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开卷有益
千古传奇一勇士
在国家危难面前,你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你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你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你义无反顾,殒身不恤赴敌营。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你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小人物,大英雄!虽是年迈躯,胸有龙虎策!忠、义、勇、智、辩全矣!
基础导学
1.走近作者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
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执着,是对生命最本质的坚守。你虽在晚年双目失明,但强烈的使命使你重新振作起来把几十年来所听到见到的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及君臣谋议得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终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在逆境中,你便是那无畏的勇者!
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经学通论·春秋》)
2.背景资料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心,郑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春秋无义战”!该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3.相关知识
春秋三传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
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文)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自汉以降,学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以左传为主,兼采公谷二家,为研读春秋的正途。
《春秋》与《左传》的关系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意为写文章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要迂回婉转,含蓄简练,意涵褒贬亦有微言大义一说,即用微言说出大义。
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传,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
自主预习
一、识记字音
佚.之狐()氾.南()
夜缒.而出() 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 宫阙.()
君之薄.() 日薄.西山()
薄.荷() 逢.孙()
每逢.()
答案:yìfán zhuìgōng quēquèbáo bóbòpáng féng
二、识记字形(选字组词)
上(阕阙)(佚昳)丽(瑕暇)疵
戊(戌戍)变法对(簿薄)公堂
答案:阕昳瑕戌簿
三、通假字
1.共其乏困
2.秦伯说,与郑人盟
3.失其所与,不知
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答案:1.“共”通“供”,供给 2.“说”通“悦”,高兴
3.“知”通“智”,明智
4.“已”通“矣”,了
四、一词多义
1.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①没有②副词,暗暗地③副词,稍微,略微④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2.封
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既东封.郑
③自寄一封.书
答案:①名词,疆界②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③量词
3.若
①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仿佛若.有光