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经济成本分析
大学生考研的机会成本
![大学生考研的机会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ac588da0116c175f0e4872.png)
大学生考研的机会成本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都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考研热”风景线。
考研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而更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
无论是因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还是认为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的能力的一种方式,能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
当我们在选择考研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考研的机会成本呢?事实上,考研成本很大。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经济成本按经济学观点,预算成本有两种意义:一是衡量支付能力;二是预测成本收益。
因此,考研在支付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谈经济成本,必须与经济收益结合起来,抛开机会收益单单谈机会成本毫无意义。
因为成本大小是相对收益来讲的。
从支付能力方面看,考研意味着还得继续花父母的钱。
对于家境好的大学生而言不成问题;家境差的即使不用交学费甚至可以做点兼职赚生活费,也无法补贴家用。
2007年的研究生招生,不仅不再有激励政策,相反,还多了一只“拦路虎”。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07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
从成本收益方面分析,举个实例,同学小A1998年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我同年以优秀毕业生身份留校任教,今年小A硕士毕业,以6万元年薪被一家公司聘走。
这就是说,从今以后,他将以年薪6万元的速度逐年增加收益,而我仅以8000元年薪逐年增加收益,扣除其他非正常因素,他考研的机会收益是52000元/年。
用这个机会收益来衡量他考研的机会成本,谁能简单地说,1万元的投入就太大了呢?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研究生就业无优势。
社会提供了这么多研究生,然而却没能提供这么多合适的研究生岗位,大部分岗位只要本科生、专科生甚至更低学历的人就可以做。
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机会成本分析
![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机会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e2e92d453610661ed9f4c1.png)
价值工程1应届大学毕业生现状分析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还有很多同学徘徊在所谓“就业考研都不误”的两手准备中,考研未必成功,就业也受到影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考研如此之热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1.1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精英教育以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人才因此也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
并且,随着近些年很多院校都在接连不断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了招生规模,加之,考研相比于过去也相对容易,众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纷纷选择考取研究生。
同时,为了一举攻下考研,很多学生未毕业就提前步入考研行列,他们已不再关心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了,甚至对于那些与考研无关的课程诸如实验课更是满不在乎,有时候仅以能够过关的心态去对待这些认为和考研联系不大的课程。
其实,学生的这种做法,不仅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相符,而且对于学生本身来讲,若没能考上研究生,其就业也会以此受到影响。
1.2高校和学生家长的影响当前,由于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对学生就业率有了硬性要求,学生考研也被纳入就业率中,同时,学生考研在一些评比和检查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各个院校把兴趣由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到鼓励学生的考研上,并在生活和学习上为本科毕业生考研提供条件。
另外,学生父母支持学生考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家长的生活经历要比学生多,他们深知教育程度会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加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研究生的就业相对容易一些,因此父母在孩子未毕业之前就给他们做好了考研准备,趁学习劲头大时赶紧考研。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现状是由就业难引起的考研热,那么,到底是该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呢,我们应该理性的来分析这一问题。
2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机会成本分析“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是奥地利学者弗.冯.维塞尔创造出来的,它对西方经济学有很大的贡献。
浅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机会成本与收益分析
![浅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机会成本与收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eb75e34693daef5ef73d54.png)
浅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机会成本与收益分析摘要:本文由考研热这一现象引出如何理性判断是否应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问题,利用教育成本概念和核算方式,从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计算方式引申到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机会成本计算,对代表性考研人群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机会成本分析,探讨究竟该如何理性衡量考研的必要性,引导报考者走向科学考研之路。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成本,机会成本近几年,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持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全国研考招生人数由36.4万人增加到151.1万人,2012年全国165.6万人确认参加今年考研,报考人数创历年新高。
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
据预测,未来几年考研热将继续“高温”。
在面临毕业选择时,大多数同学在考研和工作之间难以做出决定。
为更好的就业是当前多数同学报考研究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不与个人兴趣、专业走向、社会发展趋势向结合,不理性考虑考研的必要性,只是一味地先上学再说,这种报考显地盲目性太大。
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毕业生数量增加,用人单位需求并未扩大,研究生就业未必就会比本科生、专科生容易。
过去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多是两年半到三年,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培养目标定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会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现在,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一般是两年,培养方向逐渐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过渡,学生在校期间就应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面对来自本科就业和考研的两方面巨大压力,是否应该考研已经成为报考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然而,报考者在报考时是否理性分析过考研成本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过科学的规划呢?一、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是指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可以直接用货币计量的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学习用品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用、考试费用等直接教育费用。
大学生考研经济成本分析
![大学生考研经济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0cc77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7a.png)
大学生考研经济成本分析前言作为一个大三的本科学生,都要在工作,考研中做出选择。
近年来,考研人数年年都在攀升,不断有大学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
考研,作为定向我们人一辈子轨迹的有一大选择,不得不为我们深沉摸索。
考研所面临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成本,时刻成本,精神成本,无一不在我们考虑范畴之内。
但考研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升,经济收入的增加,择业竞争优势的增强,也深深吸引着宽敞毕业生前赴后继的加入考研行列。
怎么说考研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收益,考研怎么说值与不值,下面将从经济角度分析考研成本与收益,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知识,理性分析考研利弊。
名目一、差不多假设二、大学考研成本三、研究生毕业后收益分析四、结论一、差不多假设1经济学差不多假设。
由于我们是从经济学角度讨论考研的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差不多假设在此适用,具体内容有:a.理性人假设。
人总是理性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们总是想用最小的代价去得到最大的利益,表达在考研方面确实是在考研时会朝最利于自己的方向选择,包括专业,学校等,不存在选择的不适宜以导致的缺失。
b.完全信息假设。
假设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与工作的信息搜集方面是完全的,且不存在所谓的搜寻成本。
c.资源的稀缺性假设。
那个地点要紧是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想要考到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以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2时刻成本,风险成本,心理成本及其他成本忽略不计。
考研往往面临着除经济支出的其他成本,这些成本往往难以核算,那个地点为便于研究,忽略这些成本与收益。
3.考研成本均以考本专业运算。
现实中,考研不仅单指本专业考研,还面临跨专业考研,因此跨专业考研成本更高,但那个地点只考虑本专业考研,忽略跨专业考研的情形。
4.假设考研需要预备时刻为一年,学制3年。
且不考虑公费读研,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情形。
二研究生成本分析第一,从经济成本看。
按经济学观点,预算成本有两种意义:一是衡量支付能力;二是推测成本收益。
考研劣势分析总结范文
![考研劣势分析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8e9a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5.png)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研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
然而,考研并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其中存在着诸多劣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研劣势进行分析总结。
一、备考周期长,压力巨大考研备考周期通常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这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长时间的备考使得考生在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方面;生理压力则体现在身体疲惫、免疫力下降、睡眠质量差等方面。
这种压力对考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考研失败。
二、备考成本高,经济负担重考研备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一方面,考生需要购买教材、资料、辅导班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高达数千元;另一方面,备考期间的生活费、交通费等也需考虑。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来说,考研的经济负担可能成为一大劣势。
三、竞争激烈,录取率低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录取率却逐年下降。
据统计,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率甚至不足10%。
这意味着,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竞争激烈使得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
四、就业压力不减,考研并非唯一出路尽管考研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但并不意味着考研是唯一的出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仍然面临就业难题。
因此,考生在考研之前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前景以及就业形势,避免盲目跟风。
五、研究生阶段压力不减,生活质量下降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考生需要面临更大的学术压力。
导师的要求、论文的撰写、课题的研究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使得考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本科阶段相比,生活节奏更加紧张。
六、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研究生学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但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方面,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存在歧视现象。
这使得研究生毕业后在就业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考研的机会成本
![考研的机会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50afa5e7524de518964b7d7e.png)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机会成本包括各人因读研而所放弃的收入和读研的费用以及由此所损失的收益。
经济成本在准备过程中买资料、上辅导班等费用约3000元,假定选择的研究生为三年制,总学费加书本费、住宿费等约40000元。
(生活费都不计)
总计:43000元
经济成本:
1若本科毕业选择就业,月工资约为1500元,加年底奖金等,这三年的收益约为60000元。
2: 将43000元进行投资,如购买国债或基金,由于行情不稳定,收益不大,总收入约50000元。
3:选择考公务员,复习准备过程中约花费5000元,假定考上,月工资1500元,加上月公积金、奖金等,年收入约25000元,三年收入75000元。
减去花费,收益为70000元。
4:选择创业,由于起步资金不够,本人无此打算。
可见,经济成本约70000元。
专业课学习成本:为准备考研,势必会或多或少的耽误专业课的学习,而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知识对将来的工作非常重要。
心理成本:选择考研则意味着忍受孤独与克服种种困难,丧失了用这段这间去玩的乐趣。
时间成本: 本科毕业的年纪是最有活力和创新探索精神的阶段,选择考研意味着延长进入社会的时间,丧失大量机遇,如果不能按时毕业,还要推迟,这样推的时间越长,时间成本就越大。
尤其对女生而言,面临性别、年龄歧视的问题,选择读研会丧失年龄优势。
结论,考研需要大量的经济成本及心里、时间等其他成本。
但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我依然选择考研。
希望能在好的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专业课程研究学习,毕业后尽量将机会受益增大,从而做到“考有所值”。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常见经济指标解析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常见经济指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4eed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6.png)
上海市考研经济学常见经济指标解析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经济学考研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上海市常见的经济指标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在考研中,对于GDP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是重点内容。
上海市的GDP一直在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其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了一国居民消费物价的平均变动情况,是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CPI的计算方法,以及通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海市的CPI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但需要注意通胀对居民消费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三、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反映了一国生产领域价格的平均涨跌幅度,是衡量通胀因素的早期预警指标。
对于考研来说,了解PPI的计算方法和与CPI的差异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受价格变动的不同影响。
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与GDP增速、通胀率等经济指标的关系。
上海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也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活动的增长程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与GDP增速的关系。
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对于推动上海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活动规模的指标,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经济学分析考研成本
![教育经济学分析考研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3da4d51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b.png)
教育经济学分析考研成本读研成本=(研究生学费+年人均消费+本科生年工资)×3研究生学费一般是8000+,但开学后,国家会补贴6000到10000元,这笔钱每个人都有,有人拿6000,有人拿8000,有人拿10000,具体你获得多少取决你初试成绩,所以你现在好好加油哦。
考研成本(以学长情况来计算)=3月实习工资+奖学金+租房房租+资料费+补习班=9000*(1-2次实习经历)+(4-6门技能)+(3-10项奖项)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的辅导资料是最为重要的。
有同学表示,她在网上花了800元买了一个往届生的专业课手抄笔记,此外像历年考试真题、模拟题,英语词汇、政治大纲复习题等等,花费了600多元。
折算下来,这些考研辅导资料在1500元左右。
而这些辅导资料缺一不可,尤其像手抄笔记、历年真题。
“往届生的手抄笔记标注的重点比较清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种笔记很有市场,如果不是认识的学长、学姐就只能出高价购买。
”与考研辅导资料同等重要的各类培训班,每到考研来临前也开始走俏。
名师班、冲刺班、包过班等等,这些培训班也成为了许多考研一族的选择。
据了解到,这些培训班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如果是参加包过协议班,价格甚至超过万元。
这些培训班主要为政治和英语两门科目,普通的一门基础辅导班在500元左右,强化班800元,冲刺班1200元,仅两门科目的初试班就得在1000元。
参加复试的费用:具体多少看你报考学校远近和选择交通工具差异。
要明白,研究生圈子才是你读研获得的最大价值。
考研收益=毅力锻炼+缜密的逻辑能力+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一门实用性专业的框架搭建+基础哲学体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才能有收益。
这是在你决定要不要考研之前,就需要明确的。
考研给人的感觉,往往就像股票,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
每个人在作出考研决定前,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考研了,无论结果如何,自己会不会后悔?如果,你还有顾虑,说明现在你,很有可能,只是跟风随大流,别人去考研,自己理所当然,就一起去了,却不曾想过,自己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
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的经济学分析——以甘肃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的经济学分析——以甘肃地区部分高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769bab284ac850ad0242be.png)
29 .l 9 23
4 4 .3 5 14 5 67 31 . 5
59 1 5 64 . 0
6 81 .2 8 76 7 7 .3 4 617
含一 年 ) 53% , 为 .1 一年 至三 年( 含 包 三年 ) 54 % , 为 . 0 三年 至五年 ( 包含 五 年) 5 6 , 为 . % 五年 以上为 5 4 。 7 :% 9
作为 目前 国内 最大 、 权威 的 专业 最
表 4 本 科 生 和 研 究 生创 造 收 益 的 差 异 \\ 学 历
学历 大专以下 大专
.
我 国个人所 得税的计算及 缴纳无重 大 调整 ,即采用从 2 0 年 3月份开始实 08 施的九级超额 累进税率 ;3 ( )折现率以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准。 现行 中国人 民
银行 的贷款 利率为 : 六个月 以内( 包含
六个 月 ) 4 6 , 个 月至 一年 ( 为 .% 六 8 包
学 术 纵
横
FzA -UsUo G EG AH NxEH zN HN
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的经济学分析
— —
以甘肃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口 王 煜 姣
摘
要: 本文将考研看 作一项长期 利 用成本收益 模型
表 1 兰州市 2 i 0 1届 毕 业 生 意 向调 查
的人力资本投资, 在假定相关收益可以 给 即 将 毕 业 的 大 学 量化的情况下 , 计算 出应届 毕业生选 择 生 ,提供一个 选择
值
从 19 9 9年开始 ,我 国对本科生实 表 1 : 施扩 招政 策 ,教育部 数 据统 计表 明 , 通过表 1 ,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 ,
笔者将 利用调查数 据来计算本科 2 0  ̄2 1 00 0 0年 全 国 高校 毕 业 人 数 从 考研是我省本科毕业生的首选 目标 , 其 学历和硕 士学历的劳动 者所创造 的收 17万 已增 至 6 5万 人 。面 对不 容 乐 观 次是就业 , 0 3 选择考研 与就业 的人数 比例 益 ,并将其终生收益折现到毕业年份 ,
考研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考研的成本与收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868c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c.png)
考研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考研是国内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式,对于毕业后想要进入高
端职场发展的学生来说,考研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然而,考研过程不仅要花费
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
因此,考虑到这样的成本,需要考虑到考
研给个人带来的哪些收益,以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首先,通过考研,学生可以获得较高的学历,提升学历层次,结合之前的专业背景,
更有可能进入到相对更加高端的职场中,获得更加丰厚的待遇和更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比如,可以进入高等教育、科研、公务员、公司管理这样的领域。
其次,考研也有一定的锻炼个人综合能力的效果。
考研需要具备良好的自觉性、计划性、执行力、思维能力等,这些是职场中必不可少的素质,通过考研可以培养自己的这些
能力,使自己更加适应职业生涯的需求。
此外,考研过程中还经常会涉及到大量的文献阅读、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等学习内容,这些学习目标的完成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能够通过大量阅读
和学习,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考研也有其明显的成本,如高昂的培训费用、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等,并且考
研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人在考研期间均需要放弃其他很多娱乐等
专项,这将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娱乐和社交生活。
在考虑到个人经济收入和基础实力的前提下,考虑要不要考研,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把握,需要逐步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做出决策。
在考虑到经
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之后,应该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稳定的心态,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
考研备考和复习行动,为进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机会成本视角下的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考研现象浅析
![机会成本视角下的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考研现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a34af228ea81c758f5784a.png)
机会成本视角下的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考研现象浅析胡安妮(安徽师范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安徽芜湖,241003)关键词:女大学生; 考研; 机会成本; 性别歧视摘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变得十分普遍。
与此同时,“考研”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愈演愈烈的考研也成为继高考之后全国性第二大考。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女生投入到考研大军中。
女大学生考研除了一些基本因素之外,还有特殊的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推动。
本文从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出发,比较女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的成本,希望女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是考研时可以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 (2007) Analyses of Opportunity Cost of Coednas Taking Postgraduate EntranceHU Anni(Departm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Keywords:coednas; taking postgraduate; opportunity cost; sexual discriminat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it’s difficult for undergraduates to get a job.Meanwhile,Taking Postgraduate Entrance becomes common.more and more coednas choose to Taking Postgraduate Entrance owing to special social and personal pare Taking Postgraduate Entrance with employment,then ,help coednas make rational choice.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大学生本科学历日益普遍,就业难问题也由此滋生。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7feee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4.png)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增加一道“砝码”。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学生考研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考研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以期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考研现状分析1. 考研热情高涨,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作为破局出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每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学术深造的渴望,也反映了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2. 考研资源不均衡,知识技能提升存在难度尽管考研热情高涨,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考研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给予的支持力度有所差异,一些优质的考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高校和重点专业。
相较之下,一些非重点院校或专业的考研资源较为匮乏,这给部分考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带来一定的难度。
3. 高投入低产出,考研压力倍增除了分数线竞争激烈外,大学生考研还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考研复习期间,学生需要购买参考书籍、参加培训班、参加模拟考试等,这些投入都对家庭经济和个人时间产生了较大压力。
而考研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考研生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中。
二、相关对策思考1. 提高考研资源配置均衡性政府和高校应加大考研资源的投入,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使考研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位有需求的考生。
同时,建立考研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优质考研资源得以广泛流传,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指导。
2. 健全考研复习体系,提高效率大学生考研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复习规划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同时,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类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改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使知识技能得以快速提升。
高校毕业生考研的机会成本探究及对策建议——以大连地区D大学为例
![高校毕业生考研的机会成本探究及对策建议——以大连地区D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b9d8bb2f121dd36a32d82c3.png)
一
、
引 言
伴 随着 近 年 来 高 校 的 不 断扩 招 ,本科 生 的就 业 形 势 越 来 越 严 峻, 选 择 考 研 ( 这里 指硕士研 究生, 以下 如 不作 特 别 说 明,均 指 硕 士研 究 生 )还 是 选 择 就 业 已经 成 为 很 多大 学 生 毕 业 时 的 两 难 抉 择 。 始 于1 9 9 9 年 的 高等 教 育扩 招拉 开 了大 学 生 人数 急剧 攀 升 的 序 幕 , 一 方 面 高 校 扩 招 为 我 国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人 才 需求 提 供 了源源 不 断补 充 ,另 ‘ 一方面 大学 毕 业 生 的供 给 开 始 由供 不应 求 迅 速 变成 供 大 于 求 ,很 多 业 生 开 始 面 临 毕业 即 失 业 的尴 尬 境 地。 图1 为
近1 0 年来高校 毕业生人数 和就业情 况的直观 反映,
一
图 1 近1 0 年 高校毕 业生人 数和 就业变 化情 况示 意 图 方 面 是 高校 毕 业 生 供 给 的不 断增 加 , 另一 方
面 是 社 会对 于高 校 毕业 生 的需 求和 消化 并 没有 同步
跟 进。 有 研 究 指 出 ,我 国 从业 人 口 中具 有 各类 大 专 以上 学历 的 人 员仅 占所 有 劳动 人 口的5 %,但 是在 结
( 1 . 北京 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 0 0 8 7 1 ;2 . 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 1 6 0 2 5 )
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
![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97c5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4.png)
关于考研的机会成本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然而,考研的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
本文将就考研的机会成本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广大学生提供参考。
在考虑考研的机会成本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
在考研过程中,机会成本是指学生为了考研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包括就业、薪资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利益。
一、放弃就业机会考研的首要机会成本是放弃就业机会。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意味着要继续投入学业,而非进入职场。
这也就意味着,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们将失去工作和获取工作经验的机会。
虽然研究生学历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会错失一些就业机会,甚至在某些行业,如IT等,技术快速发展,失去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在研究生毕业后难以找回。
二、薪资水平的滞后除了就业机会外,考研还会影响学生的薪资水平。
许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这意味着他们将比同龄人晚一步进入职场,开始积累经验和提高薪资。
根据某研究报告,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在三年内平均薪资水平将比研究生毕业后再就业的学生高出不少。
因此,考研也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个人的薪资水平。
三、职业发展机会的错失此外,考研还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本科毕业后的几年中,学生将会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
如果选择考研,他们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术研究上,可能会错失这些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
对于一些注重工作经验的行业,如咨询、金融等,这种影响将会更加显著。
然而,尽管考研存在这些机会成本,但我们不能否认研究生学历会为个人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那么,如何在权衡两者之间的取舍呢?以下是几点建议:1、明确职业目标:在决定是否考研前,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如果研究生学历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具优势,那么考研是值得的。
2、考虑专业需求:不同专业对学历的要求不同。
学历提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分析
![学历提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bc2c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b.png)
学历提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提升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
然而,人们在追求学历提升时,也必须面对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考量。
本文将对学历提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
一、时间成本学历提升无疑需要人们投入大量的时间。
不同的学历提升途径所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比如,攻读本科学位通常需要3-4年的时间,而攻读硕士学位则需要2-3年,攻读博士学位则需要3-5年甚至更长。
此外,还要考虑到学习、备考、实习、写论文等环节所需的时间。
时间成本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时间:学历提升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尤其是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课程内容更为深入和复杂,需要更多时间的投入。
2. 考试准备时间:学历提升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才能达到相应的学位。
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人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考试准备工作,包括阅读资料、练习习题、参加模拟考试等,这些准备工作都需要耗费时间。
3. 实习或实践时间:一些专业的学历提升可能还需要进行实习或实践,这也需要人们投入一定的时间。
二、经济成本学历提升的经济成本也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攻读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位,都需要人们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
1. 学费:攻读学位最直接的经济成本莫过于学费。
不同院校、不同学位的学费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攻读本科学位的学费较低,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费则相对较高。
而且,名校的学费更是高昂,可能需要家庭追加额外的投入。
2. 生活费用:在攻读学位的过程中,人们还需要支付生活费用,包括食宿、交通、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这些费用也会加重学历提升的经济负担。
3. 收入减少:攻读学位往往需要将工作暂停或减少工作时间,这会导致个人收入的减少。
特别是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需要全职投入学习,因此无法从事全职工作,会直接影响个人的经济状况。
三、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权衡从时间和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学历提升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的决策。
在决定是否追求学历提升时,个人需权衡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发展规划:学历提升是否与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符?是否能够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如果是,那么时间和经济成本往往是值得的。
应届大学生考研就业机会成本问题分析
![应届大学生考研就业机会成本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1870df49649b6648d747a8.png)
应届大学生考研就业机会成本问题分析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大学生身边关于人生选择的机会成本问题,在面临毕业的同时我们要做出在考研和就业中的选择。
有选择的存在就可能产生机会成本,年轻的我们中时刻面临着选择,意味着我们时刻存在机会成本。
在一次一次和学哥学姐们归校闲谈时我隐约中听出他们在考研和就业上选择的盲目性,不能清楚的认识选择考研和就业对自身的差别,更不用提选择中面临的机会成本问题。
那么如何去清晰的认识它,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呢?本论文将给予相关解释和分析,望有助于即将面临此种选择的大学生深层看清眼前的选择面临的机会成本。
关键词:机会成本分析启示对策一、机会成本的概述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选择某种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失去的潜在利益。
机会成本的关键在于什么事情不是都好都坏,而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从抉择的患得患失角度或观念出发提出的。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
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
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机会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数经济资源都具有多样用途,机会成本有四个条件分别是:第一,资源的稀缺性。
这是机会成本概念产生的基础。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人们不能实施每一个能或多或少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备选方案,才患得患失。
也正是必须择一而弃余,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第二,资源不仅是稀缺的,而且一种资源通常有多种用途。
稀缺的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就不能另作它用,这才产生择一后的无形损失问题。
机会成本本质上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付出的成本,因为企业选择了这种用途,就必然丧失其它用途所能带来的收益。
如果资源的使用方式是单一的,那就谈不上各个机会的利益比较。
毕业生就业考研总体统计分析
![毕业生就业考研总体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f402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5.png)
毕业生就业考研总体统计分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就业形势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就业形势、职业发展、经济压力等方面,探讨新就业形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考研成为了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选择。
通过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他们希望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对于职业发展来说,考研也是应届毕业生可以考虑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选择考研之前,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进行深入思考,以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通过考研,他们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压力是许多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考研可以对应届毕业生的经济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研究生学历可以提高学生的薪资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担任助教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当然,学生在考虑考研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做好个人理财规划。
新就业形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考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缓解经济压力。
因此,对于新就业形势下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考研是一种趋势和选择。
当然,学生在选择考研时也需充分考虑个人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做出更为合适的选择。
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的经济学分析:以甘肃地区部分高校为例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对于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
然而,在甘肃地区的部分高校中,本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与考研的选择时,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本科毕业生和考研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导。
对于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的经济收益研究,已有文献指出,考研的直接成本包括备考时间、考试费用、研究生学费等,而间接成本则是放弃就业的机会成本。
考研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edbf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6.png)
考研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研经济学是众多学子追求深造的热门选择之一,其试题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对考生的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些典型的考研经济学试题,并进行详细的答案解析。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试题:假设某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 = Q³6Q²+ 30Q + 40,市场价格为 P = 66。
求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答案解析:首先,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
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收益,所以 P = MR = 66。
边际成本(MC)是短期成本函数的导数,对 STC 求导可得:MC= 3Q² 12Q + 30。
令 MR = MC,即 66 = 3Q² 12Q + 30,化简得到 3Q² 12Q 36 =0,进一步因式分解为 3(Q 6)(Q + 2) = 0,解得 Q = 6 或 Q =-2(舍去)。
所以,短期均衡产量为 Q = 6。
利润(π)等于总收益(TR)减去总成本(TC)。
TR = P × Q =66 × 6 = 396。
总成本 TC = Q³ 6Q²+ 30Q + 40 = 6³ 6×6²+ 30×6 + 40 = 220。
利润π = TR TC = 396 220 = 176。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试题: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 = 200 + 08Y,投资函数为 I = 300 50r,政府购买为 G = 200,货币需求函数为 L = 05Y 100r,货币供给量为 M = 1000,价格水平 P = 2。
求 IS 曲线和 LM 曲线方程,并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答案解析: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即投资等于储蓄(I =S)。
考研机会成本简单分析
![考研机会成本简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aea6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d.png)
考研机会成本简单分析考研机会成本分析一、经济方面考研与参加工作会产生矛盾冲突,这也是大家最纠结的问题。
按照研究生要再上三年学来计算,这三年需要的学费课本费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如果这三年用来参加工作,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每年至少可以取得25000的收益,这样三年算下来,研究生要比本科毕业参加工作者少收益90000元左右。
在另一方面,在研究生的三年学习生涯中,如果成绩优秀,也可获得不少的学校奖学金和国家补贴,如果不念研究生也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这些额外的补助。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的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够助我上完研究生的三年,相比于眼前利益,我更在乎长远利益,所以仅仅从经济方面考虑的话,我是会选择考研的。
二、时间方面对于我们女生来讲20多岁的时光是像金子一般宝贵的。
从准备考研到研究生毕业大约要用4年的时间。
这四年的时间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可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甚至可能结婚生子。
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已经27岁了,参加工作时一些公司单位可能因为考虑到生育年龄等问题偏向于更年轻的求职者,如果结婚生子之后再找工作,又会耽误很长时间;而且大家众所周知女研究生找对象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读研期间接触的异性也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的,这直接就影响到了生育下一代的时间。
将来生育问题和工作问题必然会在时间上产生矛盾冲突。
针对我个人的情况来说,我本来就不热衷于找对象这样的事,如果我考研,我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或者高龄产妇。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要特别考虑一下时间方面的问题。
三、就业发展方面相比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可以取得更高的文凭,在额外的三年学习中,也可以在相应的专业学习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如果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和时间系统密集的学习这些知识。
这都是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是增加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有力砝码。
对于未来的社会,高学历也是必然的趋势,公务员招收时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不停的贬值,只有比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
考研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讲义 第三章 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考研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讲义 第三章 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ddf773d4d8d15abf234ed7.png)
第三章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一、定义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二、分类(一)传统成本性态分析由于一些成本总额包含了变动成本,也包含了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是针对不同成本项目分析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其所包含的变动因素和固定因素区分开来,并分别归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成本性态分析的前提条件(1)单一成本动因假设(2)业务量相关范围假设(3)业务量的相关时期假设2.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总成本模型可表达如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或者:Y=a+bX(二)多动因下成本性态分析企业的成本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成本项目有不同的成本动因,甚至同一成本项目会有若干个成本动因。
因此,企业的总成本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一次方程:Y=a+b1X1+b2X2+b3X3+…+bnXn三、意义(1)成本性态分析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2)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
(3)成本性态分析结果可直接用于成本预测。
(4)成本性态分析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2324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成本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部从收入中扣除的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其处于准备状态而发生的费用,它的发生是与企业维持一定的生产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其多少与业务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应将其视为期间费用更加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研经济成本与收益分析前言作为一个大三的本科学生,都要在工作,考研中做出抉择。
近年来,考研人数年年都在攀升,不断有大学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
考研,作为定向我们人生轨迹的有一大选择,不得不为我们深深思考。
考研所面临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无一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
但考研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升,经济收入的增加,择业竞争优势的增强,也深深吸引着广大毕业生前赴后继的加入考研行列。
究竟考研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收益,考研究竟值与不值,下面将从经济角度分析考研成本与收益,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知识,理性分析考研利弊。
目录一、基本假设二、大学考研成本三、研究生毕业后收益分析四、结论一、基本假设1经济学基本假设。
由于我们是从经济学角度讨论考研的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基本假设在此适用,具体内容有:a.理性人假设。
人总是理性的,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们总是想用最小的代价去得到最大的利益,体现在考研方面就是在考研时会朝最利于自己的方向选择,包括专业,学校等,不存在选择的不适宜以导致的损失。
b.完全信息假设。
假设本科毕业生在考研与工作的信息搜集方面是完全的,且不存在所谓的搜寻成本。
c.资源的稀缺性假设。
这里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想要考到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以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2时间成本,风险成本,心理成本及其他成本忽略不计。
考研往往面临着除经济支出的其他成本,这些成本往往难以核算,这里为便于研究,忽略这些成本与收益。
3.考研成本均以考本专业计算。
现实中,考研不仅单指本专业考研,还面临跨专业考研,当然跨专业考研成本更高,但这里只考虑本专业考研,忽略跨专业考研的情况。
4.假设考研需要准备时间为一年,学制3年。
且不考虑公费读研,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情况。
二研究生成本分析首先,从经济成本看。
按经济学观点,预算成本有两种意义:一是衡量支付能力;二是预测成本收益。
因此讲,考研在支付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谈经济成本,必须与经济收益结合起来,抛开机会收益单单谈机会成本毫无意义。
因为成本大小是相对收益来讲的。
所以我们这里讨论的经济成本包括基本支付的成本,包括准备考研的费用,报名费,学费,生活费等其他必要费用。
和读研究生所导致的机会收益的减少,与机会成本的增加。
1.根据一般考研同学的情况,预计准备考研时间为一年,假设本科生准备考研基本费用如下:资料书籍500左右,辅导班500左右;生活费,一个月600(平均),一年准备下来;7200;交通费500/年合计:。
89002.读研究生的直接成本关于研究生收费情况,目前,国家规定如下: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学费全部由国家和学校提供;计划外研究生,根据经费来源不同,分为委托培养和自筹资金两类。
委托培养研究生,其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负担,数额由各招生院校根据国家有关条款自行规定,如清华大学的硕士每人每年8000元,博士每人每年10000元,该类毕业生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自筹资金研究生,其经费自筹,不再享受国家普通奖学金等。
从收费表可以看出,国内高校的普遍收费都在5000元以上,平均水平在8000元左右,而且热门专业普遍收费较冷门专业高,保持在10000元以上。
但是我们也看到收费并没有因为学校的牌子好坏而高低,如清华、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每年只收5000元左右,而西北工业大学等也要收6000元以上。
收费并没有因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如地处华东地区的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收费都在10000元以下,而西南地区的四川大学等几所高校收费都在8000元以上。
同时,收费也没有因为来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生源不同而不同,各高校对所有生源一视同仁。
中华英才网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人们还是比较习惯“免费的午餐”。
有2328人参加的调查中,45%的人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费用应该由国家来负担;8%的人把皮球踢给学校,认为高校和院系应该自筹经费;只有11%的人同意学生负担学费。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36%的人认为助学贷款是最好的选择,看来贷款读书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有关商业银行应在研究生贷款上学的项目开发上多投点精力了。
(引自百度知道)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学费情况(单位:人民币,来源:)西安交大 1900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2000中山大学 18000(三年)南航 15000北航 27000哈工大 6000东南 15000西北工大 18000华南理工 36000(三年)武汉大学 30000(三年)北理一年 8000浙大 9000(一年)上海交大 25000三年东北大学热门专业三年20000元,冷门的有的是8000元,北航 15000(3年)天大 3000,4000不等(3年)武汉理工 15000中央民族大学 24000复旦大学 9000大连理工一般专业15000,热门专业20000北邮7000西南交大 18000北邮 21000外经贸 36000同济一年9800电子科大 8000西北工业大学 12000(三年)北京科技大学 18000东南 8000人民币/年湖南大学交预录费1。
5万哈尔滨理工大学 18000元/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3000元/年,武大 10000华东师大 30000苏州大学 27000浙江大学 25000北邮计算机 8000南京化工大学 5000(三年)中国地质大学 4000元/年.哈尔滨医科大学 27000/三年,人大 33000电子科技大学 21000武大商学院 30000中国药科大学 3500中国地质大学 12000(3年)吉林大学 6000元/年东南 20000(两年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30000(三年)上海财大三年25000元武汉大学 3万元四川大学 24000.(三年)厦门大学 1万/年东南大学两年半共20000苏州大学计算机每年5000山西大学9000/年根据我们前面的假设,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假定居民一年期存款年利率为%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读研究生的学费平均是12000元/年,住宿费1200/年,生活费600/月,7200/年研究生直接成本就是20400元/年折算成现值第一年20400元第二年19890元第三年元直接成本合计元3.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当我的投资可以在别处获得更大收益时,我就会认为我的投资不仅存在正常耗费的成本,而且还存在失去这更大收益的所谓“机会成本”。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考研与工作的抉择,估算一下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或许会对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选择有所帮助。
我们考虑自己在教育上的投入产出。
这里我们研究的机会成本就是所谓的隐性成本,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成本。
(1)投资收益如果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不用于教育投资,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收益构成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若根据以上计算,以一名应届毕业生三年的学费36000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靠行业而定,并且存在一定风险,这里我们只考虑储蓄的情况。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将36000元学费存入银行扣除利息税后所获得的利益收入(假设存款利率20%):P=【3600(1+2%)3-36000】*(1-2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投资于教育资本相对较小,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较大收益,为方便计算,我们暂时把这部分机会成本忽略不计。
(2)就业收益根据中央党校研究室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每月为1700元。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薪酬持续一路走低。
尽管这样,我们知道应届的度研者大多数是重点大学的或者其他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他们毕业后若直接就业,其月收入应高于1700元的水平。
这样看来我们如果把这些读研者的应届生月收入定为2000元也不为过。
除去三年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约25200元,那么应届生在这三年里的收益为46800元左右。
这项收益构成了应届生读研时的隐性成本。
以上可以计算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也即个人经济上的总机会成本在8万-10万元之间。
这个数字也只能近似表明应届读研机会成本的货币表现。
由此可见,一名应届本科生如果直接攻读三年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成本至少也要8万。
对于一些紧俏专业和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如果直接读研的机会成本只会更高。
(参考文献: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分析)4.时间成本虽然在本文研究中忽略考研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不计,但仍不可否认考研成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时间与心理成本,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并且大部分考生都是在23——26岁这个年龄段读研,可谓是人生最关键的黄金时期。
读研期间是知识结构水平提高,还是心智更加成熟,或者是综合竞争力上超越了自己和众多的本科生?又或者是原地踏步,甚至在职业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他人?如果选择考研,可能会丧失很多在社会上的好的机遇,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可能三年前年轻人的拼搏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有那么强烈了,这些都属于研究生时间成本的增加。
研究生三年,其实是一种既定方针的实施和延续——利用教育背景的提升来升级自己的理想。
所以,如果研究生结束后,目标没有达到或者与原预期有缩水,就成为了一种“沉淀成本”,也就是之前付出,而今后必须继续付出才能达到收益效果的相关成本,这种也应该列在研究生的时间成本范畴内。
此外,工作经验成本也不可忽略。
三年的工作经验和三年的硕士学历哪个更重要?三年前毕业的同学可能现在已经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之一,而自己仍然是新出炉的大学生。
最尴尬的情形要数同届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后来是自己的面试官,或者进同一家公司是上下级。
而这种情况在某些技术型企业尤其平常,这些企业都是靠熟练程度和经验来划分职业层级。
能够获得教育的途径很多,在职研究生、合作办学、MBA等方式都可以让工作精英手握许多教育机构选择。
不过工作经验的取得却只有正式工作之后。
对于银行金融类、商业咨询类等公司,工作经验是录取员工的硬性标准之一,一般都会要求求职者拥有三到五年相关工作经验。
这是我们的研究生就是学历比别人高,也只能望尘莫及了。
因此许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再来考研目的性更明确,比如工程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有了工作经验就知道未来必须要准备哪些东西,以期待在学校的两年能够尽快弥补,然后重新回到职场以获得比工作前更高的起点平台。
5.心理成本年纪大,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女生需要问的,男生同样重要。
试想如果有同学提前上学,21岁大学毕业,硕士读两年,工作第一年23岁,五年后做到中层经理为28岁;有同学本科复读,23岁大学毕业,硕士三年,工作第一年26岁,五年后为31岁。
年龄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重,压力也越大。
父母的赡养,婚姻家庭的维持,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年时间看似转瞬,象牙塔再轻松美好,我们终究要面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