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DNA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相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DNA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相关分析目的:探讨HBV-DNA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及二者联合检测时的
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内收治的54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检测患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并根据患者HBV-M的不同进行分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BD-DNA含量不同时血清检测率也有所不同,Ⅰ组含量在107~108 U/m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Ⅱ组含量在103~104 U/m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临床面对乙型肝炎患者时进行HBV-DNA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乙肝患者的早期诊断、传染程度及预后判断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DNA
乙型肝炎是一种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的“重灾区”,每年发病率高达7%[1],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左右的患者因乙型肝炎病毒死于晚期肝硬化及晚期肝癌。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而HBV-DNA的复制情况可直接反映出患者体内病毒感染的数量。此次笔者所在医院为进一步研究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与乙肝患者检测间的关联性,选取了近期内收治的54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及HBV-DNA的定量检测,并按照HBV-M模式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54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85例,女255例,平均年龄42.3岁,平均病程2.3年。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其他类型肝炎的重叠感染。
1.2 方法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内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HBV-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
1.3 HBV-M分组
将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的分为Ⅰ组;将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的分为Ⅱ组;将HBsAg与HBcAb两者均为阳性的分为Ⅲ组;将HBsAb、HBeAb、HBcAb均为阳性的分为Ⅳ组;将HBsAg与HBeAg均为阳性的分为Ⅴ组;将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均为阴性的分为Ⅵ组。同时根据所有患者的HBV-DNA检测结果按照103~104 U/ml、105~106 U/ml、107~108 U/ml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Ⅰ组HBD-DNA含量107~108 U/m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Ⅱ组含量103~104 U/ml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详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导致肝脏损伤的主要病因,同时该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疾病,在我国就有大约2亿人存在乙型肝炎感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乙肝血清标志物是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临床检测血清标志物的方法较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价格低等特点,临床常用该方法进行大量人群的乙肝筛选。单纯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只能显示HBsAg是否为阳性,仅能判断患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却不能全面了解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常出现不具有HBeAg的乙肝变异病毒存在,因此单纯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不能完整映射出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这对临床判断患者传染性没有帮助[2]。此次笔者所在医院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该方法可通过分子水平直接检测乙肝病毒自身遗传物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性,可完整检测出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这对判断病毒的传染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都具有重要意义[3]。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临床分析结果显示,HBV-DNA是感染过程的最早指标,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的模式也是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形式。此外还可看出HBV-DNA含量在107~108 U/ml时,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模式的Ⅰ组比例为45.03%,明显高于其他组,证明了此时乙肝病毒复制极为活跃、感染性强。同时结果中显示,当HBV-DNA含量在103~104 U/ml时,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模式的Ⅱ组比例为61.14%,也同样高于其他组合。两组对比发现,由HBeAb取代HBeAg后,HBV-DNA复制数明显降低,说明HBeAb具有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乙肝病毒传染性的作用[4]。Ⅲ组为HBsAg、HBcAb均为阳性,该组在HBV-DNA含量在103~104 U/ml与105~106 U/ml 时的比例分别为46.34%与44.51%,这种情况可将其视为急、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潜在携带者,临床应高度重视。此外,在此次临床分析中的Ⅵ组患者,其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仍然检测出HBV-DNA,表示患者可能处于乙肝病毒感染早期,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不易检出,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极为相似,说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5]。
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此次临床分析结果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在为临床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进行联
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传染性及预后判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春燕.250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1):26-27.
[2]张代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DNA相关性探讨[J].西部医学,2010,22(5):911-914.
[3]李仕娟,钟冬梅,李崇建,等.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体液中含量的测定[J].海南医学,2009,20(5):144-145.
[4]石伍华,王海清,许艾明,等.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 方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87-88.
[5]黄超群,杨小兰,黄春花.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关系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6):62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