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陶渊明主题专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陶渊明主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俊(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
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摘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原文有删节)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答案:
1、B。

B项“现实‘牢笼’容易冲破”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2、C。

C项答非所问,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A。

B项,强加因果.“所以”说法不当,原文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C项“一概”说法绝对,原文是“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D 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东晋名士中,陶渊明是隐士。

南朝钟嵘在其文章《诗品》中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笃意真古,辞兴婉惬。

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他是一名躬耕陇亩的普通人,所写的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可是他毕竟又不是一般人,而是位诗人。

六朝期间,幻设的故事、归隐的套语多的是,何以大家就这么相信陶渊明在纸上呈现出来的人格与生活?
这就关乎陶渊明诗文的特点了。

钟嵘“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的评价,极可深思。

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我们希望它是透明的,如此才能令人观文而见心,毫无阻隔。

但语言往往不透明或不甚透明,故常因语言而生误解、滋歧义,乃至形成障蔽。

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华美的文辞,固然可帮助作品传远,
然其可能造成的误解与障蔽亦更严重。

这就是老子要提醒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缘故。

我国的文学,自汉以来就不断增强其文的性质,到了魏晋,华靡更甚。

陶渊明弃文就朴,放弃了一切多余的修饰与无聊的废话。

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删繁就简、捐华崇实的态度,令人相信他人德甚高;另一方面,诗歌的语言又从美回到了信,语言与作者的心境情思才又可以不隔了。

故陶渊明说归田说饮酒,而人皆信之。

如此“省净”的文体,相对于南朝“俪采百字之偶,竞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的时代风气来说,是太朴拙、太接近日常语言了。

杜甫说“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遣兴》),陈后山批评他“切于事情,但不文耳”,均就此而言。

更无怪乎钟嵘虽对他有那么多赞美,仍只将他列为中品了。

可是,陶渊明诗文的“不文”却比较复杂。

初读若不经意之作,但读着读着却让人感到其中颇有意味可供咀嚼。

这种意味,不是由语言性的美感,即华辞产生的,而是诗中显示的生活态度、人生体会等“意蕴”造成的。

这些“意蕴”,对一些人生体验比较丰富的读者来说,特别耐人寻味,让他们觉得陶诗比一般文采美丽的作品更深邃、更隽永。

但陶诗的这种效果,不全由其“意蕴”造成,也跟其“语谓”的特点有关,即看起来不文,自然朴素,但用语甚为精妙,在朴拙的语言中表现出精确与洗练。

陶诗的这些特点对后世追求超越语言华美之层次、达到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浑朴境界,或“不求工而自工”的诗人格外有启发,难怪陆游读陶诗要感慨道“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了。

陶渊明诗文的这种好处,可称为平淡。

平淡不是寡味,而是返璞归真的中和之美。

达到此种境界,除其人德之外,由文学角度看,与其取径古雅有关。

他的文学观接近汉人,其创作亦有复古倾向。

于是这就像个钟摆:由汉到魏晋,越来越文;这时复古反弹,稍复古直,遂文质彬彬矣。

(摘编自龚鹏程《中和之美的典范》)
4.本文揭示了陶渊明作品在“语谓”方面的特点。

以下评论,没有涉及陶渊明作品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对《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两句,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论道:“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


B.对《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今人袁行霈评论说:“‘亦’字表现物我契合的境界,是极平淡而又极有趣的。


C.北宋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及观陶元亮《桃花源记》言:‘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可见造语之简妙。


D.梁昭明太子在《陶渊明集》的序中说:“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
5.下列有关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在作品中表现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描写了日常的饮酒生活。

这些内容能让人信以为真,跟他使用了“省净”的文体大有关系。

B.陶诗在朴素平淡中不乏深邃、隽永的内涵。

这既是由于陶诗寄托了生活、人生等方面的丰富意蕴,也是由于陶诗用语精妙,耐人寻味。

C.陶渊明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平淡,是一种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

这种风格的形成,就是因为他在创作上抛弃华靡,追求朴素古雅。

D.陶渊明的人格和作品都受到了钟嵘的关注。

对于前者,钟嵘极力推崇;对于后者,钟嵘有不满意之处,故只将其诗列为中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与老子对文采的看法有所不同。

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从反面强调了华辞有助于作品流传的作用,而老子则认为美言是不真实可信的。

B.钟嵘评价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认为他的作品去掉了不必要的修饰和废话,达到了语言透明、毫无阻隔、观文见心的程度。

C.钟嵘将陶诗列为中品,陈后山批评陶诗不文,而陆游却对陶诗极为推崇。

这些不同评价是由时代风气、陶诗的艺术特征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D.陶渊明作品的平淡,不是枯槁乏味,而是精心锤炼之后才达到的常人难以企及的浑朴之境,对后世“不求工而自工”的诗人很有启发。

答案:
4.D
5 .C
6 .B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7—8题。

咏贫士
【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

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④。

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

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

③宿雾:夜间的雾气。

④翮(hé)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

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

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7.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8.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

【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

“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

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

答案:
7.C
8.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
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

“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