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情景式教学模式新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德育课情景式教学模式新探
【摘要】德育教育居于教育的首位,德育教学,是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力图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情景式教学
德育教育居于教育的首位,德育教学,是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德育课堂教学,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已经成为发展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
毋庸讳言,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失败”的学生,与进入普高的学生相比,无论是在道德修养水平、智力水平、知识层次、思维模式、心理特征和能力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面对这样的学生,理应不断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但我们好多教师的教学却偏离了德育教学的正确渠道,表现为: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说教,轻习惯养成;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引导;课堂上或照本宣科、枯燥无味;或任意发挥、天马行空。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理论要求以“必需、够用、可教”为原则,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强调课堂结构的“职业化、模块化、实训化”。而在德育课堂上,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说教形式,青睐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并使之形式化、习惯化。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体现教学民主,又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与要求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极不相适应。面对中职德育课堂存在的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教学实践经验中,我尝试采用了情景式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二、对策:让学生在情景中投入、在情景中感悟、在情景中提高
情景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典型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从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充分利用事物形象和故事,利用实物操作和模拟手段、利用学生感官和问题探究等创设典型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情景,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二是激思导悟。引导学生同学们根据情景展示,结合自身实际,加深对情境中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三是体验导行。运用情景,鼓励学生参与体验、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景式德育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激发
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情景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情景式德育课堂模式通过对情景设置内容和形式的巧妙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教师的“一言堂”,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突破了以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格局,实现了以实践为主的授课格局;突破了德育课单打独斗的格局,实现了养成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学生在情景中投入、在情景中感悟、在情景中提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三、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上对教学策略的分法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把教育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导策略,另一种是发现策略。所谓指导教学策略,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程序,学生主要在老师的系统讲授和直接指导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记忆者。所谓发现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分析有关资料,自己去探索和领悟知识。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也成为其中一员。情景式德育课堂教学就是结合了指导教学和发现教学两种策略,通过创设典型场景,让学生体验趣味性;通过激思导悟,让学生在情景中思考领悟;通过体验导行,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受体验成功与提高的快乐。将学习兴趣各阶段的递进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融入其中。
首先,创设场景,体验趣味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新的东西最能激起人的好奇心,特别能感受到趣味性,个体对刺激自己的原始冲动的事物反应最为强烈,“创设情境”的直接效应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在思维的活跃中体会德育课的魅力,使教学达到德育课的教学目的。情景式德育课堂的起点是情景,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亲身“触摸”,让学生在“触摸”中生成对知识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情景式德育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显示知识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专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整个过程由教师控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旧的教学形式。
我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这一框题的内容时,就首先向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的《庭审现场》的有关片断,节目直观地展示了“程序正义”的有关内容,并通过其中的司法实践增强了学生对有关内容的认识。这种方法,使德育课中的理论现实化、德育课堂生活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在经过自主学习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成果,更分享自己的快乐。
其次,激思导悟,体验快乐感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了著名的“感情三度”说,即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据此,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学习
氛围:一是“愉快与不愉快”的学习氛围;二是紧张与松弛的思考氛围;三是“兴奋与安静”的感悟氛围。情景式德育课堂,就是要把课堂的主旋律变成,既有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时的愉悦和兴奋,又有学生思考时的紧张、安静和释疑后的松弛,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使学生由“要我学”,上升为“我要学”,从厌学最终到达乐学的境界。
在学习《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节时,我将教室设置为一审理一起民事事件的法庭现场,请做法官的朋友提供事件线索,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民事法庭庭长”、“双方当事人”、“双方辩护律师”、“旁听者”等等。不同身份的扮演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展现“如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这一主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和法官的指导,学生深切理解和领会了民法精神,懂得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初步学会了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此时,教师的“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已经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了。
最后,体验导行,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造”的过程,是主体在现实的环境中主动地输出与输入信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模仿和接受信息,更是以过滤、内化新的信息为基础,整合和构建原有知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形成自身知识和认识系统的一部分。“情景式教学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知识学习为抓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养成教育为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它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触摸知识、获得知识、探究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这种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新形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素质培养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无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百“话”齐放的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性,既可以张扬学生个性,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情境过程,使知识和理念慢慢渗透进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致力于’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授人以“鱼”、而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养成,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情景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潜力,并对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2、宋宁娜,《活动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