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晴论文(正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系(部)教师教育系

专业初等教育专业

班级 11级(3)班

学号 1105112150

学生姓名方雪晴

指导教师(校内)陈璇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校外)职称:

等级(总成绩)

2013 年 12 月 26 日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教师教育系、初等教育专业、11级

中文摘要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学生学习的良好体现,也折射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掌握知识的程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发现问题、选择主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多维地发展能力。作为指导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创设各种情境,以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为主线,让学生完成由不会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的认识过程,那么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结合本人在实习、实训中的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动参与意识;培养

目录

1 引言 (1)

2 主动参与意识的概述 (1)

3 目前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

3.1 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状 (2)

3.2 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3)

4 综合实践活动对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价值 (3)

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策略 (4)

5.1 充分准备,为主动参与奠定基础 (4)

5.2 激发兴趣,为主动参与营造机会 (5)

5.3 体现自主,使主动参与落到实处 (6)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1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课程论,是一门国家综合性课程,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强调手脑并用的实践,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立体式地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多维地发展能力。它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1]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验”、“探究”、“创作”、“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情感意志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实践和主动参与。[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面临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继续思考,教师同时也给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是课程的主体,更要认识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要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动手,多用脑,多用心,使其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使活动过程成为以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为主线,让学生完成由不会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的认识过程。

2主动参与意识的概述

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主体建构与

发展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共同参与思考、参与实践、参与讨论、参与创新、参与评价等[3]。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情况,这就需要学生要有参与意识,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要想真正“动”起来,就要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4]。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状态不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否则,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学习上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如果学生缺乏参与的乐趣,那么学习就会索然无味,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低下,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其主动参与、自主发展。3目前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3.1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状

据调查,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由教师主宰,教师课堂上的提问也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会出现有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口中也跟着喊“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学生就像一个被动灌输的知识容器,个人意识、主体性被扼杀了。多数学生在校时很少去做除“上课——作业”以外的其他有益于自己学习的事,就是在“上课——作业”这一学习活动中,依赖、呆板的状况十分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实习阶段中我发现,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真正经常主动参与到问题中的学生只有20%,显而易见,目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还很缺乏。这与现代化社会在人才素质上的客观需求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构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

3.2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当前,造成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还有外界环境等因素。其中,教师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因长期受应试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