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ppt
有机化学课件第九章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有机化学课件第九章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https://img.taocdn.com/s3/m/387a31267cd184254b353590.png)
OO O EtOC2H5O-C-C-OC2H5 + H-CH2CCH3
O OO H2O C2H5O-C-C-CH2CCH 3
O O -CO C2H5O-C-CH2CCH3
O O C2H5O-C-OC2H5 + H-CH 2CCH3
NaH
H2O
O O C2H5O-C-CH2CCH3
O O C-OC2H5 + H-CH 2CCH3
OH H2O
-
H
+
- CO2
O
CH3CCH2CH2CH2COH
O
O
CH3CCH2COEt EtO
-
CH2=CHCOCH3
O CH3C COOH
稀-OH
O CCH3
H+
-CO2
例3: 选用合适的原料制备下列结构的化合物。
O O CH3CCH2CH2CH2COH
O O
O O CH3CCH2CH2CH2CCH3
解:
CH3CCH2COEt EtO
-
CH2=CHCO2Et
O CH3C-CH-COOEt CH2CH2COOC2H5 O
O CH
(1) 稀 NaOH (2)H 3O+ (3)
CH3CCCOOEt C2 H5
T.M
苯甲酰基
合成练习题:
加热生成酯基
成环
二、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
它能与 HCN、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也 能与羟胺苯肼加成生成肟和苯腙,能被还原 成 β - 羟基酸酯。这些反应说明它具有酮式结 构。 酮式结构:CH3COCH2COOC2H5 但它还具有如下的特殊性质:它能使溴的乙 醇溶液退色,说明分子中具有C=C;与Na反 应放出 H ,生成钠的衍生物;与乙酰氯作用 生成酯。这些反应均说明分子中有 -OH 存在。 烯醇式结构:CH3C=CHCOOC2H5 OH
《乙酰乙酸乙酯》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5332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f.png)
红外光谱分析
总结词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表征方法 ,用于确定化合物中的特定化学键和 官能团。
详细描述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乙酰乙酸乙酯的 羰基(C=O)和酯基(C-O-C)的振 动频率会出现特定的吸收峰,这些峰 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用于鉴定化合物的 结构。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总结词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通过检测氢原子核的自旋磁矩来确定化合物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
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竞争格局
全球乙酰乙酸乙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 普遍较小。
主要企业
国外企业如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化学等,国内企业如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化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等。
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乙酰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催化剂和环保型生产工艺成为研究热点 。
乙酰乙酸乙酯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果香和醚 香,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乙酰乙酸乙酯具有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既 有酸性又有碱性,能与许多化合物进行反应。
结构与组成
01
02
03
分子结构
乙酰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 中包含一个乙酰基和一个 羧基,以及一个乙基。
组成元素
乙酰乙酸乙酯由碳、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
。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乙酰乙酸乙酯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 ,如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 杀虫剂等。
此外,乙酰乙酸乙酯还可以用于香料 、染料、涂料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 ,以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品。
03
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原料与试剂
乙酰乙酸乙酯相转移催化法制备
![乙酰乙酸乙酯相转移催化法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b85c69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e.png)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前期准备工作
实验室安全准备
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佩戴实验服和护目镜,熟悉应急处理措 施。
仪器与试剂准备
准备相转移催化剂、乙酰乙酸乙酯、碱、溶剂等试剂,以及分液 漏斗、烧杯、搅拌器等实验仪器。
反应器皿准备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皿,如三口烧瓶,并进行干燥和清洁处理。
反应过程描述
原料混合
03
种药物、香料和染料等。
相转移催化法概述
相转移催化法是一种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传递反应物 或生成物,从而实现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有机合成中反应物难以混合、反应速率慢等问题, 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相转移催化法在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中,通过选择合适的相转移催化剂和 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反应液处理
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适量水洗涤,分去水层 。
过滤与浓缩
过滤除去干燥剂,将滤液浓缩至适量体积。
பைடு நூலகம்
ABCD
有机相干燥
用无水硫酸钠等干燥剂对有机相进行干燥处理。
纯化与结晶
通过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得到 高纯度的乙酰乙酸乙酯产品。
04 结果分析与讨论
产物表征及性质分析
红外光谱(IR)分析
将乙酰乙酸乙酯、碱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加入 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添加相转移催化剂
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继续搅拌 使反应体系充分混合。
反应条件控制
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等条件,使反 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
监测反应进程
通过TLC、GC或HPLC等手段监测反应进程, 确保反应完全。
后处理及纯化方法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82334658fafab069dc02c1.png)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
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是分 子中含有两个羰基,且两个羰基相隔一个
亚甲基的化合物,称为β二羰基化合物。
O
O
CH3C CH2 COC2H5
O
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CH3C CH C
O
CH2
① 稀NaOH ②H+
CH3C
CH
COOH
Δ -CO2
CH3CCH2CH2
CH2
OC2H5
例2:合成
O CH3
引
CH3 C CH CH2CH=CH2
原
OO
要分两次引入,先引入 CH3 再引入 CH2CH=CH2
CH3CCH2C
原 引
说明: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主要用其酮 式分解制取酮,酸式分解制酸很少用,制酸一般用 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
2.二元羧酸的制备
2mol的丙二酸二乙酯,2mol醇钠和1mol双卤代烃作 用可制备二元羧酸。
3.环烷酸的制备
1mol的丙二酸二乙酯在2mol的醇钠处理下可得双钠 盐,与1mol双卤代烃反应可制得环烷酸。
4.1,4官能团化合物的制备
当采用a卤代化合物进行上述反应时,可合成1,4官 能团化合物。
二、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
CH2COONa
Cl
CN
C2H5OH H+
COOC2H5 CH2
COOC2H5
二、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质
丙二酸二乙酯是具有香味的无色液 味,熔点-50℃,沸点198.8℃。不溶于水,溶 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丙二酸二乙酯是合 成取代乙酸和其他羧酸常用的试剂,在有机合 成中具有广泛用途。
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c0bb5a7fd5360cba1adb89.png)
最好用梨形烧瓶,可使残留量 降到最少。
*使气泡均速缓慢鼓入, 开口式水银压力计,体 勿太快,否则易爆沸。
2.旋紧毛细管 螺旋夹D;
6.小心松开D至 均匀放出气泡
*待蒸液体可能含有低沸点物质, 液体沸点低于室温,会爆沸,这 时真空度勿太高,待低沸点物质 蒸完后再升高; 防止泵油(水泵 1.加待蒸液体 4. 开泵; *缓慢打开安全瓶G通大气,以 的水)倒吸进入 (<1/2) 7. ; 通冷凝水, 免水银冲出;蒸馏过程因故中 *打开G通大气的同时,蒸 5.小心关闭G至 接受器。 油浴加热; 止,也需先打开G通大气。 馏瓶内压力大于毛细管内 指定压力; A 蒸馏烧瓶 B 接受瓶 C 克氏蒸馏头 D 毛细管(带螺旋夹) 压力,会使瓶内液体流入 毛细管内,所以在通大气 E 安全瓶 F 压力计 G 活塞 时,同时螺松D,以免过 *油浴中放置一温度计,控制浴温高于沸点 多液体吸入毛细管内。 30℃以上(但温差勿过大!),勿直接用己 *通过旋转多尾接液管 具较高温度的油浴,因为油浴温度可能超过沸 接受不同沸点的馏份 点许多而爆沸。
乙酰乙酸乙酯存在互变异构,使得其沸点始终在 不断变化,因此在蒸完低沸点物质后,即可收集 产物;
最好不要出现爆沸而重蒸,否则由于 长时间的蒸馏,部分蒸汽来不及冷凝 而被泵抽去,而影响产率。
乙酰乙酸乙酯沸点与压力的关系如下表:
由于压力计的误差, 书上的沸点与压力关 系表,仅作参考;
压力 */mmHg 沸点/℃
(2)图 “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与减压下沸点的近似关系图”获得
沸点(压力/mmHg) 300 压力(mmHg)
沸点(760mmHg) 400 200 300 200 100
10 2 30 0 4 50 0 8 10 0 0
乙酰乙酸乙酯及在合成上的应用ppt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及在合成上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63e7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png)
该反应可由酰胺制备有机腈类化合物。
N + H2O
•脱羰反应-霍夫曼(Hofmann)降级反应
RCONH2 + Br2 + 4NaOH H2O
RNH2 + 2NaBr + Na2CO3 + 2H2O
该反应可由酰胺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产率较高.
•与亚硝酸的反应
RCONH2 + HNO2
RCOOH + N2 + H2O
该反应可用于酰胺的鉴别和定性分析。
•酰胺的水解
HCl
加热
RCOOH + NH4Cl
RCONH2 + H2O
NaOH RCOONa + NH3
加热
在有机合成上,氨基的酰化在水解,多用于氨基的保护。
•酰胺的酸碱性
酰胺是近中性化合物,这是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碳基 上的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电子云向羰基方向移动,降低了氮原 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其结合质子的能力减弱。
目标要求
1.掌握几种类型的羧酸衍生物结构及命名 2.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3.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4.掌握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反应活性 5.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换 6.掌握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7.学会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一、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
'
R
反应可逆
-羰基酯
= =
= =
=
=
=
反应机理:
C2H5O
αH O
+ CH2 C OC2H5
O
C2H5OH
CH2 C OC2H5
O
O
O
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315ffe150e2524de5187e43.png)
14.3 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氯乙酸钠
• 丙二酸二乙酯分子中的 -亚甲基上的氢非常活泼:
钠盐 • 强亲核试剂,与卤烷发 生取代反应.
(1)制备:-烃基取代乙酸
一烃基取代的丙二酸酯
二烃基取代的丙二酸酯 烃基不同,分
步取代!
• 利用丙二酸酯的碳上的烷基化反应是制备-烃基取 代乙酸的最有效的方法.
14.5 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酮式与烯醇式的平衡
“三乙”反应与格利雅试 剂、傅克反应齐名!
92.5%
7.5%
(2)酮式分解——在稀碱(5%NaOH)或稀酸中加热, 可分解脱羧而生成丙酮:
(3)酸式分解——在浓碱(40% NaOH)中加热, 和 的C-C键断裂而生成两个分子的乙酸:
与“三乙”可再 反应合成二酮!
(5) 与酰卤或酸酐作用——羰基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例:与酰氯的反应(得到酰基化产物)
NaH
•在 非 质 子 溶 液中进行
• 酮式分解得:-二酮
• 在合成上乙酰乙酸乙酯更多的用来合成 酮类。(合成羧酸时,常有酮式分解)
补充7
与酰卤作用
• 酮式分解得:-二酮
补充8
(1)与-卤代酮(Cl-CH2COR)反应 • 酮式分解——1,4-二酮 • 酸式分解——-酮酸 (2)与Br-(CH2)nCOOC2H5反应 • 酸式分解——二元酸 HOOC-(CH2)n+1COOH
14.6 * 碳负离子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 ——麦克尔反应
• 由-二羰基化合物和碱作用生成稳定的碳负离子,可 以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共轭加成反应,结果 总是碳负离子加到碳原子上,而碳原子上加个H: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46b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7.png)
乙酰乙酸乙酯易被水分解,需要储存和使用时注意避免水分接触。
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1 反应物
通过乙酸和乙醇作为反应物,反应得到乙酰乙酸乙酯和水。
2 酯化反应
该反应是一种酯化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常用硫酸作为催化剂。
3 平衡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平衡反应条件下可得到适量的产物。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实验步骤介绍
1
准备反应容器
准备干净的玻璃容器,确保反应容器
加入反应物
2
干燥。
按一定摩尔比例将乙酸和乙醇加入反
应容器中。
3
加入催化剂
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促使酯
控制反应条件
4
化反应发生。
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以 确保反应进行顺利。
材料及仪器介绍
材料
乙酸、乙醇、硫酸、蒸馏水等化学试剂。
仪器
反应容器、加热设备、温度计、搅拌器等实验仪器眼器、呼吸器等。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安全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气体。
2 储存条件
合成后的乙酰乙酸乙酯需储存在密封容器中,避免水分进入。
3 通风环境
合成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处理。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实验结果讲解
产物外观
合成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 透明液体。
产物收率
合成反应中,可得到适量的乙 酰乙酸乙酯。
纯度测试
通过结晶试验,可判断乙酰乙 酸乙酯的纯度。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乙酰乙酸乙酯合成反应得到了一定产量的乙酰乙酸乙酯,但其纯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PPT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_2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_2](https://img.taocdn.com/s3/m/bb2ae7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3.png)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目的】1.了解通过Claisen 缩合反应由乙酸乙酯制备“三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和掌握减压蒸馏装置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原理】卤代烃与乙酰乙酰乙酯钠盐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式:2CH 3CO 2C 2H 5 Na +[CH 3COCH 2 CO 2C 2H 5]-CH 3COCH 2 CO 2C 2H 5 + NaOAcCH 3COC 2H 5O+OC 2H 5CH 2COC 2H 5O +C 2H 5OH32COC 2H 5O CH 3C OC 2H 5CH 2COC 2H 5O CH 3COCHCOOC 2H 5 Na 3CH 3COCH 2COOC 2H 5 + CH 3COONa【实验装置图】球形冷凝管圆底烧瓶干燥管统【实验的准备】仪器:圆底烧瓶(50 ml、100 ml各1个);球形冷凝器(1支);分液漏斗;直型冷凝管;磨口锥形瓶;减压蒸馏装置(1套)药品:无水乙酸乙酯22.5g(25ml,0.26mol) ,金属钠2.5g(0.11mol),乙酸溶液(50%),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溶液(5%),无水硫酸镁。
【操作步骤】1.安装回流反应装置2.制钠珠:将金属Na迅速切成薄片,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并加入12.5ml二甲苯,小火加热回流使熔融,拆去冷凝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用力振摇即得细粒状钠珠。
稍冷后将二甲苯滗入回收瓶。
3.加酯回流:迅速放入27.5ml乙酸乙酯,反应开始。
若慢可温热。
回流1.5h至钠基本消失,得橘红色溶液,有时析出黄白色沉淀(均为烯醇盐)。
4.酸化:加50%醋酸(约15ml),至反应液呈弱酸性(固体溶完)。
5.分液: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加等体积饱和氯化钠溶液,振摇,静置。
6.安装减压蒸馏装置(如84页图3.10)7.蒸馏:水浴蒸去乙酸乙酯,剩余物移至 50ml蒸馏瓶中进行减压蒸馏,收集馏分。
【检验与测试】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可通过以下试验来验证。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17e26bcd0d233d4b04e691a.png)
1. 本实验所用仪器未经干燥处理,对反应有何影响?
答:一开始要用到纯的金属钠,有水会发生局部过热以致碎瓶;第二,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有水会有碱生成,此时已有乙酰乙酸乙脂会被分解,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复杂的产物产生。
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会很低。
2. 加入50%的醋酸及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目的何在?
答:加入50%醋酸溶液是使乙酸乙酯的钠盐成为乙酸乙酯而游离出来。
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起盐析的作用,尽量减少乙酰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量,提高乙酰乙酸乙酯的产量。
3. 取2~3滴产品溶于2mL水中,加1滴1%三氯化铁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如何解释?答:乙酰乙酸乙酯是酮式和烯醇式的平衡混合物。
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说明溶液中有烯醇式结构存在。
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
![乙酰乙酸乙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d732aaaf45b307e971974f.png)
5、乙酰乙酸乙酯与其烯醇式是互变异构(或动态异构) 现象的一个典型例子,它们是酮式和烯醇式平衡的混合物, 在室温时含 92% 的酮式和 8% 的烯醇式。单个异构体具 有不同的性质并能分离为纯态,但在微量酸碱催化下,迅 速转化为二者的平衡混合物。 6、乙酰乙酸乙酯的钠化物在醇溶液中与卤代烷反应生成 一烷基或二烷基取代乙酰乙酸乙酯。这些取代衍生物若用 冷的稀碱溶液处理,酸化后加热脱羧,则发生成酮水解, 生成相应的取代丙酮。若与浓碱在醇溶液中加热,则发生 成酸水解,生成取代乙酸。
乙酸乙酯
酯缩合 乙酸酸化
弱酸性溶液
饱 和 NaCl 盐析
分离上层酯层
无 水 Na2SO4 干燥
热水浴 蒸馏
减 压 蒸 馏 乙酰乙酸乙酯
12
五、实验操作
1 、熔钠和摇钠。在干燥的 25mL 圆底烧 瓶中加入 0.5g 金属钠 和 2.5mL 二甲苯, 装上冷凝管,加热使钠熔融。拆去冷凝管, 用磨口玻塞塞紧圆底烧瓶,用力振摇得细 粒状钠珠。
18
( 3 )干燥亦是本实验关键。除所用仪器要事先洗净干 燥外,乙酸乙酯要绝对干燥,同时还应含有 1-2% 的乙 醇。其提纯方法如下:将普通乙酸乙酯用饱和氯化钙溶液 洗涤数次,再用焙烧过的无水碳酸钾干燥,在水浴上蒸馏, 收集 76-78 ℃馏分。 ( 4 )用醋酸中和时,开始有固体折出,继续加酸并不 断振摇,固体会逐渐溶解,最后得澄清的液体。避免加入 过多的醋酸,使乙酰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降低 产量。 ( 5 )乙酰乙酸乙酯常压蒸馏时很易分解,故宜采用减 压蒸馏,且压力越低越好。
仪器: 25mL 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 5mL 蒸馏瓶,蒸馏头,锥形瓶, 5mL 量筒,电炉 试剂:金属钠 0.5g (0.022mol) ,乙酸乙酯5g (5.5mL, 0.057mol) ,二甲苯 2.5mL ,醋酸, 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实验四十五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四十五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0dab8b778e9951e79b8927dc.png)
酸乙酯中含有较多的乙醇和水时,会使产量显著降低。乙酰乙酸乙酯的生成经过如下一系列
平衡反应CH:3COOC2H5 + -OC2H5
-CH2COOC2H5 + C2H5OH
O
+ H3C C OC2H5 - CH2COOC2H5
O H3C C CH2COOC2H5
OC2H5Oຫໍສະໝຸດ + H3C C CH2 COOC2H5 - OC2H5
由于生成的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非常活泼,能与醇钠作用生成稳定的钠化
物,故使反应向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CH3COCH2COOC2H5 + NaOC2H5
Na+[CH3COCHCOOC2H5]-+ C2H5OH
最后乙酰乙酸乙酯的钠化物与醋酸作用,即成乙酰乙酸乙酯。
Na+[CH3COCHCOOC2H5]- + CH3COOH
CH3COCH2COOC2H5 + CH3COONa
乙酰乙酸乙酯是一个酮式和烯醇式的混合物,在室温时含有 93%的酮式及 7%的烯醇式。
O
OH
H3C C CH2 COOC2H5
H3C C CH COOC2H5 烯醇式
三、仪器药品
250mL 圆底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等 金属钠 5g(约 0.22mol)、无水硫酸钠 乙酸乙酯 55mL(50g,0.57mol)、50%醋酸、二甲苯 25mL
实验四十五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无水操作。
二、基本原理
含有α-氢的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能和另一分子的酯发生 Claisen 缩合,生成β-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压蒸馏装置是由蒸馏、减压和保护等三部分组成的。
蒸馏装置采用的是克氏蒸馏头;同时用毛细管代替沸石, 既可防止爆沸又起均匀搅拌的作用。
减压装置一般包括泵和压力计。
保护装置一般包括缓冲瓶、冷却阱和吸收塔等。
减压蒸馏操作步骤
➢ 当被蒸馏物中含有低沸点的物质时,应先进行 普通蒸馏,然后用水泵减压蒸去低沸点物质, 最后再用油泵减压蒸馏。
➢ 若钠不慎与水接触而着火,切勿倒水槽,应用干 毛巾遮挡灭火,严重则使用灭火器。
➢ 振摇制备钠沙时可先不通冷凝水,振摇要有力, 否则难制备钠沙。
➢ 反应完毕后得到的橘红色透明液体中可能有黄色 固体,即为去水乙酸。
➢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乙酸时要注意若瓶内仍有钠存 在,开始几滴必须小心从冷凝管上方加入,可能 有火苗出现,无大碍,之后便可术关键? 2、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入50%的乙酸溶液、饱和食盐 水和无水硫酸钠? 3、所用仪器未经干燥处理,对反应有什么影响?为什 么?
乙酰乙酸乙酯沸点与压力的关系
压力
/mmHg* 760
80
60
40
沸点 / ℃ 181 100 97 92
30 20 88 82
18 14 78 74
12
10
5
1.0 0.1
71 67.3 54 28.5 5
实验步骤
在表面皿上迅速将Na切成薄片(0.9 g), 立即放入带干燥管的回流瓶中(内装5ml干 燥的二甲苯),加热熔之。塞住瓶口振摇使 之成为钠珠。回收二甲苯。
蒸 馏:水浴蒸去乙酸乙酯,当馏出液 的温度升至95℃停止常压蒸馏;剩余物移入 25mL克氏蒸馏瓶,减压蒸馏,收集馏分。
实验结果: 乙酰乙酸乙酯, 无色液体,沸点
90-93℃ /40mmHg,产量5-7g,折光率 nD20 1.4170 。
注意事项
➢ 本实验为无水操作,在加入醋酸前反应体系应绝 对无水。
实验装置
反应装置
蒸出乙酸乙酯
减压蒸出乙酰乙酸乙酯
减压蒸馏
减压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 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 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 质。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 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 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 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 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加酯回流:迅速放入10 ml乙酸乙酯,反 应开始。若慢可温热。回流2 h至钠基本消 失,得橘红色溶液,有时析出黄白色沉淀 (均为烯醇盐)。
酸 化 :加50%醋酸,至反应液呈弱酸 性(固体溶完, Ph = 5-6)。
分 液: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加等体积 饱和氯化钠溶液,振摇,静置。
干 燥 :分出乙酰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 酸钠干燥。
➢ 在蒸馏瓶中,放置待蒸馏的液体及磁力搅拌子, 装好仪器,打开安全瓶上的二通活塞 ,然后开 泵抽气。
➢ 逐渐关闭安全瓶活塞,从压力计上观察系统所 能达到的真空度。
➢ 开启冷凝水,选用合适的热浴加热蒸馏。 ➢ 经常注意蒸馏情况和记录压力、沸点等数据。 ➢ 蒸馏完毕时,应关闭热源,撤去热浴,待稍冷
后缓缓解除真空,使系统内外压力平衡后,方 可关闭油泵。否则,由于系统中的压力较低, 油泵中的油就有吸入干燥塔的可能。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试剂 ❖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实验注意事项 ❖ 思考题
主要内容
实验目的
❖ 了解酯缩合反应制备β-酮酸酯的原理及方法; ❖ 掌握无水反应的操作要点; ❖ 巩固蒸馏操作; ❖ 学习减压蒸馏基本操作 。
实验原理
具有α-H的酯和另一份的酯在醇钠的作用下生成β-羰基酯的反 应称为酯缩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