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辽宋金元史思考题

1.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主要措施与特点有哪些?试结合史实评价其政策得失。

2. 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有哪些影响?

3. 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改革有何异同?试就其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4. 农民的均平思想在宋代有何发展,为什么会得到发展?如何评价其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5. 南宋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得以完成,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南移得以完成的原因何在?

6.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7. 简述以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制为代表的辽、金各项政治制度的主要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8. 岳飞之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事件反映了宋代政治的哪些弊端?

9. 简述札鲁忽赤、达鲁花赤、怯薛、科差等元朝各项制度的主要内涵及其作用。

科差:元朝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三项﹕丝料、包银、俸钞。负担科差的主要是民户﹐还有医户﹑猎户等﹐军﹑站﹑僧﹑道﹑儒等户均免征。元代的科差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10. 何谓“四等级制”?试分析其实质和影响。

11. 元朝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试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关于元朝统一中国的进步性,我们还可以从它统一以后所实行的行省制度以及民族融合的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元朝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元政府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与管理,建立了行省制度。1.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在中央所在的大都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包括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地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在图上指出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及其管辖范围,以突出元朝疆域辽阔。同时应提一下唐朝的中书省,注意它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元政府还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引导学生回忆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密切联系的史实)元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到今天。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2. 民族融合元代民族融合表现为四个方面:①许多汉人到边疆,开发边疆地区;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原先迁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④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族长期

杂民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促进了相互学习,也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元朝的建立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以下贡献:1、汉族迁居边疆、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入居中原与江南民,加强了民族融合。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3、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4、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12. 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元代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相互关系?

13. 如何正确评价下列历史人物?

朱温柴荣耶律德光赵匡胤元昊完颜阿骨打完颜亮成吉思汗忽必烈耶律楚材赛典赤·瞻思丁沈括郭守敬陈亮

14. 理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如何看待理学的思想价值?

15. 简析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16. 元杂剧兴起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作家与作品?

明清史思考题

1.简述明太祖对国家机构的改革及影响。

2.概述明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及明初的赋役改革。

3.何谓开中法,它的实施对明代边疆开发产生了什么影响?

4.概述明代内阁制度的产生及影响。

5.目前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几种观点,你同意那一种,通过史料说明具体原因。

6.何谓“大礼仪”之争,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7.概述嘉靖年间明世宗的改革。

8、概述明末张居正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9.概述八旗制度。

10.皇太极改革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11.概述满清入关后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12.简述清初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及影响。

13.简述康熙皇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14.分析康乾盛世出现的经济原因。

15.通过史实,分析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与清朝的关系及其悲剧命运。

16.分析清代“改土归流”对西南民族发展的影响。

17.乾嘉学派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那些成就,对今天的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

18.概述清朝的兵制。

19.清朝文字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具体情况如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0.评价下列历史人物:

明太祖、明成祖、于谦、海瑞、袁崇焕、张居正

皇太极、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黄宗羲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 卷)

《中国通史》(二)

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任选6 个,每个5 分,共30 分)

1、支移折变

2、南北面官

3、猛安谋克

4、世侯

5、经世大典

6、胡惟庸案

7、开中法

8、三藩之乱

二、简答题:(任选三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简述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实施意义。

2、简述元代科举制度。

3、简述张居正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及影响。

4、简述八旗制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元)

1、宋明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针、措施有哪些异同之处?试结合

具体史实进行比较,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加以简要分析。

2、元朝蒙古贵族和清朝满族贵族在入主中原以后,都有汉化的情况,根据

史实说明二者在汉化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武汉大学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B 卷)

中国古代史(下)

2004.7

一、名词解释(任选8 个,每个6 分,共48 分)

圩田枢密院猛安谋克制差役法诳取官币案

忽必烈土木之变空印案三藩之乱乾嘉考据学

二、简答题(任选2,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试述澶渊之盟和绍兴和约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史实,对这两个条约签订的影

响、意义进行简要比较和评述。

2、元末丞相脱脱“更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简述明世宗的改革。

4、试述清代军机处的形成和发展。

三、论述题(任选1 题,32 分)

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上标点,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对文中的看法作出你自己的简要评述。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宗之有雄心也帝自命大有为之才尝欲克复燕云恢张先烈而环顾朝臣皆习故守常莫有能任其事者安石一出别思创建非常突过前代帝遂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而倾心纳之欲用兵必先聚财于是青苗免役之法行欲聚财必先用人于是吕惠卿章惇之徒进虽举朝争之甚至内而慈圣光献太后外而韩琦富弼诸老臣俱以安石为不可用而帝持之愈力护之愈坚故当时有谓帝与介甫如出一人者史臣亦谓神宗以好大喜功之资王安石出而与之遇宜其流毒而不能止然则非安石之误帝实帝一念急功名之心自误也赵翼二十二史剳记卷二十六

2、论元朝蒙古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从元、明二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异同,分析其统治的不同特点。

4、论述“康乾盛世”形成的经济原因。

武汉大学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A 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8 个,每个6 分,共48 分)

燕云十六州元昊猛安谋克制庆历新政怯薛

诳取官币案土木之变东林党三藩之乱皇太极

二、简答题(任选2,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差役法和募役法各是何主要内容?从差役法到募役法,宋代役法发生了什么样的重要变化?变化的意义何在?

2、简述元末脱脱“更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简述明政府在嘉靖到万历年间对国家经济制度的规范和调整。

4、简述八旗制度。

三、论述题(任选1 题,32 分)

1、宋初中央集权之强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方针、措施如何?有哪些主要特点?并请结合史实,评价其政策得失。

2、从元、明两朝的军事指挥及管理系统的差异,分析元明兵制的不同特点。

3、论述明清两朝在赋税制度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2004-2005 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史(下)》期末考试试题(B 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6 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圩田募役法澶渊之盟怯薛制

明太祖土木之变开中法皇太极

二、简答题:(任选3 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1、简述宋代主户与客户的涵义及其与唐代的差异。

2、简述女真猛安谋克制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4、简述清朝统一之初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三、论述题:(任选2 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其方针、措施如何?有哪些主要特点?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重要的辅政体制,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明朝逐步形成一种内阁辅政体制,试述明朝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运行特点。

3、元朝与清朝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试根据史实分析元朝蒙古统治与清朝统治的异同。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 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任选6 个,每个5 分,共30 分)

1、支移折变:⑴定义:宋朝赋税征收办法,实为加税名目;⑵具体内容:何谓“支移”,何谓“折变”;⑶影响:加重百姓负担。

2、南北面官:⑴定义:辽朝官制;⑵具体内容:何谓“北面官”,何谓“南面官”;

⑶意义:适应分治需要。

3、猛安谋克:⑴定义:金朝制度;⑵具体内容:“猛安”与“谋克”的由来及其双

重含义.

4、世侯:⑴定义:大蒙古国时期的汉人地方武装首领;⑵具体内容:世侯的由来、

对中原的统治、世侯制度的终结以及世侯对金元过渡时期历史发展的影响。

5、经世大典:⑴定义:元文宗时编订的一部政书;⑵具体内容:大典的内容及史

料价值。

6、胡惟庸案:⑴定义:朱元璋为了屠杀大臣罗织的一起大案;⑵具体内容:案件

的由来、经过及影响。

7、开中法:⑴定义:明代鼓励商人边疆屯田的措施之一;⑵具体内容:产生背景、

内容、影响。

8、三藩之乱:⑴定义:清康熙初年三个汉族藩王发动的反对清朝的叛乱;⑵具体

内容:产生原因、平定经过、影响。

二、简答题:(任选三个,每题10 分,共30 分)

1、简述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实施意义。

答案要点:⑴“青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借贷时间、还贷办法等;⑵“青苗法”的

实施背景。应能结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来看;⑶实施意义。

2、简述元代科举制度。

答案要点:⑴元代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元仁宗的汉化改革);⑵科举制度的内

容,包括乡试与会试、考试内容、名额分配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

3、简述张居正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及影响。

答案要点:⑴历史背景;⑵内容,包括经济和赋税方面;⑶影响。

4、简述八旗制度。

答案要点:⑴八旗与女真习俗的关系;⑵八旗制度的内容;⑶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宋朝初年与明朝初年都极大地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其主要方针、措施各

有侧重,试运用具体史实就其方针、措施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

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⑴对异同之处的比较,重点在对于差异的把握,如宋重在夺兵权,明重在

削相权;宋重“软”的一手,明重“硬”的一手,等;⑵能结合两朝建立之背景来分

析差异产生的原因;⑶总体上,应对宋初与明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方针、

措施有清晰的了解;能运用具体史实说明问题,避免空发议论;行文简洁、明晰,要

言不繁。

2、元朝蒙古贵族和清朝满族贵族在入主中国以后,都有汉化的情况,根据史实说明二者在汉化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要点:⑴关于异同之比较,元代蒙古贵族确有汉化现象,但汉化程度有限,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满族贵族在皇太极时代就开始汉化,入关以后,迅速接受汉文化,完成比较彻底的汉化。论述要求全面,并有史实作为辅助。⑵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个民族所处的不同的社会情况决定的。如早期与汉文化的接触、对汉文化的理解、统治方式、以及蒙古四大汗国的存在等。要求论述条理清楚,先分别论述,再总结二者的不同特点。

宋辽金史课后题答案

族源与国家肇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 下面哪一项是后唐的都城:() ?A、安阳 ?B、洛阳 ?C、开封 ?D、沁阳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可汗:() ?A、朝鲜 ?B、女真 ?C、契丹 ?D、维吾尔族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契丹于公元970年建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辽的全境西部到鄂霍次克海峡,东部到阿尔泰山。()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1 下面哪一位是梁的开国君主:() ?A、赵匡胤 ?B、朱温 ?C、朱元璋 ?D、李渊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出帝:() ?A、石重贵 ?B、石敬瑭 ?C、耶律璟 ?D、李世民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兀欲指的是下面哪一位契丹皇帝:() ?A、耶律璟 ?B、耶律阿保机 ?C、耶律德光 ?D、耶律阮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耶律德光客死于后晋的都城西安。()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1 西晋武帝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A、司马炎 ?B、司马懿 ?C、司马迁 ?D、司马光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下面哪一位在陈桥兵变时黄袍加身:() ?A、皇太极

?B、赵匡胤 ?C、李世民 ?D、朱元璋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赵匡胤是一个暴君,即位后发生了许多鸟尽弓藏的惨剧。()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据高丽史籍记载高句丽的先祖是一位扶余王的后裔。()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族源与国家肇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反辽的第一步是()。 ?A、攻打将并州 ?B、攻打宁江州 ?C、攻打宁州 ?D、攻打江州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辽代的女真可以分为几类:() ?A、3.0 ?B、4.0 ?C、5.0 ?D、6.0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3 女真向契丹进贡海东青是女真反辽的一个主要理由。()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3课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1.(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正确;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并未超越理学范畴,心学承认“理”的存在,只是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②错误;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①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②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③正确;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5?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七级必背古诗

1、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B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査慧玉 2、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抒写( A )的千古名篇。 A.离情别绪 B.个人遭遇 C.家国不幸 D.伟大友谊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査慧玉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宋词( A ) A.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B.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 C.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査慧玉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自苏轼的( B )。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 《念奴娇》(大江东去) C. 《临江仙》(送王缄) D. 《江城子》(密州出猎)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査慧玉 5、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原名( C ),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A. 七变 B. 五变 C. 三变 D. 九变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査慧玉 6、“今宵酒醒何处?”后半句是什么?( D ) A. 杨柳岸,晚风晓月。 B. 杨柳边,晓风残月。 C. 杨柳边,晚风残月。 D. 杨柳岸,晓风残月。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朱丽丹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哪首词中的句子?( A ) A.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B. 辛弃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 张孝祥的《念奴娇》 D. 李清照的《如梦令》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朱丽丹 8、“念奴娇”是词的什么?( C ) A. 题目 B. 第一句内容 C. 词牌名 D. 格式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朱丽丹 9、“羽扇纶巾”的“纶”读作什么?( C ) A. lūn B. lún C. guān D.guàn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朱丽丹 10、“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句诗出自哪首词作?( A ) A. 张孝祥《念奴娇》 B. 李清照《声声慢》 C. 苏东坡《念奴娇》 D. 辛弃疾《永遇乐》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朱丽丹 11、《雨霖霖》的作者是:(D) A.苏轼 B.欧阳修 C.李清照 D.柳永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邵鸣 12、“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一句:(B) A.明月何时照我还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短发萧骚襟袖冷 D.人比黄花瘦 命题教师:常熟市石梅小学邵鸣13、《雨霖霖》以什么为线索有境入情的: (A)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卷(带答案)(2)

一、选择题 1.“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2.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 3.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③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④造船业世界领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元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7.“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A.杯酒释兵权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陈桥兵变 8.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南)宋和议 B.辽(北)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9.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10.下列各项搭配没有联系的是() A.女真族一完颜阿骨打B.蒙古族一松赞干布 C.契丹族一耶律阿保机D.党项族-元昊 11.在福建三明宁化县,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正活跃在乡间,由此可判断,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12.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3.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定都大都 14.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 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1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 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1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阿骨打D.元昊 17.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18.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 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 19.下列哪一位人物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了金政权,并依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 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松赞干布 20.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雨霖铃读后感800字

雨霖铃读后感800字 孤寂的晚风吹乱了荒草,寒蝉在天地间的鸣叫,凄寒了一个永不停息的故事。十里的长亭,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却怎么也无法相隔一对恋人的心。一阵急雨刚歇,到处都是湿淋淋的一片。苍老的夕阳洒下的余辉,将这一片斑驳的泪水,映得凄凄惨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雨霖铃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霖铃读后感800字1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从第一次听到这句词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正因为它,我喜欢上了秋季,这个感伤凄美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对秋天这个季节可谓情有独钟。先有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后有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我却偏偏钟爱于柳永笔下的冷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是活不了多久的,而诗人此时正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或许是借蝉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悲伤之情吧!而曾经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驻足于长亭,久久不愿离去,这个离别的伤心地,被古人太多次地提及。骤雨刚停的时

分,处处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清新,作者却无暇去感受这种自由的芬芳。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叶扁舟,天水茫茫,从此人各一方,此去便是漂泊,便是远离,便是浪迹天涯,便是无穷的思念和哀愁了。执子之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时的千言万语,竟无从说起。这正和苏东坡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同感,这样的感觉是何等得心酸啊!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幸运,或许柳永也只能叹惜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所有凄迷暗淡的黄昏景象,却隐隐透露出诗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怅的情绪,这正是离别诗的千古绝唱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千古以来最受文人墨客喜爱的东西,它,可用以消愁,可递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实却往往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面对官场的失败,面对和爱人的离别,寒蝉,骤雨,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再美的风景,再好的天气,又有何意义! 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雨霖铃》,有着美好的寓意,它把离别诗的情景发挥到极致。作者柳永在倾吐深深离愁是,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或许也是因为柳永官场的失败,才成就了婉约派的一代灵魂人物。当我一次又一次的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三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主张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以增强学生对古人道德情操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情景,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先代哲人睿智的哲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感受理学家们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难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宋明时期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人生主张。 教师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利用成语故事“程门立雪”来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江南春绝句》和泰山红门宫图片。 江南春绝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设问:这种情景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概括: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儒家学说互相吸收、融合,从东晋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儒学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佛教、道教的教义和儒家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闯关检测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 ——宋元闯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2.(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宋太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葺祠宇,绘先圣先贤像,自撰像赞,书于孔子、颜渊的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又屡次亲临祭祀。他常对他的臣下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宋太祖这些举动的目的在于( ) A.提高武臣文化修养 B.减少自身地位威胁 C.丰富百姓思想生活 D.重建儒学思想体系 3.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 )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②农田水利法③市易法④征收算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北京东城二模)下列选项中符合元朝史实的是( ) A.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B.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已奠定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D.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 6.(2017清华附中月考)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 7.(2018北京西城五校联盟)在王安石变法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是( ) A. 市易法 B.青苗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8.(2017北京朝阳期中)这是某位同学在学习儒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制作的示意图。其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9.(2016北京顺义期末统一测试)在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很多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内涵应包括( )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18清华大学中学生能力标准测试)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说过,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

柳永《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①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男女恋情。 作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背景 宋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宋元时期》课后练习题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课后练习题 1.(2019·辽宁大石桥二中月考)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D.政府官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纸币最初是在民间富商之间使用流通,后来政府参与管理,最终成为了法定的货币。这说明纸币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重要,故选A项。材料中明确说明最初是为了交易方便而进行的首创,随后管理权交予政府,而不是由富户大贾操纵,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发行货币的权力,C项错误;D项“彻底避免纠纷”说法绝对化,故排除。 2.(2018·石家庄一中期末)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 B.体现了宋代商品贸易有所退化 C.使得宋代商品市场得到拓展 D.体现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交换方式的变化,而“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不能全面概括变化,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宋代商品贸易高度繁荣,而不是有所退化,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由“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到“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的交换方式及内容的变化可得出宋代商品市场得到了拓展,故C项正确;通过贸易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出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故D项排除。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 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下面是小编整 理的柳永雨霖铃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 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jiàn, 本义: 设酒食送行) 别, 却没有畅饮的心绪, 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 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 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 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这离愁 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 面对凄厉的晨 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 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评解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本篇《雨霖铃》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 之一。 《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 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 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刘熙载《艺概》) 赏析 词以“伤离别”为主线,目录清晰。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 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 将别、 日已晚、 雨乍停、 蝉声切。 惜别的长亭, 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 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都门”三句, 写离别时的心情。 设宴帐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疆域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或政权掌控的领土领海现状,包括领土领海的面积、边界、海陆位置以及疆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山川形势、岛屿分布等。请仔细观察下面疆域图,把握有关信息,判断这是何朝的疆域图?() A.秦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2.下图所示人物的诗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下列表述与这位历史人物相符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B.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 C.被后世尊为“诗仙” D.被后世尊为“诗圣” 3.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A.辛弃疾 B.苏东坡 C.李清照 D.岳飞 5.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6.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7.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9.在福建三明宁化县,一群被当地人称为“谱师”的“当代毕昇”正活跃在乡间,由此可判断,这些“谱师”所拥有的技术应该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10.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 11.“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12.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鲜卑D.匈奴、鲜卑、吐蕃 13.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发展文教事业。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这一治国思想的是() 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B.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C.分化宰相权力 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1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宋金辽史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后周世宗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1.0分 ?A、 耶律阿保机 ?B、 赵恒 ?C、 柴荣 ?D、 李渊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青苗法是向下面哪一类人发放贷款:() 1.0分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D、 士兵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 宋金第三次合议指的是()。 1.0分 ?A、 绍兴和议 ?B、

嘉定和议 ?C、 澶渊之盟 ?D、 海上之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金建国后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为 1.0分 ?A、 女真 ?B、 鞑靼 ?C、 蒙古 ?D、 渤海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阿骨打继位后,反辽的第一步是攻打哪一个地方?() 1.0分 ?A、 宁江州 ?B、 鸭绿江一代 ?C、 抚余州 ?D、 一览路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辽政权将人们组织起来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1.0分 ?A、 部落;州县 ?B、 城市;农村 ?C、 部落;农村 ?D、 城市;部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北汉是在下面哪一时期被灭的。() 1.0分 ?A、 宋真宗 ?B、 宋穆宗时期 ?C、 宋太祖时期 ?D、 宋太宗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攘外必先安内”最先是由下面哪一朝代的人提出的:() 1.0分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 海陵王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1.0分 ?A、 完颜阿骨打 ?B、 完颜洪烈 ?C、 完颜萍 ?D、 完颜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钞币交子产生于下面哪一朝代:() 1.0分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 文化地理学中将文化的替代称之为() 1.0分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强化训练-宋元时期试题及答案解析

训练3宋元时期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黄山一模,5)陈恕(宋代)为三司使,“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条陈利害”。熙宁年间,“其议财也,则商贾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这些做法反映当时() A.社会等级秩序弱化 B.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C.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D.抑商政策趋于废弛 2.(2017·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一调,26)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宋真宗想了解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在多次询问后,宰相李沆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 A.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 B.宋代行政机构效率低下 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D.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 3.(2017·河南洛阳一模,4)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修先圣庙” (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 4.(2017·广东湛江一模,26)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补丁累累的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民众生活安宁富足 B.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5.(2017·贵州毕节一模,25)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6.(2017·安徽淮南一模,27)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7.(2017·重庆一模,26)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 8.(2017·贵州遵义二模,27)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材料反映了()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望海潮》学案

《望海潮》导学案 编写人:汪丽慧 【学习目标】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学习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诵读、鉴赏、讨论 【知识链接】 1、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望海潮》不是词题,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2、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早年进士考试落榜之后写有一首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

《宋辽金史》期末考试答案_分析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元和宋的水路贸易分别控制在下面哪两类人手中:()
1.0 分
?
A、
西域人;中国人
?
B、
中国人;西域人
?
C、
中国人;日本人
?
D、
日本人;中国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澶渊之盟签订于下面哪一年:()
1.0 分
?
A、

1034 年
?
B、
1024 年
?
C、
1014 年
?
D、
1004 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下面关于口铺事件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
?
A、
契丹骑越界河射伤宋兵
?
B、
契丹威胁“两属户”
?
C、

宋设立口铺,契丹退让
?
D、
宋停乡巡弓手以避免事件升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海上之盟指的是宋代和()的盟约。
1.0 分
?
A、

?
B、
回胡
?
C、
蒙古
?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下面哪一位最早提出了宋金关系唇亡齿寒的观点:()
1.0 分
?
A、
李泉
?
B、
忽必烈
?
C、
金哀宗
?
D、
乔行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辽朝的南北面制度指的是()。
0.0 分
?
A、
法治;德治

高考历史冲刺必备资料之通史梳理——宋元时期

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 ■ 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2.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 3.宋元时期的制瓷、丝织和棉纺织业。 4.宋元时期的商业经济。 5.宋朝的理学和心学。 6.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7.宋元时期的文学和书画成就。 ■ 1.考点分布 ■ 2.命题规律 近三年来各地高考卷对宋元史考查考点主要为元朝行省制、宋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王安石变法、宋朝的手工业和商业、宋朝的艺术和思想等,试题考查能力要求多面,尤其重视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历史事实非常熟悉,能够顺利进行迁移运用;其次,命题注重拓展史料范围,要求考生对史料的性质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在考查非选择题时往往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 3.考向预测 (1)选官制度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概况。 (2)宋元时期的城市管理措施与效果。 (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政府的海洋战略。 (4)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落差及其原因分析。 ■ 1.整体上:宋元时期处于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这一阶段各项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时期。

(1)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结束了自唐灭亡以来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了大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中央集权发展:北宋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3)君主专制加强:宋朝设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3.经济上:是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1)农业:稻麦轮作制标志着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大发展,棉纺织业兴起,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3)商业:城市商业发展,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国内商业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对外贸易发展,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农村商业发展,草市发展,市镇兴起。 4.文化上:是古代中华文明绽放光彩的成熟时期。 (1)思想上: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即理学,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 (2)科技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文艺上:宋词、元曲各领风骚,书法绘画成就巨大。 ■ 一、政治文明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北宋:清除武人专权和割据势力。 ①措施:A.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B.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C.财政上:地方赋税的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②影响:A.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极: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和人说? 《雨霖铃》被誉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而这首《雨霖铃》是柳永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通过层层的渲染、铺陈,以及典型意象的有机使用,使词成为一首意致绵密,凄恻动人的“惜别诗词”之千古名篇。 首先,全词通过多层次地、层层递进的结构将离愁别绪表现得缠绵悱恻。“寒蝉凄切”从寒蝉,深秋之鸣虫开始展开,将镜头聚焦在一个微小之物之上。然物微而意大,寒蝉代表的是秋风萧瑟的深秋,而“悲秋”又是从宋玉起开创而形成的传统意境。且,“凄切”之声又响在耳边,其悲凉之意更增添了一分。寒蝉体积虽小,看似微不足道,但仅“寒蝉”一入眼(/入场),其整个深秋、悲凉、愁绪之意便跃然纸上,不必再赘言,读者便早已心领神会。仅四字“寒蝉凄切”,便奠定了整篇词的基调,而四字概括得极为精妙而传神。此为一层。然后,放佛随着主人公的抬头远望,镜头拉长,那延绵不绝的长亭,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似乎都像是为主人公而设,放佛在幽幽地诉说着无法逃避的离别。抬头望去,尽是离别之景物。并非周围景物仅有长亭而已,然而入眼的却只有长亭,正表明了主人公的满心离愁别绪。再一望,那夕阳西落,暮色十分,一日的美好将尽,放佛象征着“你我”之美好姻缘也将随之而尽。第二层,对着送别的长亭,在这傍晚时刻,“我”心如何不感伤?不仅如此,第三层的环境描写,将氛围烘托得更为抑郁难耐,即“骤雨初歇”。深秋之傍晚,已觉寒气,然而加之秋雨,更令人觉得无法抵御的寒气逼人。天冷而心亦寒。正所谓“秋风秋雨愁煞人。”而且,骤雨已既停,表明船即开,分手的时间迫在眉睫。此三句十二字里,包含了三层氛围的营造及环境的描绘,层层递进,十分精妙而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时间、地点,背景和场景。字有限而意无穷。 虽然“都门帐饮”,却并没有江淹所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那种豪迈和欢快的气象,有的只有“无绪”,心情的起伏不定,难以平复。正留恋处,此时“兰舟催发”,已经容不得再叙儿女别情。这种无奈,情何以堪?“盖写未别之情景,已凄然欲绝。” 然后,镜头从周围环境转向了主人公。“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这几个词将两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执手”,也许曾有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山盟海誓,而今“执手”的时间却已分秒可算;“相看”,这或许是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见面;这心里纵有千言万语,此刻却说不出口,也许不必再说出口,曾惺惺相惜,自然明白“我”心;默默之中,只有眼泪不止,哽噎不断。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将离别人心中复杂而微妙,伤心落魄而难以言表的内心情感勾勒出来。将情感表达得有隐有显,回环而不绝,绵密而细致。 “念去去”两句,大气包举、直抒胸臆,放佛要在心中大声哭喊、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看似言景而又实指人情。主人公忧伤惆怅弥漫及心情的无比沉重,与此时此地的大背景融为一体,放佛漫天弥漫的已不再是雾霭,而是无法抑制的离别的惆怅,满江奔腾流逝的不只是江水,而是离别的哀愁。此处,情缘于景而甚于景,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高中历史三宋明理学

三宋明理学 重点知识解析: l.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和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影响 ⑴社会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的成分,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⑵基本观点: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其基本观点包括:“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要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的内在之“理”;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 ⑶影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朱熹的学说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理学”名称的由来及核心内容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 “二程”兄弟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开始用“理”来代替,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就是将个体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程朱理学把“天理(即三纲五常)”和“人欲(指一切违背三纲五常的动机和行为)”相对立,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3.宋代理学的发展过程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阶段。 ⑴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当时的一些儒学家有感于五代时期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传儒家道统说,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中,已经开始用“理”这一概念,只是尚未置于哲学的最高范畴加以阐述。 ⑵北宋时的张载和“二程”被视为奠基人。张载以“气”为万物的本体,“二程”以“理”作为万物的本体,并对“气”和“理”这对重要的范畴各自作了论述。“二程”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张载和“二程”提出的命题,成为宋明理学的命题,从而将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⑶南宋时期朱熹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教及诸子之说,建立了一个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成为集大成者。同时期,在理学内部还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陆九渊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奠定了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基础 4.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