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doc

合集下载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

收稿日期:2014-02-21作者简介:韩玉亭(1989-),女,河南商丘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

∗∗∗第34卷第7期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7月Vol.34No.7Journal of S uihua UniversityJul .2014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摘要:融合教育自萨拉曼卡宣言提出之后,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为特殊教育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社会融合教育是专指自闭症儿童的有关社会功能完善的教育和干预模式,在此背景下,文章从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基本条件、安置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自闭症社会融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发展障碍;社会融合教育中图分类号:G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4)07-0086-05韩玉亭(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融合教育自首次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进入到普通班级就读。

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界流行的趋势,其目的是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1]。

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使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对他们人权和教育权的尊重。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俗称“特殊教育之王”,是一种起病于幼年的、全面性的心智障碍。

它是由Kanne r 于1943年首先提出并命名的。

其主要特点是在三岁以前发生,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有固着性、刻板性行为;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冷漠,缺乏社会互动和眼神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极差。

融合教育为在行为、语言与社会交往等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的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是理想的教育安置形式。

但不同于聋哑、智力落后和肢体残疾,自闭症最核心的特征是孩子的社会功能受到损害,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这种社会性发展障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需要不同于其他障碍类型的特殊的康复教育形式。

孤独症融合教育教学案例(2篇)

孤独症融合教育教学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对孤独症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送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然而,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他们在普通学校的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开展了一次融合教育教学实践。

二、案例描述1. 学生基本情况小宇(化名),男,10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

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

在学校,小宇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2)与同学交流困难,难以融入集体;(3)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发脾气;(4)学习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 教学目标(1)提高小宇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专注于课堂学习;(2)培养小宇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3)帮助小宇学会情绪管理,使其情绪波动得到控制;(4)改善小宇的学习习惯,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3. 教学策略(1)采用多感官教学方法,提高小宇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小宇的注意力。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宇的沟通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小宇与同学进行交流,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小宇学会控制情绪。

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小宇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4)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高小宇的作业完成质量。

教师针对小宇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给予适当的辅导。

4. 教学实施(1)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感官教学手段,使小宇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利用教具和图片,使小宇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小宇积极参与,鼓励他与同学交流。

例如,在制作手工艺品时,教师让小宇负责某一环节,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

(3)情绪管理训练中,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小宇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融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方式正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在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与非孤独症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本文将探讨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并讨论融合教育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融合教育。

一、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正面影响1.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融合教育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交流能力。

在与非孤独症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

与此同时,非孤独症儿童也能从孤独症儿童身上学到宽容、理解和同理心。

2. 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融合教育提供了一个正常学习环境,孤独症儿童可以与其他同学一同学习,接受全面的教育。

他们可以观察和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行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同时,融合教育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适当的支持和辅助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在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需要独立完成许多日常生活技能和行为,如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锻炼,孤独症儿童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二、融合教育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首先,融合教育有助于消除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隔离感,提供正常的学习环境和社交机会。

其次,融合教育能够促进孤独症儿童与非孤独症儿童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认知能力。

此外,融合教育还能为非孤独症儿童提供面对不同能力学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包容性和同理心。

2. 挑战融合教育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融合教育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以便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其次,融合教育还需要建立适合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如无障碍设施、辅助工具等,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

此外,融合教育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支持孤独症儿童的发展。

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案例(3篇)

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自闭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交、沟通和兴趣等方面的障碍,往往难以适应普通学校教育。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让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环境中接受教育,与正常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

本文以某市一所小学为例,探讨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的实践案例。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杰,男,10岁,患有自闭症。

从小杰开始上学以来,他的父母一直关注他的教育问题。

由于小杰的社交能力较弱,沟通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小杰的父母希望通过融合教育,让小杰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校融合教育实施情况1. 教师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教育方法、沟通技巧等。

通过培训,教师们提高了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2. 个性化教学方案针对小杰的特点,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方案包括:(1)小杰的座位安排:将小杰安排在教室的前排,以便教师能够随时关注他的学习情况。

(2)教学内容的调整:根据小杰的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他的生活经验。

(3)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杰的学习兴趣。

3. 社交技能训练学校为小杰提供了社交技能训练的机会。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小杰提高社交能力。

4. 家校合作学校与小杰的父母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沟通小杰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三、案例实施效果(一)小杰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通过融合教育,小杰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二)小杰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在社交技能训练和教师的帮助下,小杰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参与集体活动,并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

(三)小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得到改善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小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邓猛)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邓猛)

行为问题的功能
想逃避 想获取注意 感官刺激 要求明确的东西
Durand (1990)
行为动机评量表
改变行为的三个介入点:
前因 行为 后果
相关的个人特征
正向行为支援四大策略
1. 前瞻性的预防
Prevention with a vision Skill Building
2. 良好行为的拓展
过程描述
• 今日气温骤升,九点排练绘本剧。烈日下,孩子们穿着服装、带着头 饰,排完一遍,早已大汗淋漓,家长们先是在舞台前列队拍照,时间 一长,有的也退到树荫下休息。 • 总导演王老师和孩子们始终在一起,反复斟酌、熟练每一个动作和站 位,没有一个孩子想要放弃,也没有一个孩子喊哭,尽管心里已经热 得难以忍受。 • 总打杂江老师窜上窜下,一会帮着排练儿歌,辅导动作和表情;一会 做孩子工作,尽管你不站在舞台中央,也许每人给你喝彩,你也要认 真对待,因为你的家人在乎你,你的每个眼神和动作都在他们眼里, 你是他们的主演;一会在台前幕后拍起了花絮,还采访休息的演员们; 一会和导演商议演出的种种细节;一会和家长商议收集资料制作纪录 片。 • 今天的排练效果已经达到上台演出的水平。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邓猛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一、前言
例1:阿文每天都在搞事
启示:
• • • • 专业支持的确很重要! 学校生态的改变更重要! troubling 还是 troubled behavior? 融合提倡的是很多美好的东西。
例2:融合教育绘本剧
亲子绘本阅读分享,
• 一位爸爸声情并茂讲述《大猩猩》,感动 了孩子们。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美妙的 不是播音员的声音,也不是歌唱家的歌声, 而是爸爸妈妈饱含深情的声音,字字真情, 句句浓情。爱孩子,就给他多讲故事吧。 再富裕的生活也比不上一个给孩子讲故事 的爸爸或妈妈。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融合教育中的支持——“从教师到同伴”学生在班级中达到:1物理的融合2社会的融合3功能的融合1,物理融合指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班级上课,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2,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学生能够被班级其他学生所接纳,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向的沟通和互动;3,功能融合是指特殊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学习,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普教与特教合作的支持模式*协助模式*观察式*巡回指导式·集体活动中的支持*幼儿园一日常规中的支持1,运用视觉提示2,运用时间安排3,运用空间位置安排4,运用提前预知*集体教学中的支持1,运用主题教学提供支持2,运用区域活动提供支持3,分享阅读课上得支持·教师引导下的同伴支持*同伴选择*生活常规中的同伴支持*区域活动中同伴的支持*同伴是求助对象*从同伴发展成固定的玩伴·融合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就是承认儿童的共性,尊重儿童的天性。

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

*充分体验亲自互动的乐趣,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往欲望*通过脱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感觉适应力*增加游戏体验,交往对象从父母扩展到他人*创设热闹的气氛,吸引孩子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变换不同的玩法,保持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增加生活体验,扩充游戏的内容,培养想象1,搭积木2,橡皮泥*和小朋友产生互动,学习交往的相互性,在交往中发展语言1,习惯和小朋友在一起2,在互动中学习交往的相互性3,在交往中发展语言*在游戏中学习规则*合作游戏需要心理解读能力·早期融合教育的干预思路融合教育强调孩子在最小限制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便于孩子参与性与独立性的提高。

我们所强调的独立性与参与性,就是孩子的自主性,活动的积极性。

*获得安全感1,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陌生的环境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以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 自信心不足影响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2,如何促进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营造幼儿园真正接纳的氛围,尊重孩子的特点,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因素- 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信,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因素*培养适当行为1,学会适当的方式和小朋友交往-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常见问题行为表现与原因-如何解决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问题2,加强孩子对集体环境的理解3,培养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兴趣4,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培养共同关注力1,如何运用游戏训练孩子的共同关注力- 从对物体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主动关注- 通过互动游戏加强对人的关注能力- 小组活动中的关注里培养2,生活中的共同关注力培养3,训练中的误区影响孩子共同关注力*培养参照学习能力1,什么是参照学习-模仿是参照的前提-参照不同于听指令,它强调主动性2,如何运用游戏提高参与学习能力、-玩扑克牌比大小-东西藏到哪里了3,生活中的参照4,认知水平的不同导致参照能力的差异5,训练中的误区影响孩子参照学习能力*培养意图理解的意识1,儿童的意图理解能力是如何发展的2,孤独症儿童意图理解方面的特点3,如何培养孩子意图理解的意识-提高对自己的关心程度-扩大对周围人和事情的兴趣-经常得到积极的肯定-敏感度意识到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并且注意加以保护-意图理解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到。

浅析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析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析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摘要:孤独症儿童是一群面临独特学习和社交挑战的儿童。

融合教育旨在将这些儿童纳入普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

然而,融合教育在实践中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从教育资源不足、社交适应困难等角度,探讨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我们可以促进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实现他们的潜力。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问题;发展策略引言:孤独症儿童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出与人际交往互动、社交沟通和行为特征方面的困难。

融合教育旨在将孤独症儿童纳入普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然而,融合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教育环境的适应性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下,孤独症儿童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

普通学校的环境可能过于刺激和复杂,对孤独症儿童来说,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困扰,而且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大班级的教学环境可能会带来困扰。

这种环境下,教师可能无法给予每个孩子充足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更多个别化教学和关注的孤独症儿童。

此外,大班级环境中的学生互动可能会增加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压力,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其次,学校环境中的噪音和人群也可能对孤独症儿童产生过度的刺激。

许多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例如,他们可能对声音、灯光或大量人群感到不适。

在充满吵闹声和人群的学校环境中,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产生逃避行为。

再者,孤独症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结构和例行程序,而普通学校的环境可能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例如,他们可能对课程的变化或不确定性感到困惑和不安,而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适应。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教室的布局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安静的角落,让孩子们可以在需要时独自静下来。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究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究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究摘要:融合教育起源于上世纪,对于我们孤独症的孩子来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那融合教育是我们孤独症孩子的必经之路。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身患孤独症的儿童开始接受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所开展的融合性教育,但是就当前的社会认知来说,孤独症仍然是一种病态的、异于常人的疾病的一种心理缺陷疾病。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孩子“有病”应该接受治疗,而且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现今的医疗手段对于孤独症这种广发性的神经发育障碍还未有治愈的手段、也没有开发出特效药对孤独症进行治疗,目前对于孤独症的治疗来说最为有效的就是教育干预,通过对教育进行干预,使得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经有关研究表明,在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孤独症儿童比不在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交际能力更好。

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通的学校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认可,将孤独症儿童放入到班级群体进行融合,这种形式是我国针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趋势。

1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就现在的医疗条件而言,孤独症症还无有效的医学手段可以治愈,教育干预是目前缓解孤独症儿童症状最为有效的方式,在未来将孤独症儿童放入特殊学校、康复机构、入普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我国目前对特殊儿童的主要安置方式就是将特殊学生安置班级群体就读、让特殊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但是就目前融合教育的现状来看,融合教育的融合深度和广度是明显不够的,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孤独症儿童的的接受度不够高,带有有色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给予不了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关注度,他们的思维还是以一种看待病人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而社会上对孤独症儿童所带有的偏见也影响到懵懂无知的儿童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融合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无法有效的接受融合教育所给他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残健儿童融合活动方案

残健儿童融合活动方案

残健儿童融合活动方案1.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残障儿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促进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开展残健儿童融合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残健儿童融合活动方案,旨在为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提供一个共同成长和交流的平台。

2. 活动目标•促进残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发展。

•增强残障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正常儿童的包容心和理解力,让他们懂得关爱和帮助残障儿童。

•通过共同参与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活动内容3.1 创意活动角色扮演在这个活动中,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扮演,并组成小组进行合作。

每个小组都会有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他们将共同制定角色扮演的剧本,安排角色扮演的时间和场地。

通过这个活动,儿童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困难和不同,培养互助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手工艺制作手工艺制作是一个非常适合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参与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可以提供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贝壳、线等。

儿童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

同时,正常儿童可以帮助残障儿童解决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增强他们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3.3 健康运动竞赛针对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不同特点,可以设计一些适合所有儿童参与的健康运动竞赛。

比如,进行踢球、跳绳、接力赛等小型的团体竞赛。

通过这些运动竞赛,儿童们可以锻炼身体,同时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活动实施4.1 活动地点和时间可选择在学校、社区或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场所进行活动。

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在周末或假期期间,以确保更多儿童能够参与。

4.2 活动组织和协调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可由学校、社区和相关专业机构共同承担。

具体可以成立一个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后期评估工作。

同时,也需要招募一些志愿者来协助活动的开展和服务。

社区融合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康复

社区融合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康复

社区融合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康复融合教育模式在特殊孩子的群体中,不算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特殊孩子的教育中,融合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有着自身发展障碍的孤独症儿童,必须在康复训练的时候植入特殊的辅助,而这种特殊的辅助就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社区融合”。

社区融合是孤独症儿童不可缺少的康复过程社区融合是一直很多人倡导,但却鲜有实行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中的模式,它对对象、环境、内容等多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涉及的生活领域比较广,很多都是因为实施的不易而夭折,但是社区融合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中的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了解和掌握社区融合的真谛,是很有必要的。

明确社区融合的对象和目标而“社区融合”是专指孤独症儿童(包括类似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这是与其他聋、哑、盲、肢体残疾、智力落后等特殊人群不同的地方,并且一定要明确“社区融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家庭融合、社区融合、幼儿园融合、学校融合的教育训练过程,重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成为具有社会性的人,最终能够实现孤独症孩子与社会的融合。

以其他功能康复为目标的训练,不适用“社会融合教育”。

社区融合需要更广泛的融合场所很多人都狭隘的以为社区融合单单指的是社区的一个地方,这种想法就片面的理解了社区融合的意义。

社区融合并不仅仅是孤独症儿童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的融合教育,还指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校中的随班就读情况,社区融合教育涉及与孩子生活有关的众多的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各种社会活动,涉及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群。

例如,孤独症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与父母家人之间,与家庭生活的规则之间,同样会表现出排斥与干扰;在社区活动中,他们也同样会表现出与公共规则的格格不入,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障碍和行为控制障碍。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正常人群存在的地方,处处都是孤独症孩子融合的场所。

要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特定的实施者孤独症儿童的融合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智力开发、自理能力锻炼、自我意识教育、语言应用训练、人际交往学习、行为规范培养等。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引言孤独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社交交流困难、重复行为和兴趣以及受限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孤独症儿童通常被送往专门的机构接受教育和治疗。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纳入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

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心理特点,提出相关的教育和支持措施。

一、案例概述小明(化名),7岁,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小明在社交交流上存在明显的困难,常常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他对特定的兴趣和活动表现出过于强烈的热情,同时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

在学校,小明通常与其他同学保持疏离,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方案小明所在的学校实施了融合教育方案,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和支持。

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小明的特点和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校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为小明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辅导老师在课堂上协助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并指导他进行社交交流训练和情绪管理。

学校鼓励其他同学与小明进行互动,促进他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合作。

三、心理特点的分析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小明的心理特点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支持。

小明在教育环境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业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活动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热情和专注度,常常表现出出色的学习成绩。

小明在社交交流方面的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学校的支持下,小明开始逐渐参与集体活动和与同学互动,他与一些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逐渐融入了学校的大集体。

四、教育和支持措施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增强对孤独症儿童的关爱和理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支持方案,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教育和辅导。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1. 引言1.1 简介融合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旨在将不同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与一般教育学生放在同一教室学习和互动。

在这种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关注。

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

这些特点使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不仅需要满足其特殊的学习需求,还需要促进其与其他学生的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支持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个具体的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并从中总结出对于其他类似情况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分析融合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个案研究,我们将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和促进他们的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更多关于孤独症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深入研究孤独症儿童个案,我们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指导,推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全面发展,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和自我实现。

2. 正文2.1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特点1. 社交困难:孤独症儿童常常缺乏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难以理解和运用非语言交流,因此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比较孤立和封闭。

2. 沉浸特长:部分孤独症儿童具有超凡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他们会对某个领域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和热情,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其他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忽略。

3. 情绪不稳定:孤独症儿童往往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出现攻击性或退缩的行为,这会给融合教育带来挑战。

4. 特殊感知:孤独症儿童可能对感官刺激有着敏锐的感知,对某些声音、光线或触觉过敏,这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交场合的表现。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引言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等特点。

孤独症儿童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常常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有机会接受更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和辅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某融合教育机构中一位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教育方式以及相关挑战和对策。

一、个案描述小明(化名)是一位6岁的孤独症儿童,在学校中表现出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情绪控制困难、以及刻板重复行为。

他在传统教育环境下表现得非常被动,无法适应常规的课堂教学和社交活动。

他的家长决定将他转入融合教育环境中,希望他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特点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能够接受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这种教育环境强调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困难。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安静、稳定的需求,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支持,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教育方式在融合教育环境中,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别化教学: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化发展需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他们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情绪控制困难等问题。

2. 社交技能培训:通过特别设计的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孤独症儿童提升社交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3. 情感管理训练:通过情感管理训练课程,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避免情绪爆发和自闭。

4. 合作学习: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团体活动和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相关挑战和对策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孤独症,学习相关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个案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需求。

《2024年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范文

《2024年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范文

《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影响儿童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神经发育障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自闭症认识的加深,融合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融合教育旨在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技能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个案,探讨其教育过程、成效及面临的挑战。

二、个案背景本个案中的幼儿(以下简称小明)年仅五岁,被诊断为自闭症。

小明的家庭背景普通,父母对小明的教育问题非常关注,并积极寻求各种资源和方法来帮助他。

由于小明年龄尚小,父母希望能在早期为其提供适当的融合教育,以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社交和沟通技能。

三、教育过程1. 教育计划制定针对小明的特殊需要,教育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融合教育计划。

计划中包括了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活动安排等,旨在为小明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2. 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家长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进步和问题。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为小明提供家庭支持。

3. 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游戏化教学、社交技能训练、情感支持等,以帮助小明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

4. 融合环境建设学校积极营造融合环境,鼓励普通儿童与小明互动,促进其社交技能的发展。

同时,学校还为小明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四、教育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小明在社交和沟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互动,参与集体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此外,小明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些进步离不开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小明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平衡小明的特殊需要与普通儿童的教育需求是教育团队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如何为小明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社交机会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团队采取了以下对策: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自闭症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小明提供支持和帮助。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现在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对于怎样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式的自然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训练中融合教育的理念也做得不错,但是在进行干预性训练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开始懊恼自己,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以及儿童的整个康复训练。

孤独症儿童在家庭训练中,老师一再指导的是:要保持一定的弹性调整,循序渐进的加入家长想要达到的目标。

对于孤独症儿童在家庭训练中常用的融合教育的策略,有些家长也掌握了一部分,而且做得也很好,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

首先,做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我们要了解的是,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日常常规性训练过程中,儿童的行为是会形成一种阶段性的,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而产生不同性质的行为现象,而后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家长同样的采用了自然训练法以及融合教育的策略介入了整个的干预过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又或者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没几日又有另一个问题出现,这时的家长就会不知所措的觉得孩子没救了。

对于在家庭训练过程中如何运用融合教育的策略,则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这里包括了很多细节性的延伸,可以帮助在常规训练中解决孤独症儿童频频出现的问题。

而在家庭中进行融合教育,我们一定要谨记一个原则,就是我刚刚提到了训练中要保持弹性调整,渐进的加入目标。

只有这样,在与孤独症儿童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儿童不专心,搞不清楚状况,与游戏互动差等等一些问题。

家庭训练,首先是以家庭为平台,以平等为准则,以多元化为理念,以生活为目标,进行家庭融合式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利用这个天然的平台进行有结构有层次性的康复训练。

一善用例行性的活动。

例如:早晨起床穿衣,要排队做操后整齐的进入教室,课间排队入厕,放学和老师手拉手排队下课等等。

二善用团体以及家庭力量。

例如:家庭里的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同学,朋友。

三善用示范与引导。

例如:示范者的示范要夸大,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合理的引导要在关键是才有效,训练过程中要多示范与引导,少纠正与指责。

特教老师融合教育案例(3篇)

特教老师融合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融合教育强调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使其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本案例以一位特教老师为例,探讨其在融合教育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二、案例介绍(一)学生情况小明,男,10岁,患有自闭症。

从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社交能力较弱,无法与同龄人正常交流。

进入普通学校后,小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

(二)特教老师情况李老师,女,35岁,从事特教工作8年。

她有着丰富的特教经验,对融合教育有深入的理解。

在接到小明的教育任务后,李老师决定采取融合教育的模式,帮助小明融入普通学校。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前期准备1. 了解小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特长等,以便为其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 与小明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小明在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3.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融合教育的理念,争取家长的支持。

(二)实施过程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特点,李老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李老师采用游戏、故事、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社交技能训练李老师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社交技能。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合作,提高了其社会适应能力。

3. 家校合作李老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 定期评估李老师定期对小明进行评估,了解其在融合教育过程中的进步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方案,确保教育效果。

(三)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小明在语言表达、社交能力、学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能够与同龄人正常交流,参与学校活动,逐渐融入普通学校。

四、案例反思1. 融合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特教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与分析共7页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与分析共7页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与分析共7页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与分析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其特征包括社交与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以及狭窄的兴趣爱好。

随着对孤独症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探索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

本文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与分析,旨在探讨融合教育的优势、挑战以及对孤独症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

一、个案研究孤独症儿童小明(化名)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的融合班级。

他在入学之初表现出明显的社交困难,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常常在课堂上自我封闭。

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支持后,小明逐渐适应了融合教育的环境,与同学们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他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以及自理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融合教育的优势融合教育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与正常发展儿童接触的机会,从而促进其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孤独症儿童在与同龄人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语言,培养自己的交流技巧。

同时,融合教育也为正常发展儿童提供了一个体验多样性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力。

三、融合教育的挑战然而,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课堂环境普遍存在噪音、光线等刺激过强的问题,这对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形成了干扰。

其次,一些普通教育教师在对待孤独症儿童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此外,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和学习风格与正常发展儿童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教育方案和支持措施。

四、促进孤独症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为了更好地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融合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课堂环境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刺激和干扰,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此外,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也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

五、小结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领域。

通过对个案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融合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首先介绍了融合教育概念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教育需求,接着探讨了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所面临的挑战。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融合教育对其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总结了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理解,为相关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融合教育环境、孤独症儿童、个案研究、教育需求、挑战、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融入到普通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

这种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需求。

孤独症儿童是一群在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存在发展障碍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来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的表现、教育需求以及相关挑战,对于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分析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措施。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特点和需求,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表现和特点,以及他们在学校中面对的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教育需求和困境,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支持措施,帮助他们在学校中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体验。

本研究还旨在探索个案研究方法在研究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性,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促进这一群体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2. 正文2.1 融合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融合教育是指将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学生融入同一个教育环境中,通过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实施指南 2021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实施指南 2021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实施指南 2021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孤独症儿童是一群需要特殊关爱和支持的群体。

孤独症日融合教育活动方案

孤独症日融合教育活动方案

孤独症日融合教育活动方案On the occasion of Autism Awareness Day, we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rogram aimed at fostering integ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and their peers. The program will revolve around several key activities designed to break down barriers,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e mutual respect and appreciation.值此孤独症日之际,我们提出一项融合教育活动方案,旨在促进自闭症个体及其同伴之间的融合与理解。

该方案将围绕一系列核心活动展开,旨在打破隔阂、增强沟通,并促进相互尊重与欣赏。

Firstly, we will organize interactive workshops where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their classmates can engage in fun, structured activities that foster teamwork and social skills. These workshops will be facilitated by trained professionals who are experienced in working with autistic individuals.首先,我们将组织互动式工作坊,让自闭症儿童及其同学共同参与有趣、结构化的活动,以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会技能。

这些工作坊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指导,他们擅长与自闭症个体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
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星星点灯----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100,000)申报项目信息项目名称:星星点灯---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项目项目领域:康复医疗类申请金额:99800万执行地点:**地区执行时间:龄划分融合班组,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初步掌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三)中期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系列社会融合教育游艺活动,重点改善孤独症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成为具有社会性的人,最终能够实现孤独症儿童与社会的融合。

(四)长期目标:帮助家长掌握“五大领域”的融合教育内容和方法,让患儿从隔离教育向融合教育转型。

融合教育活动开展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提高融合教育活动质量,建立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微信群;建立融合教育广角,使参训儿童总有效率达95%以上。

项目内容:1、在****公园儿童游乐场建立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广角“,每周星期日孤独症儿童可持“邻居项目”入场券免费参加各种娱乐游戏。

2、在**卡思奇学校邮政路分校建立“星星宝贝”融合活动中心,孤独症儿童可凭“邻居项目”活动证免费参加各种融合课及活动。

3、在****社区建立孤独症儿童启智绘画班、亲子合唱团,每双周星期日开展活动。

4、每周组织1次和正常小朋友一同参加的多元智能开发融合游戏课,每节课90分钟。

5、每周组织2次和正常小朋友一同参加的多感官融合游戏课,每节课90分钟。

6、每周组织2次和正常小朋友一同参加的沙盘游戏,音乐游戏、每节课30分钟。

7、每月组织1次手工艺展、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故事、诗歌、儿歌表演、大合唱比赛、联欢会等活动。

8、每季组织1次大型融合活动,如:“家乡美一日游”“我是小农民采摘”“春游”“手拉手夏令营“找宝”“爬山”等活动9、开展一次“找朋友集训营“10、举办一次走进阳光孤独症儿童亲自运动会进度安排:筹备阶段(第1个月—第2个月)1、举办项目启动仪式,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进行宣传,吸引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广泛参与。

2、项目人员的岗前培训,签订责任状。

3、制定工作制度和规范和活动方案。

4、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关系。

5、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实际需求。

6、购置开展服务所需的办公用品,对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
摸底登记,建档立案。

7、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化能力评估。

实施阶段(第3个月—第10个月)1、“星星宝贝”融合活动中心揭牌仪式;3月中下旬社区孤独症儿童启智绘画班、亲子合唱团正式成立;4月上旬江滨公园儿童游乐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广角正式挂牌成立;聘请业内专家开展1次为期2天(共12个课时)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专业知识讲座,开展个别化课程对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一对一指导及家庭入户指导;结合“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开展大型广场宣传和广场游艺活动。

2、举办春游活动;“春天在哪里寻宝活动”;在江滨公园举办庆“六一”亲子游戏比赛;组织多元智能融合游戏、感觉统合、多感官融合游戏、沙盘游戏,音乐游戏工艺展、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故事、诗歌、儿歌表演、大合唱比赛、联欢会等活动。

开展1次为期1天(6课时)家长融合教育实操培训和1次(4课时)家长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接待日常咨询的家长,开展个别化课程指导;3、组织一次镜泊湖一日游活动;开展1次手拉手交朋友活动,组织孤独症儿童及家长走进正常学校、幼儿园为期2天(共8个课时)和正常小朋友一起上学、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一起放学。

感受正常学校、幼儿园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

举办“走进阳光孤独症儿童亲自运动会”开展一次“找朋友集训营“总结评估阶段(第11个月—第12个月)1、进行中期自查,
评估项目的进度、效果,及跟进建议。

2、进行终期评估,开项目总结会,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孤独症儿童及家长受益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地方及时整改,便于今后更好让服务对象享受完善的服务。

服务指标1、开展2次为期4天(24个课时)家庭融合教育实操培训;指标痕迹:签到表、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微博报道、网站报道2、大型郊游2次;交朋友活动8次;参观、体验课4次指标痕迹:签到表、活动照片、微博报道、网站报道3、组织多元智能融合游戏10次、感觉统合、多感官融合游戏、18次、沙盘游戏,音乐游戏18次、手工艺展、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故事、诗歌、儿歌表演、大合唱比赛共计10次、联欢会2次、指标痕迹:活动照片、微博报道、网站报道4、开展2次室外活动;举办“走进阳光孤独症儿童亲子运动会”1次、“找朋友集训营“1次5、为孤独症儿童开展160个课时(每星期4课时,每月16课时,共计10个月)个别化融合教育课程指导;痕迹指标:照片、课程记录表、康复对比报告6、为孤独症儿童家庭开展20个课时上门指导;痕迹指标:照片、家访记录表7、为100个孤独症儿童进行融合教育训练评估;痕迹指标:照片、评估报告8、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专业知识大型公益讲座2次预期成效:开设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课堂,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患儿开展融合教育,是未来对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发展方向。

融合教育,是承继“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教育方式是以经
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融合教育教室和一般小学教室的摆设不一样,不是排排坐的对着黑板、看着老师,而是分小组上课,很少写黑板却有许多辅助教具,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小朋友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孤独症儿童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

虽然融合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有许多幼儿园都开展了这个服务项目,**卡思琦儿童智能开发学校就专门设置融合课程,融合教学训练班,让孤独症孩子有机会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这一方面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正常孩子的优秀品质,从小学习助人为乐,帮助弱者,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通过对孤独症融合教育各项活动的开展,提升孤独症儿童家庭的交流互动能力,使之更好的融入社会;通过家庭上门指导,提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个别化能力评估和个别课程指导,提升了孤独症儿童与人交往,生活自理、情感交流等能力,改善生活品质。

通过融合项目,逐渐转变家长的意识,让家长成长起来,成为孤独症儿童终身康复师,让孤独症儿童及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共享社会大家庭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创新性分析:第一,有着特指的康复教育对象它的教育理念、康复目标、教育训练内容、教育训练方法、教育训练形式,都是围绕孤独症儿童这一具有社会性发展障碍的特殊群体的康复需要而创设的。

第二、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

是通过家庭融合、社区融合、幼儿园融合、学校融合的教育训练过程,重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成为具有社会性的人,最终能够实现孤独症儿童与社会的融合第三,包含更广泛的融合场合。

包括了孤独症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融合教育,在社区活动中的融合教育。

涉及与孩子生活有关的众多的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各种社会活动,涉及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群。

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较有着独特的创新。

就是对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不是仅仅理解为幼儿园和学校中的融合教育,它涵盖了孤独症儿童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任何正常环境、正常人群中的融合教育,特别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孤独症儿童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为孩子早日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风险分析:风险及1、问题:在开展室外的家长团队亲子活动中,可能会面**全问题。

策略:提前规划好活动地点及路线,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事
宜,制定相应的活动预案。

2、问题:服务对象家长不愿意参与室外活动策略:在家长中找到较活跃的人员进行引导,通过成功案例讲述获得了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项目经费预算序号类别用途明细金额1服务类支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评估档案;100个×180=1800079840元为孤独症儿童家庭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2次×40人×80=6400元走进阳光--孤独症儿童亲子运动会,奖品物品彩旗等租场地、奖品、彩旗交通费等10000元孤独症儿童“找朋友集训营租场地物品奖品交通费等租场地交通费奖品物质等8500元多元智能个别化融合教育一对一指导课程160课时×80元=12800元户外郊游、到学校幼儿园参观、体验学校的生活3次租车场地费等7500元沙盘、音乐游戏感觉统合融合课18课时×15人×40=10800元联欢会舞蹈、儿歌表演、大合唱比赛租场地、奖品、等5840元2人力类支出3次户外活动,服务对象参与的服务费补贴薪酬3次×服务者35人×120元=12600元126003宣传类支出宣传资料网站微信平台宣传牌匾制作宣传单1360元13604行政类支出办公耗材教具玩具办公用品等1000元10005其他类支出计划外支出财务审计费50000元5000合计998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