屑 4. 其它微粒:塑料微粒、橡胶微粒、滑石粉
微粒、棉纤维、玻璃屑
医学课件
4
医学课件
5
输液中微粒的来源
❖ 生产过程中微粒污染
1.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净化质量,尤其是水 源质量
医学课件
11
操作人员违反临床输液和注射无菌 操作规程,也会对药液产生污染
医学课件
12
输液和注射器具可引起微粒污染
❖ 聚氯乙稀塑料袋每袋(500ml)约含有150 万个微粒;
❖ 带胶塞的玻璃瓶含有10-40万个微粒;
医学课件
13
添加药物产生的微粒污染
1. 粉剂溶解不全 2. 溶媒的改变 3. 药物分子和葡萄糖分子相互吸附作用 4. 输液中ph值的影响
医学课件
41
适用范围
❖ 本规范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质量管理的 基本要求,适用于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和 其他静脉用药调剂的全过程。医疗机构其他 部门开展集中或分散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 照本规范执行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2.3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形成肺内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2.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变态反应。
3防止与消除微粒的措施
3.1环境 尽可能采取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或采用配液中心配制液体,以减少因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带入液体而造成的污染。未设配液中心的医院,在配液前一定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控制闲杂人员等进入治疗室,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减少空气中微粒的含量,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1-15µm,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µm。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操作及治疗手段,因此,加强对静脉输液中微粒的控制及减少其对患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医院及患者所重视。本文将微粒产生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分析如下。
1.3.1安瓿锯割与微粒污染1只5ml安瓿,砂轮锯割后用手掰开切割口时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碘伏棉签擦拭后再掰开,微粒污染减少1/4[1]。
1.3.2加药时针头穿刺胶塞与微粒引入 输液过程中,液体内常会加入多种药物,特别是目前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大多为橡胶塞的玻璃瓶制剂,在溶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中用针头反复刺橡胶塞,会导致橡胶塞微粒进入药液。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护理人员习惯直接用注射器乳头抽吸药液,这使微粒污染的几率大为增加。
2微粒污染的危害
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每1ml输液剂中直径>10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µ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个。人体最小毛细血管直径为5~15µm,当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可引起阻塞。容易受损害的是肺、脑、肝、肾等部位。
输液瓶内有微粒的应对方法
输液瓶内有微粒的应对方法
1、瓶内取微粒法:
用大号的注药注射器针头插进输液瓶中,将漂浮有瓶塞的输液瓶倒立过来,盯着瓶塞下落,用针头去接,然后把微粒回抽出来。
2、倒瓶法:
用输液器排空一个未加药的输液瓶,将加药带入瓶寒的药液过滤到空瓶内,再去为患者输注。
3、换药法:
如果药物价格便宜,一般价格,就直接扔掉,再重新配置一瓶。
4、解释法:
如果遇到昂贵的药物,在加药时候护士未发现瓶塞,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现了,护士们的解释是,输液瓶瓶塞都是无菌的,加药时要用大针头大注射器,注药过程中带进去瓶塞颗粒在所难免,医院加药时都是这样。
输液器下面有滤膜过滤器,专门过滤这种微粒,瓶塞不会进入身体,也不会有不良反应,加药瓶塞也不可避免,但对身体没有危害。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
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几点:
1. 筛选高质量输液器材:首先要选择高品质的输液器材。
这些器材应该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可以有效地过滤微粒、细菌等杂质。
2. 采用过滤装置:在输液过程中使用过滤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过滤微粒等杂质。
如冷用过滤器、微孔滤器等。
3. 控制输液流速:缓慢地输液可以减小输液管道内的压力,减少微粒的产生。
同时,还可以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引起静电,产生过多的微粒。
4. 药液加温:药液加温有助于减小药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减少泡沫的产生,进而减少微粒的产生。
5. 防止输液管道空气进入:空气进入输液管道会破坏输液管道内的压力平衡,使得液体产生气泡和微粒,所以要注意防止管道内气体的进入。
总之,以上几点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输液微粒的产生,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液体中存在的微小颗粒或微团,其直径一般在1微米至100微米之间。
这些微粒通常由药物成分、添加剂、杂质、沉淀物等组成,并可以通过目测、显微镜观察或其他粒度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输液微粒分为两种类型,即可溶性微粒和不溶性微粒。
可溶性微粒主要是指输液中的溶解固体颗粒,例如药物晶体、粉末等,它们具有完全溶解或部分溶解的特性。
这些微粒通常能够通过过滤器或层析膜等方法除去,对患者身体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不溶性微粒则是指在输液中存在的无法溶解的物质颗粒,例如沉淀物、颗粒、气泡等。
这些微粒具有较大的直径和较高的浓度,如果被患者体内吸收可能会引起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除去不溶性微粒对于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
要控制输液微粒的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 药物选择:选择可溶性药物,避免使用含有可见颗粒或不溶性物质的药物。
2. 药物制备:在制备药物时,应严格遵守药物的配制指导,妥善处理药物晶体、粉末等固体药物,避免产生不溶性微粒。
3. 储存和运输:输液药物需要在干燥、无尘、无异味的环境中
储存和运输,避免与其他杂质接触。
4. 过滤器:在输液过程中,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去除不溶性微粒和其他杂质,确保输液液体的纯净度。
5. 维护设备:维护输液设备的清洁和完好,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的生成和污染,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情况。
总结而言,输液微粒是指输液中存在的微小颗粒或微团,可分为可溶性微粒和不溶性微粒。
控制和管理输液微粒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需要从药物选择、制备、储存、过滤器和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细致管理。
输液微粒污染名词解释
输液微粒污染名词解释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溶液中含有微小颗粒或微粒污染物的现象。
这些微粒可以是来源于输液器材、药物、溶剂等的残留物、氧化物或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附着物。
输液微粒污染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并引发输液相关的并发症。
输液器材造成的微粒污染主要来源于输液器皿、输液管道和输液针头等。
这些器材在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入微小颗粒或微粒污染物。
此外,一些低质量的器材可能含有更多的微粒杂质。
药物是另一个常见的微粒污染来源。
在制药过程中,药物可能因为不当的制备、分装或保存等问题导致微粒污染。
此外,溶液的稀释、沉淀和共存等也可能导致微粒污染的产生。
溶剂作为溶液的基础,也可能含有微粒污染物。
例如,水中存在的微小颗粒物、溶解氧化物或硬水垢等污染物可能对溶液的纯净度产生影响。
微生物也是输液微粒污染的重要来源。
在制药、输液器材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可能附着于或污染药物和器材表面,形成微生物微粒污染。
这些微生物污染不仅有可能导致患者感染,还可能引发输液系统感染,增加患者并发症的风险。
输液微粒污染可能对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影响。
首先,微粒颗粒可能引起机械性刺激和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或全身组织损伤。
其次,微粒污染可能引发输液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呼吸道症状等。
此外,一些微粒污染物还可能增加血栓或栓塞的风险,导致血流受阻,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使用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器材,如无菌的输液器皿、无菌的输液管和针头。
其次,选择高纯度的药物和溶剂,并严格控制其制备、分装和保存的条件。
最后,注意输液环境和操作规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总之,输液微粒污染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严格控制器材质量、药物和溶剂的纯度以及操作规范,可以有效预防输液微粒污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常见原因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常见原因静脉输液微粒污染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没有正确执行消毒程序:静脉输液前,护士或医生应该正确执行消毒程序,包括洗手、戴手套、清洗输液瓶等器具。
如果消毒程序没有得到正确执行,细菌或其他污染物可能会进入输液液体中。
2. 输液瓶或配件污染:输液过程中,输液瓶或配件污染是导致微粒污染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输液瓶、输液针头或输液管道等配件可能事先没有得到彻底的消毒处理,或者在输液过程中遭受了二次污染,比如受到了细菌或灰尘等微粒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进入输液液体中,造成微粒污染。
3. 不合格的药品质量:输液液体中微粒的来源之一是药品质量的问题。
药品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可能会导致药液中微粒的产生。
比如,制药过程中未能过滤净化药液中的微粒,或者长时间储存的药液中微粒未能沉淀和去除。
4. 输液技术不当:静脉输液是一项专业技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微粒污染。
比如,插入针头时没有遵守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容易受到外部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另外,不正确的输液速度和压力,也会使药液出现过大的涡流和振荡,从而造成微粒的污染。
5. 用药或存储不当:有些药物在高温、高湿等不适宜储存条件下容易分解或产生微粒,比如脂质乳剂等。
如果药物在存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控制,也可能导致微粒的污染。
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输液微粒污染的认识和对消毒程序的重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
2. 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必须按照规定正确执行消毒程序,特别是对手部和输液瓶等直接接触药液的部位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 做好药品质控:医院应从源头上抓好药品质量的控制,严格遵循药品生产和采购的标准,确保药物的质量合格,并能对药物进行必要的过滤和净化处理。
4. 强化输液间隔时间:为避免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因长时间悬挂而产生微粒,应适当安排输液间隔时间,减少悬挂时间,以免药物分解或生成微粒。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
输液微粒名词解释输液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方式,医疗术语中有很多与输液有关的专业名词,以下是相关输液微粒名词及其解释:细胞注射:一种将细胞液或活性元素(如蛋白质,多糖,核酸)注入患者体内的技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常用于治疗癌症,肝病,肾病,感染性疾病等。
肌肉注射:一种将药物注入患者的肌肉内的技术,比其它途径更快地抵达血液,从而达到病症的缓解。
口服:指患者通过口服药物来治疗疾病,也称为口服治疗。
腹腔注射:一种将药物注入患者腹腔内的技术,部分药物可以快速进入血液,从而易受吸收。
输液:一种将液体,如生理盐水,营养液,药物溶液或血液组份等,从容器通过管道输送至患者体内的技术。
输血:也称血液输注,是一种从血液(包括全血或部分血液组份)总容器输运至患者体内的技术,用以替换或增加血液组份或者血液功能。
腔内治疗:一种将药物溶液或液体(如生理盐水,血液,营养液等)注入患者体内腔隙的技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穿刺:一种把液体(如血,液体营养液等)通过针头注入患者体内的技术,用于治疗肝病,肾病,慢性病等。
注射:一种将液体(如药物溶液,生理盐水,血液等)注入患者体内的技术,用以治疗疾病或补充营养。
输液微粒护理:是一种将指定液体(如药物溶液,血液组份,营养液,生理盐液等)输入患者体内的技术,用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输液微粒护理配置:输液微粒护理所需用具及药品的组合和配置,包括管道,容器,输液支架,输液管,滴定管,病人监测设备等。
输液微粒严重不良反应:指患者在输液微粒护理中出现的严重反应,包括输液反应,心血管反应,呼吸反应,感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毒性反应等。
以上是关于输液微粒的专业名词及其相关解释。
输液微粒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但也要注意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实施输液微粒护理时应谨慎操作,确保药品及护理配置准确,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静脉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及预防(实习)
输液微粒的种类
• 橡胶微粒 • 加药时穿刺橡胶塞切下的橡皮塞屑。有研究表明,一次性输液器塑料
穿刺针穿输液胶塞后,可使输液中微粒增加1.6倍~27.6倍,并可使药液 中出现可见性胶屑。临床加药时常用20 mL注射器的针头是16号或18号 的,这类较大的针头在穿刺胶塞过程中,很容易切割下大量的橡胶颗粒 ,而且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产生微粒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5
输液微粒的种类
• 尘埃微粒 • 非常常见,空气中的烟尘、粉尘可能随着药品的生产、运
输、储藏和使用过程而进入药液,形成微粒并随着输液而进 入病人体内,引发不良后果。
• 玻璃屑 • 较为常见,切割安瓿的方式和步骤不当会产生大量细小的
玻璃屑。安瓿开启的一瞬间,由于安瓿内外压力的不均衡, 瓶内负压使气流倒吸,会将用砂轮锯掉的玻璃屑吸入安瓿内 ,污染药液。
35
第一法(光阻法)
• 结果判定 • (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 0m 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 • 除另有规定外,每lm l中含10Mm 及10Mm 以上的微粒数 • 不得过2 5 粒,含25^111及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 • 3粒。 • (2 )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 • 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 • 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O jum及1 0 p m 以上的微 • 粒数不得过6000粒,含25Hm 及25^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 • 600 粒。
22
输液微粒的危害
23
造成局部组织栓塞或坏死
成人毛细血管的内径一般平均是6 μm~8 μm,婴幼 儿的毛细血管内径仅3 μm~5 μm。当药液中的微粒 直径超过毛细血管的内径时,就可以堵塞毛细血管 ,引起局部组织供血不足,进而组织缺氧。人的心 、肝、肾、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网,这些器官是输 液微粒常见的沉积部位。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些⼈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
下⾯店铺和⼤家⼀起学习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据统计⽤电镜观察每瓶输⼊⼈体的液体⾥有⼤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体⽑细⾎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关系!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芽肿、肺⽔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式。
近⼏⼗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们所认识。
⼈的⾁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以上的微粒,⽽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之间,⾁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病。
很多病⼈患上了输液病 静脉输液和⼝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致的。
如果病⼈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滥⽤静脉输液的。
滥⽤静脉输液⼀则多花钱,⼆则可使你的⾝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断送性命。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静脉输液给药呢?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多年来,医学界⼀直延⽤⽼⼀辈专家提出的“能⼝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药原则,但是现在,很多病⼈因为输液好得快,⽆论什么病都要求输液。
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幅增加,各⼤医院输液室⼈满为患,⽽实际上,⼤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好。
输液的5⼤危害 1、发热反应 输⼊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热达40~41摄⽒度。
2、肺⽔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过多液体,使循环⾎容量急剧增加,⼼脏负担过重⽽引起⽔肿,严重者有⽣命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 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 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只有1 ,也有50~ 也有50 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 ,也有50~ 或更大的颗粒。 300μm 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看见 50μm以上的微粒 50μm以上的微粒
概念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 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 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 害的过程。 害的过程。
静脉输液微粒种类与来源
微粒名称 来源
橡胶微粒 塑料微粒 玻璃微粒 结晶体微粒 纤维素微粒 毛絮、 毛絮、尘埃微粒 碳黑微粒 脂肪微粒 脂肪微粒
穿刺胶塞 药物包装 安瓿开启 药物置放和配伍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药物的生产过程 脂肪乳剂乳化不完全
微粒的种类与大小
种类颗粒 玻璃屑 金属片 橡胶屑 淀粉 氧化 白垭 炭黑 直径(μm) 直径(μm) > > > > > > > 1 1 1 – 500 5 - 50 1 1 1 种类颗粒 直径(μm) 直径(μm) > > > > > > > 1 1 - 5 2 1 20 1 - 100 1
年特曼等人报告,输液微粒、 1955 年特曼等人报告,输液微粒、异物可引起肺肉芽 当时未引起人们重视。 多年来, 肿,当时未引起人们重视。近30 多年来,对微粒进行 广泛研究后认为: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 广泛研究后认为: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长 期的,应引起普遍关注。 期的,应引起普遍关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加药后注射液中的微粒数比加药前明显增 加,同种输液中加入不同的针剂注射液、粉针 剂、中草药制剂微粒增加, 且差异较大,其中中 草药制剂增加的微粒数较多、粉针剂次之、注 射液较少。
现配现用? 现配现用? 配后放置30min? 配后放置30min? 30min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一支5ml的安瓿,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 一支5ml的安瓿,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瓶内液 5ml的安瓿 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 3000个 1300~ 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假如用酒精棉球擦 试割锯后再开瓶,微粒污染会减少。 试割锯后再开瓶,微粒污染会减少。
有人实验证实,锯割安瓿1/4周较锯割1 有人实验证实,锯割安瓿1/4周较锯割1周,安瓿内药 1/4周较锯割 液被玻璃微粒污染为少,故又提倡仅割锯1/4, 1/4,并用酒精 液被玻璃微粒污染为少,故又提倡仅割锯1/4,并用酒精 或稀释碘酊擦拭后掰开为宜。安瓿不宜倒置, 或稀释碘酊擦拭后掰开为宜。安瓿不宜倒置,针尖最好 处于中部抽吸药液。 处于中部抽吸药液。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由于空气污染,导致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严 重超标,我们要重视配液环境,在医院药房开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在病房建立专门的配药室, 安装净化装置, 工作人员应加强“ 微粒” 意 识, 配药时穿戴好衣帽、口罩,控制闲杂人等 进入治疗室, 尽量减少工作人员来往走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未设配液中心的基层医院, 未设配液中心的基层医院,在配液前一定 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 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 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 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 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使治疗 室空气质量达到Ⅲ类环境的要求, 室空气质量达到Ⅲ类环境的要求,有效地滤除 空气中的尘埃并吸附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尘埃并吸附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使细菌总数≤ 使细菌总数≤500cfu/ m2 。
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 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 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 1h内出现冷颤 高热、 0.5~ 内出现冷颤、 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1h内出现冷颤、高热、 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 40℃, 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 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热原反应。 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综上, 综上,有效地减少输液微 粒的产生, 粒的产生,尽可能的避免其 危害的发生值得大家共同关 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 选择良好的制剂和输液用品 • • • • • 改善配药环境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和现配现用 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 正确的抽吸药液 穿刺方法和注射针的选择
护理技术性很强,它是一门科学, 护理技术性很强,它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 抱有侥幸心理,需要我们知道该怎样做, 欲,抱有侥幸心理,需要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明 白为什么这样做, 白为什么这样做,意识到不按操作规程做会引 起人命关天的后果。 起人命关天的后果。 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 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护理工作光有 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 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掌握 新技术、探索新问题,不断改进, 新技术、探索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 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将针头的尖端做成封闭圆锥形, 在针头旁侧开方形针孔,可一定程 度避免刺穿胶塞时带入微粒,同时 还要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配药的针头越大, 配药的针头越大,药液中的胶屑 也越大:针头不宜过粗, 也越大: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采用 12号为宜 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 号为宜, 9~12号为宜,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 同时一定注意仔细检查针头有无弯 杜绝使用有钩的针头。 钩,杜绝使用有钩的针头。
谢 谢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生产药厂要改革车间的环境卫生条件,安装空 气净化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悬浮尘粒及细菌污染, 选用优良器材和合理的生产装备,采用先进工艺, 先进技术,提高检验技术,确保药液质量。 输液用品 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输液器 及输液液体。选用优质的静点器,如带空气过滤 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可截留空气中 微生物和微粒。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药液的正确抽吸方法可有效地 减少微粒。抽药操作时, 减少微粒。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 注射器, 一把抓” 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 确的抽吸方法。 确的抽吸方法。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 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 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 微生物, 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 微粒污染; 微粒污染;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 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 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 重输液微粒污染。 重输液微粒污染。
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注射液或输液器中 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 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 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 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 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粘士 硅澡类 细菌 滑石粉 霉菌和子 石棉纤维 未确认纤维
输液微粒的危害
• • • • • • • 造成局部组织的栓塞和坏死 引起静脉炎 引起肉芽肿的产生 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引起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 热原样反应 颗粒碰撞导致血小板减少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100ml以上静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100ml以上静 2005年版规定 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每1ml中含 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1ml中含 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 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 25μm以 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 含25μm以 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 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