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林分类与区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经济林分类与栽培区划
一.经济林的分类(15类)
1.油料类:
(1)食用油类:
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文冠果、元宝枫
(2)工业用油类:
油桐、乌桕、千年桐、麻疯树、黄连木
2.芳香油类:山苍子(樟科)、桉树类、樟树类
3.干果类:
(1)油脂类干果:
核桃、山核桃、榛子、香榧、腰果、松籽(华山松、红松)、阿月混子、巴旦木、仁用杏
(2)淀粉类干果(木本粮食):
板栗、枣、银杏、橡子
4.鲜果类:
甜柿、杨梅、樱桃、猕猴桃、木瓜、柚、杏
5.饮料类:
茶、咖啡、可可、苦丁茶(大叶冬青)、绞股蓝、柿叶茶、银杏茶、杜仲叶茶、刺梨、沙棘、余甘子、甜茶
6.纤维类:
(1)编制亚类:杞柳、竹、白蜡、紫穗槐
(2)造纸亚类:青檀、山棉皮(瑞香科)、雪花皮
(3)纺织亚类:构树、罗布麻(夹竹桃科)
(4)绳索亚类:棕榈、蒲葵
7.蔬菜类:香椿、竹笋
8.工业原料类:
(1)栓皮类:栓皮栎、栓皮槠
(2)鞣料类:黑荆、化香、落叶松
(3)染料类:苏木(苏木科)、黄栌
(4)色素类:黄栀子
9.树液、树脂类:
(1)胶料类:橡胶、印度榕、杜仲
(2)漆料类:漆树
(3)树脂类:松树
(4)糖料类:糖槭、糖棕
10. 中药材类:
杜仲、枸杞、厚朴、红豆杉、萝芙木(夹竹桃科)、金银花、幸夷(紫玉兰的花蕾)、山茱萸、槟榔等
11. 农药类:苦楝、枫杨、臭椿、马桑(马桑科)
12. 寄主树类:白蜡树、盐肤木、黄檀
13. 饲料、肥料类:榆、桑树、栎、胡枝子
14. 香料、调料类:桂花、白兰花、八角、肉桂、花椒
15. 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
二.根据其利用部位分类
1、以利用树木果实或种子为目的的木本粮食林(如板栗、枣、柿)、木本油料林(如油茶、核桃、油桐、油橄榄、乌桕等)、果木林(如苹果、梨、柑桔、荔枝等);
2、以利用树木浆液作为工业原料的橡胶林、漆树林等;
3、以利用树皮为目的的栓木林(如栓皮栎、黄蘖等)、纤维林(如构树、三桠等)、药用林(如厚朴、杜仲、金鸡纳霜等);
4、以利用树叶为目的的桑树林、柞树林及茶树林等;
5、以利用树木杈条为目的采条林(如荆条、桑条、杞柳等)。
三.根据经济林主要用途分类
1、生产果品为主的经济林
2、生产食用油料为主的经济林
3、生产工业原料为主的经济林
4、生产药材为主的经济林
四.影响经济林的分布的四大因素
(1)气候因素:决定经济林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2)经济林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橡胶、沙棘、乌桕
(3)古地质地理和气候变迁:银杏、核桃
(4)人为干预:
五.经济林栽培区划
(1)意义:
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制定经济林的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如京东栗。
(2)目的: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经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区划等级的划分
第一级气候带,第二级,干湿区,第三级亚区,第四级小区。
a.气候带的划分
我国南北大陆纬度相差达33度,随着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差异,自北而南温度递增现象明显,除青藏高原外,采用一年中日平均气温≧10℃的日积温作指标,可以依次划分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不同的气候带。
但同样的日数,其积温可多可少;有时,同样积温,其日数也有多有少,还带参考其它指标,如地貌、植被、土壤以及其他自然因子分布情况。
b.干湿区的划分
我国水量是受东南季风的控制,因而自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长江中下游年降水量是1000-1200mm,至塔里木盆地在50mm以下,吐鲁番盆地在25mm以下。
根据年降水量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干湿区。
c.亚区的划分
亚区是栽培区划和组织生产的单元。
亚区是在干湿区中根据地理位置,地貌与其他自然及经济林生产内容,进一步划分的。
亚区的命名是:地理位置(省区)+地貌+经济林生产项目
d.小区的划分
小区的划分是亚区范围大,或跨二个省区,或跨不同类型地貌。
亚区范围不大,就不再进一步划分小区。
因此,并非所有亚区都花小区。
(4)栽培区划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
整体环境与局部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环境因子中的综合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原则
环境的空间结构原则
(5)十大经济林开发区
——京、津、冀、辽干鲜果品经济林开发区,包括四省、市64个县。
开发方向是建立以板栗、小枣、梨、仁用杏为主的多品种干鲜果品原料生产基地,外向型创汇基地,加工储藏基地,并在丰产栽培和集约化管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方面形成模式。
——晋、鲁、豫干鲜果品经济林开发区,包括三省93个县,开发方向是建立以苹果、核桃、大枣、板栗为主的名优干鲜果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储藏基地,并在良种选育繁殖,集约化栽培管理,新技术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形成模式。
——陕、甘、宁、新名优果品、木本药材、调料经济林开发区,包括四省、区67个县,开发方向以建立苹果、巴旦杏、枸杞、杜仲、花椒等原料生产基地,并在基地速生丰产、集约化管理,产品的综合开发等方面形成模式。
——浙、苏、皖、沪名优干鲜果品和小杂果经济林开发区,包括四省、市48个县。
开发方向以建立银杏、板栗、柑桔、茶、桑及名优小杂果基地为主,综合开发多种经济林产品,并在果品保鲜和保健功能研究主面重点突破。
——湘、赣、鄂木本油料、药材、茶叶及果品经济林开发区,包括三省80个县。
开发方向以建立木本食用油料、木本药材、柑桔、茶叶等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并在优良品种推广、丰产技术及集约化管理等方面重点突破。
——闽、粤、琼热带果品经济林开发区,包括三省41个县。
开发方向建立以龙眼、荔枝、柑桔、腰果为主的果吕原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本区的区位优势,资金、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创汇基地和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