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

合集下载

小麦田杂草发生与防治

小麦田杂草发生与防治
发生 1 0 h ,占 0 5 4 m .%;田旋 花 发生 1 6 7 h , 0 . m
占04 .%;其 他杂 草 发生 2 3 3 h , 占 0 9 3 . m .%。麦
家公 、米 瓦罐 发 生 量减 少 ,野 燕 麦 、节 节麦 有 逐 年
递增 的趋 势 。
意加 大 剂 量或 重 喷 ,极 易产 生药 害 。
除 草剂 使 用技 术 相对 要 求较 高 , 使用 时期 不适 , 使 用 方 法 不 当 ,药 液 浓 度不 合理 ,都会 导 致作 物 出 现 药 害 ,因此 ,要 针 对 不 同的情 况 ,采 取 相应 的 措 施 ,减 少 或避 免 除 草剂 药 害 的发 生 。
正 确 选择 除 草 剂 品种 。 不 同的 除草 剂 防治 的杂 草 种 类 及对 作物 的 安 全性 也 不相 同 ,因此 ,不 能 盲 目扩大 使 用 范 围 。 严 格 掌握 使 用时 期 。 2 4 滴 丁酯 施 用过 早或 如 , 过 晚都 易产 生 药害 。 严 格控 制 使 用量 。要 按 药 剂说 明配制 药液 ,随
药 害 。 冬 前草 龄 小 , 除 防 效 高 。 产 实践 证 明 , 而 化 生 冬 前 除 草 是 一 项 科 学 的 杂 草 防 治 方 法 ,值 得 大 力
推 广。
45 ・
2 除 草剂 品种
防除 阔 叶类 杂草 除 草剂 主 要有 7%苯 磺 隆干 悬 5
浮 剂 、1 %麦镰 可 湿性 粉 剂 、7 %百 阔 净水 剂 、2 % 0 5 0
产 可达 1 %~3 %。近年 安 阳县 麦 田杂 草 发生 情 况 0 0
与防 治方 法 如下 。
使 他 隆乳 油 、麦 客 隆 、麦 功 、麦 草畏 、24 ,一滴 丁酯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麦田(大麦、小麦)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以冬前为多,如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棒头草、婆婆纳、野豌豆、播娘蒿、野油菜、繁缕等主要杂草,萌芽出土的高峰在播种后10—11月间,而猪殃殃、野油菜、播娘蒿等在第二年的3月间还能二次出现小高峰。

麦田杂草幼苗的发生早晚,因杂草种类、气候因素、播种时间和栽培管理等条件有所差异,其中特别与麦种播期的早晚关系最大。

10月上旬播种的小麦,野燕麦、看麦娘、麦象公等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在播种后10—15天。

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大麦的杂草出土高峰期在播种后的15—20天,播娘蒿、野豌豆、大巢菜一般在小麦播后10天左右进入出苗高峰。

猪殃殃一般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才能达到出苗高峰。

因此,了解杂草幼苗发生高峰期是适时采取化学除草的依据。

麦田化学除草的施药时期,选择在杂草发生高峰期,冬小麦、大麦分蘖至拔节初期用药。

进入幼穗分花后施药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小穗不孕而减产。

麦田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因杂草种类不同,尤其大麦与小麦田的除草剂区别很大,不可互用。

小麦:①以看麦娘、野燕麦、稗草、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或8%快草酯乳油在杂草2—3叶期进行喷雾。

②以猪殃殃、婆婆纳、繁缕、野油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20%使它隆乳油或75%苯磺隆,在小麦3—4叶期或杂草二轮叶前进行喷雾。

③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在小麦2—3叶期或单子叶杂草2—3叶期,双子叶杂草二轮叶前后,用7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或6.9%骠马加苯磺隆进行现混现用。

大麦:①在播后苗前或杂草二叶一心期用7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喷雾可有效防除大麦田内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同时还可以防除繁缕、碎米等部分阔叶杂草。

②对以棒头草、硬草、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大麦田可选用6.9%大骠马在大麦3叶期至拔节前、杂草2—6期进行喷雾。

麦田桑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麦田桑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尤其 受寒 流影 响,应及 时喷 药防 治 叶部危 害 。常规 药 剂 : 半量 式 波 尔 多 液 ( 石灰 : 硫 酸铜 : 水 =1:
0 . 5: 1 6 0 ) ,7 0 %代森 锰 锌可 湿性 粉 剂 5 0 0~8 0 0倍 ,
等 除草 剂 。每 亩用 2 0 %使 它 隆 5 0~6 0m1 喷 雾 ,不
麦田杂草第 1 次发生高峰是在秋季, 均为越年生杂草,包括麦家公、播娘蒿、 荠 菜 、猪 殃 殃 、 繁 缕 、大 巢 菜 、泽 漆 、 夏 至 草 、鹅不 食 草 等 。这 些 杂 草 除少 部 分在 冬 季 自然 死亡 之 外 ,大 多 数 都 能 安 全越 冬 ,来年 4~5月开花 结 实 。第 2次
2 . 1 . 1 精选 加 工 小麦 种 子 。小 麦 播种 前 对 麦 种 严格 精 选 ,剔 除秕 粒 、杂 粒 和 草
籽。
2 0 %的使 它 隆 4 0 ml ,兑水 4 5 k g喷雾 。 2 . 2 . 4 使用 除 草 剂 应注 意 的事 项 。严格 掌握 用 量 ,
危 害大 。
1 麦 田杂草 的发 生规 律
2 . 2 化 学 防 治 。根 据 麦 田杂 草 的发 生 规 律 ,化 学
防 除策 略应 以秋 季 小麦 分蘖 期 防治 为主 , 以春 季 小
麦 返 青 期 防治 为 辅 ,本着 治 早 、治 小 的 原 则进 行 。 麦 田杂 草 的类型 不 同则选 用 的除草 剂不 同 。 2 . 2 . 1 阔 叶杂 草 。 以荠 菜 、播娘 蒿 、麦 家 公 、猪 殃 殃 等 阔叶杂 草 为主 的麦 田,防 治效 果较 好 的有 使 阔 得 、 麦喜 、使 它 隆 、苯 磺 隆 , 巨星 和 2 , 4一D 丁酯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小麦育种田中,经常会遭遇各种杂草的侵袭,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小麦育种田常见的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1. 野草:野草是小麦育种田中最常见的杂草之一。

野草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狗尾草、狗齿草等。

野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们能够竞争水分、养分、光线等生长条件,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在小麦种植前,要彻底清除野草。

种植后,要定期除草。

除草的方法有手工除草、化学除草等。

2. 蓬莪菜:蓬莪菜是一种十分难除的杂草,它的种籽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且能够抵御化学药剂的侵害。

蓬莪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会在小麦田中形成茂密的草丛,压制小麦生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在小麦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种植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除草剂等。

3. 筋骨草:筋骨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会排泄出一种物质,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措施:在小麦种植前,要充分翻耕土壤,将土层深度加深,减少筋骨草的生长。

种植后,要定期除草,并采取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4. 落花生:落花生是一种具有很强侵略性的杂草,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会竞争小麦的生长空间、养分和水分。

防治措施:在小麦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除去落花生的种子。

种植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除草剂等。

小麦育种田中的杂草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种植方式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解析麦田杂草及其防除的点点滴滴

解析麦田杂草及其防除的点点滴滴

解析麦田杂草及其防除的点点滴滴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事关国计民生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小麦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栽培广泛,常年栽培面积 4 亿亩。

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以冬小麦为主。

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攀升,小麦种植面积还在上升。

近年来,麦田杂草蔓延迅速,严重地影响着小麦的丰产与丰收。

据全国杂草普查资料报道,我国麦田杂草种类有200 多种,草害面积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损失约占小麦总产量的15%,达100 亿千克,其中野燕麦、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播娘蒿等危害面积均在3000 万亩以上。

黄淮海流域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南中北部,苏北和安徽省北部、河北、山东大部分、晋中南和陕西关中地区,该区麦田杂草种类多,群落复杂,主要以播娘蒿(米米蒿)、荠菜、猪殃殃(涩拉秧)、野油菜、大巢菜、麦家公(面条菜)、泽漆(猫儿眼)、婆婆纳、田旋花(狗狗秧)、刺儿菜、米瓦罐、藜、扁蓄和宝盖草(佛座)为主。

稻麦轮作麦田的杂草种类与南方相似,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为多,部分麦田硬草、棒头草、野燕麦、菵草和雀麦等危害严重。

一、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量与播种期、播种深度、耕作制度和土壤状况有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主要有冬前和冬后两个出草高峰。

冬前气温高,播种早,降温迟缓,雨水充足,往往杂草发生较重。

麦田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均以冬前为多,只有个别种类在次年返青期还可以出现一次小高峰。

大多数杂草出苗高峰期都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内出苗,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是麦田杂草出苗的高峰期,此期间出苗的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80%—90%,翌年 3 月下旬到 4 月初,还有少量杂草出苗。

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是防治的重点。

冬前是麦田除草的最佳时期,此时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在10C以上),药剂能充分发挥药效。

小麦田杂草为什么要冬前防治

小麦田杂草为什么要冬前防治

冬前防治小麦杂草的原因
一、小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冬小麦的杂草主要发生期有两个阶段
1、播种小麦后10-20天左右内出草,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此间出草约占杂草总数的85%以上,特别是野麦子此间除草约占90%以上
2、次年的2月中旬至3月中上旬为冬前杂草返青及当年生杂草出土的一个小高峰
二、“春草秋治”的优势:
1、年前杂草的草龄小,根系弱,养分积聚不充分,易于被防除
2、年前杂草基本出齐,占全部出草量的85%以上,能够一次性见效
3、杂草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小麦的分蘖期,这段时期杂草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4、相对防治成本低,省药、省工、省时、安全,杀草彻底,效果好。

三、春季小麦田除草面临的问题
1、杂草的抗性:播娘蒿、荠菜、藜(灰灰菜)
2、连年倒春寒,持续温度低。

3、杂草多且大,易反弹
4、麦苗大且密,易藏草,难以喷到。

秋季麦苗比较小,护不严地,麦垄里不易藏草,容易打严打透,春季麦苗比较大,基本护严地,麦垄里易藏草,不易打严打透
春季防治杂草,由于麦苗较大,麦垄周边及麦垄里藏草,小麦叶片遮挡药剂,造成局部杂草防效较差,不治草或反弹。

小麦田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小麦田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出苗高峰;幼苗或种子越冬,3~5叶时开始分蘖 ,生长习性同麦类相似,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 酸性的黏土,壤土的低湿麦田。
识别要点:簇生或单生,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 毛,叶鞘松弛,叶片柔软,叶舌膜质,叶片近直 立;杆直立,纤细,基部常膝曲,苗高15~45厘 米;圆锥花序穗状,花药橙黄色
日本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识别要点:
高30-100cm。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 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 刺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 熟后紧贴于内外稃。
菵草
菵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草本。出苗期3~4月份,花果期5~8月份
。适生于水边及潮湿处,尤在地势低洼、土壤黏 重的田块危害严重。
识别要点:茎带紫色,自基部分枝,上部斜立, 下部伏地生根;叶对生,卵形或宽卵形;聚伞花 序,顶生,白色
繁缕与牛繁缕的识别
1、繁缕花瓣10枚;牛繁缕花瓣5枚。 2、繁缕茎叶较细小,色淡绿,茎上有毛;牛繁缕
全株光滑,仅花序上有白色短软毛,茎秆较粗大 略带紫色。 3、繁缕花瓣比萼片短;牛繁缕花瓣远长于萼片。 4、繁缕花柱数多为3枚;牛繁缕花柱数为5枚。
早熟禾----禾本科-----早熟禾属
早熟禾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冬性禾草,种子繁殖,花期4-5月,果 期6-7月
识别要点:
秆直立或倾斜,质软,高6-30厘米,全体平滑无 毛。叶片扁平或对折,圆锥花序宽卵形
棒头草----禾本科--一年生草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中旬至12 月上中旬出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同 时越冬种子亦萌发出苗,4月上旬出穗、开花,5 月下旬至6月上旬颖果成熟,盛夏全株枯死。
识别要点: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综合防控技术冬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我国小麦种植主要分为4个主区10个亚区,其中黄淮和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两大冬麦主产区,种植以一年两熟为主。

黄淮冬麦区主要复种方式为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水稻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主要复种方式为小麦-水稻。

种植区之间因气候、土壤、种植制度不同,杂草种类存在地域性差异。

黄淮冬麦区旱-旱轮作:优势杂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藜、田紫草、节节麦、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等。

其他主要杂草:小藜、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离子草、小花糖芥、涩芥、遏蓝菜、牛繁缕、萹蓄、酸模叶蓼、救荒野豌豆、葎草、打碗花等。

局部发生:早熟禾、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鬼烛草、冰草、芦苇、碱茅、鹅观草等。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水-旱轮作:优势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猪殃殃、牛繁缕、阿拉伯婆婆纳、救荒野豌豆、野老鹳草等。

其他主要杂草:荠菜、碎米荠、繁缕、雀舌草、稻槎菜、鼠麴草、泽漆、毛茛、打碗花、野燕麦。

局部发生:宝盖草、泥胡菜、刺儿菜、小飞蓬、碱茅等。

综合防控技术植物检疫:小麦在引种时,经过检疫人员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随着引进种子传入。

严格检疫: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农业措施:麦种净选:通过麦种过筛、风扬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耕作除草: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翻耕、旋耕除草。

合理密植:适当密植,提高小麦的地面覆盖率,减轻杂草危害。

小麦播种量适当增大10%-20%,因品种和地力条件而异,一般控制后期有效分蘖45-55万穗,但不宜超过60万穗。

河北:稀播和密植麦田藜的发生情况人工除草:利用人工拔草、锄草、中耕除草等方法直接杀死杂草。

清洁田园:田间沟渠、地边和路边生长的杂草结实前及时清除,防止杂草种子扩散入小麦田危害。

施用腐熟土杂粪肥:施用的土杂粪肥应充分腐熟,使其中的杂草种子经过高温氨化丧失活力。

合理轮作:采用种植春棉花、春花生、油菜与小麦轮作,种植春棉花或春花生的年份采用秋耕或4月份杂草出齐后、结实前将其翻耕在土壤中,可有效减少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从防除的角度,麦田杂草可简单地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目前来看,麦田杂草的主要组成仍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阔叶杂草(1)播娘篙(俗称黄花草):叶2~3回羽状深裂。

花小,淡黄色。

长角果,种子一行,褐色。

(2)荠菜(俗称白花草):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

花小,白色。

短角果,倒三角形,种子2行,淡褐色。

(3)麦瓶草(俗称米瓦罐、红花草):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

花瓣5片,粉红色。

结果时萼筒基部膨大成瓶状,蒴果,内有种子多数,螺卷状。

(4)麦家公。

全株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两面被短糙伏毛,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

花冠白色。

小坚果4个,卵形,淡揭色,有瘤状突起。

(5)藜(俗称灰灰菜)。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花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6)葎草(俗称拉拉秧)。

成株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

叶片掌状5~7深裂,叶缘具粗锯齿,两面具粗糙毛。

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圆锥状。

瘦果,扁球形,黄褐色,表面具4条纵棱。

(7)刺儿菜。

叶全缘或齿裂,有刺。

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生于茎端,花冠紫红色。

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

多年生草本。

(8)打碗花(俗称小旋花、圆葫芦苗)。

茎蔓生,缠绕或匍匐。

叶互生,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截形。

花单生叶腋,花冠粉白色。

蒴果,卵圆形,光滑。

种子卵圆形,黑褐色。

多年生草本。

(9)鸭跖草(兰花菜)。

茎基部匍匐分枝,向上斜生。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有膜质的叶鞘。

花瓣3片,蓝色。

蒴果。

种子暗褐色,具不规则窝孔。

二、禾本科杂草:(1)野燕麦(俗称麦铃铛)。

圆锥花序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小麦田杂草藜的发生以及防治
发生危害特点:
在华北北部冬小麦产区,麦田杂草种类较多。

河北等地部分麦田在小麦返青拔节后,田间开始发生藜、小藜、播娘蒿、荠菜、泽漆、狼紫草、米瓦罐等;往往在小麦返青后快速生长。

必须针对不同地块的草情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种类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在小麦返青期,藜、播娘蒿、荠菜、泽漆、大量发生,根据区域温度回升和冬小麦长势,在小麦返青后、温度明显回暖,在天气晴朗、气温高于10℃,且天气预报未来几天天气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下列除草剂: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
苯磺隆+2甲4氯
苯磺隆+2,4-滴丁酯
噻磺隆+氯氟吡氧乙酸
一定要注意天气和小麦生育时期。

注意不要施药太早,温度较低(低于10℃)、泽漆未返青时药效不好,小麦易于发生药害;也不要施用农药过晚,杂草过大、小麦拔节后施药,药效降,对小麦的安全性不好,易于发生严重的药害。

在小麦拔节抽穗后,麦田藜大量发生,影响小麦的生长,该期施药效果下降,对小麦安全性不利。

- 1 -。

冬季麦田除草最佳时间及除草方法

冬季麦田除草最佳时间及除草方法

冬季麦田除草最佳时间及除草方法冬季麦田除草的较佳时间是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也就是小麦幼苗长至4片叶的时候。

一般在小麦播种后30-45天,是防治野麦子的较佳时间,也就是11月1号至20号的防治效果比较好,因为此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冬季麦田除草的较佳时间是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也就是小麦幼苗长至4片叶的时候。

一般在小麦播种后30-45天,是防治野麦子的较佳时间,也就是11月1号至20号的防治效果比较好,因为此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齐,同时草龄较小,容易防治。

一、冬季麦田除草的最佳时间1、可选择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幼苗长至4片叶的时候,这是麦田除草的较佳时间,这时大部分杂草刚出土,抗药性比较差,防治效果较佳,1次施药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的杂草,同时因施药时间早、除草剂残留少,对后茬作物影响也比较小。

2、但在冬季低温的时候使用除草剂,它的药效明显长于高温时使用除草剂,一般需要12-15天才会出现草枯的情况,而在夏季高温的时候,防治农田的狗尾草,一般在5-7天内全田杂草就会全部枯死,所以用药后要耐心等待,只要时机把握得好,药液喷到位的话,通常不需要重新用药。

3、除草时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减少水的用量,在喷洒的时候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全部的杂草上都要喷上除草剂,不然会徒劳无效。

4、如果除草剂用量比较大,会使作物产生药害,容易造成污染,甚至对后茬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剂量比较小,对杂草防治效果差,久起不到除草保麦的作用,所以在使用除草剂的时候,需要严格掌握剂量,通常每亩用药量为30-40kg。

5、使用除草剂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进行操作规程,因为冬季气温比较低,警察伴有大风,因此不利于药效的发挥,需要抓住晴天温度相对高的时候施药,这时杂草的生理代谢比较旺盛,有利于药剂在杂草体内进行传导,除草效果也比较好。

二、小麦除野麦子的最佳时间1、一般在小麦播种后30-45天,是防治野麦子的较佳时间,也就是11月1号至20号的防治效果比较好,因为大多数杂草已经出齐,同时草龄较小,容易防治。

【农业】小麦播种后多久除草效果最好最佳时间必须知道

【农业】小麦播种后多久除草效果最好最佳时间必须知道

小麦播种后多久除草效果最好?最佳时间必须知道!俗话说“斩草除根”。

这冬小麦播种20天以后,正是除草的好时候,咱们农民可不能以为小麦种上就万事大吉了,及早准备除草,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一定要提前准备。

下面就讲一下冬小麦如何除草。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麦田杂草种类增多,北方麦田主要以播娘蒿、麦家公、看麦娘、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近两年以节节麦、雀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也出现,发生面积略有增加。

为科学防治麦田杂草,减少药害和和环境污染,提高小麦产量,现将小麦田间除草主要技术要点整理如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麦田杂草发生高峰有2次,第一次是小麦播种后20-30天,第二次是在次年小麦拔节前。

一般来讲,禾本科杂草多数在冬前出苗,基本上和麦苗同时生长,如雀麦、节节麦等,杂草苗期和麦苗极其相似,不易辨别。

阔叶杂草大多在春季发生,苗期和麦苗易区分。

麦田杂草防治关键时期黄淮海冬麦区,90%以上的杂草为种子繁殖,少数为根茎繁殖;种子出苗深度一般为0-3cm,个别杂草出苗深度为5-10cm。

麦田杂草有两次出土高峰期,其中笫一次一般在冬前,小麦播种后15-20天,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笫二次为次年的3月份,即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

因此除草期应选择在冬前苗期和次年春季返青期,冬前除草优于年后除草效果。

根据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其防治时期有两个关键时期。

一是冬前防治,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大约在11月上中旬,小麦生长4-5个叶,杂草一般生长为2叶1心,此时防治效果最好。

喷药时要选择在大风降温前5天,平均气温不低于8℃。

冬季进行化学除草,即使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一些,对下茬作物也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冬前进行除草可有效规避因来年春寒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小麦3叶一心叶期以后,麦田里杂草出齐,温度在10度以上,平均日温度不低于5度,此时气温适宜,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药剂的除草功效,用药量少且效果好。

不过根据小麦和杂草的生长情况,一般建议是年前较好。

为冬小麦田除草支招

为冬小麦田除草支招

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

小麦主产区每年发生危害的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野苕子、香附子、三棱草、藜、小蓟、麦瓶草、田旋花、苍耳、打碗花等。

1、杂草发生规律冬小麦田,杂草有两次出苗高峰期,其中第1次田间杂草萌芽出土高峰期一般在冬前,小麦播种后15~20天,这一时期出苗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95%;第2次杂草出土高峰期为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

2、最佳除草时期通常可选择在冬前苗期和次年春季返青期分两次进行除草作业。

冬前进行除草可有效规避因来年春寒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时气温适宜,能更加有效发挥药剂的除草功效,且用药量少,成本会更低。

春季返青期的除草主要是针对冬前未能及时进行除草而杂草发生又比较严重的地块进行。

对于野燕麦、雀麦、节节奏严重发生的地块,只能利用冬前这段时间进行除草,因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药剂只有在小麦2~4叶期、杂草3叶期前除草效果最好。

3、化学除草方案(1)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

可选用6.9%骡马乳油或3%世玛油悬剂进行防除。

每亩单用6.9%骡马乳油80~100毫升对水50~60千克或单用3%世玛20~30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即可。

(2)在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可选用75%百阔净(英国玛克斯生产)或苯磺隆(巨星)。

每亩单用75%百阔净40~50毫升对水30~40千克或单用10%苯磺隆(巨星)10克对水30~40千克喷雾;利用10%苯磺隆(巨星)与75%百阔净混配使用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每亩可用75%百阔净25毫升加10%苯磺隆(巨星)8克混合后对水30~40千克喷雾。

75%百阔净对禾本科作物安全性较高,同时对多种4~8叶高龄阔叶草有较好效果,对多种顽固性杂草如香附子、三棱草等也有很好的防效。

(3)在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危害严重的田块,每亩用6.9%骡马乳油50~60毫升加75%百阔净25毫升混合后对水30~40千克喷雾进行防除;禾本科以野燕麦为主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田块,每亩单用74~80克骠除或120克骠净也可以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技术作者:刘吉刚陈姝丽王亚峰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2期近年来,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俗称野燕麦、野麦子)发生逐年加重,尤其在济宁市、临沂市等稻作麦田区,禾本科杂草发生种类多、密度大,危害重。

由于禾本科杂草与小麦同属禾本科植物,在药剂防治时,如选用药剂不当或使用不慎,极易造成药害或防治效果较差。

一、杂草发生及防治状况1.禾本科杂草种类多,常成片发生。

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种类有看麦娘、菵草、日本看麦娘、硬草、野燕麦等,这些杂草一旦在小麦田发生,往往扩展较快,易上升为优势种群,成为小麦田的主要杂草。

但在同一块小麦田内,禾本科杂草发生常以1~2种为主,极少有多种禾本科杂草在同一田块内混杂发生。

2.杂草出苗早,出草高峰多在冬前。

冬小麦田杂草有冬前、早春两个萌发高峰。

据调查,在小麦播种后6~10天,禾本科杂草即开始出苗。

受温度、降雨和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杂草出土虽有早晚,但由于小麦播种前后要普遍浇水,一般年份禾本科杂草冬前出土率可达80%~90%,部分年份达95%以上。

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一般冬前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是防除的重点。

3.杂草群体大、危害重。

小麦播种后杂草出苗早,秋季温、湿度条件适宜,杂草生长快,往往出现较多分蘖,群体大,生长竞争优势明显。

早春时分,温度一旦回暖,杂草生长速度快,如不及时防治,易形成严重的草欺苗现象,影响小麦生长,甚至形成草荒。

4.防治时草相不清,喷药时期偏晚。

由于看麦娘、菵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苗期长势相近,不易区分,造成农民将耐药性较强的硬草、菵草、日本看麦娘等习惯性统一认为是野燕麦,从而降低了用药剂量。

部分农民因担心杂草出苗不齐,将防治时间拖延到杂草起身以后,贻误了冬前以及早春的最佳用药时机。

二、科学用药,及时防治1.选择对路药剂。

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药剂选择最为关键。

麦极(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和大能(5%唑啉·炔草酯乳油)是先正达公司推出的用于苗后茎叶处理的新一代含氟高效麦田除草剂,对野燕麦、看麦娘、菵草、硬草、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着优异且稳定的防效,具有耐低温、耐雨水冲刷、使用时期宽且对小麦和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

小麦田间杂草及防治

小麦田间杂草及防治

菜 等 。
二 、麦 田杂草 的主要 特性
麦 田 杂 草 既不 同于 野 生 植 物 。也 不
同 于 栽 培作 物 .它 是 与小 麦伴 生 并 在 各
种 农 业 措 施 和 生 态 环 境 下 形 成 的 自 然
物 种 ,具有 适 应 性 强 、发 生 数 量 大 、繁 殖
力 强 等 特 性 。这 是 杂 草 长 期 自然 选 择 和
苇 等 的 地 下 根 茎 在 机 械 翻 地 时 被 切 断
后 。仍 可生 成 新 的 植 株 。有 些 杂 草 地 上 部 被 铲 除 后 ,在 地 表 的 根 蘖节 处 也 可 长 出新 的 植 株 。
(五 )种 子 休 眠 及分 批 出 苗 许 多 杂 草 种 子 具有 休 眠 性 ,即 使在 适 宜 的 条 件 下 也 不 萌 发 。可 在 土 壤 中 存 活 40年 以上 。杂 草 种 子 休 眠期 的 长 短 与 物 种 的 遗 传 特 性 有 关 外 ,环 境 条 件 也 起 了 很 大 作 用 。 当 杂 草 种 子 度 过 生 理 休 眠期 。而 环 境 条 件 又 不 适 宜 种 子 萌 发 时 ,杂 草 种 子 则 处 于 被 迫 的休 眠 状 态 。土 壤 是 一 个 巨 大 的种 子 库 ,在 不 同 深 层 中 埋 藏 着 大 量 的 杂 草 种 子 . 由 于 杂 草 种 子 休 眠 期 长 短不 同 。因 而 田 间 杂 草 就 会 分 批 出苗 。 大 部 分 杂 草 的 出苗 期 和 结 籽 期 很不 整 齐 ,有 的 甚 至 在 整 个 生 长 季 节 都 可 陆 续 出 苗 ,即 使 是 同 一 种 杂 草 , 由于 在 土 中 的 分 布 深 度 、温 湿 度 以 及 中 耕 翻 动 的 不 同 ,其 出 苗期 也 不 整 齐 。 (六 )传 播途 径 一 种 是 自 然 传 播 ,一 种 是 人 为 传 播 。自然 传 播 是 指杂 草 种 子 成 熟 后 自身 向 四 周 扩 散 或 借 助 自 然 条 件 进 行 一 定 范 围 内 的 扩 散 。 例如 ,刺 儿菜 种 子可 随 风 传 播 ;猪 殃 殃 的 果 实上 有 钩 状 刺 ,可 附 着 在 收 获 物 或动 物 身 上 传 播 。人 为传 播 是 指 人 类 通 过 农 事 活 动 来 传 播 。例 如 ,通 过调 运 混 有 杂 草 种 子 的 作 物 种 子 及农 副 产 品 时 远 距 离传 播 。通 过机 械 异 地 收割 也 可 传 播 杂 草种 子 。

冬小麦田杂草化除策略

冬小麦田杂草化除策略


稻 一麦轮 作小 麦杂 草的 防除 :
l 、翻耕麦 田:要求精耕细作 ,盖好麦种,结合防除禾阔杂草兼除,三个 防除时期采取相应措施: 1 )小麦播后苗前土壤封 闭,亩 ( 6 6 7  ̄)用配方 ①2 5 %绿麦隆 3 0 0 - 4 0 0克
②2 5 %绿 麦隆 2 5 0 — 3 0 0克 + 6 0 9 6 丁 草胺 7 5 — 9 O 毫 升 ③5 0 % 异丙隆 1 4 0 — 1 6 5 克+ 1 o %苯磺隆 1 5克)
②金快达 4 0 - 5 0毫升 ③稼尊 1 + 1( 超畏 l 5 克 +金快达 2 4 m 1 ) ④杰清 1 + 1 ( 宽星 l 5克 + 金快达 2 4 m l 1 - 2 包
对水 3 0 — 4 0公斤均 匀 喷雾 ,补 防 阔叶杂 草
o I 衷化 市蜴l o 0 0农 化 行 业 资 深 媒 体 s , / v o o
植保土 肥
青 期茎 叶 防除 措施 :
_ , W W W y I I 一 0 0 0

nhi 0 c n




2 、麦套 稻 的麦 田 :水稻 收 割后 ,开沟 覆 土 ,练 苗 7 一 l 0 天 后 ,需 结合 禾 阔杂 草兼 除 ,采 取苗 前 封 闭结合 幼 苗 期与 返
1 )幼苗冬前期茎叶处理:于 1 1 月中下旬到 l 2 月上旬,杂草基本出齐可 以每亩选用: ①麦婧 ( 1 + 1 )1 — 2包 ②超畏 l 0 一 l 5 克或宽星 1 5 — 2 0克 +金快达 3 0 - 4 0 m 1
④5 0 % 苄嘧 ・ 异丙隆 ( 麦草星)1 4 0 — 1 6 0 克对水 6 0 - 8 0 公斤均匀喷雾 ,进行封闭处理, ( 土壤干旱加大用水量,确保药

小麦杂草总结报告范文(3篇)

小麦杂草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小麦田杂草问题日益严重。

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田杂草,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小麦田杂草发生特点1. 发生普遍:小麦田杂草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且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杂草种类和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

2. 发生量大:小麦田杂草种类繁多,一年生、多年生杂草并存,且杂草发生量大,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3. 发生周期长:小麦田杂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播种到收获期间,杂草发生周期长,防治难度较大。

4. 发生规律复杂: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生规律复杂,防治措施难以统一。

三、小麦田杂草种类及特点1. 一年生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等。

这类杂草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

2. 多年生杂草:如荻、莎草、麦冬、麦苗草等。

这类杂草生命周期长,繁殖方式多样,对小麦生长影响持久。

3. 隐蔽杂草:如麦苗草、麦冬等。

这类杂草生长在小麦植株内部,不易被发现,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

四、小麦田杂草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通过选育抗草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深翻土地等措施,降低杂草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机械或人工拔除杂草,减少杂草数量。

3.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

(1)播种前土壤处理:选用土壤处理剂,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

(2)播种后苗前处理:选用苗前处理剂,如精喹禾灵、唑草酮等,对土壤进行处理,防止杂草出土。

(3)苗后处理:选用苗后处理剂,如麦草畏、唑草酮等,对已出土的杂草进行防治。

五、小麦田杂草防治效果评价1. 防治效果:通过调查分析,小麦田杂草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小麦田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杂草,它们会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线资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麦田杂草及其田间防治措施。

一、常见杂草1.仓稗仓稗是小麦田中的常见草本杂草,其生长力强,繁殖途径多样,往往在小麦生长初期就开始侵占土壤养分和水分。

仓稗的主要防治方法有:(1)深耕:采取深耕翻土措施,能够将仓稗的地下茎破坏,避免其再次生长;(2)早种晚播:选择适当的播种期,让小麦尽早抢占资源,减少仓稗的生长空间;(3)喷洒除草剂:可使用含有草胺膦等有效成分的除草剂进行喷洒,达到防治仓稗的效果。

2.狗尾草狗尾草是小麦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宿根杂草,具有强健的生长力。

狗尾草主要防治方法有:(1)手工除草:利用锄头等工具将狗尾草拔除,确保拔除根部,以防重新生长;(2)施用除草剂:在小麦拔节期到孕穗期之间,选择有效成分对狗尾草有杀伤作用的除草剂进行喷洒,防治狗尾草。

3.莎草莎草是小麦田中常见的匍匐型杂草,其茎叶粗壮,遮荫能力强,对小麦生长造成很大影响。

莎草主要防治方法有:(1)手工除草:及时将莎草从土壤中拔除,以免繁殖影响小麦生长;(2)早期灭根:在小麦苗期,使用含有草胺膦等有效成分的除草剂进行喷洒,达到灭根的效果;(3)留根晚收:在小麦收割后,留根晚收,将莎草彻底铲除,以减少其繁殖。

1.良好的田间管理(1)适时耕作: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耕作,保持耕层松软,增加小麦的生长空间;(2)科学施肥:根据小麦生长需求,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多导致杂草生长;(3)及时灌溉: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避免因干旱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2.机械除草(1)机械割草:利用割草机等机械设备对小麦田进行割草,防止杂草的生长;(2)拖拉机耕作:使用拖拉机进行耕作,可将土壤翻松,破坏杂草的生长环境。

3.化学除草(1)喷洒除草剂:在小麦生长期间,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采用喷洒方式进行施药,达到防治杂草的效果;(2)追施除草剂:小麦拔节期通过灭根方式进行追施除草剂,以防止杂草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
从防除的角度,麦田杂草可简单地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目前来看,麦田杂草的主要组成仍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阔叶杂草(1)播娘篙(俗称黄花草):叶2~3回羽状深裂。

花小,淡黄
色。

长角果,种子一行,褐色。

(2)荠菜(俗称白花草):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

花小,白色。

短角果,倒三角形,种子2行,淡褐色。

(3)麦瓶草(俗称米瓦罐、红花草):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

花瓣5片,粉红色。

结果时萼筒基部膨大成瓶状,蒴果,内有种子多数,螺卷状。

(4)麦家公。

全株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两面被短糙伏毛,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

花冠白色。

小坚果4个,卵形,淡揭色,有瘤状突起。

(5)藜(俗称灰灰菜)。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花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6)葎草(俗称拉拉秧)。

成株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

叶片掌状5~7深裂,叶缘具粗锯齿,两面具粗糙毛。

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圆锥状。

瘦果,扁球形,黄褐色,表面具4条纵棱。

(7)刺儿菜。

叶全缘或齿裂,有刺。

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生于茎端,花冠紫红色。

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

多年生草本。

(8)打碗花(俗称小旋花、圆葫芦苗)。

茎蔓生,缠绕或匍匐。

叶互生,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截形。

花单生叶腋,花冠粉白色。

蒴果,卵圆形,光滑。

种子卵圆形,黑褐色。

多年生草本。

(9)鸭跖草(兰花菜)。

茎基部匍匐分枝,向上斜生。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有膜质的叶鞘。

花瓣3片,蓝色。

蒴果。

种子暗褐色,具不规则窝孔。

二、禾本科杂草:(1)野燕麦(俗称麦铃铛)。

圆锥花序开展,小穗柄弯曲下
垂,小穗轴被毛。

芒柱棕色。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

(2)看麦娘。

圆锥花序顶生,狭圆柱形。

小穗椭圆形,两侧压扁状。

花药橙黄色o (3)日本看麦娘。

日本看麦娘与看麦娘不同之处是花序较粗壮,小穗较长,芒较长。

花药白色或淡黄色,果实较大。

(4)雀麦。

圆锥花序展开下垂。

颖较宽。

颖果,压扁,暗红褐色,顶端圆形有毛茸。

(5)节节麦。

具顶生圆柱形穗状花序,小穗单生而紧与穗轴节间贴生,穗轴于成熟后逐节折断或整个穗轴自基部脱节。

(6)菵草。

圆锥花序狭窄,由多数直立,长为1~5厘米的穗状花序稀疏排列而成;小穗压扁,圆形或倒卵圆形,灰绿色,成覆瓦状排列于穗轴的一侧。

除了上述重点描述的杂草之外,不同程度发生的还有扁蓄、问荆、荞麦蔓、苦荞麦、离子草、离蕊芥、小花塘芥、猪殃殃、早熟禾、硬草、苦菜、苣荬菜、酸模叶蓼等。

河北省麦田杂草从生活史上可分为一年生杂草、越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保定以南地区,越年生杂草一般与小麦同时出苗,出苗后与小麦一起生长,冬前阔叶杂草只出现几片基生叶,而禾本科杂草则出现一至数十个分蘖。

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等在小麦返青期开始抽薹出现茎生叶,小麦籽粒成熟前杂草种子成熟落粒。

禾本科杂草在小麦返青期开始返青恢复生长,大部分与小麦生育进程相同,一般在小麦成熟前禾本科杂草种子成熟,落粒。

在冀中南地区,小麦田越年生杂草常年约有80%~90%的杂草在冬前出土,至浇冻水前10天左右达到出苗高峰,冬暖的年份出土杂草多于秋冬寒冷年份,小麦返青期部分一年生杂草如藜、扁蓄等开始出苗,拔节期后鸭跖草(主要分布在冀东地区)、苣荬菜、刺儿菜、打碗花等开始出苗。

摘自:2008.03.11.05版《河北科技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