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黑龙江地区优质单片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龙江地区优质单片黑木耳栽培技术

关键 词
黑 木耳
单片
栽 培技 术
伸 缩 性 好 的 高密 度 聚 乙烯 塑料 袋 , 样 的塑 料 袋 与 菌 丝 亲 和 这 力 好 , 丝 与袋 不 易分 离 。 菌
文章 编 号 1 0 — 3 7 2 1 ) 5 0 3 — 2 00 85(020—050
近 几 年 来 黑 龙 江 地 区代 用 料 栽 培 黑 木 耳 生 产 , 渐 向 优 逐 质 单 片 黑 木 耳 的 栽 培 方 式 发 展 , 且 生 产 规 模 逐 渐 扩 大 。 针 而 对 这 一 发 展 趋 势 , 者 通 过 栽 培 试 验 及 生 产 实 践 , 结 出适 笔 总 合 优 质 单 片 黑 木 耳 栽 培 的优 良 品种 , 培 季 节 , 养 基 配 方 , 栽 培 菌 袋 制 作 技 术 , 耳 期 、 长 期 管 理 措 施 。现 介 绍 如 下 。 催 生
麓霹曩曩 , 可 以 用 玉 米 芯 、 秸 粉 替 代 部 分 木 屑 , 代 量 在 木 屑 也 豆 替
2 % 以 下 。 辅 料 主要 是 麸 皮 、 糠 、 粉 或 豆 饼 粉 、 膏 、 0 米 豆 石 石 灰 。 介 绍 两 配 方 供 参 考 。 ① 木 屑 8 % , 糠 1% , 粉 或 豆 0 米 6 豆 饼 粉 3 , 膏 07 , 灰 03 ; 木 屑 8 % , 子 1 % , % 石 .% 石 .% ② 0 麸 8 豆
机 , 搅 拌边 加 水 , 拌 均 匀 , 边 搅 含水 量 控 制 在 6 % , 0 即用 手 握 培 养 料 成 团 , 手后 团不 散 开 , 上 有 湿 润 感 。 后 用 装 袋 机 进 松 手 然 行 装 袋 , 料 时要 求 上 、 松 紧 一 致 , 尽 量装 紧 , 面 平 整 、 装 下 要 料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用菌,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并有多种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一些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1.基质选择:黑木耳栽培的基质可以选择木屑、稻草、玉米秸秆等,其中最适合的是大豆秸秆。

基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2.基质配比:黑木耳的适宜基质配比是大豆秸秆60%、花生壳20%、栾柏木屑10%和菜籽渣10%。

配比好后要进行混合均匀,以保持基质中的水分均匀分布。

3.需要湿度:黑木耳适宜生长的湿度在75%-85%之间。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可以通过定期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

4.适宜温度:黑木耳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控制好温度。

5.充足光照:黑木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菌种,但适宜的光照有助于其生长和发育。

可以选择透明的塑料薄膜或玻璃布进行覆盖,以提供足够的光照。

6.适宜pH值:黑木耳的适宜pH值在5.5-6.5之间。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基质的pH值,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环境。

7.每日通风:黑木耳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因此需要每日进行通风。

通过开启窗户或设置通风装置,保证菌体的正常呼吸。

8.及时喷水:黑木耳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给,特别是在子实体生长的时候。

喷水可以增加湿度和水分,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

9.控制灌水量:灌水过多容易导致基质过湿,影响黑木耳的生长。

因此,需要适时控制灌水量,不过度浇水。

10.病害防治:黑木耳易受到真菌病和虫害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病害防治。

可以使用适量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也可以选择天然的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寄生菌进行控制。

总之,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基质选择、配比、湿度控制、温度调节、光照、pH值、通风、水分供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黑木耳栽培有诀窍,注意这几点,大棚里种植也可以高产!

黑木耳栽培有诀窍,注意这几点,大棚里种植也可以高产!

黑木耳栽培有诀窍,注意这几点,大棚里种
植也可以高产!
首先是栽培季节的选择,黑木耳适合在春季进行栽培,因此,菌袋的接种期一般在1到2月,或者是前一年的12月,培养期限也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成熟期在15到25天,三月中旬扣棚提升温度,五月开始就能对黑木耳进行采收,基本上到七月份左右采摘就结束了。

菌袋进棚前准备的步骤,北方而言,一般选择三月初开始清理棚区的积雪,大棚的积雪要彻底清理,将地表裸露在地面,大棚四周边膜要压严实,保证在一密闭的状态下对大棚内的地表进行烘烤,解冻以后观察土壤的情况,在地表面撒一些生石灰,防止细菌滋生。

接着要在里面配备一些设施,比如说微喷系统,还有一些自动化设备,比如说水帘,风机以及可以提升温度和湿度的系统,还有地面覆盖也要选择园艺地铺,这种可能贵些,但是性能优越透水好。

最后是关于菌袋的管理,4月中旬大棚内部的土壤化冻达到25厘米以上,最低温度保持在零下3摄氏度以上,为防止菌袋聚集在一起升温,可以把每一排菌袋设置成一垛,这里面的温度保持在22度左右就可以了,每4到5天把菌袋上下对倒一次,对受伤的菌袋进行挑拣,直到菌丝复壮变白。

到了集中吊袋的日子以后,把绳子底部全部打结,菌袋
的袋口向下,在每两根吊绳的两头挂上细铁钩,吊完一袋再进行下一代的安装,每一串可以挂八袋左右,这样可以保持通风的状态。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

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黑木耳是我国利用和栽培最早的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多糖、三萜、黄酮等活性成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食品。

黑木耳现代规模化代料栽培技术在东北形成并推广至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形成了“北耳南扩”的产业新格局。

黑龙江省是中国黑木耳主产区,也是黑木耳良种良法的输出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方地区正值黑木耳春耳菌种、菌包生产,南方地区处于黑木耳出耳管理阶段,对黑木耳产业的影响极大。

现归纳总结黑木耳代料栽培关键技术,供行业同仁参考。

一、栽培季节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季节因各地环境条件而差异明显,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2季,春耳和秋耳。

春耳一般在11-12月份制作原种,待1-2月份原种长好后,后熟15-20天,2月中旬-3月初进行春耳菌袋生产,4月中旬长满袋,经过后熟,根据当地当年气候条件于4月末至5月初露地摆袋、开口催芽。

秋耳一般3-4月制作原种,6月中旬生产秋耳菌袋,8月初下地开口催芽。

在南方产区黑木耳生产1季,一般6-7月制种,8月上旬-9月下旬接种制袋,10月中旬-11月中旬排场,12月到翌年4月进行出耳。

如果采用设施立体栽培模式,生产时间提前约1-2个月。

二、栽培模式北方产区以“小孔短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南方产区以“小孔长棒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为主。

三、品种和菌种选择(一)品种选择根据黑木耳品种特性结合当地环境条件,不同的栽培季节,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选择国家或省级以上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或登记(备案)的品种,或者应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进行高效栽培。

(二)菌种选择选用菌丝洁白健壮、适龄、无污染的优质菌种,菌种生产必须按照颁布的食用菌菌种标准(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和NY/T1731-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的规定执行。

菌种生产单位应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黑木耳栽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又称“云耳”,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用菌。

它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黑木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帮助您实现优质高效的黑木耳栽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黑木耳的栽培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 环境选择黑木耳适宜在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选择栽培的地点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免过度湿度导致病虫害。

同时,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温度控制在15-25摄氏度为最佳。

2. 培养基准备选择优质的木料或麦秸等作为黑木耳的培养基,经过蒸煮和晾晒后,使其消毒。

然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袋中,密封好备用。

二、菌种接种黑木耳的菌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或由专业的菌种培育机构提供。

接种菌种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消毒处理将培养基的菌袋放入高压锅中,进行高温消毒。

消毒时间约为30分钟,确保杀灭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2. 菌种接种将消毒后的培养袋取出,放置在无菌条件下。

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纸覆盖,防止杂菌的侵入。

三、培养过程管理黑木耳的培养过程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1. 温湿度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黑木耳的生长至关重要。

温度控制在15-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以上。

可以通过喷雾、湿布等方法增加湿度,避免培养基过干影响发菌。

2. 光照管理黑木耳对光照要求不高,但长时间的日照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选择半阴暗的环境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射。

3. 通风管理保持培养环境的通风良好,有助于释放湿气和排除有害气体。

同时,通风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建议每天进行2-3次适量的通风。

四、生长期管理黑木耳的生长期一般为30-60天,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

1. 菌丝生长观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正常情况下,菌丝会逐渐覆盖整个培养基,形成一层白色的菌丝网。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黑木耳,又称云耳,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尤以小兴安岭地区的黑木耳质量优良、口感独特而著名。

黑木耳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多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且其胶质能清除体内垃圾,增强人体免疫力,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并保证绿色健康的生态种植,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

1.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所选用的黑木耳种子来自于小兴安岭地区。

栽培用的棚室、吊袋和栽培介质购自当地市场。

1.2.1 种蘑将黑木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等待其发芽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黑木耳发芽的时间视气温而异,一般在3-7天之内。

1.2.2 配制栽培介质在种子萌发的同时,可以配制栽培介质。

栽培介质主要由玉米秸秆、菜籽饼粉、蚯蚓粪、石灰等材料组成。

这个配方可以根据当地条件加以调整,但必须保证营养充足、湿度适宜,且能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和免受病虫害侵害。

1.2.3 编制吊袋将配制好的栽培介质装入塑料袋内,包好口,将袋口打结,并将打结的位置留下一段布,方便吊挂。

一般情况下,一个吊袋的栽培介质量不宜超过1kg,以保证黑木耳在吸收营养、生长伸展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将编制好的吊袋放在挂架上,注意保持挂架的平衡。

吊袋挂架的作用是保持吊袋的稳定,防止黑木耳滑落,同时保证黑木耳能够顺利从吊袋中长出并生长壮大。

1.2.5 黑木耳的养护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避免暴晒和强风侵袭,及时清除各类杂物和病虫害,以确保黑木耳生长健康。

2. 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2.1 栽培介质的配制对黑木耳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有规律的养护措施可以保证黑木耳的高产和品质。

3.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是可行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选择品质优良的黑木耳种子。

3.2 栽培介质的配制需要充分考虑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小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寒冷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黑木耳的生长。

黑木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为了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了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对小兴安岭地区的黑木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1. 适应性强: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泛。

2. 增加产量: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吊袋栽培可以增加菌丝的寿命,增加产量。

3. 提高质量:由于吊袋栽培可以有效控制黑木耳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黑木耳的品质提高。

4. 节约资源:吊袋栽培可以节约用地和资源,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环保健康:吊袋栽培的方式无需喷洒农药和化肥,比传统栽培方式更环保和健康。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黑木耳生长的有机物质,如麦秸、稻草等,进行消毒处理。

2. 多层叠加:将消毒处理过的有机物料进行多层叠加,形成3层左右的厚度。

3. 发酵处理:将叠加好的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处理,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促进有机物质内部的微生物的繁殖。

4. 培养菌丝:利用黑木耳种子或菌丝体进行接种,将接种好的菌丝均匀覆盖在发酵好的有机物料表面。

5. 吊袋安装:将培养好的有机物料装入编织袋中,进行吊挂,保持适当的通风和湿度。

6. 管理维护:根据黑木耳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通风、补光、喷水等管理维护工作。

7. 收获加工:当黑木耳菌丝长出后,适时进行采摘和加工,保证黑木耳的质量和口感。

1. 选址布局:选择对光照、通风和湿度条件要求较高的棚室,进行布置和设计,方便管理和维护。

2. 材料准备:准备好有机物料和编织袋等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状态。

通过实践应用,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在小兴安岭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方全日光露地栽培黑木耳新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北方全日光露地栽培黑木耳新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

北方全日光露地栽培黑木耳新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一、黑木耳的生活条件(一)营养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以锯末、玉米芯为主要原料,以锯末、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为主要的营养源,并辅一定量的麦麸、谷糠、石膏等,以提高木耳的质量和产量。

(二)温度黑木耳是耐寒怕热的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6℃,最适温度是22℃-28℃,在-40℃的低温条件下不会死亡,而超过36℃对菌丝生长不利。

子实体阶段的最适温度为18℃-22℃。

22℃以上耳片生长快,耳片薄,色泽淡;温度低,耳片生长慢,肉厚,色黑,所以春耳、秋耳较伏耳好,北方生产的比南方生产的质量好。

(三)水分与湿度黑木耳是喜湿性菌类,子实体的吸水能力特强。

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65%。

子实体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

黑木耳子实体能在较短暂的降雨或人工喷水时吸收大量的水分。

在较干燥的条件下,子实体短暂干缩,待吸水后仍能继续生长。

故在生产时要干湿交替,晴雨相间,符合黑木耳的生活习性。

(四)空气黑木耳属好气性真菌,不论在发菌阶段还是在出耳阶段,都应保持空气的新鲜,给以较充足的氧气。

(五)光照菌丝阶段一般不需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能正常的生长,但光线过强,易造成过早地形成原基。

子实体阶段,需要大量的散射光线。

在空气黑暗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易引起色泽淡等发育不正常的现象发生。

(六)酸碱度菌丝在PH值为4-7时均能正常生长,但以pH值5-6.5较为适宜。

二、黑木耳栽培季节的确定黑木耳的栽培分为春栽和秋栽二种,春栽的于2月份生产栽培袋,4月中、下旬即可下地催耳,7月上、中旬出耳结束。

秋栽的5月中、下旬生产菌袋,8月上、中旬即可下地催芽,11月上旬出耳结束(正常的发菌期为45-50天,养菌期为5-7天,催芽期7-10天,采耳期为45-60天)。

三、黑木耳生产的培养基配方(一)杂木屑80%、麦麸19%、石膏1%,石灰0.5%,黑木耳助长剂5g,含水量为55%-60%。

黑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黑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黑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黑木耳的栽培时间黑木耳的栽培一般要避开雨季,加之,黑木耳喜好低温的特点,一般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适合黑木耳的生长,木耳的采摘时间大致为4个月,共可以采摘3次左右,前2次采摘的数量较多,品质较好,在出产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

所以,科学地安排栽培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在7月末8月初进行制袋,10月进行刺孔,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木耳的采摘工作。

二、栽培料的配方及制作1、栽培料的配方黑木耳的生长过程是需要丰富的营养的,因此,必须对栽培料合理搭配。

一般而言,黑木耳的栽培料的配方有两种。

其一,木屑78%、麦麸12%,再加以适量的棉籽壳、石膏、石灰,同时保证含水量50%。

其二,木屑55%,菌草25%、麦麸10%,再配以棉籽壳、石膏、石灰、含水量50%。

此外,要保证辅料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菌袋的制备。

2、栽培料的制作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调配石灰、麦麸、石膏,并将它们混合起来,进行搅拌,直至均匀。

然后,将木屑放入其中,同样进行搅拌至均匀,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一次搅拌,进行一次过滤,当用手攥紧栽培料,有水渗出,但无水滴落下时就是最佳的含水量。

随着栽培料的搅拌,管理人员要同时进行装袋的工作,避免栽培料酸化,造成损失。

三、接种阶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利用接种箱进行接种的相关工作,通常情况下,每个菌筒,在接种时,要接种3穴,当菌筒内的菌种呈现出块状或者团状为最佳,每500g菌种可以接20筒左右。

套袋完成后就可以出箱了。

值得注意的时,在接种时,料袋的温度要与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温度相一致。

如果天气晴朗,接种的时间就可以选择在晚上。

同时,要确保菌种的质量,严格控制接种的时间,接种的时间要在30分钟以内,对接种箱内的湿度要合理控制,当薄膜塑料发生粘连,说明温度较高,此时,不适宜进行接种工作。

四、刺孔和养菌阶段刺孔的最佳时机是菌类充满菌筒,菌丝成熟,相关人员在进行刺孔时,孔的直径在4mm左右,孔的深度在5mm左右,每袋刺190个左右的孔。

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1、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单片或半菊花的黑木耳品种。

目前东北常用品种有适合东北气候特点、正规科研院(所)选育的长白7号、长白10号、黑916、黑958、黑丰1号、黑29、黑931、8603等。

特点是耳片黑大、肥厚、不烂耳、产量高,其中单片黑木耳产量高、质量好,但抗逆性稍差。

2、确定栽培季节:选好品种后,根据品种特性制作栽培袋。

一般早熟品种2月中下旬开始生产栽培袋;中晚熟品种应在元旦前后开始生产栽培袋。

3、菌袋制作(1)选择栽培袋:应根据不同灭菌方法选择不同材质的栽培袋。

采用高压灭菌应选择聚丙稀折角袋,常压灭菌选择聚丙稀或低压乙烯折角袋。

栽培袋规格及厚度为17×33 厘米,双面厚8~9毫米。

(2)培养料配方:硬杂木屑85.5%,麦麸10%,玉米粉2%,黄豆粉1%,石膏粉1%,石灰0.5%,pH值在7~7.5之间。

(3)培养料要求:木屑以陈木屑为好,硬杂木屑以柞木、桦木为好,玉米芯要新鲜无霉变,晒干后粉碎成绿豆粒大小,麦麸以大片新鲜的好。

(4)培养料酸碱度:通过添加石灰提高培养料的pH值,抑制霉菌的污染。

灭菌前培养料pH值在7.5~8.5之间;灭菌后培养料pH值降到6.5~7之间。

(5)拌料方法:将木屑、麦麸、玉米粉、豆粉、石膏按一定比例称好混在一起,混拌均匀,再将石灰放入水中,用石灰水溶液拌料,培养料含水量达60%~62%之间。

测定方法是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滴下为宜,用玉米芯和粉碎木屑拌后应闷1小时。

(6)装袋:装料时要边装边用手压实,要求稍紧些,中间打孔不变形,利于划口出耳,整齐一致。

装袋高度18~20 厘米,一般每袋装干料0.4 公斤,或湿料1.0~1.1公斤,然后将长16.5厘米、直径2厘米的周转棒插入栽培袋中间的通气孔内,并将袋口塑料折回袋口。

4、灭菌:采用常压或高压灭菌方式。

高压灭菌根据灭菌锅大小排放冷气2~3次,当压力达到1.2~1.5 公斤/厘米2保持2小时;常压灭菌多采用简易灭菌锅常压灭菌,灭菌时间8~10小时,注意中间不能停火降温,要加热水。

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V ol .37N o.12D ec.2021赤峰学院学报渊自然科学版冤J our nalofChi f eng U ni ver s i t y (N at ur alSci ence Edi t i on)第37卷第12期2021年12月我国食用黑木耳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1]袁无论在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上均受益匪浅遥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袁被众多的营养学家誉为野素中之荤冶[2]袁黑木耳是一种优质的胶质食用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给人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袁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袁蛋白质的含量堪比肉类袁营养价值极高曰铁含量是所有食用菌中最高的遥黑木耳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袁如滋肾养胃尧益气强身袁还能抗血栓尧降低血液粘稠度袁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袁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遥1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黑木耳隶属于真菌门袁担子菌纲袁银耳目袁木耳科袁木耳属袁也称木耳尧光木耳遥黑木耳的生长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遥一个是菌丝体阶段院由许多无色透明的管状菌丝构成袁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曰另一个是子实体袁供人食用的部分袁胶质袁是黑木耳的繁殖器官[3]遥子实体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袁会长成波浪状袁并且它的正面凹而光滑袁背面凸起袁边缘稍微上卷袁整个外形很像人的耳朵袁颜色又呈黑褐色袁所以称之为黑木耳遥2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我国是世界黑木耳主产区之一袁产量高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黑木耳生长袁主要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尧雨量充沛袁适合黑木耳生长袁其中袁黑龙江地区的黑木耳产量以及品质占全国首位遥我国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有很多种袁最早的是段木栽培技术袁段木栽培就是将砍倒的榆树尧槐树等树木木段作为培养基袁培养黑木耳袁这种栽培方法简单袁成功率高袁但是产量较低袁最主要的是破坏生态环境袁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袁我国尽可能不再用段木栽培黑木耳袁转变成地栽黑木耳尧代料栽培黑木耳等技术袁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袁又使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袁使黑木耳在高产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遥我国黑木耳产业历经了30年的快速发展袁在将来袁传统的段木栽培等技术生产定会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遥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袁人们对产品的安全尧健康等要求也变得更高袁会更偏向于安全尧高品质尧有营养的产品遥作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的黑木耳袁在栽培过程中不会喷洒农药袁不使用激素袁是典型的无公害纯绿色食品袁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遥并且袁绿色无公害的黑木耳袁产后的菌糠中富含有机质袁可以饲喂家禽和牲畜等袁还可作为有机肥有效改良土质袁为环境的改善献一份力遥3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3.1瓶栽黑木耳技术瓶栽黑木耳技术属于代料栽培袁代料栽培就是利用木屑尧废弃的秸秆尧树林中的废弃物及工业下脚料等物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方法遥选择适合当地的黑木耳菌种袁无病虫害尧生长温度范围广尧食物转化率高尧口感好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遥确定黑木耳的栽培季节袁瓶栽黑木耳技术一年可安排两次袁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遥选择栽培场所袁可以选在室内袁也可选择在室外遥若要室内栽培黑木耳袁温度尧湿度尧通气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袁需要注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王秀艳袁田慧敏渊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袁内蒙古赤峰024000冤摘要院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野素中之荤冶袁并且有野素中之王冶之称袁它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食用菌之一袁也是我国的特色产品袁以东北地区的黑木耳品质最优遥东北地区有多种黑木耳栽培技术袁其中以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和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最为常见袁不同的栽培技术有不同的特点遥本文针对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遥关键词院黑木耳曰食用菌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院S567.3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60X 渊2021冤12-0045-04收稿日期院2021-09-18. All Rights Reserved.意的是光照条件袁并且需要给室内通风袁以满足黑木耳对氧气的需求遥栽培场所附近环境应保持干净袁且有方便并干净的水资源遥配制培养料袁可以选择的培养料有很多袁比如棉籽壳尧木屑尧秸秆尧稻草尧玉米芯等袁这些材料必须保持新鲜尧干燥尧无霉变袁再根据本地的各项条件来选择配方和用量袁然后将培养料灭菌袁再接入提前选好的菌种发菌遥出耳管理及采收过程中袁要保持湿度遥在菌瓶开口上架后袁应在室内地面浇一次大水袁以水泥地面稍有积水为宜遥一般从开孔至出现耳基3-5d袁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曰原基至耳片分化约3-4d袁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5%曰耳片生长至成熟约6-7d袁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袁从开孔至采收第一潮木耳约需12h-1d袁其中除在采耳前后各停水1-2d外袁其他时间均应浇水保湿遥控制温度院出耳阶段室温以控制在23-24益最为适宜袁在此条件下出耳整齐尧健壮尧开片好袁最低不能低于20益袁最高不能短过26-27益袁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耳片的生长遥室温低于20益则耳片分化困难袁在18-20益时袁虽然湿度保持在正常水平袁但已分化的木耳生长不良袁其直径只有1-2cm袁商品价值低遥因此秋栽出耳后期要采取加温措施遥通风换气院黑木耳出耳期需要充足的氧气袁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很敏感袁会抑制黑木耳的正常生长遥因此袁室内瓶栽或其他室内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袁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遥尤其是夏季出耳袁因气温高袁室内空气湿度大袁要经常保持空气对流袁这不仅有利于出耳和耳片生长袁也是防止病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遥通风还要与喷水尧湿度调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遥喷水前通风袁喷水后1h停止通风曰高温季节早晚通风袁低温季节只在中午或下午通风袁喷水后若耳片较湿袁颜色较深袁应增加通风时间曰阴雨天气一直保持通风尧刮风尧干燥天气微风遥耳场内要保持空气清新流畅袁不能有郁闷的感觉遥增加光照院黑木耳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充足散射光和一定量的直射光遥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袁耳片肥厚尧色深尧品质好遥因此袁室内栽培除要求有充足的散射光外袁力求增加室内直接透射光遥据观察袁在1000l x光照度下袁耳片色泽深黑袁在500l x 光照度下分化的耳片为黄白色遥如果把暗光条件下形成的黄白色子实体袁移到3000l x以上的地方照射6h后袁子实体逐渐由耳片边缘向内转为黄褐色曰经过2d的处理袁耳片就会全部变为黑色或棕色袁故在出耳期袁应将出耳架上的耳瓶渊袋冤经常移位袁以调节自然光照的不足袁提高出耳品质袁耳场保持七阳三阴袁以能见到花花太阳为好遥适时消毒杀虫院春季气温较高时袁耳场内地面尧棚体及耳场周围每隔7-10d要全面喷洒消毒剂和杀虫药液各一次袁注意防止药液喷到耳片上遥采收及加工院瓶栽木耳只能控制原基发生的部位袁而不能控制原基发生的数量袁耳片常呈丛生状袁因此要注意采收的方法遥正在生长中的幼耳袁呈深褐色袁耳片内卷袁富有弹性袁耳根扁而宽当耳片颜色变浅尧耳片舒展变软袁耳根由粗变细尧基部收缩袁腹面略见孢子时袁为采收适期遥采收阶段要求勤采尧细采袁确保高产优质遥具体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指将整朵耳片连同基部一起捏住袁稍扭动袁即可将耳片完整地采下来遥采收时要将耳根采摘干净袁但是要留下耳芽袁采耳后袁均保持好温度尧湿度和阳光袁促使黑木耳菌丝周身生长遥黑木耳加工主要是干制袁鲜耳含水量约为干制品的10-22倍遥晴天采回的黑木耳袁立即薄薄地摊放在晒席上袁在烈日下2d即可晒干袁晒时袁湿耳不宜经常翻动袁以免耳片卷成拳耳或破碎尧影响质量遥阴雨天采收的黑木耳可用微火烘干袁烘烤的温度从35益逐渐升到60益袁经常通风换气袁排除烘房内湿热空气袁使鲜耳的水分很快蒸发掉袁当温度升到60益时袁可关闭通气孔袁促使黑木耳很快烘干遥黑木耳干制后袁应拣净杂质袁及时装入无毒的塑料袋内密封贮存或出售遥3.2袋栽黑木耳技术袋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袁可以分为两种袁一是吊袋式栽培黑木耳袁二是架上栽培黑木耳遥3.2.1吊袋式栽培黑木耳也就是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袁首先要选择质量好并适合本地栽培的菌种曰再确定栽培时间曰然后选好场地袁场地应选择光照以及通风良好袁水源清洁的地方曰然后配制培养料袁装入菌袋袁进行灭菌等步骤曰然后接菌袁发菌曰然后进行挂袋出耳管理曰最后进行采收遥棚室跨度应该在8-12m袁长度则根据场地确定袁大棚的高度应在2.8m以上遥保证地面平整袁并铺上炉灰或者细沙等袁过道上铺砖遥菌袋养好菌后袁要进行开口和封口袁开口方式选择野O冶或野Y冶形较好袁当菌丝封住开过的出耳口后袁就可以挂袋袁进行出耳管理[6]遥注意袁挂袋前袁棚室内要先进行消毒袁可. All Rights Reserved.在地面上洒少许石灰遥挂袋的方式袁一般用以下两种院野三线脚扣冶挂袋和野单钩双线冶挂袋[7]遥菌袋在挂上去的2-3d内不要浇水袁恢复菌丝生长袁避免袋料分离袁产生污染遥过两三天后早晚浇水袁应避免前期菌袋进水产生青苔袁发现污染及时剔除袁控制棚室相对湿度达到90%袁白天进行通风袁一直到子实体原基形成袁待耳芽长到拇指盖大小时袁早晚浇大水袁浇水时袁放下遮阴网袁增加湿度袁白天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毅C左右袁上午把背向阳一面遮阴网掀起袁进行晒袋尧通风袁中午温度较高袁把遮阴放下袁下午同样把背向阳光一面遮阴网掀起袁进行晒袋尧通风袁但是袁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菌袋上曰浇水时袁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耳片吸水的状况对浇水进行调整袁若是晴天袁早晨少喷水或不喷水曰白天不要喷水袁防止高温尧高湿而产生杂菌袁造成污染曰晚间气温较低袁应多浇水袁有利于耳片生长袁而且水分蒸发较慢曰若是阴天袁早晨尧白天还有晚上都要喷水袁也就是当耳片缺水时袁就应该喷水袁这样能够使耳片加速生长曰若是下雨天袁则不用喷水遥在耳片形成后袁既采收阶段袁应保持开放管理袁要对木耳的生长进行控制袁能采收的木耳应及时采收袁浇水则保持干湿交替的原则遥需要注意的是袁在这个阶段袁棚内温度会逐渐升高袁所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袁棚膜要卷起至适宜的高度袁出耳管理后及时采收及晾晒遥在某些地区袁黑木耳的栽培已经告别了普通大棚栽培模式袁改用智能化管理的模式栽培尧生产黑木耳遥他们用全自动智能温室吊袋栽培黑木耳袁不需要亲自去大棚内袁在计算机控制中心就能够准确的操控适于黑木耳各项生长的条件袁整个木耳栽培过程中棚内的温度尧湿度袁光照等环境条件都能够智能化的监测袁使黑木耳在最适合生长的条件下生长袁能有效地提高黑木耳的质量和产量遥3.2.2架上栽培黑木耳具体步骤与大棚挂袋栽培相似袁只是架上栽培是将菌袋放在大棚内的架子上进行出耳管理袁同瓶栽黑木耳遥3.3地栽黑木耳技术地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袁采用塑料袋栽培模式遥首先确定栽培季节袁一般选择春季栽培遥选择栽培场地袁要求通风良好的平整场地遥选择适合的菌种袁性状优良遥配制培养料袁以木屑尧秸秆尧玉米芯等为主袁然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遥接种已选好的菌种袁培养菌丝遥长满菌丝后袁将菌袋摆在田间大地袁在菌床上横放一些木棍袁用一层薄的稻草帘子覆盖袁几天后可见开口处出现许多小黑点袁即黑木耳原基遥出耳管理遥掌握适宜的温度尧湿度尧氧气等的控制袁防病防虫等技术袁让耳片生长开片袁如果温度超过26毅C,则木耳长成块状不开片袁湿度超过80%袁培养料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菌皮袁影响耳芽产生和发育袁最后进行采收晾晒遥这种地栽黑木耳技术改变了我国依靠木段生产黑木耳的历史袁使黑木耳的栽培从林下栽培转变为田间大地栽培遥3.4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属于仿野生栽培遥场地选择遥选择间距为2-4m五年以上的阔叶林袁并且气候要温暖尧湿润尧透气性强袁场地要求接近水源袁向阳袁地面无凹陷或凸起袁若地面不平袁应做相应措施袁比如凹陷的地面要用沙石垫平袁整理好场地后要杀虫除菌袁并在场内四周撒上石灰袁进行消毒袁做好准备遥出耳管理遥采用悬挂栽培模式进行出耳遥催耳后的菌袋要进行固定悬挂袁大约每9袋串成一条袁悬挂菌袋应该在1-2d内完成袁耳基形成时期进行间歇性喷水袁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在90%左右袁当耳芽长到黄豆粒大小之后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袁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袁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喷水3-4次袁时间则是在早晚袁尽量在袋温与气温一致时进行喷水袁每次喷水要喷全尧喷足袁当空气干燥时袁需增加喷水的次数[8]遥阴天一般不喷水袁耳场风很大时也可喷适量的水袁遇高温天气要在空间内喷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袁避免喷到吊袋上遥注意对耳场内的杂草进行清理袁确保通风良好遥木耳在第一次采收后应停止喷水袁等到菌丝恢复后再进行木耳生长的管理[4]遥采收及加工遥同瓶栽遥3.5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段木栽培是比较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技术遥耳场的选择遥同林下栽培遥耳树选择及段木准备遥黑木耳可选择的树有很多袁麻栎尧榆树尧桑树尧悬铃木等遥段木准备包括砍树渊注意砍树的时期袁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这一段时间冤尧剔枝尧截段尧架晒遥接种院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人工接种渊分木屑菌种接种法和枝条菌种接种法冤袁接种时注意接种温度遥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院上堆发菌院上堆场所. All Rights Reserved.应选择向阳尧通风尧干燥的地方袁上堆方法通常采用野井冶字形或野山冶字形遥散堆排场院常用平铺式排场袁注意温度袁通风良好袁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遥起棚上架院一般多采用野人冶字架形遥病虫害防治院采用常规方法遥采收及加工院出耳采收及越冬管理[5]曰加工同瓶栽黑木耳遥4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存在的优势及问题按照国家标准示范基地对黑木耳栽培进行规范化管理袁通过优质产业化发展袁提高黑木耳培育水平袁确保黑木耳栽培方式标准化袁实现优质高产栽培袁确保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需求量袁优质的培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黑木耳产量袁对黑木耳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遥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方式培育的黑木耳袁研究出更加适合黑木耳培育的优化方案袁无论是瓶栽黑木耳技术尧袋栽黑木耳技术尧地栽黑木耳技术尧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还是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袁都存在优势及问题[6]袁如表1所示遥瓶栽黑木耳和袋栽黑木耳技术尧全自动智能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地栽黑木耳技术林下栽培技术段木栽培技术优势瓶栽或袋栽原料来源容易尧价格便宜且管理方便袁栽培地点不限遥全自动智能栽培袁实现了智能化生产袁严格控制温度尧湿度等条件袁保证了木耳的品质遥在田间大地中培养黑木耳袁比较接近野生状态袁原料来源方便袁合理的利用田地遥林下栽培采收的黑木耳更接近野生状态生长的黑木耳袁并且不占用耕地袁同时提高了林地的使用效率袁降低了栽培成本袁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遥段木栽培方法简单袁栽培成功率也高袁长出的耳片质量也好遥问题瓶栽或袋栽时木耳质量无法保证遥而智能化栽培成本又比较高遥产量可能较低袁相比较来说容易长虫和生病遥若将长出其他菌的菌袋丢到林中袁则会破坏生态环境遥产量可能较低袁破坏生态环境遥表1四种黑木耳栽培技术优势及问题5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的建议我国东北地区地大物博袁物产种类繁多袁可以利用东北地区的地理优势袁选配专用的木耳栽培原料遥而良好的地区培育环境还需要有合理的培育模式袁采用不同菌种培育方式对黑木耳栽培状态进行对比分析袁有计划地进行不同品种黑木耳的采摘袁并分析不同时期采摘的黑木耳的形态尧营养成分袁根据结论袁持续稳定地发展黑木耳栽培的优质原料以及培育模式[7]遥生产后的黑木耳袁在市场上常见的是晾干的黑木耳遥也就是只有粗加工袁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一尧价值不高尧档次也比较低遥我们可以研发新的产品袁提高产品的档次袁比如研发能够即买即食的产品袁这样既能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发展袁又能带动餐饮业的发展遥在当代袁人们偏爱有食品保障尧对身体有益的食品袁而黑木耳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遥很多人都知道袁我国黑木耳的某些产品已经出口袁并且出口量逐年上升袁这又带动了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袁也使黑木耳产业逐渐壮大袁产业壮大袁需要的劳动力也会增多袁会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机会袁在维护社会稳定尧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8]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袁注重食用健康食品袁黑木耳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袁从而扩大了黑木耳的发展前景遥本文以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为主袁阐述了五种栽培技术袁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袁栽培条件等对菌种以及栽培技术进行选择袁以达到高产的目的袁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院也1页刘彤军袁白广利.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袁2015袁43(12)院44 -47.也2页马民.黑龙江省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袁2014.也3页许国兴.北方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J].科技向导袁2015袁23(02)院12-13.也4页陈新.食用菌栽培技术-黑木耳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袁2013袁34渊06冤院17.也5页冯立健.黑龙江野生黑木耳种质资源的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袁2014.也6页史磊袁王廷锋袁王金贺.寒地秋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J].中国食用菌袁2016袁35渊06冤院84-85.也7页朱洪生袁杜振和袁李子刚.东北大棚挂袋黑木耳栽培管理要点[J].园艺特产袁2015袁14渊17冤院96.也8页刘岩岩袁张敏袁宋莹.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袁2014袁35(02)院130-131..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兴安岭黑木耳种植技术0516

大兴安岭黑木耳种植技术0516

大兴安岭黑木耳种植技术黑木耳,也叫云耳,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大兴安岭是黑木耳的主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黑木耳的生长,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本篇文档将主要介绍大兴安岭黑木耳的种植技术,供大家参考。

选择适宜的土地大兴安岭黑木耳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一般来说要求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等条件。

选择土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土壤 PH 值要控制在 6.0~6.5 左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黑木耳的生长;•土壤质地以轻、疏松、肥沃、保水能力强的为宜;•选择离大棚或温室近一些的位置,利于后期管理。

选好黑木耳基质选好基质对黑木耳的生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兴安岭黑木耳的基质选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案:•植物秸秆:处理干燥而无霉病的植物秸秆,控制水分含量在 60% 左右,加入适量的淘米水,兑入麦麸、玉米面、大豆豆粕、木屑等配方,拌匀后在室温下进行发酵(30~35℃),待发酵到 80% 左右时就可以加入黑木耳菌种进行接种;•果皮及木屑:选用龙眼、樱桃、苹果、木耳、蘑菇等果皮及木屑进行发酵,处理完毕后加入适量的淘米水和配方,拌匀后在室温下进行发酵(25~30℃),待发酵到80% 左右时就可以加入黑木耳菌种进行接种;•其他配方: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自行调配适合自己的黑木耳基质。

黑木耳菌种接种黑木耳菌种的接种对黑木耳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种需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接种菌种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接种霉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将黑木耳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上,每平方米的撒量一般在 300~500 克左右;•将接种后的基质覆盖好,避免被外界污染。

黑木耳生长环境控制在黑木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控制,保证正常的生长和收成。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温度控制:黑木耳的生长温度在15~25℃ 左右,生长速度快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温度在20~25℃ 左右;•湿度控制:黑木耳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 80%~90% 为宜。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棚室吊袋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引言黑木耳是中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生长在野山林中,一般采用自然生产的方式,但是产量低,质量不稳定。

为了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展了针对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研究。

在北方地区,小兴安岭地区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产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贫瘠,黑木耳栽培技术相对落后,因此该地区黑木耳产量不高,且质量不稳定。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一、小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生长环境分析小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长,夏季短,年平均气温为0°C左右,年降水量较丰富。

该地区土壤质地较差,多为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乏养分。

黑木耳喜欢生长在湿润的、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在小兴安岭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多为雨雪天气,黑木耳的生长需要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空气湿润,温度适宜。

二、黑木耳的栽培方法1. 基质选择黑木耳的栽培基质可以选择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秆、菜秧等植物秸秆。

在小兴安岭地区,由于玉米、小麦等作物普遍种植,因此选择这些作物的秸秆作为黑木耳的栽培基质比较方便。

选择秸秆时,需要注意秆质要细软,掺杂杂草少,颗粒粗细均匀。

2. 基质处理选择好秸秆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秸秆中的杂质,消毒秸秆,减少病菌的滋生,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加水浸泡:将秸秆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使秸秆充分吸水。

(2)煮沸消毒:将浸泡后的秸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沸时间为30分钟左右,使秸秆彻底消毒。

(3)晾晒备用:将消毒处理后的秸秆晾晒至水分适当为止,备用。

3. 接种接种是黑木耳栽培的关键步骤,是确定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接种时需要用到黑木耳菌种,可以在当地的黑木耳市场购买到。

(1)菌种培养:将菌种放入消毒过的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定期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使其快速繁殖。

种植技术-北方地区黑木耳林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北方地区黑木耳林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北方地区黑木耳林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味道鲜美,含有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林地种植黑木耳原料充足,操作简单,技术易懂。

黑木耳在林间生长,喷淋菌棒的过程中也为树木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木耳采收后废弃的菌棒又是树木生长很好的有机肥料,实现了绿色、天然、环保、再利用,是个很有前景的节约型产业。

林下种植黑木耳,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而且在黑木耳长成后,袋料还可以作为树木的有机肥,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形成了集林木种植、食用菌种植、生物肥料利用为一体的农业循环生产模式,不仅能变废为宝,还使得农民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1 黑木耳的生长条件1.1 营养条件要求木耳的营养来源完全依靠菌丝从基质中吸取。

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分泌各种酶,通过酶的作用,将培养料中的复杂物质分解为木耳菌丝容易吸收的物质。

木耳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的营养来源依靠有机物质,即从死亡树木的韧皮部、木质部中分解和吸收各种现成的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无机盐,从而得到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再生能力强的树种在刚砍伐时,组织尚未死亡,有机物质也就不能被黑木耳菌丝分解,黑木耳菌丝也就不能繁殖。

采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秆、稻草等作培养料时,常常要加米糠或麸皮,增加氮源和维生素,以利菌丝体的生长繁殖。

适合木耳生长发育的碳氮比是20∶1。

1.2 温度要求黑木耳为中温型真菌,耐寒不耐热,生长环境控制在28 ℃以下,有利于木耳生长。

1.3 空气要求黑木耳为好气性菌类,保证通风良好是木耳生长的基础。

要对林地周围进行改造,形成良好通风口,防止造成闷湿型生长环境。

2 黑木耳的栽培技术2.1 环境要求林地栽培黑木耳要选择环境优良,光照、温度合理的林下,无环境污染,无放牧养殖等其他农耕作业,防止对木耳菌丝的生长产生破坏,保证木耳质量。

2.2 菌种选择优先选取优良菌株。

择优接种,对质量关要求严格,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木耳生长的产量和质量。

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栽 培 季 节 与 品 种 选 择 黑 木 耳 属 中温 型 的 菌 类 .菌 丝 生 长 温 度 为 10~35℃ .最 适 温 度 为 22~ 28℃ :子 实 体 生 长 温 度 为 15~30℃ .以 20~25℃最 适 宜 。结 合 东 北 地 区 的气 候 特 点 ,栽 培 黑 木 耳 一 般 春 季 安 排 在 4~ 5月 ,秋 季 安 排 在 7~8月 。选 择 菌 丝 注 意 查 看 外 观 ,挑 选 生 活 力 旺 盛 、适 应 性 及 抗 逆 性 强 、耳 牙 形 成 集 中 、产 耳 量 较 高 、品质 良好 的 品 种 。 2培 养 料 配 制 2.1豆 秸秆 培 养料 。豆秸 秆 粉 88% 、 麸皮 l0%、石 膏 粉 1% 、过磷 酸 钙 1%。 2-2麦 秸 培 养 料 。 麦 秸 80% 、麸 皮 或 米 糠 18% 、过 磷 酸 钙 1% 、石膏 1%。 2.3稻 草 培 养 料 。 稻 草 75% 、米 糠 22.5% 、石 膏 1% 、过 磷 酸 钙 1% 、尿 素
30℃时 ,按 无 菌 操 作 进 行 接 种 。接 种 _[ 具 ,根 据 不 同 种 型 ,选 用 不 同 的 接 种 工 具 ,如 三 角 木 种 、枝 条 种 、可 以 用 砍 花 斧 砍 口 ,把 三 角 木 、锯 末 和 枝 条 共 同 塞 人 砍 口 内 ,用 斧 背 轻 轻 打 紧 ,不 脱 落 即 可 ; 颗 粒 种 和 锯 末 种 可 以 用 手 电 钻 (10mm)、空 心 冲子 或 打 孑L机 打 眼 ,把 菌 种 塞 进 孔 内 , 用树 皮 盖 上 、轻 轻 打 紧 。点 种 密 度 ,一 般 行 距 6.7cm.株 距 8—10cm,排 成 交 错 成 梅 花形 或 品 字 形 。 注 意 耳 棒 的 两 端 密 度 要 大 些 ,让 菌 丝 很 快 占领 阵 地 ,避 免 杂 菌 侵 入 。

东北黑木耳种植技术

东北黑木耳种植技术

东北黑木耳种植技术东北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脂肪和高纤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医药领域。

它的种植技术简单易行,以下将从种植环境选择、基地建设、种苗培育、田间管理和采收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东北黑木耳的种植技术。

首先,种植环境选择是成功种植东北黑木耳的首要条件。

东北黑木耳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种植温度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70-85%左右。

同时,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在海拔300-800米的丘陵地带种植效果较好。

其次,基地建设是成功种植东北黑木耳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基地面积和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水设施,保证田间排水畅通。

且要保证基地的通风条件良好,防止露天栽培引起的病虫害。

此外,基地建设还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篮棚等设施,以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接下来,种苗培育是种植东北黑木耳的关键环节。

种苗的选取对于后期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种植户可以购买黑木耳菌种进行培养,也可以自己培养木耳菌种。

自行培养木耳菌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选取高质量的母菌进行培养。

田间管理是控制东北黑木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田间病害主要包括敲膜病、根腐病等。

要注意及时清除病害木耳,灭菌处理带病害的木质半腐植物,并定期对场地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传播。

另外,及时采摘木耳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避免过度生长导致木耳变老变硬。

最后,采收处理是保证东北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当东北黑木耳菌丝盖翻转,并且表面出现黑褐色斑点时,即可进行采摘。

采摘后,应立即进行初加工处理,将木耳放在流动的干净水中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泥沙。

然后,将木耳放入热水中烫熟,再晾凉后晾干,最后进行二次加工(如晒干、炒熟等),以保持其口感和质量。

总结起来,要成功种植东北黑木耳,种植环境选择、基地建设、种苗培育、田间管理和采收处理都是需要重视和合理安排的。

北方地栽黑木耳秋季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北方地栽黑木耳秋季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 ̄ 8m 尖 端 直 径 为 8 1 5 1 m, - 0mm) 锥 形 棍 在 培 养 基 打 孔 处 的 轻 轻 摁 下 将 菌 棍 插入 培 养 基 中 , 菌棍 压 住 塑 料 袋 口。 用
1 秋 耳 的冬 前 处 理 0
随 着 气 温 的 逐渐 降低 , 内菌 丝 停 止 生 长 , 进 行 冬 前 处 基 需 理 。 带 有 小 耳 芽 的菌 袋 用 塑 料 薄 膜 盖 上 , 土 将 塑 料 薄 膜 的 将 用 四 周 压 紧 。 盖 塑 料 薄 膜 的 时 间 一 定要 掌握 好 , 早 菌 床 透 气 覆 过 性 不 好 温 度 高 易 引起 烂 耳 , 晚 如 果 遇 上 雨 加雪 , 雨 后 耳 片 过 下
制 备 春季 地 栽 黑 木 耳 培 养 基 时 柞 木 屑 为 1- 8元/ , 制 备 71 袋 而 秋耳 培 养 基 时 柞 木 屑 为 7 8元 / 。 反 季 节 栽 培 的 秋 耳 , 有 — 袋 没 烂 耳 现象 , 袋产 量 可 达 3 0k , 值 1 0 万 5 g产 75 0元 。 将 其 栽 培 现
7d 此 期 温 度应 控 制 在 2 — 8 , 6 2 ℃。 接 种 8 1  ̄ 5d时 温 度 应 控 制 在 2 ~ 6 , 木 耳 菌 丝 迅 速抢 占料 面 形 成 菌 群 , 少 感 染 。 2 2℃ 让 减 1 温 度 应 该 控 制 在 2 ℃左 右 。 5d后 2
5 灭

北 方 主 要 采 用 常 压 灭 菌 , 温 度 升 高 到 I0C, 持 锅 内 待 O ̄ 保
恒温 8 。 h
6 接 种 及 养 菌
接 种 前 用 肥 皂 洗 净 手 , 用 7 %酒 精 擦 1遍 , 燃 酒 精 再 5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温度。

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耳温度在20~25℃较为适宜。

2、湿度。

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50~6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粗略测定,用手攥紧培养料,当指缝间出现水珠而不滴下即可。

3、光照。

发菌时需要暗光,出耳时需要散射光,当菌丝发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引导出耳。

4、PH值。

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6-6.5,一般拌料时应使PH值达到9左右,经过灭菌后PH值自然降到
6-6.5。

二、培养料的选用
选用不过夏不经雨淋的新稻草、阔叶树锯末(不能用松树锯末,最好是旧木材新锯的电锯锯末,而不用带锯锯末),玉米轴、棉籽壳必须是没发霉的新料。

辅助原料有麦麸、米糠、
石膏粉、生石灰等。

三、常用的几种配方
1、杂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

2、阔叶杂木屑78%、麦麸15%、豆粉2%、生石灰0.3%、石膏粉0.2%,有条件者可加20-30%的棉籽壳。

3、木屑56.5%、玉米轴(粉)30%、糠麸16%、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0.5%。

四、拌料与装袋
拌料有四个要求,一要均匀,二要控制含水率,三要PH 值适当,四要杜绝污染。

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否则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

料拌后要闷2-3小时,使水分均匀。

装袋前,再拌一拌,使PH值达到9左右即可装袋。

栽植黑木耳的塑料袋规格为17×33厘米聚丙烯塑料袋。

每袋装500克的干料,由于料与水的比例为1:1.2~1.3,所以装完袋后称重应为1.1~1.2千克。

装袋时先装袋容积的1/3。

将袋底撑起,装满后用木棍于袋中央扎眼(深度达袋深
的4/5即可)。

然后套上颈圈,塞上棉赛。

装料后袋高危16~17厘米。

五、灭菌
装完袋需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黑木耳。

目前常用土蒸锅灭菌,一次可灭菌500~800袋。

灭菌时锅内材料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汽流动畅通,灭菌彻底。

灭菌时间为8~12小时。

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否则锅内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六、接种
接种室大小可根据接种量而定,一般每5~6平方米可接种1万袋。

有条件的可设置一个冷却间,灭菌后的料袋在冷却间冷却到30℃左右时即可接种。

接种前1~2天要对接种室消毒,具体方法:先将石灰在接种室内四处扬撒。

然后放置5~6堆硫磺和锯末混合物点燃熏24小时。

再用甲醛5~10毫升和5克高锰酸钾混合熏24小时。

接种前,对镊子、接种钳等接种工具应用75%酒精擦拭后点燃消毒,操作人员要用肥皂洗手,并用以用酒精擦拭。

接种时将菌种弄成玉米粒大小,用镊子夹出,一手打开培养
袋棉塞,一手将菌种放入袋内。

一般在培养孔放4~5块,在袋上部周围放4~5块,然后用手在外面按一按,使菌种和培养料充分接触,便于萌发。

最后塞上棉塞。

七、菌丝体培养
接种前十几天,要把菌床准备好,选择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栽培场所。

床宽1.5米,长度不限,床面低于地面5厘米,床与床之间留有作业道。

菌床准备好后晒几天使之干燥,在床面上铺河砂1~2厘米,傻子上面铺上一层石灰,将培养袋一个挨一个排好,外面盖上草帘子。

在发菌的前20天主要是遮光、保湿,使之达20-25℃。

20
天以后菌丝长至菌袋的1/3左右,此时注意通风,检查是否感染杂菌。

若发现袋内有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极为杂菌、较轻的可用福尔马林液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仍有一定产量。

对污染严重,特别是有橘红色孢霉时,要立即隔离、在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蔓延和污染环境。

无杂菌的集中管理。

大约50天以后能发好菌,其特点是洁白的菌丝长满了菌袋,菌料表面出现黄色水珠或黑色水珠。

八、出耳期管理
重新调整床面,将菌袋取走,把床面灌一次大水,发现有虫时,可喷一次药。

按出菇量喷水,多菇多喷,少菇少喷,喷后通风30分钟。

覆土半月后,子实体生长适温13~18℃,相对湿度90%左右。

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当菇盖长至2~4厘米,未开伞前采收。

本潮菇结束后,及时清除菇料面上的死菇及残留菇根,用粗细土补平孔洞,重喷1次水,等待下潮出菇。

越冬及春季管理。

菇棚越冬要加固,防备大雪压塌。

对菇床进行1次松土,增盖1厘米新细土。

翌年惊蛰前,检查料内含水量,每平方米撒50克草木灰,喷水润湿。

惊蛰后3天内喷洒1000倍液敌敌畏,并在通风处挂上敌敌畏药物布条防止虫害发生。

气温回升后的管理与秋季覆土的管理相同,采收至6月份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