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A酸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
维A酸类基本化学结构一般均由环己烯环 (亲脂基)、多烯侧链(烯键)和极性终末基 团(羧酸基)三部分组成。 分为三代: 第一代非芳香维A酸类。 第二代单芳香维A酸类。 第三代多芳香维A酸类。
治疗指数 实验动物的半数效量,一半结果有效,则导致此 结果的药物剂量为半数有效量(ED50),一半结 果死亡,则导致此结果的药物剂量为半数致死 量(LD50) TI=LD50 / ED50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粘膜刺激症状, 依曲替酸系统性治疗一年以上有可能产生不 可逆的骨质改变如骨质疏松和骨肥厚。 有致畸作用。
阿达帕林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易溶于皮脂,局部涂用,具有较
好的皮肤渗透性。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外用本品有溶解粉刺作用,并能纠正表皮的 异常角化和分化,从而抑制痤疮的发生。 同时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具有抗炎作用, 可改善炎性皮损,使痤疮消退。
四、临床应用
1.痤疮 2.角化异常性皮肤病 3.银屑病 4.护肤养颜 5.其他
五、不良反应
1.口服维A酸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致畸 作用和胚胎毒性。 2.局部外用维A酸类药物主要有皮肤粘膜刺激 症状,过敏体质的患者易发生。
第二节 常用维A酸类药物
维 A 酸:又称视黄酸
体内过程 :口服后在小肠吸收,在肝内代谢, 并从胆汁排出,部分形成肝肠循环。 其透皮吸收进入真皮较低
二、基本作用
1.参与调控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凋亡 2.抗炎作用,维A酸类具有局部抗炎作用 3.抑制皮脂腺的分泌 4.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5.抗增生、抗肿瘤作用 6.减少表皮黑素 7.护肤养颜、抗衰老
三、作用机制
维A酸类药物的作用是通过胞液中存在的维A酸 (RA)相关细胞结合蛋白(CRABPs)和细胞核 中一系列维A酸核受体介导的 RARs转录因子/RXRs基因转录关键蛋白,这两种 核受体在与靶DNA结合时表现出高度的协同性 结合RA受体。维A酸类生物学效应较为复杂,原 因主要是维A酸受体的多样性
第七章 维A酸类
学习目标
1.掌握维 A 酸类药物在治疗皮肤科疾病及皮 肤保健方面的应用; 2.熟悉维 A 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及防治; 3.了解维 A 酸类药物的来源及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维A酸类药物是一类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 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视黄醇衍生物。 它在正常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对正常上皮的形成、发育及维持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人工合成维A酸类药物已达2500余种,被 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角化异常性皮肤病、光老化 性皮肤病以及多种皮肤肿瘤并取得了较好的治 疗效果。
有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作用;免疫调节;抗肿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银屑病(牛皮癣),但 不能根治,停药后常有复发。
一种带有鳞屑性红斑的复发性、慢性皮肤病,此病较为 常见,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3%,以青壮 年发病率为最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医学研究发现,此病的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 及内分泌等方面有关
该指数越大,表明药物越安全 该指数越大 表明药物越安全
维A酸类治疗指数普遍较低,内服应重视毒性与 副作用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 指不同剂型的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 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F=A/D×100% ×
意义: 意义:
他扎罗汀不与维A酸核受体结合,但活性代谢物他扎罗 汀酸受体选择性高,使其能够靶向作用于病变组织。 他扎罗汀能下调银屑病皮损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鸟氨 酸脱竣酶等增殖标志的过度表达。 拮抗干扰素γ,抑制细胞增殖。 下调银屑病皮损中白介素-6等炎性标志物的表达而促进 炎症消退。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对痤 疮、脂溢性角化病、鱼鳞病、盘状红斑狼疮等亦 有一定疗效。
药理作用
维A酸影响骨的生长和上皮代谢,具有抗 增殖、溶解角质的作用。 局部涂药对皮肤的穿透性强,能明显增 强表皮细胞的更新。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 免疫调节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寻常性痤疮:抑制粉刺形成并溶解,加 速其排出。疗效肯定安全 其他皮肤病 维A酸用于护肤养颜:柔嫩皮肤、皱纹减少、色 素消退等,可达到美容效果。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维A酸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等疾病。 与其他药物如皮质激素、抗生素合用,可以增 加疗效。 外用浓度不宜过大,0.3%。
异维A 异维A酸:
系维A酸的异构体。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口服后迅速由肠道吸收,首关效应明 显,生物利用度约为25%,在肝脏或肠壁代谢,以 原型及代谢产物由肾脏和胆汁排出。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能促使上皮细胞增生及更新,对皮脂 腺的分泌有快速、较强的抑制作用;还能抑制胶 原酶的形成具有抗炎活性;抑制表皮黑素形成; 免疫调节。
寻常性痤疮
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 疾病,好发于面部,常伴有皮脂溢出。本病 有自限性,至成年时自愈。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内服出现头痛、头晕、口干、唇炎、皮肤脱屑 等不良反应。 还可引起肝损害,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外用可引起局部红斑、脱皮、灼痛等刺激症状, 与剂量有关。 有致畸胎作用,禁用于孕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主要有局部刺
激症状。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开放性伤口不宜用此药,生殖器和
皱褶部位慎用。
临床应用: 其他皮肤病:无菌脓疱性、角化性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部分病例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血脂升高,停药后均可恢复。有致畸作用。
依曲替酸: 依曲替酸:
系依曲替酯在体内水解形成的活性代谢产物。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大血浆白蛋白 结合率可超过99%,其代谢物由肾脏和胆汁排泄。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可调节皮肤的增生和分化,使角化过度的表皮正 常化,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 依曲替酸和光化疗法联合治疗银屑病与单剂治疗 相比,可以增强疗效。 依曲替酸也用于治疗及各类皮肤角化不良病。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主要是外用治疗痤疮。
源自文库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有轻微皮肤刺激症状。
乙炔维A酸乙酯: 乙炔维A酸乙酯:
他扎罗汀,为第一个根据受体选择性研制的第三代 维A酸类药物。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局部外用能迅速穿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各
层,经皮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很少。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评价药物吸收程度; ①评价药物吸收程度; ②绝对生物利用度用来评价同一种药物不同给药途 径的吸收程度; 径的吸收程度; ③相对生物利用度用来评价不同厂家同一制剂或同 一厂家的不同批号药品间的吸收情况是否相近或等 同。
半衰期( 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 )
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意义: ①药物分类的依据 ②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③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通常恒速经脉 滴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经过5个半衰期,消除速度 与给药速度相等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④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通常停药时间达到5 个半衰期,药量消除96%以上即达到基本消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是治疗痤疮的首选药物。对毛发红糠疹、红斑 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脂囊瘤、酒渣鼻、革兰 阴性菌毛囊炎、扁平苔癣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 用。但对银屑病效果差。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皮肤粘膜改变 2.肝损害 3.长期应用可引起骨质疏松,骨髓闭锁,骨生 成迟缓等 其他不良反应:如致畸。
依曲替酯: 依曲替酯:
即三甲基甲氧苯维A酸乙酯。为人工合成的第 一个芳香性维A酸,它的问世标志着严重银屑病和 其他皮肤病治疗学的突破。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40%。
原药及其主要代谢物依曲替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达98%。易贮存于皮下脂肪组织,半衰期较长。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依曲替酯对银屑病及角化不良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