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水稻旱种水管节水栽培方法
水稻旱种水管节水栽培方法水稻旱种水管系指水稻种子未经育苗、移栽,在旱作情况下播种,在一定时期内再建立水层管理的一种抗旱节水种稻形式。
此技术可在直流灌溉稻区应用,也可在受地势影响上水困难的“望天田”地块应用,也适于山谷平地受控山水地下水和侧流水影响的地块应用。
水稻旱种水管栽培技术的核心是节水。
其原理是依据水稻生理需水规律,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种植方式,免去育苗、泡田、插秧等作业和用水环节,旱整地、旱直播、苗期旱长,生育中后期进行科学合理灌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达到高效节水增产。
研究证明,在亩产400公斤灌水800立方米的情况下,旱种稻比移栽稻亩节水500立方米,节水率62.5%。
据五龙背镇农技站试验,旱稻水管产量最高为全生育期每亩灌水10次300立方米,亩产355公斤,比同等条件下的移栽稻亩产328.5公斤增产26.5公斤,增产率8.1%。
以国内移栽稻每亩用水800立方米,生产稻谷500公斤计,1立方米水生产稻谷0.6公斤,而旱种水管稻每亩用水仅300立方米,生产稻谷427公斤,1立方米水生产稻谷1.4公斤,提高水分利用率1.3倍。
说明了水稻适时适量灌水,以自然降水为补充,节水灌溉潜力极大。
旱种稻在生育前期没有移栽稻长势强,但在生育中期后超过移栽稻。
同时旱种稻明显比移栽稻秆硬。
茎秆剖面观察,旱稻髓腔大而壁厚,根系发达呈白色,而移栽稻根系少呈现褐色。
这是水稻在旱作情况下透氧良好所致,也是水稻适应旱作的生态生理反应。
旱种稻的穗粒数比移栽稻减少0.6个,但亩穗数增加了5.4万穗,千粒重增加1.34克。
1、品种选择水稻旱种水管与水稻移栽,在品种选择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应选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逆性强、品质好、生育期不大于160天的中早熟品种,保证在8月20日前抽齐穗。
在丹东地区可选用中丹1号、中丹2号、东选2号、丹粳5号、丹粳8号等品种。
2、种子处理首先清除秕谷、草籽和杂物。
然后在晴天阳光下晒种3~4天,以促使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充和芽势。
晚稻稳产节水抗旱技术
晚稻稳产节水抗旱技术核心提示:当前,干旱仍是晚稻生产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对于往年易干旱的稻田,农民朋友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注意节水抗旱。
提高塘当前,干旱仍是晚稻生产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对于往年易干旱的稻田,农民朋友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注意节水抗旱。
提高塘库水源利用率。
干旱前做好塘库的防渗漏工作。
干旱前对渠道全面清理一次,除去杂草,用水泥硬化渠道。
灌水时在漏水严重的地段铺贴地膜防漏。
做好灌溉用水的调度工作,做到统一管水,计划用水,合理调度,减少浪费。
早蓄晚灌。
此法适用于易旱的高岸田和二排田。
在早稻生长季节不排水、不晒田,并加高田埂多蓄水,做好稻田防渗工作。
早稻收获时尽可能留有较深水层用于晚稻。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有机肥分解形成的腐殖质,其吸水能力相当于自身体积的5-6倍,这样可大大减少水分的蒸发、渗透和流失。
一般来说,凡是有机质含量高的稻田,抗旱能力强。
因此,要求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500-2000公斤作基肥。
追肥增施钾肥,控制氮肥。
在晚稻抽穗扬花期的晴天下午喷施0.3%-0.5%氯化钾液,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
开展节水栽培。
节水栽培要与水稻生长发育相适应,既或节水,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插秧到缓苗期是晚稻生态需水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深水层;分蘖期保持浅水促分蘖;分蘖中后期由于抗旱能力增强,可进行湿润灌溉,既可控制无效分蘖,又可节省大量水源;幼穗分化期浅水灌溉,可防缺水引起的颖花败育;抽穗到灌浆期保持浅水层;蜡熟期可灌跑马水湿润灌溉。
对缺水田实行间隙灌溉,充分利用自然降雨。
田间覆盖作物秸秆。
一般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30%-60%,提高保水蓄水能力。
秸秆是有机物,经一段时间后会腐烂,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良土壤。
作物秸秆覆盖可选用稻草、玉米秆、麦秆、黄豆秆等,也可用晒干的杂草及树叶等。
稻草覆盖可在晚稻移栽前进行,覆盖后插秧。
也可在晚稻拔节以后覆盖,将秸秆铺于晚稻行间,厚度10厘米左右。
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法
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法1.早育苗水稻旱育苗与水育苗及过水育苗相比有明显优点,秧苗各项指标均达到壮秧标准。
移栽后缓苗快,分蘖早,甚至无缓苗期。
旱育苗能减少和节约60%~70%的秧田用水,每亩秧田可节水150立方米,节省水费15元。
目前全县推广应用的庭院隔离层旱育苗、高台无纺布育苗面积40万床,每床15平方米,占总面积80%以上,为水稻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2.晚育晚插水稻晚育晚插能避开早春干旱缺水及季风影响,与6月份降雨季节相衔接,达到抗旱增产目的。
大洼县水稻晚育晚插的时间,4月20~25日育苗,6月10~15日移栽,比常规的育苗、移栽期推迟15~20天,缩短了用水期,减少灌水2~3次,每亩可节水200立方米,节省水费20元。
适合本区晚育晚插的沈农265品种抗性好、丰产性能高,生育期145~150天,平均亩产达650公斤,比对照增产8%。
3.三旱整地即旱耙地、旱搭埝、旱整平,是目前节水种稻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旱整地可提高整地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平地后上糊下松,有利于水稻根系下扎。
实现了一次泡田平地就能达到寸水不漏泥标准,既节省多次灌水、续水费用,又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良了环境条件。
三旱整地一般从4月初开始,先是机械旱旋耙地,然后是人工旱搭埝做格,田格不宜过大,以1亩地1格为适。
做格后破碎土块,人工旱整平,填好四边沟。
这些作业要在4月底完成。
4.浅-干-湿灌溉水稻分蘖期采取浅水层不过寸灌溉,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发生,尽快达到每亩要求的茎数。
分蘖末期当稻株长势过旺、颜色浓绿、群体株数多时,要撤水晾田控制无效生长,一般干地晾田5~7天为宜。
灌浆期水稻根系逐渐衰老,此时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持根系旺盛活力,延缓衰老。
在水层管理上采取浅、湿、干的灌溉方法交替进行,能增加土壤中氧气浓度,要尽量减少大水淹灌,降雨后要及时撤水,调整好水层。
灌溉要因地、因苗进行,科学用水来协调好气、热、肥、光关系,使水稻群体发育趋向合理,减少控制无效生长及各种病害的发生,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水稻节水增产配套栽培技术
水稻节水增产配套栽培技术一、培育抗旱壮秧1.软垫盘育秧选择质地适中、团粒结构好、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高、含盐碱少、pH<8、无杂草种子的床土、菜园土或多年熟化旱地土为宜。
通过采土、碎土、过筛等程序,应在秋天或早春运至育秧地点备用。
经粉碎、过筛处理的床土100千克,与床土调节剂4千克充分拌匀混合。
覆土不需拌床土调节剂。
2.壮秧的标准秧龄28天,苗高15厘米,叶龄3叶1心;白根12~14条;秆扁粗,密度2~2.5株/平方厘米;叶片短、宽、上挺,有弹性;苗高、叶龄整齐一致;无病虫、杂草。
3.计划育秧做到品种、生育期、秧龄、播期互相对口。
4.种子处理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标准,不带病菌、虫卵和杂草。
晴天在水泥地面上晒种1~2天,防止机械混杂。
选种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风选或筛选。
第2次比重选,用盐水或黄土选种,比重1∶1.3。
将种子倒入选种液中搅拌,捞出上浮秕粒和杂质,将饱满种子用清水冼净,用使百克或402生物杀菌剂3000倍液浸种4~5天,可防止恶苗病的发生。
种子消毒后,不清洗直接催芽,当种子吸水量达到本身种子重的30%时即可催芽,堆放种子温度应保持28~32℃,经常检查,并翻动洒清水。
当70%种子长出0.5~1毫米长的芽时揭去盖膜,将种子摊开,手握不粘手时即可播种,严防暴晒或长期堆放。
5.播前准备①秧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盐碱轻、pH值<8、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排灌方便的秧田,一般选择菜园地或多年熟化的早田。
②施肥整地秧田头年进行秋翻,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3吨、磷酸二铵25千克,旋耕1次或人工浅翻2次,使肥料与10厘米土层充分混合,根据育秧面积做床。
③秧床规格没有钢架大棚可采用中、小棚育秧,中棚高1.5米,宽3~5米,内设一沟两床或一床;小棚高40厘米,两侧不低于20厘米,宽1.4米内设一床。
6.播种技术一般每盘播量120克。
采用早育秧,每667平方米本田需35盘旱育秧。
播种程序:整平床面衬软垫口→装配制好的床土→播种→覆土、灌水→盖膜→压膜。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水稻种植过程中耗水量很大,给水资源带来了压力。
为了减少水稻的耗水量并提高灌溉效率,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介绍一些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1. 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选择抗旱性强、耐寒性好的水稻品种,可以减少对灌溉水的依赖,提高抗灾能力,降低生产风险。
2. 优化田间灌溉制度:合理调整灌溉时机和频次,降低灌水量。
采取浅灌深排的方式,避免灌水过度,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3. 合理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科学施肥。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养分,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4. 土壤保水措施:在水稻田中进行田间地势整平,修筑水渠和田间排水系统,提高田面覆盖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进行土壤墒情监测,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灌溉调度。
5. 定量灌溉技术:运用田间水分传感器等技术,监测土壤水分状况,通过精确测量灌溉水量,减少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6. 渐进式灌溉技术:将灌水量分成几次进行,每次灌溉后让土壤逐渐干燥一定程度,再进行下一次灌溉。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地表水蒸发,降低水稻对水分的依赖。
7. 枯水期减灌:在水稻生长周期中,农民可以在枯水期适当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8. 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水和肥料混合利用,同步施用。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水分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9. 秸秆还田技术:将水稻收割后的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灌溉需求。
10. 改进田块排灌方式:将水稻田块进行分区排灌,根据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精确灌溉。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因为传统整体灌溉导致的部分地块浇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
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一、选择抗旱优良品种。
在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选择抗旱优良品种。
通过基因改良和选育,培育出适应干旱条件的水稻品种,如旱生水稻、抗旱型水稻等。
这些品种在水分紧缺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二、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旱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避免施肥过量造成水肥流失,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三、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此外,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杂草管理等措施,保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提高水稻的生长势,减少水分的损失。
同时,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也是节水抗旱的重要手段。
五、科学收获。
科学收获是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中的最后一环。
通过科学的收获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壤水分,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此外,科学的收获方式还可以减少水稻在收获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抗旱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加强田间管理和科学收获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节水抗旱的目标。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都能重视节水抗旱稻实施方案,共同努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节水旱稻种植技术
节水旱稻种植技术节水旱稻种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的方法,旨在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实现高效的稻米种植。
这种技术结合了现代农业技术和传统的稻作种植方法,通过优化水分利用和灌溉管理,提高稻米产量,并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节水旱稻种植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原理1. 选择适应性强的旱稻品种:旱稻是一种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稻米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的旱稻品种,能够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提高稻米产量。
2. 合理施肥:施肥是提高稻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节水旱稻种植技术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旱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促进旱稻的生长和发育。
3. 种植密度调整:适当调整旱稻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根据旱稻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确定旱稻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造成的产量损失。
4. 精确灌溉:精确灌溉是节水旱稻种植技术的核心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精确灌溉。
二、实施方法1. 土壤准备:在种植旱稻之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土壤松土,破碎土块,改善土壤结构。
然后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养分供给。
最后进行整地,使土壤平整,为旱稻的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旱稻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种植的旱稻品种。
3. 精确灌溉:采用精确灌溉技术,根据旱稻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可以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现代化设备,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实时调整灌溉水量。
4. 施肥管理:根据旱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旱稻生长期间,可以进行追肥,补充养分供给。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旱稻的病虫害问题。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栽培技术创新:抗旱节水策略解析
水稻栽培技术创新:抗旱节水策略解析在我国,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
然而,水稻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干旱。
干旱不仅影响水稻的生长,还会导致农业减产。
因此,研究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要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不同品种的水稻抗旱性存在差异,通过筛选和培育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目前,已有许多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问世,如抗旱1号、旱稻505等。
合理调整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在干旱条件下,适当提前播种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消毒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旱性。
再次,优化灌溉方式。
合理灌溉是提高水稻抗旱能力的关键。
在干旱条件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同时,灌溉时间应根据土壤湿度、水稻生长阶段和干旱程度灵活调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合理施肥也是提高水稻抗旱性的重要措施。
在干旱条件下,适当增加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量,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还可以施用一些抗旱剂,如磷酸二氢钾、抗旱宝等,以增强水稻的抗旱性。
采取覆盖栽培技术。
在干旱条件下,采用地膜覆盖或稻草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从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
干旱条件下,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增加。
因此,要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通过选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合理调整播种时间、优化灌溉方式、合理施肥、采取覆盖栽培技术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可以在干旱条件下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多年的水稻栽培研究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抗旱能力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干旱日益严重的气候背景下,抗旱节水策略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迫切。
我始终坚信品种选择是水稻栽培成功的第一步。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地处干旱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高度重视。
节水灌溉技术在北方地区的水稻栽培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以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核心理念是“科学浇水”,即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生育期,合理安排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具体措施如下:1. 利用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通过安装土壤墒情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水分变化情况,从而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浇水或水分不足的情况发生。
2. 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与传统的洪灌和旱田灌溉相比,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通过推广这些高效的灌溉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
3. 合理轮灌制度。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轮灌制度,根据作物需要灌水,降低水分蒸发和地下渗漏,保证作物的水分需求。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灌溉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土壤改良、植株生长调控等方面的措施。
1.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灌溉需求。
2. 种植抗旱品种。
选择适应北方地区干旱条件的水稻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以在少雨季节有效地减少对水分的需求。
3. 采取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在水稻田间覆盖膜,覆盖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起到一定的节水效果。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手段,促进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
1. 政府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节水灌溉设施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2. 企业支持。
一些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加大研发力度,推广适合北方地区水稻种植的节水灌溉技术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北方水稻种植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干旱频发的困境。
对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旨在为北方水稻生产提供可行的节水灌溉方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配制种子科学配制种子是实施高效水稻节水灌溉的第一步。
选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性能,降低灌溉用水量。
合理配制种子,加强育种研究,培育适应北方气候的水稻品种,也是提高水稻节水灌溉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因不当施肥而导致的水稻生长不良的情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
在生长季节内,及时对水稻进行适时灌溉和排水,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调节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量或者缺乏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四、科学制定灌溉方案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是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北方水稻的生长期特点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灌溉规划,合理确定灌溉的次数和用水量。
利用灌溉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可有效降低水分的损失,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水稻进行精准管理,是实施高效水稻节水灌溉的重要保障。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对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测绘,及时调整灌溉和施肥方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水稻生产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栽培水稻节水措施
栽培水稻节水措施对往年易缺水干旱的稻田,要因地制宜,从不缺水时开始节水。
节水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湿润灌溉法一些可利用山塘水库自流灌溉的稻田,要在计划用水、统一调度的基础上,通过湿润灌溉,减少水分消耗来延长山塘水库等水源的灌溉时间。
具体做法是,在薄水插秧的基础上,分蘖前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分蘖后期晒田。
一般晒至泥面夹皮为度。
拔节孕穗期灌薄层水,做到有水抽穗扬花。
乳熟期每隔3天~5天灌1次跑马水。
穗部勾头前田间保持湿润,勾头后湿润落干。
间隙灌溉法利用春夏降雨,早稻田和中稻田蓄留水层,田面不落干不灌水。
田面落干后中断一段时间灌溉,直到稻田泥面夹皮、天仍然不下雨时才灌溉。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岸田等缺水田,每667平方米大田一般可节水100立方米以上,且具有增产效果。
早稻田蓄水栽插晚稻在插早稻前后将田埂适当加高加固,堵漏防渗。
早稻生育期间充分积蓄自然降雨,即使降水量在100毫升以上也不排水、不晒田,利用深水断氧的方法控制后期分蘖。
早稻收获时也不干田,利用早稻田蓄水栽插晚稻。
采用这一方法可减少灌溉次数五六次,每667平方米大田可节水200立方米左右。
覆盖保湿一般二排田、高岸田、天水田在早稻后期覆盖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可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对缺水易旱的中稻田,也可在中稻生长中后期覆盖保湿。
晚稻可采用免耕加稻草覆盖:在水源有限的地方,早稻收获前不脱水干田,使泥面保持湿软状态,收获后不翻耕,也不打蒲滚。
可将早稻草的一半整株或切断后均匀地顺一个方向撒在田面,再在早稻禾蔸间插晚稻。
以肥调水对水稻增施钾肥、硅肥,既能显著提高土壤保水抗旱能力,又可使水稻叶片气孔关闭,减少蒸腾,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节水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介绍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1. 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抗旱性能好的水稻品种,是水稻节水灌溉中最基础的措施之一。
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对灌溉需求较小,能够抵抗干旱和温度的逆境,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例如,在陇南市的水稻种植中,新选育的抗旱杂交水稻品种,平均每亩可节水60多立方米,增产200~300公斤,效益提高30%以上。
2. 采用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是一种精确、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适用于水田灌溉。
它可以让水分直接覆盖在水稻根际范围内,在蒸发、渗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提供水分。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微喷灌技术可以节省水源30%以上。
3. 运用土壤水分检测仪器土壤水分检测仪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土壤水分状况,并且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精确的灌溉计划。
安装土壤水分检测仪器可以在节水和增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4. 推广田间积水管理技术田间积水管理技术是一种既能减少水分蒸散,又能增加作物产量的技术。
它适用于稻田作物的种植,通过调节田间水位,控制土壤水分,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
田间积水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20%到30%,同时节水50%以上。
5. 调节灌溉时机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水分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因此,针对不同的生育期,可以调节灌溉时机,有效利用水资源。
比如,在水稻抽穗阶段,可以适当延长灌溉间隔时间,减少灌溉次数,达到节水的目的。
总之,水稻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以上几种技术措施的运用对于实现水稻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些技术,努力实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目标。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摘要水稻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栽培作物,对水依赖性较强,结合生产实际,该文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包括应用抗旱水稻品种、推广旱育秧、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大田地膜覆盖栽培和大田旱直播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较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促进水稻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1 应用抗旱水稻品种不同水稻品种的抗旱性不同,在生产中选用抗旱品种,能够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从而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目前,云南省常用的抗旱水稻品种有楚粳24号、楚粳3号、楚粳31号、合系39号等。
2 推广旱育秧为节约育秧用水,水稻育秧可采用塑料软盘旱育秧、旱地肥床育秧、大棚育秧等,一般较常规薄膜育秧节约用水50%以上。
旱育秧可有效增加秧苗干物质含量,提高秧苗抗旱能力。
旱育秧苗床播种干种子180~200 g/m2(芽谷240~280 g/m2),每1 hm2大田育秧150~180 m2。
播量不能过大,播量过大难于达到培育壮苗的目标[1]。
播前苗床和用土要进行消毒,苗床用敌克松或五氯硝基苯3~4 g/m2拌成毒土撒入床苗进行消毒。
种子播前要进行消毒和浸种催芽,浸种药剂可用2/1 000的施保克或2/1 000的咪酰胺浸种48 h,浸种吸透水后,催芽3~4 d,待芽有谷粒1/2长时进行播种。
播种时种子着床要均匀,一般要分2~3次才能播匀,播种结束后覆严细土、浇透水,用杀草丹800倍液喷雾进行化学除草,然后盖上薄膜进行保温保湿。
如果采用塑料软盘育秧,则苗床要先消毒、浇透水再摆育秧盘,装土、播种、覆土,浇水、化除、盖膜,盖膜后10~12 d,待秧苗长到2.5叶时即可揭去薄膜,适当浇水,不让秧苗干死即可[2-4]。
一般秧龄掌握在40~45 d,叶龄4~5叶、苗高15~20 cm,秧苗要达到根系发达、徦茎肥壮、无病虫害的壮苗标准,以提高秧苗移栽后的抗旱能力和增产能力。
3 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即前作收获后先进行翻犁、旋耕、耙细、整平,进水泡田后再旋耙1次耙成泥糊状,然后栽插,再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增强耕作层的保水性能,减少耕作层水分渗漏,可较常规的先进水泡田后整田方法节约用水20%左右。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因此水稻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科学的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运用,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对于节水灌溉非常重要。
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耐旱抗涝的水稻品种;在水稻连作区,应选择耐病虫害的水稻品种。
通过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能,从而减少节水环境的压力。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吸水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从而节约水资源。
一般来讲,水稻在追肥期需要施加一次磷钾肥,可增加水稻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水稻产量。
还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减少对化肥的依赖,进而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科学浇水科学浇水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浇水时要根据实际生长需要,及时浇水、适量浇水,避免干湿交替和积水。
在播种和移栽后,要坚持浅埋水,保持浅层灌溉,适当提高田间水分保持量,减少蒸发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还可以采用滴灌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在减少蒸发的有效地给水稻根系提供水分,降低了灌溉水的损失,提高了灌溉的水利效率。
四、采用覆膜栽培覆膜栽培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通过在水稻田间铺设膜材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抑制杂草生长,进而减少水稻的水分需求。
研究表明,采用覆膜栽培的水稻,平均节水率可达20%以上,极大地减轻了对地下水资源的超采压力。
五、开展旱作栽培旱作栽培是指在不适宜灌溉条件下,水稻仍能正常生长的栽培方式。
通过开展旱作栽培,可以减少对灌溉水的需求,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品质。
目前在一些干旱地区,通过开展旱作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种节水抗旱稻培育方法
一种节水抗旱稻培育方法
一种节水抗旱稻培育方法是采用水稻干耕技术。
这种方法通过不灌溉或少量灌溉的方式种植水稻,减少了水的使用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土壤改良:在耕地上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和保肥性。
2. 预备种皮:利用干燥的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备种皮处理,增加种子的抗旱性。
3. 种植方式:在改良过的耕地上进行水稻的干耕种植。
种植前将土壤略微湿润,然后将预备种皮处理过的水稻种子撒播于土地上。
4. 管理措施:在生长期,需适时进行草除,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水分的竞争。
同时,可选用具有抗旱性的品种,提高整体的抗旱能力。
5. 增施有机肥:在生长期间适量增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水稻的生长强度。
6. 空中生长:利用立体栽培技术,将水稻植株高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蒸腾作用,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这种节水抗旱稻培育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用水量,并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适应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同时,由于少量灌溉或不灌溉,还可减少水稻田区的排水问题和灌溉水源的需求。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或缺少灌溉水源的地方,对于实现
节水农业和抗旱稻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地膜旱管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地膜旱管节水栽培技术核心提示:水稻地膜旱管栽培,即选用耐旱水稻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主要利用自然降雨,保持土壤湿润的高效节水栽培。
我县近水稻地膜旱管栽培,即选用耐旱水稻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主要利用自然降雨,保持土壤湿润的高效节水栽培。
我县近年在卢集、众兴、李口、新袁等乡镇组织多点试验、示范、面积达700公顷,平均产量达7821kg,比种旱粮单产增225kg以上,每公顷增效益2250-3000元。
水稻地膜旱管栽培是一项全新的高效节水栽培方式,在栽培上要把握好调控措施。
1、适宜地区。
应选择种水稻水源不足,种旱粮旱、涝不保收,有一定水源条件的高亢地及地势低洼的旱作区进行地膜旱管栽培,以确保移栽后活棵和在别干旱情况下抽穗扬花期能浇水补水。
不宜选用土层浅、肥力差及盐碱重的地块,避免连作。
2、选用品种。
品种宜选用耐旱性好,分蘖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的大穗高产潜力大的品种,生育期控制在140-150d(天),如汕优559、泗阳2524、九优138等均可选用。
3、培育旱育壮秧。
采用肥床旱育,培育标准旱育壮秧。
要求秧龄35-40d,苗高20-25cm,单株带蘖3-4个,为地膜旱管栽培提供耐旱适应性强的壮秧,以利于缩短返青活棵时间,减轻称栽植伤,促进大田分蘖早够苗。
播前用旱秧保姆进行种子包衣,防恶苗病和立枯病。
按1:15制作旱育秧床。
秧田用旱秧灵喷雾,防除杂草。
秧苗1叶1心期,667m2秧床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g,防苗旺长。
2-3叶期适当补水防死苗。
3叶期后严格控制苗床土壤湿度,以水控苗。
移栽起苗前一天下午浇1次水,治1次虫。
4、施足底肥。
于耕地前亩施N10-12.5kg,P2O57.5kg,,K2O5-6kg。
氮肥底施用量占大田用量的70%左右。
5、整地作畦。
大田作畦移栽,畦宽5.4m,每畦6垄,每垄3行,沟宽25cm。
6、造墒化除。
大田移栽前要浇透底墒,使5cm表土含水量在饱和状态。
水稻防旱抗旱技术
水稻防旱抗旱技术水稻大田期防旱抗旱对策对受旱的稻田,宜采用节水灌溉方法。
首先,要满足移栽后的缓苗水,之后应先湿润灌溉,田面不留水层,待水量充足后再采取浅水灌溉;其次,要满足孕穗水,因为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的临界期,对干旱最为敏感,此期如受旱会引起大量颖花败育,从而减少总颖花数和花粉粒发育不全,使其抽穗后不能受精而成为空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
抓紧中耕、及时追肥。
天旱时,如田面尚未完全干涸,就要抓紧中耕除草。
这样既有利于根系发育,减少蒸发,增强水稻的耐旱力,又可防止田里的杂草争夺水分及养料。
另外,高温干旱也影响水稻的吸肥能力,致使水稻生育受抑制,因此应结合中耕灌水,抓紧追施氮肥及复合肥。
如苗数不足,灌水后叶片转色不明显,叶色仍偏黄,应增加用肥量,后期应施好穗粒肥。
灌水较晚的地块,应先施恢复生长肥,再重施粒肥,以减少颖花退化,促进灌浆结实。
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防旱剂,可减少水分蒸发率70%~80%.没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青草或稻草等均匀铺在稻行间,既可以减少蒸发,又可以供给稻苗一定养分,以利生长。
加强病虫防治。
受旱水稻的生育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迟,生育滞后,抵抗力弱,因此应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治。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是指水稻移栽后,田面保持5~25毫米薄水层返青活苗,在返青以后的各个生育时期,田面不再建立灌溉水层,以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
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60%~70%.“薄、浅、湿、晒”灌溉技术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是根据水稻移栽后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灌溉排水,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即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期回灌薄水,抽穗开花期保持薄水,乳熟期湿润,黄熟期湿润落干。
这种灌溉技术简明,也易于理解掌握,是节水灌溉的好方法。
水稻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水稻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核心提示:近几年来,由于东港市连续的干旱缺水的影响,已严重的威胁着我市的水稻生产。
为此,今年我站承担了东港市科委下达的水稻抗旱节水高效栽近几年来,由于东港市连续的干旱缺水的影响,已严重的威胁着我市的水稻生产。
为此,今年我站承担了东港市科委下达的水稻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课题,以便找出适合我地区水稻高效节水的栽培技术,为今后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选择抗旱品种,扩大中早熟品种种植面积目前,在我市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十余个,为验证其抗旱性及丰产性,我们进行了试验比较。
经试验证明,屉优418、东示8号、中作9052等品种,不但抗旱性较强,而且米质优、产量高。
今后可做为抗旱、高产主栽品种。
另外,今年在西部缺水严重地区,扩大试种了中早熟品种,如辽粳294、辽粳151等,通过晚育晚插(一般比常规品种晚10-15天)最少减少一次养生水,即每亩节水120m3左右,从而达到节水增效目的。
因此,种植中早熟品种,可做为抗旱节水一项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应用。
2、实行旱育苗,提高秧苗抗旱性旱育苗既省水,又抗旱,产量高,一般亩增产8.5-14.3%,平均10%,每亩省水60余方。
是抗旱节水的有效措施。
今年,我们重点示范应用了无纺布覆盖旱育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无纺布育苗苗床温度变化幅度小、湿度低、病害轻、秧苗壮,所以,插后秧苗分蘖早、分蘖多、成穗率高。
一般亩增产10%左右。
3、实行乳苗抛栽技术试验示范用乳苗抛栽技术,水稻不用育苗,可节省大量的育苗用水。
据调查,每亩苗田可节省育苗用水400余立方米,折本田每亩10余立方米。
同时,每亩还可节省育苗,插秧等生产费用65元左右。
是一项既节水又节支的技术措施。
明年应在有条件的地块、乡镇推广应用。
4、水田免翻耕带水压耙机节水整地试验应用手扶拖拉机带压耙机(一种整地机械)整地,可以做到一次作业。
就可完成常规作业的翻、耙(旋)平地等多项作业环节。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方法1选择适宜的品种要选早熟、中熟、根系发达前期生长快、较抗旱也抗盐碱的品种。
比如辽粳五、秋光、辽294等,最好选择高抗旱能力的旱稻品种种植。
2培育全旱壮苗2.1做到选好种,精量、适时、稀播,达到苗齐,苗壮。
2.2搞好种子及床土消毒,防止种传病害和青黄立枯病。
2.3应用优质的抗旱剂??旱地龙拌种或浇床,增强苗床的抗旱能力。
2.4采用双幅开闭式覆盖或无纺布育苗,便于通风炼苗、炼小苗;地膜覆盖床面增强保温、保湿,有利于培育壮苗。
2.5床面要少施氮肥控制旺长,增加秧苗的碳氮比值,增强抗旱能力。
2.6进行全纯旱育苗和节水育苗,实行旱做床、旱找平,浇足底水,旱播种。
出苗后尽量少浇水,培育旱根,控制叶鞘的生长。
3节水整地节约用水,提高整地质量是节水栽培的重要一环。
3.1进行三旱整地。
即旱施耕、旱找平、旱打埂。
3.2实行原茬压耙法整地每亩可节省泡插期用水50%。
4重施底肥,全层施氮肥氮肥总量的60%-80%全层施入,余下的20%-40%用作追肥,其余种肥料全部用作播前一次施入,这是缺水年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集中快速插秧,合理密植集中劳力在快速整地基础上集中插秧。
由于缺水要影响水道分蘖,所以要加大密度10%进行合理密植。
6节水灌溉这项技术既是缺水年份的应急措施,又是今后水稻灌溉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6.1插秧至缓苗期此期是水稻生态需水最关键时期,由于根的植伤和蒸腾量大,所以要保持深水层。
6.2分蘖期分蘖前期是水稻的水分临界期之一,此时若缺水将影响分蘖的早生快发,对形成产量不利,要保持浅水。
分蘖中后期随着分蘖数量的增加,抗旱能力达到了最强,此期可以大量节省水源,进行干湿灌溉,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6.3幼穗分化期此生育阶段的前期可进行浅湿灌溉,后期为减数分裂期,则要保持浅水层,避免引起败育。
6.4抽穗至成熟期抽穗至灌浆期是水稻生育最旺盛的时期之一,需要充足水分,保持浅水层。
蜡熟期以后可适当减水,采用浅一湿一干的灌溉方法。
节水抗旱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管理技术1发展旱稻意义1)节水。
在种植抗旱稻的前期,因其具有相对较强的耐旱性,基于自然降水的条件下,就可以使抗旱稻的生理用水得到满足,并且在抗旱稻抽穗扬花的时期,其所需要的水量相对较大,但此时,大部分地区正处于7—8月份的雨季,也可以为抗旱稻提供生理用水的需要,在灌溉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在抗旱稻达到一定的干旱程度时,可进行适量辅助灌水工作,这样能够使抗旱稻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更加高产。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现今的旱稻具有耐旱、耐涝、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除清种外,亦可与玉米等旱粮作物间作套种,充分发挥玉米的边际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2栽培管理技术2.1整地施肥2.1.1整地最好选择中等肥力、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能够辅以适量灌溉、pH值7.5以下(土壤偏酸)的低洼易涝地或旱田。
整地因播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积极采用大型机械设备翻整土地,这样的土地更具有深松浅翻、整平耙细的特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深松翻整的要求标准在18~22cm之间,浅翻要求为15~17cm。
在完成深耕工作之后,及时进行耙压平,确保土地处于耙细耙透、上松下实的状态,便于播种作业的后续工作开展。
2.1.2施足底肥现根据多点示范和生产实践,一般中等地力田块,目标产量400~500kg/667m2,底肥施用量为:农家肥1000~1500kg/667m2;化肥:三元复合肥20~30kg/667m2(或二铵15kg+尿素5kg+硫酸钾或氯化钾);硫酸锌1~2kg/667m2。
施肥要结合整地进行,达到均匀施肥,全层施肥。
2.2播种2.2.1品种选择杂交品种选择旱优73、桃优香占、鑫优212等,常规品种选择永旱1号、绿旱936等。
以上品种苗期生长快,分蘖力较好,茎秆粗壮,弹性好,耐肥抗倒,耐旱性强,米质优商品性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
2.2.2种子处理1)晒种: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发芽率,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1选择适宜的品种要选早熟、中熟、根系发达前期生长快、较抗旱也抗盐碱的品种。
比如辽粳五、秋光、辽294等,最好选择高抗旱能力的旱稻品种种植。
2培育全旱壮苗
2.1做到选好种,精量、适时、稀播,达到苗齐,苗壮。
2.2搞好种子及床土消毒,防止种传病害和青黄立枯病。
2.3应用优质的抗旱剂??旱地龙拌种或浇床,增强苗床的抗旱能力。
2.4采用双幅开闭式覆盖或无纺布育苗,便于通风炼苗、炼小苗;地膜覆盖床面增强保温、保湿,有利于培育壮苗。
2.5床面要少施氮肥控制旺长,增加秧苗的碳氮比值,增强抗旱能力。
2.6进行全纯旱育苗和节水育苗,实行旱做床、旱找平,浇足底水,旱播种。
出苗后尽量少浇水,培育旱根,控制叶鞘的生长。
3节水整地节约用水,提高整地质量是节水栽培的重要一环。
3.1 进行三旱整地。
即旱施耕、旱找平、旱打埂。
3.2实行原茬压耙法整地每亩可节省泡插期用水50%。
4重施底肥,全层施氮肥氮肥总量的60%-80%全层施入,余下的20%-40%用作追肥,其余种肥料全部用作播前一次施入,这是缺水年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集中快速插秧,合理密植集中劳力在快速整地基础上集中插秧。
由于缺水要影响水道分蘖,所以要加大密度10%进行合理密植。
6节水灌溉这项技术既是缺水年份的应急措施,又是今后水稻灌溉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6.1 插秧至缓苗期此期是水稻生态需水最关键时期,由于根的植伤和蒸腾量大,所以要保持深水层。
6.2 分蘖期分蘖前期是水稻的水分临界期之一,此时若缺水将影响分蘖的早生快发,对形成产量不利,要保持浅水。
分蘖中后期随着分蘖数量的增加,抗旱能力达到了最强,此期可以大量节省水源,进行干湿灌溉,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6.3 幼穗分化期此生育阶段的前期可进行浅湿灌溉,后期为减数分裂期,则要保持浅水层,避免引起败育。
6.4 抽穗至成熟期抽穗至灌浆期是水稻生育最旺盛的时期之一,需要充足水分,保持浅水层。
蜡熟期以后可适当减水,采用浅一湿一干的灌溉方法。
7 预防病虫害
缺水条件下进行水稻的节水稻作生产,易发生稻瘟病和纹枯病,要十分重视这两种病的防治。
一般在拔节期每亩施2包井冈霉素,破口期每亩1包井冈霉素,加100g三环唑施用防止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