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件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件焊接通用工艺规范
1 定位焊通用操作规范 1.1 焊缝区的修磨
焊装前须将焊缝区及距焊缝边缘10mm ~20mm 范围内焊接结构表面上的铁锈、油、油漆、尘土等污物除净,露出金属光泽,并须去除潮湿。 1.2 零件要求
全部零件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定位焊。
1.3 工件间相互位置偏移量
定位焊焊接零件时,两个焊件的相互位置偏移量应满足下述要求。 1.3.1 钢板对接
当板厚≤6mm 时,t <1mm ; 当板厚>6mm 时,t <2mm 。
1.3.2 型钢对接
2。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180,t < 1mm ;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180~360,t <1.5mm ; 型材外轮廓的最大值>360~630,t < 2mm 。
型钢对接错边
1.3.3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偏移量见表4。
表1 工字梁与箱型梁定位焊偏移量
表2 其他接头的定位焊偏移量要求
1.3.6 角焊缝装配不良
对于接触承压的焊缝应按照表7中要求执行。
表3 接触承压的角焊缝装配间隙要求
1.4 定位焊焊缝要求
1.4.1 定位焊时不得在焊缝区以外引弧,定位焊填充材料选用ER50-6焊丝或与构件正式焊接要求一致的填充材料。
1.4.2 定位焊的预热要求:定位焊预热温度与正式焊接时一致。要求预热的结构件,未预热的定位焊缝应用角磨机等工具彻底清理干净,不得熔入焊缝。当选用ER50-6焊丝,并且与构件正式焊接要求不一致时,同样应将定位焊缝用角磨机等工具彻底清理干净,不得熔入焊缝。
1.4.3 定位焊缝长度及间距要求:当板厚≤4mm ,定位焊缝的长度为12mm ~20mm ,间距为图1.4.7 桁架臂坡口角度及根部间隙的特殊要求 1.4.7.1 钢管对接焊缝,
钢管对接焊缝单侧坡口角度为30度,钝边高0~1毫米,根部间隙为2mm ~3mm 。 1.4.7.2 钢管相贯线焊缝
钢管相贯线焊缝,作为臂架腹杆、直杆、斜杆的钢管一端的坡口尺寸为:
a)管子壁厚< 6mm,不开坡口;
b)管子壁厚≥ 6mm,均开45°坡口,不留钝边。
1.4.7.3 弦杆和35CrMo等钢的耳铰焊缝
耳铰一侧坡口角度45度;弦杆钢管一侧坡口角度30度,根部间隙为3mm~5mm。
1.5 工件相互位置偏移量
装对焊接零件时,两个零件(或焊边)的相互位置偏移量因按以下规定执行1.5.1 管壁间的偏移量
管壁厚度δ≤5mm时,t<0.5 mm;
管壁厚度δ>5mm时,t<0.1δ,但不大于2mm。
图4 钢管对接错边
1.5.2 型钢对接定位焊
型钢高度 h≤180, t< 1mm;
型钢高度h>180~360,t<1.5mm;
型钢高度h>360~630,t< 2mm。
1.6 定位焊零件的其它要求
应符合JB/T5943的相关规定。
2 焊接通用操作技术规范
2.1 焊前准备
2.1.1 焊接工作应在定位焊缝检查合格后进行。对于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
2.1.2 焊接工作前应确认焊丝状态:焊丝应干燥、清洁、无污染;对于受潮、污染的焊丝,超过保质期的焊丝,需经各制造分公司质量部门进行确认后方可使用。
2.1.3 施焊时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低于5℃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后方可施焊;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停止焊接作业。
2.1.4 当工作温度低于5°C且空气湿度大于90%时,不需要预热的工件焊缝区应预热50°C 以后再焊接,需要预热的工件在原来的预热温度的基础上再提高30℃~50℃以后再焊接,但最高预热温度不得大于钢材允许的最高预热值。
2.1.5 正式焊接前,焊接区的清理要求
2.1.6 对于Q690及以下的材料,焊接区表面及焊接区周边母材10mm~20mm内的油漆、铁锈、油污等异物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确认焊接区域内无裂纹与夹层等缺陷。
2.1.7 当焊缝需多层多道焊时,若中间有成形不良的焊缝,要求修磨后再焊接。
2.1.8 焊接过程中,发现缺陷(如气孔、夹渣等)时,应立即停止施焊。一般情况,焊工须彻底清除缺陷,继续焊接;若缺陷严重应经检验同意,并须彻底清除缺陷,方可继续焊接。严禁不经任何处理措施,在缺陷处敷焊。焊接缺陷的返修方法见第6章。
2.1.9 对于重要焊缝的焊接,焊前应检查剩余焊丝量、保护气体量等,以避免焊接过程中不必要的断弧或其它缺陷。
2.2 预热、测温及后热要求
图6 当量板厚
2.2.2
2.2.2.1
2.2.2.2
2.2.2.3
长期停留。火焰加热时,应注意控制火焰的燃烧情况,防止金属氧化或增碳。
2.2.3 道间温度要求
2.2.
3.1 道间温度应大于等于预热温度,并且不大于该钢种允许的最高预热温度。
2.2.
3.2 测量位置:应在焊缝金属或相邻的母材金属处测得。
2.2.
3.3 测量时间:道间温度应在电弧经过之前的焊接区域内瞬时测得。如果对预热维持温度有规定时应在焊接中断期间予以监测注意。
2.2.4
的按1min
使用固定的永久性加热器且无法在背面测量温度时,应从靠近焊缝坡口处暴露的母材表面上测取温度。
测温仪距被测点尽量保持在200mm~800mm。
如果对预热维持温度有规定时,应在焊接中断期间予以检测。
2.2.5 预热维持温度
预热维持温度是指焊接作业中断时焊接区域必须要保持的最低温度。 预热维持温度允许低于预热温度,但不得低于100℃。 即使按照规定执行了预热维持温度要求,在焊缝焊接前也应测量并保证焊接区的温度满足预热温度或道间温度要求。
当结构件的拘束度很大(通常板厚大于50mm ),综合考虑接头的结构形式、板材厚度、前期类似结构件制作过程中的问题,选择是否需要规定预热维持温度。
2.2.6 推荐焊接材料
推荐焊接材料见表9。
表5 焊接材料匹配表
2.2.7 对接接头的多层多道焊要求
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